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提车吉日

偏印格(偏印格男命)

时间:2024-01-19 22:12:11 作者:追梦抓梦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如果印赖官生,便能坐享其成!

前些日子咱们讲了官印相生格,今天来说说印赖官生格。这两者看起来相似,不过还是有区别的,而且初学者很容易搞混淆。古人一般都将这两格统称为官印格或杀印格,但要细论起来,印赖官生和官印相生首先从字面上理解就不同的,更别说用神不同了。印赖官生是以印为用神,官为相神;而官印相生则是以官为用神,印为相神。印赖官生以印用事,官印相生以官用事,这反映在命主心性、爱好、事业等方面自然就会产生区别了。

印乃生身之物,可以化杀,可以制伤,得之即得人庇护,而不怕伤杀攻身,故谓之“福神”或“吉神”。八字月令得印即称“福神治世”。福神治世,可以使命主坐享现成,善能印食,病少寿长,且富文采。逢印看官,印格须有官杀相辅,方有贵气。故《千里马》一书中有曰:“逢印看官而遇官,十有七贵。”另《三命通汇》中有云:“有官无印,即非真官,有印有官,方成厚福。”其中又有云:“有官无印,纵富贵而伤残;有印无官,纵荣华而有失。”

构成印赖官生格的条件如下所列:

一、命局 印星当令,无财坏印,且不逢冲刑,不被比劫合化;

二、命局有官星或杀星来生印,不可官杀混杂;

三、命局印逢官生时,没有食伤克官或比劫合官。

印格一怕财坏;二怕劫合;三怕刑冲;四怕数量太多;五怕行死绝之乡。

同时,就格局而言,正印与偏印二者没有大的区别,夺食即为枭神,不夺食即为偏印,而且这还是在以食神为用相神的前提下。通常我们说的印赖官生格,一般都不论枭神。这是为何?因为印赖官生,又不赖食神,不用食神尽可夺啊!即使兼用食神,如果食神位居日时,为先枭后食,印星也不夺食,正如先伤后官而不伤官一样。只有食神作为相喜神位居年月柱的情况下,被偏印克夺,才算是枭神夺食,且为早年丧母之兆,饮食有亏。因此《渊海子平》中只论有印绶格而没有偏印格,没有将正印偏印分开而论。而且在其书中所举命例中就包含着偏印格,如吕丞相命:丙寅 辛丑 癸巳 癸亥;葛待诏命:庚寅 丙戌 戊子 癸丑,此二命均为偏印格,子平也未论其为枭神。只有在“论倒食”一章中,子平才将枭神作为一种神煞(吞啖煞)提出来,其曰“倒食者,如甲见壬”之类。即如甲见丙为食神,能生土财,然壬克丙火,而丙火不能生甲木之土财,所谓用食神大忌见之。凡命中带此二者,主福浅寿薄。”原文阐述的很清楚,这偏印要“用食神”才大忌见之。枭神成格者即是偏印,偏印破格者即为枭神,即使是正印夺食破格,也要以枭神论。只有食财格被偏印夺食破格时,偏印才是枭神。这一点是我们不得不注意且弄清楚的要领。

论八字格局理论的朔源,以及其逻辑应用关系

八字论命,格局的确定,是为了定性四柱八字的主要力量分布,从而推定与该种格局相对应的五行的状态,以及更好地分析大运产生的变化效果。而我们现在学界沿用的主要格局理论,又有什么历史来源呢?

命理学从最早期唐人李虚中的论命模式盛行之际,徐子平异军突起,创立了禄命学至今应用的新理论架构。徐子平把禄命学的核心从年柱转移到了日柱,从纳音转移到了五行,并且突破了纳音的“取象”层次,通过“十神”概念的提出和设立,开始了重点的分析层面转移。

“徐子平法”架构的确立,把日柱天干作为了整个结构的核心点,并且用日柱天干与其他天干的五行生克关系,通过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同我五种情况制定了十神系统。可以说这是禄命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徐子平的这种命学架构,很大程度上开拓了禄命描述的广度以及深度,后经过南宋时期徐大升《子平渊源》的完善,以及明代中期万民英《三命通会》的归纳和总结,标志着命学形成时期的完结。而子平格局法也是当今沿用的核心、主流命学理论。

其实格局一词,无论是《李虚中命书》还是《玉照定真经》都出现过“格”这个字,《五行精纪》中甚至提到了“局”,而《兰台妙选》更是讨论了几十种格局,但是这些格局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格局不同,它们都是属于一些特殊的、局部的组合。

直到十神的出现,它给八字组合的分类提供了新的视角,于是格局作为一种有概况意义的特定的组合形式,正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那么该如何取格呢?《渊海子平》书中就说:“凡格用月令提纲,勿于旁求年日时为格。”

也就是说,格局就是要从月令提纲中提取。月令地支中的十神透出天干者,就可以作为格局的名称。普通的格局有八种,分别是正官格、七杀格、正财格、偏财格、正印格、偏印格、食神格、伤官格,也称之为正八格,这八种格局之外的都称为“变格”或者“外格”。

取格局是对组合的简化和分类,也是要找出除日柱天干核心点之外的那个主导力量。明确了这两点,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要去月令中寻找。首先观察一下月令地支,如果月令地支的本气透出了天干,那么就可以直接取为格,它是哪种十神就可以直接用此命名格局。

如月令地支的本气、中气、余气全部都透出了天干,也是不需要理会各个天干的位置关系了,都是以本气来取格局。如果月令只有中气和余气透出天干,就要观察谁的位置更优越,以月柱天干位置作为出发点优先考虑,然后才是年和时柱天干。

对于地支三合三会成局,也是可以取格的。但是地支的合会取格,并非是所有的合会都可以取格,其中合会的三个地支一定要包含了月令地支,才能用来取格,否则只能算作地支成局。如坤造八字:乙亥、庚辰、丁卯、壬寅。这个组合日主丁火生于辰月,月日时地支三会寅卯辰木局,并且年柱天干透出乙木偏印,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偏印格局。

另外,古书中还有这么一句话,就是“有杀先论杀,无杀方论用”,这也是因为七杀星在十神系统中比较凶猛,要给予特别对待。所以当遇到了月令地支同时透出两种或者三十神”在天干时,七杀也是需要优先考虑一下的。

比如八字:戊子、癸亥、己巳、乙亥。日主己土生于冬天亥月,月令地支亥中有壬水正财和甲木正官,但是都没有透出天干,而时柱天干的乙木是可以把甲木作为根的。秉承着“有杀先论杀的”原理,是可以取为“七杀格”的,而不能作为正官格来判断。

以上就是命理学格局理论的来源,也是子平格局论体系的准则。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很深层的问题,格局论命只是论命方式的其中一种,而并非全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客观认识格局。有了这个认识,才能领悟到格局的本源。

另外,子平命理学的格局论,最早期只有财官印三种。到明代的时候,各类格局才出现,演变到后来,各种格局名词直线上升。如《三命通会》说过:“论古人立印食官财曰,徐子平论格局,独以印食官财为纲。”

所以我们看到《三命通会》,一开始只有四种格局,就是财官印食。但是随着后来命理学的发展,尤其是明朝万历年间,突然兴起了很多格局名称。所以,《三命通会》的作者万民英无奈之下,也只好引入了这些概念。

然而,格局一词,“格”与“局”开始分开。最早的格,就是用神的意思,而并非现在的格局。那时的用神,指的就是有用之神,也就是格局,格局即用神、用神即格局;现代所谓的用神,指的是日主喜忌,格局是格局、用神是用神。

最早取格,只有子午卯酉四正好取,而生在其余月份,则取不出来格局,因为不知道旺衰如何。后来,就演变成了无须月令,但凡透藏皆可取。从最早的“惟月令当时为最”转变为“明干有气明干取,明干无气暗中求”,就成了“不一定非要是月支为第一优先”。

基于以上原因,取格的方式就逐步放宽了。既然透藏都不需要月令了,那是不是地支也可以放宽了?没错,地支就在这个时候,放宽到三合三会就行了。但是精通命理学的都明白,真正好的格局,肯定是从月令开始最好,尤以正气透出为真有用。毕竟,这才是真正的“有用之神”。

我们格局论命,要懂得回归本源取格、用格,弄通格局形势,就能清晰论命思路与判断局势。在现代实践应用中,对“子平体系”外的一些学派衍生出来的很多“格”,基本都不用了,因为都只是局部的“格”,很多都是“观赏性”理论,我们也就没必要记忆那么多以及论述那么多。

本文为原创作品,与微信公众号“易道与时代”同步发布,欢迎大家关注、点赞和转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