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清明节后去涂河集,有人卖菜秧子!一溜儿老头老太太摆地摊,朴讷古穆,黄发豁齿,满脸皱纹蚯蚓泥鳅般纠结,一个个像归元寺罗汉堂上蹲踞的罗汉,又像磨山景区正门进去,路两边戕伐过的支离其形的法国梧桐似的。萝卜白菜,豇豆茄子,辣椒瓠瓜,想栽啥,就有啥。好比刚破壳的鸡娃鸭娃麻雀仔鸦鹊仔,鹅黄间关,呷呷呷,一个样,每一棵菜苗活脱脱就是一个“屯”字,根须上敷着一抔褐土,分得出姚黄魏紫?她又惊又喜,犹豫不决,恨不得每一种都来一棵,种出个百草园来登对我们的“三昧书屋”。讨论的结果,是挑了五根南瓜秧,十根番茄秧,为什么?一棵南瓜就可以跑满园,一根番茄长成了,就会是一棵树,一本万利,吃用不尽唉。
戴着青黑狗钻洞毛线帽的老太太,余下的牙齿每一颗都危险,双手枯瘦,都是茧,叫价是每一棵两毛钱,长成树也好,长成海也好,都是两毛钱,众苗平等哉。她又想多给钱,我捏她的手腕。提着塑料袋装好的南瓜秧、番茄秧、豆浆、油炸萝卜丝包子回到车上,跟她讲:“这三块钱,就够她打一下午麻将的。她种簸箕大小一块菜苗,卖好几百块钱,一个春天的麻将钱就够了,说不定她还是常常赢钱的那一个!老头老太太们种菜,自己吃不完,用篮子提到集上卖,是享乐,不是缺钱。”她含着热腾腾的萝卜丝,点头如捣蒜。
春风多厉,春雨如膏, “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我拿着砍刀,她穿着套鞋,清理我们楼下的菜园。菜园在新居与之前未拆除的一幢厢房之间,四面有红砖墙,大概是五六十平米的样子。父母未去南宁之前,在里面种过一棵桃树,六月血桃累累,后来粘满桃胶,被毛毛虫咬死了。隔壁大伯也来种过菜,几架蛾眉豆,据说长得并不好,现在是披离荒草里,长满了构树苗、乌桕苗、楝树苗、桑树苗,它们之所以能迁移到这里,无非是曾藏身在鸟儿的腹中,鸟儿们除了唱歌,偷稻谷,还是植树的师傅。我们在瓦砾之中剪伐出簸箕大小的一块空地,五棵南瓜秧围成一个圈,十根番茄苗烧香般排成两行,浇上了半桶井水后,菜秧在春风里摇晃,已经有了一点“良苗亦怀新”的样子。之后我们回到武汉,接下来的一周,天气晴明,艳阳高悬,东湖里的牡丹、樱花、海棠在朋友圈里开得如火如荼,我们躲在书房里,也无心去看,一心惦记我们种在老家的菜秧,经由移植后是不是能活下来,蚯蚓在它们的细根下痒痒地松土,会碰坏白胖的根须吗?会不会有地老虎将它们的嫩叶啃得精光?我发微信给妹妹,求她拨冗回娘家,帮我们给南瓜番茄浇水。妹妹笑话我们半天,还是骑着摩托车突突去了,浇水之后,拍小视频给我们看,果然是只愁种,不愁长,十五棵菜苗,一周之内,已蹿出一截,绿意盈盈,挺立在我们菜园中央。妹妹还随手带上了菜园的门,将大伯家龙行虎步的母鸡们挡在院子外面。
四月五月,她忙着写博士论文,我掉到一堆学生开题与答辩的会里,时间表上没有回家的空当。春夏之交的天气,就是孩儿面,武汉,北纬三十度嘛,一周经历四季,一天经历四季,就是在彼时,风雨阴晴,冷暖不定,我们在人生中历劫修行,南瓜秧也会,妹妹就是扮观音菩萨,捧杨柳枝净瓶,也未必能急急如律令地救护,随它们去吧!直到五月底,我们驱车朝发武汉,到村巷里,曙色由白转红,太阳都没有完全爬上树,甫一下车,她去推菜园的门,哎呀就叫出了声:五根南瓜秧在过去的几周里,在阳光雨露里疯狂地滋长,所谓“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具体而微到南瓜藤这里,阳春的德泽,已经赐予它们不可思议的生命力量:千百条藤尖由绿藤堆里昂起头,像一条一条小龙一样摸爬滚打,洪流一般,将那十几棵番茄与楝树苗乌桕苗压倒在身下,形成一圈圈漩涡,将菜园填得满满当当,也将小木门蛛网一般封上了。
中午饭,我们就吃上了炒南瓜藤。她穿套鞋,戴橡胶手套,端小圆竹筛,拿剪刀去园子里,咔咔剪回来三四十支南瓜藤尖,我洗净倒进铁锅,加入碎蒜与辣椒丝清炒。南瓜尖清香脆嫩,在舌尖上有一点点涩,既是味道稍稍的苦涩,又是舌面舔舐纤维微微的艰涩,好吃的,她之前没有吃过,当然是赞不绝口。想到满园是几十上百碗的炒南瓜尖,真是有暴富的感觉唉,好像是种了一畦韭菜,永远割不完。我还知道一道菜,是油炸南瓜花,用蛋液或者面粉裹好过油,也是有滋有味,她却不同意:将花吃掉,如何结南瓜仔,你读过的护生画集呢?她对。苏轼写诗给文与可,讨论到筼筜谷的竹笋:“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竹笋初生的紫芽,的确有一点龙的样子,南瓜藤又何尝不是,也未被我们的剪刀赦免。文与可与妻子读到苏轼的诗,喷饭满桌,我们不会,炒南瓜藤比不上苏轼与朋友们食笋当肉的风雅,它是自然而然的一点乡村清味,还未染上林洪们“山家清供”习气。更何况,我们吃完饭,蜷曲在沙发上,看到微信里推介清炒南瓜藤与南瓜须(就是专门将藤尖的须爪摘下来),是很不错的“养生菜”,有通便与化解肾结石的功效,无论真假,对我们这些书生而言,就觉得它们比能助长结石的竹笋友好。
这一次在乡下一直住到六月中旬,暑热渐盛, “暴风来格”, “苦雨数来”,几轮夏雨将小澴河灌满,我们才返回武汉,由武汉去秦皇岛。其间她端着小圆竹筛去菜园里“屠龙”数次,文与可“胸有成竹”,我们插上菜园木门离去时,大概也会胸中存下不少南瓜藤。只是这样的“倚天屠龙”,好像也没磨灭南瓜的斗志,它们继续分蘖、开花,卷起更多的漩涡,须爪如握,向着围墙与旧居的木壁攀爬,蜜蜂粉蝶成群结队地来去,无数的南瓜仔如同密云中的星星,已经暗暗生成。
吃到第一只南瓜已经是九月中旬。我举着竹竿,由南到北在藤堆里趟出数条叶巷,条分缕析,依旧是见花不见果,心里想,怕这开出的一园子南瓜花都是雄花吧,临出园门,脚下一滞,才踢到它,猪脚牛腿似的,油光沉绿:老太太赏给我们的南瓜种,却并不是那种圆圆金黄,可以在万圣节上显摆的灯笼南瓜。我喜孜孜地扭断瓜蒂,将它扛到厨房,心里想,七八斤总归是有的。就是这一只南瓜,我们在老家切丝炒片,剁成大块炖猪排骨,也只是吃掉了一小半,回到武汉,又分解成好几块放到冰箱里,到十月份才吃完。我们在餐桌上分享种南瓜的经验,花掉一元钱种下五根瓜秧,吃了十几次南瓜尖,又摘一只南瓜享用不尽,“夔一足”矣。作为我们第一次共同种菜的经验,是很不错的一个开端季。我们在创作、研究之外,种地种菜,无闻逃世,可能就是从这只南瓜开始了。彼时我翻到李昕升博士的论文《中国南瓜史》,已经明白南瓜大概是与土豆、玉米、棉花、红薯等一道,在南北美洲被发现之后,从它们美洲的故乡,借道东南亚传播中土。要是它们的传入更早一些,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大概就会改成种南瓜了,有土豆、玉米、南瓜、红薯这样易种肯长,又收获颇丰的粮食瓜菜,他大概也会有更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底气,能捧着南瓜红薯粥在朝阳墙根缩脖啜之,也就不会有“饥来驱我去”的乞食经历。
十一月初,母亲坐火车由南宁回来赶乡间礼,姐姐妹妹来陪她,我们也开车回家。帮她老人家拖地、铺床、清晒被子,忙活半天,总算是将归省的老太太安顿下来,在她自己的家里做起了客人。妹妹提议炒南瓜尖,母亲听说我们种了南瓜,也高兴,一家人开了园门进去看,我心里想,唯一的南瓜已被我摘走,这紧闭的瓜园大概已经是清秋节、音尘绝、西风残照南瓜叶。没想到,这一回封门的不是南瓜藤,而是南瓜墩,推进去,一园子的猪脚牛腿、牛骨驴尾,一条条南瓜像滑石溪中大大小小枕水的石头一样,长短不一,胖瘦不一,堆积在稍稍破落的瓜藤之中。藏在密云中的星星,被小粉蝶出入过的南瓜花,让自己在深秋里长成了南瓜。老太太欢喜得合不拢嘴,由城市返乡的种种不适一扫而光,指挥我们将南瓜一只一只摘出来摆在走廊里,就像从前生产队冬月干塘分鱼,将走廊排得满满当当。一共三四十只南瓜啊!当日我们跟母亲告别的时候,妹妹与姐姐分别挑走了五六个,给母亲留下一个,余下的三十余只,我放到后车厢,一百余斤,都感觉后车轮往下沉了一截。
真正将南瓜们搬进厨房,我们才理解造物征用老家的小菜园,将五根瓜秧变成了一场如何盛大的丰收,将它们放入冰箱是不可能的,一个接一个煸丝切片往下吃,如果它们不腐坏掉的话,一月一只,可能会吃到下一届的世界杯、人工智能统治世界,5G、6G之类伟大的未来吧。顺丰快递给各地的朋友?快递费贵一点倒无所谓,只是寄人家一只南瓜算什么事啊,你认为的金镶玉,人家却也只作呆瓜看。捐给附近的幼儿园,毕竟万圣节就要到了……可是前面已经说过,我们的南瓜是长条的,刻不出南瓜马车,也雕不好南瓜灯笼。要不,我去沈阳路菜场去摊个菜摊……我们谈论这些计划时心里是喜悦的,家乡的土地还在,还能生产,我们也有足够的力气与运气,来领受它的馈赠。我们差不多花了一周的时间,百度种种南瓜制作法,将南瓜削皮解块放到电锅里面蒸熟,用细纱布与金属滤网滤去绞干水分,做南瓜饼、南瓜汤圆、南瓜丸子……装入几十个大大小小的食品袋里,垒放在冰箱的冰冻层,这样,就算是AI统治了地球之后,南瓜系的早餐也可以间或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新年的第三天,东风解冻,草木萌动,我们果然吃上了炸南瓜丸子。糍粑的瓷白之外,有一点点南瓜的珠黄,糯米的温慈之外,又有一点点南瓜的清苦。我仿照汪曾祺《葡萄月令》来记下一年中种南瓜的事情,辞色才情,自然是远逊于他老人家。我又想到,南瓜、红薯之属,来中国既晚,错过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错过了陶渊明与苏东坡,它们融入了我们的乡土,我们的身体,却并没有进入我们的文化,所以特别将之补记出来。所谓时日如驶,马齿徒增,岁云暮矣,能无慨然?种豆南山下之外,种南瓜在家乡的小园,也是日常的好生活唉。
2019年3月12日武汉
作者:舒飞廉
编辑:李伶
责任编辑:舒明 周毅 吴东昆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汤圆为什么会取这个名字呢——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汤圆,别称“汤团”、“浮元子”,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一种以糯米和糖为主的食品,汤煮、油炸、蒸食均可,有团圆美满之意。汤圆也是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著名小吃,也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
关于汤圆的由来你知道吗?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
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
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便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
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太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关于汤圆的做法现在也是多种多样的
水煮汤圆
这是最简单最家常的一种,这种做法遵循的原则“滚下水,慢火煮”,意思是说水煮开后,放入汤圆,要用汤勺慢慢搅动汤圆,顺方向,不然汤圆都搅破皮就只能喝汤了,这样汤圆不容易粘锅,煮的过程中可以加点凉水,煮出的汤圆滑润不破皮,等汤圆飘起来就住的差不多了,但是还要用小火,慢慢煮3~5分钟。
油炸汤圆
油入锅加热至7成熟,将汤圆下锅(不要将冷冻的汤圆直接放到锅里,要将汤圆常温后再放入,防止热油遇水迸溅),炸汤圆时要慢慢给汤圆翻身,不要糊锅,不然汤圆破皮就一锅浆糊了,待汤圆炸透,表皮呈现金黄色时,即可关火盛盘。特点是外焦内软,皮酥里糯。
烘烤汤圆
入锅家里有烤箱,可以尝试。在烤盘底部涂抹稍许花生油,将汤圆在烤盘上一一摆放整齐,汤圆表面可以稍许刷一层油,将烤盘放入烤箱约十分钟至汤圆呈金黄色,即可取出烤盘,这种做法的口感跟油炸的差不多,只是没有油炸的酥,但是操作简单、安全,关键不用担心糊锅破皮
拔丝汤圆
拔丝汤圆的前提是先将元宵炸熟,其实道理跟拔丝地瓜一样的。锅内加入白糖及适量的水,用小火慢慢将水加热白糖溶化,一直加热至白糖冒泡变成金黄色,此时将炸好的汤圆放入锅内,迅速与糖搅拌均匀,迅速出锅盛盘,就做成甜香可口的拔丝汤圆。
“穿衣”汤圆
不要被这个名字迷惑,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像做糖葫芦一样,前提是汤圆提前炸熟,将芝麻炒酥,超过内加入白糖,加热至熬成糖糊,加入芝麻、汤圆,滚粘均匀,即可出锅,每一口都是香甜,芝麻香、糯米香、馅香交织在一起。
酒酿汤圆
可以说是水煮汤圆的升华版,首先锅内加入水烧至水开,放入汤圆煮熟,加入酒酿(可取超市买现成的),可以依自己口味加点白糖(也可以不加),开锅即可食用。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今天是元宵节,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阖家团圆[福]
大家都知道元宵节要煮汤圆吃,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嘛,那么作为一个爱吃汤圆的吃货啊~我想跟大家讲讲汤圆的故事。
首先说元宵节吧,关于元宵节,说法还是很多的,但根据记载,在汉代就初具雏形了,那我说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吧。相传,汉武帝时期,一个小宫女,名字叫“元宵”,她常年都居住在宫廷里,很少见到自己的父母,所以很是想念,那有一位大臣,叫东方朔的大臣,决心帮助她,于是就跟汉武帝撒谎说:“天上的火神,奉玉帝之命,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跟汉武帝说,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要让这个叫元宵的宫女,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做很多汤圆,说是火神爱吃汤圆,并且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着,武帝准奏了,于是元宵终于见到了父母,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再来说说汤圆,汤圆起源于宋朝,是当时的明州所兴起的一种新奇食品,是用黑芝麻、猪油加入少许白糖做馅,外面用糯米粉包裹起来的糯米球,但是那时候它并不叫汤圆,而是叫浮元子,是因为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后来人们才把浮元子改为汤圆,是不是觉得浮元子也很好听,煮熟后,吃起来香甜软糯,回味无穷,同时汤圆象征合家团圆美满,吃汤圆也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就有了元宵吃汤圆的传统。
宋代周必大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是我国最早描绘汤圆的诗: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周必大是南宋孝宗时大臣,这首诗里表达了他举碗盼望全国人民团聚的思念,连灶下生火的小丫头都为大家煮食汤圆时浸沉在思念故乡那种深沉的情绪里感到诧异。
那其实除了汤圆的发源地明州(现在的浙江省宁波市)也有很多地区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汤圆文化,比如贵州兴义的鸡肉汤圆、四川的心肺汤圆、山东的枣泥汤圆、广东的四式汤圆等等。
好了,汤圆就讲完了,再次祝大家幸福美满。
喜欢分享有趣的知识文化,感谢支持[祈祷]
[闽南网]
元宵节的来历50字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的来历100字左右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元宵节灯谜大全及答案
》》描写元宵节的古诗词大全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
元宵节的由来起源故事
元宵节的神话传说:
相传上古的时候,人们生活的地方各种飞禽走兽毒蛇很多,每一段时间都会有四处伤害人和家禽的情况,人们最终愤怒难忍, 于是都纷纷拿起弓箭和棍棒组织起来上山除害。
天帝的宠物有一只神鸟,长时间在天宫觉得乏味便溜到人间飞游。不料遇到上山除害的百姓,人们误把它当做害人的鸟兽给射死了。天帝得知后非常愤怒,即刻下令在正月十五这天,让火部天兵降下天火,把这片土地连同房子、家禽等一点不留的烧个精光。
天帝的小女儿无意间听到这话,心地善良的天女动了恻隐之心,不忍看到百姓受难,于是悄悄来到人间。天女施展仙术分出众多化身,趁着夜色来到每个熟睡的人耳边,轻轻说了几句;“正月十五灾祸生,消灾不如闹花灯;天上人间难分辨,红红火火到五更。”
人们在天亮之后发现都做了相同的梦,有一位智慧的老人猜到了天机;天上的仙女是让我们都点上花灯,通宵的热闹一晚,让老天爷觉得人间着火了,这样就不会降灾难了。
众人听了老人的话各家各户都忙活起来,正月十五这天早早挂上花灯,晚上敲锣打鼓热热闹闹一晚上。这一招非常有效,人们把下凡放火的天兵请到家里吃了碗甜美的汤圆,感受美味的时候忘记了放火。
天帝透过云雾看到人间火光四射声响连天,以为是燃烧的大火就没在过问了。人们因此逃过灾难,随后每年这时候敲锣打鼓放花灯来表达对天女的感恩之情。
这个神话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已经无从查起了,只有放花灯和吃元宵的活动项目保留到现在,成为历史上重大的传统节日,传达着人们对天地神明的尊崇拜谢,和对吉祥美好的盼望。
道教上元节的传承:
历史上道教曾把正月十五也称为上元节,除此之外七月十五是中元节,还有一个是十月十五下元节,合一起叫“三元”,也代指道教五斗米道所供奉的天官、地官、水官三位神仙。天官可赐福;地官可赦罪;水官可解厄,三元便配了三官,所以正月十五也要燃灯供奉天官祈盼福运。
两千年前汉朝就比较看重上元节活动。正月十五这天汉武帝会亲自带领众臣祭拜太一神,听说这个神很了不起,能够掌管宇宙一切。后来这个活动被看作祭拜天神的前奏。上元节夜晚都会吃汤圆因此也被叫元宵节。唐初受道教感染称上元节,直到唐末才又叫元宵节。
随着历史发展,从最初的祭祀天神拜谢天地,到百姓成群结伴在乡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和邪气,后来以敲锣打鼓放花灯和舞龙、舞狮子为主的祭祀蜮驱邪活动,最后逐渐增加了如猜灯谜、踩高跷和扭秧歌等众多娱乐项目。
汤圆为什么会取这个名字呢——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汤圆,别称“汤团”、“浮元子”,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一种以糯米和糖为主的食品,汤煮、油炸、蒸食均可,有团圆美满之意。汤圆也是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著名小吃,也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
关于汤圆的由来你知道吗?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
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
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便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
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太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关于汤圆的做法现在也是多种多样的
水煮汤圆
这是最简单最家常的一种,这种做法遵循的原则“滚下水,慢火煮”,意思是说水煮开后,放入汤圆,要用汤勺慢慢搅动汤圆,顺方向,不然汤圆都搅破皮就只能喝汤了,这样汤圆不容易粘锅,煮的过程中可以加点凉水,煮出的汤圆滑润不破皮,等汤圆飘起来就住的差不多了,但是还要用小火,慢慢煮3~5分钟。
油炸汤圆
油入锅加热至7成熟,将汤圆下锅(不要将冷冻的汤圆直接放到锅里,要将汤圆常温后再放入,防止热油遇水迸溅),炸汤圆时要慢慢给汤圆翻身,不要糊锅,不然汤圆破皮就一锅浆糊了,待汤圆炸透,表皮呈现金黄色时,即可关火盛盘。特点是外焦内软,皮酥里糯。
烘烤汤圆
入锅家里有烤箱,可以尝试。在烤盘底部涂抹稍许花生油,将汤圆在烤盘上一一摆放整齐,汤圆表面可以稍许刷一层油,将烤盘放入烤箱约十分钟至汤圆呈金黄色,即可取出烤盘,这种做法的口感跟油炸的差不多,只是没有油炸的酥,但是操作简单、安全,关键不用担心糊锅破皮
拔丝汤圆
拔丝汤圆的前提是先将元宵炸熟,其实道理跟拔丝地瓜一样的。锅内加入白糖及适量的水,用小火慢慢将水加热白糖溶化,一直加热至白糖冒泡变成金黄色,此时将炸好的汤圆放入锅内,迅速与糖搅拌均匀,迅速出锅盛盘,就做成甜香可口的拔丝汤圆。
“穿衣”汤圆
不要被这个名字迷惑,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像做糖葫芦一样,前提是汤圆提前炸熟,将芝麻炒酥,超过内加入白糖,加热至熬成糖糊,加入芝麻、汤圆,滚粘均匀,即可出锅,每一口都是香甜,芝麻香、糯米香、馅香交织在一起。
酒酿汤圆
可以说是水煮汤圆的升华版,首先锅内加入水烧至水开,放入汤圆煮熟,加入酒酿(可取超市买现成的),可以依自己口味加点白糖(也可以不加),开锅即可食用。有活血化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