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盛锐 边程壹 方力
月德呈瑞,这是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为2023年祈福年历书写的四个字。
每年一到年底,这份祈福年历一定是杭州人最期待收到的祝福。
从今天(12月21日)开始,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将陆续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送出这份新年祝福(具体怎么领取,看这里)。
这其中,也包括20家小时小店。
两年多来,小时新闻通过记录小时小店的日常,让更多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杭州。今年刚刚过去的小时小店写真展览,感动了很多读者。
从昨天开始,小时小店的祈福年历陆续“上新”,受到了往来顾客和周边居民的热捧。
今天一大早,20家小店之一的大叔炖梨店就有人陆续写下祝福领走了年历。
刚开门就有顾客来
留下的都是对新年的期盼
今年是九份大叔参加小店送福活动的第二年,“虽然这两天都忙晕了,但是这份福气不能少。”
今天早上10点多,九份大叔的炖梨店准时开门,立马就响起了“滴滴滴”的订单声,截至到11点,已经有近50单了,这也接近往常一天的单量。
第一个来到店里的也是一位大叔。大叔姓叶,看了报纸之后特意赶来的。
当听说自己是第一个领到年历时,叶大叔很开心地笑了,“福气好、福气好。”在九份大叔的邀请下,叶大叔留下了自己的新年祝福,“祝2023年大伙儿健健康康、平安顺心。”
来九份大叔店里最多的就是外卖小哥了,一位小哥看到有人正在领祈福年历,希望大叔也能送他一份。
这样的请求,当然不能拒绝。虽然照片里,小哥戴着口罩和头盔,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他的内心一定是开心的。因为要着急送货,小哥没有留下祝福,只是口头简单说了一句,“希望订单多多,希望自己不要中招。”
而在香畔羊绒和红辣椒理发店,这样的场景从昨天下午就不断上演。
收到祈福年历之后,店主梅姐和红姐第一时间就发了朋友圈,这微信一下子就被客户戳爆了,“我们都要求,一定要做好防护,来店里拿才行,要有诚意的嘛。”
截至到昨天晚上歇业,两家店已经送出去20余份,都是问询而来的老顾客。
“晚上9点多,一个小伙子还特意来店里剪头发。”红姐说,这个小伙子很帅,是店里的常客,平常头发都是在她这里剪得,昨天还带了一个朋友来,“小伙子说,看到了朋友圈要给家人求一张,但是来都来了,那就修一下头发吧。”
大家留下的祝福刷屏,随处可见“平安顺遂”、“健健康康”……“我还提醒顾客们,多写一点,但他们都不好意思。”梅姐说,祝福虽然简单,但一定是大家最真挚的期盼,“每一个来领年历的人都很开心,也让我们的店充满了喜气!”
比客人先来的
是他们对新年的祝愿
吉石宠物作为这次灵隐寺年历发放的店铺之一,也早早有市民来领年历了。
宠物美容师陈哥告诉记者,“我们店门还没开,一个大哥就来领了。真是比我们生意来得还早。”
褚先生在许愿纸上写着:希望来年能风调雨顺,万事如意,远离疫情。
褚先生本来想领取两张,想给自己的妈妈也要一张。
记者在此提醒各位读者,每人限领一张,并且先到先得。
大吉汉服店主章萍也忙了一上午。
王大伯今天特别开心,他说,“我就是附近来逛逛,没想到就能遇上钱江晚报与灵隐寺的活动,太幸运啦。”
目前,大吉汉服领出去的份数已经挺多了,章萍也想借此提醒大家尽快到店写愿望领年历。
翠苑一区社区便民超市里,火红的年历挂在醒目处,成了一道耀眼的风景。
黄宏亮是加装电梯的工作人员,最近一直在翠苑一区加装电梯。路过超市,被这一抹红吸引,很开心领到了一张年历。他写下的新年愿望很朴实:祝福全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特殊时期,大家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工作,电梯早一天加装好,老居民们早一天享受便利,希望一切顺利。
伟丰汽修店的夫妻俩很高兴,前一阵子参加了万份晚报助力小店复苏的活动,这次又收到了新年年历。
“新年快到了啊,这年历真好看,一贴起来,小店都生辉了。”老板娘小心翼翼地把年历贴在墙壁上,喜滋滋的。
隔壁店卖铝合金的商户近水楼台,第一个来领年历。老板许银宝说,疫情这三年太难了,他的祝福语就是“希望未来生意越来越好,一起迎接春天到来”。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中华匾额习俗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发展至明清广为应用。多悬挂于建筑的门屏上,抒发义理和情感,可谓“古建筑的灵魂”。在明清时期,匾额十分流行,厅堂亭榭处都要配上匾额和对联,象征建筑的完成。
所以,在我国传统的民居中,匾额可以说是一个家族的门脸,彰显着家庭的门第层次、道德修养、思想情感、处世哲学、精神寄托以及对未来的追求。围绕着它的内涵,更多的是一种愿望和精神寄托。而且这份寄托不私藏、不束之高阁,它被立于墙上、门头等显眼的位置,传承发扬,为人所见,感人所感,激励着后世之人,将美好的品质可以流传。
我们的村落是有好几处牌匾的。首先是整个村落的大门,题的是“凌云世第”,这是现在修建后题的。目前这座大门只是一个象征了,因为大门旁边的围墙早已坍塌,围墙内的晒谷坪变成了广场,围墙外的小路变成了水泥路和广场连为一体。村里的宗祠是流传下来的“源远流长”匾额,寓意家族兴旺发达。另外两栋建筑群的巷口匾额分别是“紫气东来”和“棣华成荫”。这些匾额都象征着美好的祝愿和精神寄托。
那我们的祖屋挂什么匾额呢?我们有祖传的一块“竹苞松茂”牌匾,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是当年的县太爷送给我们家族的,这块准备挂在大厅里保护起来。大门口准备重新立一块,研究了半天,决定用“载阳凝瑞”。
载阳凝瑞的意思犹如字面意义,是凝聚祥瑞的预兆,在风水学中,如果室内悬挂载阳凝瑞这四个字的匾额,那么无论做什么事都会顺利许多,承载了阳光凝结了祥瑞之气。这个词出自《诗经 豳风七月》一诗,原诗如下: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而且整个村庄包括我们的祖屋都是朝东的,载阳凝瑞能够吸收太阳之精华,涵养我们的家族走向兴旺繁荣。
最后大家一致通过“载阳凝瑞”!
文/王新娣
青州市,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潍坊市代管,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东临昌乐县,西靠淄博市的淄川、临淄两区,南接临朐,北与东营市的广饶接壤,东北与寿光市毗邻,为古“九州”之一。
去年五月到潍坊的时候,咨询过当地人——潍坊哪里有名胜古迹,他们就推荐青州,于是一度对那很神往,只是没有闲暇时间,想法也暂时搁浅,今天有事经过青州,既来之则安之,那就去瞧瞧。到青州的古城已是中午的12点多,放眼望去古城就是一个小吃、玩乐一起的商业街呀,古迹已被浓浓的商业气息包围着。肚子有点饿,急觅食,在古城古街旁边有个农贸市场,市场边上有个卖牛肉汤的特色小店,匆忙点了两份牛肉粉丝汤,外加三个牛肉煎饼,坐在外面的小饭桌悠闲地等着,只是觉得卫生堪忧,被风吹起满地飘舞的树叶,还有收拾餐桌的餐巾纸随处可见,或许是饿了的缘故可以忽略这些,去拿煎饼的时候,有个人问这是什么煎饼,店家答曰:牛肉煎饼,那人又问:牛肉煎饼是牛肉吗?旁边一人说:牛肉煎饼不是牛肉是什么?我笑笑,偶尔听到这对话,也给生活添一丝笑意。值得一提牛肉煎饼,烤过以后酥脆、再夹杂着牛肉香味,咬一口特别好吃,牛肉粉丝汤也就一般。我的肠胃很敏感,这些食物吃下去没有闹肚子,想必这也是良心店家,虽然贵但食材还是很放心
吃过饭走在古城的街上,看到写有“柱国坊”三字的牌坊,仔细研究了半天,看看是古迹、不是仿制,心里有点小激动,我喜欢看那些名胜古迹,想着这一趟也是小有收获,后来查看百度得知这建于明弘治年间,为旌表大学士刘珝而立。弘治皇帝赐祭联:忠裨于国,允称一代名将;孝表于乡,堪称三朝元老。原来是刘阁老居住的地方,人杰地灵呀!再往前走走,看到一处排了长队,走近一看是老槐树生煎包,对面也是同样的长队、同样的店名,原来开有分店,这是古城的特色小吃,与家人商量再转一圈,等人少了、买几个生煎包带回去尝尝,这么多人排队等待应该差不到那里,放眼一瞧,店门口就有一棵大约三人能抱拢的巨大老槐树,树干上系着红布带,想来这老祖宗给古城古街带来盛名,是应该好好孝敬、好好保护。
一路逛我喜欢往胡同里面瞧,寻觅别人看不到的老古董,这一瞧确实看到了好东西,一块雕花的门楼,刻有“凝祥”二字,凝祥聚瑞,吉祥和谐的意思,这门楼古色古香,不是寻常人家,猜想是不是哪家王侯将相的院子,走进大门里面,很遗憾找不到半点以前的古迹,想想这门楼能保留,已不错了。
再往前走,店铺是古色古香,卖的东西是现代的,有一种说不出的不协调。或许来古城的人想法也不一样,有人就是来吃喝玩乐,有人是来寻古迹,聆听历史的声音。走在主干道上,扭头看到一条很小的老街,走过去看到低矮的房子,屋顶上的瓦楞草,脚底下已经磨光滑的青石板路,两边的店铺卖着红丝砚、这文房四宝都出来了,应该是真正的古街。看到虚掩的大门,很想推开看看,终究对陌生环境有所戒备,也就打消这个念头,家人说这条街很有年代感,适合拍戏用,或许早有影视剧拍摄,只是我们没有在意。
走了一会儿天空不作美,下起了小雨,与家人商量往自家车子停靠的方向走,怕雨下大了没法走,我们的车子停在古城与宋城的中间,家人提议穿过宋城的尽头再去车上,哪知刚走到宋城边上就下起了大雨,也无心看宋城两边的风景,匆匆瞄了一眼,宋城只是仿古的一条街,街上卖的商品有点仿古风,红丝砚、装裱字画……比比皆是,应该是文人墨客的好去处。远远望去宋城的边上还有两个塔,想着如果不下雨可以去看看,或许能找到一丝古迹,路旁一起避雨的一家四口也在惋惜地说:还有好多地方没有去逛,就开始下雨了。抬头看看不明朗的天空,匆匆坐上家人的车子往回走,两人稍带遗憾的是没有买到老槐树的生煎包,没有再去看看不远处的两座塔。车子驶出古城区的时候才两点半,这青州也算是半日游吧。出了古城区,两旁的建筑物有点陈旧,斑驳的墙面看上去有点沧桑,这与有着7000多年的古城有点不相应,我竟然有点优越感:比起我们那还是有点区别,说是历史悠久,发展不快。不过想着这里的物价应该便宜,生活节奏应该不快,到也有点羡慕在这里居住的人。如果下次再去,不能这样匆匆,有些古迹是要慢慢寻,不能走马观花。
作者简介:王新娣,70后的农村女性,做过临时文职,在当地县日报发表过文章,做一个普通的文艺女性,用我的文字记录五彩斑斓的生活。
投稿邮箱:haijiao424242@qq
壹点号 书卷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