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双子座

利涉大川(利涉大川是好还是不好)

时间:2024-01-31 00:50:13 作者:饕餮少女 来源:互联网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本文目录一览:

你读懂“利涉大川”这句话了吗

最近这些年,随着我们国内国学热的升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弘扬。包括原来曾经被视为“封建迷信”的《易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这部“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而流传于世的东方智慧宝典,已经被公认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不仅受到了我们中国人的喜爱,更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但是,由于《易经》诞生的时间太久远,又经历了伏羲“无字天书”般的画卦,西周时期周文王和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做卦辞爻辞的解读,所以文字字义与现代汉语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然晦涩难懂。同时,《易经》的“象数理”更是“微言大义”,“洁净精微”,这就更不容易为现代人所准确理解。尤其是这部经书中,本体和喻体也不是唯一对应的,而常常是是“一物多意”。正如我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朱熹说的那样,“《易》难看,不比他书。《易》说一个物,非真是一个物,如说'龙’非真龙。”(《朱子语类》)这种假象寓意,一直贯穿于《周易》全书,也是这部现存最古老的哲学著作的重要特色。

那么,在《易经》中多次出现的“利涉大川”又是什么意思呢?据考证,《周易》中曾九次提到“利涉大川”这句话。字面意思是利于涉越大河巨流,实际也都是取其象征意义。比如《周易.需卦》中说:“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这里面“利涉大川”就是攻坚克难,打开局面,取得预期目的意思。

但是,好多人,包括一些易学的专家学者,也常常把《易经》中“利涉大川”这句话都直接解读翻译成,“利于渡过大的河流”。甚至有的人解释说,“利涉大川”指的就是“利于渡过黄河”,说“大川”就是指黄河。

这里面,可能有的学者是因为没有抓住“易经”的“象”的特质,而望文生义造成的,也许还有其他的原因。但是,我窃以为,《易经》中“利涉大川”大多数都可以理解为“犯其至难,图其致远”的意思,也就是“树雄心,立壮志”,“利于干大的事业”。

由于本人对于《易经》参悟得太浅薄,所以,以上观点可能存在谬误,敬请方家给予批评指正。

辉光日新利涉大川:养德尚贤,静以制动,应天而行,行则有功

《大畜》是《周易》第二十六卦,卦体为艮上乾下。艮为山,乾为天,山天大畜。

《说文》:“畜,田畜也。”段玉裁注:“田畜谓力田之蓄积也。”引申有蓄积,蓄养,留止等义,今写作“蓄”。《经典释文》:“畜,积也,聚也。”

“大”有二义:其一为大小之大,用为比较数量多、规模大、力量强、程度深等;其二谓阳,阳大阴小。《小畜》蓄阴,《大畜》蓄阳;《小畜》阴尚少,《大畜》阳已多。“大畜”寓“多蓄积”和“阳得蓄”两义。

《说卦》:“艮,止也”“乾,健也。”艮止乾之健行,天在山中,所蓄至大,所以命名为“大畜”。

《序卦》说:“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无妄》为立诚之卦,诚则无妄,然后正德可养,艺能可积,势力可蓄,所以无妄之后续以大畜。

阳刚阴柔。《小畜》养阴蓄柔,聚温和与恩德,《大畜》养阳蓄刚,聚力量与正气。人之德、能、势皆需蓄积。养德,积能,蓄势,是人一生需要做的事情。德厚人恒敬,艺高功易成,势大业可就。《大畜》《小畜》不可偏废。

艮为山,山体坚实而静;乾为天,天体虚空而动。静忌死寂,动忌妄行。静以蓄积,蓄而实之,矫动之妄行,动而无妄,积渐而强,其势不可当,功业易成。欲动先蓄,蓄而后动,动而不妄,行则有功,此《大畜》卦向我们昭示的深刻哲理。

《大畜》,文王所系卦辞:“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利”,宜。“贞”,正。

卦以蓄积为义,二五失位而应,所以卦辞首戒以“贞”。以卦象言之,乾为天,喻其大,大无过于天,山以蓄止之,非正大不能,故曰“利贞”。以人事言之,养德,习艺,蓄势,皆宜其正,不正,终为不及。

“不家食”,不食于家,即食禄于官。

上体艮为门阙,乾为木果,互体兑为口,口食木果于门阙之外,故曰“不家食”。

君子处世,不惟独善其身,亦以兼善天下,食于官,方得造福于民;五虽柔而应二承上,二与上皆刚处柔位,为贤者,任人唯贤,贤者议政而有应,故曰“吉”。

互兑为泽,百川所归;互震为木为动,乃乾阳入坤,坤为川,震木在川泽之中,故曰“利涉大川”。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尔雅·释诂》:“笃,厚也。”又“固也。”

“大畜”举卦名;“刚健”谓下乾,乾阳刚健;“笃实”谓上艮,艮为山,其体厚实,是为“刚健笃实”。乾为大明,艮阳外焕,故曰“辉光”;大畜蓄阳,蓄则日增,故曰“辉光日新”。此以卦德诠释卦义。

“尚”,崇尚,推尊。

“刚上”谓上九,上九阳爻为刚而居一卦之上,故曰“刚上”;阳为君子,君子居上位,六五位尊而承之,故曰“尚贤”。尚贤是大畜之德,故曰“其德刚上而尚贤”。上体艮为止,乾为健,乾在艮下,故曰“能止健”。刚上尚贤,止健不妄,皆正道之大者,故曰“大正”。此以卦德诠释卦辞之“利贞”。

卦辞言“不家食,吉”,养贤之义。贤者居上为“尚贤”,贤者食禄为“养贤”,其象皆取六五承上九。大畜之德“尚贤”“养贤”,贤者食于官,野无遗贤。

六五下应九二,九二体乾,乾为天,故曰“应乎天”。爻辞言“利涉大川”,是因为大畜卦顺应天道。此以卦象诠释卦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上体艮为山,乾为天,天在山中,是大畜之象。

朱熹说:“‘天在山中’,不必实有是事,但以其象言之耳。”

天不可能在山中,因卦象而取其象征意义。

“君子”,贤德之人。“识”,知。象藏震兑,震足为行,兑口为言,故曰“前言往行”。“前言往行”,谓古贤人之言行。

君子观大畜之象受到启示,追踪古之贤人,多知其言行而效法之,以蓄养己德。

《周易》中孚卦:风泽中孚,巽上兑下,利涉大川

中孚卦

(风泽中孚)巽上兑下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译文

中孚卦:行礼时献上小猪和鱼,吉利。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吉利的占问。

初九:行丧礼,吉利。如有变故,就不行燕礼。

九二:鹤在树荫中鸣叫,幼鹤应声附和。我有美酒,与你同 享。

六三:战胜了敌人,有的乘胜追击,有的凯旋收兵,有的高 兴流泪,有的放声歌唱。

:月近十五的时候,马匹丢失了。结果没有灾祸。

九五:抓到俘虏,紧紧捆住。没有灾祸。

上九:用鸡祭祖上天。占问得凶兆。

注释

①中孚是本卦的标题。中争的意思是心中诚信。全卦的内容是讲礼仪。标 题与内容有关。

②豚(tun)鱼:小猪和鱼。这两样东西是献祭和行礼时 常用的物品。、

③虞:丧礼,葬礼。

④它:意外事故。燕;用作 “宴”,指宴饮之礼。

⑤阴;用作“荫”,意思是树上荫蔽的地方。

(6) 爵:古代酒器,即酒杯,这里代指酒。

(7)靡:共享,同享。

(8)得敌: 克敌,战胜敌人。

(9)鼓:击鼓追击敌人。罢;停战,收兵。

(10)挛如: 捆得紧紧的样子。

(11)翰音:鸡,这里指用鸡祭天。

《易经》难点学习: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今天,我时不时看看下面这张图片,特别是“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这14个字,试图搞明白其中的含义。

上图是《易经》的第18卦。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里学习了第17卦泽雷随,人们都在随机应变,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滋生出很多不良风气,想要杜绝这种现象继续恶化,就得像应对山沟里的毒物一样,要防患于未然,这就是山风蛊的核心卦德。

挂名山风蛊的基本含义:

蛊:古时候,一些巫师或术士把很多有毒的虫子放到一个罐子里让它们互相撕咬及吞食,最后剩下的一个叫做“蛊”,此后成为毒性的代名词。

从卦象上看,山在上而风在下,山沟里没有通风效果,就容易产生瘴气、毒虫或有毒的花草树木,山风蛊的基本含义,就是这么来的。

卦辞: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依次循环。

甲:事物发展的初始。

先甲三日:就是指“甲”前面的第三日就是“辛”,意思是前面的泽雷随卦已经留下了艰辛,需要山风蛊卦进行改善,也有以史为鉴的意思。

后甲三日:就是指“甲”后面的第三日“丁”,丁同“订”,意思是做事过程中确订制行动方案。

这条卦辞的整体意思是:山风蛊卦初始阶段就亨通畅达,有利于渡过湍急的大河,只要以史为鉴,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就能够除旧迎新,这就是山风蛊的核心卦德。

写在最后:

《易经》实在是太难了,学习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否则的话,中途很容易放弃,今天就学习上述14个字算了。

周易中关于“利涉大川”字解释的一点看法:

周易中关于“利涉大川”字解释的一点看法:

䷄需,䷙大畜卦是因为内卦乾自身刚健而利涉大川;䷅讼卦的内卦坎险所以不利涉大川。

䷩益,䷑蛊,䷺涣,䷼中孚卦是因为有巽木而乘木有功,木道而行。

䷌同人,䷚颐,䷼中孚,䷿未济卦是因为离卦文明以健,故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颐,䷼中孚卦应理解为放大的离卦。

䷄需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讼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同人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蛊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