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乐闲聊话今古,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小说的开篇是从黄巾起义引起的,因为张角起事后,东汉朝廷允许各地招募兵马,组成义军共同抗击黄巾,正是因此,刘关张三兄弟才登场——刘备看着招兵榜文长叹一声,然后被张飞怒斥,说大丈夫不考虑为国家出力报效,哀叹有什么用?然后俩人才有了交流,非常投脾气,便开始喝酒,喝酒的过程中遇到关羽,关羽气质非凡,在酒馆高呼,快点上饭,吃完要去投军,这样一来,就吸引了刘备和张飞的注意,三人因此结缘,最终有了桃园三结义的经典故事,随后又招了一群乡勇,在张世平等富豪的资助下,他们还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成名兵器,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雌雄双股剑,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故事。
应该说《三国演义》的这个设定,是沿袭了《三国志平话》的,但是在《三国志平话》里,细节完全不一样,一开始没有刘备出现,而是关羽先登场,他当时的身份还是“逃犯”,因为在故乡杀了一个恶霸之后,只能浪迹天涯躲避缉捕,虽然说这些内容差别不大,但是,关羽的形象跟我们熟悉的样子完全不一样,可以说,在《三国志平话》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三国演义》,对关公的外形塑造绝对是颠覆性的。
我们都知道关老爷面如重枣,这个“重”字,两个发音有两种解释,说是“厚重”的“重”时,那就意味着红色比较厚重;如果说是“重阳”的“重”,那就是说关公的脸色,像是重阳时节熟透的大枣,不管怎么说,关公肯定是红脸大汉,他赤面忠心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另外,丹凤眼、卧蚕眉、五缕长髯也是关公的脸谱标配。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我们在一些艺术作品中,看到的关公不是这个样子,绝大多数人都会说关公的造型错了,甚至还会有很多不客气地嘲讽。可是,这些所谓的属于关羽的样貌,都是《三国演义》的功劳,作为《三国演义》的“母体”,《三国志平话》中的关羽压根就没有丹凤眼、卧蚕眉、赤面长髯。那么问题来了,最早的三国故事中,关羽究竟长什么样?
其实很简单,除了笼统到缺乏具体想象力的“神眉凤目”外,剩下的就是紫脸虬髯了。没错,关公在《三国志平话》里就是紫脸,而非重枣赤面,一脸虬髯,也跟五缕长髯完全不一样。虬髯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连毛胡子打着卷儿,一拽是直的,一松手胡子又卷回到脸上了。其实这个形象也是有参考人物的,那就是唐朝著名的笔记小《虬髯客传》中的主角,虬髯客,他跟李靖和红拂女结拜,被称为风尘三侠,可以说虬髯客的故事早在宋元时代,已经在街头市井中影响巨大,因此,能够虬髯客形象相似,也许在《三国志平话》的作者看来,已经是对关羽的巨大褒扬了。从整部小说的脉络发展中,我们也能看出来,《三国志平话》里最出彩的人物是张飞,关羽更像是“大龙套”,毕竟等关羽有属于自己的整段台词时,都已经讲到吕布跟刘备争夺徐州的故事了。
然而张飞的形象,在两部作品中,相对变化不大,都是燕颔虎须,声如炸雷,而且他一看到关羽,就被英雄的非凡气质所吸引,立刻邀请他喝酒。关羽当时倒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自己没钱,爽快的张飞直接请客,正当两大英雄畅饮的时候,刘备才卖完草鞋,来到酒馆喝酒,而后才有了桃园三结义,大家组成义军去对付黄巾等故事。另外,在《三国志平话》里,是没有青龙偃月刀那些极富特点的兵器的,与此同时,刘备手下的那几位经典的“背景角色”,简雍、孙乾、糜芳在桃园三结义之后就已经出现了,而且简雍不称简雍,称呼他的字,叫简献和,孙乾则写成了“孙虔”,他们跟陶谦自然也没有任何关系。
人马准备完毕后,刘关张三兄弟该与黄巾军开战了,应该说在真正的历史上,他们可能有功劳,但不会很重要,因为消灭黄巾的主力是东汉末期的名将,朱儁和皇甫嵩等人,在《三国演义》中,也只是把刘关张的功劳适当夸张,主要还是辅助朱儁和皇甫嵩。但是在《三国志平话》里头,桃园三兄弟简直就是张角黄巾的天敌,而且也通过这一战,成为了名震天下的英雄,至于刘关张具体是如何攻打黄巾,如何精彩展现实力等内容,篇幅关系,就不多说了。总之,小说重点突出的是张飞,他几乎凭一己之力打败了所有黄巾军,这一看就是典型的“平话”水准,而关公在这个阶段,更是没有任何展露身手的机会。因此,如果没有《三国演义》的话,关公是不可能对后世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的,起码他的形象可能都会跟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但说来说去,这些不过都是关羽这个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他在历史上真实的长相,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三国演义》是一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典名著。该书将天下奇才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勇者张飞、许褚,庸主献帝、刘禅等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无不各极其态。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气,很令我钦佩。关羽,字云长,河北解良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人称“美髯公”。书中描写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可谓气宇轩昂,威风凛凛。关羽文武双全:他读过很多书,知春秋,明大义;他武功盖世,斩大将颜良、文丑,三战吕布等等。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关羽武艺超群,智勇双全,上报国家,下报黎庶,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在古今历史英雄画廊中,关羽是极为后人称道的艺术形象,人们用“武圣人”与孔子的“文圣人”并称于世。应该说,关羽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罗贯中笔下塑造的关羽是一位悲剧英雄形象,他所处的诸侯纷争,三国争霸的乱世社会环境,以及自身骄傲自矜、目中无人、缺乏战略眼光等性格弱点共同酿就了其败走麦城的悲惨结局。但正因为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 小说从一开始,通过写“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着力刻画了关羽的高大威武忠义双全的形象,从人物一出场就对关羽的忠义作出质的规定。视其形貌:“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关羽英雄洒脱的气质,忠厚重义的品格,使我们如见其人。从其外貌上更是符合中国古代戏剧脸谱的特色,“重枣”色既为红色,红色在戏剧脸谱中象征忠义。关羽以其独特的外貌,在向后人诠释着忠,演绎着义。
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我们可以从其短短的几句对话中了解到关羽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关羽言语豪爽、利落,仗义执言,就算是对刚见一面的刘备和张飞,对自己的身世毫不遮掩,他自报家世姓名说道“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他的回答绝对是言简而不失豪气。从其谈论出生,离家原委中得知其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使自己飘落江湖。当得知有报效国家尽忠效力的机会仍毅然前往,说明他心中不仅有为人侠义也有尽忠报国的志向。 从其行动上更能表现其忠义,当张飞欲“三人结为兄弟”共赴投军时,关羽毫不迟疑,慷慨应允,并立下誓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关羽一生也在践行着他这个诺言,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无论身在何处,永远心系兄弟,唯长兄刘备马首是瞻。从第一回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编草席的刘备还是杀猪的张飞算不上什么英雄豪杰,更无钱粮兵马。刘、关、张三人结拜兄弟,是志向相投,欲报国家平黄巾军,是英雄惜英雄。从行动上表明关羽是一位讲忠义喜结交的豪杰。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君臣关系属于“三纲”之首,它的具体体现就是忠。孔子说:“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事君,能致其身”,(《论语·学而》)都是要求臣对君尽忠,死而后已,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君为臣纲”一直被奉为万古不变的最高信条。在封建道德观念中,忠又常和义联系在一起,义,有时指兄弟关系,“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有时也指君臣关系。在《三国演义》中,忠义占有突出的地位它不但是区分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主要标志,而且是维系尊卑上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按照封建正统观念,忠又是高于义的。关羽的忠义观却是“忠中有义,义中有忠”,而且又常常是义在忠之上。关羽为了刘备,不但做到“降汉不降曹”,“身在曹营心在汉”,而且还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历经艰险投奔了刘备。最后他兵败麦城,在性命攸关之际义正辞严地回拒了诸葛瑾的劝降,“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改其节”,“身可损,名可垂于竹帛也”,终于为刘备尽义而死。很明显,关羽对刘备的义,包含着一个新的因素,这使它从维系尊卑上下关系的原则中下降到一般人中间,成为他们在患难之中互相扶持、同甘共苦的精神纽带,这不能不是对“三纲”的突破。清代章学诚正是在这一点上指责《三国演义》:“《演义》之最不可训者,‘桃园结义’,甚至忘其君臣,而直称兄弟……”当然这是针对“桃园结义”不是史实而是虚构而言的,但这正是《三国演义》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一个方面。
关羽的“义”决不是一般义气,而是披肝沥胆,义无反顾,比泰山还重,比生命还珍贵,它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作者宣扬关羽的“义”,贯穿了刘、关、张从结义到尽义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关羽追随刘备,“效死勿去”,并非真正受恩图报,因为那时的刘备还处在角逐沙场、漂泊无定、甚至常无立身之地的艰难逆境。他们患难相扶,祸福同当,这就体现了人民所理想的义气,符合人民群眾的道德观念。 关羽忠义的内涵是如此丰富,致使这一人物在历史上同时受到了统治阶级和广大群众的赞扬。关羽这一人物,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光辉的艺术典型。
三国演义》是一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典名著。该书将天下奇才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勇者张飞、许褚,庸主献帝、刘禅等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无不各极其态。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气,很令我钦佩。关羽,字云长,河北解良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人称“美髯公”。书中描写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可谓气宇轩昂,威风凛凛。关羽文武双全:他读过很多书,知春秋,明大义;他武功盖世,斩大将颜良、文丑,三战吕布等等。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关羽武艺超群,智勇双全,上报国家,下报黎庶,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在古今历史英雄画廊中,关羽是极为后人称道的艺术形象,人们用“武圣人”与孔子的“文圣人”并称于世。应该说,关羽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罗贯中笔下塑造的关羽是一位悲剧英雄形象,他所处的诸侯纷争,三国争霸的乱世社会环境,以及自身骄傲自矜、目中无人、缺乏战略眼光等性格弱点共同酿就了其败走麦城的悲惨结局。但正因为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 小说从一开始,通过写“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着力刻画了关羽的高大威武忠义双全的形象,从人物一出场就对关羽的忠义作出质的规定。视其形貌:“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关羽英雄洒脱的气质,忠厚重义的品格,使我们如见其人。从其外貌上更是符合中国古代戏剧脸谱的特色,“重枣”色既为红色,红色在戏剧脸谱中象征忠义。关羽以其独特的外貌,在向后人诠释着忠,演绎着义。
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我们可以从其短短的几句对话中了解到关羽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关羽言语豪爽、利落,仗义执言,就算是对刚见一面的刘备和张飞,对自己的身世毫不遮掩,他自报家世姓名说道“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他的回答绝对是言简而不失豪气。从其谈论出生,离家原委中得知其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使自己飘落江湖。当得知有报效国家尽忠效力的机会仍毅然前往,说明他心中不仅有为人侠义也有尽忠报国的志向。 从其行动上更能表现其忠义,当张飞欲“三人结为兄弟”共赴投军时,关羽毫不迟疑,慷慨应允,并立下誓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关羽一生也在践行着他这个诺言,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无论身在何处,永远心系兄弟,唯长兄刘备马首是瞻。从第一回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编草席的刘备还是杀猪的张飞算不上什么英雄豪杰,更无钱粮兵马。刘、关、张三人结拜兄弟,是志向相投,欲报国家平黄巾军,是英雄惜英雄。从行动上表明关羽是一位讲忠义喜结交的豪杰。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君臣关系属于“三纲”之首,它的具体体现就是忠。孔子说:“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事君,能致其身”,(《论语·学而》)都是要求臣对君尽忠,死而后已,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君为臣纲”一直被奉为万古不变的最高信条。在封建道德观念中,忠又常和义联系在一起,义,有时指兄弟关系,“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有时也指君臣关系。在《三国演义》中,忠义占有突出的地位它不但是区分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主要标志,而且是维系尊卑上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按照封建正统观念,忠又是高于义的。关羽的忠义观却是“忠中有义,义中有忠”,而且又常常是义在忠之上。关羽为了刘备,不但做到“降汉不降曹”,“身在曹营心在汉”,而且还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历经艰险投奔了刘备。最后他兵败麦城,在性命攸关之际义正辞严地回拒了诸葛瑾的劝降,“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改其节”,“身可损,名可垂于竹帛也”,终于为刘备尽义而死。很明显,关羽对刘备的义,包含着一个新的因素,这使它从维系尊卑上下关系的原则中下降到一般人中间,成为他们在患难之中互相扶持、同甘共苦的精神纽带,这不能不是对“三纲”的突破。清代章学诚正是在这一点上指责《三国演义》:“《演义》之最不可训者,‘桃园结义’,甚至忘其君臣,而直称兄弟……”当然这是针对“桃园结义”不是史实而是虚构而言的,但这正是《三国演义》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一个方面。
关羽的“义”决不是一般义气,而是披肝沥胆,义无反顾,比泰山还重,比生命还珍贵,它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作者宣扬关羽的“义”,贯穿了刘、关、张从结义到尽义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关羽追随刘备,“效死勿去”,并非真正受恩图报,因为那时的刘备还处在角逐沙场、漂泊无定、甚至常无立身之地的艰难逆境。他们患难相扶,祸福同当,这就体现了人民所理想的义气,符合人民群眾的道德观念。 关羽忠义的内涵是如此丰富,致使这一人物在历史上同时受到了统治阶级和广大群众的赞扬。关羽这一人物,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光辉的艺术典型。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乐闲聊话今古,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小说的开篇是从黄巾起义引起的,因为张角起事后,东汉朝廷允许各地招募兵马,组成义军共同抗击黄巾,正是因此,刘关张三兄弟才登场——刘备看着招兵榜文长叹一声,然后被张飞怒斥,说大丈夫不考虑为国家出力报效,哀叹有什么用?然后俩人才有了交流,非常投脾气,便开始喝酒,喝酒的过程中遇到关羽,关羽气质非凡,在酒馆高呼,快点上饭,吃完要去投军,这样一来,就吸引了刘备和张飞的注意,三人因此结缘,最终有了桃园三结义的经典故事,随后又招了一群乡勇,在张世平等富豪的资助下,他们还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成名兵器,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雌雄双股剑,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故事。
应该说《三国演义》的这个设定,是沿袭了《三国志平话》的,但是在《三国志平话》里,细节完全不一样,一开始没有刘备出现,而是关羽先登场,他当时的身份还是“逃犯”,因为在故乡杀了一个恶霸之后,只能浪迹天涯躲避缉捕,虽然说这些内容差别不大,但是,关羽的形象跟我们熟悉的样子完全不一样,可以说,在《三国志平话》基础上创作出来的《三国演义》,对关公的外形塑造绝对是颠覆性的。
我们都知道关老爷面如重枣,这个“重”字,两个发音有两种解释,说是“厚重”的“重”时,那就意味着红色比较厚重;如果说是“重阳”的“重”,那就是说关公的脸色,像是重阳时节熟透的大枣,不管怎么说,关公肯定是红脸大汉,他赤面忠心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另外,丹凤眼、卧蚕眉、五缕长髯也是关公的脸谱标配。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我们在一些艺术作品中,看到的关公不是这个样子,绝大多数人都会说关公的造型错了,甚至还会有很多不客气地嘲讽。可是,这些所谓的属于关羽的样貌,都是《三国演义》的功劳,作为《三国演义》的“母体”,《三国志平话》中的关羽压根就没有丹凤眼、卧蚕眉、赤面长髯。那么问题来了,最早的三国故事中,关羽究竟长什么样?
其实很简单,除了笼统到缺乏具体想象力的“神眉凤目”外,剩下的就是紫脸虬髯了。没错,关公在《三国志平话》里就是紫脸,而非重枣赤面,一脸虬髯,也跟五缕长髯完全不一样。虬髯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连毛胡子打着卷儿,一拽是直的,一松手胡子又卷回到脸上了。其实这个形象也是有参考人物的,那就是唐朝著名的笔记小《虬髯客传》中的主角,虬髯客,他跟李靖和红拂女结拜,被称为风尘三侠,可以说虬髯客的故事早在宋元时代,已经在街头市井中影响巨大,因此,能够虬髯客形象相似,也许在《三国志平话》的作者看来,已经是对关羽的巨大褒扬了。从整部小说的脉络发展中,我们也能看出来,《三国志平话》里最出彩的人物是张飞,关羽更像是“大龙套”,毕竟等关羽有属于自己的整段台词时,都已经讲到吕布跟刘备争夺徐州的故事了。
然而张飞的形象,在两部作品中,相对变化不大,都是燕颔虎须,声如炸雷,而且他一看到关羽,就被英雄的非凡气质所吸引,立刻邀请他喝酒。关羽当时倒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自己没钱,爽快的张飞直接请客,正当两大英雄畅饮的时候,刘备才卖完草鞋,来到酒馆喝酒,而后才有了桃园三结义,大家组成义军去对付黄巾等故事。另外,在《三国志平话》里,是没有青龙偃月刀那些极富特点的兵器的,与此同时,刘备手下的那几位经典的“背景角色”,简雍、孙乾、糜芳在桃园三结义之后就已经出现了,而且简雍不称简雍,称呼他的字,叫简献和,孙乾则写成了“孙虔”,他们跟陶谦自然也没有任何关系。
人马准备完毕后,刘关张三兄弟该与黄巾军开战了,应该说在真正的历史上,他们可能有功劳,但不会很重要,因为消灭黄巾的主力是东汉末期的名将,朱儁和皇甫嵩等人,在《三国演义》中,也只是把刘关张的功劳适当夸张,主要还是辅助朱儁和皇甫嵩。但是在《三国志平话》里头,桃园三兄弟简直就是张角黄巾的天敌,而且也通过这一战,成为了名震天下的英雄,至于刘关张具体是如何攻打黄巾,如何精彩展现实力等内容,篇幅关系,就不多说了。总之,小说重点突出的是张飞,他几乎凭一己之力打败了所有黄巾军,这一看就是典型的“平话”水准,而关公在这个阶段,更是没有任何展露身手的机会。因此,如果没有《三国演义》的话,关公是不可能对后世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的,起码他的形象可能都会跟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但说来说去,这些不过都是关羽这个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他在历史上真实的长相,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在古代文献中,我们时常遇到一个形容词——“身长八尺”。这个词汇无论出现在何朝何代,总是在描绘身高高大魁梧的男性时被使用。然而,不同朝代的测量尺度却导致了八尺的实际身高标准无法确立。
回溯至汉朝时期,不同历史时段所采用的测量尺度各有不同。有观点认为,关羽的身高并未如传说中高达九尺,仅仅是一米七到一米八左右。但也有观点坚信关羽九尺的高大身材,达到了破两米的高度。然而,直到汉尺问世,人们才真正明了将关羽的身高投射到今天的标准中。
身为一代武圣,关羽的形象无论是正史还是小说中都表现得光彩熠熠。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倾注大量笔墨,将关羽的外貌描绘得“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可见其英俊非凡,堂堂正正。
然而,当人们阅读到关羽的描述时,不禁为之震撼。八尺已然是古代男子的极限身高,然而关羽的九尺身高更是让人怀疑。如今,我们使用的尺大致相当于0.333…米,根据这个比例,关羽的身高接近三米,胡须长度也超过半米。然而,这样的身高在古代几乎是匪夷所思的,更不用说作为骑马征战的武将,身高过高会妨碍其在战马上的活动,远非猛将应有之貌。
要解开关羽身高之谜,必须探究尺的历史演变。虽然尺作为测量单位在中国使用了千年,但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地的尺长度仍然不一。直至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尺才确立了一个固定的长度。在商朝,一尺约等于16厘米;到了周朝,尺的长度增加至23.1厘米;而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的尺长亦是如此。可以看出,汉随秦制,汉朝的尺长度也应为23.1厘米。
基于这个长度,假设关羽的身高为九尺,约莫在两米左右。然而,也有人提出质疑,毕竟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他所理解的尺与汉朝已经不同。元朝时,一尺的长度约为31.68厘米,稍后的明朝则减少至31.1厘米。如果按此计算,关羽的身高将接近三米,显然超出正常人范畴。
不过,通过考古发现,关羽身高之谜逐渐揭开了面纱。1976年,贵县汉墓中出土的汉尺,为一尺约等于23厘米,以及满城汉墓出土的汉纸,一尺为23.2厘米,都提供了实际尺的测量。根据这些尺子,关羽的身高在两米零七至两米零八之间,符合他作为一位魁梧将军的形象。
综上所述,虽然“尺”字代表的长度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变化,关羽的身高之谜最终还是被揭示了。无论是在汉朝还是元朝,尺的长度都相对稳定,关羽的身高大约在两米左右。这个谜团的解开,正是考古学的一项成就,唯有古代的事物才能解答古人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