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黄氏家规》
家训,是指先辈对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是家族延续的不竭源泉。为人处事,修身齐家,都少不了家训传承的力量。
从古至今,凡是传承历史悠久的氏族,都会修写家训,以此训诫后人守成创新。著名的贝氏家族就是靠仅仅30字家训,传承几百年,富过15代,成为中国之最。
如今提起贝氏家族,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世界级建筑师,“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贝聿铭。
贝聿铭照片
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乃至苏州博物馆等等著名标志性建筑,都出自贝聿铭之手。
但是起初贝聿铭并不被西方国家的人看好,他东方人的面孔在法式的卢浮宫里格格不入,在巴黎人看来,贝聿铭就是来毁掉卢浮宫的中国人。
直到贝聿铭将金字塔的模型制作出来,放在卢浮宫前面,邀请了6万巴黎人去观看,这才让谩骂停止下来。
玻璃金字塔甚至被卢浮宫的馆长马蒂称赞为:“在全世界的博物馆中,只有卢浮宫的入口本身堪为艺术品。”
在这口碑如同过山车一样大转变的过程中,贝聿铭不曾动摇,只是冲着目标工作,这是知识带给他的从容自信。
贝聿铭家族自发迹以来,就让每一个子女都读书,去最好的学府接受最先进的教育。
贝聿铭照片
贝聿铭的祖父贝理泰,20岁就考上了秀才,但是毅然抛弃旧社会的功名,创建了上海银行,成为一代实干家。
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贻则更加优秀,能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坚持完成学业。
他先是考上了西制的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后又去被誉为“东方康奈尔”的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就连桥梁大师茅以升也曾就读此校。
贝聿铭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从香港的贵族学校圣保罗书院到“东方哈佛”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一路晋升到哈佛大学。
最后终于在美国成为了MIT和哈佛的优秀毕业生,完成了一份很华丽的简历。
自身的优秀可以抵抗一切外界的干扰,这是贝家靠努力换来的的从容淡定,荣辱不惊。
贝聿铭照片
他的助手说:“我从不记得贝聿铭曾经沮丧过。他是位非常冷静的人,每次看到他的时候,脸上总是保持着那种独有的迷人微笑。”
良好的心态让贝聿铭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西方国家对中国艺术的态度,打脸傲慢的欧美人。
贝聿铭在人世间的102年间,将一个建筑师能拿到的所有荣誉全部斩获,可谓是一个“满级”建筑师,引来无数追随者。
贝聿铭这样的成就让人不由得怀疑,他一定是出生于建筑世家,这才能有如此高的造诣,可事实却不像众人所猜测的那样。
贝聿铭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金融行业的佼佼者,甚至一度引领了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但是在建筑业,贝聿铭毫无后门可走。
但贝聿铭确实生于一个历史悠久、宗族众多的大家族之中,贝氏家族的族谱甚至可以追溯到元朝。
元末明初,战乱纷纷,正处百废待兴之时,贝氏祖先地位不高,只是最普通的卖药郎,从浙江金华逃难到了苏州。
众所周知,苏州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安定富饶的地方之一,既少受战火,又鲜有自然灾害,于是贝氏祖先将苏州作为家族的居住地。
迁吴第一人叫贝兰堂,他本就是个做药草生意的江湖郎中,到了苏州重操旧业,虽然生意一般,人丁稀少,却还是在苏州扎下了根。
即使此时的贝兰堂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商贾,但他极有远见地供孩子们读书,考取功名,实现阶级跨越。
贝聿铭照片
这种明智的远见让贝家祖先为后代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贻也做过这样的抉择。
因为在美国无论是金融业还是建筑业都很发达,非常适合贝聿铭的成长,于是他将全家迁至美国,这为贝聿铭成为世界级的大师提供了条件。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选择了安定的生活环境,就是选择了生长的土壤,这对之后“大树”的长成至关重要。
迁至苏州的贝家人靠勤劳振作起来,等到第六世贝潜谷一代之时,贝氏一族已经脱贫奔小康了。
有了经济基础,贝家人的才能被充分的发挥,贝潜谷的儿子贝慕庭就是家族里第一个“天才”。
他将家族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让贝家从一个小药房,变成了江浙地区最有名的药材行。
贝家也从贝慕庭一始,成为了苏州的“豪门”,贝氏一族花费了7代人的努力,真正实现了白手起家,勤劳致富。
贝聿铭和儿子们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中国最著名的败家子盛老四,就是富不过三代最好的例子。
跑马、狎妓、打牌输掉上海一百栋房子,最后潦倒死在自家祠堂,而盛家祠堂恰好也在苏州。
所以历史的种种说明,财富易得,而德行难修,贝家人能守住财富的第一要义,就是秉持着良好的品德。
贝家人对于子孙的教育是很严格的,几乎没有一个贝氏子孙染上黄赌毒这三个败家坑。
这是因为贝氏家族家训的前半句话:“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
父之爱子,教以益方,虽然此时贝氏一族的家训还未被总结成句,但贝族人发迹的历史无一不在证明着他们的品行端正。
直至乾隆时期,贝家已然成为了苏州地区有名的贵族,被称为“南濠四富”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此时的贝氏家族面对着西方文明冲击封建文明的重要时期,这给了善于抓住机遇的贝家人绝佳的道路。
贝聿铭照片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颜料大王”贝润生和“金融大亨”贝理泰成为近现代的两个风云人物。
贝理泰就是贝聿铭的祖父,创建上海银行,连任苏州商会的会长7年,但不把心思全放在敛财之上,反而多做慈善,回馈社会。
贝理泰在上任期间,会员都习惯了这位会长的作风,召开会议十有八九是要筹集善款,反而对于金融这个老本行“懈怠”了。
“不务正业”的他先后几次招募巨款修建“新马路”,还担任吴县救火会会长,投资振华女子中学,加快苏州的近代化改造。
贝聿铭照片
国乃大家,族乃小家,小家始终要生存于大家之中,所以独善其身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切实的使国家进步,才能使家族真正胜利。
贝氏家族的成功不仅惠及族人,更是惠及社会和国家,这样的格局和心胸,使得他们千金散尽还复来,家族保持昌盛。
中国第一个新式幼儿园也是他与贝润生共同在苏州投资举办的,为广大的民众谋福利,走在了时代发展的前沿。
贝理泰全家福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因为他们的乐善好施,贝氏家族长久以来未曾遭遇横祸,还积攒了很多财富。
家族里财力最大的贝润生甚至收购狮子林作为私产,并且修缮完毕,但是贝润生并没有独享这座园林,而是和同族的人共同分享。
这就是贯彻了贝氏家族家训的后半句:“以独有之产遗子孙,不如以公有之产遗子孙。”
贝润生将贝氏祠堂设立在狮子林中,并且在旁边建立义庄,专门用来救济赡养贫困的贝族人。
他将钱财用于团结族人,不论族人有钱与否,都可以享受到贝氏家族的“共有财产”,这让贝氏的子孙从小就懂得凝聚的力量。
贝润生照片
而这30字的家训正是由贝润生亲自编写的,既是总结了前人的作为,也是警醒后人,遵守家训,修身以德。
贝聿铭就是浸染在这样家庭环境里,在这里他学习到了家庭的真正含义——内聚力和历史。
即使他去美国生活了很久,也没有改变丝毫:“我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中国就在我血统里面,不管到哪里生活,我的根还是中国的根。 ”
他的三儿子贝礼中就曾说过,父亲给他们营造的家庭是很中式传统的,不似西式家庭的冷漠疏离,他们经常聚餐,交流感情。
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可见只有兄弟和睦、亲友扶持、互帮互助的家族才能长久。
贝聿铭和儿子们
作为长孙,少年贝聿铭每年夏天都会从上海回苏州的祖宅狮子林,这是父亲对他的要求,之后果然也对他的事业起了很大帮助。
他曾接受采访表示:“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这是我从苏州园林中学到的。”
在贝聿铭85岁时,还接到了设计苏州博物馆的邀请,他本来很想拒绝,但是听说他不来就要邀请他的儿子,这才让他改变心意。
贝聿铭一向接受任何挑剔的单子,他甚至敢在法国的卢浮宫放上一座玻璃金字塔,但是苏州博物馆却让他犹豫了。
因为在他看来,苏州是他的灵感缪斯:“这个设计要是我做不了,我的儿子更不能做。这可是块‘圣地’啊,他们还年轻,不了解苏州的文化。”
苏州博物馆
于是他思索再三,采用了最熟悉的苏式传统的造园方法,将场馆建造得像一个高低错落,九曲回肠的大园林,让游客在其中“游走”。
他在建馆时回忆:“我还记得与堂兄弟们在狮子林玩耍的情景......假山中的山洞、石桥、池塘和瀑布,都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幻想。”
苏州园林的温润之美滋养着贝聿铭,做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成为他的人生追求。
狮子林照片
得益于贝家宽松的教育方式,当贝聿铭对父亲说想要学习建筑时,没受到任何阻拦,贝祖贻并没有强迫贝聿铭子承父业,还尽量给予贝聿铭专业上的帮助。
他对贝聿铭说:“优秀建筑的精髓不仅在于构思伟大的建筑物,而且要使他们与金融和经济要素有效地联系在一起。”
这句话成为了贝聿铭设计建筑的重要内核,也使他的设计没有浮于华丽的表面,而是更加贴合经济社会。
根据子孙的天赋给予不同的教育,也是贝氏家族“长寿”的秘籍,他们不会要求子女走自己的路,而是鼓励他们寻找自己的天赋所在。
成功就是99%的汗水和1%的天赋,但往往1%的天赋比99%汗水还要重要,贝家人很明显早就参透了。
贝聿铭照片
与其说贝聿铭是富15代,不如说贝氏家族的每一代都是富一代,他们的荣耀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所以观看贝氏家族的历史,不是祖祖辈辈从一而终地死磕在某一行业之中,反而是各自花开,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家族的传承也是家庭的传承,而一个家庭之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女主人,一位好妻子、好母亲,能够对家庭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贝氏家族的祖祖辈辈对于选择妻子方面始终贯彻着一条方针:“娶妻要娶贤”。
从贝聿铭父亲和贝聿铭的婚姻中就能看出,贝家人更倾向于选择一位对家族事业有帮助的女性。
贝祖贻的第一任妻子,也就是贝聿铭的生母庄氏,是清朝国子监祭酒的后人,出身名门,知书达理。
贝聿铭照片
当时贝祖贻的事业很忙,贝聿铭的生活起居和教育都是庄氏负责照顾,但庄氏并不是一个普通家庭主妇,而且生活过得比现代的全职太太还要丰富。
庄氏是一个笛子高手,在闲暇时间常常吹笛奏乐,陶冶情操。作为虔诚的佛教徒,庄氏的学识很好,贝聿铭的名字也是由她取的,意为光明。
所以贝聿铭从小并不觉得缺少父亲的教育,母亲给他带来的世界已经足够丰富,成为他童年的幸福回忆。
贝聿铭提起他母亲时这样描述到:“我的母亲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女书法家、诗人、音乐家,母亲这边的家庭更具艺术氛围。”
庄氏去世后,贝祖贻娶的续弦也丝毫不差,他娶了驻意大利蒋履福的女儿蒋士云。
贝祖贻和蒋士云
蒋士云是巴黎留学归来的“江南名媛”,她不像当时出国镶金边的娇娇小姐们,而是懂英文和法文,有真才实学的才女,为贝祖贻的事业帮助很大。
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能支持他的女人。父亲的婚姻观深深地影响了贝聿铭,但贝聿铭的爱情,比父亲更加幸运。
1938年的暑假,贝聿铭来纽约中央火车站接好友,在一众西方面孔中,一个东方佳丽的身影忽入贝聿铭的眼帘。
或许说起来有些俗套,但一眼万年,贝聿铭对这位高雅的女子一见钟情,她身上那种温润的、浪漫的气质吸引着贝聿铭。
贝聿铭照片
贝聿铭在一旁默默观察,知晓了她要去的地方,于是他主动搭讪:“小姐,可否搭我们的车一同前往?”
此时贝聿铭不知道,他邀请的是广东贵族之后——陆书华,她父亲是麻省理工MIT毕业的知名工程师,外祖父张荫棠是晚清最后一任驻美公使。
当时陆书华才20岁,刚从上海中学毕业,正准备前往波士顿,就读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出身不凡,又饱读诗书的她对待搭讪很是矜持。
陆书华礼貌而又疏远地回答贝聿铭:“对不起,我已买好去那里的火车票了。”
贝聿铭听出了陆书华的拒绝,他也没有强求,但一想到此后很难再遇见,就十分伤感。
可能是连老天都要帮助贝聿铭,一场飓风使前往波士顿的火车半路停运,贝聿铭抓住机会,英雄救美,这才和陆书华熟悉起来。
贝聿铭和陆书华结婚照
两人很自然地从谈情说爱到谈婚论嫁,组建家庭,而陆书华带给贝聿铭的,不止是和谐的家庭,还有事业的帮助。
贝礼中回忆说:在哈佛在哈佛修习过景观设计的母亲,对建筑有了解,有很好的品位,能给贝聿铭很多到位的见解。
而且陆书华对贝聿铭的事业完全的支持,为了让贝聿铭没有后顾之忧地东奔西跑,陆书华毕业后放弃事业,照顾家庭。
他们的孩子个个被教育得很好,都是毕业于世界顶尖的学校,并且事业、生活、婚姻都很圆满。
贝聿铭全家福
贝聿铭因此感谢陆书华的付出,所以他们住的房子,全都由贝聿铭亲自设计成陆书华喜欢的样子,甚至很多其他建筑作品都会加入妻子喜爱的元素。
《礼记》中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父子感情好,兄弟关系和睦,夫妻相处甜蜜,家族就会昌盛,这一切贝聿铭家族都做到了。
无论是古人的智慧之语,还是贝聿铭家族的30字家训,都通俗易懂,算不得机密,但中国富过15代的家族至今只有一个。
贝聿铭和陆书华
现在,贝老已经去世三年了,他给世界留下宏伟建筑的同时,也留下了优秀的贝氏后人,究竟贝聿铭家族还能富几代?让我们拭目以待。
人们常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币这一概念已经成为一个人人都绕不开的问题。世界上的历史文明是无比的璀璨。在过往的岁月中,有无尽的文化被传承,有无尽的历史被歌颂,也有无尽的故事被铭记。同样,钱币作为一种社会必不可少的存在,同样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起源和现实意义。
钱币作为商品交换的产物。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那时候的钱币还是以实物货币的形式而存在。通过对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考古发掘,我们可以得知猪和陶器曾经在原始社会后期被当作过货币来使用,并以财富的形式为人们所追捧。在半坡就出土大量作为殉葬物的陶罐,而在大汶口文化则发现了大量的猪头和下颚骨等殉葬品。
我们知道的是,中国汉字最早起源也都有着其象征意义。这其中文字的组成中有“贝”字,也往往与财富,有价值等内容相挂钩。这是因为,在古代以实物为钱币的时期里,“贝”即贝壳这类物品是流通较为广泛的一种钱币形式了。之所以选用“贝”作为钱币,是因为它自身具有的价值以及便于携带和方便计算的特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国家,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中国便已经出现来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这一点可以从殷商晚期墓葬中出土的“无文铜贝”,以及甲骨文上所解释的其意义得知。不止于此,在对西周晚期的考古发掘以及出土文物资料,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在当时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不过,“贝”作为大范围流通的钱币代表,直到大约春秋战国时期才被金属铸币所取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金属冶炼工艺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乱世征战中,商品经济也随之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为社淘汰。不过当时的诸侯林立,交替,几乎每个诸侯国都有着自己的货币形态。秦始皇于统一六国后,在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但一枚铜钱重达半两,于携带和使用来说都是十分不便的。于是,汉代五铢钱吸取了秦半两的形制特点,钱重五铢,在形制上的先进性体现在大小轻重适宜。
货币的统一,将中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转变向全国统一而规范的形态,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以及改良的汉代五铢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也被人认为表达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一直到初期都为中国钱币所使用。也正是这种形态,钱币也被称为“孔方兄”,晋代学者鲁褒的《钱神论》记载:“钱之为体,有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其积如山,其流如川。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难折象寿,不匮象道,故能长久,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从而,中国古代钱币也就有了这种谑称。
不过在汉代时期,中国古代钱币完成了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文帝时期“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直到汉武帝刘彻在位,他收回了地方的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即使如此,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交流日益频繁,五铢钱在携带方便商业往来方面也出现很大困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中国的隋唐时期,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621年唐朝铸造新钱,其重量与汉五铢钱相近,按唐代衡制重2.4铢。这种钱币被称为“开元通宝”,是唐高祖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取“开辟新纪元”之意。在《金融五千年》一书中,称:“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通宝’。”
到北宋初年,四川用铁钱,体重值小,1000个大钱重25斤,买1匹绢需90斤到上百斤的铁钱,流通十分不便。于是,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名为交子,代替铁钱流通。直到今日,即便线上移动支付愈发方便快捷,但是纸币的使用依旧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钱神论》 鲁褒
《汉书·食货志》 班固
《金融五千年》 宏皓
关注+收藏,每天更新更多更优质的学习资料!
形近字
第一单元
一(一人)(一个)(一只)
二(二十)(二月)(二人)
三(三个)(三月)(三天)
王(大王)(帝王)(王府)
上(上天)(上去)(上来)
土(土地)(泥土)(尘土)
口(人口)(入口)(出口)
日(日子)(日月)(生日)
虫(虫子)(小虫)(飞虫)
中(中国)(中间)(中午)
田(水田)(田地)(田里)
四(四方)(四个)(四年)
手(双手)(小手)(大手)
毛(毛衣)(毛皮)(毛发)
人(大人)(人们)(三人)
天(白天)(天上)(一天)
耳(耳目)(耳朵)(耳边)
目(目光)(目的)(双目)
禾(禾苗)(锄禾)(禾丰)
木(木头)(树木)(木桌)
火(水火)(大火)(火苗)
头(头目)(头上)(低头)
云(云朵)(白云)(云彩)
去(去年)(过去)(来去)
山(上山)(小山)(山头)
凶(凶手)(凶恶)(行凶)
第四单元
了(到了) 子(儿子)
人(人们) 入(入口)
大(大家) 太(太阳)
月(月光) 目(目光)
儿(花儿) 几(几个)
头(头发) 斗(斗争)
里(手里) 果(水果)
可(可是) 河(小河)
东(东方) 车(大车)
西(西面) 四(四天)
天(天空) 夫(夫人)
开(开门) 井(井水)
第五单元
水(水产) 冰(冰冷)
去(去年) 云(云朵)
来(回来) 夹(夹击)
小(小山) 少(少见)
牛(老牛) 午(正午)
果(水果) 里(里面)
鸟(小鸟) 乌(乌黑)
刀(小刀) 力(力气)
本(本子) 木(木头)
早(早晨) 旱(干旱)
尺(尺子) 尸(尸体)
土(土地) 士(士兵)
第六单元
在(现在) 左(左边)
后(前后) 石(石头)
我(我们) 找(找到)
有(没有) 友(朋友)
你(你们) 称(称号)
好(好心) 仔(仔细)
长(长短) 卡(卡片)
比(比较) 北(北京)
半(一半) 伴(相伴)
巴(尾巴) 把(把手)
下(下去) 上(上来)
雨(雨水) 两(两个)
个(几个) 人(人们)
们(他们) 门(大门)
问(问话) 间(中间)
从(从前) 丛(树丛)
第七单元
才(才能) 木(木头)
明(明白) 朋(朋友)
同(同伴) 司(司机)
和(和好) 种(种子)
学(学生) 字(写字)
自(自由) 目(目的)
己(自己) 已(已经)
衣(衣服) 夜(夜里)
白(白天) 百(一百)
的(好的) 约(约定)
又(又大又圆) 义(意义)
第八单元
竹(竹子) 行(行动)
牙(牙齿) 芽(发芽)
马(白马) 乌(乌鸦)
对(对手) 时(时间)
妈(妈妈) 码(码头)
全(全国) 金(金子)
用(用心) 甩(甩手)
几(几个) 儿(儿子)
只(一只) 兄(兄长)
回(回来) 田(田地)
石(石头) 右(右手)
出(出入) 击(冲击)
见(看见) 贝(宝贝)
作者 |副墨之子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这两个字现在是连用的,且使用得越来越广泛和笼统,在如今的陌生人社会,太多人际关系都以“朋友”二字来论,以拉近彼此关系、涵盖更大范围。在用于简称或造词时,则往往只用“友”字,例如书友、花友、厨友、驴友等,当然这开始得更早,古代已用“道友”来客气地称呼走江湖的人。中学语文老师常说,文言文翻译要把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不知是否同款),“朋”和“友”皆译为朋友,其实它们原本是有区别的,古人用词简练,分而用之必有其意,或许背后就是一个观念、一个视角。“朋”本义是货币单位,古人曾以稀有的贝壳当做货币流通,朋字就是当时的一个计数单位,以五贝为一朋,或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即十贝为一朋。贝壳通常需要系在一起,就像鸟儿聚在一处,《说文解字》说“朋”是假借,表示群鸟聚在一起的情形。由本义引申为“同有所系者”,产生多组字义,包括:群聚,彼此友爱,同、齐、一致,结成朋党,勾结,比、伦比等。有的便含有贬义了。
而“友”字在甲骨文中是两个“又”形,表示两个人的手共同协作,有友好、亲爱之义,有时也特指兄弟相友爱。流传更广的解释,则是郑玄注《周礼》时说的“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许慎《说文解字》也有此表述。同门、同师还是由“群聚”所致,虽因一些因素而共同受业,但不一定志同道合,最终都合于老师的志向,本就是和而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嘛,能力所应用的方向可能相反。“朋党”“朋比”等情形表面上志向相同,实则是为了暂时的目标而相群聚,核心并不是共同的志向(长远的、根本的目的),强调的是群聚而非同志,故以“朋”字指称。“友”字所蕴含的是更深层的本质目的,一般来说正面意义更明显,成为知己的概率也更高。我留意“朋”和“友”的区别,是在翻阅《三字经》时,看到译注者对“友与朋”的注释中,提及古人将有共同志向者称为“友”,有共同德行者称为“朋”。同志曰友是一致的,对“朋”字则提出德行的甄别。德行也分好坏,包含了知识水平、观念层次、能力等因素,相较于志向所联系的更深层的本质,这些属于浅层,可以统属于能力——本质目的相同、能力不同的人终究相友,能力相似、本质目的不同的人则只会暂时群聚。由此又想到一个词“狐朋狗友”,最早的出处似乎是元代关汉卿的《单刀会》,两字并用,应该是晚出义了,“友”字也可以带有贬义,好像又矛盾了。本以为“志向”一词,古人更强调其正面意义,倡导人们树立好的志向,选择有道德的生活。广为流传的《千字文》,也希望蒙童“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与一般人交往也要“贻厥嘉猷,勉其祗植”,给人良谋忠告。现在我又觉得,恶人之间也讲情义,善恶、褒贬都只是世俗意义上的,真情却可以超越这些分别。“朋”和“友”的区别,或许只在于后者的感情更深,比起内心的志向或本质目的,更以性情相投,而有互不相识、只因投缘而结为挚友的。坚贞不渝。大凡世间真情,都需要一个人本质的、内在的纯真不被蒙尘,再有相遇的外在机缘,才可能成就一段佳话。前者与智慧有关,后者则可遇不可求,顺其自然。回到入世的“友”,《论语》多有提及,印象最深的是《学而》篇中说无友不如己者。一般就字面译出的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但结合下一句“过,则勿惮改”,有过错不要怕改正,再参考“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也可以理解为君子认为没有一个友人不如自己,善于从友人身上发现他们的长处与优点,自己若有相应的问题应及时改正。这里隐含的前提是君子所交往的“友”,都是有相同志向、品行皆有可取之处的。彼此都是一面镜子,可以自鉴,可以互勉,切磨箴规也应当是相互的,这才是好的朋友关系。另外,对于道德见识的层次高于自己的人,见贤思齐即可,我认为没有资格去评论什么;对于能力才华高于自己的人,能平心观其生平际遇之所由来,见其善处则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却不必有多余的好恶了。朋友关系位居五伦,虽居末位,倒也看出它从古至今都是一种重要的、对人影响很大的人际关系。现在也有人提出其他四伦也可以看作朋友关系,核心都是彼此尊重、彼此促进。若如此论,在这些复杂又简单的人际关系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自己要有立身之本,有智慧的观念、安定的心态、相应的能力,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广结善缘。亦即修身之基础性、根本性。对这两个字的一番追究,对我的启示仍然回到一贯的向往:成为一个本分、归真的人,心里有根能与天地自然、与人之心灵相通,能量充沛丰盈,才有定力做人做事。不外求,才不会缺少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