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01 学术圈“称谓学”,无处不在
前几天,在浏览一个公众号的文章时,偶然间看到一段对于某位领导的描述,不由让我一愣:“南京××学院副校长。”
可能是觉得这种描述存在问题,于是就在文章的评论区留言道:“学院领导的职务应该是院长、副院长,而不是校长、副校长。”
没过多久,公众号的负责人就回复道:
“这位学校领导的身份描述,是由院方亲自提供的,而且院方的官网也是有副校长的来表述。
经与院方联系,具体解释是,他们在行政公文里统一写为‘院长’,但是为了与二级学院区别,其他场合一般都称为‘校长’”。
见到学院的这个回复,从中可以透露至少三条重要信息:
一是难怪高校都急于升格。专科要升本科,学院要改名为大学,即使升不上去,口头上先喊起来,暂时满足一下心理,譬如那个学院的“副校长”。
二是难怪有些学院机关的副处长,在名片上偏要注明“正处级”。听说有些地方的处长,竟然还有注明“副厅级”,估计也是生怕被人小看的缘故。
三是难怪高校的去行政化,依然任重而道远。对于一个小小的称呼,就有太多太多的在纠结,如果涉及身份背后的工资薪酬和级别待遇,那还了得吗?!
学术圈的称呼,是没有课本、没有教程、没有模版的深奥学问,大家口口相传、约定俗成,最后就形成了一门“学术圈称谓学”。
02 学术圈的称谓,其实很讲究
引用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学术圈当然也不能例外。既然人在江湖之中,必然少不了勾心斗角、相互缠斗。
学术圈中人际关系虽然微妙隐秘,但明眼人还是能从种种蛛丝马迹中看出道道来。比方说——称谓。
学术圈中的称谓极有讲究。尊卑、亲疏、公私、好坏,冷淡与热情,反感与欣赏,甚至讨好巴结或暗藏杀机,都能从称谓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或明白无误地暗示对方。
比方说,很多大学和学院的领导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通过相互的称谓,就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亲疏远近。
在小说《大学门》中,孟校长对大学的老师基本上直接称名字,什么金河呀、若地呀,大学的老师对他则一律称校长,这是尊卑有别;而孟校长惟独对学校的书记称“书记”,这是亲疏有别。
学术圈中人,互称官衔或职称,可能是尊重,是客气,也可能是疏远,是冷淡。即便同是表示亲切的,身份、地位、关系不同,叫法也不同。
比如,许多学校行政机关领导、教授或工程师之间有一种“省略官衔称谓法”,即去掉那个“长”字。处长姓张,就叫“张处”;科长姓李,就叫“李区”。
当然,还有赵教授,就叫“赵教”,王工程师,就叫“王工”。
当然,一般地说,这种称谓法只用于同级别、同职称之间,或同一机关、同一处室的同事之间。而且,也只有关系发展到比较随便时,才能这么叫。
同在一个办公室呆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整天把个“长”字、“教授”、“工程师”之类的称呼挂在嘴上,大家都不自在,也显得俗气。
但也不能罢人家的官和职称呀!于是就发明了这么一种称谓法,既省事,也亲切,还体现了身份感。
但是,因为只有学术圈中人才有资格这么叫,也才懂得这么叫。要是哪家企业、机关请一位学术圈中的人来讲课,如果在介绍时不称之为“教授”“高级工程师”之类的,人家也会觉得你不懂事。
03 师生之间的称谓,同样有学问
研究生对于导师的称谓,根据彼此之间的亲密程度不同,也不尽相同。
虽然研究生在私下里,都直接称导师为“老板”,但明面上可不能如此无礼,还是要使用敬称,但不同的敬称却有不同的内在含义。
比如说,如果研究生直接称“老板”为“老师”,这是最简单、最省事的称呼,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又显得平平淡淡,不冷不热。
如果研究生称“老板”为“教授”或“赵教授”,则说明两者之间还是有些距离,不能超越师生之间的身份界限。
如果研究生称“老板”为“导师”,虽然听起来比“教授”顺耳多了,但还是透露出一丝疏远。
如果研究生称“老板”为“老赵”,则说明师生之间是已经达到了可以称兄道弟、推杯换盏的友谊了,着实让人羡慕。
去年,对于“女导师的老公”,研究生应如何称呼的帖子,可算是大大火了一把。
研究生们纷纷留言,什么“师父”、“师爹”、“师爸”、“师夫”、“师公”、“师丈”让人忍俊不禁。不过,最终还是“老师”“您好”两个称呼被评为“最有潜力”的补位形式。
同样的道理,导师对研究生的称呼,同样包含着很多深意。
比方说,有一名为“王长江”的研究生,当导师称“长江”时,是亲切的、信任的、爱护的;
当导师叫他“小王”时,就在亲切之外,隐含着权势和成严。
如果哪天他居然叫起“王博士”来,只怕就有讽刺挖苦的意思了。
04 称谓并不简单的只是一个符号
所谓“得体”,就是符合长期形成和共同约定的习惯和规范。具体到称谓,就是要既尊重对方,又不份,还能比较准确地体现双方的关系。
稍有不慎,犯了规或犯了忌,那就糟糕了,不是自讨没趣,就是被看作没眼色,不懂规矩。
其实,学术圈中的称谓不管如何复杂微妙,体现出来的无非都是权势的大小、级别的高低和亲密的程度。
中国学术圈的一个特点,就是公事与私情并存、学术与利益共生。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学校之间,不能只讲公事公办,还多少得讲点交情。一点私交也没有,往往“公事”也“公办”不了。
事实上,不管大家如何共同强调“出以公心”,尽可能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私人感情却总是会存在的。
既然要讲私情,就会有亲疏之分。所以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圈子,就有派系,而在学术圈上,则还要多一个坐标系,即“阶层”。
既要讲尊卑,又要讲亲疏,学术圈上的称谓就必然会复杂微妙。
所以,学术圈的称谓并不简单的只是一个符号,它还有着深刻的内容和微妙的关系,以及我们不能不倍加注意和思考的东西。
01 学术圈“称谓学”,无处不在
前几天,在浏览一个公众号的文章时,偶然间看到一段对于某位领导的描述,不由让我一愣:“南京××学院副校长。”
可能是觉得这种描述存在问题,于是就在文章的评论区留言道:“学院领导的职务应该是院长、副院长,而不是校长、副校长。”
没过多久,公众号的负责人就回复道:
“这位学校领导的身份描述,是由院方亲自提供的,而且院方的官网也是有副校长的来表述。
经与院方联系,具体解释是,他们在行政公文里统一写为‘院长’,但是为了与二级学院区别,其他场合一般都称为‘校长’”。
见到学院的这个回复,从中可以透露至少三条重要信息:
一是难怪高校都急于升格。专科要升本科,学院要改名为大学,即使升不上去,口头上先喊起来,暂时满足一下心理,譬如那个学院的“副校长”。
二是难怪有些学院机关的副处长,在名片上偏要注明“正处级”。听说有些地方的处长,竟然还有注明“副厅级”,估计也是生怕被人小看的缘故。
三是难怪高校的去行政化,依然任重而道远。对于一个小小的称呼,就有太多太多的在纠结,如果涉及身份背后的工资薪酬和级别待遇,那还了得吗?!
学术圈的称呼,是没有课本、没有教程、没有模版的深奥学问,大家口口相传、约定俗成,最后就形成了一门“学术圈称谓学”。
02 学术圈的称谓,其实很讲究
引用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学术圈当然也不能例外。既然人在江湖之中,必然少不了勾心斗角、相互缠斗。
学术圈中人际关系虽然微妙隐秘,但明眼人还是能从种种蛛丝马迹中看出道道来。比方说——称谓。
学术圈中的称谓极有讲究。尊卑、亲疏、公私、好坏,冷淡与热情,反感与欣赏,甚至讨好巴结或暗藏杀机,都能从称谓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或明白无误地暗示对方。
比方说,很多大学和学院的领导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通过相互的称谓,就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亲疏远近。
在小说《大学门》中,孟校长对大学的老师基本上直接称名字,什么金河呀、若地呀,大学的老师对他则一律称校长,这是尊卑有别;而孟校长惟独对学校的书记称“书记”,这是亲疏有别。
学术圈中人,互称官衔或职称,可能是尊重,是客气,也可能是疏远,是冷淡。即便同是表示亲切的,身份、地位、关系不同,叫法也不同。
比如,许多学校行政机关领导、教授或工程师之间有一种“省略官衔称谓法”,即去掉那个“长”字。处长姓张,就叫“张处”;科长姓李,就叫“李区”。
当然,还有赵教授,就叫“赵教”,王工程师,就叫“王工”。
当然,一般地说,这种称谓法只用于同级别、同职称之间,或同一机关、同一处室的同事之间。而且,也只有关系发展到比较随便时,才能这么叫。
同在一个办公室呆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整天把个“长”字、“教授”、“工程师”之类的称呼挂在嘴上,大家都不自在,也显得俗气。
但也不能罢人家的官和职称呀!于是就发明了这么一种称谓法,既省事,也亲切,还体现了身份感。
但是,因为只有学术圈中人才有资格这么叫,也才懂得这么叫。要是哪家企业、机关请一位学术圈中的人来讲课,如果在介绍时不称之为“教授”“高级工程师”之类的,人家也会觉得你不懂事。
03 师生之间的称谓,同样有学问
研究生对于导师的称谓,根据彼此之间的亲密程度不同,也不尽相同。
虽然研究生在私下里,都直接称导师为“老板”,但明面上可不能如此无礼,还是要使用敬称,但不同的敬称却有不同的内在含义。
比如说,如果研究生直接称“老板”为“老师”,这是最简单、最省事的称呼,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又显得平平淡淡,不冷不热。
如果研究生称“老板”为“教授”或“赵教授”,则说明两者之间还是有些距离,不能超越师生之间的身份界限。
如果研究生称“老板”为“导师”,虽然听起来比“教授”顺耳多了,但还是透露出一丝疏远。
如果研究生称“老板”为“老赵”,则说明师生之间是已经达到了可以称兄道弟、推杯换盏的友谊了,着实让人羡慕。
去年,对于“女导师的老公”,研究生应如何称呼的帖子,可算是大大火了一把。
研究生们纷纷留言,什么“师父”、“师爹”、“师爸”、“师夫”、“师公”、“师丈”让人忍俊不禁。不过,最终还是“老师”“您好”两个称呼被评为“最有潜力”的补位形式。
同样的道理,导师对研究生的称呼,同样包含着很多深意。
比方说,有一名为“王长江”的研究生,当导师称“长江”时,是亲切的、信任的、爱护的;
当导师叫他“小王”时,就在亲切之外,隐含着权势和成严。
如果哪天他居然叫起“王博士”来,只怕就有讽刺挖苦的意思了。
04 称谓并不简单的只是一个符号
所谓“得体”,就是符合长期形成和共同约定的习惯和规范。具体到称谓,就是要既尊重对方,又不份,还能比较准确地体现双方的关系。
稍有不慎,犯了规或犯了忌,那就糟糕了,不是自讨没趣,就是被看作没眼色,不懂规矩。
其实,学术圈中的称谓不管如何复杂微妙,体现出来的无非都是权势的大小、级别的高低和亲密的程度。
中国学术圈的一个特点,就是公事与私情并存、学术与利益共生。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学校之间,不能只讲公事公办,还多少得讲点交情。一点私交也没有,往往“公事”也“公办”不了。
事实上,不管大家如何共同强调“出以公心”,尽可能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私人感情却总是会存在的。
既然要讲私情,就会有亲疏之分。所以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圈子,就有派系,而在学术圈上,则还要多一个坐标系,即“阶层”。
既要讲尊卑,又要讲亲疏,学术圈上的称谓就必然会复杂微妙。
所以,学术圈的称谓并不简单的只是一个符号,它还有着深刻的内容和微妙的关系,以及我们不能不倍加注意和思考的东西。
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曾讲到:女人们千万别叫自己先生 老公。
为什么不能叫老公呢?
要知道,现在很多人结婚后都叫老公。
曾教授是这样讲的:
老公原本是指太监的。
2016年10月,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在讲座中也说过,“老公”这种说法不对,因为在古代指的是太监。
曾教授说他最初听到有人叫老公的时候,他赶紧去查了查,老公是什么意思
听他这样一讲,我也查了查。还真是,
只不过现代人不知从何时起叫自己的丈夫叫老公了
老公这词最初就是指太监。
这宦官吧,古代官名称为寺人、黄门、貂珰。尊称内官、内臣、中官、中贵;卑称内竖、阉宦、太阉人。民间则俗称老公,李自成进北京后,即有"打老公"一说(《枣林杂俎》)。
看来以后“老公”这个称呼还真是不能再叫了。我决定要改改了。错而改之嘛,善莫大焉啦。
不叫老公了,那叫什么呢?
还可以有很多种称呼,我们不妨先看看古人都是如何称呼的
良人
古时叫丈夫"良人”,古诗里就有“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良人”一词显示不出女男性别,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
郎
后来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耳”,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
郎君.
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一一个“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
官人
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延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称为“新郎官”、“新娘子”。
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西门大官人。
老爷
老爷,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其在家中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
外人,外子
在宋代,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叫法了。
相对应的,男人称自己的妻子则为“内人”。
小说、戏剧中,称西门庆一定定是甜甜的一声“偶官人”;但李易安称照明诚则一定是“外子”。
相公
看过京剧,越剧,黄梅戏的话,你一定会对里面不时就有的,拉长了声音的一声娇呼”相------公印象深刻。也可见这个称呼古时之流行。这比“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官”,而且是最目录官“相”了。若不是怕犯皇上大人的讳,众老婆们最后怕是要叫“皇公”了。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达到极盛。
说完古代女子对自己丈夫的称呼,再来总结一下现代人的称呼。
先生
近代以来,也称"丈夫”为自己先生。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
就其本意而言,古代"父兄”、“道士”这两重意思已不多用。而其最基本的含义似乎还是“老师”。《辞海》 “先生”目下载:“《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也引申为对年长有德业者的敬称。有时,也泛用为对人的敬称。”由此可见,这一习目录谓,除指某些特定身份,如丈夫等对象之外,是隐含着职业、年龄方面的因素的。
换言之,所谓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庚较高的!
爱人
“爱人“这一称谓最早见于新文学作品之中。上世纪20年代初郭沫若写的诗剧《湘累》中,就有“九嶷山的白云哟,有聚有消;洞庭湖的流水哟,有汐有潮。
我的爱人哟,你什么时候回来哟。“在小说中、情书中,更是多见。但那时没有被广泛地用于对妻子或丈夫的称呼。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解放区一些受新文化运动熏陶的知识分子开始用"爱人”这一称谓。
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不再使用如“屋里的”、“做饭的”等有歧视的称谓;而解放前在国统区使用的“先生”、“太太”、“小姐”。
男人
男人,这是最有归属感的叫法。通常必须加上定语,谓之“我男人”。
可惜仅见于通常极具团队精神的乡下女人口中。
我们家那口子
“我们家那口子”,带有一种隐秘的亲热味道
孩子他爸
最隐蔽,委婉的叫法。乡间特色很有感觉。
讲了这么多,选一个自己认为比较有爱的称呼吧。
本文结束
#头条家时光#
#头条创作挑战赛#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师傅和师父根本不是一回事,别再叫错了。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冯巩和贾玲的故事。贾玲在文章中称冯巩为师傅。
在相声的世界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一定要注重老师的背景。要想在相声界立足,就必须成为学徒,获得“合法”身份。
那么,徒弟应该称呼他的老师为“师傅”还是“师父”呢?
要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从“师傅”和“师父”的诞生历史说起。
从语言发展来看,先有“师傅”,后有“师父”。起初,“师傅”和“师父”虽然形式不同,但含义相同。近代以来,“师傅”与“师父”的分工更加明确。
历史上“师傅”的本义就是老师。 “师傅”一词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从一开始就被用来指代老师。
《榖梁传》昭公在 19 岁时说过这样的话:
“把孩子关押到长大不是师傅的错,也是他父亲的罪行。
”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8岁的孩子没有进入学校并成为一名老师,那将是父亲的错。
秦汉以来,“师傅”一词演变为专指皇帝的导师。当时,朝鲜国内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
太师、太傅、太保
和
少石、少甫、少宝
。
太师、太傅、太保是高官,只是有爱称,没有实际职责;太子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并称为“东宫三少”。起初,王子们都是老师,但后来逐渐变成了虚假头衔。
“师傅”是太师、太傅的俗称,意为皇帝的老师。
一开始,“师傅”的地位非常崇高。所谓的“师傅”
和师傅一样,他是一个高贵而忠诚的臣民。
”,因为“师傅”有如此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声誉,这个称号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自南宋以来,“师傅”的指称逐渐下移,老师作为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得到这个称号。
至于用师傅来指称工业、商业、戏剧等行业传授技艺的人,则是清朝中后期以后的事了。
20世纪60年代以后,即使在工厂里,工人们也开始互相称呼“师傅”。师傅这个词完全是文明的。
“师父”这个称号直到唐代才出现。姚斯利亚纳的《梁书》中记载,奚惠皇后高祖达的祖父奚绍曾担任过“宋子祭酒导师父东海王”。 “师父”也在《文苑英华》中反复出现。
当时,“师父”和“师傅”相近,都泛指老师,从事“教学”等工作。
虽然我是一个坏仆人,没有才干,但我仍然遵循师父的教诲。
”;还有老师专指皇帝,比如“
乘着箕斗进了宰相衙门,吩咐将咸李子做了三遍;他把鱼扔进院子里,封住了他的四只脚,称他为师父。
”。
唐代以后,“师父”开始专指有特殊技能的人——徒弟称有绝技的武术家为师父。比如周同就是岳飞笔下的师父。
元明时期,“师父”常被用作僧侣、道士的尊称。
由于古代的老师一般都是男性,所以“老师”被比喻为“父亲”。久而久之,“师父”就成为一个固定用语,其实际使用范围也不仅仅限于男性。
例如,武侠小说中最常使用“师父”一词的,导师无论男女,都被尊称为“师父”。在这种情况下,用“师傅”来代替是不合适的。
“师父”一词的情感色彩比“师傅”要浓烈得多。在古代,师父经常亲自收养徒弟,他的学生住在师父家里,师父出钱教育他们,把徒弟当作家人一样对待。所以,
如果你拼错“师傅”或“师父”,你将受到惩罚,并且不会有食物。
即使后来的师徒关系没有那么密切,但在传统观念中师父同样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古代也有父师一词的原因。尽管师徒之间不一定有这样的限制,但“师父”一词至今仍在使用。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老师和他的父亲同等重要。在传统社会中,“父亲”有着特殊的地位,被人尊敬、被追随。儒家讲“天地王师”,意思是教师的地位与父母平等。
俗话说 ”
父亲生下孩子,老师教导他
“,”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
“师父”这个称号既保留了传授知识或技能的本意,又注入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表明古人对老师有着如父辈一样的感情。
因此,无论古今,称自己敬爱的老师为“师父”都是合情合理、和谐的。
在现代语境中,“师傅”是对工匠(从事技术工作的工人)的尊称。
比如这几年有木匠、泥瓦匠、裁缝、铁匠、竹篱工等。在农村叫师傅。现在城市里的公交车和出租车司机都被称为师傅。此外,陌生人在街上问路时也会被称为“师傅”。
“师父”二字,是对有讲道、授业、解惑之恩,更有情感的人的尊称。例如,学生与老师或徒弟与师父。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意识到,如上所述,贾玲应该称呼冯巩为“师父”,而不是“师傅”。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通常叫男师父的妻子为师母、师娘,那应该叫女师父的丈夫什么呢?
这种情况好像是没有大家普遍接受的称呼,如果也叫师母、师娘,那男方肯定不会接受的;如果叫师爹,那其实也是师父的意思;如果叫师公,好像师父的师父才叫师公;最后,有的地方叫师丈,听起来还比较靠谱,但是终归没有普及。
造成着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师父”这个词就默认了传道授业的都是男性,这套话语体系设立的时候,就没有考虑过女性收徒授业的情况,但是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女性成了老师,这种词汇的缺位就越发突出了。所谓词语缺位就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新事物、新观念、新现象,语言中还没有现成词语来表述代称,词位相对空缺的现象。
其实,国内学者们早就注意到这一语言现象,还专门起了名字叫汉语的社交称谓缺位。在封建社会,“先生”“师父”一类的社会职务都默认由男性来承担,而女性只是作为家庭的依附品或男子的附属品而存在,很少承担社会角色,也就造成了女师父配偶的称谓语的“缺位”。
类似的情况还有,老板的妻子叫老板娘,那女老板的丈夫应该叫什么呢?肯定不是老板爹吧。。。老板娘又不是老板的娘,而是一个女性标记,老板娘可以是指老板的妻子,也可以是指女老板。那与之相匹配的应该是“老板郎”,但是“郎”这个字已经脱离时代很久了,现阶段也不太可能去新造这么一个词。还有就是,高位者的妻子一般尊称夫人,比如校长夫人、董事长夫人,但是如果高位者是女性呢?我们该怎么称呼他们的男性配偶呢?这里也都是出现了词汇的缺位的问题。
很多学者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合适的词语补位词(比如汉语的称谓补位词)必须要满足三个原则:1)符合称呼观念平等化原则,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2)符合大众审美观念,遵循礼貌原则;3)符合经济性原则,避免语音、语义歧义。但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称谓,来补全类似的尴尬局面。
大部分网友表示,在女师父的老公在场的时候,一般叫某某老师还能勉强应付过去,但是“老师”这一称谓实际上已经被大家用烂了,所以不太适合比较严肃的场合称呼女师父的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