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同学们好,今天来学习数字9的写法。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数字9位于田字格的左半格。在书写时,需要从竖中线处开始,一笔写成。
·第二个点应靠近上边框线,第三个点应靠近左边框线,第四个点应与横中线上的点对齐,然后再继续书写。
·最后,将笔画逐渐加粗,直至与下边框线对齐,这样数字9就写好了。
·总之,数字9的书写要点是:从竖中线处开始,一笔写成,逐渐加粗,直至与下边框线对齐。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纵观全球,能在底蕴之上超越我国的几乎没有,就拿四大文明古国来说,只有我们传承到了今天,这就是一种无法被掩盖的民族自豪感。
在中华文化中,洋溢着很多“特色”,可不是外国人一时半会能弄懂的,就拿语言来说,除了标准的普通话外,各个地方有会有自己的方言,别说外国人搞不明白,同为中国人的我们也无法听得懂所有地方的方言,不是吗?
除了方言之外,中国人的姓名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姓氏,是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最早应起源于部落名称或者部落首领的名字,主要作用是方便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以及便于后辈们的通婚。
很显然,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不过最早的姓和氏是分开的,正所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这也就是说,氏其实是姓的分支。
不过到了秦汉之后,姓氏便逐渐合为一体了,演变到今天,我们还在用的便只有姓了,姓氏能传承数千年沿用至今,早已经被深深刻上了历史的痕迹。
而几乎每个姓氏的背后,都有一段可以追溯的历史故事,那么您知道您的姓氏背后的故事吗?
我们从小到大,或许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在小的时候,周边伙伴们的姓虽然不同,但就那么几个,长大点之后发现,身边小伙伴们的姓开始多了起来,而到了大学之后,朋友的姓已经五花八门了……
记得当时有个同学姓边,着实令我惊诧了很久,后来甚至还听到了毒、药、卡、叫、爱、干等等的姓氏,当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而我们本篇要说的是中国笔画最多的姓氏爨,能读出来的人不多,从头到尾一共有30笔。
中国的姓氏有人认为,百家姓顾名思义其中就包含了一百个姓氏,不然怎么会叫百家姓呢?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古人所称的“百”,一般来说,都是虚指,并不是确切的数字,而中国的姓氏也决然不止100个那么少。
而我们要了解姓氏文化,自然可以参阅众所周知的《百家姓》。
在百家姓中最初的版本里,包含了411个姓氏,后来又增补到了504个,这其中又有单姓和复姓之分,不过比较下来,还是单姓的占据了大多数
只是《百家姓》属于初级读物,它所收录的中华姓氏中极其少的一部分,要说权威和全面,还得看《中国姓氏大辞典》。
根据这本书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姓氏中常用的单姓大概有6900多个,这还没有包括不太常见的单姓和复姓。
至于说古今各民族用到的复姓有多少个,这个其实也很难统计,但复姓绝对不单单是两个字的才算复姓,古今各民族所用的姓氏字数未必是一个字或者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甚至十个字的都有。
《中国姓氏大辞典》中对此也有记载,其中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个,即:伙尔川扎木苏他尔只多。
不过这些多字姓氏,基本都是少数民族特有的,当然单字的姓氏也有很多令人眼花的存在,不仅结构和笔画复杂,甚至读音都令人一头雾水,而爨就是其中之一。
爨姓的背后爨,音同“窜”,属于汉语二级通用字,属于会意字,部首为火,结构为上中下。
既然是会意字,我们自然能从这个字上感受到一种文化,确切地说,是古人生火做饭的场景。
爨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古字形上部模拟的是双手拿着甑(古代蒸食物用的器具),中间则是烧柴使用的灶口,下面则表示双手将柴火送入灶口。
很显然,这个字的本意就是指烧火做饭,所以,与其意思接近的食物都可以称之为“爨”,比如说古人讲厨房称之为爨室,将煮饭的大锅叫做爨镬(音同货)。
后来随着时代的演变,爨也成为了姓氏。
虽然做为姓氏时属于生僻姓氏,但其实它的来历一点都不普通,该姓氏可以追溯至河东大姓班氏家族,与班超、班固源出同族。
在东汉末年时,班氏的一支支脉受到赏赐,被封于爨地(今山西忻州),当时流行以封地之名为姓氏,久而久之,在爨地生活的班氏便开始以爨为姓氏。
在历史的源远流长中,爨姓也出现了一些名留史册的人,比如说爨习,他曾为南中地区的县令,后来刘备入主益州而归顺,他妻子的侄儿则是蜀汉名臣李恢。
在爨习的领导下,爨氏一族在当地开枝散叶,广结姻亲,逐渐成为了南中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姓,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爨姓将家族势力继续发扬壮大,遍布了云南各郡县,甚至还建立了自己家族的独立,史称爨氏据滇。
爨姓的简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又命大军入滇,爨氏之人也被分化,逐渐散居于全国各地。
不过这姓氏着实太过复杂,既然如此,自然就需要简化,而早在“西爨白蛮”大理段氏统治云南时期,就有一些爨氏之人将姓氏改为了“寸”。
还别说,这简化的程度还真够彻底,直接将30笔画的字,简化为了3笔,只是这一简化却失去了原本爨字的内涵,终究没能被大部分的爨氏之人所接受。
既然如此,那么就得另辟蹊径,那么爨姓还能简化成什么?
是炊。
至于说简化成这一姓氏,可是有着依据的,《左传·宣十五年》中有云:析骸以爨。注:爨,炊也。
这也就是说,在古语中爨与炊本就是同意,所以简化成炊到也合情合理,毕竟相比较爨来说,炊要更好写。
只是并不是所有的爨姓人都乐意使用简化的姓氏,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爨姓之人一直沿用本字。
这也是我们现在既能看到爨姓,又能看到炊姓,还有些人,书面上所写的是爨,而在非正式场合则更乐意写炊的原因所在了。
不过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姓氏的文化,自然也是为了方便我们后人,如果姓氏的笔画太多,我们自然可以为孩子取一些笔画少的字来做名字,这样也更能让孩子轻松不是?
不过这也只是我自己的想法,有些家长到是很中意笔画繁多的名字,比如说有孩子的名字就叫做:
爨懿曦。
我们如果用姓名工具查一下,还别说,重名率却是很低,全国也仅仅只有三人,但让人想不通的是,竟然还能重名。
只是不知道在小学的时候,当其他孩子写好试卷时,爨懿曦有没有写好自己的名字……
参考文献:《姓氏大全》等。
(图网,侵删)
1.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寿命最长的一种文字。世界上其他三大文明古国的古文字,即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汉字便成为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
汉字目前考古成果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4,500-4,000年左右山西临汾陶寺遗址的陶制扁壶朱书“文尧”两字,现在能看到而又能认读的最早的成熟汉字是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
陶寺扁壶朱书“文”“尧”二字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据统计,目前使用汉字的人数已达12亿以上,约占全球人口的20%。2005年,联合国发表了《世界主要语种、分布和应用力调查报告》,汉语排在第二位。目前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据美国《时代》杂志报道,目前全球至少有3,000万人正在学习汉语,100多个国家与地区、逾2500所大学在教授中文。目前至少有600多所美国大学提供专门的中文课程,2,000多所中小学已经将中文列为选修课程。在东南亚,学习汉语的人数有160万人;韩国有2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中学选修汉语的学生约13万人,汉语考试已经被正式列为韩国外语高考科目。
3、最简洁的文字
汉字是最简洁的文字。虽然汉字总数以万计,而英文字母只有26个,但是汉语要比英文简洁。这是因为用少数汉字组合即可轻易衍生新的词汇。同样的信息量,用汉字表达是最简洁的。联合国的文件翻译成英、法、西、中等几种文字,同一个文件,中文版总是最薄的。汉字的信息量最大,看一张中文布告或一页中文书,几秒钟一目十行即可以了解大概,拼音文字难以做到。汉字有极强的组词能力,往往一个字能构建出许多个意义的词。这样,汉语常用的数万个词汇只需要三千个汉字构建即可。著名学者季羡林曾说,“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
4、收录汉字最多的典籍
东汉许慎编著的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清朝康熙时代张玉书编著的《康熙字典》是中国古代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收集了47,035个字。《汉语大字典》(1989)收字54,678个。1994年出版的《中华字海》,共收汉字85,568个,是目前完成的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汉字到底共有多少个?通过专家鉴定的北京国安资讯设备公司汉字字库共收入有出处的汉字91,251个。这是目前收入汉字最多也是最全的汉字字库。
5、最多的汉字构字形式
“形声”是汉字最多的构字形式。《说文解字》的9,553个字中,形声字占82%。
6、笔画最少的汉字
汉字笔画最少的只有一画,有三个字:“一”、“乙”和“○”。
7、笔画最多的汉字
《汉语大词典》和《中华大字典》、《字汇和字汇补》等都收录了4个繁体龙字合并的字:“”(上下各两个繁体“龙”字),共有64(68)画,是我国汉字中笔画最多的。二龙、三龙合成的字就是“龖、龘”,均音dá,“龖”表龙飞状(《说文》:二龙并飞),“龘”表龙行貌(《玉篇》:龙行龘龘也)。四龙音zhé,义为“唠唠叨叨,话多”,据说是“詟”的异体字。《说文·言部》:“詟,失气言。一曰不止也。”《集韵》和《类篇》:“言不止也。”这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笔画最多的汉字了。
另外还有一个笔画很多,字典上找不到,但却在全国各地的餐馆常常可以见到的陕西关中民间俗字。上图的这个字念biang,二声,共55画。陕西的一种面食就叫biangbiang面。此字为陕西名吃biangbiang面的专用字!这里是周王朝的京畿,据说,自古渭水两岸的人用渭河之水和面,做成宽如裤带的面条!陕西关中有一首民谣:“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搭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就是这个字的写法歌诀,这个字、歌谣也就成了关中民俗的符号。
Biang字是关中民间自创的一个最独特的汉字。
8、笔画数比例最多的汉字
7,000个通用字中8画~12画的字最多。在所有汉字中,9笔画的汉字最多,约占总数的11%;其次是10画和8画的字。
9、组字最多的偏旁字
现代汉字中构字能力最强的10个部件是:口、一、艹、木、人、日、氵、亻、八、土。组成文字最常用的部件是“口”。平均每100个字中,就可能有20个“口”。
10、最多的汉字组字结构
根据统计,现在通用汉字中,左右结构的最多,约占总数的65%;其次是上下结构类型的字,约占21%。这两种类型的字就占了统计总字数的86%。
11、书写使用频率最高的汉字
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汉字是:的、一、了、是、我、不、在、人、们、有。此外还有:和、大、这、主、中、上、为、地、个、用、工、时、要、动、国、产、以、到、他、会、作、来、分、生、对、于、学、下、级、就、义、年、如。以上42个汉字使用频率为汉字之最,它们竟占一般报刊用字的25%。其中排行在首的单字是“的”,出现频率又为各字中最高,一般文章里约25个字中便出现一个,竟占全部汉字用字率的4%。
12、网络使用频率最高的文字
网络文字使用率排名“顶”字居首。2006年05月首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公布。在这份报告中,首次公布了网络语言使用频率排行榜,“顶”(支持)位居第一位,出现频率为23.02%,也就是说网民每说5个字,就有一个是“顶”。同时,BBS上标点、符号使用率达到了55.07%,高于汉字的使用率。
13、同音字最多的汉字
汉字里同音字最多的是“yi”。《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里读“yi”的共有179个字。其中“yì”是同音字最多的读音,多达94个:乂、弋、亿、义、艺、刈、忆、艾、仡、议、屹、亦、衣、异、抑、苅、杙、呓、邑、貤、佚、役、译、易、峄、佾、泆、怿、诣、驿、绎、枻、轶、昳、食、弈、奕、疫、斁、羿、挹、唈、益、浥、悒、谊、埸、勚、逸、翊、翌、晹、嗌、鶂、肄、裔、意、溢、缢、蓺、蜴、鮨、廙、瘗、潩、嫕、鹝、镒、饐、毅、鹢、熠、薏、瞖、殪、曀、螠、劓、燚、翳、臆、䆿、翼、、镱、癔、懿等。
实际上现代汉语通用字里面的同音字没有那么多,因为《现代汉语词典》的新版本比早期版本增加了不少古汉语以及动植物的罕见用字。
14、读音最多的汉字
读音最多的字是“那”,共有8种不同的读音:“那姓”的“那”(nā);“那门子”(同“哪”)的“那”(nǎ),“那我不再等了”的“那”(nà),“那人可不怎么样”(口语音)的“那”(nè);“那些”(同“哪”)的那(něi),“那三年”的“那”(nèi),“不戢不难,受福不那”(见于《诗·小雅·桑扈》)的“那”(nuó),“那踪”(移动步子)的“那”(nuò)。当然实际没有那么复杂,这儿把各种情况都囊括进来了。
其次是“和”字,共有6种不同的读音:“和平”的“和”(hé);“和诗一首”的“和”(hè);“和牌了”的“和”(hú);“和面”的“和”(huó);“衣服洗了三和了”的“和”(huò);“暖和一下”的“和”(huo)。
15 异体字最多的汉字
这个问题不太能有明确的答案,因为涉及到收字的规模和判别的标准。而且其中有些字一般电脑也无法显示。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所收异体字比较多的例子吧,只是这个表收字只限于常用的,远不能反映实际上古代字典异体字的庞杂情况。
幷 〔併並竝〕
酬 〔酧詶醻〕
窗 〔窓窻牕牎〕
雕 〔彫雕凋琱〕
叠 〔叠曡疉〕
斗 〔鬦鬪鬭〕
仿 〔彷髣倣〕
呼 〔虖嘑謼〕
欢 〔懽讙驩〕
蛔 〔蛕蚘痐蜖〕
劫 〔刼刧刦〕
奁 〔匳匲籢〕
橹 〔艪㯭艣樐〕
脉 〔脉衇䘑〕
亩 〔畮畆䱈畂〕
袅 〔嫋嬝褭〕
暖 〔煖㬉煗〕
蕊 〔蕋橤蘂〕
碗 〔盌椀㼝〕
鲜 〔尠鱻尟〕
携 〔携㩗擕㩦〕
恤 〔䘏賉卹〕
萱 〔萲蕿蘐藼〕
岩 〔巗巖嵒〕
灾 〔災烖菑〕
咱 〔喒偺倃〕
斫 〔斲斵斮〕
鬃 〔騌騣鬉〕
195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一致通过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草案》,并建议由新闻出版部门立即实施。同年12月,文化部和文改会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下简称《一异表》),要求从1956年2月起在全国实施。该表收异体字810组,根据从简从俗的原则,从中选出810个作为正体,淘汰了1055个异体字。该表发布后,不仅精简了汉字的字数,使汉字系统向规范化方向大大前进了一步,而且有效地遏制了汉字使用中的字体混乱现象。同时,也为学习着大大减轻了负担。
视频加载中...
开幕式现场。
8月26日上午,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开幕式在库布其沙漠七星湖景区隆重举行,世界的目光汇聚于此。
开幕式前夕,论坛集中采访团来到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19.6万块深蓝色的光伏板如同蓝色海洋,蔚为壮观,光伏板拼成的巨型骏马图跃然可见。
这片沙海中奔涌的“蓝海”,采取“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模式,向光要电减排、向沙要绿固碳、向绿要地增收,形成凝聚科技力量的综合防沙治沙新模式。这一模式摸准了防沙治沙的“脉”,开出了科技治理的“方”,把发展光伏产业和沙漠治理、节水农业相结合,实现了沙漠增绿、企业增效、资源增值的良性循环。
库布其沙漠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19.6万块光伏板拼接成“骏马图形电站”。
把沙漠变绿洲已经是个奇迹,库布其又在沙海上建起“绿色银行”,让人们意识到,只要合理利用,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沙漠就能成为机遇,成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这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沙产业”理论构想不谋而合。1984年,钱学森提出大力发展“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知识密集型沙产业的设想。乘上科技的翅膀,内蒙古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路子上豪迈前行。
库布其沙漠腹地牧民新村道图嘎查新貌。
从此,沙漠不再与贫穷如影随形。在库布其沙漠深处,“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风干圪梁改造成风水梁产业小镇,人民安居乐业;在毛乌素沙地,大量平茬的沙柳条成为重组木和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原料,身价倍增。
从此,沙漠不再是蛮荒的代名词。在被誉为中国最美沙漠的巴丹吉林沙漠,144个湖泊和世界最高的沙山使之成为沙漠越野爱好者的集散地,越野e族英雄会更是成为著名品牌赛事,沙漠旅游红红火火。
从此,沙漠不再是“不毛之地”。在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治沙先锋树种梭梭根部探索嫁接肉苁蓉;以沙漠葡萄、沙棘等为主的沙区特色经济林种植,也成为沙区群众致富新途径;在杭锦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水生态治理区,通过“引凌入沙”,将黄河凌水引入沙漠低洼地形成近100平方公里水面、湿地,芦丛遍布、水鸟翩跹,智慧的农牧民还在水里养起螃蟹、鱼虾。
……
在科技的“加持”下,在创新的探索中,内蒙古在逐绿历程中创造一个又一个新奇迹。库布其创新的治沙模式、内蒙古各地因地制宜的治沙兴沙富沙路径,也正成为世界的绿色财富。
策划:李霞
监制:孙一帆 那仁呼 胡芳
统筹:刘春 王玉琢
记者:霍晓庆
视频:王鹏 参萨尔
图片:王晓博
制作:杨婷
来源:草原全媒
三字疑似
四字疑似
五字疑似
草字简表及草书的基本写法
怎样写草书
学习草书首先遇到的就是\"识草\"的问题。这一点与学篆有相似之处。字尚不能识又怎样去写呢?当然,这里所说的不是必须将所有草字全认下来后,再解决书写的问题,而是说识草是学习草书的一个前提。实际上,是边解决\"识\"又边解决\"写\",二者或者说同步的。
草书最大的特点是偏旁部分的符号化,这是与其它字体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同是一个草字符号可以代替几个甚至十几个部首或小结构。这里都有一定的法则和规律可循。因此,初学草书首先须对符号的识记和临字下一番功夫。某一个符号可以代替哪些部首,是必须要疏理清楚的,而且要准确的记下,能做到这里边一步,对识草是大有裨益的,也可以说是识草的一个捷径。
另外,草字的点画十分省略,一个十分繁复的楷字变成草书后则成了简单的几笔。省略使得草字更趋复杂难辨,对这类字就要谨细地分析,查其点画中哪些是\"实笔\",哪些是\"虚笔\",这样才好辨其\"原形\",同时抓住写草的要领。
草书是一种十分科学的字体。它有着自身严格的\"草法法则\",而且是十分规范和有规律可寻的。草书的\"草\"不是\"潦草\"的意思,而是有\"简、快、捷\"的意思。我们学习草书尤其要注意恪守草书的法则,\"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不顾草法的要求是习草的大忌。
因此,习草务必先寻规入矩,取其规范、平正一路者入手,寻其法,求其源。循序渐进,日日积累,识草自不难为。待对基础有定,再择古人法书为范继而习之。
草书的用笔和基本笔法
古人曾这样概括草书\"匆匆不暇草书\"。今人对这句话也有多种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这是在匆匆忙忙的速度下而书写草书,有人则认为是匆匆忙忙是写不了草书的。我以为,对于掌握草书特有书写规律而言,是要认真仔细钻研,而不可匆匆不暇的。而一旦掌握了这种规律,成竹在胸时,在书写的时候总的节奏应该是匆匆不暇的,这样才便于体现草书特有的飞动气势,尤其是狂草。
古人这句话,对于我们分析草书的点画特点,加深理解点画的处理内涵,是大有好处的。狂草的点画犹如天马行空,又如飞花散雪,某些点画则如枯藤老树,泻瀑鸣泉,其神韵无穷。
宋代姜夔《读书谱》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未尝乱其法度。张颠怀素,最号野逸,而不失此法。\"
这里很清楚地说明了草书的点画和引带游丝的关系。今草和狂草都不例外。孙过庭关于草书的点画也有很精辟的见解:\"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孙过庭《书谱》。)
在草书中,没有笔直的竖画和横画,在转角时圆笔较多,钩画笔变化较多,撇和捺都可以处理成点。点画相连也可以处理为坚画和横画。
现将孙过庭《书谱》中的一些字作为例字加以讲解。孙过庭草书直接取法王羲之,而且是墨迹本,便于我们体会了解点、画和笔法动用及其变化。
1.点
①一笔点:今、分、云、互、谢、惊
互字的点为横写的点,谢字的点为竖写的点,其余均为斜写的点。其中分字的起笔和收笔都露出笔锋即笔尖,今字的点收藏锋,体现出不同的形态。另外由于草书的书写特点之一是点画相连,省略了不少笔画,也就出现了以点代画的情况。例如今字的亠、谢字的言、驚字的灬,都被写成一点,十分简练。
②两笔点:易、小、英、不、谏、著
易的两撇被写成两竖点,显得十分生动,两点之间相互揖让,第一点起笔出锋,收笔藏锋;第二点起收都出锋,互有变化。小、英的两个点虽然中间有竖画隔断,但都相互顾盼,笔断意连。著字的下面本是日字,但在这里用两个竖点来处理,恰与上面的草头两点相呼应,既省了笔画,又协调统一。谏字的两点一个是竖点,一个是斜长点,既有所变化,又突出了气势,形成均衡之势。
③三笔点:所、峰、体、端、挫、态、心
草书的笔画相连也体现在点的运用上。比如三点水连成一条竖画,尾端向右上挑。也可以写成不向上挑的竖面。孙过庭的写法比较认真,三点都交代出来了。
体、峰的三点写法相同,都是第一点单独写,后两点相连,但都相互呼应。所、峰、挫、态的三点写法都相近。引带关系清楚。但心字的写法比较开放,第一点露锋点成圆笔后,再转锋向右下过渡,稍稍停顿后再向右上挑,然后转锋,顿笔后向左边出锋收笔,整个过程既清楚,节奏又鲜明,形态也很好。
2.横
草书的横画都不是很平的横,而且也不宜过长。写法往往根据字的结构而定。灵活变化,不拘一格。
①亦、态、息、点
前面讲过,草书的特点是点画相连,而且以点代画、以画代点的情况也十分常见。以上四个字都是以画代点的字。
亦字的下半均用一横画听取代,點的下面四点也是如此、态和息都是以横画代替心字的三点,但写法都不相同,态的横画起笔重按,而收笔较轻,形状像三角,息字的横画厚重,起收都回锋重按,形状梯形,其凝重的笔触与上面灵动的笔画形成对比。
②一、古、工、丁、士、七、是
一字如一条扁豆,两边露尖,全身饱满,毫不板滞。而古字起笔一顿,十分有力,再向右侧行笔时有个小弧度,最后则轻按收笔,这一笔与下面的口相协调,照应得体。
工字横画多有变化,上面一横较规范,下面则与上面的竖笔相连,形成一条弯曲的弧度,强调了对立变化。
士字和七字的横画部是露锋起笔,但士的横画显得稳重,在它起笔后立即加重按笔,最后形成一个三角形,与下边的一横形成鲜明对照。
而七字的起笔则充满动感,起笔轻按并向右下画出一个孤;线,然后再向上行笔,最后重按收笔,这很大的起伏既充满活力,又与下一笔竖弯相呼应。
是字的横画写法与上面几个字的横都不同,它起笔重按并露锋,行笔很有力,收笔也回锋重转,整个横画像个平放着的S,但又和上下笔画相呼应,笔断意连,因此十分自然。
3.竖
①顷、纠、诮、往、也
草书中以竖笔代替其他笔画的情况也很常见,以上五个字都是这种情况。
②便、针、布、引、轩、於
草书因行笔速度较快,而且富于动感,因此,笔直的竖画在今草中不多,在狂草中更是极少。而中锋运笔的基本要求就是写竖画的也较少见。便字的竖画是中锋运笔,起笔露锋,上笔回锋成垂露。
针、布两字的两个长竖均为侧锋运笔,这从墨迹、线条的形态变化便可看出,起笔时笔锋都向左侧指,然后向右下转去。
引字也是明显的侧锋行笔,由于按得较重,上端显得很饱满,向下逐渐细小,最后出锋收笔。
轩字和上面的便字都是垂露,到下端后回锋收笔,但轩字是侧锋行笔,因此富于动感。
於字的竖画起笔收笔均采用回锋转笔,两端都不露锋芒,线条又十分粗重,因此显得很沉着、强健,与右边纤细多变的笔画形成对比。
4.撇
人、少、见、右、答
以上几个字的撇都各不相同,人字像箭头,少的飞白笔意如枯藤、树枝,见、答两字如笔杆般直,在字的撇向左上抛并带出横画,各有形质,富于变化。
5.捺
①反、史、萃、敷
这4个字的捺笔均与上笔相连带,但收笔都又各有所别。如史字收笔为重顿后略出锋芒,反字都藏锋不露,萃字向下撇钩,敷字转笔向上回钩。真是随机应变,巧妙自如。
②文、尺、弊、伏
捺在草书中的写法也多种多样,随使转变化而变化。如文的捺笔为藏锋起笔,向下行笔时线条由粗细,收笔时出锋,显得婀娜多变。尺字的捺恰与文字相反,起笔出锋轻按,再逐渐加重行笔,最后转锋收笔。弊、伏字的捺都处理为点,弊为短点,伏为长点,其长短变化均根据字的结构而定,弊字下面写得比上部小得多,因此点也小;而伏字是左右组合的字,处理为长点方与字形相吻合。可见,草书的一点一画,都是视需要而定,而不是任意涂抹的。
③迷、迴、近、道、追
这五个字的走之均长捺,但都各不相同。如迷字的捺向下后转再回锋向上略挑,而迴这字则向下捺既急转行笔,直至该收笔时突然向上重挑出锋,颇似章草的走之。近字轻捺一下,都是出锋起收笔,十分灵巧。道字的捺很像蜗牛抬头,收笔处拐个小弯出锋,很显生动。追字的捺与原字相连,一气呵成,收笔时转向左下出锋,写成强有力的钩。
6.挑
抗、胜、孰、据、挥
草书的挑笔也写法不一,有的连带,有的不连。如抗、孰、挥上下都与其他笔画相连接。而胜字则成为向右上的挑点,据字的挑势较明显,也很饱满。
7.钩
①横钩
穷、学、赏、百、气:
穷、学、赏都是宝盖写法,也都上下连带。而气和百的横钩笔画都相同。
②竖钩
乎、用、图、伪、时:
以上都是右竖钩。乎、用、图均为方笔钩,外角尖锐、有力,有的角度较小,有的角度较大。伪字为圆笔钩,时字的钩外圆内方,刚柔相济。
③戈钩
识、威、或、哉、成:
戈钩的处理形状也多种多样。识字的钩是较清楚、规范的。威字的钩则变为重重的捺笔,而或字的钩很像碑刻中的棱角分明的捺笔,都没有出钩。哉字和成字则恰恰相反,把戈钩变成倒钩,向左上钩了。
④背抛钩
规、绳、风、龟、既、究。
规字的背抛恰好相反写成,背抛变成了向下回钩。绳和风的钩都差不多相同。龟字的钩向右出,既字在收笔前略微向回钩,形成不大的钩。究字的钩则直向上挑。
8.转折
①转
画、有、南、速:
画、有、速在转时笔画提按交代清楚,有轻有重,南字转得较快,都是圆笔转。
同、图、属、多:
同、图、属、多等字的转都是方圆相济、圆中寓。图、属两字是转中带折,如图的折笔即外口的最后转折处,属字的折笔上边两横的连接笔处。
③折
行、调、书、际:
行的右上角、调的右半部周的右上角都是折笔,书的3个转角和际的耳刀旁都是方折笔。
今草的结构
草书的结构原则是以删繁就简、连绵不断、笔断意连、书写便捷而为目的。尽管历史上各家草书的结构不尽相同,但草法的规律却基本一致,有许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因此,它的结构规律是严格的,正如前一节草书识辨中所提到的那些结构方法。
1.删繁就简,点画相代
在诸种书体中,楷书是最规范、最标准的书体,行书则比楷书自由,增加了笔画之间相连的游丝,但都省减了楷书中繁复和点画,而草书更为省减、简练,它的一画可以代替四个点,一笔可以成一个字,可见其省略的程度,而且,草书可以用一点代替一画,也可以用一画代替几点。在点画那一节中,我们已经作过介绍。
2.圆转连绵,一气呵成
书的主要笔法是使转,因此在书写时点画随笔法的曲转而运动。它的线条多为圆弧形,加上游丝牵引其间,所以写出来圆圈较多,加上行笔流畅舒展,一笔甚至可以写好几个字,有时写下来就圈圈相套,一气呵成。
3.气势贯通,挪腾变化
由于草书的气势体现在一整篇上,对每个字的位置和重心都不一定要对直和平稳,只要气势到了,上下有所呼应,整个看起来浑然一体也就可以了。因此,有时字的挪腾很厉害,并不是上下对齐,而且字的形态也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有些字单独看是倾斜的,重心似乎不稳,但从整篇看则是均衡、稳定的。因此,草书从欣赏到创作,尤其是大草,都要从整篇出发,照顾全局。
草书的用墨和用笔
1.草书的用墨
书法的用墨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行草书,特别对草书而言,尤为重要。草书丰富的笔法就决定了与用墨的质量如何关系甚大,如果不讲究用墨,草书的丰富笔法则很难得以表现,写出黑乎乎的一片,就破坏了它的韵味。
市场上供应的墨汁含胶重,一般用来写字都要加水后才好用。加水的多少要依宣纸的品种、渗水性能而定。生宣纸渗水较快,可加少量清水适量使用;熟宣纸渗水较少,则可少加些水。特净皮、棉料等安徽宣纸纸质优良,涸渗效果也较其他纸要好,加水比例也要适量掌握为宜。现在的墨汁因系工厂生产,含有较多的胶质,在使用时显然不如墨锭。墨锭研墨后的效果比墨汁更佳,墨色层次更丰富。如胡开文、曹素功及安徽的一些著名作坊生产的油烟、松烟墨锭均可使用。
草书的书写速度较其他书体要快一些,而且运动感更强,加上笔法的多种运用,唯有使用较好的墨方能方便笔法的运用,适量加水后的墨较为润泽,书写时也不滞笔。反之,如果使用含胶重的墨写草字,一是笔拉不开,粘连得厉害,二是写几画墨就干了,很难控制好笔锋,也会影响创作或书写时的情绪。
好的墨因为层次丰富,墨彩纷呈。尤其作草书时更便于写出浓淡、干湿、润燥、枯涩、淋漓等各种不同效果,更能使作品锦上添花。而有些低劣的墨汁乌而不亮,稍一兑些颜色就又灰又无层次变化,在选用时一定要认真区别。使用北京出品的中华墨汁或一得阁墨汁较好。
另外,在创作浓淡墨色对比较强烈的作品时,可使用宿墨,即放过一段时间的墨。这种墨的水和胶质沉积物逐渐分离开来,使用时用较硬的笔去蘸写,就可产生十分丰富的墨色变化。
可以说,墨的使用也是学习书法的一个重要内容。许多青年朋友学写字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执笔、间架结构和临摹等方面而忽视了墨的运用。纸墨相发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这是我们学习草书时要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
2.草书的用笔
掌握草书的用笔,首先要熟悉草书的结构。孙过庭说\"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所谓使转,其实就是笔法,结构决定了笔法,笔法反过来影响结构。
上面点画一节中,其实说的就是笔法,怎样取势、怎样入笔怎样收笔,都讲得十分清楚。但用笔则要根据点画形状去体会、熟悉。例如写点,起笔露锋,向下轻转形成一个小弧度,即一个小圈,收笔时有的点藏锋收,有的点出锋收,根据字的需要而定。
写画的过程基本和点相同,要完成一个起行、转、收的过程,但其轻重、急缓和方向则和写点不同。而且有些竖画和横画与上下笔相连带,就减少了以上所说的基本动作,但都要注意使转的方法。
草书的行笔切忌平涂直抹,线条过分均匀光滑,或书写速度一味求快而忽略了应有的转折、顿挫,形成上面所说的平匀光滑的线条,显得字迹油滑、轻飘。反之,又要防止行笔过慢,线条臃肿肥大,显得肉乎乎的。这两种毛病,都使线条的质量不高,没有力度和变化,是草书行笔的大忌。
还要注意的是笔画的转折处,有的是圆转,即转角是圆的;有的是方转,即转角是方的;方圆并用的也有,如外方内圆或内方外圆,这就看对笔的掌握熟练程度了。方圆兼施是较好的,一篇字中不可全是圆转,可适当掺些方转,以增加骨力。
总之,草书的笔法是最丰富的,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藏笔、露笔、按笔、提笔、挫笔、搅转、翻笔等,是诸种书体中最集笔法大成的。因此,草书的笔法又是学习的关键,\"草乘使转,不能成字\"。这一方面说的是结构规律,一方面也说明了草书的笔法之重要,如果笔法不正确,也就不成其为草书了。
要真正掌握草书丰富多变的笔法,就要严格按照草书的结构特点去琢磨笔法,切不可粗率了事,以为越草越好,结果把手练坏了。
临帖和读帖
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就是对于古代优秀书法遗迹——传本碑帖的临摹的学习。书法艺术是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要想学会并掌握它,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认真地、科学地对古代碑帖进行临摹,是学习书法的惟一正确的道路。
当前,少数青年人不愿花费苦功去临写碑帖,而去一味照搬所谓现代书法,搞些除了自己之外谁也难以辨读,没有任何美感可言的创新,根本舍弃了书法艺术的基本组成要素,从而走上了歧途。
任何艺术,尤其是书法艺术,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和创作规律,因此也就有其特定的学习手段和方法,不掌握这些规律,不学会这些方法,就无从去了解它,更谈不上去驾驭它。历史上得以流传至今的碑帖、法书名迹等都是有着极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的宝贵遗产,也是古代大师们在立足书法规律基础上的创新之作,因此得以流芳百世,经久不衰。
对于书法这门传统艺术,只有老老实实地通过临摹碑帖,才能学会它,并且在完全掌握,并能够背临后,才可能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而如果方法不当,或本人悟性不够时,也未必能够离开碑帖进入创作,也就更谈不上形成自己的个性,再去创出新的风格了。
碑帖是我们学习书法艺术的最好老师。再高明的老师也只能教会你执笔、运笔、临摹、学习书法的一些基本知识和要领。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指路的作用,真正要临好、学好书法,还得靠自己的主观努力。而优秀的古代碑帖,是我们的无言之师,我们手头拥有一批碑帖,可以随时翻阅、临摹和查找生字,通过它,可以解决许多疑难问题,既方便,又省时。
临摹碑帖的第一步是要选好碑帖。究竟选什么帖为好,这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由于脾气、秉赋和兴趣不同,每个人对碑帖的理解也不同。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
结束语
初学书法,用惯了铅笔、钢笔、圆珠笔之类的硬笔,乍用柔软的毛笔,手颤抖,点画软弱,力不从心,结构也不甚合乎法度,这时有的人就心灰意懒,认为自己没有写字的天赋,就此搁笔了。实际上,这是每个学习书法的人都会遇到的情况。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此时切不可失去信心,半途而废,必须立定脚跟,不怕挫折,不怕失败,不怕嘲讽,用功愈勤。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定能驾驭这桀骛不驯的软毫笔,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即便不是初学,而是有相当坚实基础甚至在书法上卓有成效的人,也必须无间临池。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断无成效。我本人就有过这样的教训。忆昔学书之时,每日黎明即起,染翰挥毫,寒暑无间,十数年间不可谓不勤不苦,楷书功底也算较深厚了。一次因公出差,半月未动笔墨。返京后一学员说\"武\"字之钩总写不好,我胸有成竹地调墨掭笔书写范字,立刻感到手生,第一次未写好,第二次竟仍未写好,直至第三次才写成功,不禁面有愧赧之色。自此以后,每次外出必携纸笔,日日;临池,从无间断。
宋朝诗人陆游曾说:\"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学做诗不要只在技法上寻章觅句,更要注重诗外功夫的修养。学习书法,不妨可以说:\"功夫在书外。\"书法离不开文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懂点文字学知识对于学习书法尤其是学习篆书,是有益的。
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学书者具备些历史知识、文学知识,就便于阅读古代书法理论著述,提高自己的书法理论水平,了解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这对于学习书法无疑是大有稗益的。黄庭坚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清杨守敬在论学书应具备的条件时,也十分强调\"学富\",他说:\"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古之大家,莫不备此,断未胸无点墨而能超轶等伦者也。\"这话很有见地。
学习书法,具备一定的鉴别、欣赏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鉴别、欣赏能力高,就能趋优避劣,趋美避丑,不断缩小手低与眼高的差距,不断提高书艺;鉴别、欣赏能力低,良莠不分,出手即俗,甚至会出现以丑为美,扬丑弃美,致使丑怪丛生的现象。因此学书者可读些美学书籍,以提高美学修养,增强艺术鉴赏力。
一切艺术都有相通之处,学习书法还应注意从书法的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如篆刻艺术以刀代笔,以石代纸,运巧思于方寸之地,变化万端,奇妙无穷。懂点篆刻知识,对于吸取\"金石气\",对于章法布局也大有补益。其他如绘画、雕塑、摄影、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也能充实书法艺术的内容。传说唐朝书法家张旭观看舞蹈家公孙大娘剑舞而得其神,于是草书大进。这个故事颇能说明书法艺术与其他妹妹艺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
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掌握了基本技法以后,要想进一步提高书法艺术水平,应书外求之,注视字外功夫的修养,就字论字就会受到局限。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交流思想,通达感情,创造了语言。语言受时间和空间所限,不能传之久远,文字则应运而生。文字产生之初,不过是一种象形记事的符号,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字不断充实完善,\"六书\"形成。而我们祖先在书写文字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其中美的因素,并使之发扬光大,经过几千年、若干代人的探索、挖掘、弘扬,逐步形成我国特有的书法艺术。今天书法艺术已愈来愈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爱戴。学习书法,只有从用笔、点画、结构、章法、墨法、气韵等方面师承传统,才能窥其门径,进而登堂入室。而有些人将我国精深博大的书法艺术看得过于简单,认为中国人都会写中国字,聚墨成形,信笔作字,自认为已入书法之门;也有人楷书功底尚未深厚,不明草法,不知草诀,即奔龙走蛇,无端牵连,任意缭绕,故作新奇,时出怪笔,自诩为标新立异、破体创新,实则丑态百出,俗不可耐;还有人受异国某某流派影响,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却信手涂抹,满纸污浊,还自鸣得意;更有人走回头路,回到远古时期依类象形的阶段,画一些非字非画的东西,标榜为书画同源、古为今用、现代书法,而一些报纸、杂志不加分辨,加以鼓吹,致使初学者迷途失路。俗话说\"得病容易治病难\",初学者一旦染上此类追狂逐怪之恶疾,便难以治愈,有志学书者不可不警惕。
需要申明的是,我并非排斥、非难\"现代书法\"。笔墨当随时代,书法艺术不应该也不可能一味追摹古人,抱残守缺,而应与世推移,跟上时代潮流。我只是反对那种丢弃基本功、蔑视传统、任笔成形的所谓现代书法。因为这种书法与真正的书法艺术毫无相通之处,并且易将初学者引入左道旁门。
写字好看有窍门
一、主笔优先空间大
主笔即字中的主题笔画,一个字只有一个主题笔画,其他笔画皆为从属笔画。主笔一定要抢占空间,突出形象,也就是说主笔占的空间要大一些,要写得张扬放开。
1、下横\"三正土生\"、上横\"丁下万百\"、中横\"女士丹七\"、长竖\"斗井牛半\"等。
2、斜捺的上横不能写成很平的长横,一般是写成短横。如\"大天夭夫\"等。
3、撇短捺长。如\"义又父文\"等。
4、撇、钩、捺收笔应上下错落,不能写在同一水平线上。如\"禾术未本\"等。
5、提钩比较长。如\"长衣表良\" 等。
6、一字不能有两捺,捺画以点代之。如\"栽\"等。
7、竖弯钩,上有横时取斜势。如\"已见电毛\"等。右有撇时取斜撇。如\"元允光龙\"等。
8、横折钩,内有撇笔比钩高。如\"勾力办勿\"等。
9、横折钩,扁口框上宽下窄,如\"四回\";长口框上下等宽,如\"固图\";封口横末端架在钩上,如四回;扁口框内当偏左,如\"回而\";长口框内部首应适当偏上,如\"图国\";框内捺画写成点,如\"囚图\"。
二、左右结构有上下
10、左右结构,主笔偏旁占空间比例要大一些。如\"记找影部\"等。
11、右偏旁有纵笔的,则上高下低。如\"伟代持降\"等。
12、右偏旁有横笔的,则上低下高。如\"仁江阳和\"等。
13、右偏旁上有纵下有横笔的,则上高下高。如:\"社值让佳\"等。
14、右偏旁上横下纵的,则上低下低。如\"何杆行灯\"等。
15、对于左中右结构。右偏旁有横向主笔时,其宽窄比例是1:1:2,如\"谢微\";右偏旁中有纵向主笔时,其宽窄比例又变成1:1:1,如\"澎倒\"。
16、左中右结构中,中部上有纵笔的,中间高两边低,如\"微湖\";中部上有横笔的,中间低两边高,如\"测例\";右耳旁一律低,如\"脚绑\"等。
三、上下结构要有形
17、上下、上中下结构,中间有横的写成菱形。如\"茶答集梁\"等。
18、上下、上中下结构,上有横笔的写成倒梯形。如\"室宣学需\"等。
19、上下、上中下结构,下有斜捺、竖弯钩或心字底、四点底、儿字底、衣字底、折文底的字,写成梯形。如\"总充复哀\"等。
「转」草字简表及草书的基本写法
在我们身体中有一项指标,它的数值越大,预期寿命越长,反之则死亡风险越高。对于70岁以上人群来说:
ꔷ当这项指标大于20时,7年死亡风险为22%;
ꔷ当这项指标为10~19时,7年死亡风险为35%;
ꔷ当这项指标为1~9时,7年死亡风险为50%;
ꔷ当这项指标变成0时,7年死亡风险高达70%。
这项指标就是我们的功能牙数量,数一数你的牙齿,没有松动、上下能成对的牙齿,就是功能牙的数量。
今天是全国爱牙日,一起了解更多关于牙齿的知识~
林宝山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01
牙不好,疾病全身跑
1.缺一颗牙,全口牙都受影响
很多中老年人都有缺牙的情况,但大家普遍认为缺一颗牙问题不大,但当一颗牙缺失后,旁边的牙齿就没有了足够的依靠,在咀嚼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侧向的力量,长此以往这颗牙就会发生移位,继而又会逐渐影响旁边的牙,以及对牙等,造成全口牙都受到威胁,如果已经发生了牙齿缺失,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治疗。
2.缺牙还会增加多种疾病的死亡风险
如果牙齿缺失过多,不仅会减弱咀嚼功能,影响全身营养状况,还会增加多种疾病的死亡风险。
当功能牙数量低于该年龄段平均水平时,消化道癌症死亡率、心脏病死亡率、中风死亡率均有所上升。
另外,牙齿的咀嚼功能对神经系统是一个良性刺激,如果牙齿过早脱落,老年痴呆的风险就会增加。功能牙数量每降低1,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会增长1.1%。
02
2个方法自测牙齿是否健康
牙齿在脱落前会经过一个漫长的病变过程,如果能早期发现并干预,就能降低缺牙风险。
1.看牙龈颜色
如果牙龈呈浅粉色,说明比较健康。而若牙龈呈鲜红或暗红色,说明可能存在炎症,暗藏牙齿脱落风险。
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牙龈紧密贴合着牙齿,但牙龈长期充血发炎,就容易退缩形成牙周袋。大量残渣、细菌等容易进入牙周袋中,如果长期不管,就会刺激牙槽骨的萎缩、破坏,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2.看牙齿上是否有小黑点
龋齿是最常见的牙病之一,平均每个成年人可能都有2颗以上的龋齿,最早期的表现就是在牙齿的某些特定的位置,比如牙齿的窝沟、点隙,出现黑点或者黑线,虽然看着不起眼,也没什么症状,但已经在侵蚀牙釉质了,称为浅龋。
若龋坏进展到牙本质,称为中龋,容易酸软、冷热敏感;若龋坏深入到牙髓,破坏了里面的血管、淋巴系统、神经,就会出现自发疼痛;最后进展到牙根,就会形成根尖周病,此时牙齿就保不住了。
03
这些食物可能比糖还“毁牙”
1.碳酸饮料、果汁
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能保护里面的牙本质和牙髓组织不受外界刺激,但它也有致命弱点——怕酸和糖。
当长期饮用碳酸饮料、果汁、运动饮料等酸性饮料时,饮料中的酸可作用于牙釉质,甚至使牙齿表面的矿物质被溶解。
而甜味饮料中的糖分会使口腔中的细菌迅速繁殖成牙菌斑,使食物残渣中的糖,发酵产生腐蚀性更强的酸,不断地侵袭牙齿表面,使之脱矿;还会从牙釉质不断向下腐蚀,进而造成龋齿。
喝饮料的“正确姿势”
ꔷ 选择正确的工具:喝饮料时最好用吸管喝,并且不要长时间含在嘴里,这样能够减少饮料与牙齿的接触,降低龋齿风险。
ꔷ 及时进行漱口:喝完饮料后要尽快漱口,这样可以稀释口腔中的酸性液体,并清除掉一些食物残渣,减少牙釉质受损。
2.较硬的食物
较硬的食物可能会增加牙齿物理磨损的风险,比如经常嗑瓜子的人,容易在门牙中间形成一道“深V”;经常啃咬一些坚硬的骨头,不仅可能磨损牙釉质,出现牙齿敏感,还可能因为用力过度而导致牙齿折裂。
3.太黏的食物
有的食物黏性较强,在咀嚼时容易黏在牙齿表面,或是残留在牙缝中,给牙菌斑提供更充足的能量,从而增加龋齿的风险,尤其是果脯、蜜饯等含糖量较大、黏性又强的食物。
4.颜色深的食物
咖啡、茶、红酒、可乐等颜色较深的饮料,除了其中的酸会腐蚀牙齿之外,还可能在牙齿表面形成色素沉着,让牙齿越来越黄甚至发黑。
04
想要80岁还有一口好牙,做好这3点
1.每天早晚2次,用温水刷牙3分钟
ꔷ刷牙齿外侧:刷毛与牙齿成45°角,以画小圆圈的方式,两至三颗牙前后来回约刷10次。
ꔷ刷牙齿内侧:刷毛对准牙齿与牙龈的交接处,刷柄要贴近大门牙。
ꔷ刷牙齿咬合面:两颗牙来回刷,可以稍微加点力刷。
ꔷ刷门牙:上下垂直刷,内外侧都要刷到。
ꔷ刷舌头表面:最后轻刷舌头表面,再用清水漱口。
2.提倡使用牙线代替牙签
塞牙后,如果用牙签瞎戳,可能会引起急性牙周膜炎、牙龈脓肿,出现疼痛和出血,正确的办法是使用牙线。拉紧牙线,沿着牙缝前后左右方向缓和地拉牙线,嵌塞的食物即可随牙线的移动而被带出。
3.一年看1次~2次牙医,定期洗牙
长期积累的牙结石会使牙缝变宽,牙齿可能会出现松动,如果出现牙结石要尽早清除,一般提倡每年洗2次牙。
护牙小贴士
1.缺一颗牙,全口牙都受影响;
2.缺牙会增加消化道癌症、心脏病、中风的死亡率,老年痴呆的患病率;
3.自测牙齿健康:看牙龈颜色、看牙齿上是否有小黑点;
4.这些食物可能比糖还“毁牙”:碳酸饮料、果汁、较硬的食物、太黏的食物、颜色深的食物;
5.每天早晚2次,用温水刷牙3分钟;
6.提倡使用牙线代替牙签;
7.一年看1次~2次牙医,定期洗牙。
来源: 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