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风水测算

见地是什么意思(见地是什么意思解释)

时间:2024-01-25 10:44:41 作者:痴人痴梦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新华视点|职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扫描

为期4天的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19日落下帷幕。393名选手脱颖而出,荣获109个项目的奖牌。这次大赛折射出哪些职业发展新趋势?

9月16日,选手参加移动机器人项目比赛。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趋势一:纷繁多彩的新职业前景广阔

从飞机维修、汽车技术、机器人系统集成,到工业4.0、云计算、数字建造,再到花艺、美发、烘焙……走进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赛场,各种比拼令人眼花缭乱。

首次设置的新职业赛项,凸显出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发展不断走向多元化、专业化。

“参赛选手较上届增加58.2%,重点增加了全媒体运营、互联网营销、智能制造工程技术、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等20个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类赛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介绍,高学历选手大多集中在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领域,显示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大趋势。

记者看到,在互联网营销赛场,选手们拿着折扇对着手机摄像头“花式带货”。裁判长薛茂云告诉记者,传统营销向数字经济迈进,需要大批人才支撑,选手要掌握市场分析、直播装修等多种技能。

在智能制造工程技术赛场,有着博士身份的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冯伟格外受关注。“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是国家发布的新职业,对我来说是新挑战。”

“设置新职业赛项,对增强新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感、促进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王晓君说。

家政服务(整理收纳)赛场上,选手们在“房间”内麻利地分类整理杂物。裁判长谈檀是一家整理收纳服务公司的负责人,她深有感触地说:“2015年公司只有我一个人,现在发展到1000多人,市场需求显而易见。我正在参与编写整理收纳的国家职业标准,希望更多人通过大赛认识并加入这个职业。”

趋势二:职业教育水平改善,多领域人才彰显“真功夫”

“从这几天的比赛看,选手水平整体提升明显。”担任数控车项目裁判长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级工程师宋放之感慨地说。

“天上飞的卫星、飞机,地上跑的高铁、汽车,还有杯子、瓶子等生活用品,都要用数控车床做出模具再加工出来。”宋放之说,现在题目难度大幅提升,但选手们还能拿到很高的分数。

9月17日,参赛选手在参加飞机维修项目比赛。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曾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摘金的吴鸿宇,这次作为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教练来到赛场。他告诉记者:“能明显感觉到各省都加大了投入力度,竞争更加激烈。”

“无论是操作技法还是选手的综合素养,都有很大改进。这体现了我们办赛水平的提高,也折射了职业教育水平的改善。”焊接项目裁判长、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景凤说。

记者注意到,这次大赛更加注重考察选手的实际应用能力。在珠宝加工赛场,选手们使用真金白银和珠宝制作首饰、一决高下。从飞机到轨道列车,从重型车辆到新能源汽车……大赛更多用“真枪实弹”“真材实料”,还原真实的工作场景。

毕业于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22岁选手吕岳强,参加了飞机维修项目的比赛:“要在真实飞机上完成部件更换、设备检查和修理等,对个人能力是极大考验。”

这次大赛还首次设置企业分赛场,让选手们到实际工作地见“真功夫”。

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起重设备应用技术项目火热比拼。选手对着一块块屏幕和按钮,远程操控1公里外的岸桥进行集装箱装船作业。来自宁波海港集团的选手吴飞说,“我以前是现场开岸桥的司机,随着港口加快智能化建设,前年开始远程操纵岸桥。远程操作无法同步了解机械的运行状况,对技术的要求更高。”

趋势三:高技能人才市场紧缺、未来可期

这次大赛吸引了诸多企业积极参与。不少企业负责人专门来到现场观看比赛、招揽人才。

涂料行业讲究“三分料、七分工”,油漆工至关重要,但近年来一直面临人员老化断层、高技能人才缺乏等问题。立邦产业人才发展中心总经理付俊英连续几天都在场馆“蹲守”,她告诉记者,“上届大赛我们就吸纳了一些优秀选手,这次好几个分中心的负责人都来了,也已与几名种子选手明确了意向。”

“我们聚焦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和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赛项,获奖选手将对标研发工程师的待遇水平。”山东中德栋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蒋作栋说。

记者发现,企业不仅加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院校合作也更密切。大赛期间,一批企业与学校签订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订单。

大赛深远的影响,是让越来越多人看到技能的价值、看到技能成才的前景。多位院校负责人表示,参加过技能大赛的选手,找工作时都很抢手,大企业基本直接录用,待遇也不错。

“成才道路不止一条,学一门好技术,也能让人生出彩。”刘景凤说,“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缺口很大。通过大赛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地位和待遇,增强全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认同,一定会鼓励带动更多人学习技能、投身技能、提升技能。”(记者姜琳、白佳丽)

因热爱自然与环保结缘,她与“垃圾分类”十多年来的故事值得一听

爱芬环保是一家专注于推动社区垃圾分类的社会组织。2011年前后,它开始与上海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十余年来,其所形成的一系列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不仅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采纳,成为很多城市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成为业界同行乐于学习、交流的案例。

“如何通过垃圾分类这件小事,使普通人的环境意识觉醒”“如何让市民更多地参与到垃圾议题的讨论中”“什么样的垃圾分类才是好的垃圾分类”,这些都是近年来一直萦绕在爱芬环保联合创始人郝利琼心头的课题。

日前,她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向记者娓娓道来。

大学里学中文因热爱自然与环保结缘

上观新闻:爱芬环保是一家专注于做社区垃圾分类的社会组织,2011年前后开始从事与垃圾分类相关的工作。可否说说你和这项工作是怎么结缘的?

郝利琼:我的童年是在成都平原上度过的,出了家门就能看到田野、山峦、河流。这让我觉得,我所有的自由和创造力的天性,都是在那样一个自然的环境中产生的。它给了我无数的想象,是我生命的源头,也让我始终对自然存有一份天然的热爱与敏感。

我深深地认同,美好的环境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愉悦,还能带来尊严和慰藉。从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我曾短暂地在新闻传媒业工作过。后来,因为对环境保护有关切、对社区如何触动人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感兴趣,我转入相关领域的社会组织工作。

2009年,世博会前夕,我所工作的社会组织曾协助共青团、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共同主办“换出更绿色的上海——垃圾分类新理念推广活动”。这一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一本“上海绿色账户”成为一次环保新探索,也让我和工作伙伴们发现,在社区推动垃圾分类,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社区、改变人的意识和觉知的机会。自此,我们便与垃圾分类结下不解之缘。

2011年前后,我们正式开始在上海的社区里推广垃圾分类工作。花了半年时间,我们就在一个拥有159户人家的高层公寓小区,成功地让居民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这个案例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也为我们之后十年的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让我们非常兴奋。

在之后的十多年里,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们探索出了一套在城市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三期十步法”。它详细列明了社区从零开始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步骤,以及每一步需要做的工作、遇到问题后的应对办法。按照这套方法,通常来说,一个社区可以在3个月到6个月内实现有序垃圾分类的基本目标。

2016年之后,这套方法开始走出上海,成为更多城市和组织的选择。今天,在国内很多城市,这些方法已经成为常用的推动手法。这是我们在十多年前无法想象的。

虹旭小区居民将可回收的塑料瓶搜集起来摆放在小区花园用于种植景观蔬菜,成为社区一景。 舒抒 摄

鼓励和邀请市民参与激发他们对社区的关心

上观新闻:陪伴上海垃圾分类工作一路走到今天,你经常要与市民和一线的保洁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打交道。有没有哪个工作中的瞬间令你难忘,激发你进一步完善工作中的理念和方法?

郝利琼: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就说我们进入的第一个小区宝山路街道扬波大厦吧。

当时,我们在推进工作时,常常会手写黑板报,向居民们通报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比如,告知大家当天有多少户居民分得好,有什么需要提醒注意,小区居民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和调整……

有一天,我在写黑板报的时候,有个女孩在我身边看着。看到她看得那么认真,我便与她攀谈起来。就这么一聊,我才得知,她因为得了大病,长期在家休养,“每天在家里待着,很封闭”。我一时兴起便说,“那你和我一起来写黑板报吧”。没想到,她一口答应了,后来就真的帮我写过好几期。

这件事带给我很多思考。它让我觉得,即便是一个病中的居民,也是有参与社区事务的意愿的。每一位居民都是不同的。无论他的能力、特点是什么,都可以以自己认可、喜爱、擅长的方式,参与社区的某项工作,为打造更美好的家园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认为,垃圾分类不是目的。通过分类工作,带动居民对社区的关注和参与,带动居民产生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并能将这些转化为长期的行为,才是目的。

像垃圾分类这样的工作,是真正涉及每家每户、每个个体的。在推动的过程中,要真心地邀约、鼓励居民参与。

哪怕每个人只能做一点很小的事,由此产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都是很宝贵的。如果他因此和其他居民产生了更多连接和互动,不仅能增强他在社区内的社交网络,对社区这一“共同家园”的命运与发展,也能产生更深的关切与共鸣。

仙霞新村街道虹旭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王树红正在演示绿色账户积分自助兑换机使用方法。 舒抒 摄

取得了不起的进步之后如何向“更好的分类”进阶

上观新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9年开始正式实施,被认为是上海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条例》实施至今,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观察或感受?哪些方面的“进步”是你格外看重的?

郝利琼:《条例》实施以来,上海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上海市民因为做好了垃圾分类这件事,在社交媒体上很自豪、很有荣誉感。这对于上海打造城市文化来说是加分的。

我觉得,上海的垃圾分类要“升维”,要从“全球卓越城市建设”的维度去看垃圾分类,持续扩大这件事的影响力,包括去持续营造和维护“市民荣誉感”,不断增强市民“获得感”,体现分类的“价值感”,让市民更有信心和动力地去提升分类水平,为塑造更好的上海而努力。

除了城市层面,我认为,垃圾分类给社区带来的具体而细微的改变也非常重要。比如,小区的卫生状况大大改观、景观得到了改善、蚊虫减少、居民投放垃圾的便捷程度提升、社区管理者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和治理格局发生了变化……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了不起的进步。而这些进步也启发我不断地向自己发问:我们为什么要做垃圾分类?到底什么是“更好的分类”?社会组织该为“好的分类”贡献什么价值?

这样的追问让我和同事们不断重温初心,对垃圾分类的价值、目标和长远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上观新闻:你和同事对垃圾分类有了新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

郝利琼:没错。比如,在我们看来,首先,垃圾分类是政府、社区与居民重新建立联结的契机。

对我国城市的基层组织而言,垃圾分类给了它们再次与居民建立联系的机会。这种联系可以是简单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也可以是更可持续的参与、协商和社区自治。如果垃圾分类最后只是完成了几个数据指标,社区的潜力没有激发出来、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环境意识没有提升,那就太可惜了。

我的朋友蒋认为,垃圾分类是政府与市民签订的环境“契约”,彼此让渡一部分权利,来确保从根源上解决可能存在的垃圾泛滥和污染问题。“如果能够推动社区自治,让制度的实施方式更符合本地、本小区的实情,并进而体恤不同居民、不同家庭的状况,实施有效而无需过分诉诸强制的监督,增进社区环境意识,就有望将垃圾分类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这种说法很有见地,我也很认可。

其次,垃圾分类的长远目标可以不限于减少垃圾焚烧和填埋量,还可以包括提升市民文明水平和环境意识,让大家的内心生发出改善社区环境和城市环境的主动性。

我们相信,如果我们能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不断更新和完善相关工作,一定可以把垃圾分类工作推向更高维度的发展阶段。

社区志愿者、热心居民在宣传垃圾分类。

“好的分类”带着微笑让市民为自己的成果感到自豪

上观新闻:什么是“更好的分类”,你心中的答案是?

郝利琼:我认为“更好的分类”可以将以下四个“促进”作为努力目标:促进市民自主性的提升,促进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促进全社会垃圾总量降低,促进社会总成本可控和下降。

如果通过垃圾分类工作,可以帮助市民提升环境意识、规则意识、对所生活的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社区管理相关方之间的合作,推动社区内部居民、志愿者小组建立和发挥作用,加强社区管理者与政府、外部组织、居民、周边企业之间的联结与协作,进而促进全社会垃圾总量降低、垃圾处理总成本降低,我们认为,这样的垃圾分类工作就进入了更高阶的发展阶段。

上观新闻:在推动“更好的分类”实现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可以有哪些着力之处?

郝利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感到,社会组织的核心是要“积累专业性”,把公共政策的好意真正落实到社区。

社会组织应做推动居民发挥自主性、参与社区事务、关心公共生活的启发者和意识唤醒者,在促进社区活力提升、推动人与人联结、赋能社区管理者方面多作积极贡献。此外,社会组织还可以在打造示范社区、推动垃圾减量教育和减量实践、创造更有效且成本更低的分类模式方面多做研究、建议和探索。

如果我们能更深刻地认知垃圾分类可以带来的社会效益(包括垃圾减量、为社区和市民增能),而不仅仅是把它当作一种手段,相信能够使这项工作更好地、更低成本地持续下去。

四对亲子家庭发表“垃圾分类宣言”。 资料图

上观新闻:垃圾分类工作在上海已完成最初的常态化,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如果想让这项工作获得进一步的提升,除了常思“什么是更好的分类”,你还有哪些建议?

郝利琼:“好的分类是带着微笑的”,不是苦大仇深、怨天尤人的。微笑源自自发的认同和支持,源自为自己做得好而感到有收获、有尊严。

目前,社区层面的垃圾分类工作把不少注意力放在了考评考核上,但其结果不怎么向居民反馈,主要由物业和保洁人员来承担和改进。其实,应该将结果及时向居民反馈,让他们共同承担考核的结果,一起商量改进的办法。毕竟,居民才是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

我建议社区要持续地在宣传上发力,尤其是将每月的各级考评情况以及改进建议,以黑板报、社区日志、居民微信群、社区议事会等方式醒目地公示出来,激发居民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定期反馈的好处在于:在积极的方面,让市民知道自己所获得的成绩,为自己的成果感到自豪;在有待改进的部分,让市民知道可以持续努力的方向和方法;让大家了解并认同,我们的工作会持续下去,不会轻易放弃。保洁人员、物业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或不易,也应该让居民有所了解,一起出谋划策、寻找改进方案。

栏目主编:龚丹韵

来源:作者:柳森

老年人如何老有所乐、乐有所为

日前,国家老年大学魏公村校区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上午距离开课还有1小时,不少老年人就已经来到了教室。

打开课表,学校在新学期开设了插花、绘画、手机短视频制作等数十门课程,“越学习,我们越觉得有更多东西需要学。别看我们年龄比较大,一样可以活出最美的样子。”一位老年人的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多彩中国·全国老年书画大会”等比赛帮助老年人收获更多的欢乐和成就感;教育部等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银龄讲学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计划招募6000名讲学教师,帮助更多退休教师“再就业”……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树立积极老龄观,乐享银龄生活。

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要帮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树立积极老龄观,首先要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在上海嘉定,目前总计有70多项养老服务项目正在推进。“我们希望打造链条式服务,既有针对老年人个体需求变化的串联式服务跟踪与转介,也有针对各部门服务资源整合的并联式整合机制,让服务供应和需求得到有效适配。”嘉定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嘉定区还支持和推动“互联网养老”等企业开展智慧养老业务,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产品在养老机构和社区深度应用,依托科技赋能,完善区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不断夯实老年人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转介服务,探索创新全链条智慧养老模式。

近年来,山东济南市长清区民政局不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养老服务精细化水平。

长清区文昌街道文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依托养老助餐活动不断吸引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该中心提供休闲娱乐、保健康复、日间照料、居家养老等服务,推出“一元理发”“一元洗衣”等特惠服务,还带领老人体验手工编织,锻炼手指灵活度。“我们希望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质量、幸福感更可持续。”长清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2021年,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各地可通过盘活空置房、公园、商场等资源,支持街道社区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实现老年人娱乐、健身、文化、学习、消费、交流等方面的结合。培养服务老年人的基层文体骨干,提高老年人文体活动参与率和质量。开发老年旅游产品和线路,提升老年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要求各县(市、区、旗)整合现有资源,设置适宜老年人的教育、文化、健身、交流场所。

政府应在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等方面不断发力。可在学校、医院等单位和社区家政服务、公共场所服务管理等行业,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鼓励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为有劳动意愿的老年人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还要深入开展“银龄行动”,引导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积极参与基层监督、移风易俗、民事调解、文教卫生等活动。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引导全社会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

不断加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如何进一步帮助广大老年人树立积极老龄观?对此,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刁海峰表示,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主动参与和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老年人的健康状态会越好,“与养老院的床位相比,老年大学的座位是一种更经济、更实用、更积极的选择。我们鼓励广大老年朋友通过老年大学更好地融入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能有所为,更能乐有所为。”

近年来,各地老年大学的招生情况火爆,呈井喷式上涨。截至今年6月,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已达76296所,参加学习的学员从初创时期的900余人,增至目前的2000多万人。

“老年大学作为老年人学习的重要场所,首要任务就是抓好老年教育工作,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老年大学课堂教学。比如,通过课前5分钟、专题讲座、一天一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帮助广大老年人提高思想认识,准确理解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的核心要义。”刁海峰说。

记者走访几家老年大学发现,声乐、太极拳、摄影、养生、国画、书法等课程,深受广大老年人喜爱。一些老年大学还会深入了解老年人的兴趣,开设对应的课程,比如英语、陶艺等。很多老年人都表示,老年大学课程紧跟潮流,一点儿都不“老”。

“近年来,中国老年大学协会陆续推出了《新时代老年大学校长读本》《培育和树立积极老龄观》《老年健康教育与管理》《老龄金融》《老年益保障法律实务》5本通识类教材,指导各地老年大学不断丰富课程类别,深化老年人学习特点研究,加大特色课程建设和区域特色文化挖掘,助推全方位、多层次、多学科、多功能、开放式的老年教育立体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下一步,我们将提高各地老年大学对教学改革的认识,广泛开展需求调研,动员使用老年大学统编教材。认真做好教材规划编写推广工作,以教材创新为突破口,通过专题研讨、课前分享、专家讲座、学员论坛、知识竞赛、全民阅读、老年大学优秀教师观摩课等多种形式,引领通识类课程的开设,积极推进专业类和文化艺术类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全面提升老年大学教学质量。”刁海峰介绍。

但同时,老年大学的发展还存在“一座难求”、师资规模不足等问题。江苏金陵老年大学副校长叶南客告诉记者,各地老年大学(学校)可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扩大招生覆盖面,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老年教育发展成果。比如调整招生政策,借助技术手段实现网络招生与管理,推动办学资源向基层延伸。

“政府也可采取促进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老年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等办法,推动加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开设老年教育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叶南客说。

把握好退休后的闲暇时光

家住江苏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的老人徐冕,2021年退休。“之前,政府启动了互助养老等模式,鼓励和引导低龄老人、年轻人等加入养老服务队伍成为志愿者。我想着谁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那天,趁现在年龄还不算大,正是‘老有所为’的时候,便主动报名参加。”徐冕说。

据了解,要成为一名志愿者并不容易,先后要经过自主报名、资格审核、线上学习、统一考试等几个环节。在相关平台注册成功后,由平台给志愿者就近“派单”,志愿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接单”。

“比较多的单子是给高龄空巢老人送餐、买菜、买药,陪同他们看病。”徐冕说,“很多都是举手之劳,出门买个菜,顺手给邻居也买好。去趟社区的银发餐厅,顺便给老人端个菜回来。这些占用不了多少时间,但我心里却特有成就感。”

得益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像徐冕这样的老年人开始树立积极老龄观。“中国人民大学多次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显示,在过去几年,除医疗消费外,老年人的其他各类消费支出水平及其比重呈基本持平或有所上升态势。这说明老年人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虽仍以基本消费为主,但服务购买的比重有所增加,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消费结构。此外,较低年龄组(60岁至69岁)老年人文化娱乐消费比重与较高年龄组(70岁以上)的比重相比有了较大提升,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这反映出新进入老年群体的人群消费结构已经有了较明显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意识到,退休后更要把握闲暇时光。”叶南客说。

得益于智慧养老产品日益丰富,老年人对熟练运用智能技术寻求帮助有了更高需求。广东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西溪社区每个月都会开展两场“智叻星”手机课堂,社工们教老年人调整手机字体大小、使用微信聊天功能以及适老小程序,引导老年人通过小程序实时查询周边的养老服务机构和服务活动。手机课堂里还加入防范电信、电子支付风险等知识要点,让老年人在使用手机过程中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这些年轻社工面对面、手把手教学后,我们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一键下单购买服务项目,我们也进入了‘智能生活’。”说起智能化养老平台的使用,社区居民王奶奶表示现在自己操作手机已经很轻松。

“帮助老年人树立积极老龄观,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就是要想方设法不让老年人在时代潮流中掉队。”叶南客介绍,今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不满足于以往封闭、被动性的生活,而是主动开展社会交往。低龄老人将越来越多参与社区建设,参加公益活动或志愿服务,增加社会参与的主动性和频率,发挥专业价值以及社会经验,为周边居民和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我们可以引导退休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注重发挥低龄老年人互助养老作用,壮大助老人才服务队伍。积极传达老年人力资源的优势和价值,在社会认知充分尊敬老年人的意愿且自身身体条件符合就业要求的情况下,合理规划、有效推进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叶南客说。(记者 任欢)

来源:光明日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