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水浒传中有一桩悬案,那就是在晁盖之前,是谁劫走了上一年的生辰纲?
我们细看水浒原著,就会发现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有一位独脚大盗,就是这位独脚大盗不留痕迹地劫走了前一年的生辰纲。
综合分析可知,晁盖只是一个背锅侠,或者说是别人偷驴,他拔了拴马桩,以至于蔡京和梁中书以为两次生辰纲都是晁盖所劫。
为了证明是谁取走了前一年的生辰纲,我们先回过头来看看青面兽杨志是怎么分析前一年案情的:“小人也曾听得上年已被贼人劫去了,至今未获。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 、桃花山、伞盖山 、黄泥冈、白沙坞 、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
杨志押运生辰纲之前,花和尚鲁智深还没上二龙山,二龙山宝珠寺的大当家是金眼虎邓龙,打虎将李忠要是没上桃花山,当时桃花山的大当家应该是小霸王周通。
无论是邓龙周通还是李忠,都没有能力把劫取生辰纲一案做得滴水不漏,如果是他们作案,二龙山和桃花山早就被官军踏平了。
十万贯金珠宝贝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这还直接关系到大宋丞相蔡京的脸面,各府县官和捕盗提辖肯定将其列为督办案件,不破不罢休。
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纸里也包不住火。如果各路山贼水匪和江湖势力的嫌疑都被洗清了,那么就只剩下两个可能了:其一,梁中书不是一个好女婿,他忽悠了老丈人蔡京;其二,某些隐世高手使用非常规手段,让凡俗六扇门高手查不出蛛丝马迹。
梁中书有可能舍不得花十万贯来给老丈人置办寿礼,所以买了一些假货,再假装半路被劫。梁中书的“孝心”到了,蔡京也说不出啥来,没准儿还会安慰女婿:“破财消灾,你的心意我领了!”
至于第二种可能,就把疑点都指向了一位梁山好汉——独脚大盗入云龙公孙胜!
读者诸君都知道,梁山派系林立,小山头也有十几二十个,但却只有一人既没有同伙,也没有朋友,一向独来独往,神龙见首不见尾。
这个人就是入云龙公孙胜,在二仙山紫金观修道,他师父罗真人座前,还有上千个会腾云驾雾的黄巾力士。
在整部水浒传中,如果罗真人不下山,入云龙公孙胜就是尘世间第一高手,他有秒杀任何一位武林高手的实力。金剑先生李助施展入门级的御剑之术,就把卢俊义杀得浑身冒汗,公孙胜用手一指,李助就失去了战斗力。如果公孙胜想干掉卢俊义,只需要吹一口气就行了。
青面兽杨志的武功,也就相当于或者稍逊于豹子头林冲和花和尚鲁智深,单打独斗未必是玉麒麟卢俊义的对手。如果公孙胜想独取生辰纲,青面兽杨志和他手下的是一个军汉,是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的。
抢劫不是请客吃饭,自然是人越少越好。如果公孙胜独取生辰纲,不但可以把十万贯金珠宝贝一口独吞,而且还能避免人多嘴杂走漏风声。
但是公孙胜非要大张旗鼓地打上东溪村晁盖的家门,闹得全村都知道来了一个蛮横道士。
公孙胜确实是打上门去的:“晁盖从后堂出来,到庄门前看时,只见那个先生身长八尺,道貌堂堂,生得古怪,正在庄门外绿槐树下打那众庄客。”
晁盖等人下定决心劫取生辰纲,首先自然是要踩点儿侦查,但是公孙胜老神在在地表示用不着:“这一事不须去了。贫道已打听,知他来的路数了,只是黄泥冈大路上来。”
要知道七星聚义的时候,梁中书还没有确定让青面兽杨志去当押运官:“上年费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东京去,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至今无获。今年帐前眼见得又没个了事的人送去,在此踌躇未决。”
是梁中书的夫人,也就是蔡京的女儿推荐了杨志,这才有了梁中书对杨志的承诺:“只要你把生辰纲安全送达,我就让泰山大人保举你做大官!”
杨志还没有出发,公孙胜就断言他必走黄泥岗,这就令人十分费解了:莫非公孙胜有未卜先知之能?如果他真的能掐会算,又怎么会算不出何清告密导致白胜被抓?
能独取生辰纲而不独取,知道“智取”计划漏洞百出而不弥补,公孙胜的做法,让人怀疑他就是想把这件事情闹大。
晁盖劫取生辰纲东窗事发,蔡京和梁中书都知道是东溪村保正晁盖做下了这桩惊天大案。按照官场和六扇门的规矩,可定要把两次生辰纲被劫“并案侦查”。
即使公门中人怀疑第一次生辰纲并非晁盖所劫,但是为了给蔡京一个交代,自然会把矛头指向晁盖:“两次都是他劫的,今年的案子破了,就等于去年的案子也破了,我们可以结案交差了。案犯已经逃窜到梁山落草为寇,征剿就是军方的事情了!”
晁盖两劫生辰纲的罪名被坐实,第一次是不是公孙胜带着紫金观黄巾力士下的手,已经不会有人过问了。
公孙胜成功地把晁盖拉下水,自己却无意参与分肥——有去年的十万贯金珠宝贝,够罗真人一伙花上一段时间了。
公孙胜此举,可以理解为有舍有得:舍弃了七分之一的财宝,却洗清了独吞十万贯的嫌疑,再也不会有人怀疑紫金观藏了多少隐世高手了。
综合分析公孙胜身上的种种疑点,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他劫走了前一年的生辰纲,为了转移梁中书的视线,公孙胜隐藏了自己的实力,让吴用的“智取生辰纲”变成了破绽百出的“蠢取”。
当然,“公孙胜独取生辰纲”只是笔者一家之言,最后的结论还是要由读者诸君来下:如果公孙胜贪图十万贯金珠宝贝,何不从罗真人座前叫几个会腾云驾雾的黄巾力士帮忙?他把晁盖拉下水,到底意欲何为?如果前一年的生辰纲不是公孙胜所劫,作案者又会是谁?
众所周知,智取生辰纲之前有一场风风火火,热热闹闹的七星聚义,但是,智取生辰纲实际上是八个人的行动,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第八个人就是白日鼠白胜。
白胜家住在黄泥冈以东十里的安乐村,是个典型的闲汉,从他的绰号就可以作出判断——耗子夜间行动,见不得光,那白天的老鼠岂有不闲之理?
白胜早年得到过晁盖的接济,一直心存感激,所以义不容辞地加入了劫取生辰纲的犯罪行动。说来也真有意思,梁中书送给老丈人蔡京做寿礼的十万贯金珠宝贝明明是灰色收入,不义之财,老百姓们却只能看着生气咬得牙根疼,如果有谁忍不住胸中怒火去劫取蔡太师(大体相当于现在的人大委员长或政协主席)的“生日薄礼”,那么先受到警方通缉的肯定是这位“谁”,因为那时的法律和现在一样不允许以非法手段对付非法行为。
白胜是以挑着一副担子两桶酒的卖酒人形象完成自己的秀的,出场时他唱出了《水浒》中最著名的一首诗词: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白胜唱得确实不错,不过,他说得比唱得还好,更确切地说是他演得比唱得还好。
当杨志在黄泥冈上怀疑白胜的白酒里头有时,白胜以牙还牙地看着杨志冷笑道:“你这客官好不晓事!早是我不卖与你吃,却说出这般没气力的话来!”
随后,晁盖吴用等假扮的贩枣客人买下了一桶酒,来引诱杨志等人上钩,吴用假装要多赚白胜一些酒喝,用提前放了的椰瓢在另一桶里舀了一瓢,白胜劈手抢过那瓢酒倒进桶里,盖上了桶盖,还顺口奚落了一下他的合作伙伴:“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罗唣!”
杨志的手下见“贩枣客人”喝了酒后安然无恙,便过来要买剩下的这一桶,眼看对方就要上钩的白胜心中肯定非常兴奋但他却能保持表面的平静,而且假装生气地说“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在里头!”杨志等人喝下酒之后,沉得住气的白胜也没有匆忙离去,而是继续忽悠对方,说什么“这桶酒被那客人饶一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半贯钱罢”,然后才“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
由此可见,黄泥冈上智取生辰纲虽然是由晁盖吴用等人具体操作的,这场戏的主角却应该是杨志和白胜。另外,白胜的白酒可以解渴这一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水浒》中的白酒和现在的泸州老窖二锅头等白酒不是一个概念,前者应该更接近于现在的啤酒,这样,武松在“三碗不过冈”酒店一口气连喝十五碗就比较可以理解了。白胜的长处是口才很好演技颇高,他这个闲汉赌客能讨上老婆大概与此不无关系,短处则是意志不够坚定,组织纪律性不够强。当他不幸和他老婆一起被官府逮捕时,开始时还是一派“打死也不说”的好汉姿态,连打了四五顿之后,他感觉自己“打熬不过”,只得招了,这才有了三阮大战石碣村,林冲火并梁山寨的精彩故事。宽宏大量,宅心仁厚的晁盖并没有忘记白胜这个倒霉兄弟,后来,他让吴用用计帮助白胜成功越狱上了梁山,只是不知白胜那押在女监的老婆最后怎么样了。
尽管白胜是在严刑拷打之下才做了软骨头的,但这毕竟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污点,而且这个污点像五行山压住孙悟空一样把白胜死死地挡在了座次的末尾——刚上山时排在最后还可以理解,但山寨上来了新人时,他还是呆在最后,等到山寨上有了一百零八条好汉时,他虽摆脱了最后一名的无颜,却还是没有跳出倒数后三名的尴尬,而当初和他一起在黄泥冈智取生辰纲的兄弟们都跻身天罡星集团,比他的座次高出七八十位甚至上百位,换句话说,他被兄弟们远远地抛在后面了。
可能耐庵先生也觉得白胜同志有些可怜,就给他安排了一个相对来说算作善终的结局——征方腊时因染上瘟疫病逝于山清水秀的杭州城。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作者:许云辉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情节,至今仍赫然出现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上,被教参解读为一出由导演吴用精心设计、八条好汉倾情出演、杨志一行通力协作的智斗好戏。
可惜,从策划构思劫取生辰纲到晁盖毁庄出逃,前后不过十日。因此,该剧导演功力不足、众好汉演技欠佳、杨志等智力有限。由于劫夺生辰纲的整个过程破绽百出,所以,《智取生辰纲》只能以“愚”字贯穿始终。
(一)动机愚蠢劫宝小分队劫夺生辰纲的动机绝非替天行道或劫富济贫,而是见财起意利令智昏。吴用在拉阮氏三雄入伙时,已将目的道得分明:“取此一套富贵不义之财,大家图个一世快活。”但刘唐为这次行动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此等不义之财,取之何碍?”晁盖深表赞同且认为“天理知之,也不为罪!”
生辰纲是北京大名府梁中书敬献岳父蔡太师的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礼物。生辰纲既被定位为不义之财,劫夺生辰纲自然成为维护正义的英雄壮举。逻辑思维如此混乱,可谓愚蒙。
而要将这批价值连城的礼物从北京顺利押送到东京,只能跋山涉水走旱路,且“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沿途强人环伺、响马觊觎,凶险万分。各路强人虽对这笔珠宝垂涎三尺虎视眈眈,但慑于官府势力,始终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偏有一股神秘劫匪,胆大包天,老鼠别手枪----起了打猫的心思,凭借滴水不漏的计策和干净利落的手段,不仅成功劫取第一批生辰纲,更至今逍遥法外让官府徒呼奈何。神秘劫匪的成功先例,强烈刺激了晁盖等人的复制欲望,“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和尚可以作案后销声匿迹,我等就不能得手后安然无恙?在吴用的不断唆使和信誓旦旦担保下,晁盖终于决定摸一回,走一趟,干一票,劫夺第二批生辰纲。
(二)鼓动愚拙晁盖将刘唐介绍给吴用后,紧接着道:“他的来意正应我一梦。我昨夜梦见北斗七星直坠在我屋脊上,斗柄上另有一颗小星,化道白光去了。我想星本家,安得不利?”吴用聪明透顶,不仅猜出晁盖已经决定动手,还主动献计献策:“此一事却好。只是一件∶人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这段事,须得七八个好汉方可,多也无用。”
吴用对人数的限定纯属主观臆测,溜须拍马。此时即便是能掐会算的神仙,也无法未卜先知押运队伍人数。梁中书如果吸取上次被劫教训,坚持按照预定计划行事,在“着落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帐前十个厢禁军,监押着车;每辆上各插一把黄旗,上写着‘献贺太师生辰纲’;每辆车子,再使个军健跟着”的同时,利用当朝太师女婿的特殊身份,责令或请求沿途官府派员协助武装押运,吴用这区区七八人焉敢太岁头上动土!所以懵懂如晁盖,都看出了他的居心:“莫非要应梦中星数?”
既被窥破心思,吴用索性赤膊上阵将阮氏三雄拉下水,正巧公孙胜又主动找上门来,于是吴用在酒席宴上骄傲地宣称:“保正梦见北斗七星坠在屋脊上,今日我等七人聚义举事,岂不应天垂象?”当晁盖言及白胜时,吴用再次找到“应天垂象”的根据:“北斗上白光莫不是应在这人?”吴用何以念念不忘“应天垂象”?无非是以此向小分队作出强烈心理暗示:既然我等七人聚义举事纯属“应天垂象”,那么生辰纲“此一套富贵,唾手而取。”
如此重大行动,不百般求证理论与实践的可行性,不精密策划设计预伏、劫夺、销赃等具体步骤和行动方案,而只凭“应天垂象”四字,拽上几个亡命徒,打上一剂强心针,就贸然前往黄泥冈,岂非愚拙?
(三)住店愚蠢安乐村位于事发地黄泥冈东十里路,是白胜的老窝。按照吴用计划,行动前夜“只这个白胜家,便是我们安身处。”后大约虑及七条形容古怪的大汉住到一个当地赌客家里过于扎眼,临时改住安乐村王家客店。宋时住店虽不需要身份证,但旅店“每夜有客商来歇息,须要问他‘那里来?何处去?姓甚名谁?做甚买卖?’都要抄写在簿子上。官司察时,每月一次去里正处报名。”
晁盖身为保正(略等于现在的乡长),吴用“万卷经书曾读过”,见闻广博,却都不知如何投宿,岂非愚蠢?但进店登记时吴用又熟知住店规矩,“抢将过来答应道‘我等姓李,从濠州来贩枣子去东京卖’”。娴熟的应答虽然完全符合住店登记四个条件,但结伴同行贩枣正常,七条大汉同姓李未免过于巧合,吴用画蛇添足的表现愚蠢之极。
此外,晁盖在当地大名鼎鼎,“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这张脸已经是仗义疏财的标志,吴用不帮晁盖做丝毫掩饰,让他素面朝天冒充贩枣客人推着江州车儿大摇大摆住店,愚笨至极。
(四)劫夺愚妄他们按计划在黄泥冈展开行动时,刘唐先紧握朴刀亮相,理由是“听得多人说这里黄泥冈上时常有贼打劫客商”,如此解释自备防身武器本也无可厚非,但在杨志的队伍与白胜拌嘴时,小分队却气势汹汹“都提着朴刀走出来”。如此全副武装,人手朴刀一把,直接对付孤掌难鸣的杨志和十几个疲惫不堪心怀怨恨的军汉已是绰绰有余。如果引起杨志警惕,岂不前功尽弃?
小分队的表演证明了酒里没有后,众军汉凑了五贯足钱来买另一桶酒。白胜欲擒故纵做气恼状,小分队成员表现出令人生疑的热心,先是古道热肠“劝”白胜“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又喧宾夺主把白胜“推”开一边,再自作主张将酒“提”给众军汉去吃,不仅乐于助人“借”椰瓢给他们用,更出手大方主动“送”枣子给他们下酒,如此拙劣愚妄的演技,竟然瞒过了精细的杨志,实属侥幸。
(五)束手愚拙虽然计划不周,好歹侥幸得手。晁盖却高估了吴用策划智力,低估了官府侦破能力。生辰纲事发后,郓城县“沸沸扬扬地说道是‘一伙贩枣子的客人,把麻翻了人,劫了生辰纲去’”。晁盖却掩耳盗铃充耳不闻,明知已“做下迷天大罪”,却不未雨绸缪早做防范,广布耳目四处探听,反而与阮氏三雄瓜分金银,和众人“在后园葡萄树下吃酒。”若非宋江通风报信,晁盖必定束手就擒。倘无朱雷二都头假公济私,晁盖早已家破人亡。晁盖一介武夫缺乏智谋无可厚非,吴用“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智在何处?
东京太师府给济州府尹下达指示:“要拿这七个贩枣子的并买酒一人。”济州府刑侦大队长何涛从弟弟口中获得领头的是郓城县东溪村晁盖、卖酒的是安乐村赌客白日鼠白胜的准确情报后,奉命率专案组连夜赶到安乐村逮捕白胜,人赃俱获。白胜熬不住酷刑,招供“为首的是晁保正。”专案组星夜兼程赶到郓城县后,已是“当下巳牌时分”(早上十点左右),恰逢知县下早班吃饭,何涛只得傻等“吃了一个泡茶”的时间,此时大约十一点。
宋江从何清口中得知实情后飞马报信,“没半个时辰,早到晁盖庄上。”从时间上可以推断出,晁盖得讯时间大约为正午十二点。为防万一,宋江故意在公堂上为晁盖争取逃命时间,建议县长和专案组:“日间去,只怕走了消息,只可差人就夜去捉”。所以,当官兵到达晁盖庄园时,“已是一更天气”,也就是傍晚六点左右。在生死攸关的宝贵的六个小时中,晁盖赖在庄上干了些什么呢?
接到宋江报信,晁盖的确“吃了一惊”,足以说明小分队对案发一事毫无思想准备。晁盖先接受吴用建议,叫吴用和刘唐先将还没焐热的生辰纲“收拾五七担挑了,一径都走奔石碣村三阮家里去。”他自己和公孙胜做善后处理工作,心闲气定地发几块大洋遣散不愿跟随逃命的下人,监督愿意舍命相从的庄客“并叠财物,打拴行李”。这是逃命吗?纯粹是搬家。直到官兵将形成包夹之势时,晁盖才仓皇焚庄出逃,愚拙到了难以理喻的地步。
年前劫取第一批生辰纲的绿林豪杰,没有留下丝毫蛛丝马迹,案发地点、抢劫人数、劫取方式,成为一个永远的谜团,这才得以天马行空坐享其成,此方为智。反观晁盖等人劫夺第二批生辰纲,由于计划破绽百出,从案发到白胜被逮捕,从白胜招供到小分队逃窜梁山,不过区区十余日。因此,“智取生辰纲”非但无“智”,反而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愚”字!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五十余万字。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经营山东达30年之久的李璮策动反叛元朝,南宋为何不作为?
《水浒传》之晁天王(三)盗星陨落曾头市
在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第十六回里面,吴用、晁盖等人用计夺走了由杨志负责押送的生辰纲,这也就是所谓“吴用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这一家喻户晓的故事,甚至也曾经被选入课本,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但是我们知道,这生辰纲在故事中原是京城蔡太师的女婿送给蔡太师的的生日贺礼,令人疑惑的是,这批贺礼明明是钱财,为什么要在最后加一个“纲”字呢?
一、“纲”为何物?
在原著《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中,大名府梁中书收买了十万贯庆贺生辰礼,准备送往京城给自己的岳父蔡太师,苦于没有负责押运的合适人选,经自己的夫人提醒,梁中书想起了小有名气的青面兽杨志。
上图_央视版水浒传里智取生辰纲时,吴用、晁盖等买酒解渴的剧照
梁中书将这批礼物称之为“生辰纲”,既是蔡太师生日,唤为“生辰”倒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但是为何又要在生辰后面加一个纲呢?这纲是何意?难道是专门与贺礼连用的嘛?其实这纲字的背后大有来头。
《汉语字典》解释“纲”字的第二条说纲是“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在唐宋时期,以纲作为计算单位的运送方法叫做“纲运法”。据记载,纲运法起源自唐朝,《唐语林》载:“刘晏为诸道盐铁转运使,时军旅未宁,西蕃入寇,国用空竭,始于扬州转运船,每以十只为一纲,载江南谷麦,自淮泗入汴,抵河阴,每船载一千石”。
刘晏是中唐时期著名的理财专家,他上任诸道盐铁转运使时,国家正对周边的奚和契丹族用兵,再加上国内军阀割据,国家对于江南地区的赋税愈发倚重,江淮漕运便是国家运输江南赋税的生命线。但是战乱的频发使得这条生命线却屡屡受阻,刘晏下车伊始,便对漕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作为改革的重点之一,纲运法应运而生。
上图_ 唐朝各藩镇形势图
刘晏主持下的纲运法“十船为纲,每纲三百人,篙工五十人,自扬州遣将部送至河阴”“船十艘为一纲,使军将领之。十运无失,授优劳官”,这样的好处在于若运输队在中途遇到危险,后续的运输队即可获悉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并且这种方法使得每次运输权责明确,管理方便,易于褒功罚失。
刘晏的改革虽然在当时作用有限,但是纲运法却被后世多个朝代所沿用,影响深远。宋朝在唐朝纲运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一套复杂的纲运体系。首先,唐朝的纲运法起初只限于漕运,也就是水运,到了宋朝,纲运也就不再限于水路,而是扩大到了陆路,运输的对象也不再限于粮食,诸如马、茶、盐、银甚至石头都成为了纲运的对象,相对应的就出现了马纲、茶纲、盐纲等名词。也因此,《水浒传》中梁中书为蔡太师准备的生辰礼物,本质来讲也是一种货物,因此也就被称之为“生辰纲”了。
上图_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
二、怎么运?谁来运?
在唐朝刘晏原本的设计中,纲运法似乎只是一种地方施行的制度,每次运输的负责人都是武官,并没有固定的运输官和运输部门。《水浒传》中的描写和刘晏的纲运法极为相似,或许是因为生辰纲是梁中书的私人货物,所以梁中书只是遣派了杨志并且在厢禁军中点拔了十多个军士。但是事实上,宋朝的纲运法绝不会如此随意。
宋朝在中央设立盐铁司、度支司、户部三司,三司掌管财政大权,其中就包括钱粮物资的转运。具体而言,纲运是度支司的职责,在京城和重要的州、军等地,度支司设立了司农寺,司农寺的职责就是专门负责接收由各个地方运输而来的钱粮物资,同时负责将这些钱粮物资登记入库。
司农寺下设排岸司和下卸司两个部分,排岸司的职责大概是核实货物的数目,如果货物的数目有差错,就要立马上报进行调查。相比而言,下卸司的差事就要苦了一些,顾名思义,下卸司主要是负责卸货的。
上图_ 《宋会要》共500卷,宋代特设“会要所”修撰《会要》,《宋会要》就是由宋朝本朝史官编写的
在地方上,度支司设立了专门负责水路纲运的发运司。《宋会要·食货四十六》中记载:“凡水运,自江淮、南剑、两浙、荆湖南北路,运每岁租籴至真、扬、楚、泗州,置转搬仓受纳,分调舟船,计纲溯流入汴至京师,发运使领之。诸州钱帛、杂物、军器上供亦如之”,发运司由发运使管理,负责每次运输物资的调配,具体事宜包括管理仓库、调发运船、招募士卒运送等等。但无论地方上是否有发运使,地方上一般都会设有催纲、拨发等官,主要负责催发纲运、点检物资和缉拿盗贼等事情。
由此可见,宋代由中央到地方其实都设有专门负责纲运的机构与官运,这样便形成了一套由地方到中央的垂直系统。不仅如此,每次押纲人员的选择也不能马虎。每次纲运,官府都会确定一个“主纲人”或者是“管押人”,《水浒传》中的杨志就是这样的角色。但如果说杨志是虚构的话,那么在南京发现的一枚宋银铤上(宋朝一种束腰状的银块),就赫然刻着“肇庆府银纲押纲人李达监官”,很显然这个叫做李达的人就是这次纲运的押纲人。
上图_宋代银铤
剩下的押纲人员,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负责纲运安全的的士卒,这些士卒大都来自于厢军、禁军或者民兵,另一类则是民夫,他们在押纲的过程中,主要负责一些杂事和操纵交通工具,例如水运的民夫就包括驾船人、艄工、水手等等,陆运的就包括脚户、车夫、马夫和扛夫等等。押纲在宋代是一种徭役,所以押纲人员既可以从军民中选派,也可以选择雇人,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纲运所需的交通工具都应该由官府事先准备好。
每次纲运出发前,地方的知州、通判、排岸司或者发运司的人都会亲自到场点检核实清楚,点检完毕之后,押纲人就会用锁链、木箱等密封,还会贴上封条。不仅如此,押纲人的身上还必须随身携带着一本“行程历”,每日纲运到何处,途中有何意外发生等都要详细记载,而押纲的路线也是事先规划好,押纲人员不得随意取道。
押运途中,押纲人要负责监管士卒民夫,防止货物出现意外,不能无故擅离职守,《宋会要》记载:“诸押纲人无故离本纲经时者,杖一百;虽有故而经三时者,罪亦如之”。到了南宋孝宗时,押纲人一般有文武两人,互相监管,沿途的排岸司、发运司都负有对押纲人的监督之责。
上图_ 央视水浒传中的杨志
《水浒传》中的杨志押纲时,可谓是步步小心,押运生辰纲时是夏日,众人一行都是山路,没走多久便大汗淋漓,见到林子便想钻进去歇息,但是杨志却担心有匪徒不依他们,可见杨志深知押纲人的职责重大,万不能有任何马虎,奈何他碰上了《水浒传》里面智商最高的吴用。正是因为押纲人责任重大,所以杨志在得知生辰纲被劫之后,只能畏罪潜逃而不敢再回去见梁中书。
纲运一般也有时间限制,虽然宋朝没有秦朝“失期,法皆斩”的苛刻规定,但亦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到达目的地之后,再由目的地的排岸司等机构堪合点检,相关机构点检核实无误之后,一场纲运才会正式结束。
宋朝的纲运法较之唐朝的纲运法,无论是在机构的设置上还是人员的配置上,都可谓细致入微,有着详实可依的法规条文。这一方面当然体现出了宋代统治者对于纲运的重视,但其实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排岸司、发运司以及各地的催纲、拨发等一干官员,其职责是类似甚至是有重叠的地方,这也映证了宋朝“冗官”的政治弊端。
上图_ 隋唐运河及漕运 (圈黑处为古封位置所在)
三、纲运与国家命运
就纲运的本质而言,其实就是古代运输的一种组织方法。在视漕运为生命线的古代王朝中,朝廷对漕运等运输事务极为重视并非鲜见,但是宋代重视纲运却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
宋朝承五代之乱,而五代之弊实由唐代的藩镇割据所造成,唐代的地方藩镇“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集军、政、民权于一身的地方节度使,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割霸一方的土皇帝。赵匡胤崛起于行伍之间,对五代之乱有着深刻的认识,北宋建立之后,赵匡胤采取了赵普的意见,即“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而纲运就是其中“制其钱谷”的重要保障。
上图_ 赵匡胤(927年-976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明确记载赵匡胤明令各地:“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权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络帛之类,悉辈送京师 ” 。地方政府在留够足够的费用支出之后,便要将剩下悉数的赋税送往京城。如此一来,地方便无力组织起与中央相抗衡的势力,国家的可能性也就这样被消弭了。
地方政府所要向中央输送的税赋,沿途靠的便是纲运这种运输方法。“国家 常赋,皆自诸路纲运起发具有”,也因此我们可以看见,宋朝对于纲运法所设置了一整套复杂且严密的体系,这些都是为了保障纲运的正常运行。
纲运原本是为了收取赋税,制衡地方而服务的,但有些时候,纲运也时常被用来满足皇帝个人的私欲。
上图_ 宋徽宗的《瑞鹤图》卷
生活在北宋徽宗年间大运河的沿途居民,一定会看见这样一番情景:前后相接的运船载着一件件特殊的货物正朝着北方进发,这货物不同于平常纲运所输送的货物,既不是粮食,也不是银两盐茶,而是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而这些劳民伤财的纲运也只是为了满足一个皇帝的个人爱好罢了。
艺术天赋极高的宋徽宗不仅仅在书画上造诣极深,他对中国的古典园林更有着独特的看法,他继位之后,便在开封城北修建了一座皇家园林,名为“艮岳”,艮在八卦中就是山岳的意思,又隐含男子的意思。为了修建这座皇家园林,宋徽宗下令在全国各地寻找各式各样的奇石,并将这些奇石运往开封装点艮岳。而这些从江南运至开封的石头,也采取了纲运的方法,称之为“花石纲”。
上图_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
宋徽宗第一次下令运花石纲是在建中靖国元年,《续资治通鉴》中记:“是岁,以修奉景灵宫,下苏、湖二州采太湖石四千六百块”,紧接在崇宁四年,宋徽宗又下令“朱勔领苏、杭应奉局及花石纲于苏州”,这个朱勔和童贯、蔡京等是一丘之貉,专以逢迎宋徽宗为己事。包括朱勔在内的诸多奸臣见宋徽宗热衷于花石纲,这些奸臣每年都会想方设法运送花石纲。
这些石头被运送到了开封之后,主要用于点饰艮岳,但也会用来装饰其他宫殿。光艮岳一处,所需的花石纲数量也是极大。史书记载,艮岳“四向周匝,徘徊而仰顾,若在重山大壑,幽谷深岩之底”,这些景观基本上都是人工制造,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若要营造出幽谷深岩的感觉,需要用多少花石纲。光艮岳中的一处宫殿华阳宫就“左右皆大石林立”,其中最大的一块石头叫做神运峰,神运峰“广百围,高六仞”,妥妥的庞然大物。
上图_ 艮岳图
艮岳的修建,在中国园林史上确实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他的修建对于百姓而言又是一页血泪史。朱勔、童贯等人以购买花石纲为名,收刮百姓,侵吞国孥,国库几为一空。而当朱勔等人知晓哪处有奇石之后,就算是在深谷幽林,也会要求当地州县不惜一切代价将石头取出,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有百姓为之殒命。
那时候苏州一带的奇石珍木几乎被这些人掠夺干净,但朱勔等人为了讨取徽宗的欢心,更不惜强取豪夺,朱勔只要以看见某户某家有奇石,便会“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识。未即取,使护视之,微不谨,即被 以大不恭罪”。
上图_ 花石纲遗物
在搬取花石纲之时,百姓的房屋也多被破坏,更令人气愤的是,若有人敢抗命不遵,朱勔便会令人强拆民居,然后带着奇石悠然而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或者奇石珍木,百姓的祖坟都会被挖掘,而更多的百姓也因此家破人亡。朱勔的行为与强盗几无区别。
为了将这些体积庞大的花石纲运往开封,大运河上的运船更是首尾相连,络绎不绝。规模如此庞大的纲运既耗费了大量的钱粮,又给百姓民众带来了极其沉重的徭役,有时漕运不通,便取道海上,海运风险极大,葬身鱼腹的百姓又不知多少。运送花石纲的途中,若遇桥梁城门挡住了船只的去路,便“毁桥梁,凿城郭”,前面提到的神运峰,因为体积庞大,运送它时“载以大舟,挽以千夫,凿城断桥,毁堰拆闸,数月乃至”,可谓是耗费大矣。
上图_ 汴河漕船
纲运法被制造出来的初衷原本是为了向京城输送赋税,这样既能够保证京城物资充足,也能够确保地方无力与中央抗衡,可谓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方法。但是当它服务于个人的私欲,它便成为了助纣为虐的工具,致使劳民伤财,哀鸿遍野。无论是艮岳还是大运河上运送花石纲的运船,都是宋徽宗统治下的一个缩影,百姓的哭泣终究成为了揭竿而起的怒吼,艮岳也抵挡不住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脚步。
公园1127年,金朝攻破北宋都城开封,掳徽、钦二帝及一干皇室大臣北还,北宋就此灭亡。宋高宗赵构南渡建立南宋之后,将临安其中一扇城门命为“艮山门”,与徽宗修建的艮岳遥相呼应,以示故国之思。
作者:愁予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水浒>名词解释》 《山东师院(社会科学版》1975年第5期
〔2〕《宋代纲运与阶级矛盾》 王瑞明 《历史研究》1978年第10期
〔3〕《<水浒传>事物杂考六则》 胡竹安 《淮北煤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
〔4〕《论北宋时期的花石纲》 单远慕 《史学月刊》1983年第6期
〔5〕《北宋漕运押纲人员考述》 陈峰 《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6〕《宋代的纲银及纲运制度》 刘翔 《东方收藏》2011年第9期
〔7〕《唐代江淮漕运的历史考察》 高荣盛 《安徽史学》1998年第3期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吴用这个人自视甚高,这是他的性格特点之一。且不说他被人称为智多星,但看他整天手里拿着的那把扇子,就知道吴用将自己定位成了诸葛亮这样的智圣一类的人物。
赤发鬼刘唐跑到东溪村给晁盖报信,想与晁盖一起劫取生辰纲。这时吴用也来到了晁盖家中,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兴奋,对整个行动方案进行了策划和实施。
参与劫取生辰纲的一共是晁盖、吴用、公孙胜、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刘唐和白胜八人。劫取的地点是在郓城县以东十里的黄泥冈。吴用原定的计划是这样:八人在行动的前一天呆在安乐村的白胜家中,等到了行动当天推着七辆装满枣子的江州车在黄泥冈等待杨志。
等杨志等人出现后,再由白胜挑着酒桶上冈。“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搭地。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走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这个计策如何?可以这么说,如果完全按照这个计策,劫取生辰纲的计划可谓是天衣无缝。不过从结果来看,这个计划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和执行,期间出了几个大问题。
问题一,按照原定计划,吴用等八人在劫取前一天应该是住在白胜家中的,这样做可以避免暴露目标。但在实际实施前,晁盖等七人却是住在安乐村王家酒店的,并没有住在白胜家,而晁盖又在酒店中被何清认出,这就给后面的破案提供了线索。
问题二,劫取生辰纲所用的道具——七辆装满枣子的江州车也被放在了王家酒店,而这七辆车又被遗弃在黄泥冈作案现场,这也为后来的破案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问题三,劫取生辰纲能够成功最关键的一条是白胜的酒。而白胜作案前又莫名其妙地出现在王家酒店,作案后这两个酒桶也被遗弃在现场,这无疑也是案件很快被破的一个关键因素。
从这三点可以看出,作为劫取生辰纲一案的策划者,吴用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放弃了在白胜家居住的原定计划而改为住在王家酒店并没有做任何的暴露身份和作案工具的处理。
另外一个巨大失误在于,麻倒了杨志等人后,将所有的作案工具都遗弃在现场,没有做任何的处理,这也给破案提供了关键线索。
综合这两个失误来看,吴用在制订计策时就有一个毛病,整个计划不够周密,这体现在作案工具被遗弃在现场这个细节上。而没有在白胜家中居住而改在王家酒店,这又体现出吴用的另外一个毛病,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吴用缺乏应该能力。
如果原定计划没变,江州车儿和晁盖的身份就不会被发现,白胜的酒桶也就不会在王家酒店经过,这样一来破案的难度就会增加不少。而住进了王家酒店,吴用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将作案工具和人员进行任何处理,这导致了案件很快被侦破。
总之,吴用这个计策实在是不怎么样,用四个字可以概括:漏洞百出。
参考书籍:《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