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狄公被委派到濮阳任县令一职,狄公带领手下几位随从率先来到濮阳县城,待安置妥当之后再把家眷接过来。
到了濮阳,狄公率先和前任冯县令进行工作上的交接。交接完毕后,狄公来到书房,整理前任冯县令留下的资料、卷宗,熟悉后便准备正式开始工作。
1狄公唤来洪亮,此人是狄公从老家带来的,一直跟随在狄公身边,照顾他的日常起居,以及办理一些狄公交代的事情。
洪亮来到书房,朝狄公行礼道:“老爷,不知道唤小人过来有何吩咐?”
狄公笑道:“先给我倒壶茶吧。”洪亮闻言,立即出了书房,从外面提来一热茶,给狄公倒满了一杯。
狄公端起茶杯,轻轻喝上一口,顿时感到神清气爽,向洪亮问道:“你如何看待此时的濮阳县?”
洪亮略微思考,回答到:“濮阳县在上任县令冯大人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一派繁荣景象,想来老爷今后也能轻松一些。”
狄公听后点点头,说:“冯县令确实是一位难得的干吏!濮阳县的现状比起之前咱们在的汉源县,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老爷,这两天我也走访了不少地方,有一个地方我感觉有些异常,不知道该不该说?”洪亮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事情,禁不住说道。
“哦?是什么事情,但说无妨。”狄公疑惑地问道。
“是这样的,我在城北净慈寺附近查访的时候,发现这个寺庙中有五六十个和尚,这些和尚一不诵经,二不念佛,整日喝酒吃肉,生活奢靡,此举十分可疑。”
“并且,我听周边的村民说,寺中的方丈十分富有,寺庙中建的像宫殿那般豪华,方丈的屋中更是极其奢靡。”洪亮说道。
狄公说道:“本朝佛教盛行,和朝廷官员的推崇脱不掉干系。所谓上行下效,正是如此。此事如果不涉及到律法,我们切不可妄议,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老爷,这正是我想说的。我怀疑这个寺庙的财富来源不正,说不定是涉及到一个天大的阴谋。”洪亮接着说。
“具体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打听到什么消息了?”狄公问道。
“我听说,五年前这座寺庙里只有三五个和尚,穷的都快揭不开锅了,和尚天天出去化缘都不能吃饱饭,眼看着寺庙就要解散。五年前,不知道从哪里来了几个和尚,个个长得高大英俊,现任方丈就是那几人中的一个。一年后,寺庙中的送子观音像开始显灵,据说但凡是在寺庙中求子的女子,在寺庙中求拜之后,几乎都怀孕了。”洪亮说了这么多,感觉口干舌燥,端起一杯茶水一口吸完。
听到这里,狄公也来了兴趣,对洪亮说:“你接着说下去。”
“其实这些事情还没有什么,有一件事十分可疑。方丈对外宣称,凡是前来求子的女子,都必须在寺庙中住一夜,诚心的向菩萨求拜。为了打消女子家属的怀疑,女子住进专门的房间后,都在房门上贴上封条,等次日一早由女子的丈夫亲自撕开,而且女子的丈夫也在房间的对面住下,以示安全。”
“善男信女求子成功后,都来寺庙还愿,香火日益鼎盛。方丈用这些钱,重新修建了寺庙,为香客们建起了气派的休息室,整个寺庙弄得和园林差不多。”洪亮说完,看着狄公有什么意见。
狄公却沉默不语,只是一边摸着胡须,一边沉思着。于是洪亮就问道:“不知道老爷对此有什么看法?反正我是感觉此事十分可疑,我们不能对它放任不管!”
狄公想了一会,对洪亮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将此事交给陶甘吧,他办事比较机灵,而且身手不错,可以让他继续在暗中调查一下。”
陶甘是狄公在汉源县收留的一名江湖中人,此人行走江湖多年,手段丰富,经历过大风大浪,办起事来十分可靠。
2狄公和洪亮交谈的时候,陶甘正在为没什么事可做而烦恼。他之前久在江湖上行走,奔波忙碌惯了,一旦闲下来真是浑身难受。
陶甘正准备拉着马荣和乔泰一块去外面转转,洪亮从书房走了出来,对他说:“老爷有事情吩咐你去做。”
陶甘一听,高兴的手足舞蹈,兴冲冲的跑进了狄公的书房,过了半柱香的的功夫才走出来。随即他顾不上和马荣乔泰打招呼,直接出了大门奔城北而去。
到了净慈寺附近,他先是来到了一家小饭馆,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叫了一份简单的午饭,一边吃一边观察着不远处的净慈寺。
看到进出寺庙的香客络绎不绝,陶甘凭借着行走江湖的经验判断道,如果不是佛祖真的显灵,那么其中必有蹊跷。
吃完午饭,趁着店小二过来结账的时候,陶甘问道:“这寺庙香火这么旺盛,看来求佛十分灵验啊!”
“我呸!佛祖灵不灵言我不知道,但是有不少人香客恨不得将这些秃驴抽筋剥皮。”店小二气冲冲的说。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这些和尚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了吗?”陶甘听后,惊奇的问。
店小二瞥了他一眼,将饭钱拿走,留给陶甘一句话:“要想知道怎么回事,把你老婆送进去住一晚,就什么都明白了。”说罢,再也不理陶甘,径直走了。
陶甘一边摸着脸上仅有的几根胡须,一边思索道:“看来这寺庙的水很深啊!”
随即也不再耽误功夫,站起身来出了饭馆,朝着净慈寺的大门走去。
跟随着不断走进寺庙的香客,陶甘装成一位前来求佛的虔诚的信徒。抬头望向前方高大的寺门,陶甘拾阶而上,走了大概有几十级台阶,这才到达寺门口。
“建的真气派啊!谁能想到几年前,这座寺庙差点就消失了。”陶甘心中感慨道。
踩着用干净光滑的青石板铺成的道路,陶甘来到了寺庙的第一进院子。院子里的和尚人来人往,忙个不停,在路两边还停放着两顶软轿,这肯定是有钱的香客过来求佛,亦或是还愿的。
陶甘又穿过了两进院子,这才来到了观音大殿的跟前。观音大殿是寺庙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三面被大理石板铺就的平台包裹着,更显得大殿气派不凡。
登上宽阔的台阶,跨过高高的门槛,陶甘来到了观音殿的内部,只见一座用檀香木雕刻而成的观音像矗立在大殿中央,前面摆放着供桌以及一尊巨大的香炉,里面插满了燃烧着的香烛,整个大殿内充溢着令人心旷神怡的香味。
陶甘见旁边站着一排脑门锃亮的和尚,因此也照着其他人的样子,跪在上面拜了三拜,随后往功德箱中扔进几枚铜板,这才随着人群往大殿后面走去。
大殿后面并没有什么摆设,只是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门。陶甘先是来到了右侧的小门口,正想将门推开,不了旁边的一个小沙弥问他:“施主,你是想见方丈吗?”
陶甘含糊的说:“不是,我是想方便一下,找个茅厕。”
小沙弥对他说:“那就请施主去别的地方吧,这个门是通往方丈的。”说罢双手合十,低头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陶甘只好来到大殿的另一侧,走到门前也不顾一旁的沙弥说“闲杂人等不准入内”,直接推开小门走了进去。
沙弥见状,只好由他进去,却也并不阻拦。
陶甘走进去才发现,原来这个小门对着一条长长的走廊。穿过走廊便来到了一个打扫整洁的小院子,院子中央栽种着一些花草,长势正旺,院子里飘满了不知什么名字的花香。
在院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自分布着一座房屋。陶甘心想,这应该就是前来求子的女子晚上所住的地方了。
陶甘四处观察了一番,发现此时院子里空无一人,然后就蹑手蹑脚的来到一个房屋前。看到大门上挂着一把锁,陶甘从手上摸出一根铁制的小器具,锁孔中,戳了几下就听“啪”的一声,那锁就打开了。
原来陶甘之前在江湖上行走时,没少开了别人家的门,为此他还专门打造了一把万能钥匙,任凭多复杂的锁具,在他手里都架不住几下,都能顺利打开。
陶甘轻轻将房门推开,贴身钻了进去,随即将门掩好。房内的摆设比较简单,中间有一座小点的观音像,在观音像前面还放着一个,看来这是让求子的女人跪拜用的。
房屋的一侧,摆放着一个木床。木床并不是十分豪华,只是装饰普通的木床,上面简单的放着一套被褥。唯一的一点就是木床宽度比一般的要大一些,看样子两个人并排躺在上面还绰绰有余。
木床的旁边放着一张梳妆台,上面陈列着一面镜子,以及还有两个未燃尽的烛台。梳妆台上方还有一扇小窗户,上面用白纸糊住,环顾四周,就再也没有什么家具了。
“看来该找找有没有秘密入口了。”陶甘一边观察,一边自言自语道。
陶甘凭借着经验,先是检查观音像背后的那堵墙。可当他把那面墙一寸寸的敲过去,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之处,接着又查看了其他的墙面,仍然是一无所获。
“难道是在地底下?”陶甘想,随后便又趴到地上,用一把小刀仔细的在石板缝间划过,甚至还爬到床底下摸索的一遍,仍然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一向以精通黑道骗术自居的陶甘,此时也是没了任何思路。眼看着天色也不早了,陶甘只好先行离开,等以后有机会了再来探查。
陶甘出了门,将锁头重新锁好,叹了一口气,郁闷的向着观音殿走去。还好路上并没有遇到什么人,到了观音殿又趁机混在了人群中,慢慢的离开了观音殿,向着寺庙大门走去。
3到了寺庙的大门处,陶甘正想就此离开,看到在门口站了两个和尚,顿时心生一计走向前去。
陶甘学着和尚的样子,双手合十念了一句“阿弥陀佛”,然后问道:“大师,我成亲多年,一直没有子嗣,特意来到贵寺想向观音大士求子,不知道我该如何做,烦请指点一下。”
那和尚见陶甘神情十分诚挚,不像是开玩笑,就认真的指点起来:“你要想求子的话,需要先求见本寺方丈。方丈做事一向十分谨慎,他会先向你们询问一些问题,如果感觉你不是虔诚的佛教信徒,那么他不会同意让你们进入寺中求子的。”
“还有这种说法吗?”陶甘惊奇的问道。
“是啊,你以为随便一个人就能进入本寺,进行求子吗?”和尚骄傲的说道。
“那么接下来呢?”陶甘装作认真的问。
“考核通过之后,方丈会邀请夫妇二人一块吃顿丰盛的斋饭,当然了,这顿饭钱是由香客付的,据说会花费不少银子。吃过晚饭,妻子和丈夫会在观音像面前一起跪拜,接着就会被带到后院专门用来求子的屋中。那屋中也有一个小点的观音像,专门用来让妻子在晚上祈祷用的。”和尚顿了顿,接着说道:
“方丈会和丈夫一块,将房门锁上,将妻子独自一人留在屋中,让她在晚上感悟观音大士的恩泽。丈夫把门锁好后,钥匙由他保管,这还不够,方丈还会要求在门上贴上封贴,这也是由丈夫来完成的。到了第二天再由丈夫亲自将封条撕掉,以证明没有外人进入过屋中。”
“现在施主明白了吧?还有没有什么需要问的?”和尚继续说。
“有一个问题,如果回去之后,没有身孕,那该怎么办呢?”陶甘为了弄清楚更多的细节,接着问。
“那真是太遗憾了,只能说你们的心不够真诚。可以继续再到本寺求子,不过大部分人不会再回来,我感觉应该还是比较灵验的。”和尚得意的说道。
陶甘见打听的差不多了,又和和尚天南地北的胡侃了一通,这才满意的回去了。
回到衙门中,陶甘来到了狄公的书房,将当天的所见所闻详细的叙述了一遍,最后说道:“大人,我听饭馆的店小二所说,这净慈寺中确实是有古怪,可我进去并没有发现什么,真是怪了。”
狄公安慰他说:“如果你一进去就能发现什么,这才是怪了。这净慈寺在濮阳县重新焕发生机,可见那方丈不是普通人,所以他的一些秘密你发现不了,也是十分正常。”
“大人,那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做?用不用我明天再去一趟,将其他的房间也仔细检查一遍?”陶甘心有不甘,向狄公提议道。
“不可,你去一趟或许他们不会在意,再多去一趟,恐怕会打草惊蛇。”狄公劝阻道,“接下来怎么办,我已经有了打算,你先别在这件事上耗费精力了,到时候需要做什么,我会安排你的。”
4当天晚上,狄公连夜让洪亮准备了马匹,赶往隔壁的鄄城县,去会见当地的县令曾大人。这鄄城县令曾大人和狄公是同年进士,关系十分熟悉,这次去拜访也是因为之前曾经答应过,到任后找他不醉不休。
狄公到了鄄城县,曾县令热情招待了他,不仅大摆宴席,而且还叫了几名女子相伴。在席间,有两名女子的妖娆的舞姿和曼妙的歌声吸引了狄公的注意。
趁着酒意,狄公悄悄的对曾县令说:“曾兄,小弟有个事情希望你能帮忙成全。”
曾县令说:“狄大人说这话就见外了,咱们还客气什么?有什么事情尽管开口,但凡我能做的,一定帮你实现。”
“我想从你这要两名女子,我的意思你明白吧?”狄公不好意思的说。
“明白,哈哈,这不是人之常情吗。说吧,你想要哪两位?”曾县令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听狄公这么一说,满口答应。
“我看着这两位就挺好,能歌善舞,正符合小弟的胃口。”狄公指着正在唱歌跳舞的两位女子说。
“哎呀,你真是好眼力,这二人是前不久才被卖到酒楼的。你想要的话,为兄就把她俩送给你,让她俩照顾你吧。”曾县令大方的说。
就这样,狄公去了一趟鄄城县,带回去了两名女子,吩咐洪亮将她们安排在府中,让狄夫人好好教教她们针线活,以及一些平时用到的技能。
起初,狄夫人还十分不高兴,认为狄公弄回来两名女子,是对她极大地不尊重。后来狄公向其私下解释后,才恢复了正常。
过了几天,一天晚上,狄公将陶甘、马荣和乔泰召集到书房中,吩咐说:“明天一早四更时分,你们将所有衙役召集起来,等候我的安排。”
陶甘三人不知道狄公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听到狄公这样安排,也不多问,只等明天四更时分的到来。
四更鼓声刚落地,狄公就出现在县衙中,陶甘、马荣、乔泰三人早就将衙役聚集了起来,就等狄公的安排。
“你们带上灯笼、火把,随我一起到净慈寺去。”狄公为了防止走漏风声,直到行动开始前,才将本次行动的目的地告诉了众人。
狄公亲自率领队伍一行浩浩荡荡的直奔北门而去,为了防止半路有人逃走通风报信,还命令马荣、乔泰在队伍中不停巡逻,发现有人擅自离开,格杀勿论。
来到净慈寺大门口,看到寺门紧闭,狄公示意陶甘前去叫门。陶甘领命,三步并做两步来到大门,卖力的敲了起来。
片刻过后,寺中有人问道:“大半夜的,是谁在外面大声喧哗?有什么事等天亮寺门开了再说!”
陶甘大声喝道:“官府捉拿逃犯,尔等速速将门打开,延误了公事,有你们的好看!”
片刻过后,听到有人来到大门处,随即开了一道门缝,一个光头从里面探了出来,还没等那和尚反应过来,就被陶甘一把揪住拽出门来。
其余人等在马荣和乔泰的带领下,迅速涌进寺中。狄公一马当前,来到队伍前面,看了看寺中的景象,命令道:“随我去观音大殿处,此处留下几人,发现可疑人员直接拿下。”
随后,狄公等人直接来到了观音殿前,这时一个披着斗篷的娇小身影从阴暗处走了出来,在狄公耳边轻轻说了几句。
狄公听后,转头对陶甘说:“带我们去方丈的屋中。”
陶甘一听,走向大殿右侧的小门,用力一撞,将那个小门打开,众人便穿过小门进了方丈的屋中。
有人将灯笼拿进来,还有人将蜡烛点着,大家这才发现,方丈的房间装修的竟然如此豪华。此时方丈还躺在黑檀木做成的大床上呼呼大睡,身上盖着精美的刺绣被子。
“将此人捆绑起来!”狄公命令道。
两个衙役走到床边,将那方丈用麻绳捆住,这时方丈才从梦中醒了过来,看到这么大的阵仗,当即吓得瑟瑟发抖。
狄公又命令道:“你们其余人,立刻赶往其他地方,务必将寺中所有和尚全部捉住,越快越好。”
过了没多久,六十多名和尚站在台阶下,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个吓得不敢吭声。
狄公站在台阶上,转身对着不远处披着斗篷的那人说道:“玉儿,你把杏儿住的房屋指出来。”
原来那披着斗篷的是个女子,只见她走进大殿中,将左侧的小门打开。领着众人顺着走廊曲曲弯弯的来到了后院,来到一个房屋跟前。
只见那个屋门上还贴着完好无损的封条,狄公走到跟前将封条撕下,对着房内说:“本县县令在此。”
话音刚落,房门就被人从里面打开,只见一女子从屋内走了出来,见到狄公施了一礼。
狄公看到她,说道:“杏儿,现在让我们看看那个密道在何处。”
那女子听后,来到了屋门边,将门上面的一个黄铜的装饰物轻轻一扭,就见在门上就有一扇更小的门打开了,这个小门可容一人通过。
陶甘一见,兴奋的说道:“原来如此!那天我将屋中检查了一遍,唯独漏下了这个门,这么明显的地方竟然都没发现。”
狄公接着问道:“其他屋中是否还有女子在里面?”
杏儿回道:“大人,其他屋内也有女子在里面。”
“将其余屋中的女子,以及他们的丈夫都叫出来,本官一会要现场办案,需要他们在现场。”狄公命令道。
5此时已经到了拂晓时分,霞光自东方渐渐升起。净慈寺的大殿中,也被安排成了临时的大堂。
狄公坐到案桌后面,看了一眼下面的衙役、和尚,以及求子的几名女子及其丈夫,大声喝道:“将方丈带上来。”
那方丈这时才知道,县令亲自带人将寺中上上下下全部抓住,站到堂下一言不发。
狄公大声说:“本官今日在此,审理净慈寺方丈及手下和尚强女干、通女干、亵渎佛门圣地。将原告带上来。”
杏儿闻言,从人群中走向前来,跪倒在地,说:“小民杏儿,见过大人。”
原来,这杏儿和玉儿就是狄公前几天从鄄城县带来的那两名女子,专门安排她们潜到寺中的。
狄公对杏儿说:“你站起来回话吧。你将前因后果详细说来,本官为你做主。”
杏儿听后,谢了狄公,说:“昨天下午,妹妹玉儿陪我到寺中烧香,方丈让我拜见了观音大士像,并且告诉我,需要在寺中住一夜,感悟观音大士的教诲才能灵验。”
“到了晚上,方丈让我住进了屋中,并且让玉儿在外面将门锁上,拿着钥匙,还贴上了封条。我独自一人在屋中跪拜了观音大士后,就躺到床上迷迷糊糊睡着了。到了半夜,那方丈不知从哪里进了屋中,强行将我女干污。我在慌乱中,摸到了胭脂盒子,情急之下就用手将胭脂抹到了他的头上。”
听到这里,大家都看向方丈,只见他那光头上,真的有红色的颜料。
杏儿接着说:“那方丈走后没多久,先后又来了三个和尚,逐一对我施暴。我趁机也在他们的头上用胭脂做了记号,在他们出去时,我才发现那屋门上有个暗门。”
狄公听后,命令众人将头上有胭脂的和尚找出来,果然在人群中发现三人头上有红色的印记。
“本官今天会在县衙中继续审理此案。我会将剩余的和尚严刑拷打,绝不放过一人。”狄公听到这丧尽天良的行为,气愤的说。
经过审讯,加上寺中和尚的指认,一共查出十二名参与犯罪的和尚。由于县衙大牢中没有多余的牢房,狄公将这十二名和尚关押到寺庙中,派了几名年老体弱的衙役前往看管。
一时间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濮阳县城,引起群情激奋。很多受害者的家属浩浩荡荡来到了寺庙中,看到这些罪恶多端的和尚,大家一拥而上,没过多久就将他们活活打死。
狄公得到消息后,不自觉脸上漏出一丝笑意。但是还是板着脸说道:“这些刁民,真是该打!”
随后又说:“念及这些人都是受害者家属,我会将此事上奏到朝廷,请求圣上予以从轻处罚,此事就不予以追究了。”
明朝时,广西南宁府永淳县有个宝莲寺,相传是元朝时所建。因为累世相传,所以到明朝嘉靖年间,房廊屋舍已经有数百间,田地也有上千亩。而寺院的和尚,则多达100余人。寺院的住持是一个叫佛显的僧人。在佛显的带领下,宝莲寺发展得蒸蒸日上,非常富裕。在修建殿宇楼阁时,从不开口向信众募捐。此举反而深得百姓的心,大家都说这寺院的和尚良善,分外敬重,反而更舍得施舍了。
汪知县探访宝莲寺而在宝莲寺有个子孙堂,相传十分灵验。若是去烧香求嗣的,真的是求男得男,求女得女。但有个要求是:凡是来求嗣的,须是壮年无病的妇女,还要在寺中的净房住一晚。新任知县汪旦听说此事后,并不相信。内心想着:“如果真是菩萨有灵,只需祈祷即可,何必要妇女在寺中住宿呢?此事必有隐情。”
汪知县
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汪知县带人前往宝莲寺查看。住持佛显听说知县前来,急忙让人撞钟,召集众僧,一起到山门跪迎汪知县的到来。汪知县到了宝莲寺后,在佛显的陪同下先去大雄宝殿上了香,然后又开始参观寺院的房舍。在闲谈间,汪知县有意无意地问道:“听说你这里求嗣很灵验?”
子孙堂
佛显得意地说:“本寺有个子孙堂,还是比较灵验的!”汪知县问道:“那该如何求呢?”佛显回道:“其实也不难,只要前来求嗣的女子身体健康,在家虔诚祷告,斋戒七日,讨得圣笤,在旁边净室安歇,祈得求子的梦,便能生子。”汪知县问道:“女子住在佛寺,恐怕不方便吧?”
汪知县
佛显像是早有准备,他说:“这净室四围紧密,一女一室,她们家人就在门外守着,没有闲杂人等来往,是很安全的!”汪知县好像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我也还没有子嗣,想让夫人前来求子,你看方便么?”只见佛显连忙摆手道:“夫人不需来,在家中斋戒,也一样灵验。”
汪知县发现真相“这是为何?”汪知县不解地问道。佛显解释道:“大人你是万民之主,又护持佛法,以您的功德,可直接与天地相通,岂是常人可比!”汪知县内心想道:“他不敢让我派人来,必定是心中有鬼。”于是,汪知县假意很高兴,在回到衙门后便让人花钱雇来两个。命她们扮作求嗣的良家妇女前往宝莲寺打探情况。
青楼女子
同时,汪知县给了两名一盒红墨汁,嘱咐她们,如果和尚意图侵犯她们,不要拒绝,只要将红墨水涂到他们头上即可。当两名按照计划入住后,到了晚上,果然有和尚从地下暗道钻出,对她们实施了侵犯,而且是团伙作案,并非一两名道德败坏的僧人。两名也不忘汪知县的嘱托,只要是侵犯过她们的人,头上都涂上了红墨水。
汪知县
汪知县掌握证据,第二天天没亮就前往宝莲寺抓人。宝莲寺主持佛显惊慌失措地问道:“知县大人,不知贵寺有何得罪之处,竟让大人如此大动干戈?”汪知县冷笑道:“尔等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难道不知道么?”佛显心中一惊,但还是嘴硬道:“请大人示下。”于是汪知县让人带来了两名,说出她们被奸污的真相。同时,寺院中也有4名僧人头上发现红墨水。
和尚的结局佛显和众僧哑口无言,被汪知县带回了衙门。到了公堂之上,汪知县给这群假和尚上了大刑,和尚们打熬不过,开口承认自己的罪行。汪知县准备文书,将寺中百余名和尚下了大狱。佛显为了逃脱一死,在狱中拉拢狱卒,表示愿用300两银子,买他一条命。狱卒心动,押着四个和尚前去取钱。
和尚剧照
拿到钱后,狱卒决定释放佛显。而佛显也是个心狠手辣的和尚,知道汪知县必定会将他们的事上报,所以决定带着僧众冲击府衙,杀掉汪知县。而汪知县在回到府中后,也觉得将100多僧人悉数关在狱中不安全,遂调来快手,拿着兵器守卫县衙。
半夜时分,佛显带着僧众造反,被汪知县带人迅速镇压。后来汪知县将宝莲寺和尚的恶行上报朝廷,这100多和尚悉数问斩,宝莲寺也因此除名。而宝莲寺子孙堂的秘密也因此曝光,不再有妇女遭和尚毒手。
《西游记》里有一个桥段,很多人理解不了。那就是唐僧他们到了西天,见到了如来佛祖后,佛祖安排了阿难、迦叶去藏经阁传经。但是这两位僧人却伸手要人事。因此告状如来佛祖。没有想到的是,如来不仅没有责怪二僧,却为他们开脱。理由是:经不可轻传。并举例子说,自己曾经为某家念经,只得了三斗黄金,嫌少,为此担心后世没有饭吃。随后,重新安排二僧去传真经给唐僧师徒。
为何经不可轻传呢?
我个人的理解是:缘有深有浅,意愿有强有弱。一个人要获得真经,既要看缘分,又要看其意愿。对于求经求道一类的事情,如果没有缘分,得不到;意愿不强烈,也得不到。所以,唐僧需要经过八十一个难关。过不了难关,缘分就不到。而在得真经这一关卡上,如果不肯舍去那个紫金钵,说明在真经、金钵之间,对真经的意愿还不够强。因此,也是得不到真经。
同样的道理:既然经不可轻传,那么,神像经书一类的物件也不可以乱送人。
俗话说:天雨不润无根之木。一个人对传统文化不相信,对儒道佛持反对怀疑态度,你送他一尊观音像,他表面上出于礼节收下了,却会丢之一边,堆在杂物里。甚至还会在心里有不逊之情绪。所以,孔夫子说:一个人没有经过独立的思考,就不要去启发他;一个人没有经过自己的努力,就不要去帮助他。努力后得到的帮助,才会珍惜,才会感恩。
常见世人不懂这个道理,经常为逝去的人念经,进行所谓的超度。如果逝去的先人排斥这部经、不相信你的信仰和追求,他会接受你为他念的经吗?我看肯定不会的。当然会引起强烈的排斥,起反作用。
本人曾经经历过一件类似的事。前些年,一个朋友,订制了一尊木雕弥勤菩萨,让我摆在家里保佑我。我一听头就大了,声音高了起来:赶紧退了,我不要!朋友不解,还要坚持。我解释说:我不是佛教徒,你让我把这尊大神安放在哪里?我岂不是要三天两头的上香伺候它?它进了门,我还能是这个家的家长吗?
俗话说:送人物件,定要投其所好。所谓的“所好”,其实就是这个人的“意愿”。所好之物,送去则招人喜;不喜之物送了去,那就是光腚串门、没事找事了。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