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生辰八字

泊是什么意思(洎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2-05 12:46:32 作者:陪你演戏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你知道梁山的泊是啥意思吗?

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讲的是梁山108将啸聚水泊梁山,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事迹。

《水浒传》其中的浒字,大多数人都知道是水边的意思,水浒传就是发生在水边的故事。

“寨名水浒,泊号梁山。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东连大海,西接济阳。南通巨野、金乡,北靠青、齐、兖、郓。有七十二道深河港,屯数百只战舰;三十六座宴楼台,聚得百万军粮马草。”梁山泊的种种风貌情态,最早是由柴进介绍出来的:“是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方圆八百余里,中间是宛子城、蓼儿洼。”

在《水浒传》第48回宋江二打祝家庄,祝家庄打两面白旗上写道:填平水泊擒晁盖,踏破梁山捉宋江。所以将梁山称为水泊梁山。

梁山的由来:

梁山本名“良山”,因梁王刘武,谥号“孝王”,死于此地改名梁山。

刘武是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刘恒次子,汉景帝刘启胞弟,汉武帝刘彻的亲叔叔,深受其母亲窦太后的偏爱。

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封刘武为梁王。

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尚未立太子,为讨母亲窦太后高兴说:“我千秋万岁之后,传位于梁王你。”被窦婴机智化解。汉景帝赶紧封儿子刘荣为太子,以绝刘武念想。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刘武据守睢阳(今河南商丘)相持了三个月取得胜利,立下大功。

公元前151年,太子刘荣被废黜,窦太后想要让刘武作为继承人,遭到袁盎等大臣力阻。刘武和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杀袁盎等十多位大臣。事情败露后,汉景帝看在窦太后的份上放过梁王一马,羊胜、公孙诡都畏罪自杀。汉景帝也赶紧立刘彻为太子,即汉武帝。

公元前144年六月中旬,因两次争夺帝位失败后,心神恍惚,闷闷不乐,到良山打猎散心。得了热病,过了六天就死了。死后被谥为孝王,梁山上有梁孝王墓。

梁孝王墓位于梁山支峰鳌子山北麓。刘武在梁山病死时,正值盛夏,古代路况不佳,交通工具落后,短时间内将尸体运往商丘确有困难;更重要的是,西汉盛行厚葬,墓室的修建需要花费很长时日,在此期间,尸体防腐不好解决,所以,临时安葬在了梁山;待尸体迁葬芒砀山后,这里留下其空穴或衣冠墓。汉景帝还为他立了滚龙盘身的墓碑,被称为“帝子遗碑”。《山东通志》和《寿张县志》均有记载。石碑于明代被洪水淹没。墓穴期间遭到破坏。

水泊的由来:

从有关水的不同叫法:

小水坑为“洼”,大水坑为“池”;

小而深为“潭”,大而深为“渊”;

广而浅叫“淀”,广而深叫“湖”;

湖连湖叫“泊”,泊连泊叫“泽”;

水的边际叫“涯”,两山夹水叫“涧”;

一面临水叫“滩”,两面临水叫“湾”,

三面临水为“渚”,四面临水为“洲”;

人工开凿叫“渠”,自然形成叫“溪”;

溪水汇聚为“河”,大河相连叫“江”;

水面涌动叫“荡”,水面微动为“漾”;

水流很急为“湍”,水流很缓为“滞”;

掀起小“波”,掀起大“澜”。

梁山周围的水因为是湖连湖故称作泊,水泊也就是梁山泊。

据有关资料记载,从五代到北宋末,黄河曾经有三次大的决口,滚滚河水倾泻到梁山脚下,并与古巨野泽连成一片,形成了一望无际的大水泊,号称“八百里梁山泊”。北宋词人韩琦也曾经写过一首题为《过梁山泊》的诗,其中一句叫“巨泽渺无际,齐船度日撑”,可见当年确实是有梁山泊存在的。

梁山泊的面积有多大呢?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八百里洞庭湖”这句话,洞庭湖在最大的时候要比现在的青海湖还大,史料记载清朝乾隆年间是洞庭湖的面积还在6000平方公里以上。

梁山泊号称方圆800里,面积当然也很大,在它与南面的巨野泽连成一片的时候,其面积至少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即便是在没有和南面的巨野泽连在一起的时候,有历史学家估计梁山泊的水域面积也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北宋晚期,梁山泊的水域最阔、水势最大。

800多年过去了,黄河多次决口分洪改道,这样的情况下,“八百里梁山泊”泥沙沉积,于是梁山泊周边都变成了耕地,人们再也无法看见梁山泊了。现如今的东平湖已经是经过改造的,不是最初的梁山泊。东平湖也仅仅有124.3平方公里,这个数量也就是梁山泊的七分之一。

《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梁山泊“余流”,即明末清初“东平州”范围内之今梁山县马营湿地,东平县东平湖、汶上县蜀山湖、南旺湖等湖泊,以及境内河流,均为“梁山泊遗存”,“梁山泊”并没有完全消失。

和水的不解之缘,《诗经》里出现了哪些重要的河流?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24期,原文标题《<诗经>中的重要河流》

文/李秀莉

黄河,诗经里的“河”多作黄河解,那时候的黄河水还很清澈,称为“大河”(视觉中国供图)

黄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诗经》的开篇。《诗经》中的“河”字,都作黄河来解。它也是《诗经》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条河流,共被提及27次。

汉代以前,黄河称“大河”。它自青藏高原一带流出,一路跨越山脉、丘陵、平原等地势,最终汇入今天的渤海。黄河水径流广布,支津纷出,《周颂·般》记录了这一景象——“陟其高山,嶞山乔岳,允犹翕河。”意思是,登上巍巍高山,高山小丘相连绵,千支万流入黄河。

《诗经》时代,黄河水多见清澈。《魏风·伐檀》中记载,黄河水“清且涟猗”“直猗”“沦猗”。还有《小雅·斯干》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描述了黄河支流在溪涧之间清清流淌,南山景致清净深幽的美好之景。再有《小雅·黍苗》的“原隰既平,泉流既清”,此处的“泉”经考证也在黄河流域。后世因地理生态环境的改变,黄河水的黄浊现象日益加剧,自汉代以后,大河开始改名为黄河。

《诗经》中提及黄河的有24篇,传颂较多的比如: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鄘风·柏舟》)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卫风·硕人》)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秦风·蒹葭》)

淮河

淮河是全国的第三大河流,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也是我国水系最发达的河流之一。淮河源头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地区,干流流经鄂、豫、皖、苏等省,最终向东汇入黄海。因为介于长江和黄河的流域之间,故人们习惯将淮河以北、黄河以南称为“黄淮”,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称为“江淮”。

淮河在中国地理空间中的位置比较特殊,它是区分南北的自然分界线、中国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反映出古人对淮河两岸自然风貌差异的直观感受。直至今天,据说询问一个安徽人的家乡,一定要加上一句“淮南还是淮北”,逐淮而居的他们有着严格的南北方人的区分意识。

除了在自然地理空间中发挥着“咫尺分南北”的功能,淮河还见证了文化意义上的南北碰撞与融合。淮河流域涵盖了中原文化区、海岱文化区、宁镇文化区等,古文化面貌融通南北,表现出多元开放的特点。《诗经》里提到淮河的诗歌共有5首,在还是以中原文化为主导的话语体系里,淮河流域的部族以“夷”的形象存在:

匪安匪游,淮夷来求。(《大雅·江汉》)

式固尔犹,淮夷卒获……憬彼淮夷,来献其琛。(《鲁颂·泮水》)

率彼淮浦,省此徐土……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大雅·常武》)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鼓钟喈喈,淮水湝湝,忧心且悲……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小雅·鼓钟》)

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至于海邦,淮夷蛮貊,及彼南夷,莫不率从……(《鲁颂·閟宫》)

溱河与洧河

溱水与洧水汇合交流后,成为了现在的双洎河。《方舆纪要》卷47《洧川县》记载,洧水“源出河南府登封县北阳城山,至禹州密县,又东流至新郑县合溱水为双洎河”。西汉时期,桑钦《水经》中《溱水篇》记载:“溱水出郑县西北平地,东过其县北,又东南过其县东,又南入于洧水。”

两条源头不同的河流最终合而为一,清亮浩荡,流向远方,多么像一对本不相识的男女因为互相吸引,最终走在了一起。在《诗经》里,溱河、洧河就被用作了对爱情关系的比赋。《郑风·溱洧》是《诗经》中极具代表性的爱情诗篇——“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描述了年轻男女在溱洧河畔欢乐相聚,自由表达爱情的故事。此外,《郑风·褰裳》中也有这样的诗句:“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溱河、洧河的“声名远播”还在于这里曾创造出一系列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从三皇时代的补国,到黄帝建都轩辕丘、夏启建都今古城寨,再到西周春秋之际的郐国、密国和《诗经·郑风》所指的郑国……关于它们的古老传说也在持续为这片水域增添着魅力。

济河

济河又称济水。根据《水经》记载,济水源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即今天的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先秦地志《书·禹贡》里记载了此水的流向:“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河”即黄河,“荥”“陶丘”“菏”是中国的古地名,在今河南、山东境内。济河在入海途中三隐三现,因此并不完全是地上河。

济河无论是水量还是流程都不及黄河、长江与淮河,但却与它们并列古代“四渎”之列。这是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问过大臣许敬宗相似的问题,许敬宗答曰:“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这种品性同样在《鄘风·载驰》中那位爱国心切却迫于无法渡过济水、归还故里的许穆夫人身上得到了体现。《诗经》提及济河的诗篇有2篇: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邶风·匏有苦叶》)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鄘风·载驰》,但这里的“济”有人也做“渡”解)

洛河

又称“洛水”,黄河支流,源出今陕西省洛南县西北部华山南麓,东入河南,经卢氏、洛宁、宜阳、洛阳,至偃师纳伊河后称伊洛河,到巩县洛口以北流入黄河,全长467公里。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河流之一,洛河在商周时期的统治版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甚至直接关乎王朝的命运。《大雅·召旻》未直接提及洛水,但据考证诗中的“池之竭矣”“泉之竭矣”,以至“癫我饥馑,民卒流亡”,很可能指幽王时期“泾、渭、洛竭,岐山崩”的灾祸。《诗经》明确提及洛河的则是《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主要参考资料:《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历史大辞典》《诗经百科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从今天开始我将与您分享苏轼的诗词。苏轼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了。李白在我们的想象当中是个神仙,当你从邻家路过的时候,是永远不会碰到这位大叔的。苏轼不一样,你每天都可能碰到他,他还可能对你微笑,但是有一天你突然在教科书上读到了他写的一首诗,你会发现这位邻家大叔不一般,原来他不只是邻家大叔,可能是你的老师,甚至可能是一位圣贤。

所以,苏轼这一生有的时候像李白一样,像风一样地过着他的日子,像仙一样地过着他的日子,大多数时候又像我们一样在过着日常的生活,却吟咏着不同寻常的诗篇。

今天与你分享的是苏轼的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首看似普通、实则不寻常的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在讲这首诗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先解决一下这首诗里的几个硬知识。

第一、说说这题目中的“六月二十七日”,这是苏轼写这首诗的时间,宋神宗熙宁五年,也就是公元1072年,苏轼当时36岁,在杭州担任杭州通判。这是个什么官职呢?其实通判是一个副职,相当于杭州市的副市长,杭州市的市长叫杭州知州。大家会说,苏轼36岁就做了杭州市的副市长,很牛很厉害啊,其实不然。因为在这熙宁五年前后,著名的宰相王安石正在推行改革变法。

大家都知道,苏轼并不反对改革变法,只是他主张的跟王安石的改革变法是有分别的,用现在的概念来理解,王安石的改革变法是休克疗法,就是在规定的时间里突然推进若干激进的方针,那苏轼则认为应该徐徐图之,特别是在用人,也就是干部选用这方面,他跟王安石有些不同的意见。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苏轼在朝廷做官时很不如意,而且处处掣肘,于是他跟朝廷提出不在中央任职,想外放地方,这就是他到杭州做通判的原因。虽然苏轼来杭州的时候心情并不怎么好,但杭州是个好地方,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轼这回算是来到了人间天堂。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处知识点,題目中的“望湖楼”现在已经是杭州西湖边上是一个非常大的酒店,但在当时可能也只是一个观景小楼。这首诗就是苏轼在杭州担任通判的时候,熙宁五年六月二十日这天,在望湖楼上喝醉酒后,一连写了五首诗。你喝醉了能连续写几首诗啊?一首都写不了,净醉了是吧?苏轼这喝醉酒以后,一连写了五首诗,说明他才思敏捷,而且还富有巧思。

我们进入诗的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黑云翻墨”什么意思?一股黑云袭来就跟—盆墨水倒过来似的。“未遮山”什么意思?就是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遮满了。说明这黑云还不够多。这黑云刚来,雨便跟进了。

紧接着第二句:“白雨跳珠乱入船"。这说明苏拭在望湖楼楼上,正在往远处看。看什么呢?看远处西湖边上有船。这雨来得有多快呢?这顿雨下得叮叮当当的。大家都知道白居易的诗‘ 大珠小珠落玉盘"吧?苏轼这儿可不是大珠小珠,是什么?这是跳出了一颗颗的珠子,又蹦到了船里,说明这雨下得非常之大,且来势凶猛。先是黑云翻墨,这云没还没全倒下来呢,雨就先倒下来了,猝不及防啊。大家正说赶紧躲雨,正要躲雨的时候,雨呢?雨忽然就没了。雨为什么忽然没了呢?

因为这第三句,卷地风来忽吹散、这风是从哪来呢?是地上突然吹来了一阵风,由地上卷到天上。云呢?云没了。这一阵狂风卷来,忽然之间云淡风轻,雨也被收走了,黑云也被收走了,只剩下什么呢?

第四句:“望湖楼下水如天”,瞬间这西湖的水就跟天空一样晴朗。这首诗就这前后脚的功夫,似乎就短短30秒,前15秒下了场暴雨,后15秒天清气朗。

大家现在听出门道了吧,苏轼写的是一场急雨,来得快,去得快。那苏轼在写急雨这方面,是跟朋友比试过的。后来苏轼在杭州做知州也就是杭州市长,杭州通判也就是杭州副市长叫袁穀,他俩既是同事,也是朋友。有一次,杭州大旱,两人一起去求雨,苏轼说:“咱俩各写一首写雨的诗,看看谁的诗里头雨来得快,快者为胜,失败的人就请吃饭。苏轼心想啊,小袁,你跟我比试,你死定了!一首诗脱口而出:“一炉香对紫宫起,万点雨随青盖来。"意思是我这求雨的香刚点上,哗!就下起了倾盘大雨,这雨来得的确很快。那小袁也不客气,我这雨下得更快,诗云:“白日青天沛然下,皂盖青旗尤未归。”什么意思?青天白日里,我香还来得及点呢,求雨的道场还没布置好呢,这雨就劈头盖脸地下起来了。结果很明显,苏轼只能服输。大家看到了吧?杭州这个地儿,不但是人间天堂,也是人间雨坛,是吧?诗人到这儿,不知道怎么回事,都特别喜欢写下雨。

苏轼在写雨方面很有心得,名气也很大,大家都喜欢写首诗写首词来向他请教。有个人叫王禹锡,也来求教,说他写了两句写雨的诗,诗云:“打叶雨拳随手重,吹凉风口逐人来。”什么意思?比喻这雨下下来就跟拿拳头打你一样,人吹口气就好比下完雨之后这凉风来了。这大家听得有点怪,你这下雨下在身上就像拿拳头捶你一样,这又不是你女朋友,它拿拳头捶你干嘛?再说,这凉风吹来说是比喻,拿人吹口气,这你嘴里的味道吹出来也忒难闻了。苏轼就问他说,你怎么这么写诗啊?我感觉你这是没规矩嘛,是吧?你写诗得有所遵循,有固定的意象。人家老王回答说,这是我喝醉了写的。第二天,王禹锡又拿了一大卷自己的新作,请苏轼评点,苏轼耐心看完以后,觉得还不如昨天那首,就很委婉地问他:“这些诗也都是喝醉酒的时候写的吧?"可见苏轼对于这些自以为是、粗制滥造的诗作,是比较厌弃的。

回到《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它为什么好?就是在很短的篇幅内,28个字里头,把雨来雨去的过程写得非常清楚,而且非常生动。苏轼这个炼字的功夫是非常了得,有巧思,达到了一种什么程度啊?达到了一种精益求精、拍案叫绝的程度。

再举个例子,苏轼担任翰林学士期间,经常接待外国使节。有一次,一位辽国使臣自恃有些文釆,想与苏轼比试比试。他说"我大辽国有一对联,曰 三光日月星.,不知能否赐教一二?这个联不太好对,为什么呢?这个“日月星"是自然天体,下联如何应对得当需要费些思量。这辽国使臣话音未落,苏轼居然一口接上”四诗风雅颂”!这《诗经》分风、雅、颂三类,雅又分大雅、小雅,因此是四诗。“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自然对人文,天衣无缝。接着,苏轼又说:“四德元亨利,也能对上"大家说奇怪,《易经》所谓四德,不是元亨利贞吗?怎么少了一个"贞"字?苏轼说,宋仁宗皇帝叫赵祯,怎能直言相称"贞"?这便是苏轼的巧思,这种巧思从哪来呢?从长期的积累当中来。

苏轼曾经说过,他写文章写诗,特别是喝醉酒之后,感觉这酒气都能从这十个手指头里冒出来,酒气再行诸笔墨,通过笔墨冒到这纸上,最后变成了诗文,那这这酒里头有诗文,诗文里头渗透着酒气。实际上,苏轼说的也没那么玄乎,意思就是喝酒能给他带来灵感,在他的创作中扮濱着重要的角色。其实苏轼喝不了多少酒,他自己说顶多喝个两三盏,不胜酒力,但是酒是他的催化剂。

苏轼曾在一篇词的小序里边写道,他到了黄州,在一个春天的晚上,喝醉了酒,在月色里走上了溪桥,解鞍下马,平躺在桥上,把脑袋枕在胳膊上,开始睡觉,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早晨,只见群山掩映,流水叮咚,宛如仙境啊,于是即兴创作词一首,题写在桥柱之上。你瞧瞧,要是咱们,就是早上起来洗脸刷牙刮胡子,这些忙完了,接着送孩子上学,是不是?还有什么巧思啊?我告诉你,苏轼平时就是咱们邻家大叔,跟你差不多,可是在关键的时候,在喝醉酒的时候,在春山的掩映下有山有水、喝醉酒的情况下,那他就不是苏轼了,他就是东坡先生,就是我们的坡仙啊,对不对?

给大家讲苏轼这首诗相关的小故事,好玩是挺好玩,但是你别光顾着好玩,这诗里头有硬知识,有硬知识就必然有真道理。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就一个字,快!但是苏轼能把这 快“字写得让我们这么喜欢读,还能引出后头这么多小故事!大家没想到吧?我跟大家透露个消息啊,苏轼的故事比苏轼的诗都要多,那些故事又好玩’又有意思,又有性格。我告诉你,你要是有苏轼这么一个朋友啊,你就会从早上笑到晚上,晚上睡觉睡着了还在笑,连你家长你爸你妈都觉得你奇怪,你告诉他们,没事,我白天跟苏轼在一起读诗,晚上苏轼还逗我发笑,我肯定能活一百岁。所以说啊,常读苏轼的诗,身体健康,寿命长,跟苏轼这样的人交朋友,绝对有好处,听康老师讲苏轼的诗肯定也没坏处。

苏轼这个大文人,他身上有很多的特点,很多的大师也有这个特点,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看上去可能长得还不是那么聪明,表现得还不那么伶俐,但这时候他需要一个引子,需要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可能是一杯酒,可能是一杯茶,可能是你跟他说的一番话,可能是一番美景,也可能是遇到了一个老友,在这一刻,他可以煥发出全部的才情,就像他这次喝完酒一口气写了五首诗,这才是苏轼,这才是我们心目当中的东坡居士。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原来康老师是告诉我们,要想写好诗,第一,适度的喝点酒,第二,一定要去西湖,也可以去太湖,也可以来昆明湖,总之你得去一个湖,在湖边上离水远点,把酒喝完,睡一觉起来,题首诗,写在柱子上,你就是苏东坡。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拓展知识点】

一、诗人介绍及创作背景

苏轼(1037年1月8日一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楽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1皮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首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貢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臺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_。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竒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

二、诗文解析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搂。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又名钱弘)所建。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做CAE经常用到的泊松比是什么?

作为CAE工程师,你有没有思考过做线性静力学分析时,为什么只需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两个材料参数?

原因很简单,要表征材料在承受小的拉伸或压缩载荷下的变形,只需要知道材料在拉压方向和垂直于拉压方向的变形规律,即可描述整个模型的完整变形状态;拉压方向变形规律用杨氏模量描述,垂直于拉压方向的变形规律可用泊松比描述。

1、泊松比是什么?

法国力学家西莫恩·德尼·泊松于1829年发表《弹性体平衡和运动研究报告》,提出泊松比概念。

杆件受拉伸或压缩载荷,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时,横向应变ε'与轴向应变ε 之比的绝对值是一个常数,可表示为 μ=|ε'/ε|;当杆件轴向伸长时横向缩小,而轴向缩短时横向增大,所以ε'和ε的正负号总是相反的,因此ε'=-με。

轴向压缩时横向增大

轴向拉伸时横向缩小

由泊松比定义可知,其描述的是垂直于拉压方向的变形规律。对于各向同性材料,只需要一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即可完整描述材料变形;对于正交各向异性材料,需要三个方向分别定义一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才能完整描述材料变形。

2、泊松比取值范围

下表是常见材料的泊松比,包括橡胶、金属、泥、玻璃等材料,可以看到泊松比最大的是橡胶0.4999,最小的是软木塞0。

常见材料泊松比

那么从理论上来说,泊松比的最大最小值分别是多少呢?答案如本文标题,泊松比理论上取值范围为-1~0.5。

下面开始证明。

2.1 泊松比最大值为0.5

有经验的工程师知道,橡胶是完全不可压缩的材料,其泊松比为0.5。为了计算结果的收敛性,仿真分析中一般将橡胶的泊松比调下整为0.495,表示近似完全不可压缩。

为什么泊松比最大值只能是0.5,泊松比取0.5又为什么表示完全不可压缩呢?

材料力学中的体积胡克定律可以解释这一切。

体积胡克定律表示单位体积的体积改变量,计算公式如下:

θ=(V1-V)/V=3(1-2μ)/E*(σ1+σ2+σ3)/3=σm/K

其中

V1表示变形后体积,

V表示变形前体积,

θ表示单位体积的体积改变量,又称体应变;

K=E/3(1-2μ)为体积弹性模量,

σm=(σ1+2+σ3)/3是三个主应力的平均值。

下面是体积胡克定律推导过程。

取一三维微元,变形前长宽高分别为 dxdydz

,则变形前体积 V=dxdydz;

变形后三个棱边长度分别为:

变形后的体积

,略去高阶小量有

由体积胡克定律计算体应变:

(1)

由广义胡克定律,在考虑泊松效应时,xyz三个方向都受力的情况下,

ε1,ε2,ε3计算公式为

(2)

(3)

(4)

将式(2)(3)(4)代入式(1)中有

K=E/3(1-2μ)为体积弹性模量,

σm=(σ1+2+σ3)/3是三个主应力的平均值。

若 μ=0.5,则体积弹性模量K无限大,体应变 θ=0,即完全不可压缩,这就解释了当泊松比取0.5时,表示材料完全不可压缩;体积弹性弹性模量不可能取负值,因此泊松比最大值为0.5。

2.2 泊松比最小值为-1

由杨氏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三者关系 G=E/2(1+μ)

,又有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都取正值,因此泊松比最小值为-1。

3、负泊松比材料

泊松比小于0表示杆受拉力变长时,其截面尺寸也在变大,体积增加;材料受压力时,其截面尺寸变小,体积也变小。

负泊松比材料由威斯康星大学的Roderic Lakes教授于1987年在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Foam structures with a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Science, 235 1038-1040 (1987).中首先提出,负泊松比材料中存在特殊的铰链分子键,横向铰链必须张开才能实现长度方向的拉伸。

古诗《枫桥夜泊》原来一直都教错了,你知道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古诗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所以自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接受知识以来,古诗就始终伴随着每一个人成长的步伐。

而在这一过程当中,许多古诗伴随着人们从小到大,许多人甚至都能够倒背如流。毫无疑问,《枫桥夜泊》便是其中之一。

可是就在这几年,中国诗词大会上发生的一件事,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直到这件事发生之后,才有人惊讶地发现,原来古诗《枫桥夜泊》原来一直都教错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01 诗词大会上连冠军都答错的题目

事情的开始,还要从2019年的第四次中国诗词大会说起。

这场比赛之所以引起了许多关注,不仅是因为诗词大会本身的热度,更是因为这已经是第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了。

这意味着,谁能战到最后,谁便是这一季节目最后的冠军。

而在比赛开始之后,粉丝们早早就将目光放在了一位叫做陈更的选手身上,这位北大女博士凭借着自己的才学,成为了整季比赛的一匹黑马。

战到现在,已经让人心悦诚服,就连位于座位上的几位导师,也对她很有信心。

而陈更在这最后一场比赛当中也始终游刃有余,很快便进行到了第九场的个人追逐站当中。

在这之前的所有题目,她全都轻松拿下了,所以在第九场开始之前,无论是陈更本人还是观众,都下意识地认为她绝对能够拿下所有题目。

可是,就在题目考到了对诗词的理解时,陈更却突然出了错,甚至答错了一道题。

题目的内容是这样的:在古诗《枫桥夜泊》当中,张继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请问作者在“愁”什么呢?

当时的答案给出了三个选项,第一个是为旅费不足以寄宿游船而发愁,第二个是因为国家处于之中,自己始终漂泊无依而发愁,而第三个则是因为身处环境凄凉,自己又病痛缠身而发愁。

不得不说,这道题出得极为巧妙,因为单从形式上看,其考查的是对诗词的理解,是最难的一类题型,但是从内容上看,其却考了一道人们从小背到大的《枫桥夜泊》,大大降低了题目的难度。

所以,当陈更犹豫了半天,最终却选出了一个错误的A选项后,包括专家在内的一众人都露出了很诧异的表情,好像不解她为什么会在这道题上出错。

陈更给出了自己选择这一选项的解释,她认为,因为张继当时参加考试却屡屡不中,已然囊中羞涩,所以才会为没有钱而“愁”。

但是这一解释很显然没有令专家们满意,面对陈更的这一错误理解,郦波老师直接给出了这首诗的真正含义。

02 为什么是夜泊枫桥

老师表示,张继当时并非没有考上科举,而是即便考上了也仍然无官可做。他在京城苦苦等待了许久,等来的却不是自己被任用,而是安史之乱。

这是对唐朝而言具有毁灭性的一场,朝野上下一片动荡,人人自危,无论是皇帝还是重臣,此刻都在为了保住性命而四处逃亡。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张继在这动荡的人群当中,只觉得自己像是树上一片脆弱的叶子一般,只要有风撼动树干,他便只能随之摇晃,半分自己的力气都使不出来。

所以,当他在辗转避祸的过程当中,在夜晚将自己乘坐的小船停靠在枫桥时,才会觉得“愁”。

因为他不知道这样的动荡会持续多久,唐朝的未来究竟如何,自己的命运又是如何,要这样漂泊无依多久才能结束。

于是,在这种对国家和自己未来的忧患之下,张继写下了这首诗,以此来寄托自己当时的愁苦心绪。

而或许张继自己也没有想到,这首诗竟然成为了他的代表之作,并且在后人的层层解读之下,被曲解了其本身的意思,甚至连名字都被进行了更改。

其实,这首诗原来并不叫《枫桥夜泊》,因为张继在作诗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枫桥”这个地方。

“枫桥”本应当是“封桥”,这首诗本来也应当叫做《夜泊松江》。

而当其被收录在《唐诗三百首》之后,其才有了现在的名字。

03 古诗《枫桥夜泊》一直都教错了

而伴随着对名字的更改,这首诗原本的意思更是逐渐被人曲解,甚至发生了课本教的便是错的这种情况。

在初中课本中一篇名为《不朽的失眠》的文章中,作者便详细描述了《枫桥夜泊》这首诗里张继的心理状态。

在文章中,作者表示,张继是因为自己屡考不中,心情烦闷,才写出这样一首诗的。

但是根据历史的记载,张继早在写诗之前,就已经进士及第,等着做官了,所以课本中的解读根本就是错误的。

可是,为什么专家会出现这种错误呢?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就会发现,原来,并不是所有人在中举之后便可以“暮登天子堂”,成为朝廷重臣的。

他们还要经历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也就是“铨选”,只有经过这一环节,才会被确定安排到某一具体地方做官。

而“铨选”本身的难度比起中举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人能够通过科举,却无法通过“铨选”,很显然,张继也是其中之一。

他中举之后,在京城苦苦等待了好几年,都没能真正踏入仕途。

而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际,又遇到了安史之乱这样让国本动荡的事情,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带着这种愁苦的心情逃亡,一直到江南,他才用《枫桥夜泊》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苦闷。

所以,与其说陈更答错了,倒不如说是课本教错了、人们对这首诗理解错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