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搬家吉日

吃皇粮什么意思(吃皇粮什么意思饭圈)

时间:2024-01-24 04:33:45 作者:陈情匿旧酒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公粮?什么是统购粮?

在网上经常看到农民提起改开之前他们交公粮如何辛苦,可我发现,很多农民根本分不清什么是公粮(农业税),什么是统购粮。为了搞清这些问题,我查阅了百度文库的有关资料和情况,写了这篇文章,告诉农民兄弟这些情况。

一、什么是公粮?公粮就是农业税。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的分配方式,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国民纳税。农业税是国民纳税的十几种税收之一,是一九五八年六月三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96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并公布施行。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由于农民不能直接向国家交纳现金,国家同意农民以粮代税,所以税俗称"公粮″,按常年粮食产量每亩400斤的15.5%征收,因此,农业税就是公粮。

皇粮国税,自古有之。据查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业税占财政收入的11.6%,"五五″期间降为4.2%,"十五″期间降为1%,二00六年,国家宣布取消农业税。

二、什么是"统购粮″。

统购粮,就是农民除交农业税(公粮)以外,向国家有偿交纳的粮食,由国家按当时计划经济时代的价格,现金支付给农民。改革开放后,按市场价格,现金支付给农民。

统购粮,是国家向农民购买粮食的一项政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

一九五三年十月十六日,中央发布《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计划向农民收购的粮食,简称"统购″,向城市市民计划供应的粮食,简称"统銷″。一九八二年分田到户后,国家实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时代的粮食统购统銷这项政策,被逐步取消。

因此,农民除交公粮(农业税),以外交的粮食都叫"统购″粮,按当年价格,现金支付。

在讲究传宗接代的古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心甘情愿的去当太监?

桃槐之交,百无聊赖,偶刷饭圈,适逢春意盎然,圈中洒狗粮者甚多,常一佳容女子,或对镜贴妆,或细嗅石玫,或斟一夜光,叹此夜漫长,所言甚多者,唯“老公”也。

欣然起行,欲问度娘,然框中“老公”初显,后自接“中贵人”。吾大惊,原“老公”者,贵人也!探其究,恍然大悟,此“贵人”非彼“贵人”,何解?此“贵人”,太监也。

清时,京中有妓者,住于夜楼,灯火相映,光彩照人。本侍于大人,奈何常有中贵人花心残留,不得圆满,只泄其欲。京中妓者恶之,私下议之曰“老公”,实属蔑也。

既来之,则安之。吾问度娘:“中贵人平生何样?”

度娘曰:“自己瞅。”

太监的产生

沃兹基·硕德曾言:“想要探究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形成、特点,历史,往往是最佳的搜寻场所。”

早在原始氏族社会,就有了一种叫“宫”的处罚。到了夏朝,随着意识形态的上升,“宫”也改名叫“宫刑”。

商朝时,他们对战败俘虏的处罚就是在男性身体突出部位砍一刀,也取了一个很贴切的名字,叫“凸刀”。

而《周礼·秋官·私刑》注:“宫者,丈夫割其势,妇人闭于宫中。”有此可知,在遥远的时候,太监不仅有男的还有女的,简单来说就是男的砍小兄弟,女的去子宫。毕竟,后宫中,防男也要防女。

中国最早的有史有据的太监记载是在春秋,源自一个“舔狗”。

春秋时期的霸主齐桓公有三个近臣,易牙,开方和竖刁,为了讨好齐桓公费尽心思,易牙给齐桓公做好吃的,为了满足他的食欲,杀了自己的儿子做给他吃。开方是卫国国君的长子,为了齐桓公不惜抛妻弃子。

而竖刁就更有意思了,为了全天候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死皮赖脸照顾齐桓公,这家伙给了自己的小兄弟一刀,然后住进了宫里。

再之后就是汉朝了,这时候的太监可不一般了,准确的说,是有了质的飞跃。因为汉朝政策的缘故,死刑是可以被抵消的。

一就是交钱;二就是受宫刑,给自己小兄弟一刀。有些不小心触怒龙颜被判死刑的高官,没钱又因身负重任不能死,就只能选择宫刑,详见史学大家司马迁。汉朝的“内侍”也就就地取材,总之长安洛阳贵人多,犯事的,也不会少。

到了唐宋,中原地带涌现出一大批太监。唐时甚至有“良胄入侍”的制度,就是中下层官员弟子,家世清白之人割了小兄弟入宫为宦,神奇的是,这事还存在激烈的竞争。

到了明清,高潮就来了,不用多说,光是影视剧中有关太监题材的,背景多是在明清时期。

明朝是是宦官的顶峰时代,一方面是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大搞特务和锦衣卫。另一方是明成祖打破了朱元璋“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禁制,设东厂,恢复锦衣卫,厂卫合势。

渐渐的明朝自宫成风、太监冗员,民间很多百姓就有自行自宫然后进宫找工作,因为比起苦读儒家典籍、写八股文并且通过层层科考的方式,这么做反而更容易吃皇粮。

比如1474年至1475年的冬天,有54位自宫者找上礼部,要求入宫服务,于是成化帝命锦衣卫前去恢复秩序,这群人随之被捕,游街以示羞辱。两年后,又有2000名自宫者进犯礼部,禁卫军花了将近10天时间,才将他们全数围捕。

1620年,约2万名自宫的人涌入京城,乞求朝廷给予工作,说啥都能干。

无奈被拒后,这些求职者赖在京城不走,变成一群四处捣乱的暴民。

礼部与兵部的管事者担心出乱子,开始采取措施防范,结果这些人被赶回家乡。

最后,因为没找到工作,他们中有些人觉得无颜见家乡父老,便自杀了结。

到了清朝这样的风气也没有改变,还有民间的净身所因阉割手艺高超被授予六品顶戴。

随着历史的进展,社会风气的延续,太监这一阶层渐渐壮大,不再是一个两个容易解决的问题了,可以说,他们已然是一职业链。

工资与养老

既然是职业了,那么职业最关的问题自然也会有,那就是工资与养老,工资的事太监们不怎么关心,毕竟吃喝都在宫里,又不能出宫,有钱也没处花,只能存着,存着干嘛?充当“退休金”,让自己自自然然死亡,为什么这样说。

太监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悲惨的一个工种了,还没开工就先受了工伤,还是不能挽回的那种,在宫里,绝大多数都是做奴才的,挨骂挨打。当他们老去了就更悲剧了。

一般来讲,太监是不能死在宫里的。眼见不能干活了,太监要么自动告老,要么被安排出宫。出宫前,通常讲点人性的会发放一些遣散费。

前面的都不是问题,等这些太监出了宫门,问题来了,毕竟在皇宫内院生活了一辈子,这下突然离开了,那真是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去哪里。

那些有钱有权的太监还好说,多半在外面收了养子。要是养子有点良心,会派辆马车来接一下,在宫门口执手相看泪眼,这个情景有点像接人出狱。

要是再有钱一点,像清末的小德张、李莲英,都有私宅。还有唐朝的大太监们,下班就回自己的私宅住。他们退休就简单了,回到私宅享清福就是。

也有的大太监出巨资、买地皮、建寺庙,把寺院当成投资的同时也作为以后的养老院。

明清两代,北京新建2344座寺庙,其中有330座是公公建的养老院。比如:北京的大慧寺、万寿寺、法海寺、永济寺、还有魏忠贤的碧云寺。

有钱又有权的太监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还是没钱又没权的小太监,有些因冲撞了宫中贵人就被弄死了,有些因为参与消失了,但总有些能苟活下来的。

退休的时间虽然到了,可早年受过工伤,导致没有子女,享受天伦之乐是不可能享受了,这辈子都不可能了。但是,也不要太灰心,社会还是有人文关怀的。

为了让这些太监安度晚年,专门行业公会出现了,它们的任务就是给太监们安排晚年生活。就有点像现在的敬老院,交钱上去,照顾吃喝,毕竟存了一辈子的钱,就现在能花了,留着连霉都不能发。

一个人若是要生活,光是物质生活肯定是不够的,还要有精神生活。太监们的物质生活是有着落了,可精神上,谁来满足?

太监们一辈子呆在宫里,过惯了单调而重复的生活,一旦恢复了自由反而不知道怎么办。大家看《肖申克的救赎》,里面有一个犯人,年轻时就被关了,到老了被假释出狱,结果无法适应社会,直接上吊了。

退休太监也有这样的问题,他们因为身体的残疾遭受社会的歧视,连逛青楼都被笑“老公”,平时也没有朋友,所以整天花钱买醉,在迷离中度过自己凄凉的晚景。

这还不算最惨的,更惨的太监也有!

年轻时受人欺负,没攒下太多银钱,这些人出了宫,哪也不去,径直向着收容机构走去。

一般都是政府或者是太监行会设立的太监养老处,挂的牌子多是寺庙、祠等等,比如清朝有一个褒忠护国祠,专门收留太监。生活品质是不怎么好,但好死不如赖活着,不是吗?

养老养老,养着养着就会去世,这是人生常态,自然规律,太监也不能例外。古人讲究入土为安,那么太监呢?

太监也要入土,不过入土前,需要将自己的小兄弟给赎回来,这叫“赎兰”,之后才可以入土为安。

如果有家的,就葬在家族墓地,如果没有,也有太监专属墓地,一般就在安置太监的寺庙附近。

比如前面的褒忠护国祠,它后面就有一处太监的墓地。那个地方风水好,后来在那里建成了八宝山公墓。

另一个埋葬太监的地方就是现在的中关村。以前那个地方比较荒凉。从明朝开始,有太监在这里买地,一来办太监养老院,二来修太监墓地。所以这块地被称为“中官儿”,也叫“中官坟”,是太监生前死后的聚集地。后面迈进了新世界,不好听也不吉利,就改名为中关村。

太监的一生

太监的生活是否像影视剧那样可以和宫女组个伴儿,没事赌赌钱实难考证,而我们所知晓的太监都是些大太监,牛一点的连皇帝都管不了,更别说什么受欺负了,可那些小太监呢?

也许是在某个饥荒时,为了讨口饭吃,割了小兄弟进了宫,也许是家族为了持续荣光安皇宫的棋子,也许是为了追求极高的权力满足欲望,也许是为了保命,有很多种可能。

他们中的确存在滥用职权,谋反,营结私党之徒,他们也曾为祸朝纲,为一己私欲让天下民不聊生,可其中依旧有着闪耀的名字即使隔着层层尘埃依旧能看清。

发明造纸术,造福世界人的蔡伦;恭谨勤奋,因功封王的赵默;历事六帝,忠谨本分的冯存亮;改一字救千人的张居翰,等等。

这些人的功绩,许多人一辈子都赶不上。无论是风光无限还是沉死枯井,无论是丰功伟绩还是劣迹斑斑,都离不开的是命运的无常。

当其老矣,坐于槐下,酣睡于荫,行人驻足,瞥之,笑:“此乃一老公。”其笑不语,然复问:“汝悔之?”

其亦不语,只挥手如逐蝇,行人笑曰“悔矣。”其仍不语,行人复曰:“悔矣!”

若去其疾,观其行,思其神,七情六欲皆具,与常人无异矣。

乡言俚语20讲:窥见一个多数人看不见的社会

民间通用乡言俚语

开栏语:

穷乡僻壤,市井之间,凡夫俗子,贩夫走卒,通用乡言俚语。

乡言俚语大多浅白,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或幽默诙谐,或鞭辟入里,往往一语惊人。

最是吴敬梓《儒林外史·范进中举》里那胡屠户,一顿夹七夹八,骂的穷女婿范进摸门不着。开头一句“不要失了你的时了”,就打开了乡言俚语的闸门。

还有那鲁迅笔下的阿Q,一句“孙子打爷爷”,把人逗乐了,笑中含泪。

回到现实,听重庆掌掴男司机被扇回的保时捷女司机说“我打个电话全改”,知道女司机眼里有一套社会潜规则。

生活之中,于人群之间,倾耳细听,天长日久,能听到冒着烟火气的乡言俚语,与身份匹配,却又意味深长,隐含的信息五花八门,细细咀嚼,能窥见一个多数人看不见的社会。

不时用心记下一丝半点,偶尔博自己一乐,往往自顾自笑个不停。

笑得久了,终究不肯独享,遂提笔记下,于晨早之时,奉上开心早点,合成《乡言俚语》。

是为序。

2019-08-01

【乡言俚语1】“就喜欢那点男人味”

在校读书时,有体育系女生就爱往体育系男生宿舍跑,见者大惑不解。

那体育系男生宿舍,邋邋遢遢,运动器材散落一地,湿透的运动衫、臭鞋子、臭袜子随地乱扔,汗臭在室内弥漫,冲破门窗,行者往往掩鼻而过。

在男生宿舍撞见体育系女生,好奇者问女生:“为什么总喜欢往体育系男生宿舍跑?不怕那股汗臭味吗?”

体育系女生给了一个让人措手不及的回答:“就喜欢那点男人味!”

2019-07-30

【乡言俚语2】“你赤手空拳上哪去?!”

还是不让私自进城务工经商的年代,老家村上邻居小儿子不安分,耐不住农活,更听不惯老父老母唠叨。

一天早上,拾掇几件随身衣物,背个简单行囊就负气出门。

正在灶间侍弄一家人早餐的老母亲听到动静,围裙在身,手握锅铲,追出门外,对着走出一段距离的小儿子嘶喊:“你赤手空拳上哪去?!”

闻言大惊,老太太天生文盲,大字不识一个,从哪里知道“赤手空拳”这成语?!

2019-07-31

【乡言俚语3】“高的桌子,低的板凳”

农村老太串门归来,向人吹嘘受到的礼遇:“主家留我吃饭,高的桌子,低的板凳,排排场场,几大的面子喔。”

闻言,想象老太坐在八仙桌上,翘起腿,端着烧酒,吃着八大碗,大快朵颐。于是,心里直流口水。

敢情乡下人还有怠慢之道,来了客人也不留饭,或者递个烙饼打发一下?

反观自己,在家里日求两餐,只想蹲在屋角呼拉几口下肚。

原来自己一直被怠慢,不觉羡慕起农村老太来。

2019-08-01

【乡言俚语4】“我给孙子当孙子!”

老村长进了城的儿子给他添了孙子,喜不自禁,忙着收拾行囊,逢人就说:“我要进城带孙子去了。”

村人称羡,想着老村长这一去就该乐不思蜀了。

没多久,老村长回了村庄,闷闷不乐。

村人惊问:“怎么不在城里带孙子了?!”

问得多了,老村长自我解嘲:“我给孙子当孙子!”

村人不解,追问细节。

老村长终于憋不住了,一股脑倒出苦水。原来,到了儿子家里,抽烟得躲到阳台,不能随地吐痰,不能嚼了饭喂给孙子,对孙子大声叫嚷都不行。

村人听了,默不作声,大约想到了自己还未出生的城里孙子。

2019-08-02

【乡言俚语5】“我吃集体的吃得肚子疼,吃自己的吃得心里疼!”

父亲当生产队干部的时候,偶尔披星戴月,酒气熏天回家,兴奋地回忆刚才的幸福。

父亲转述另一位干部的话:“我吃集体的吃得肚子疼,吃自己的吃得心里疼。”

听过之后,细细咀嚼,嚼出了疼的味道。原来有些疼是自找的,尤其是公费吃坏肠胃那种。这种疼,疼在贪吃官肚子里,疼在百姓心上。

忽然想起那首《革命的小酒》。

2019-08-04

【乡言俚语6】“寄一封信要一万块钱”

小时候,孩子爱夜闹,得抱着,还得走动,且不能停。

于是,从床头到衣柜是七步,从衣柜到床头还是七步。

走着走着都要睡着了,便一边走一边背唐诗,把个《蜀道难》《将进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类背得孩子都腻了。

转而边背唐诗边翻译,给自己提神。翻译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问自答:“就是兵荒马乱三个月,寄一封信要一万块钱。”

就这一句,把家长逗醒了,再睡不着,一起笑杜甫信都寄不起了。

2019-08-05

【乡言俚语7】“你儿子给人赶工去了”

20多年前辞了机关工作麻雀南飞,家人叹息,亲友惊愕,多了桌上谈资,有不知好歹之意。

忽一日,家人急吼吼召唤我:“回来上班吧,别人说你给人赶工去了。”

让家人陈述细节,原来有亲友对父母说,不要以为你儿子怎么样了,他也是给人赶工去了。

我听出了弦外之音,就是感慨我虎落平阳,丢了公家人身份,没了铁饭碗,一天不如一天。

这“赶工”是家乡话,就是给人打零工的意思。

在那个视吃皇粮为骄傲的年代,赶工者处在社会鄙视链最末端,被人瞧不起,不招人待见。

听过之后,坚定了自己再回公家单位的决心,但不是回原单位,这关乎面子,就是一定要端个铁饭碗给人看看,证明自己不是个给人赶工的。

于是,辞去高新技术企业工作,转型进了事业单位。

2019-08-06

【乡言俚语8】“湾子里住不下去了”

麻雀南飞不久,家里打电话来,向我要3000块钱,说是计生罚款。

家人不解,本来是捉去强制引产,按说已落实了计生政策,不料引产的孩子劫后余生。上一年罚了款,说是再不追究,岂料一年后再次开出巨额罚单。更离谱的是,村里同样情况的没罚,这是因人设罚。

家人猜测,村里大约看到我们家有人在外赶工,见了我汇回去的养家的钱,觉得我们交得起罚款。

末了,家人叹息一声:“湾子里住不下去了!”

我知道,这是乡村的劣根性,见不得别人好。

于是,当着家长的面给家里许诺,到城里买套房子,一家人离开村庄。

谢天谢地,家长没有当面翻脸,不然这辈子就无妻无靠了!

2019-08-07

【乡言俚语9】“我都想钻到冰柜里去”

到熟悉的生鲜店买蔬果,见了熟悉的收银女,见她不站在柜台里,却站在柜台外陈列区。

拎着菜果问她,怎么站在外面?

她笑笑:“太热了,我都想钻到冰柜里去!”

回看一下自己湿透的衣裳,再看一眼她身后的冰柜,知道她贴着冰柜,可以透支冰柜的清凉,理解了她的选择。

看着玻璃柜门里花花绿绿的可乐雪碧果汁和水,忽然羡慕起冰柜里的饮品来,想把自己冻成冰棒对抗赤日炎炎。

2019-08-10

【乡言俚语10】“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姐妹间亲密无间,大学毕业的姐姐把中学刚毕业的妹妹带在身边工作,呵护有加。

姐姐大方,日常花销都是姐姐出,妹妹早已习惯了。

到了月底,妹妹收了工资,自己藏起来,也不会存银行。

姐姐看了不放心:“把工资交给我,帮你存起来,免得弄丢了。”

妹妹不肯撒手,姐姐摇摇头:“平时都是用姐姐的,姐姐不会惦记你的钱。”

妹妹听了,把钱捂得更紧,说了一句孩子气的话:“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以后,姐姐拿这句话当笑话,每每拿来调侃家有儿女、财务独立的妹妹,妹妹听了,理直气壮:“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2019-09-04

【乡言俚语11】“现在的政策几好喔”

回到湖北孝感市应城市家乡村庄,见了香婆,看她一条腿不能伸直。

起因是,她早些年背孙女上镇医院看病,走田埂去,迈过田间沟坎时立足不稳,摔进田里,膝盖骨折,上了钢片后不曾取出,关节再也不能屈伸,落下终生残疾。

那天,香婆刚刚插秧回来,说插一天秧140块钱,还供吃管喝。

想象年近七旬的她瘸着腿在水田里艰难挪动双腿,等待她一声抱怨,却听到她一句让人终生难忘的话,她说:“现在的政策几好喔。”

她解释,现在种田不交皇粮国税,还有种田补贴,老了有养老金,自己残疾了还有补贴,这是几千年冇得的事。

末了,她补充说,现在只要肯做事,年纪大了也有事做,还有钱赚,因为年轻人都不会干农活了。

2019-09-06

【乡言俚语12】“你说这是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好”

25年前初到广东,去了后来的世界工厂东莞当记者,听到一个关于记者的故事。

东莞籍记者同事说,有大报记者到东莞采访,找到当地管理区,就是后来的村,看着村里村外长出来的工业厂房,还有南来北往的打工仔打工妹,问了当地村民一个无法作答的问题:“你说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

那是一个还没有平息姓资姓社争论的年代,北面来的记者大约对当年东莞三来一补模式存在疑虑,自认为东莞模式有资本主义之嫌,想经由东莞农民之口,说出自己的忧虑。

不料,当地农民给了记者一个八面玲珑的回答:“你说这是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好,你说这是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好!”

东莞农民的想法再清晰不过了,就是现在这样发展最好,管它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翻看东莞所在的珠三角历史,有过大逃港的悲情一幕,人们对饥饿与贫穷的恐惧,胜过对资本主义的恐惧,他们满足于打开国门赢得先机,用朴素的语言说出了发展是硬道理。

如今回想当年东莞农民平息姓资姓社论的妙言妙语,不得不感慨,是时代让农民开了眼界。

2019-09-07

【乡言俚语13】“最看不起嫁给外地男的本地女”

一部夹杂粤语和国语的广东电视连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把广东人和新广东人逗乐了好多年,把广东人的包容开放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实中,改革开放之初的广东,对外省人充满偏见,对外来劳工以捞仔捞妹相称,本地人能接受外来媳妇本地郎,却接受不了本地媳妇外来郎。

最记得跟一个东莞本地女孩聊天,正是求偶的年龄,她忽然说了一句拒人千里之外的话:“本地人最看不起嫁给外地男的本地女。”

早年坐上一个中山沙溪籍的士司机的车,听他说起自己的四川籍老婆:“我老婆长得好白啊!”

就这一句,把外省女一白遮百丑的优势说得淋漓尽致,说出了婚恋中本地女被外来妹排挤的肤色原因。

后来的履历中,不断听到本地人对大龄本地女婚恋难的叹息,听到了一个贬义词“箩底橙”,带着对大龄女的轻蔑,能够把人气晕过去。

而今再看,广东婚姻中,本地媳妇外来郎是一个幸福率极高的婚姻组合,将本地女的温柔善良贤惠坚韧持家,和外来郎的进取向上绝妙组合在一起,亲戚中就有不少这样的意外收获。

回想那个道出“最看不起嫁给外地男的本地女”的东莞女,很想问问她,后来嫁给外来郎了吗?

2019-09-08

【乡言俚语14】“这里人傻钱多速来”

1994年春节前离鄂入粤,加入麻雀南飞大军,开年即上班当了记者,但不能调动。

开年了,得向教育局机关请假。当年长途电话费贵,便有同事支招,到邮电局发电报,字数越少越好,不用标点符号,因为电报按字数收费。

同事提供了一个案例,说有在东莞做服务工作者给姐妹发电报,就8个字,“这里人傻钱多速来”。

受了同事启发,也给单位发了极简电报,大意是已在东莞上班请准长假等候调动。

不料单位催我回去上班,下了最后通牒。

无奈之下,我回之以冷冷的五个字:“那我就辞职。”

在那个发报论字数、打电话计时长的年月,我习惯了惜字如金,打电话像开机关枪,发报模仿“这里人傻钱多速来”。

而今电报早没有了,电话收费不计时了,自己仍习惯打电话如扔石头,单刀直入,生硬,冷酷,因此不讨女性喜欢。

2019-09-09

【乡言俚语15】乡村断亲断交语:“不跟你来哉了”

年节里亲友分道扬镳比较多发

湖北话里有“来哉”,意思是“来往”。使用中却多为“不来哉”,意思是“不来往,没什么交往”,多用在断交的时候。

在湖北农村,友邻间说出“不来哉了”,基本就断交了;亲戚间说出“不来哉了”,往往意味着断亲,如果中间人说和不成,从此就做不成亲戚,甚至老死不相往来了。

那次回家乡孝感市应城市郎君镇,村里有在外经商的人家回村操办女儿婚礼,乡邻亲友多来贺喜,送上礼金。按照乡俗,送礼后留下来熬夜,可以打通宵麻将,也可以由主家安排住下。

主人的留守族姐回娘家送礼,送上500元,这是家乡近亲的礼金水平。

送礼时,身为族弟的主人婉谢了族姐的礼金,叹念族姐在家赚点钱不容易,说礼金就不用了,留着自己用,还盛情留族姐入席。

这族弟本是一番好意,不成想触碰了族姐自尊敏感的神经。

族姐感觉礼金被拒,失了面子,含泪抱怨:“你这是嫌姐姐穷,这礼你不收,我们就不来哉了。”

这族姐愤愤然离去后,见了别的亲戚,往往拿主人家嫌贫爱富说事,宣示两家不来往了,这亲戚关系也就到此为止了。

当天在主家,见到不少村邻前来贺喜,奉上礼金时多被婉谢,主家的说辞是,自己常年在外,乡邻的人情往来照顾不到,因此不敢收乡邻的礼金,担心欠了人情还不上,反倒失了礼。

笔者回家乡巧遇邻居家孩子大婚,奉上礼金时也有被婉拒的遭遇。

送礼被拒,这在传统乡土社会,是拒人千里之外的大事,意味着“不来哉”。

而今,随着农民大量进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笔下的乡土社会正在瓦解,亲友间人情往来不断减少,亲友久不往来,甚至失了音讯,形成自然断亲现象。

昔日乡村,有人情大过债的说法,每到亲友家婚丧嫁娶等大事,穷人家往往如临大敌,面对人情攀比,不少穷人找个理由,挑起“不来哉”话题,多指责富亲戚嫌贫爱富,称自己高攀不起,选择主动断亲,与那红楼梦里攀附贾府的刘姥姥正好相反。

而今跟家乡越来越远,很难有机会听到乡人说“不来哉”,偶尔听到了,勾起许多记忆,生出许多感慨。

最怕哪一天,自己听到一句“不跟你来哉了”,就会生出被家乡驱逐的唾弃感。

2019-09-10

【乡言俚语16】“不混出人模狗样绝不回来”

改革开放初,广东多盲流。

在那个还没有走出计划经济的年代,出门吃饭要粮票,内地就业机会少,南方则被视为遍地黄金之地,不少人一怒之下离家出走投奔南方,却工作难寻。

盲流离家出走前常常撂下一句话:“不混出人模狗样绝不回来。”

盲流离家出走原因多种多样,受不了父母“没出息”之类唠叨,是最主要的原因。

最令人唏嘘的原因则是被恋爱激怒。

我一个朋友,大学毕业进了机关,派到基层挂职锻炼,前途不错,却被女友家长嫌弃家穷,做领导干部的女方家长当面羞辱这位朋友,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之斥,勒令这位朋友离自家女儿远点。

这位朋友盛怒之下,抛弃机关工作,撂下那句名言南下,睡过大街,在小饭馆打过工,历尽艰辛。

只是,这位朋友痴心不改,偶尔通过我打听那位女友的消息。朋友之前带那位女友见过我,与我的单位相距不远,看她是个纯良的女孩,不是嫌贫爱富那种人。

我曾试着问过这个朋友一个问题,如果自己飞黄腾达了,女孩父母回心转意,或者女孩重新爱他,会娶她吗?

朋友说了一句让我泄气的话:“等她家回心转意了,就狠狠地拒绝她家。”

闻言,我再不试图了解女孩的信息,知道爱已不复存在,只留下感情仇视,等待报复。

2019-09-11

【乡言俚语17】“富不富,看房屋”

小时候,在湖北孝感市应城市乡下生活,看到村邻最重视的是房子,但凡有点经济能力,都拉账扯账盖个房子。

我不明就里,心想,何必背着一身债,打肿脸充胖子呢?

等自己稍微大一点,家里着急为自己张罗对象,就发现了房子的奥妙。

自家房子小,还是泥坯房架构上因陋就简改造的砖房,砖还是东拼西凑的杂色砖,来自建筑工地废弃的旧砖。于是,相亲的事,往往被人提起,而后不了了之。所幸,我不急着相亲,埋头读书。

后来知道,乡人有个潜规则,有女儿的家庭,来了媒婆牵线,便要偷偷潜去男家“看人家”,主要看男家家庭条件好不好,顺便看看男家关系好不好相处。

这家庭条件的核心要件便是房屋,家乡人流行的财富观是,房屋就是看得见的钱。有做媒婆的人把话说得直白:“富不富,看房屋。”看一看男家房子,就能估量出男家经济条件,心里有底了,这相亲桌上就不用那么庸俗地谈钱了。

这些年,农村年轻人基本进城了,农村房屋急剧贬值,进村“看人家”已经没有意义了,但“看人家”的方式变了,变成看男家在城里尤其是省城有没有房子。

眼下乡村男多女少,光棍成群,却不时传来省城买房者大婚的消息,隐含的信息是,省城有房者结婚并不难,女方还在信奉“富不富,看房屋”。

于是知道,在房子崇拜深入人心的中国乡村,房子永远是最重的那块婚姻筹码。

2019-09-12

【乡言俚语18】“你想穿草鞋还是穿皮鞋”

小学课堂上记住了老师的草鞋皮鞋说

小时候,农村人没什么出路,只有城里招工、读书升学、进城联姻、入伍提干之类跳出农门吃上皇粮的路径,每个农民都在挣扎着跳出农门。

小学课堂上,穿着布鞋的我们多不知道发奋,被老师逼问:“你想穿草鞋还是穿皮鞋?!”意思再简单不过了,你想进城穿皮鞋,就要发奋读书跳出农门;你若吊儿郎当不思进取,就只能留在农村种一辈子田。

这草鞋我们穿过,自己用稻草编织起来,穿在脚上行走田埂,简陋,粗糙,只能护住脚底,几天就坏,远不是今人想象的生态环保原生态。

小时候没怎么见过皮鞋,偶尔从电影里看见城里人穿着皮鞋,噔噔噔地走路,落脚有声,趾高气扬,便心生羡慕,希望有朝一日也穿上皮鞋,到城里走一遭。

后来如愿穿上皮鞋了,再不肯脱下,却发现有城里人穿上布鞋了,说穿布鞋舒适。

于是犹豫,是脱了皮鞋穿回布鞋呢?还是一双黑皮鞋穿到黑?

2019-09-13

【乡言俚语19】“看你这窝囊废”

老婆最伤老公的一句话是什么?

湖北男人说,是“看你这窝囊废”。

小时候见过农村年轻夫妻吵架,多是女子发威,将家中物品砸个稀巴烂,以锅碗瓢盆为甚,意思是这日子不过了,砸了锅碗瓢盆散伙。

止息纷争的往往是女人那一句,“看你这窝囊废。”有的还加上一句,“嫁给你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男人听了这句话,顿时气短,再不言语,面壁思过去了。

女人见势卷了随身物品回娘家,多数时候带走孩子,等候老公认错服软。

后来进了城,邻居有握有权柄、受人尊敬的中层干部,太太是教书育人的名校教师,然而,太太骂起老公来,依旧不留情面,张口就来,“你不看看**升了职,**发了财,看你这窝囊废。”

于是知道,男人对女人的畏惧是一贯的,只要一句“看你这窝囊废”,就把男人扔进了攀比的冰窟,把残存的一点自信浇灭了,陷进自惭形秽里不能自拔,从此努力向上攀爬。

不过,生活中也有反例。

有朋友有个一官半职,终究不敌官至科教副市长的太太,太太毕竟是几十万人的城市的父母官。这官至副市长的太太原来只是一介教师,借着各地选拔任用大学毕业的高知担任科教副市长之机一步登天,职级盖过先生。

这位朋友的同事便拿职级说事,调侃这位朋友,“你在家得听副市长的吧?”

这位朋友听了,并不服软:“听她的?我打死她!”他顺势做了一个重拳捶打的姿势,补充说,经常在家打太太,哪管她是副市长,引得同事面面相觑。

同事表示不相信,“你敢打副市长?打得皮青脸肿副市长怎么上台讲话?”

这位朋友狡黠一笑:“打人不打脸。”

意思是打太太时挑地方,不向显眼的地方下手,不留下明显外伤,重在压服和威慑。

在普通人眼里,这朋友职级不如太太,在太太眼里是典型的“窝囊废”,在家庭当处于从属地位,听太太使唤。

笔者就曾随领导拜访过一位女领导,其曾官至市委副书记,婚姻带着组织安排的痕迹。尽管其丈夫职级并不低,但女领导的威严在家庭接待时暴露无遗,其夫进进出出端茶倒水,伺候客人;女领导则端坐客厅,翘起二郎腿,大大咧咧,高谈阔论,不时使唤丈夫上好茶好烟。

不知那位朋友是强撑颜面,虚构在家殴打副市长太太的情节,还是真的经常在家对太太大打出手。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男人大多好面子,不甘成为窝囊废,太太一句“窝囊废”,就抓住了许多丈夫的软肋。

于是希望,在女人的词典里把“窝囊废”剔除,给窝囊的中国男人一点体面的尊严。

2019-09-14

【乡言俚语20】“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朋友断交时,弱者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许多人说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这阳关道,在玉门关以南,是陆上丝绸之路上通往西域的交通门户,意喻通天大道。反观那独木桥,只是一根木头搭成的简易桥,听上去摇摇晃晃,意喻狭路凶险。

比较之下,出言“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者的弱者心态跃然纸上,就是你过你的好日子,我过我的苦日子,我不羡慕你,也不用你帮助提携了。

小时候在农村,有人家省城有亲戚,偶尔背着土产上省城造访,受了怠慢,回来后愤愤不平说以后不去了,就加上了这句话。

村邻里,有穷人家救急,向富户人家借钱粮,吃了闭门羹,含着泪撂下这句话,逢人就说这富户人家狗眼看人低,以后不指望他了。

理解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的深意,心里起了警惕,心里说,以后跟强者闹掰了,不说这句话,改口说“这龟孙子”!

2019-09-15

古代坐牢吃饭要犯人自己花钱吗?这要看坐哪朝大牢了,也吃定量

中国古代坐牢费用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现代,监狱管理上有不少地方很人性化,因为不是死罪,坐牢者的生命、健康都是受到保护的。

中国古代呢?制度设计上也有温情的一面。如果在西晋时坐大牢,应该最能体会到这一点。

(现代监狱)

西晋的《狱官令》中有这样的规定,牢房(“狱屋”)要造的坚固,屋顶上要铺上厚厚有草蓐,不能漏雨潮湿。在大家印象里,牢房的环境一定很差的,但西晋这一规则足可改变大家的印象。

在古代,坐牢要自费的,西晋对于“去家远、无饷馈”的犯人,一律由公家给口粮,即所谓“治廪”。

(古代牢房,复建)

西晋这一做法,为后来各个朝代所效仿。

唐太宗贞观五年,谈到监狱管理,议定疾病给医药,诸狱之长官五日一虑囚,夏置浆饮,月一沐之。重者释械,其家一人入侍。

一个月可以洗一次澡,重病不用戴刑具,还可让家人进来服侍。唐朝坐牢人性规定很具体。

在唐宋以后,各朝对监狱居住条件、卫生要求都有量化指标,牢房要保温,刑具要保暖。

据《元典章新集·刑部·禁司狱用刑》记载,元朝是这样要求的:“冬月糊塞窗户,措置煖匣拘钤。”如果犯人被冻死了,那麻烦很大的。

(古代牢房,复建)

明清两朝也有同样的要求。《大明令·刑令》中规定:“枷杻带须洗涤,席荐常须铺置,冬设暖匣,夏备凉浆。”

冬有保暖,夏有冷饮,这样坐牢简直如同“度假”——当然实际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情。

如果监狱条件不能改善,有时甚至放犯人回家。如永乐二年四月,明成祖朱棣谕三法司官:天气向热,狱囚淹久,令五府六部六科给事中协同疏决死罪狱成秋后处决,轻罪随即决遣。有未能决者,令出狱听候。

在古代,囚犯也吃“定量粮”,当然这笔生活费用一般由家属供给。如果犯人家里无力负担,或是一时供给不上的,监狱不会不管,晋代由公家“治廪”,就是这意思。

唐朝《狱官令》同样有这么一条规定:“囚去家悬远绝饷者,官给衣粮,家人至日,依数征纳。”意思是,对远途家属一时未能送来生活费,由官府先行垫付,由家属来后再归还。

(现代犯人吃饭)

宋朝还有具体的免费供给标准:“禁囚无供饭者,临安日支钱二十文,外路十五文。”

从宋朝这一规定来看,当时犯人每天的伙食标准是20文和15文。这个标准很不错,足够犯人吃饱的。换算一下,20文在今天大概也有3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古代小说中,有人用1文钱买到了一只烧饼。

明朝,洪武十五年规定,“狱囚贫者,日给米一升”。

到了清朝,坐牢的生活费用不再由犯人家里出了,犯人与官员一样,开始“吃皇粮”,标准还不算低:“日给仓米一升,寒给絮衣一件。”

口粮标准是依照明朝来执行的,但明朝只有无家属者才能得到此特别照顾,“食米一升,冬给絮衣一件”。

在清朝,坐牢必须的生活用品也一律改由官府供给。

《刑部处分则例》明文规定:犯人,“凡应禁之一切铺监收费,永行革除。”也就是说,坐牢的一切生活用品均由监狱方配给,不再向犯人收费。

因为坐牢的条件不错,古代有些走头无路的穷人,干脆再故意犯罪,争取坐牢。而在以前朝代,如唐朝之所以要求“自费”坐牢,除了减轻国家财政开支外,也有防止穷人“坐牢谋生”的意思。

(清朝犯人)

当然,牢饭是不好吃的,不要钱的背后是沉重的劳役——历朝历代,坐牢都倒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