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运势

楚简(楚简书法作品欣赏)

时间:2024-01-16 22:37:37 作者:心若向阳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鉴赏」最早发现的楚简实物——长沙仰天湖楚简

来源:《书法报》2019年第43期封四,简帛书法品读系列(六十七)

文/陈松长

在各种楚简文献不断发现的今天,人们对楚简的形制特征和楚文字的构形特点都有了很丰富的认知,但大家也许不太清楚,这楚简最早的全真面世,乃是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湖南长沙的重要考古发现。

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们对战国文字的认知,多只能借助传世文字的记载和金石铭文去领略和想象,一直到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的发现,才让世人见到了战国时代楚文字的本来面目。但这是抄写在丝帛上的文字,竹简上的楚文字是什么面目还不得而知,到了50年代,终于在长沙的考古发掘中揭开了楚简文字的神秘面纱。

195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南调查发掘团在长沙市五里牌发掘的一座编号为406号的战国古墓内,就曾发现过战国楚简37块残片,但因为残断太甚,最长的残片也就15cm左右,最短的才5cm不到,且文字漫漶,很难辨识,故并没引起学界太多的关注。

1953年7月,当时的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又在长沙市仰天湖的战国楚墓中发现了竹简,这批简的保存状况虽也不是很理想,但比五里牌406号楚墓出土的简好很多,它一共是43枚竹简,但保存比较完整的简有19枚,这就相当形象地展示了楚简的真实面目。

这批简上都有两道契口,可知原简上应该有两道编绳,完整的简长22cm左右,宽1.2cm,每枚简上都墨书文字2至21字不等,内容是随葬器物的清单,也就是所谓的遣策。它第一次清楚地展示了战国时代遣策的书写格式和楚简的形制特征。

1953年第12期《文物参考资料》上刊登了《湖南省文管会清理长沙仰天湖木椁楚墓发现大量竹简彩绘木俑等珍贵文物》一文,1954年第2期《考古学报》也发表了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撰《长沙仰天湖第25号木椁墓》,详细介绍了该墓出土的竹简情况,并刊布了部分简影照片,从而迅速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

1955年群联出版社就出版了史树青先生的专著《长沙仰天湖楚简研究》,1957年,香港的饶宗颐先生在上海出版社出版了《战国楚简笺证》一书,专门论述了这批竹简的内容和性质。1995年,商承祚先生编著的《战国楚竹简汇编》一书在齐鲁书社出版,书中收录了该批竹简的照片和摹本,并对简文进行了考释,应该说,这本书中的摹本仍是研究讨论这批竹简最重要的参考资料。

长沙仰天湖楚简(摹本)

仰天湖楚简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兵器、生活器具、纺织品的专名等,如图中第一枚简虽已残缺了下半截,且原简也看不清楚,但由中山大学商承祚先生率领的团队所作的摹本,给我们提供了比较清晰的文字图像,其简文为:鄦昜公纺衣一,绿[糹][里]……

“鄦昜”即走马楼西汉简中多次出现的“无阳”,在汉代是县邑之名,在楚国当是封邑之名。“纺衣”是一种衣的专称。“绿[糹][里]”即绿色的衬里。简文虽然不完整,但大意比较清楚,就是“鄦昜公”给墓主人赠送的一件“纺衣”,其衬里是绿色的。

由于对楚地名物的认知有限,简文中所描述的一些内容尚难以理解,但其书体风格则相当明显,从这摹本可以看出,其横画都是向右上斜耸运行的,其收尾处还有明显的下抑回锋的笔触,这也就是战国中晚期楚简书体的常见笔法之一。简文中如“一”“五”“之”这些字都是这种笔画的典型表现者。也许是这向右上斜耸的笔法决定了每个字体的构形走向,故其文字形态都是左低右高,如“昜”“马”“纯”等都是如此,故整简的文字都呈现出一种右上斜耸的趋势,而这也是楚简文字中最常见的体式之一。有人曾认为这是因为古人将简抓在手上书写所造成的,其实,这并不一定是其直接原因。楚人是否将简抓在手上书写还不一定,因为现在所看到的楚简长的有60多cm,宽才1cm左右,这么窄而长的简怎样抓在手上书写?真有点不可想象。现在的考古工作中已发现许多的漆几和漆案,那楚人怎么就不会将简放在案上书写呢?至少我认为,伏案而书应该就是楚人的一种书写常态。

还值得注意的是,仰天湖楚简的宽度是1.2cm,这在已发现的楚简中都是比较宽的一种,如包山楚简的宽度大多在0.6—0.8cm之间。仰天湖楚简由于简的幅面较宽,故其笔画舒展的空间较大,其文字的构形取势方面并无定势,而是顺其自然,长短不拘,有一种自由组合、舒展俊逸的艺术趣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