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运势

非虫(非虫上下结构念什么字)

时间:2024-02-01 15:23:26 作者:流水随风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一口吃掉6000条寄生虫!夏季美食诱惑满满,这6种食物需谨慎食用!

随着气温渐升,夏季即将如期而至。

休眠了一整个冬天的很多动物也纷纷出来活动,各种“野味”“河鲜”纷纷上市。

河鲜、野味虽然好吃,但如果不注意的话,也有很大的风险。

小编一定要给你提个醒:你嗦的螺可能也在“嗦”你!

有种河鲜,一口就可能吃进去6000条寄生虫,你还在吃吗?它就是和田螺长得极其相似的福寿螺。

01

一只福寿螺内

寄生虫高达6000条

据统计,一只螺内可能藏着3000-6000条寄生虫。

寄生虫在进入人体后,幼虫便会入侵大脑,损害中枢神经,进而引发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

这时患者就会出现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休克、痴呆,甚至是死亡。

浙江医院营养科主任朱琴主任医师介绍,我们之所以说福寿螺危险,是针对那些没有彻底煮熟的福寿螺。

福寿螺如果被煮熟了,寄生虫也会随之消灭。

但还是建议大家别吃,因为你压根不知道福寿螺到底怎样才算彻底煮熟。

更重要的是,福寿螺被彻底煮熟后口感会变差很多,所以有些商家也会铤而走险。

02

6种常见的寄生虫食物

01生蚝等贝壳类

容易感染异尖线虫和泥泡蠕虫。

危害:最主要是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有个别会出现头痛和低热。

02生腌、小龙虾、淡水鱼生片类

容易感染肺血吸虫和肝血吸虫。

危害:肺血吸虫会导致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严重会导致肺部出血,导致死亡。

此外,幼虫可行移至脑部引起头痛,视力减退,甚至癫痫的出现。

肝血吸虫会导致腹痛、腹泻、呕吐、发热、肝肿大等,发展严重时会引发肝腹水和肝硬化。

03田螺类

容易感染广州管圆线虫。

危害:幼虫可行移至脑部,导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癫痫。

个别幼虫还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视力损伤、失明,脑膜炎等严重后果。

04蛙肉和蛇肉

容易感染裂头蚴。

危害:寄生在不同部位会引起不同的症状。

寄生在眼内会引起眼睑浮肿、结膜充血、疼痛流泪、影响视力。寄生在皮下会引起皮下结节和包块,导致皮肤红肿和瘙痒。寄生在肠管壁会引起腹痛和发热,严重时会引起肠穿孔、腹膜炎等。寄生在脑组织中,会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

05泥鳅、黄鳝类

容易感染颚口线虫。

危害:皮肤非特异性水肿,疼痛和瘙痒,红斑狼疮等。

06生马蹄、生菜类鲜品

容易感染布氏姜片吸虫。

危害: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严重时会导致肠道感染和肺部感染,导致死亡。

(来源:养生大国医综合浙江医院)

百药之王—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虫与真菌共生形成的珍稀药用菌,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强壮的滋补类中药,并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大宝”,享誉全球。冬虫夏草最早出现在藏医药学著作《月王药诊》,记载其功效为:“治肺部疾病”;《藏医药》记载其功效:“补肺益肾,强精,化痰”;《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其功效“夏草冬虫,功与人参同,能治诸虚百损,以其得阴阳之气全也”;《中药大辞典》曰:“补虚损,益精气,治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久虚不复”。

冬虫夏草的传奇故事

说起冬虫夏草的传奇故事,就要从“极珍冬虫夏草全鸭汤”救治武则天咳嗽不止说起。公元690年,老年的武则天体衰多病,经常咳嗽不止,稍感风寒便病情加重,一到冬天,不敢轻易走出寝宫。诸位太医为了治好她的病,什么名贵药材都用了,病情依旧不见好转。这时跟随武则天多年的御厨康师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想起在家乡时,老年人用极珍冬虫夏草煲汤用来补身体。于是康师傅就用冬虫夏草与全鸭煲汤,让武则天品尝。谁知,当武则天看到里面有似虫非虫的东西,认为康师傅要谋害自己,欲以谋杀罪处死。但念其多年操劳且无任何过失,将其打入大牢,暂关押起来。

此时,同乡好友御膳房的李师傅非常同情康师傅的遭遇。为了还康师傅清白,李师傅同样使用冬虫夏草全鸭汤为武则天改善身体。鉴于武则天对冬虫夏草的怀疑,李师傅将60根冬虫夏草通过鸭嘴塞入鸭子体内,之后进行煲汤,煲好汤后每天让武则天喝上两盅。一个月后,武则天气色好转,也不再咳嗽,宫廷上下都为她高兴。

一天,武则天心情大好,邀请监察御史吃饭。李师傅端上了冬虫夏草炖鸭汤,武则天说:“我身体恢复这么好,全得益于此汤”。监察御史品尝后,果然味道极佳。席间,武则天询问如何处理康师傅谋杀案,这时李师傅斗胆插嘴说:“康师傅炖的鸭汤中似虫非虫的其实是冬虫夏草,全是为了给您补身体用的,并没有谋害您的意思”,李师傅将自己制作冬虫夏草炖鸭汤的过程详细向武则天和监察御史说了一遍,并当场将全鸭剖开取出似虫非虫的冬虫夏草。武则天看后,马上吩咐释放康师傅,并对其大加封赏。

冬虫夏草的来源

冬虫夏草来源于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以完整、虫体丰满肥大、外表黄亮、内色白、子座短者为佳。

冬虫夏草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冬虫夏草,又名夏草冬虫、冬虫、雅扎贡布(藏语音译),均因其“冬为虫,夏为草,一物竟能兼动植”而得名。其味甘,性平,归肺、肾经。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的功效。主要用于肾虚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咯血。临床常用量为3-9g。

冬虫夏草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冬虫夏草中含有虫草酸、虫草素、虫草多糖、腺苷、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矿质元素、麦角甾醇等,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含腺苷不得少于0.0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镇咳平喘、祛痰、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改善心肌缺血、保护肾脏、抗衰老、抗疲劳、益智等的药理活性。

结语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冬虫夏草并不适合于所有人,有表邪者不宜使用。倘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需要使用中药治疗,应在中医师的辨证论治下开出合适您的中药,切勿自行使用。

参考资料: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19.

2.历史故事记载的极珍冬虫夏草[C].2015首届全国虫草会议暨冬虫夏草产业高峰论坛资料汇编,2015:114-115.

3.李皓翔,陈铃,李文佳,金李玲,钱正明,梅全喜.冬虫夏草的本草考证[J].菌物研究,2020,18(02):68-73.

4.黄雪峰,黄宝菊,郑方毅,等.冬虫夏草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科技,2015(08):69-73.

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草原上,艺人尕藏扎西(中)和同伴在弹唱格萨尔。 新华社记者 陈 斌摄

3月2日,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迎晖幼儿园的孩子们正在学习舞龙。近年来,该校将舞狮、舞龙、大鼓等非遗文化融入幼儿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 王华斌摄(人民图片)

今年“五一”假期,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映美湖景区推出天空之伞“非遗”文化节,吸引不少人前来游玩。 陈晓岚摄(人民图片)

4月26日,河北张家口经济开发区盛华小学邀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宁,为孩子们开展“航天点亮梦想,面塑指摘星辰”主题活动。 武殿森摄(人民图片)

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文化繁荣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继往开来,需要进行系统性保护、传承与发展。党的以来,中国秉持赓续传统、修复生态的文化发展战略,在发掘保护、传承发展中,使诸多深藏于民间的“非遗”项目存续状态发生了积极变化,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

挖掘历史文化根脉,夯实“非遗”保护基础

在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为人类文明留下宝贵遗产,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就有收集、保护这些遗产的优良传统。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组织大批专家学者、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开展科学严谨的普查、收集工作。如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就开始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的普查和采录,编撰出版了十套“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投入,普查资源总量达87万多项,使一批具有历史价值、处于濒危状态的重要资料和珍贵实物得到抢救和保护。在此基础上,国家及时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对代表性项目内容、表现形式、流变过程、核心技艺以及传承实践,进行全面、系统、专业记录。

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方针,2011年,国家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下称“《非遗法》”),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法律地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目前已有30个省(区、市)制定了相应的地方级条例。中国还建立了四级名录制度和传承人认定制度,截至2021年6月,国务院共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557项;截至2021年12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总计3063人。

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独有原则。“以人为本、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世代相传、亘古绵延。十多年来,“非遗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使青少年了解中华灿烂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组织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实现传承与创新。中国现有162所职业院校设立了专业示范教学点,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组织宣传工作,国家规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增强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传习中心、培育基地如雨后春笋,成为提升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和保护意识的重要场所。

作为最早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公约》”)的缔约国之一,中国积极宣传《公约》精神,履行“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的职责,生动展现“中国智慧”,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之路,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截至2021年,中国共有42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4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优秀实践名册”1项,成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最多的国家。

开展“生产性保护”,促进“非遗”经济发展

几十年来,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的延续,增强“非遗”实践的活跃性、实践频率的稳定性,中国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理念,即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社会价值的资源转化,这与《公约》提倡的非遗助力经济发展的包容性理念高度契合。近年来,10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在中国应运而生,根据地域、民族等特点,在核心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中,扩大非遗艺术衍生产品生产,提高传承人的地位和收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仅以云南普洱茶为例,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从中国版图上看,宁洱如嵌在崇山峻岭之中的一片金瓯。在这片36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区占96.8%,19.5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55.5%。全县20.48万亩茶园分布于6镇3乡85村。自2008年6月普洱茶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后,这项技艺日益受到社会重视,45位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活跃在茶园、作坊,建立了几十个传习所,带领茶农用传统技艺和勤劳智慧创造财富。当地政府充分发挥区位、资源、文化三大优势,通过现代信息传播与流通渠道,建立起普洱茶集散中心,使宁洱茶农彻底摆脱贫困,走上脱贫致富康庄大道。宁洱县大力推动工商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广泛参与,建设普洱茶生产原料基地、加工基地,探索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积极鼓励传承人创新性实践,将现代工艺融入传统技艺,利用茶叶的可塑性和紧压茶模具,研制出七子饼、金瓜茶、沱茶,以及传统吉祥字样的紧压茶产品,打响普洱茶的国际品牌。事实证明,普洱茶的生产性保护、创新性实践、群众性传承,给这项古老的人类文化遗产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使其走向千家万户。

构建“整体性保护”,保障“非遗”持续发展

《非遗法》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整体性”,除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体的整体性外,还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以及依存的自然环境构成的整体性。

良好的生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中国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分布和与其相关的自然、生态、人文、经济等因素,划定出保护区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延续和传承,与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相结合,构建以“非遗”项目为保护核心的文化生态系统,实现整体性保护。2007年至2020年,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在17个省、区、市批准设立了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1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它们在遗产传承、生态保护、文化传播等方面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如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区,是中国唯一以海洋渔文化为保护内容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以象山县石浦镇行政区域内的部分古村、古街道及海岛为中心点,展示妈祖习俗、渔商、渔贸等生活场景,传授渔灯、船模、海洋生物模型制作,表演鱼灯舞、马灯舞等民间非遗技艺,这些民间活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与海洋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典型的文化生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广阔的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因此,乡、村自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例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中国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实验区之一,共有56项78处保护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峰峦叠嶂,茂林修竹,清流映带,风光无限,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壮族、土家族等46个民族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多年来,实验区通过建设“100个传承保护发展示范村”,创新“民族文化+”理念,制定“千人传承培训计划”,举办“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等活动,使非遗文化融入各族民众的生产生活之中。

我们也应看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多元文化的冲击,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农耕文明被弱化,具有“非遗”特指意义的传统社区逐渐消失。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被新的生产生活、文化娱乐方式取代,生存空间受到一定程度挤压。近年来,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强调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将散落于民间的民俗、工艺、相关实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百姓视线、融入百姓生活。2021年颁布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指出,围绕新时代新任务,统筹协调非遗保护传承与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的关系,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等6部门制定《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支持利用非遗工坊、传承体验中心等场所,培育一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塑造“一乡一品”“一乡一艺”“一乡一景”特色品牌,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名片。我们要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有效机制建立的基础上,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纳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有广阔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非遗人要努力探索,积极实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人们认识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感知传统之美、生活之美,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载体。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圆桌|机遇与危机下的中国非遗,如何真正活态传承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正在陕西榆林举行。榆林古城老街上的“非遗大集”热闹非凡,精品馆、红色馆人头攒动。非遗从冷门变为热门,从小众变为大众,机遇与危机也同时存在。在2月18日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论坛上,不少专家学者们在发言中提及非遗保护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从中华文化源头挖掘非遗?如何应对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对非遗生存环境的破坏?部分非遗项目存在僵化、远离时代的问题又该如何突破?

榆林古城老街上,市民们赶往非遗大集

2月18日下午,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论坛在榆林举行,原文化部部长、作家王蒙,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雒树刚,抖音集团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李三秋,陕西省档案局原局长、国家级项目陕北民谚省级传承人王建领,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韩子勇在论坛上从不同的角度就非遗保护与传承进行了发言。

陕北安塞横山腰鼓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论坛现场

王蒙从文化传统入手,探讨了文化遗产的源头。王蒙提到,对于民间文化艺术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保护,对于非遗的重视和研究,恰恰是在提醒我们,文化来自于生活。在他所擅长的文学领域,他用《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这些根植于百姓生活的民间文学告诉大家,提倡勇往直前,提倡积德行善,提倡对自然的敬畏,提倡一切人类美好的品德,正是今天我们提倡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精神内核所在。

“非遗保护大有可为、大有作为”,雒树刚说到非遗保护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但他提醒这种好形势中也有这隐忧,应该用创新去应对非遗领域的僵化、远离时代等弊病,同时警惕名为创新实为颠覆的做法,并加强对非遗人才的培养,塑造非遗传人的工匠精神。

非遗精品馆现场的陕北说书

短视频和直播电商平台给予了非遗传承人能够展现其生活和专业技艺的空间,互动性强,转化率高。所谓“守艺”不易,“传艺”更难。李三秋分享了抖音对非遗项目扶持的经验。

非遗是日常的生活习惯和定向的价值内涵,对民族而言,非遗是精神血脉的延续,是获取心灵滋养的精神家园。王建领绘声绘色地描述秧歌、剪纸、道情等一个个陕北特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让人深切感受到,非遗不止是技艺,不止是文化,更是价值承载,是精神定力,是有声有色的中国故事。

韩子勇的分享,则让大家看到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本着“传承”“转化”“开放”的宗旨,对传承中国非遗物质与精神内涵所做出的努力。

与会专家发言摘要:

原文化部部长、作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王蒙:

对于文化传统,我总结一下,主要有三大体现,一类如长城、运河、兵马俑等各省市文物古迹;第二类是经典典籍;第三则是民间文化艺术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后者包括了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日常生活、家庭生活与休闲生活、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喝拉撒睡各方面。这第三个方面,常常被归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北说书

对于非遗的重视和研究,提醒着我们,文化遗产不仅在古建筑、古器皿、古寺庙、古墓藏各种文物与书籍文献当中,更在人们的记忆、习惯、集体无意识、三观特色、生活方式、谚语、成语、俗语到身体语言。

皮影

民间文学有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常常体现了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精神特色、舆论倾向。它们深深植根于生活中。比如中国的民间文学中《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宣扬了惊人的艰苦奋战精神。《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万物有灵(民间神灵故事)反映了对大自然的敬畏,许多善恶报应的故事提倡积德行善。还有民间故事提倡苦干、诚实、吃亏,贬低花言巧语与阴谋诡计——如《呆女婿的故事》、《分家的故事》等。它们提倡善恶报应、感恩图报,诅咒恶贯满盈、必遭噩运,提倡忠孝节义,反对奸佞虚伪小人。这些故事内核也催生、丰富了大量民间艺术演出,如各种地方戏曲、曲艺节目。这些民间艺术具有极宝贵的文化内涵,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内涵。

非遗的价值在那里呢?一是提高生活质量某种规范性与有效性,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例如婚丧嫁娶的礼节、生活节制、抑制贪婪、奢侈浪费、爱惜粮食、生活的规律性等。同时对于社会族群家国的凝聚力与推动力有巨大作用,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凝聚、团结、文化自信,成为国家民族的文化标示。

侗族银饰制作技艺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文化和旅游部原部长 雒树刚:

现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面临前着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已经形成全社会关注非遗、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局面。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非遗保护传承虽然形势很好,但好中有忧、好中有危。非遗保护传承面临最大的忧虑和危险是,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对非遗生存环境的破坏。非遗是在特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形成的,而工业化、城镇化正在将这种特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彻底打破,这就使非遗赖以生存的根基消失了。

从创新来说,非遗之所以被国人甚至国际上所追捧,主要来自于创新。这些年,我国有一股强劲之风,就是“国潮”。相关报告显示,2011年至2022年,“国潮”热度增长超5倍,78.5%的消费者更偏好选择中国品牌,“90后”“00后”贡献了74%的“国潮”消费。为什么如此?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非遗元素大量地进入了产品设计领域。设计领域将非遗中的传统文化用现代审美的方式进行二次创作,让年轻人普遍接受并喜受。可以说,没有非遗的创新就没有今天的“国潮”。

同时,也要看到非遗领域僵化停止、孤芳自赏、远离时代、自我封闭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有许多非遗项目还急待通过创新来弘扬光大。还要看到,有一些非遗创新走偏了。存在着名为创新,实为颠覆传统的做法,需要我们加以抵制。

腰鼓

非遗是活态传承,也就是靠人来传承。所以,人的因素至关重要。由于许多加入非遗传承队伍的人素质不高、技能不够、用心不专,甚至趋利思想严重,不是以传承文化为宗旨,而是以赚钱为目的,致使大量的粗制乱造的非遗产品充斥市场。在非遗队伍迅速扩大的同时,更要下大力气抓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

非遗人才的养成,最重要的是培育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非遗领域是工匠精神的发源地。在《诗经》中就有描述工匠在制作玉器、象牙、骨器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细与执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说:“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意思是说:具有大智慧的人创造了有利于人类活动的美丽器物,心灵手巧的人把制作过程记录下来、传承下去。而且将这种创造和传承,上升至“圣人之作”的高度。这是2000多年前,人们对非遗传承人的描述和礼赞。工匠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已化为今天我国的发展实践,得到时代的提升。这项起源于非遗领域的工匠精神,我们非遗传承人应带头弘扬光大。

陕西省档案局原局长、国家级项目陕北民谚省级传承人 王建领:

从非遗,我们可以清晰勾勒出人类文明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宗教崇拜、国家认同循序渐进的进化路线图。比如陕北秧歌(阳歌),是陕北人找到的天人对话,是自然崇拜太阳祭祀广场歌舞演变而来的艺术杰作;陕北剪纸的艺术表达主要内容是生殖崇拜类的鱼钻莲、蛇盘兔、抓髻娃娃或男欢女爱动态化的鹰踏鸡等图案,在婚礼中担纲大任,表达的是多子多福的朴素祈求;陕北(清涧)道情/白云山道乐则从佛家唱性、儒家唱礼、道家唱情中脱颖而出,以唐明皇李隆基命“乐工制道调祀老子”始,即具艺术雏形,陕北人神共治的泛宗教崇拜氛围,让道情、道乐在陕北有了茁壮繁荣的机会,达到了敬神娱人的效果。

唢呐

非遗也是中华民族融合的历史沙盘。石峁城、鬼方城、匈奴统万城、秃尾河(吐谷浑)、羌村、红碱淖……多民族在陕北大地留名,而陕北民族交融、文化融合的文化品牌,更是叫响全国。中国人送给亲人终极关怀的《哀乐》,来自陕北唢呐曲牌《粉红莲》,陕北人从唢呐声中来,到唢呐声中去,唢呐就是悲喜信物。唢呐在陕北被称为龟兹(gui zi),这缘于龟兹国降部在汉武帝时,被安置在陕北设龟兹县,龟兹人利用自己的音乐歌舞特长,带来了一场器乐革命,也就有了“绥米唢呐”这一国家非遗瑰宝;府谷二人台是由内地百姓西出长城去蒙地走西口悲欢离合的曲艺二人台应运而生;榆林小曲是典型的北腔南调,这是开疆戍边、北宫南坐、文化西进的结晶。

此外,安塞腰鼓、陕北民歌、陕北说书也是解锁中华文明的密码。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 韩子勇:

2022年2月5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馆,当天“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也同时开展。这次展览涵盖了工艺美术、古琴艺术、传统乐器、丝路壁画、中华戏曲、金石篆刻与拓本、传统剪纸等多个门类的工艺美术和非遗珍品佳作,展览反响热烈。

中国工艺美术馆展览现场

中国工艺美术馆展览现场

中国工艺美术馆展览现场

此后“文脉华滋——中国工艺美术基本陈列展”,“新征程 新工艺——第六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暨新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邀请展”“影戏人间——陕西非遗皮影展”等一系列展览都陆续举行开展。除了各类展览,系列非遗展演也同期举行。这些展览活动都受到了市民的欢迎。2023年元旦恢复开馆运行后,入馆人数剧增,春节期间每日预约人数爆满,元宵节单日观众人数达到8.9千人。

我们还设立了“传承与转化实验室”项目,这个项目计划从新疆流失海外的壁画着手,对1902—1914年德国盗掘的新疆壁画组织临摹。这也是国内首次系统的对新疆流失海外的壁画以泥板地杖的绘画方式进行复原。

我们借助学术研究成果,衍生出展览、演出、美育和文创等丰富的精神产品,进而回馈、服务广大群众,贡献了一个非遗传承保护领域的美术馆、博物馆范本。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