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百家讲坛》是央视现象级的一档节目,2001年开播,2004年突然爆红,随后几年人气越发高涨,吸引了大批学者登台。
这些大师成名后,都走上了“出书、演讲、上节目”的套路,一个个变得炙手可热、粉丝成群,比某些明星的知名度还高。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的发展也迥然有别,有人彻底跌落神坛,有人至今未婚,还有人已经去世。
今天就来讲讲比较突出的几位。
1、阎崇年阎崇年应该是《百家讲坛》最大的功臣,被称为新格局的开创者。
《百家讲坛》于2001年开播,最初邀请了不少知名学者,可因为太学术,并未引起注意。直到2004年节目改组,邀请了阎崇年开讲《清十二帝疑案》,清晰易懂的语言,加上论据清晰的表述,顿时吸引了大批观众,《百家讲坛》由此起死回生。
阎崇年是山东蓬莱人,中学时随父定居北京,从小酷爱历史。从北师大历史系毕业后,他最初是研究先秦史,后来因为北京的清代资料比较多,故而转学清史。
20多年前,他写过一本《袁崇焕传》,虽然只卖出了两百本,可是在业内知名度极高。后来《百家讲坛》策划清史这章,顿时想到了阎崇年。
他也没让人失望,第一集就创下了超高收视,之后还主讲了《明亡清兴六十年》等,同样颇受好评。
成名之后,有人嘲讽他是“学术明星”,阎崇年倒是很豁达:“我藏在书斋五十年,出来晒两年太阳,不行吗?”,同时还表示“老百姓追捧学术明星,至少比追麻将强。”
这话说得一点没错,只可惜因为他对满清政府过度美化有失偏颇,遭到了不少非议,08年在无锡开签售会时,还被人狠狠扇了一巴掌,引起了不少讨论。
如今阎崇年已经88岁了,身体硬朗,好奇心旺盛,前几年还转型开始研究森林文化。希望老爷子安好。
2、易中天易中天应该是最有争议的学者之一,他被称为“学术网红”,成名至今一直毁誉参半。
易中天出生于长沙,从小在武汉长大,毕业于武大中文系。
2004年,他在凤凰卫视参加节目,一堆专家引经据典讲武汉人的素质,说得云山雾罩。轮到他时,他说武汉人每天早上都要吃一碗热干面,通过这个吃面的劲儿,讲了武汉人的务实和坚韧,通俗易懂接地气,由此被《百家讲坛》看中。
次年,他开讲了“汉代风云人物”,顿时一鸣惊人。随后又推出了红遍全网的《品三国》,一度风靡大江南北。
然而因为语言太通俗,却遭到了不少批评,比如将诸葛亮说成“帅哥”,有人觉得很不正经。易中天也不客气,直接回怼了过去,回复如下,特别有意思。
《百家讲坛》让易中天一夜成名,也彻底改变了他的经济情况,07年光靠买书就登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 」,据说一年的收入超过2000万。
这让他尝到了甜头,之后又推出了《易中天中华史》,从远古到近现代,计划要写36卷。
有人觉得他沽名钓誉,名利双收罪该万死,易中天倒是很坦荡,“学者就该甘于清贫吗?这是没有道理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学者靠卖书赚钱,似乎也并不可耻。况且他再忙,也从没耽误过学校的一节课,用的都是课余时间。
如今,易中天早已退休,正躲在江南某小镇潜心写作,要完成后续的《易中天中华史》。虽然他刻意低调,但至今人气依然很高。
3、于丹于丹被称为”女版易中天“,曾经一度红得发紫,可惜聪明过头,一步步把自己给作没了。
于丹是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之后留校任教,因为特别会讲故事,还被央视看中,当过不少节目的撰稿人。
2001年央视开播《百家讲坛》,于丹也是策划人之一,相当于幕后元老。到了2006年国庆节,节目组策划了一个七天讲《论语》的活动,换了几个嘉宾都不满意,索性让于丹亲自下场。
她也没让大家失望,在节目里侃侃而谈,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让人如沐春风、如痴如醉。
短短七天,于丹瞬间爆红,从大学教授一跃成为”明星学者“,引发了大批追捧。
同年11月,于丹赶紧出版了《于丹论语心得》,一天就卖出了15万本。
2007年春节期间,于丹又讲了十天《庄子》,爆红后赶紧出书,一度赚得盆满钵满,当年还登上了”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二名,仅次于郭敬明。
于丹走红之后,开始到处演讲捞金,两个小时6万块,成了国内身价最高的演讲人,而且还供不应求,行程能排到几个月之外。
她顿时飘了,先是耍大牌,被爆出《于丹伦敦街头撒泼记》。然后在北大参加昆曲,又被北大学子轰下台,颜面扫地。
加上她的书都是”心灵鸡汤“,并没有太多干货,最终遭到了不少人的抵制,之后于丹就渐渐消失了。
4、纪连海纪连海是最另类的一个,相貌最古怪,也是首个以高中老师身份登台的学者。
当时,节目组找阎崇年推荐人才,恰好他的儿子阎天(北京文科状元)是纪连海的学生,对老师非常推崇,阎崇年于是推荐了纪连海,他就这样稀里糊涂登上了《百家讲坛》。
因为语言幽默、视角独到,纪连海很快收获了大批粉丝,尤其是讲解和珅这段,获得了0.69%的超高收视,是《百家讲坛》开播五年来的最高收视。
成名之后,纪连海没有迷失自己,虽然参加了不少节目,但都致力于文化传播。
2021年,纪连海还开通了短视频,通过2分钟来回答一个历史问题。
屏幕上的他满头白发,让粉丝们非常担心,纪连海却表示身体很好,唯一苦恼的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讲清楚一个问题。
5、蒙曼蒙曼曾是《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当年的《武则天》系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蒙曼是北大历史系的博士,毕业回到中央民族大学任教,因为博学多才、出口成章,把历史讲得比评书还好听,在圈内名气很大。
2007年,《百家讲坛》的编导魏学慕名来听蒙曼的课,当时讲的正是《武则天》,仅仅听了20分钟,魏学就认定了蒙曼。
几个月后,32岁的蒙曼正式登陆《百家讲坛》,一战成名,相继推出了《武则天》、《太平公主》和《长恨歌》等,迅速收获了大量观众。
然而蒙曼的名气越大,她的父母就越操心。
因为蒙曼一直沉醉于学术研究,始终没有婚配,甚至连男朋友都没有。
2018年,父母终于忍不住了,公开为女儿征婚:“不求对方多高多帅多有钱,只要真心待蒙曼就行”。
消息一播出就引起了轰动,当时有不少男性跃跃欲试,可是一看蒙曼的节目,顿时没有了勇气。
如今,47岁的蒙曼依然孤身一人,没有结婚。希望她做学术的同时,也能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6、马未都众所周知,马未都是有名的古董收藏家,其实他第一个身份是报社编辑。
1981年,马未都在《青年文学》当编辑,某天突然有个叫王朔的人塞给他一本稿子,他翻开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 精开始。领导都觉得太刻骨,不敢公开,可马未都却认为是天才之作,力争把它发表了。
结果这本《橡皮人》让王朔一炮而红,之后他又先后挖掘了莫言、余华和刘震云等威震文坛的作家。
可能是挖人挖得不过瘾,80年代末,马未都突然迷上了古董收藏,于是一头扎进古董市场,96年还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在业内威名赫赫。
2008年,《百家讲坛》推出古董系列,马未都无疑成了最合适的人选。在他的讲述下,还一度引发了收藏热。
马未都的历史知识渊博,对人对物都有独特的见解,加上语言平实睿智,很快成了各大节目的香饽饽。
随后参加了《铿锵三人行》和《圆桌派》,又自制了脱口秀节目《嘟嘟》,今年还推出了《观复嘟嘟2022》,人气一直居高不下。
7、王立群王立群应该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他32岁参加考试,以高中学历直接考取了研究生,之后留校任教,当了几十年大学老师。
2005年底,《百家讲坛》到河南大学海选主讲人,王立群凭借对项羽的独到见解脱颖而出,那年他已经60岁。
然而好饭不怕晚,随着《王立群读史记》的热播,王立群顿时红遍圈里圈外,2007年甚至被称为“史记年”。
成名之后,王立群跨界参与过不少节目,例如在《青歌赛》和《中国诗词大会》中当文化嘉宾,还担任了电视剧《楚汉传奇》的历史顾问,都颇受好评。
王立群为人低调,而且淡泊名利,虽然有很多捞钱的机会,但他都放弃了,至今依然和老伴住在开封的单元房里,平常都是自己买菜做饭,从不麻烦别人。
此外,77岁的他身体也不太好,心脏里已经放了6个支架,最大的希望就是把学术做得更好,真是让人敬佩。
8、曾仕强曾仕强是有名的国学大师和管理专家,曾被誉为“中国式管理之父”。
2007年,曾仕强参加了《我读经典》系列,当时讲的是《易经与人生》,播出后反响非常强烈。
执行主编王咏琴就想把《易经》搬上讲台,无奈领导怕有人误解这是算命,一直不同意,后来王咏琴三次打报告请求,才最终获得批准。
结果不言而喻,曾仕强的《易经》系列果然引起了轰动。
他通过一种哲学视角将《易经》解析得淋漓尽致,并由此引出不少人生至理名言,让人受益匪浅。
只可惜曾仕强年事已高,后来积劳成疾,最终于2018年因病去世,享年83岁。
除了这些之外,《百家讲坛》还捧红了不少学者,例如钱文忠、刘心武和鲍鹏山等,知名度都很高。
通过这个节目,他们大多改变了命运,除了少数几人咎由自取,基本都赚取了不少名声和稿费。
其实学术明星也好,娱乐明星也罢,关键还是要人品过关,否则吃相太难看,迟早跌落神坛。
相信看过《百家讲坛》和《中国诗词大会》的朋友都知道蒙曼——一位在历史领域有着极高造诣的学者。
相信蒙曼这样出色的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缺少追求者,但她却至今未婚。
有一次在一档节目上,朱迅问起她这个问题,没想到这位才女却轻轻笑道:“我最想嫁给孙悟空。”蒙曼的回答引得在场的观众都大笑起来。
那么,蒙曼究竟为什么至今未婚呢?
至今单身的北大才女一次,蒙曼应邀参加了一档节目,节目中有一段朱迅采访蒙曼的环节,由于外界都很好奇为什么蒙曼至今都没有伴侣,难道是有什么隐情?
节目组也不想放过这个机会,于是便安排了朱迅问蒙曼她最想和谁结婚。没想到这个看似刁钻的问题却得到了蒙曼有趣的回答。
“我最想嫁给孙悟空”
在场的观众都大笑起来,没想到这位才女也有这么幽默的时候。
待观众们逐渐平息后,朱迅便接着问为什么会选择孙悟空。
蒙曼也不紧不慢的回答道:“我喜欢孙悟空,孙悟空身上有很多吸引我的品质。比如说他很坚强,被压在五指山下孤独的度过了五百年;
他很有担当,当他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时,总是尽心尽力的保护唐僧,虽然有时候他的方法不太对,但他的确是时时刻刻担心着师父的安全。
总之,孙悟空很有担当、很有智慧,我很欣赏他。”
听到这里,观众也逐渐理解了蒙曼至今单身的原因,也许她至今还没有遇到三观跟她高度契合的人。
而且,人生又不是必须要结婚,结婚只是通往幸福的一种方式,并不是等同于幸福,即使她单身一人,也不会对她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
成为一名历史老师如之前所说,蒙曼是一位在历史学界有着极高造诣的学者,那么她的过往又是怎样的呢?她又是如何走上历史学这条道路?
1975年1月,蒙曼出生于河北的一个书香世家。在蒙曼很小的时候,身为老师的父母就开始时不时给费曼讲一些历史人物传记。
蒙曼也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学习天赋,成绩一直很优秀。她很喜欢历史,在她初中的时候,便已经把市面上常见的历史书籍翻了个遍。
1992年,蒙曼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专业,在校期间,蒙曼也一刻不松懈,最终凭借优异的成绩继续在中央民族大学攻读研究生。
学习是永无止境,人生就是要不断的学习,况且我国的历史浩如烟海,还有很多历史等待着她去了解,于是她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在2002年顺利拿到了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拿到博士学位后,蒙曼开始考虑就业的问题,她从小就想授业解惑,所以最后她回到了她的母校--中国民族大学任教,实现了她从小就想成为一名历史老师的梦想。
在课堂上,蒙曼发挥专业所长,结合自己特有的讲课方式,为中央民族大学的学子们带来了一节又一节精彩绝伦的课。
蒙曼讲唐朝的兴衰更替,讲武则天的夺权历程,隋朝的简历与衰败,同学们都听得不亦乐乎。
蒙曼曾说,其实历史并不是历史书上一句句冷冰冰的句子。
当你仔细研读,拨开历史迷雾,揭开古人的爱恨情仇,就会发现每一个句子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简短的篇章便是他们的一生。
成为百家讲坛的讲师蒙曼在中央民族大学讲课的时间长了,大家都在传她的课上得好,很有趣,能学到很多知识。
起初孟宪实最先在《百家讲坛》开讲,后来,他便向《百家讲坛》的编导魏学来推荐蒙曼。于是魏学来专门开车来到中央民族大学听蒙曼讲课。
但是当时蒙曼已经下课了,于是临时找了几个学生,自己像往常上课一样,给这几个学生讲了一段武则天的历史, 魏学来就坐在下面听她讲。
虽然魏学来没有立刻邀请蒙曼,但此时他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两天之后,蒙曼果然接到了《百家讲坛》的试讲邀请,虽然蒙曼对此感到受宠若惊,但她还是决定去试试,毕竟让更多人听到她的课也是她的理想。
当蒙曼来到节目组的录制现场试讲时,大家都不敢相信这是她第一次对着镜头讲课,因为她对镜头没有一点畏惧感,表现的和平常上课没有一点差别。
魏学来很高兴,当即就决定一定要邀请到蒙曼来录制这个节目。
就这样,蒙曼成为了《百家讲坛》的讲师,她仔细钻研授课技巧,最终决定用一种巧妙的方法——先给观众抛出一些谜团,然后再叙说故事,拨开迷雾,揭开谜团。
这种有趣的授课方式吸引了一大波观众,《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也提升不少,不少也开始了解到这位北大才女。
蒙曼先是讲了关于武则天的历史,一共拍摄了32集,节目播出了,果然引起极大的反响,节目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央视,由此也可见其火爆程度。
武则天篇完成后,蒙曼继续讲了《太平公主》和《长恨歌》等节目,把她这些年的研究所得都“掏”了出来。
也正是许许多多像蒙曼一样的人,孜孜不倦地通过各种途径讲解我国的历史,我们才能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那些历史过往,我们的历史也才能被更多人的知晓。
小结蒙曼在历史方面作出的贡献着实令人佩服,回到开头关于她结婚的问题上,笔者觉得其实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人并不认为每个人都必须结婚生孩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婚姻并不是人生的必选项。
好的爱情固然会增加人的幸福感,但若遇不到也不必强求,更不必担心自己的人生不完整。蒙曼有她自己的爱情观,如果她遇到了合适的人,相信她会作出选择。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
蒙曼与于丹,这两位女士,虽说都是文化IP名人,可平实地讲,只能说是普通大学教师而已。
她们一位生在1975年,另一则是60后,年纪看似不小了,但在看重资历的学术圈,还属于小辈。更重要的是,一直以来,她们也并没有过啥学术成果,足以让业界人佩服。是的,她们在社会上是那么有名了,“天下何人不识君”,比她们的老师还有名,可也不是靠“业务能力”得来的声誉。
倘事实求是,就学问水准而言,她们二位,都只属于大学高墙内普通一分子。她们的身份归属,与其说是“学术明星”,不如讲是“社会网红”。
只是说,如果真要强判高下,相较于丹老师,蒙曼的古典底子、基础学问,会更专业点、更扎实些吧。她在电视上所讲所论,更近稳妥靠谱的路子,勉强算信而有征的招数。
由“百家讲坛”一战成名的于丹
毕竟,蒙曼是名校历史系科班出身的,曾花费了10来年辛苦,从中央民大史学专业本科,一路念到北大古代史博士,所师从受业的老师,也是荣新江这等学界名咖,履历上算是货真价实,有本有源。
可核心问题在于,任何学问,尤其是古典之学,行业规范,那是“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这是基础要求,虽梁启超、钱钟书等天才也不能免。所有人,一旦走上这条寂寞又苦辛之路,都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时与力,才能换回一点点学问积蓄。
蒙曼博导荣新江,北大史学教授,长江学者
热闹与浮躁可以造就一个网红,但绝对会毁掉任何一个好的学术苗子。名要,利要,热闹要,学术也要,世间岂有一人独占全福之理,又哪有这样的例子在?
过去的老辈学者们教学生,总强调博士毕业前不要发文章,甚至有50岁不到不去写书的劝告或自觉,就是这个道理。
而蒙曼毕竟年青,又成名过早、俗务太多,30出头就开始各种游街走巷的“花样生活”了,资质本身又不见得多特出,加此浮躁,更别说还剩有多少时间、多少平静,可以让她去深造自得了。
近年同样借助电视媒体一举成名的蒙曼
是以,蒙曼论起学术成果,除了早前一叠博士论文,近10来年基本全付阙如,连公开讲学,讲的不过就是些文化常识,也常被挑刺。比如她讲科举制、讲《新唐书》材料等等,很多确实是漏洞,被批为信口雌黄,也就见怪不怪了。
她往日的同班同学,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的余欣,写出《中古异相》、《博望鸣沙》等书的作者,因为勤恳用功、成果斐然,在学术界的声望,就不是她蒙曼可以望见的了。
说到于丹老师,虽说最重要的头衔,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可论学术训练,还有文化素养,较之小10岁的蒙曼,还要黯淡不少。
各种跨界巨大的“走穴”
她自己一直不愿意提及的是,当年考取入读的“北师大”,也并非正经的本部本科,而是二类分校。再后来,所学、所教、所业,也和文史门类陌不相干,是“戏剧与影视学”,更靠近大众传播这一块。
就连这个影视学的职称,我的了解渠道,也是说她在2006年在央视“百家讲坛”说《论语》暴得大名之后,突然“破格”为教授的。此前,她教书近20年,没啥学术成果,始终都是讲师。
所以,她讲《论语》也好,说唐诗也罢,即便可以说的天花乱坠,其实根究起来还是跨界,自然不免显得外行的。所有人都会明白,中国学问、古典文史,所系博大精深,所涉浩如烟海,历史上无数一流人物,皓首穷经都只能探骊得珠获得一丝皮毛。
于老师又不是神仙,如此轻轻松松,仿佛一夜之间四部兼通遂心快意的样子,如何能够?
严格说起来,于丹老师,只能说是“国学”的爱好者吧。
我所了解的于丹教授,在中国文史上的“成绩”,其实就是年轻时读过“文学硕士”,而且在念硕士时期间,在《古典文学知识》这样的普及杂志上,发过两三篇诗词赏析文章而已——这事太久远,或许连她自各,都忘此“少作”了,我也是爱瞎翻这类破旧书才知晓一二。
北师大
于丹既然只是“国学票友”,功底自然就没那么可观,这是人之常情,理所必然。也因此,于丹所擅,就会扬长避短,躲避学术,专意在话术上——而这,其实才是她于老师的本职专业。
看于丹老师讲课,就能明白她的奥秘:说啥都会很花哨,也很对应合当代人浮躁人生的心理需求,左右言它,花样百出,泥沙俱下,目的就在于要把话讲的家常又娓娓动听,以掩盖实质上的知识贫血。
中央民大
此正如池塘里的一滩死水,因其混浊不堪,就偏要搅得更加浑一点,好显得深不可测。可是,以混沌为高深,终究是难掩其浅浊的。我认识一位武汉阿姨,年轻时跟于丹是同班同学,也是挺宽和一人,可她每次谈到于丹,都挺鄙视,也就不能明白了。
所以,如果真要强较于蒙二人“国学”水准高下,大体只能说:二人论功力,都还属很浅的段位,不过蒙曼在唐史方面会更为专门,所谈会更靠谱更深入而已。
再往下比较,正如一位朋友所总结的,二人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只是风格之别,即蒙曼主打通俗,于丹雅好媚俗,可实质上也差不多,不是耐得住寂寞的学者,都是“网红”一路。蒙曼江湖人称“小于丹”,不算太辱没她了。
“国学热”催生各路神仙
再深究起来,还得再说一个大实话:正如杨度后嗣、名学者杨念群先生所揭示的,如今有些文化人,学术业绩不足以道,而在社会上却如鱼得水,不过主要得力于一种“时间差”,另加一些极好运气而已。
所谓“时间差”,指的是由于如今的人们,对文化不亲近,对古典的东西更加隔膜,导致见有人能背个十首八首唐诗宋词、曾自费出过一两本无人问津的书、可以晃脑摇头吟几句歪诗、十指乱弹几缕音调不通的古筝,都惊为天人,仰作蟾宫折桂手。这就是古人愤然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可老实说,现在很多“文化大师”的文化素养,搁在及以前,实在还不如账房先生,亦或三味书屋的私塾先生。
这运气,就是讲,如今的大学校内,虽说士气是一蹶不振,一流高手也的确寥若星辰,可具备于、蒙这等学识、口才的也比比皆是,但各种因缘凑泊下,偏偏就她们二人在大众领域风头出尽。
这个现象,也得有一说一,既得力于她们自身往日的用功积蓄,还得更感谢时代、感恩社会对她们的眷顾吧。从这一点看,我们既要如实讲出有关她们水准的实情,以免过分推崇,阻断了更好的学习榜样,可也无须愤愤不平,作“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滑稽之状。
我们得明白,精致的学问、高深的文化,向来都是曲高而寡的,“国学”圈真的派出一流人物出外宣讲,只怕还要悻悻然而归,拉不到几位受众吧。于丹也好,蒙曼也罢,“国学”水准可能若有所欠,可毕竟是有自己的才能,也有自身的擅长的。
她们二人,在大众文化普及的尝试中,这些年能云合景从拥趸无数,本身就证实了她们的魅力,同时也是功莫大焉。我们忝为吃瓜群众,是实事求是、有错挑错,可该鼓掌的也无需吝啬施予呵。
不然,你说,何以就偏偏是她们暴得大名,而非你我为人所知呢?
近日,著名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群推出新作《读史记,成大器》。该书7月份入选第3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少儿阅读节“百种优秀童书“,并在王芳、樊登、新东方、张萌、赵健等多个直播间受到读者追捧,上市仅半年已经销售4万套24万册。
这是自2006年王立群教授初登《百家讲坛》时隔17年后,以57年学术功底,花费3年时间专门为孩子写作的《史记》读本。与其他版本相比,这是一套真正吃透《史记》精髓的名家读本,所有观点均来自独立研究资料。
走出“海选”上讲坛,读《史记》家喻户晓
王立群教授从1966年就开始阅读《史记》,后来又在学校里教授《史记》。2006年,王立群教授走出“海选”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史记》。他是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三大顶梁柱之一,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最佳学术主讲人”。作为著名的文化学者,王立群博览群书,专攻研究,却也“萌”句频出,时不时冒出些“时髦”词汇吸粉无数。
王立群教授从1992年便开始使用电脑,是互联网上最活跃的学者之一。如今年近八旬的他仍然活跃在大众视野,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持续散发着学者的魅力。他在新潮的App里做领读人,在今日头条上保持高频率更新。他的抖音、快手、微博、头条粉丝近400万。
“祖籍山东,出生安徽,童年南京,移居开封。”这是王立群对自己人生轨迹的概括。王立群于1945年3月14日,出生在中国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祖籍中国山东省泰安市。
1965年,王立群参加高考,感觉考得很好,报的志愿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但由于某种原因,他没等发榜就到开封市一家小学当起了代课教师。在小学教书的7年时光中,他教过语文、数学、书法、美术,甚至还教过音乐。为了教音乐,他用一星期时间学会了脚踏风琴。此后,他又在中学教了7年书。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时,王立群已经32岁。按当时的规定,超过30岁的考生必须是1966、1967、1968三届的初中生、高中生,因为这三届学生没有参加过高考。王立群是1965年毕业的高中生,参加过高考,不符合报考条件,错失了高考机会。
1978年国家恢复招收研究生,王立群当即下了考研的决心,并就近报考开封师院(今河南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高中生直接报考研究生困难很多,一是没有教材,二是没学过大学课程,三是工作繁忙。当时最头疼的是外语,“我高中时学的是俄语,已扔下了14年,重新捡起来非常不易。”王立群说,他向单位同事借了一套西安交通大学的工科《俄语》教材,花了一年时间学习,竟然考了61分。顺利考上研究生,和后来登上《百家讲坛》一样,都是王立群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
1982年,王立群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随后的24年,他由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步步变换着角色,《史记》始终是他最喜爱的典籍之一。
之后留校任教的王立群几十年如一日,枯坐书斋,读书、写书、教书。
在他看来,经典常常不是读懂的,而是在现实中感悟的。王立群曾写下过这样的独白:“当我作为一名高考落榜的民办老师,在图书馆里读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几句时,我的感动,我的决心因此而起。懂得自强不息,不是《孟子》教给我的,是生活告诉我的。但是,它让我的忍耐和艰辛有了一个倾听者,让我所有的辛酸和委屈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也鼓舞了我面对人生逆境的勇气。”
著名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立群
2005年,《百家讲坛》在河南大学海选主讲人时,王立群刚从北京出差回来,一大早赶回学校非常疲劳,他请求第一个讲,早点讲完好回家睡觉。当天,他讲的是《鸿门宴》,平时给学生上课不知讲过多少遍了,所以张口就来,15分钟时间,背着原文,边背边讲,凭着对项羽的独到解读,他胜出了。
从1965年高中毕业到2006年登上《百家讲坛》,这条路,王立群整整走了41年。《史记》成就了王立群41年的人生。从此,开始了他人生的另一片天地。2011年,在《百家讲坛》上讲《王立群读<史记>》之《大风歌》,他的幽默风格将人们深深吸引,一举成名。
王立群教授在《百家讲坛》上一讲就是10年。他用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从拥有旷世才能而又狂妄自大的项羽,讲到凶残暴虐而又具有政治家格局的吕后,再到褒贬不一的秦始皇、好大喜功的汉武帝,等等,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被王立群教授用现代视角描绘得妙趣横生。
“真正让我读懂《史记》的是经历,是现实。人们往往说读书让人读懂现实,但我的体会,常常是现实让我读懂了《史记》。”王立群说。是生活的苦难教会了他忍耐和自强不息,让他所有的辛酸和委屈找到了宣泄的出口,与历史产生了共振。
为中国孩子注入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已经融入了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骨髓中,我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然后把其中优秀的精华传递给今天的孩子,是无比重要的一件事情,让孩子知道怎么正视自己的这个血脉,然后自信地站在自己的土地上发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首先要诵读经典。对于经典,一定要给孩子多读、读好、读透,让好的内容留在孩子心里。《史记》浓缩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一直有个强烈的愿望,不但要让《史记》这部大历史走向大众,还要让这部巨著走进孩子的世界。”王立群教授说。
作为“前四史”之首,《史记》是无可置疑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涵盖礼乐制度、天文律法、山河河渠、文献典籍等方面。三千年的风云变幻、金戈铁马、帝王将相、贩夫走卒、英雄草莽、书生意气、人生沧桑、怨愤郁结,经过司马迁的大手笔,最终凝聚成130篇、52万余字。虽然《史记》中的故事王立群教授已烂熟于心,但他依然精益求精,从112篇历史人物传记中精选出60篇6~18岁孩子应知应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彩故事。
这套书起名为《读史记,成大器》,包含着王立群教授对孩子们的期望。书中所选传记人物都蕴含着使人振奋的力量和强大的精神内核,他们在承受命运打击时所表现出的非同寻常的气质和高超的品行,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勇往直前的大禹、救亡图存的申包胥、舍身求法的商鞅、忠贞爱国的苏武……他们是爱国、有担当的杰出代表,虽事功不同,其精神却一致。当我们遇到这些伟大人物时都能从中淘出真金。胸怀大志者可以从秦始皇、刘邦身上获取更多的人生智慧;郁郁不得志者,可以从孔子、韩信的经历中求得抚平心灵创伤的良药;狂傲自负者,亦可从项羽的人生悲剧中照出性格的缺陷。司马迁提出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价值观,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成为影响世界的一种中国文化精神。
真正吃透《史记》精髓的名家读本
图书市场上,粗制滥造的少儿《史记》读本很多,王立群教授深感这些图书没有讲出《史记》的精髓。他认为,真正吃透《史记》精髓的名家读本应该是通过人物故事讲历史、穿过历史讲人生、透过人生讲精神。所以,他专门花费三年时间,专门为孩子创作了近60万字的少年《史记》读本。
“我这个版本在‘少儿读《史记》’中出版的比较晚,但是我看过了所有‘少儿读《史记》’的著作,大多数就是一个古文翻译,而且翻译得质木无文,毫无文学可言,这样的东西,糟蹋了《史记》。《史记》是文学色彩极强的一部史学名著,现在的翻译本毫无文学性色彩。所以我决心写一部能够传之后世的少儿版《史记》。”王立群教授在采访时这样说。
给孩子写《史记》,首先要考虑把人物写全,因此,王立群教授撰写的《读史记,成大器》一书,不是像其他“少儿读《史记》“一样,仅仅是据《史记》中的某一篇进行翻译,而是广泛占有材料。所谓广泛占有材料,一是将《史记》一书中的相关编目的有关内容综合在一起,比如:第三册“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主要依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史记·赵世家》三篇来写。《史记·赵世家》只对赵括的生平一笔带过,王立群教授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蔺相如、赵奢、赵括母亲的视角对赵括的“纸上谈兵”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而《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又从战场上,以敌方的视角对赵括的行军作战进行了描写。
而在故事的最后,王立群教授对赵括的故事进行了独到的点评,他从当时赵国的经济形势、赵国的战争环境、赵国的外交策略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点拨读者对于赵括的重新思考,这既是一种客观独立的思考,也是研读《史记》近半个世纪的水到渠成,更是一种对读者的认真负责。
也就是说,这套少儿版《史记》的改写,为了将一个人物的故事写完整,为了将一个人物的形象写饱满,王立群教授不单单局限于《史记》中的某一篇去进行平淡的翻译,而是把有些故事结合两篇或多篇进行重写,同时加以深刻解读。
二是打通《史记》与《左传》《战国策》等书籍中的相关文献,比如:第二册中的“赵氏孤儿”是依据《史记·晋世家》《史记·赵世家》和《左传》材料而写,王立群教授向读者说明了“赵氏孤儿”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大家熟知的赵氏门客程婴,用“狸猫换太子之计”救下赵氏孤儿,并假装投降赵氏仇敌,忍辱负重将赵氏孤儿养大。第二个版本是赵氏孤儿的母亲在丈夫死后,借助其弟弟晋景公的势力,争夺赵氏集团内部权力。而第二个版本也是和《左传》中记载的“赵氏孤儿”事件相一致,两本史书相互佐证,内容全面。
市场上很多图书只写人物的片段,而王立群教授则写人物的一生。写韩信就把韩信全部的重要事件,比如少年时穷困潦倒,怎么出道,怎么成名,怎么错失机会,最后关头又如何做了错误的决定,一直到后来被杀的全过程都讲了。完整概括了韩信的一生,让孩子能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其他少儿《史记》读本大多仅仅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王立群教授在每一篇故事的最后一节,都对《史记》事件、人物做了独到评论,这部分本身就是一篇优秀的文学散文。这套书不仅帮你读懂《史记》中的故事,更讲透故事背后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具有通过人物故事讲历史、穿过历史讲人生、透过人生讲精神的鲜明特色。目前出版的市场上的此类读物,在这个方面是有所欠缺的。
读史,有人看到的是权谋争斗,鬼蜮伎俩的阴险;有人看到的却是慷慨悲歌,万里觅封侯的大气。千人千面,出发点不同,终点自然不同。所以,从《史记》记载的故事中,究竟学到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也是十分关键的,需要权威的老师加以引导,才能达到严谨、准确、透彻的理解。
王立群教授认为,在解读故事之后,一定要对这类价值观问题加以正确的引导,不能只讲惊心动魄,不讲道理。在本套书中,解读里的引导会根据相关的故事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提醒孩子们思考。该批判就批判,该歌颂就歌颂,有斩钉截铁,也有点到为止。
比如王立群教授会告诉孩子们,司马迁写游侠、刺客,目的不是教人杀人,而是歌颂守信重诺的精神;司马迁写变法有功,强国富民的商鞅时,评价他“刻薄少恩”,实际是詈骂所有推行严刑酷法者,不得人心。
比如第四册《鸿门宴》的故事告诉孩子:“大智慧,铸就大格局,定下总基调。小细节,成就大格局,执行大目标。一大一小之间,皆是变化,或扭转乾坤,或全盘皆输。一小一大之间,即是人生,即是生存之道。” 再比如第五册《国士无双》故事,讲述了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一生,从穷困潦倒、怀才不遇,到国士无双、居功自傲,再到最后被逼谋反、含冤而死。这个故事告诉读者:“有智慧者,善于谋划,但再好的谋划,也不如审时度势,抓住时机。错过了时机,再想‘往日重现’,这是不知‘时’,结果往往很狗血,甚至很血腥。时机是个怪东西,它要的是刹那的芳华,它向你微笑时,你没有投过欣赏的眼光,没有拥抱它,它受伤了,从此不愿再相逢。”
另外,高考中《史记》是非常重要的命题的标杆,考题出《史记》的频率很高。孩子自己去阅读《史记》原文,130篇很难逐一读完,更不容易读懂。把人物相关的故事、相关的篇章,以及主要情节集中起来,集中到一篇来写,这是很多学生做不到的事情,需要专家来帮忙把关。从司马迁写作《史记》到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语言、地名、官职、制度等,都发生了变化,也需要专家用现代通行的文字重新表述,以便大多数人能够看懂。无论多么经典的著作,如果读不懂,或似懂非懂以至于不想读,那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从《史记》的人物传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身上蕴含着众多的优秀精神和价值观念,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基因。而这些文化基因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也对当代中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