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一”字,常为测字者求占之字;通常,字之笔划愈多,变化的可能性增大;而“一”字由于笔划少,难以变化,所以较难判断。
一、“一”字:数字之始,加“|”方成“十”
有人以“一”字问创业。答曰:“一”是所有数字之始,有渐进之意,所以创业后,生意将日渐好转;但此字要成“十”字,须坚持方针“|”才能十分成功,否则将成“十做九不成”之象。
二、“一”字:“不”之首划,“死”之初笔
农历八月,有人因妻车祸重伤,以“一”字求测吉凶。答曰:“一”是“不”之首划,又为“死”之初笔,须防有不愈之死兆;现在是八月,由一至八诸数字中,一至七,皆有一横划,而八独无;兼且在你写“一”时,恰巧有二人抬一根长木走过,此亦凶兆,所以要有心理准备为宜。
三、“一”字:“生”之末笔,“死”之初笔
古例:有人以“一”字占父病。术者曰:此字乃“生”之末笔,又为“死”之初笔,应防病之不起。又问:令尊生肖为何?答曰:属牛。术者曰:那病又无妨。因“牛”加“一”即成“生”了。
四、触机
仓颉造字之时,观迹成象,以之运用,应变随机。《齐景至理论》曰:“天下之妙,无过一理,理既能明,在乎明学,学者穷究,莫难乎性,性既明达,其理昭明”。郭璞曾云:“人禀阴阳造化,凭五行妙思,一言一行,一动一静,然后挥毫落楮;点画勾捺,岂不从于善恶,得之于心,悬之于手;心正则笔正,心乱则笔乱;笔正则万物咸安,笔乱则千灾竞起”。
测字,在宋代以前称为相字,后来演变成拆字。测字可推衍祸福休咎,可占测社会前途,可推断性格心意。相同的字,有不同的测法,这是测字的最大困扰。测字之术首重“触机”,即推断时,以字之形声意为依,拆解组合文字,观五行六神、八卦万汇之机,察阴阳消长、刚柔进退之理,循一定的分析脉络,借由第六感,随周遭环境变化,于灵机一动之际,得先天之机,触机而测,若过于踟躇犹豫、牵强附会,即可能落于后天而不准验。
在第三例中,以“一”字占测,寻常而言,“一”为“生”之末笔,“死”之初笔,乃为离生归死之凶断,但由于求测者的父亲属牛,“牛”加“一”成“生”,占测者据此断病无妨。占测者以事实为据,临机而动,推翻通常占断,所展现的方式即是触机。
五、外应
两件或更多没有因果联系的事物发生的时间一致,它们有着同样或近似的意义,这种同一时间点同步发生的事件之间彼此具有相同的特殊关联性,拥有相同的象征含意,使其中一个事件可以作为另一个事件的外部反应,简称外应。二十世纪心理学大师容格(1875-1961)针对意义相近却没有因果联系的两件事件同时发生的现象,提出了同时性理论,对外应现象做了心理学上的诠释。
外应在中国传统术数学中,被广泛使用,对于他人而言,外应联系也许只是巧合,但对于占者本人来说,即便是巧合也必定是具有意义的巧合,其中蕴含着必然性。感应同时性必须回归到占者本人的体悟,因为“某两件事同时发生了”不足以表明它们之间同时性的联系,而必须是“感受到了这两件事同时发生”才有可能观察出两者之间的同时相关性,因此,同时性是透过心灵力量发生的。由于外应通过心神感悟而触发,简洁、快速、神奇,与触机一道被纳入心易的范畴。
在第二例中,求测者在写“一”字时,恰巧此时有二人抬一根长木走过,两人抬长木与人死亡后送殡归葬具有相似的表征意象,预示着求测者妻子车祸重伤致死的征兆,故被占测者断为凶兆。这种占断方法就是外应法。
【参考资料】《测字玄机-陈沣谋》、《述卜筮星相学-袁树珊》,图片来自书籍网络。
在《梅花易数》中体用概念是学习的关键,然而不知道多少人把体用这个概念给混淆了!
梅花易数
在这里需要搞明白的是:“体用”绝非是“体卦和用卦”
“体卦”“用卦‘是两个名词,分别是指主卦中静止的卦(体卦),以及动爻发动的卦(用卦)。因为这里是单纯的从卦来区分的,因此只有阴阳划分之意,因此在这里就是一体一用。
“体用”则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可以有多个层次。在这里即是我为一,万物皆为我之所用。用图像来表示就是一个点,周围画着一个圈。在这里就是体一用百。
体一用百是什么?体一用百
举个例子给大家比喻一下,比如我手里有一根棒子,这个棒子的本身就是体。而我拿这个棒子做什么就是用。比如我可以拿它来打人,那么这根棒子就是凶器。我可以拿他来捶背,那么根棒子就是健身用品,如果我拿这根棒子来撬锁,那么这根棒子就是撬棍。
问题就在这里!棒子的功用会随着我的使用而不断的变化,但是对于棒子本身来说,他就是自己,就是一根棒子。这就是体一用百。
体用概念的两个层次先天八卦图
在《增广校正梅花易数》的体用篇中,明确的指出体用有两个层次。
以卦中的五行生克而断占吉凶,其中静卦为体,用卦互卦变卦皆为用卦。此为体用第一重含义也。为卦内之体用。
而对于卦来说,外应的五行力量,则是卦外之变化,外应生者则解卦之凶,外应克者则凶卦必凶。外应克者,则吉卦中藏凶。外应生者则凶卦中藏吉。此为体用第二重含义,为卦外之体用也。
而这个体用概念对于我们占卜者定象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只有清楚的明白,卦象中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变化着的,才能明确的定准体用。
体用于动静梅花
然而归根结底来说,体卦没有动爻,不曾变化。用卦有动爻,代表着变化。因此在《梅花易数》说中“以体用二字以喻动静之理。”体用动静一切又与“体用”这个概念紧密的契合。
易数之神在于此矣!
邵康节的绝学,漫谈《梅花易数》中的谜团
梅花易数外应·宗风道人平原子占例
意境幽深,点透梅花易数灵应玄机,学易者必读!
解密《梅花易数》“动静触机”教你如何逆天改命
《皇极经世》不传之谜,邵康节皇极数断占例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的头条公众号,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4月13日晚,ROG游戏手机7系列新品全球发布,引发了众多玩家的关注。作为新一代游戏旗舰手机,ROG 7系列在性能、散热、影音等方面都实现了进化,整体体验更为全能。
在用户体验最为直观的振感、音质方面,ROG 7系列采用了瑞声科技多维感知解决方案,为用户打造优越的触听体验。其中,听觉方面,ROG 7系列配备了两颗由瑞声科技定制的全球最大振幅1216P SLS扬声器,音质更好,响度更大,对称双扬的设计让ROG 7的游戏影音体验更为出众;触觉方面,ROG 7系列全系搭载瑞声科技超宽频X轴马达CyberEngine,在RichTap®触感解决方案的调校下,可适配更广触感生态。
两颗全球最大振幅SLS扬声器加持,轻松get影院级音效体验
ROG游戏手机7系列选用了两颗瑞声科技自研的1216P SLS扬声器,其最大振幅高达0.8mm,是目前全球振幅最大的量产微型扬声器,低频可下潜到400Hz,高频可延展至13.2kHz,低频澎湃饱满,高频通透清亮,音质表现十分出色。
同时,1216P SLS扬声器还采用了TDE Bass灌装技术,可充分发挥出扬声器的低频性能,已成为主流旗舰机扬声器件的标配设计。得益于此,ROG 7系列可以实现明显的低音效果与环绕音效,塑造出更强的声音氛围感与更佳的声音细腻感,为用户带来更沉浸的影院级低音体验。当用户在ROG 7手机上观影时,人声对白会更加清晰;听音乐时,原歌曲的声音细节也被高度还原。
从布局角度来看,两颗1216P SLS扬声器为上下对称设计,均衡的声场使得ROG 7系列的声音空间感十分宽阔,外放条件下可实现相当真实的立体声效果。特别是在游戏开黑场景下,对称双扬的布局使得玩家在握持手机时不遮挡扬声器发声,还能助力玩家通过声音增强对方位感、距离感的辨认,轻松实现听声辨位,抢占先机,一招制胜。
软硬搭档,触感更强劲
ROG游戏手机7系列采用了瑞声科技软硬件一体化触感解决方案,搭载了来自瑞声科技的超宽频X轴马达CyberEngine。CyberEngine的体积高达560mm³,最高瞬态振动量为3.69Gpp,可带来更强劲的震动量,使得可感知的振感效果更加丰富,且更具细节表现力。
算法方面,此次ROG 7系列还使用了瑞声科技RichTap®触感解决方案,玩家可以体验到多款国民级手游、影音软件、ROG UI中的上千种高品质振动效果,基本实现手机全场景触感体验。
ROG 7系列的高品质触感能使玩家更加深入地感受游戏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在吃鸡游戏中,强烈且丰富的触觉反馈,让其更加细腻地感受到射击的威力,增强游戏的沉浸感和真实感。而在影音软件中加入高品质触感,则能让内容从原本的视听两感转为视听触三感,互动感、临场感和节奏感进阶,为用户带来3D影音潮酷体验。
杨杨 相约新乡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每一条成语的背后,都代表着一段精彩的故事或典故。
古往今来,太行脚下,卫水河畔,牧野大地,曾几何领先时代造就群星璀璨英雄史,留几多后世思辨凝成牧野文化精神魂。传承着几千年历史文化之底蕴的牧野大地上留存了许多成语典故,成为牧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成语,是牧野大地几千年历史的见证,是牧野文明中语言文化精髓的浓缩。那么,您知道哪些成语源自新乡吗?
水 火 不 容
《左传》记载:“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共工氏被称为“水神”,掌管天下的江河湖泊。春秋时的郯国国君郯子曾说,共工氏自称有“水德”,并以水纪事,他设置的各部门长官,都用“水”字来命名。这些官员的子孙中,有人便以先祖的官职为氏,称“水”氏,这就是水姓的来源。
祝融氏“以火纪官”。与共工氏相对应,祝融氏在《山海经》中被称为“火神”,掌管火源。相传,祝融氏是上古时代的“赤帝”,与共工氏生活在同一时代,是崇拜火的部族首领火纪官”。他的一支后裔以祝融氏的官职为氏,称“火”氏。
传说自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之后,水神共工一向与火神祝融不合,他向火神发动进攻。担当先锋的大将相柳、浮游,猛扑火神祝融氏居住的光明宫,把光明宫四周长年不熄的神火弄灭了,大地顿时一片漆黑。
火神祝融驾着遍身冒着烈焰的火龙出来迎战,所到之处,黑暗悄悄退去,大地重现光明。
共工率领水军且战且退逃回大海。他满以为祝融遇到大水,肯定会知难而退。不料祝融这次下了必胜的决心,全速追击,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大获全胜。
共工狼狈地逃到不周山,一头向山腰撞去,不周山竞被共工撞折了。不周山一倒,大半边天空就坍塌下来,露出石骨鳞峋的大窟窿,顿时天河倾泻,洪水泛滥。后来才有了女娲炼五彩石补天的事迹,大地重回正常。
【出处】《汉书,郊祀志下》:“《易》有八卦,乾坤六子,水火不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遒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故事人物共工,带领部族主要生活在辉县一带,1992年《辉县市志·概述》有记载。
【释义】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能相容。后多用于比喻人与人之间有深仇大恨,不能在一起。
一 窍 不 通
商纣王帝辛晚年荒淫无道,宠爱妃子妲己,一天到晚和妲己饮酒作乐,既不理朝政,也不管百姓疾苦。梅伯因为正直敢言令纣王不快,被纣王无情杀害,还残忍地命人将其尸体剁成肉酱。
比干对此心焦如焚,于是到摘星楼当面规劝帝辛,帝辛根本听不进去,反而大怒,吼道:“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之乎?(我听说圣人天资聪慧,心脏上有七个洞,我倒要看看,果然是这样吗?)随即在摘星楼上挖出了比干的心脏。
比干死后,葬在朝歌城南汲县(今卫辉市)境内,世称“比干墓”。春秋时,孔子曾经对帝辛杀比干一事感叹说,纣王心窍不通,如果通一窍,比干就不会死了。孔子的这句话后来就发展为成语“一窍不通”。这则故事,在《吕氏春秋》中也有记载,并且加了注,它的全句是这样的:“纣心不通,安以为恶,若其一窍通,则比干不杀矣。
【释义】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对某事完全不懂。
【出处】《吕氏春秋·贵直论·过理》:“亡国之主一贯,天时虽异,其事虽殊,所以亡同者,乐不适也……作为琁室,筑为顷宫,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夏、商之所以亡也。”
比干,商纣王的叔父,与微子、箕子称殷之三仁,因谏纣不听而被杀,死后葬于今卫辉市,清乾隆《汲县志,人物志·忠烈》有记载。
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骄奢淫逸,滥杀百姓。姜子牙见纣王如此胡作非为,便弃官隐居在渭水之滨。
谓河一带是诸侯姬昌的管辖范围。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怀大志,求贤若渴,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渭水边“钓鱼”。姜子牙用的鱼钩是直的,上面不放鱼饵,而且离水面足有三尺高。他高举钓竿,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愿意上钩的就上钩吧!
姜子牙70岁时,在渭水河边遇到出猎的姬昌。后来,姜子牙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纣王的统治,建立周朝。
【释义】姜太公用直钩不挂鱼饵垂钓,愿意上钩的鱼,就自己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中别人设下的圈套。
【出处】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立钧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故事人物姜子牙,今卫辉人,明万处历《卫辉府志·人物志·贤哲》有记载。
百 无 禁 忌
传说姜太公封了诸神后,各神甚为满意。唯独姜太公的老婆扫帚星因没有封到神,整日啰啰嗦嗦,争着要封神。
一日,姜太公的老婆又在吹“枕头风”了。太公听后,大为不悦,随口训道:“一个妇道人家,整日争名夺利,叽哩咕噜的,活像个穷神。”谁知扫帚星一听,高兴得不得了,以为太公封她为神了,就到处游说,自鸣得意。
哪晓得,老百姓却把她恨得要死。因为她走到哪里,哪里就穷,就是原来富的地方,也因她的到来而变穷了。
有位耿直的人将此情秉呈太公,太公大为惊讶,立即召集诸神,亲笔书下:“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以镇扫帚星的淫威。从此以后,人们为了避穷神、图忌讳,就在门上、屋内贴上“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字条,以杜绝穷神危害,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释义】什么都不忌讳。
【出处】
清·范寅《越谚·名物·风俗》:“百无禁忌,诸邪回避。”故事人物姜子牙,今卫辉市人,明万历《卫辉府志·人物志·贤哲》有记载。
覆 水 难 收
姜太公曾隐居在渭水河边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为取得周族领袖姬昌(周文王)的重用,他经常在河边用不挂鱼饵的直钩,装模作样地钓鱼。由于姜太公整天钓鱼,家里的生计出现了问题。他的妻子马氏嫌他穷,不愿再和他共同生活,要离开他。
后来,姜太公取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帮助周武王联合各诸侯消灭商朝,建立西周王朝。马氏见他又富贵又有地位,懊悔当初离开了他,便找到姜太公请求与他恢复夫妻关系。
姜太公不想和她恢复夫妻关系,便把一壶水倒在地上,叫马氏把水收起来。马氏赶紧趴到地上去取水,但只能收到一些泥浆。于是姜太公冷冷地对她说:“你已离我而去,我们就不能再合在一块儿了,就好比倒在地上的水,难以再收回来了!”
【释义】
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难以挽回。
【出处】
宋·王懋《野容丛书·二八·心坚石穿覆水难收》:“太公取一壶水倾于地,令妻收入。乃语之曰:‘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故事人物姜子牙,今卫辉市人,明万历《卫辉府志,人物志·贤哲》有记载。
不 欺 暗 室
蘧伯玉是卫灵公时著名的贤大夫,古人云“卫地多君子”,蘧伯玉就是卫国君子的代表。
相传,有次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在宫中夜坐,先听到辚辚的车声,可车声到宫门时却消失了。过了一会儿,辚辚的车声又响起来。
卫灵公就问夫人:“你知道刚才过去的人是谁吗?”
夫人说:“应该是蘧伯玉。”
灵公问:“你怎么知道是他呢?”
南子说:“君子是非常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的,车走到宫门口时没了声音,那是车的主人让车夫下车,用手扶着车辕慢行,为的是怕车声打扰国君。忠臣和孝子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信誓旦旦,在背地里就言行不一,他们会不欺暗室。蘧伯玉是我们卫国品行端正的大夫,他不会因为现在是黑夜,没人看见就忘记礼节,所以我觉得是他。”灵公派人去看,果然是蘧伯玉,因而对他的君子之风更加赞赏。
【释义】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
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故事人物蘧伯玉,春秋时卫国人(今长垣县伯玉村人),清嘉庆《长垣县志·人物·先贤》有记载。
完 璧 归 赵
战国时,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秦王知道后,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赵王看了信,心里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
蔺相如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同意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但一直不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儿,蔺相如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城池换宝玉的诚意。
于是,他就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壁’看着虽然挺好,可是有一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就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跟这块宝玉一块儿碰碎在这根柱子上!”秦王连忙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
蔺相如心想,可别再上秦王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我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送宝玉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才能把宝玉献上。”
秦王说:“好!就这么办吧!”就派人送蔺相如到客栈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宝玉到了客栈,就叫手下人乔装打扮后,把宝玉藏在身上,偷偷地跑回赵国。秦王发觉这件事后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但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回赵国。
【释义】
完壁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蔺相如死后葬于辉县,其墓在今辉县市侯兆川的西平罗,墓内有墓志一盒,盖上书“赵故蔺公之墓”,清道光《辉县志,祠祀志,坟墓》有记载。
毛 遂 自 荐
毛遂年轻时曾与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拜鬼谷子为师,在云梦山学艺。因其体瘦如柴,貌不惊人,一直无人重用,便到赵国公子平原君门下做了食客。
赵孝成王六年(前260),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使得赵国40万大军全部被秦将白起坑杀,精锐丧失殆尽。公元前259年,秦乘胜围攻赵都邯郸。赵王急召平原君商议退敌之策。平原君说:“为今之计,只有求救于诸侯。魏与我有姻亲关系,求之则发救兵。楚乃大国,且路途遥远,唯有以‘合纵’之策促其发兵。臣愿亲往。”赵王依之。
与赵王辞别后,平原君回到府中,急招食客言明使楚合纵之事,并欲选20人随从前往。然而,3000食客中能文者不能武,能武者不能文,只选得19人。这时,毛遂挺身而起,上前自我推荐道:“我毛遂听说您与楚国订立合纵盟约,现在缺少一人,希望您把我作为备用人员带着一起去吧。”
公元前257年,毛遂因向赵国的平原君自荐说楚成功,遂声名大振。成语“毛遂自荐”就出于此。
【释义】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去做事。荐举。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毛遂,战国时阳武人,故里在今原阳县师寨镇路庄村。1995《原阳县志·人物·人物录表》有记载。
一 言 九 鼎
赵王派平原君去楚国谈合纵之事,毛遂自荐成功后,就和平原君一同去了楚国。到楚国以后,平原君见到楚考烈王就立即商谈合纵抗秦的事,两个人从早上谈到中午,也没有结果。
毛遂手按着剑柄,跨着石阶走上去对平原君说:“合纵抗秦有利,不合纵有害,两句话就可以决定了,您们从早谈到中午还没有订结盟约,这是为什么?”
楚王大声呵斥说:“我是在跟你的主人说话,你上来做什么!”
毛遂手按剑把,逼近楚王说:“大王敢这样呵斥我,是仗着楚国的军队多。现在我跟大王的距离不到十步,大王的性命握在我手里,楚国的军队虽多,也帮不了您的忙。”
楚王只好答应说:“先生的话有道理,我愿意把整个国家奉献给合纵抗秦的盟约。
毛遂对楚王身边的人说:“去拿鸡、狗、马的血来。”毛遂捧着盛血的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请大王首先歃血为盟,其次是我的主人歃血,再次就是我。”就这样,在殿堂上订立了合纵抗秦的盟约。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很有感慨地说:“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比九鼎大吕的传国之宝还尊贵。毛先生以三寸之舌,胜过百万之师。这让我不敢再去随便判断谁是人才了。”从此待毛遂为上宾。
【释义】
一言九鼎: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中 原 逐 鹿
原阳县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由原武、阳武两县合并后,各取其首字而得名。原阳濒临黄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中原逐鹿的主战场。
公元前671年至公元前515年的150多年间,各路诸侯国自此会盟达15次之多。春秋时期,晋楚邲(今原阳县的原武镇、祝楼乡、桥北乡、韩董庄乡一带)之战,战国时期的六雄修鱼(今原阳县城西南、原武镇东)之战和秦攻魏的多次战争均发生在这里。其中“邲之战”,使楚庄王得以霸主中原。纵观原阳历史,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从张良刺秦到刘邦经略中原,从诸侯会盟到官渡之战,诸多成就大业的帝王、将相都能在中原这块主战场上找到他们的影子和足迹。正是基于此,周恩来总理早在年轻时,便写下了“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的著名诗句。
【释义】
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今原阳县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中原逐鹿的主战场。
助 桀 为 虐
楚怀王约定天下各路豪杰,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在义军护拥下,所向披靡,先于项羽攻破潼关,打入咸阳。秦帝出降。刘邦觉得已经功德圆满,看到满咸阳城的宫殿楼台、金银珠宝、如云美女,便想占据秦王宫逍遥快活。众将士群龙无首,四处抢财夺宝,嫖妓占良,咸阳城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武将樊哙向刘邦谏言,劝他不要因小失大,刘邦根本听不进去。张良又劝他说:“秦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无道,失去民心,所以您才能来到这里。为国家除暴安良,除残去贼,应以保持清贫为本。现在刚占领秦都就像他们一样享乐淫逸,这就是助桀为虐。”刘邦这才幡然悔悟,并最终赢得民心,赢得天下。
相对于“助桀为虐”,今人对“助纣为虐”更为熟悉,也同样将“助纣为虐“的出处归结于张良的这篇传记《史记留侯世家》。
【释义】
帮助夏桀行暴虐之事。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故事人物张良,清乾隆《阳武县志·人物志·流寓》有记载。
黄 袍 加 身
陈桥驿,位于新乡市封丘县东南部,960年,赵匡胤在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八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
【释义】
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获得成功。
【出处】
《宋史·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陈桥兵变发生在今封丘县。
程 门 立 雪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程颢死后,杨时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40多岁时,又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这一天,他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时值隆冬,天寒地冻。他们行至半途,开始下起了雪。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担心惊动打扰老师,就在门口静候,没有吵醒先生。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以“程门立雪”的诚意学得程门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释义】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出处】
《宋史·杨时传》:“至是,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今洛阳),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暝坐,游酢与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故事人物宋代理学家程颐,曾在辉县百泉居住讲学,清道光《辉县志·人物志·流寓》有记栽。
与新乡有关的成语还有这些↓↓↓
博采众美 龟文鸟迹 鬼哭粟飞 日月星辰
水火不容 一窍不通 以屈求伸 白旄黄钺
牝鸡司晨 反戈一击 血流漂杵 作福作威
覆水难收 百无禁忌 爱屋及乌 叩马而谏
不食周粟 顺天应人 黍油麦秀 不可救药
之死靡它 柏舟之誓 匪石之心 泣涕如雨
史鱼秉直 史鱼历节 不欺暗室 伯玉知非
临危不惧 万仞宫墙 瑚琏之器 过犹不及
不耻下问 名正言顺 子夏悬鹑 商化芝兰
鲁鱼亥豕 大义灭亲 剖腹葬肝 长夜漫漫
退避三舍 中原逐鹿 同仇敌忾 愚不可及
举棋不定 燕巢于幕 华而不实 解狐荐仇
桑间濮上 围魏救赵 批亢捣虚 完璧归赵
价值连城 连城之璧 怒发冲冠 渑池之功
负荆请罪 刎颈之交 两虎共斗 毛遂自荐
锥处囊中 脱颖而出 一言九鼎 两言可决
歃血为盟 碌碌无为 因人成事 三寸之舌
自荐枕席 绨袍之义 青陵粉蝶 汲冢鲁壁
以貌取人 独当一面 运筹帷幄 借箸代筹
偃革为轩 助桀为虐 养虎遗患 各自为战
沃野千里 金城千里 天府之国 杜门不出
论功行封 高枕而卧 白驹过隙 无所事事
负郭穷巷 取长补短 指麾可定 骨鲠之臣
六出奇计 反间之计 阴谋诡计 无所不可
燕居深念 反经行权 不左右袒 汗流浃背
调理阴阳 木强敦厚 柳营试马 从天而降
无所不通 召父杜母 甘雨随车 竹林之游
顺时而动 事与愿违 嵇康锻铁 堆案盈几
一行作吏 长林丰草 鸩醴漏脯 龙骧虎步
才多识寡 半信半疑 萱草忘忧 题凤在门
心闲手敏 目送手挥 龙章凤姿 玉山自倒
广陵散绝 得意忘形 借酒浇愁 蹉跎岁月
青眼相看 虱处裈中 山公启事 契若金兰
璞玉浑金 山阳闻笛 怒目切齿 五斗解酲
道边苦李 卿卿我我 黄公酒垆 鹤立鸡群
出其不意 可乘之机 躬先士卒 超迈绝伦
家徒四壁 奋不顾命 抑强恤弱 发擿奸隐
唾面自干 付之东流 明目张胆 触机便发
池中之物 神色不挠 不可胜言 遁迹销声
乡曲之誉 接踵比肩 邂逅相遇 伴食宰相
黄袍加身 八拜之交 下笔千言 程门立雪
风花雪月 高抬贵手 其乐无穷 弄假成真
勤能补拙 脚踏实地 蛇蟠蚓结 出丑放乖
熊经鸟引 普天匝地 学而优则仕
欲速则不达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图源:原阳新闻
牧野大地自古就是交通要冲、军事要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灿烂的文明。据新乡史料部门统计,源自新乡的成语多达一百八十余个。
商汤灭夏桀于鸣条,武王伐股纣于牧野;姜尚垂钓太公泉,比干忠谏抛丹心;毛遂自荐露锋芒,孙庞斗智战桂陵;曹操称雄于官渡之故战,赵匡胤黄袍加身于陈桥兵变;张良刺秦博浪沙,岳飞抗金十八营......都源于这方热土。
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对后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个故事,更是文化的沉淀、精神的传承。这种文化和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新乡儿女,让我们具备“厚善、崇文、敬业、图强”的文化底色,在未来书写出更美的篇章。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新闻分析:美国“人才脱钩”究竟伤害了谁
新华社记者
近年来,美国一些人掀起一股抹黑、阻挠中美科技和人文交流的逆流。少数政客持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鼓吹“人才脱钩”。然而这种“人才脱钩”是否会如其所愿打压中国的竞争力?最终又会伤害谁?
中国:人才吸引力日益增强
在前不久举行的“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颜宁表示,已向普林斯顿大学提交辞呈,将全职回国协助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
除颜宁外,近些年已有多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外科技人才回流国内。今年4月,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从哈佛大学退休,全职任教清华大学。亚裔美国学者论坛今年9月发布数据称,2021年就有1400多名美国华人科学家放弃美国学术机构或公司职位回到中国,比前一年增加约2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中)和学生们在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上海实验室检查光量子计算机的运行情况(2017年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英士国际商学院、美国波图兰斯研究所和新加坡人力资本领导力研究所11月联合发布的《2022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继续上升到第36位,为历年新高。
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此前发表署名文章说,中国“海归”呈平稳增长态势,将在创新创业、技术突破、民间外交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教育部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超过八成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
美国:打压华人学者带来“寒蝉效应”
中国对海外华人学者的吸引力日益提升,而美国正因肆无忌惮打压华人学者而“失去人心”。
在亚裔美国学者论坛报告中,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谢宇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合作者对1304名目前受雇于美国大学的华人科学家进行调研后发表报告指出,在所有五个心理指标中,他们都显示了强烈的不安和恐惧。
研究发现,35%的受访者感到在美国不受欢迎,72%的人认为作为一名学者感到不安全,42%的人害怕从事研究;86%的受访者认为跟5年前相比,更难招募到国际学生;约61%的受访者考虑离开美国,前往其他国家从事研究。
这些负面效应很大程度源于美国特朗普政府启动的“中国行动计划”。该计划栽赃抹黑华人科学家,引发学术界怨声载道,今年早些时候被迫终止。
“过去,来自中国的移民科学家和工程师抱怨,虽然他们做了很多艰苦工作,但总体而言他们无法达到领导职位或者获得认可,触到‘竹子天花板’。而在‘中国行动计划’开展后,大部分在美华人科学家感受到了潜在的联邦调查和起诉的‘寒蝉效应’,并对他们在美职业的悲观前景有了新理由。”谢宇等在报告结论中写道。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此前发表题为《美国无法承担流失中国人才的后果》的文章认为,将中国留学生全面排除在美国学术和科研之外并非合理做法,有可能损害美国的关键比较优势,即其研究实体和创新生态系统的实力和活力。
“人才脱钩”是开历史倒车
人文交流给中美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亚裔美国学者论坛报告还显示,2020年在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3.4万人中有17%来自中国。一些人毕业后继续留在美国工作,和美国本土华人一起成为美国科技领域中一个庞大群体。
近期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发表的一份关于美中理工科人才“脱钩”的背景、政策及影响的报告指出,中国留学生及研究人员至少以三种方式对美国的竞争力作出贡献,包括大学收入、科技创新以及国家安全。
面对少数人鼓吹“人才脱钩”,美国前驻华大使博卡斯等许多知名人士斥责阻挠美中人文交流等行径是“重回麦卡锡主义”。
2022年5月2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阿卡迪亚市,人们参观“镜间:亚裔美国人的2021”摄影展。新华社发(曾慧摄)
美国《科学》杂志主编索普强调:“科学进步依赖于协作,依赖于招募最优秀的人才来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依赖于把这些发现传播给全世界。因此,将科学作为一项与其他国家优秀人才开展的竞赛,作为隐藏着不能广泛分享的秘密的竞赛,违背了科学界的核心价值观。”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援引美国国际教育学会数据说,美国国际学生数量开始下降,在2020至2021学年,研究生数量下降12.1%,国际学者(特指博士后和访问学者)数量下降31%。
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正表示,当科学议题被“政治化”、国家安全被泛化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术独立与自由受到挑战、科学家的职业信心受到打击,而这从长远来看对科学事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当前形势下,更应加强中美双方科技界,特别是学术界和民间的对话与交流,使科学能够回到自身应有的轨道上来,把科研活动包括合作的选择权交还给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