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曾仕强,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
我十分喜爱曾仕强教授的课程,在曾仕强的讲座中,我受到很多启迪,让我终身受益。
小编收藏了曾仕强讲座全套视频,不断重温。在这里小编愿意免费分享给大家,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噢,小编会第一时间回复的~
曾仕强,国学大师、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
我十分喜爱曾仕强教授的课程,在曾仕强的讲座中,我受到很多启迪,让我终身受益。
小编收藏了曾仕强讲座全套视频,不断重温。在这里小编愿意免费分享给大家,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噢,小编会第一时间回复的~
从上个世纪开始,鬼片成了最受大众欢迎的影片。那时候,网络并不普及,人们只能通过电视转播观看或者购买鬼片的DVD。那时候的人们对于鬼片乐此不疲,虽然在观看的时候会感到害怕,但是却还是会被其中的剧情所吸引。
人们在看完鬼片之后开始思考:世界上真的有鬼的存在吗?那时候人们对于鬼既充满敬畏,又充满好奇。但是,世界上是否存在鬼,至今还没有人能够证明。而国学大师曾仕强曾经在一次学术讲座中提到了他14岁经历过的一件事。
一、关于鬼神之说从古至今,有很多关于讲述鬼神的作品,比如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西游记》,和《封神榜》等等。但是,鬼究竟是什么?他究竟长什么样子,从古至今都没有人能够说出来。而对于鬼的形象,大多数都是人们自己想象出来的。
孔子曰:鬼神之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如果相信有鬼,那么鬼便存在;如果不相信有鬼,那么它便不存在。但,人们普遍认为,鬼都是邪恶的存在,而神仙才是正义的一方。这种想法深入人心,使得每一个写作的人都将鬼视为邪恶的那一方。
久而久之,这种想法根深蒂固,但其实鬼真的有那么坏吗?这点我们无从考证,只能说,关于鬼的形象都是我们凭空想象出来的,至于鬼会不会分“善良的鬼”和“邪恶的鬼”谁又能证明呢?而《聊斋》的作者只是借用恶鬼被消灭来表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常常将穿着清朝制服的僵尸称为鬼,而在西方文化中出现最多的却是吸血鬼。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人们对于鬼始终充满着好奇,于是开始编撰各种各样的鬼神故事,有的写成故事书,而有的拍成了电视剧或者电影供人们观看。
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以及编写成书,大概都是人们对鬼神的好奇与敬畏。人们只能够凭借自己的想象去了解鬼神究竟是什么样子。在那些作品中,很多鬼的形象其实都被赋予了人们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二、听大师讲鬼故事大家都知道易中天是《百家讲坛》的代表人物,但是,却不知道另外一个人,曾仕强先生。曾仕强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因为研究胡雪岩而出名。他也曾在《百家讲坛》讲过《易经》,也因此吸引了一大批爱好国学的粉丝。
他曾经在一次公开的学术讲座中提到了关于鬼神论,并且他和大家分享了他在14岁时遇到“鬼”的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个日式的房子里,庭院里还有一口井。如果想要喝水,只能自己去井里打水。某一天的傍晚,他正在井口旁打水。
他突然看到了一个飘动的黑影经过,他想,他大概是遇到了鬼。于是,正当他打算鼓起勇气,想去看看这个鬼究竟长什么样子的时候,这个鬼却快速地从他的视线里离开。后来,在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他总是把这件事当成一件趣事来讲,至于是不是鬼,无从考证。
后来,他回答了这个问题:世界上本就没有鬼,鬼只是人心中想象出来的形象。即使有鬼,鬼也不会让人们看到它真实的样子。人之所以会觉得自己看到了鬼,主要还是人因为心中对于鬼的恐惧。他认为“疑心生暗鬼,心正鬼则亡”。
三、科学看待鬼神论如果普通人突然遇到了“鬼”,大多数总是会被吓得落荒而逃。然后他会将遇到“鬼”的故事讲给别人,然后让其他人也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鬼神,然后这种鬼神论便会代代相传下去。鬼神论便是这样流传了下去。
但实际上,对于不相信鬼神论的人来说,世界上一切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而对于相信鬼神论的人来说,他们总是会对鬼神心中充满敬畏。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部分人是不相信鬼神的存在,认为那只是人内心衍生出的一种寄托。
在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人们总是会幻想出很多角色来帮助自己完成自己还没有完成的目标和任务。曾仕强先生还在讲座中提到: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鬼的形象,都是人去扮演的,即使真的存在鬼,他们也不会轻易出现在人们面前。
有些人把鬼神当成一种寄托,而有些人相信科学。那些鬼怪故事的存在自有他们的道理,有些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便可以用这样的故事来解释。就像是信仰宗教一样,信仰宗教的人会从宗教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同样,相信鬼神也可以得到心灵的慰藉。
在曾仕强先生看来,鬼神不是迷信,只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种心灵上的寄托。神仙也好,鬼魂也罢,对于人们来说,这都是精神上的力量。过于恐惧或者过于敬畏这两种做法都并不可取。大家可以做的便是要客观理性地对待鬼神论。
总结世界上究竟是否有鬼,其实都取决于每个人的内心。信则有,不信则无。曾仕强先生的故事也只是他个人的经历,毕竟关于鬼神,还需要大家科学客观地去对待和思考。只不过,人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有很多未知的东西很容易被神化。
就像《聊斋》中的故事一样,故事的结尾总是正义战胜了邪恶。《聊斋》的每一个鬼神故事都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很多神话故事都是人们自己编撰出来的,究竟存不存在,并不能够去考证。鬼神论,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是心中的寄托。
而现在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科技创新技术不断在前进。人们变得越来越理性,比起那些鬼神论,更愿意相信科学的解释。但,鬼神论自然也有它存在的道理。它的存在并不是一种错误,只是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想法也在变化。
所以,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还需要理性看待。过分追求并不可取,但也需要心存敬畏。鬼神只是人们心中的定义,是一种信仰,但是不能够过度依赖这种信仰。通过那些故事,人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但是要想创造美好生活,还需要靠自己的努力。
“有些人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些人明白义理,都做应该做的事,更有极少数的一些人,做老天爷交付的事,也就是我们说‘带着使命来的’。”
——曾仕良
曾仕良教授作为曾仕强大师的三弟,在纪念曾老逝世两周年的悼文中这样评价兄长的一生:“阿兄做了很多老天爷交付的事情,对于中国道统文化,尤其是易经的现代诠释,可谓是不负使命,德泽广被。”
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每年的“双十一”已然成为一年一度的购物大狂欢的代名词。但亦有不少人记得,这一天是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的忌日,曾老去世距今已两年有余,当天就有不少大家撰文悼念他。
流传甚广的便是其三弟曾仕良教授这篇怀念阿兄的悼文,他说一提笔便百感交集,不知要从何说起。但是动笔之后,他深情地回忆了阿兄的一生,字字感人肺腑,让我们读者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曾仕强教授有了更多的了解。
曾仕强、曾仕良、曾仕猷三兄弟
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曾教授出生于1935年福建漳州的一个书香世家,祖父原是当地县政府的一名小官员,后来改行从医,是当地远近闻名的一位名士。父亲是当时有名的教育家,对易学颇有研究,因此奠定了他深厚的易学基础。
曾仕强作为家长的长孙 ,自小深得家人宠爱。而且他自己本就聪颖异常,念小学时便不断跳级,待得父亲办好华安一中后,小学四年级的他直接就跳级去那里读了初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仕强随着父母双亲迁往台湾,并如愿考入了台湾师范学院工业教育系。
曾教授二十八岁就十分出众,被各大中学争相邀请去当校长。等到三十六岁时他便担任了省立屏东农专主任秘书,事业之路虽然看似颇为顺遂,但是也难免会遭遇一些挫折。每逢这时,父亲就会让他去读易经有关的书。
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曾仕强从幼年时便研习易经,对其中的思想认识颇深。同时,他对于传播中国道统文化有着自己独有的责任心,于是当《百家讲坛》邀请他前去讲解《易经》时,他没有任何犹豫便去了。
曾仕强
弘扬中国道统文化《百家讲坛》作为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的一档热门栏目,曾老去讲《易经》的那几期节目也一再刷新了本节目的收视率。
《汉书》有云:“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易学横穿上古、中古和下古时期,历经伏羲、周文王和孔子三位圣贤的传承,才有了如今我们看到的样子。但是千百年以来,历朝历代依然有无数仁人志士愿意花时间和精力不断地研究和发展易经。
曾仕强教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对易经最初的认识皆来自于父亲曾乃超,曾乃超作为一个教育家,家中的藏书十分之多,摆满了家里的各个角落。于是,闲暇之余的曾家兄弟姐妹,都能够寻得到自己想看的书。
而曾仕强作为一个特别优秀的人,遇到的难题比其他人也要多一些,父亲告诉他,一切问题在易经里都能够得到答案。于是,他花了很长时间把这部无字天书研究透彻了,然后通过电视节目介绍给大家。
《百家讲坛》曾仕强
他在节目中说:“为人民服务是古今中外不可改变的定律,而伏羲创立易经之初的作用便仅仅是为人民服务。”
上古时期,人类社会还处于十分原始的时期,吃饭喝水都要靠老天爷,人力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于是,大家对于出行的天气,方向和是否有危险就十分关注了,于是伏羲就根据人民的需要 ,推演出八个不同的卦象,为大家指明道路。
经历中古文王的六十四卦演变,直到下古孔子著述了《十翼》,意在给周易插上飞翔的翅膀,飞到最终的那个伟大目标——世界大同。至此,易经便是用自然法则加上人伦道德,来协助社会顺应自然的发展,最终使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曾仕强《百家讲坛》节目
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岩曾仕强教授的儿子曾以仁老师在怀念父亲的文字里提到这一一件小事:读高中的他,有一天中午饭后洗碗时,由于水龙头开的太大遭到了父亲的严厉斥责。少年曾以仁当时觉得万分委屈,觉得父亲有点小题大做了。
但事后反省时便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从此养成了“当用则用,当省则省”的生活态度。而这一态度,恰恰就是曾教授十分推崇的胡雪岩身上的特质。
曾教授在《百家讲坛》的知名节目除了《易经的奥秘》之外,还有一个被众人所熟知的便是《胡雪岩的启示》了。曾老在节目中说,自己只要去杭州,有时间一定是要去胡雪岩故居和庆余堂这两个地方去看看的。
他说的去看看,并非是一次又一次浏览那些原有的建筑物和摆设,而是去跟游人去交谈,看看他们过来旅游有没有什么收获。如果你在曾教授生前去过这两个著名景点,说不定就和曾教授擦肩而过呢。
曾仕强讲述图
除了“当用则用,当省则省”这一十分节俭的特质外, 曾老认为胡雪岩身上还有这么几点是十分值得推崇的,那就是勤劳、忍耐、有信用,不跟别人去比。他待人十分诚信,使得别人都十分信任他。
最明显的一个例证便是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件事,当时新疆被阿古柏势力所侵占,清廷派左宗棠去收复新疆,但是国库空虚拿不出银子来。这时候,是胡雪岩以自己的个人信誉做担保,从钱庄借出来银子来资助左宗棠的军队,使之能够顺利收复新疆。
如今人们提起新疆大都能够想到左宗棠的功绩,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胡雪岩在这背后所起的作用,正是诚信的力量。曾老在节目意解释了一下为什么说“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岩”的“今”字,很显然胡雪岩已经过世一百多年了,为什么要说今有胡雪岩呢?
曾老解释说,那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的时间观念里,有这样一种潜意识,无论是什么时代的人,只要在他以后没有人能够在同一领域超越他的,那么他对于我们如今而言就是今人。
胡雪岩作为一介商人,以一己之力帮助了朝廷收复大片疆土,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这一功绩至今无人超越。
胡雪岩的启示——曾仕强
中国式管理大师曾仕强教授不仅是《百家讲坛》的常客, 更是一位管理学大师,他始创的中国式管理,让他与石滋宜、白崇贤并称为三大华人管理大师。
“阿兄倡导的中国式管理具有三大主轴: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依理应变。这三大主轴正是易经所揭示的道理,所以中国式管理是原本已经存在的。”曾仕良教授在悼文中这样总结曾老的中国式管理。
曾老认为,安人是管理的先决条件。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他提到,中国人相信事在人为,因为所有的事都是人做出来的,所以管理应该以人为主。而安人,就是孔子所讲的“仁”。
仁者爱人,我们民族千百年来一直讲仁义道德,却从来没有大力宣传过爱的教育。对于这一点,曾老认为:孔子所提倡的人,就是西方所讲的爱。不过,我们比较明白,爱要放在心里,而不是要随时挂在嘴里的。
对此他讲过一个小故事,他说如果大家都按西方那套来,如果一位别有用心的人对一位女士说,你先生跟我说我爱你,那么一定会在这位女士心里埋下怀疑的种子。但是如果有人跟他爱人说这句话,他爱人一定会哈哈大笑。因为她知道自己先生是从来不会说这句话的。
所以说 ,中国人明白你爱不爱我,我心里清楚,而不是非要用嘴说出来的。因为一个光会用嘴巴讲爱的人,他的内心是没有爱的,这种人要特别小心。爱人就是要从仁,要尊重人。
我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前是叫作人事部的,后来才改成这样名字的。改名之后曾仕强就公开发表过不同意见:“人就是人,怎么能把人作为资源呢?把人作为资源就是视“人”为“物”,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看法。”
曾教授
事在人为 名副其实曾仕强教授作为有名的中国式管理大师,他在60岁时已经享誉海内外了。对于很多人而言,60岁是一个退休赋闲,颐养天年的年纪。而他却选择在这个时候去英国读博士。
曾以仁老师在悼念父亲的文章提到,父亲早期在演讲的时候,很多主持人都喜欢用“曾博士”这个称号来向观众介绍他,对此父亲觉得很不好意思,感觉自己好像是在骗观众一样,于是他就把取得博士学位当作一个自我挑战的目标,终于在65岁那年顺利拿到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
“人生只做三件事,知道此生为何而来,这是目标,知道如何完成,这是方法,知道如何做得更好,这是改善。”对于一个人英国如何做事,曾教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他人格魅力的影响下,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纷纷拜他为师,仅在在北京国子监和台北孔庙正式拜师的传承班弟子就有一百三十余人。在他临终前的那段日子里,所有门人弟子分批从大陆飞往台湾,一起为恩师祈福,这一情景令所有在场的护士医生都十分动容。
曾仕强教授一生致力于传承中华道统文化,最终于台北家中安然辞世,享年84岁。
曾仕强教授千古。
爻是组成易经卦体的基本符号,分为阳爻和阴爻。
一长横“—”代表阳爻。两短横“--”代表阴爻。
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两卦相重则得六十四卦。
爻含有交错和变化之意,六爻熟透,八卦精通。
今天,我们就讲讲爻位间的关系,都是入门干货知识,建议收藏!
一、首先看爻当位不当位
首先,我们要知道,易经中,奇数代表阳爻,偶数代表阴爻。
一、三、五是阳数,所以每个卦自下而上,一、三、五这三个位是阳位。
一、三、五位上如果出现阳爻的话,就叫当位的爻,所以初九,九三,九五就叫当位的爻。
如果一、三、五的位上出现阴爻,初六,六三,六五,那就是不当位的爻。
二、四、六这三位是阴位,如果这三个位上是阴爻的话,那就当位。所以六二,,上六是当位的爻。
如果二、四、六的位上出现阳爻,九二、九四、上九,那就是不当位的爻。
当位就象征着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合理性;
不当位就象征着偏离或者背离事物的发展规律。
当位不是意味必然吉,不当位也不是意味着必然凶;
因为当位可能转化为不当位,不当位也可能转化为当位。
除了看爻当位不当位,中正也很重要。
当爻居于二爻位、五爻位时,因这二个爻位分别是上下卦的中位,所以称“得中”。
阳爻居中位,叫刚中;阴爻居中位叫柔中。
“中”象征事物守持中道、行为不偏。
“中”德优于“正”德。《彖》、《象》认为,一般情况下,虽不当位,如居中位,亦吉。
如阴爻居于二位,阳爻居于五位,二、五为中位,又分别为阴位和阳位,六二、九五则是既“中”且“正”,在《易》爻中尤为美善,称为“中正”。
二、看完当位不当位,还要看它相应不相应
《易经》中的每一个卦,下卦的初爻跟上卦的初爻(也就是第四爻)有密切关系,二、五有密切关系,三、上有密切关系,叫“应”。
应是跟远方的感应。
如果下卦的初爻跟上卦的初爻,这两个爻是一阴一阳的话,那就叫相应。
下卦的第二爻跟上卦的第二爻,不管哪个是阴哪个是阳,只要一阴一阳,它都是有感应。
下卦的第三爻跟上卦的第三爻也是同样的状况。
相应的话,一般表示关系良好,因为异性相吸。
如果下卦的初爻跟上卦的初爻,下卦的第二爻跟上卦的第二爻,下卦的第三爻跟上卦的第三爻,同为阴爻,或者同为阳爻,同性相斥,那就是不相应。
比如乾卦,每一爻都是阳,都是刚的,初爻跟四爻,二爻跟五爻,三爻跟上爻都是硬碰硬,不相应。
那么,《易经》六十四卦里面,有没有既当位又相应的卦?
完全当位又相应的卦,就是第六十三卦,叫做既济。
既济一三五都是阳的,当位;二四六都是阴的,当位。
然后一跟四,二跟五,三跟六,都是一阴一阳相应的,那当然叫既济了。
其他的卦有很多情况,不完全是这样子。
讲到既济,我们马上想到跟它相错的那一卦,叫做未济。
未济是完全不当位的,可是虽然不当位,它也相应。
所以不是说当位的爻就一定相应,相应的爻就一定当位。
那,完全不相应的卦有没有?也有,比如兑卦。
照理说兑卦应该是很开心的,很喜悦的。
可是它的六个爻一跟四都是阳的,二跟五都是阳的,三跟六都是阴的,没有一个是相应的。
可是它又让你很喜悦。
讲到这里,我们应该再强调一遍,就是一切都不是固定的,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天底下凡是有通例的,就一定有特例,有合乎规矩的,就一定有例外。这样你就掌握到《易经》的精神了。
三、最后看相邻两爻之间的关系
然而,爻与爻之间不仅仅只是相应与否。相邻的两个爻之间,也存在着四种关系。
第一种,相邻的两爻是相同的,叫比。
也就是说你是阳的,我也是阳的,你是阴的,我也是阴的。
这种上下两个爻,性质相同的,这就是比。
比的意思就是说它们有连带作用,然后就有增强的力量,有扩大的一种能量。
第二种,如果上爻是阴的,下爻是阳的,这个叫做凌乘,就有一点欺负的味道。
我是女的,你是男的,我就不服你,我一定要爬到你上头来。
阴凌乘阳,多半比较不好,这在很多卦的爻辞里面可以找到证据。
第三种,如果阳在上面,阴在下面,那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一是站在阳的立场上,叫做阳据阴。阳据阴就表示阳的力量,是超过这个阴的。
“据”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你抱定说我吃定你了,那就不好了;如果说我很感谢你,幸亏有你帮忙,那效果比较好。
二是站在阴的立场上,阴在下,阳在上,而阴会主动去承这个阳,叫做阴承阳。
就是说我承载你,我帮助你,我配合你,我支援你。
所以这里面除了行为表现出来,还有它动机是什么,都要看得很清楚。
在《易经》中,我们可以根据各个爻所代表的不同现象,得到相应的启发或警示。
并且通过研究爻与爻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在不同的人生环境中,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走向有利的局面。
当然,仅仅依靠爻际关系来理解卦还是远远不够的。
想全面解读一个卦,还需要根据卦的卦象、卦辞、彖辞、爻辞,象辞等等,来做全盘考量。
总之,读《易经》,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悟道也不一样,你要怎么去反应也不一样。
《易经》只有一点,那就叫道。
道永远在那里,道不远人,你随时可以去找它,但是它不会主动帮助你,所以你要自己帮助自己。
《易经》多次告诉我们,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你要自求多福,你要自助,人家才会助你,你要自助,老天才会助你,一切都要靠自己。
疫情下的守店人
今日学习: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
第十三集:易经与家庭
易经把宇宙看成一个大家庭,所有的民族,我们是最重视家庭的,这也是中华文化可以那么悠久,不会中断的一个重要原因。
家庭要美满,最重要的是家教、家风。
风火家人,家人卦,表示家和万事兴。上面的人做好榜样,下面的人愿意去跟他模仿学习,上下一团和气,同心协力,所以家道兴隆是要靠一家人。
夫妻俩生活美满,婚前要格外谨慎,慎选结婚对象,婚后要学会睁只眼,闭只眼,这样才能美满。
父严母慈,当然也有例外。小孩需要教育,总要让他有怕的人。宁可严,不能宽。打不打不重要,怎么打才重要。打的合理就打,打的不合理就不要打。中国人是全世界警觉性最强的人,也是自主性最强的人,他想改变,立刻就变了,轻而易举,而他不想变,你想改变他,想再多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