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猪

堂字五行属什么(堂字五行属什么属性)

时间:2024-01-21 21:26:14 作者:脾气很大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文字五行属什么?为宝宝取名时如何选字?

许多朋友为宝宝取名的时候都选择一些具有特定五行的字,目的是补充宝宝八字原局的五行。而且大部分人形成这样观念的原因是鲁迅《故乡》一文,里面有一位叫闺土的少年,他五行缺土,于是取名叫闺土。慕淳风自然也学习过这篇课文,文章的主旨、内容、思想全部不记得,对这篇文章唯一的印象就是“看瓜刺猹”的那插图,以及闺土这个名字。

看瓜刺猹

其实汉字的五行属性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比如说“川”字,有的书上注明“川”字的五行属金,有的则注明“川”字五行属水。可见汉字的五行属性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今天,“宝名斋”慕淳风就为大家解答一下文字五行如何判断,以及为宝宝取名如何选字!至于“川”字的五行到底是什么?相信看完这篇文章,您自然会做出判断!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多数古代文明都使用了象形文字,比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以及古印度的印章文字等等。只不过古文明要么出现了断层,要么消失,只有中华文明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我国的象形文字最开始也是形象的画,后来为了方便书写,慢慢演变成抽象的文字。试想一下,你用刀往竹简上刻字时,是刻横平竖直的抽象字方便,还是刻圆润飞扬的画方便?显然前者更好一些。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古印度的印章文字

象形文字是古人感受自然万物而创造的。所以汉字不但是一种符号,同时也是一种图腾。可以说每一个汉字都有着自己的演变历史,每一个汉字都是有生命的,它们跟随着历史悄然改变,只不过我们每天使用,太过熟悉,而忽略了它们年龄!

5000年?6000年?恐怕有些汉字的年纪已经超过了8000年!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文化底蕴,我们在取名字时才反复斟酌,苦苦思考,为的就是不辜负了中华民族这一珍贵的血脉!

天地宇宙有五行,万事万物有五行,人亦有五行,于是人与天地宇宙融为一体!这是古人朴素思想的表现,他们创造文字时也采用了这一思维。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字五行呢?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偏旁法

我们根据部首来确定汉字的五行比较简单直观,带“艹”、“木”、“⺮”部首的汉字五行属木,如:花、草、萌、林、柳、榆、竹、笑、笠等等;带“火”、“灬”部首的汉字五行属火,如:炎、煊、焰、炫、然、照、烈等字;带“土”、“石”部首的汉字五行属土,如:尘、在、堂、碧、岩、砚等字;带“金”、“钅”部首的汉字五行属金,如:鉴、銮、铜、钢、锋、银等字;带“氵”、“冫”部首的汉字五行属水,如:温、澎、沙、江、海、决、冽、冷、冶等字。

2.字义法

汉字是表义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内涵,所以从字义出发来判断汉字的五行,无疑是最合理的!根据五行理论:凡有生发、舒展、活力、仁慈等性质的,五行属木;凡有燥烈、发光、升腾、热情等性质的,五行属火;凡有承载、安静、稳重、诚信等性质的,五行属土;凡有刚硬、收敛、富有、守序等性质的,五行属金;凡有趋下、寒冷、流通、智慧等性质的,五行属水。有了这样的属性做参考,我们对汉字的五行判断就有了依据。

如发、仁、康这三个字五行属木,因为这些字有生发、仁慈、活力的含义;阳、热、暖、旺这四做完了五行属火,因为这些字有发光、热情、升腾的含义;以此类推安、敦、容、磊这四个字五行属土;猛、钢、胜这三个字五行属金;冬、雪、寒这三个字五行属水。

我们对于一个字五行的判断,最好的方式是查找这个字最初的含义。比如最开始我们举的那个例子,“川”字的五行。川是象形文字,最初的含义就是河流,所以“川”字的五行属水。

慕淳风建议:如果这个字最初就没有五行的属性,那么就参考以上这两种方法进行判断。如果这两种方式也判断不出字的五行属性,那就换一个能够分辨出五行的字来取名字吧……

关于2019年出生的属猪宝宝如何来取名字以及选字的注意事项,“宝名斋”多篇文章进行了论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阅读相关文章。或者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进行查看。

河南项城张氏——天下张姓是一家

河南项城张氏溯源

来源/ “活力项城”微信公众号

作者/席军

编辑/萧岚

项城姓氏文化概况

项城三千年的历史,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从项子国第一姓项姓起,先贤们顽强生存,繁衍生息,留下了许多名人轶事。

项城姓氏也随着历史的脚步前进,从一姓发展到今天的375姓。

项城最早的姓氏项姓,其后裔大多分布在江南一带,今之项城项姓已变为小姓。发源于项城南顿的顿姓后裔在项城市已经完全消失,留下来的顿国故城的只是一段残垣断壁。顿姓后裔只能到发源之地寄托对先祖的怀念和对祖根的回归。

在今之项城保留下来的古姓中,还有南顿上码头村的应氏后裔和东汉第一功臣邓禹的后裔。邓禹与刘秀世代交好,二人自幼投缘。刘秀父亲刘钦来南顿后,邓禹也来到南顿,与刘秀一起接受塾学启蒙,成为同窗挚友。日后,邓禹随刘秀起兵,屡建奇功,成为东汉二十八宿中第一功臣。邓禹家族封侯拜将者众多,也是东汉之初权倾朝野的望族。

邓氏家族中有2人选为皇后,封侯29人,任三公、将军者15人,封为九卿、州牧、太守者84人。功成名就之后,邓禹把身后安葬之地选在了情有独钟的南顿顿山之旁、古运粮河之畔的邓湾。古人十分笃信风水宝地。也许正是顿山的紫气和运粮河的风水吸引了一代名将,他既不随帝王陵寝葬于邙山,又不留恋南阳的卧龙山岗,唯独选择了顿山之旁的邓湾,以寄托他对邓氏家族世代繁荣的厚望。留在邓禹墓旁守墓的邓氏后裔在祖先选定的水宝地,建庐筑房,一住就是二千年。邓姓在项城市已经位列第29名,人口9900余,占项城市总人口的0.85%。

在项城现有的375姓中,究竟有哪些是明代以前留下的古老姓氏,因家谱无存,很难找寻。从明清各大家族所修家谱和县志记载中能够查清以下姓氏:

明初洪武帝下诏移民,从山西洪洞县迁至项城的有130多姓、从山东枣林庄移来项城的有35姓、从项城周边县省移来 131个姓氏。其中从福建迁项的姓氏13个,是明初军队屯田留下的兵丁。从安徽迁项的姓氏10个,从江苏迁项的姓氏6个,从河北省迁项的姓氏2人,从四川迁项的姓氏1个,从湖北迁项的1个,从浙江迁项的1个。从开封迁项的3个,从淮阳迁项的23个,从周口迁项的12个,从平舆迁项的12个从商水迁项的16个,从沈丘迁项的16个,从太康迁项的3个,从扶沟迁项的2个,从其他县市迁项的10个。从上述周边县市迁项的姓氏,多是洪武之初大移民时从山西洪洞迁至中原各县,再从各县陆续迁来定居。明代、清代都不断有外县移民至项城。

80年代全国人口普查中,项城仅有253姓。但经过改革开放20年后,项城姓氏增加到 375个。在这增加的120多姓中,除少量来项经商落户,大多姓氏是云、贵、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山区的女子嫁到项城落户的。但这部分女子之姓仅存一代人,女姓不传后的习俗一时无法改变。在项城375个姓氏中,单姓372个,复姓3个。在3个复姓中,贾岭欧寨的进士家族欧阳氏人口最多,约1000余人,并且独立成村。欧阳氏出自北宋名臣欧阳修的长子欧阳发后裔。郑郭的轩姓,本属轩辕之姓,分布在郑郭牛营村,30多人。平时称呼,只说姓轩,不称复姓。皇甫,在项城仅有4人。

项城36个少数民族中,回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9%。回族有33个姓氏,分别居住在水寨、南顿、永丰、秣陵、郑郭、丁集、官会、新桥等乡镇,项城回族人口已达两万余人。

项城10万以上人口的大姓有2个:

第一大姓张姓13.2万人,占项城总人口的11.3%;

第二大姓王姓11.41万人,占项城总人口的9.75%。

项城第三大姓李姓8.8万人,占项城总人口的7.52%。

项城第四大姓刘姓8. 05万人,占项城总人口的6.88%。

项城第五大姓赵姓3.92万人,占项城总人口的3.35%。

项城第六大姓田姓3.03万人,占项城总人口的2.59%。

项城3万以下至2万以上人口的姓有7个分别是:

第七大姓马姓2.99万人,占项城总人口的2.56%。

第八大姓高姓2.77万人,占项城总人口的2.37%。

第九大姓阎姓2.73万人,占项城总人口的2.33%。

第十大姓杨姓2.65万人,占项城总人口的2.26%。

第十一大姓郭姓2.29万人,占项城总人口的1.96%。

第十一大姓韩姓2.28万人,占项城总人口的1.95%。

第十三大姓陈姓2.15万人,占项城总人口的1.84%。

项城前13个大姓总人口66.26万人,占项城总人口的56.63%。

项城2万以下至1万以上人口的姓氏有15个:朱姓1.96万人,吴姓1.84万人,孙姓1.69万人,崔姓1.61万人,董姓1.44万人,夏姓1.39万人,周姓1.35万人,曹姓1.26万人,袁姓1.25万人,黄姓1.22万人,师姓1.21万人,冯姓1.198万人,于姓1.193万人,傅姓1.179万人,樊姓1.049万人。这15个姓氏的人口共有20.8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7.8%。所以,一万以上人口的姓有28个,总人口87.11万人,占项城总人口的74.45%。

项城1万以下至5千以上人口的姓氏有20个,依次是:邓、胡、靳、薛、范、卫、石、龚、徐、麻、蒋、郑、魏、秦、时、丁、任、牛、程、侯。这20个姓氏总人口共有14.8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44%。项城5千以下至3千以上人口的姓氏有18个,依次是:解、孟、邝、贾、吕、金、邵、常、宋、顾、鲁、孔、栾、汪、霍、潘、彭、种。这18个姓氏总人口有6. 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79%。

项城3 千以下至1千以上人口的姓氏有53个,依次是:梁、闻、尹、谢、司、史、武、齐、姜、罗、戚、余、姚、申、盛、萧、白、左、熊、荣、谷、宗、束、乔、祁、何、苏、贺、栗、龙、尚、葛、卢、聂、戴、沈、纪、毕、涂、许、温、段、从、郜、曲、耿、鲍、裴、娄、杜、邢、曾、欧阳。这53个姓氏共有人口9.3万人,占项城总人口的7.95%。

项城1 千以下至 500 以上人口的姓氏有25个。依次是:艾、童、褚、钱、庞、路、文、单、克、苑、蔡、雷、冷、士、陶、宁、林、殷、杭、唐、安、谭、索、邹、翟。这25个姓氏共有人口18525人,占项城总人口的1. 58%。

项城 500 以下至 100以上人口的姓氏有45个。依次是:倪、连、骆、滕、饶、汤、屈、叶、姬、尤、闵、方、窦、岳、鞠、万、管、年、梅、苗、扈、莫、赖、柳、江、具、洪、阮、明、康、这25个姓氏共有人口18525人,占项城总人口的1. 58%。

项城 500 以下至 100以上人口的姓氏有45个。依次是:倪、连、骆、滕、饶、汤、屈、叶、姬、尤、闵、方、窦、岳、鞠、万、管、年、梅、苗、扈、莫、赖、柳、江、具、洪、阮、明、康、焦、章、费、陆、晃、海、相、翠、喻、包、毛、芦、甄、仁。这45个姓氏共有,人口13167人,占项城总人口的1.125%。

项城100以下至20以上人口的姓氏有44个。依次是:冬、党、麦、关、符、楚、邱、泥、钊、向、瞿、勾、敏、甘、普、娜、辛、郝、庄、祝、施、应、阿、黎、翁、轩(辕)、廖、车、柴、营、凌、千、刀、卓、威、晏、庆、寇、国、席、商、卜、伊、咸。这44个姓氏共有人口2280人,占项城总人口的0.195%。

项城20以下至5以上人口的姓氏有60个,依次是:桑、阙、韦、仲、因、季、勤、穆、苟、钟、智、詹、兰、严、见、冉、恰、舒、蔺、乐、呼、水、占、项、昆、铁、权、茸、简、赫、木、变、省、宿(以上19--10人口的姓氏)、财、和、鹿、皮、华、米、尧、刚、世、伍、吉、沙、英、胥、调、九、孚、芷、郎、柯、钮、剑、祖、港、滇。

项城4 口以下的姓氏有 82个,依次是:支、迟、录、班、法、皇甫、惠、集、震、燕、刁、未、今、房、波、俭、俞、尉、景、薄、八、力、仇、边、贞、池、传、玛、依、泽、宫、郁、恒、封、沅、汴、杞、岗、其、忠、图、怒、柏、绘、柒、毫、泰、桂、蒲、屠、黑、禄、秋、巫、汉、良、春、郅、建、堂、昌、訾、颜。

项城20人以下的姓氏共有142个,人口仅808人,占项城总人口的0.07%。

项城张姓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和《元和姓纂》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即黄帝的孙子挥,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管理弓箭,以弓长二字组成“张”,被赐姓为“张”氏。张挥是张姓的开姓始祖,张姓的产生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这支张姓,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亦即清阳。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即清河郡张氏。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这支张氏,后来居上,随着韩、赵、魏三家分晋,三国又多次迁徙,秦汉时,张姓已遍布陕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地。

张姓形成43个郡望,主要有清河郡、范阳郡、太原郡、京兆郡、南阳郡等26个郡望。公元311年,“永嘉之乱”后,以及北宋后期和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铁蹄的南下,都迫使张姓人和广大中原人南迁,张姓人遍布南方各地。清康乾盛世以来,河北、山东两省的张姓“闯关东”,进入东北地区,张姓遍布全国。张姓在宋代是中国的第三大姓,元代和明代是中国的第二大姓。当今,全国张姓人口,约有一亿,位居姓氏人口排行榜第三位。

张姓在河南省是第二大姓,有950多万人;在周口市也是第二大姓,约103万人,其中以太康县最多,占该县总人口的12.3%项城张姓13.2万人,占项城总人口的11.3%。

项城张姓的来源

(一)来自山西省洪洞县明洪武四年(1371),山西省汾河流域的张钊,由洪洞县迁居陈州府沙河岸边,播迁到项城、淮阳、商水等县。

明朝自洪武年间(1368——1398)大移民之后,直到清朝前期,又先后有洪洞县张姓人迁入项城境内。

(二)来自嵩县黄庄乡枣庄村。

明初,居住在嵩县城南20里的吴姓兄弟二人(同迁者七人,其它五支不详),迁入项城境内。因奉养事改随母姓为张姓。称为“古吴张”。

(三)来自山东省

明代有山西张姓移民移居山东省后,为求得更合意的移民点,在安邱王府的枣林(俗称枣林庄)二次集结后,又转迁到河南省的项城县境内,此后也有原居山东的张姓人迁往河南,其中有定居于项城县境内。

(四)来自周边各县

清代,陆续有淮阳、沈丘、太康、界首、太和、息县、平舆等县的张姓移居项城县,形成多个张姓村庄,他们多是洪洞移民后裔。

(五)明代以前的项城张姓

居民经过元末长年的灾荒和战乱,中原百姓死的死、逃的逃,荒草遍野、虎狼出没,百里无人烟。元代,项城张姓人也返回到南顿城南12里处的老家,人口增多之后,沿南北路两侧建房,形似胡同,称之为“张胡同”。

明代,有张胡同人移居东北方向的沙河南6华里处的一块高地上,辛勤劳作,人丁兴旺,骡马成群,村庄被人们称为“骡马张庄” 。

清乾隆年间(1736——1795)袁姓迁入,清咸丰年间(1851——1861)袁氏多人入朝为官,朝中官员不断来拜访,村名逐渐演变成袁张营。清末,村中有张姓人迁居到郑郭集东的玄武庙。此支张姓迁居项城的时间最早,约有七百年,现已发展到1600多人。

(六)期间,因生计由商丘、焦作、许昌、周口等地来项后落户的。

(七)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因工作、经商等原因由各地迁入项城的。

(八)其他姓氏的居民,因人数较少融入村中张姓家族,如上官村的“上官氏”。

洪洞张姓在项城的播迁

张钊,字运利,又名张肇、张历,于明洪武四年(1371)由山西省洪洞县移民到河南陈州府的沙河岸边。张钊的长子分居逍遥,次子张礼住蔡路口,三子张英住上官村(今花园办事处的尚关村,已发展到一千多人),四子张述住沙河东的张奶奶庙。幼子张继统居殄寇镇(今秣陵镇)北街。

山西洪洞 大槐树

张礼也生有四个儿子,其次子张利随父从张奶奶庙迁出后,在项城十八段大地之一的“丹凤朝阳”处的马楼前建楼,人称“前楼张家”。张利的孙子张聪北上,在南顿北的麻林坡(今属商水)定居,后又向东到相距数里处。建瓦房,另立新村,称为瓦房庄,家人被称为“瓦房庄张家”。张聪的两支后裔都修有寨,分别称为西张寨和上张寨。清顺治八年(1651),西张寨的张双和张苞到寨南的运粮河东岸建楼,分别称为张双楼和张苞楼。后从张双楼播迁到张园。

张聪在瓦房庄生有四子,长子张志广和四子张志远留居瓦房庄,次子张志长析居村东的郭庄,三子张志宽家境富足,在沙河西置田,在官路东建房。张志广的次子张忠,由南顿北的瓦房庄到南顿南的张胡同北头另安新家,因属陈州府管辖,人称“陈州张家”,简称“陈州张”。

张肇的儿子张继统居殄寇镇(今秣陵镇北街),后在城北八里的汾河南置地建房,因临近汾河,家人被称为汾河岸边的张家,简称“汾河张”。

明朝初年,移民项城县的张姓中的一支,其四世张遇,在明宣德三年(1428)随县治迁秣陵城西三里定居。考中进士后官至户部右侍郎,人称“侍郎张家”。

明初的洪洞移民张洪吉、张剑吉兄弟二人移居项城后,在官沟(今人民沟)北开垦荒地,繁衍成村,因村大人多,称为大张营,向南析居到干溜河(今称干溜沟)南,在河上建桥,称为张桥口。清道光年间(1821——1850),张营人与韩家赌大博,赢得韩姓的外庄——小韩庄,大张营人播迁到小韩庄,三村张姓已发展到两千人。

清初由山西洪洞县移居项城的一支张姓,定居在县境西南,太阜店集的西南,与汝南(今属平舆)交界处,村民多经营粉坊,人称“粉坊张庄”,简称“粉张庄”。居住在三张店北,汉沟集西的张姓人家,因有大片梨园,人称“梨园张家”。

1851年修寨后,称为梨园张寨。末年,梨园也早已消失,村庄改称张庄寨。泥河南与该村张姓人同宗的小村,则称为小张寨。此支张姓一千多人,分居三店镇境内的泥河南北。

定居在项城市政府西北处的一支洪洞张姓,明代来自洪洞县,居处称为张营,播迁到周边的贺庄、刘营、余营、洪山庙、唐店等村,总人口已超过三千。

明嘉靖年间(1522——1565),山西省洪洞县的张世先,移民至项城县城(今秣陵镇)东南的泥河和函河(今称小泥河)之间定居,人口兴旺,繁衍成村,称为张庄。张世先年老时,一天在村外草地放牛,遇到前来催税的衙役,发生口角,衙役问他:“你是哪庄的”,他拿着拔掉的牛橛子回答说“牛橛子张庄”。此后张庄被人称为“牛橛子张庄”。因族人感到村名不雅,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改称“张橛庄”。早在清康熙年间(1662——1722),族人播迁到函河南,村名称为张庄。清朝末年,为防匪患,村庄修寨。为区别于附近的张庄,后改称为寨张庄。这支张氏,因牛橛子之故,被称为“橛子张”,又因分居函河南北,也称为“函河张家”,简称“函河张”。现已发展到2000多人,主要分布在项城市南部的小泥河两岸的新桥、贾岭两镇内。

项城“古吴张”

明初,世居嵩县城南二十里酸枣庄(今简称枣庄,属嵩县黄庄乡)的吴姓兄弟二人,因军役繁难,避迁而来,兄居城东大莲池坡(今高寺镇张老家),弟居城内下虹桥,因奉养事改随母姓为“张氏”,自称“古吴张”。因来自嵩南,又称为“嵩南张”。因家中养有18头水牛,时人呼为“水牛张”。其家族繁衍昌盛,遍布县内外二百多个村庄,现已达六万人,仅在项城市东部,就已播迁到一百多个村庄,近四万人。始居今高寺镇张老家的“古吴张”的一世祖张训远,有三个儿子:长子张荣有三子,儿孙众多,但因后世族谱缺乏记载,有待考证;张训远的少子张信少亡。因此,只有次子张贵一支,族谱记载较全。始居下虹桥的一世祖张校,字明五,号培远,有四个儿子:张恭、张敬、张惠、张义。张训远一支因一世祖墓在张老家东头,相比偏北称为北门,张校一支因一世祖墓在城角楼东,相比偏南面称为南门。“古吴张”家族主要分布在项城市的中部和东南部的高寺、丁集、新桥、秣陵、傅集、王明口、官会七镇,在高寺镇形成张老家、张营、前张寨、后张寨、张小集、张小庄、白衣阁、张土屯、张河湾、张新庄、坑西、娄堤店、后孙堂、李营、孙庄、袁庄、高寺集、前袁楼、瓦房庄、龙庄、席营等二十多个张姓村庄;在丁集镇形成张楼、张小楼、鸽子楼、大张庄、南大张庄、张小庄(疑似今名“尚小庄”)、张方庄、幸福集、陈庄、戴桥、甘庙、石庄等十多个“古吴张”的村庄;在秣陵镇形成北街、城角楼、阎楼、前高老家、张庄、土屯、任营、坡张庄、西陈楼、金营、刘路口、郭庄寨、张新庄等十几个“古吴张姓”族人聚居的村庄;新桥镇形成官庄、金鸡家、张庄、小张庄、张小庄、北张庄、张寨、张大庄东寨、西寨、安营、新桥集、于老庄等十几个张姓村庄,另有贾岭镇的路张庄、本庄工阳口销的改庄前庄王明口,傅集镇的官庄、双庙、翟庄、官会镇的张庄、陈庄、南刘庄、王范庄、小郑楼、童庄、三张庄、官会集等也是“古吴张”聚居的村庄。

“古吴张”家族在明清两代先后有167人考中秀才,27人考中贡生,4人考中举人。清光绪年间(1875——1908)17世的张镇芳和张淑栋族兄弟二人都考中进士。其家族人文达到鼎盛,与袁世凯家族、高钊中家族、田作霖家族同列为晚清项城四大家族。由于张镇芳官至一品直隶总督、时期任河南都督,在项城捐资建师范学堂、兴修水利、修《项城县志》,影响甚大,所以自清末以来,“古吴张”也被项城人称为张镇芳家族。

来自鲁台镇的张姓

沙河北的鲁台,明清两代隶属于项城县,时期划归淮阳县,此前,先后有两支张姓人从鲁台迁居沙河南。

明初,由山西洪洞县经山东移居项城的张姓移民中,二世的张祥初居鲁台东北八里许解郑庙,有三个儿子:张升、张昂、张原。长子张升有四子,张升的第三子张遇随项城县治迁到殄寇镇(今秣陵镇)读书,在城西三里店南侧落户,人称“三里店张家”。明成化二十年(1484)张遇考中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其家人被称为“侍郎张家”,居处称为“侍郎张庄”。

张遇生有四子,其长子张仁,四子张价,子孙兴旺,形成后世“侍郎张”家族的两大门。

张遇的孙子张承恩历任无为州同知、登州府通判、辞官归里后在县城创办文昌阁。张遇的六世孙张弘志,明崇祯七年(1634)考中进士,中榜后回乡出重资修建县城文庙,历任广平县令、魏县县令、吏部郎中、常州知州等职。在清朝初年,张遇的七世孙中的三人、八世孙中的两人先后考中贡生。九世孙中的张奇勋官至州同知。十世孙张延福在清雍正五年(1727)考中进士,历任四川冕宁、江西贵溪知县,安徽泾州知州。做官时,当尽家产赈济一方百姓。张延福的曾孙张树琨,清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任内黄县教谕,资助家乡修建莲溪书院、捐资助赈。张树琨的孙子张之堙,清光绪二十年(1894)成为族中第四位进士,吏部分发任四川知县。

张遇的六世(1644——1661)孙张弘祖有二子。清顺治年间他领二子向东迁居到曹河与汾河之间的马乔沟西,长子张举德居团村店,次子张復德于团村店北侧繁衍成村,称为张庄,今与团村店连成一片,如同一村。清顺治年间,“侍郎张”还分别析居到港河的下游、谷河北岸、汾河北岸和汾河、泥河之间的郭沟西成村。侍郎张人在港河上修桥,称为下桥(今官会镇夏桥村)。由下桥播迁到官庄,另三处新村都称张庄(今丁集镇、范集镇和傅集镇的张庄)。清乾隆年间(1736-1795),侍郎张人从丁集北的张庄向南迁到泥河北岸成村,也称为张庄。

“侍郎张”家族在项城境内已发展到6千人,主要分布在秣陵、高寺、丁集、傅集、范集、官会六镇内。

清乾隆年间(1736——1795),有张姓人从鲁台迁居虹河岸边的董营,后又从董营迁到白庄(三张店北)。清道光年间(1821-1850),白庄的张学张斗兄弟二人分居、张学从泥河北的白庄迁到泥河南的盐店庄南,与三个张姓村庄为邻,人称张学的庄,简称 “张学庄” 其后人采用此村名,以示不忘祖先此支张姓,分居三店镇的汾河南北,现有 600 多人。

项城汾河张

张肇的儿子张继统生有三子:张实、张旭、张盈,形成继承后裔的老三门,因居于汾河南岸,称为“汾河张”,村后有天爷庙,称为张天爷庙,简称张庙。三世以后,发展缓慢;八世以后, 子孙繁衍昌盛。长门的张所学生有五子,第五子张宏斗(明万历年间)居归德府(今商丘市),张所学的玄孙张袭宗,清康熙年间(1662-1722)迁居丁村寺(今丁集西一公里处),张袭宗的第三子张震中析居王李桥北成村,称为张庄(今丁集镇的西张庄),张震中领第四子张世俊向东北播迁到沙河南成村,因地势低洼,称为张洼或张塘,移高处后称为张堂,由张堂向东播迁到槐店的新庄,向南播迁到后时营。张袭宗后人还播迁到丁集镇的北街、西街、南街和西分村、赵楼、尚小庄、韩桥、苏庄、小张庄、傅庄,高寺镇的张弓庄、俄庄,并由张弓庄播迁到范集镇的小张庄、李小庄。清朝末期,老长门14世中的张体正(又名张体年)有二子:长子张东汉住丁集,次子张东旺(又名张旺林)住水寨。

老二门七世的张所习有三个儿子,长子张自莊、次子张敏显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从张庙迁到谷河和港河之间的尧子头坡(今王明口镇的咬子头村),三子张敏中迁到张庙西的祁桥,张敏显的孙子张文贵从尧子头坡也移往祁桥。清乾隆年间(1736-1795),张敏显的曾孙张宏爵、张宏禄、张宏备向北迁到沙河南成村,因建的火神庙有一捲棚,人称捲棚庙(清末以来改称张营),后有一支从此析居西北的邻村杨营,并由杨营播迁到东南面的宋营、李寨、金营、阎寨、沙河北的葛营和水寨西北的黄庄等处。清嘉庆年间(1796-1820),张敏中的玄孙张大江,从尧子头坡搬迁到西边的霍庄(今丁集镇霍庄村)。

汾河张的老三门一直居住在张庙村西头,今称小张庙,清前期一支从张庙迁到郑郭集东南的李寨,成为村中大族。

汾河张氏自明代以来,耕读传家,涌现出张所学、张齐斗、张震中、张东林、张安雅、张书绅、张斌珍、张万福、张万俊、张华锦、张济民、张景尧、张启良、张洪澄、张春志、张志明等数不清的杰出人才。汾河张家族现已发展到一万多人,形成三十多个张姓村庄,主要分布在高寺、丁集、王明口、郑郭四镇。

丹风朝阳育四支

(一)前楼张家

居住在前楼(今属孙店镇广阳村委会)的张利,家境殷实,生活富裕,置田数百亩,在马楼前建十八所楼房,人称“十八所楼张家”或“前楼张家”,简称“前楼张”。张利生有二子:张富、张贵、张贵的次子张聪,明后期在南顿北的麻林坡(后改称张家寨,1948年划归商水县)置地建房,后又在麻林坡东数里处建瓦房,称为瓦房庄(1948年划归商水县,2013年回归项城,属花园办事处)。

前楼张家还播迁到附近的广阳、崔李庄、孙店、张新庄等处。清代迁居北草河与汾河之间被称为“河里套崔李庄”的“前楼张”家,在崔李两姓绝户后,改村名为张庄。后因张姓人丁兴旺,村庄扩大,如同两个村庄,清代就形成前张庄、后张庄,属项城县西区川岗岭牌。1927年向北播迁到汾河北的尚店、贾庄和戚楼等村。张新庄在1949年后并入邻近的韩营村。前楼张家除张聪后裔北迁后形成以三个张寨为主的“麻林坡张家”“瓦房张”“陈州张”之外,均在项城西部的汾河两岸,今孙店镇的北部和范集镇的西部,约三千人,连同张聪后裔形成的“麻坡张”“瓦房张”“陈州张”,张利后裔总人数约四万人,分布在项城市的西部和邻近的商水县黄寨镇与魏集镇境内。

(二)“麻林坡张寨”

明朝中期,张聪由广阳北迁后,初居南顿北的麻林坡,依仗殷实的家境,明末时在居处修寨,称张家寨,简称张寨,为区别于水寨北的张寨,也称为西张寨,南顿一带的人称其为北张寨,清代在此设牌,称为张家寨牌,属项城县北区,辖张庄、李店(栗店)、唐店、荣楼等30个村、寨。1948年张寨、张庄、乾河涯等村划归商水县。西张寨人先后向北播迁到张庄、乾河涯等村,向东播迁到唐店等村,向南播迁到运粮河东岸,建两所楼,分别称为张苞楼、张双楼,后又从张双楼播迁到清水河南岸开菜园,居处称张园,麻林坡张家今已发展到约七千人,仅在项城市南顿镇境内就有近三千人。

(三)“瓦房庄张家”

明中期,张聪由广阳北迁至麻林坡以后,凭借殷实的家底,又在东面数里处建了瓦房,人称“瓦房庄张家”,简称“瓦房张”,因清代属项城县北区侯家楼牌,所以也称为“侯家楼张家”。张聪在瓦房庄有四子:长子张志广和四子张志远,留居瓦房庄,次子张志长析居东面的郭庄,村名沿用,三子张志宽在官路东安家,其长子张魁官居兵部侯推守备,家境富足,在沙河西置田建房,明末时在老家(今称张老家)东的新村修寨,亦称为张寨,为区别于西面的张寨,以位于上官村之北,称为上张寨。上张寨西的张老家,是张魁及其后人的老家,而非老长门和二门、四门的老家。张志宽的后人又从张寨、张老家播迁到狮子庙、万寨、程寺、熊楼、张营、唐楼、水寨牛行街东的张庄,沙河东的红山庙等处。张志广的次子从瓦房庄南迁到属陈州府治所在的淮宁(今称淮阳)县辖区的沈岗寺南,被称为“陈州张家”。“瓦房张”在沙河两岸已发展到四千多人,连同南迁后被称为“陈州张”的张忠后裔,“瓦房张”总人口已超过两万。

(四)“陈州张家”

“陈州张”的一世祖张忠,是迁项始祖张钊的七世孙,有二子,长子张九锡留居瓦房庄,幼子张丕显随父住沈岗寺南。张丕显生有四子:绍烈、绍勋、绍德、绍功。长门张绍烈有一子张子阳,张子阳有五子,从张老家、张寨播迁到周边的汪庄、湾李庄、北张庄、沈岗寺等处,从湾李庄又播迁到清净坡东的张庄等村;二门张绍勋从奶奶庙旁南迁到汾河南立村,称为“陈州张庄”,又向南播迁到三张店西,居处称为“陈张庄”,后从陈张庄播迁到清净坡西北的家张庄。明代,陈州张庄有兄弟二人在汾河北建七所楼,称“七所楼张家”,简称次名, 张楼。由张楼播迁到水丰集和花集镇的瓦房庄等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陈州张庄人北迁到汾河北立村,因来祖是个哑吧,人称“张哑吧庄”或“哑吧张庄”,村人被称为“哑吧张”陈州张庄人还播迁到汾河南北的崔寨、石营、张庙、吕庄、冯普等村。三门张绍德的玄孙(张钊的十三代孙、张忠的七世孙)张四郎因明末的从沈岗寺南的老家搬迁到属项城县管辖的冢上(今千佛阁办事处辖区的徐冢村)。清康熙年间(1662-1722),张四郎的孙子从冢上析居到百冢铺(今永丰集)附近的古冢旁,分别形成大张古冢、前张庄、后张庄三个张姓村庄。张绍德一支还播迁到徐冢西北的张龙王庙、张桥和淮阳县的张路口、小王庄、胡楼、三里庄、鞍子岭,商水县张桥、确山县城关镇等处。四门张绍功一支播迁到水寨、张岗、河东贾营等处。又从张岗播迁到张庄东头,从贾营播迁到张草楼。“陈州张”家族仅确切可考的村庄现已发展到约一万六千人,主要分布在项城市的西部和北部。

来自山东的张姓

在项城市,明清两代都有儿女后人定居在今王明口镇境内,他们因来自山东省,口镇境内,被总称为“山东张”。

明嘉靖九年(1530),张姓人从山东枣林庄移居菱角湖西,繁衍成村,称为张庄。后世庄主张老景家业丰厚,在家中办一所私学。院中有棵大桑树,老鹳年年在树上筑巢抱子。一天,张老景的孙子和同学上树掏出老鹳将蛋煮熟后放回巢内,老鹳抱不出儿子就飞往东海找来还阳石抱出了儿子,儿子长大后就都飞走了,再也没回来,张家从此家景衰落。人们都说张老景家中的老将是神鸟,张庄因此而出名,被呼为老鹳张庄,家族被称为“老鹳张”。

明朝初年,张老五从山东枣林庄迁居项城东部的谷河北岸,居处称为张五庄,后被演称为张吴庄。清康熙六年(1667),16世族人析居到西南不远处的党沟东成村,因村南有个张庄,新村就称为后张庄。

明代由山西移居山东的张姓移民,其后裔在清顺治年间(1644-1661),一部分迁到河南境内,他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安丘王府的枣林,一支定居于项城县城北十五里的官道旁,开垦滩地,因原为朱姓居住之处,称为朱滩,在官道边开的店,远近闻名,称为朱滩店,店旁的张家,称为“朱滩店张家”,简称“朱滩张”

张姓人形成的村庄,也以朱滩店代称。朱滩店的张姓人思念故乡,想起家乡的枣树林,就在门前栽下枣树,代代相传,至今村中还保留有先人一百多年前栽下的老枣树。这支张姓人分居朱淮、栗营两村,他们重视教育,耕读传家。清后期出了、张良奎、张熙明祖孙三代三位秀才。现朱滩张姓和栗营张姓人家各有九百人,共1800多人。

清康熙年间(1662——1722),也有从山东枣林庄来的张姓人在直河西岸成村,称为张庄(今称东张庄,属王明口镇)现约有500人。来自山东枣林庄的张姓,在项城市境内,现已发展到四千多人,分布在王明口、永丰两镇内,且都相距不远。另有上世纪初随袁家看风水来项城的山东人张道远,定居水寨东的赵桥村,今一子四孙,全家27人。

来自安徽省的张姓

明初,有张姓移民,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往河南、安徽两省交界处的界首北,繁衍成村,今称为大张营,后由大张营向西播迁到汾河与泥河之间的冢子坡西南定居,因附近有三个大冢,居处称为大三冢,族人播迁到附近多村,被称为“大三冢张家”。因村名不雅,1949年改称“大三庄”,此支张姓在大三庄现已发展到137户,700多人。

明永乐十五年(1417),有安徽太和县的张姓人西迁到项城县西部的司庄(明清两代属淮阳县,1948年划归项城县),因来自太和,被称为“太和张家”现已发展到422人。清乾隆年间(1736-1795),有张姓人从太和县到项城县城东南的姚庄种姚举人的田,姚姓人陆续迁出后,更名为张庄,即今新桥镇的东张庄,现已发展到600人。来自太和县的两村张姓已一千多人。

大三庄、司庄和新桥镇的东张庄的张姓人因都来自安徽省西部,被总称为“皖西张”或“安徽张”,在今项城市境内有近两千人。

十一

由项城划归邻县的张姓村庄

24年(1936)清丈土地时,沙河北原属项城县管辖的鲁台划归淮阳县,张菜园划归沈丘县。县境南部,位于新兴集南的张庄,划归汝南县,今属平舆县。

1947年底到1948年底,中国领导下的政府调整行政区划时,将位于沙河以北原属项城县的34村分别划归淮阳、沈丘两县,将直河、拖边沟以东的258个村庄划归沈丘县,移交给上蔡县35村。在这些村庄中,划归沈丘的张姓村庄有沙河北的张庄、张湾、大张湾寨、小张湾寨和槐店的小新庄;直河和拖边沟以东的四个张庄、三个张楼、两个大张庄和小张庄、张小庄、高张庄、洼张庄、张营、前张营、后张营、张纲营、张窑等村。划归商水县的有两个张庄和西张寨、唐店、乾河涯、瓦房庄、郭庄、狮子庙、柳园、张营、西张营等村,其中的瓦房庄、郭庄、唐店等村在2012年又划归项城市。项城划归上蔡县的张姓村庄是板张庄。

十二

来自外县的张姓

(一)来自淮阳县的张姓

项城市境内有多支来自淮阳县的张姓,他们被总称为“项城县的淮阳张”,分布在莲花、东方、三店三个镇(办)内,包括明万历年间(1573-1619)从淮阳县朱集镇大张营迁到水寨南成村的小张营410人,从淮阳县李集迁至张店北侧的虹河涯形成的后涯(今称后营)村,从淮阳县刘振屯镇张腰庄迁至枯河北岸形成的张岗村700人。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从淮阳县城南25里刘振屯镇的张老家迁至水寨东形成的张营村728人,并播迁到附近的刘堂等村的百余人。

来自淮阳县南部鲁台的三店镇白庄张姓和由白庄析居到泥河南形成的张学庄,因其来源地鲁台在明清两代属项城县管辖,直到时期才划归淮阳县,所以旧时他们不被视为“淮阳张”。

南顿镇的张庄,原名鳌子张庄,传说来祖兄弟三人,在清代于淮阳县分手时,将鳌子打成三瓣,各持一块,留作后代相认时的任证族人简称为“教子张”后由此播迁到大靳庄及潘沟和九棘沟之间形成小张庄,此支张姓传说中的淮阳,是属于今沙河北的淮阳县还是清代淮阳县在沙河南,1948年划归项城县的150多个村庄中,至今尚无结论。另有许多村庄传说先祖来自淮阳县(或陈州),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项城陈州张”的分支,如永丰镇的大张古冢、前张庄、后张庄,千佛阁办事处的张龙王庙等村。

(二)来自沈丘县的张姓

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有张姓人从沈丘县张营迁居项城境内龙凤沟北的磨骨寺北,称为“磨骨寺张家”。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一族人领二子到西南方向的临泉至项城的官道旁居住,因村东有梨园,人称“梨园张家”,村庄今称梨西村。时期,磨骨寺村民为防匪患在村前修寨,称为前寨。磨骨寺张家现已发展到两千多人,主要居住在项城东南部的梨西、磨骨寺、前寨三村。

来自沈丘县的张姓还有:郑郭镇张纸店的张姓来自沈丘县的张营,人称“纸店张家”,播迁到北面的师寨;官会镇马老庄的张姓来自沈丘县的纸店,傅集镇孙庄的张姓来自沈丘的张庄寨,吴寨的张姓来自沈丘县的大张营;新桥东南丁楼的张姓来祖张有太在清康熙年间(16621722)来自沈丘县的南张楼;项城市境内来自沈丘县的张姓现已发展到四千多人,主要分布在项城市的东部。此外,位于项城市东南部的张庄、张楼、东部的张吴楼等张姓村庄,原属沈丘县,1948年后才划归项城县。

(三)来自太康县的张姓

明初,由太康县西南张庄迁到项城(今秣陵镇)城西开盐店的张家,被称为“盐店张家”简称“盐店张”。居处称为三张店,播迁到泥河南形成盐店庄。盐店张家现约八百人,聚居在三店镇的三店和盐店庄。

太康县杨庙西火张营的张守法,明末播迁到汾河南立村,依老家村名,也称为“火张营”。1935年播迁到汾河北的杨楼等村,此支张姓现已发展到1100多人,主要分布在项城西部汾河南北的孙店镇的火张营和范集镇的杨楼村。

清初有太康张姓迁到项城县西部的九棘沟南成村,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又迁来一支,村名称为张庄(今南顿镇的南张庄)。1932年,向南播迁到傅庄,此支张姓现约九百人。上述四支张姓均来自太康县,共2800多人,分布在项城市西部的南顿、范集、孙店和三店四镇的六个村庄中。

(四)来自息县的“蛮子张”和平舆县的石磙庙张家

清道光年间(1821-1850),息县有两户张姓到位于项城县城(今秣陵镇)西南泥河南属于汝宁县管辖的地面种植水稻,落户成村,称为张庄。因为他们是南方口音,当地人称他们是“蛮子”为区别于其他张庄,称蛮子们居住的张庄为“蛮子张庄”,简称“蛮张庄”。该村在期间划归项城县管辖,今属项城市三店镇,现有约六百人。

清朝末年,居住在平舆县境内石磙庙附近的张姓人,到项城县境内的李寨西南五华里处种地,落户成村,因村小人少,称为小张庄,现约有二百人。因来自平舆县的石磙庙,为区别于附近的几个村的张姓,人们称为石磙庙张家,简称“石磙张”。

(五)名地相宜的蛤蟆寨

清朝初年,有一绰号张哈蟆的员外,被贬官后路过附马沟南的一片地势低洼处,认为地势与自己的绰号相宜,居于此处,会给自己和后人带来好运,于是就在此处置地建房,居处称为始蝶庄,为防匪乱,村庄建寨,称为蛤蟆庄寨,简称“蛤蟆寨”,家业富足,子孙兴旺,现已发展到800多人。

十三

来自外县的张姓

明代,移居河南境内的山西洪洞县张姓移民,一支初居商水县境内的张岗村,后析居到商水县的小陈庄,清代因逃荒来到项城境内,落户于孙店集东南的虹河岸边,居处称为虹河涯,后因人丁兴旺,繁衍成村,称为张庄。为区别于邻近的其他张姓家族,人们以来自商水县的陈庄而称为“陈庄张家”,简称“陈庄张”,因“陈庄张”易与东北八里处的“陈州张”混淆,所以也有人以最初的村名称其为“虹河涯张家”。此支张姓现已发展到一千多人。

清乾隆年间(1736——1795),有张姓逃荒人在函河(今称小泥河)边的林大压为人种地,后友家,在麻大庄北置田120亩,迁居李庄,更名张庄(今贾岭镇东张庄),现已发展到约四百人,最初被称为“李庄张家”。因在函河边,也称为“函河张家”简称“函河张”。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张佑和族兄弟向南逃荒,过泥河后,落户于黄沟南的谭庙东,繁衍成村,亦称谭庙,人称“谭庙张家”,简称“谭庙张”。张佑一支居东,称为东支,另一支称为西支。西支后播迁到平舆县境繁衍成村,称为张桥。张佑有四子:后形成谭庙张姓的四大门,先后播迁到三店镇的纪韩、李寨镇的东薛、阎庄,平舆县的韩洞等处,两支谭庙张姓现已发展到约两千人,仅在项城境内就有近千人。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山西省发生灾荒,有张姓人从山西逃荒来到项城,落户汾河南岸,因河上无桥,过河不方便,就在河上筑了一道堰,称为张堰。清乾隆年间(1736-1795),张堰人因经商落户于关帝庙(1948年划归临泉县)西的官路北侧,居处称为张新庄。两村张姓,已逾千人。

傅集镇郭沟村的张姓,时期从黄河北逃荒而来,兄弟二人有木工手艺,擅长做太平车、小虹车、箍木桶,大木匠、二木匠闻名百里,称为木匠张家,简称“木匠张”。

年间,鄢陵人张功臣因逃荒来到项城,落脚于项东北三里的双庙村,土改时分得房子和耕地,落户该村。

十四

项城张姓的世派

世派又叫字辈,用在名中,表明世系,见到或听到一个人的世派,就能知其人所在的家族和世系。项城张姓人非常注重使用统一的世派,即使无力修家谱,也要统一选用合适的字作为世派。选用的字寓意好,连读起来朗朗上口,且赋有正能量。

“古吴张”依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排定的13世——32世字辈依次是:

林熙培钊淑

树勋堂锦洪

松烈均锡泽

荣耀增钦瀛

1993年第七次修谱时,又新增20字,作为33世——52世的世派:

梅灵坪钰沛

桐炯坤镇源

桂灿基银海

柏炳壁铁汪

“陈州张”15世——24时的字辈是:

秀岭生瑞雨

华峰起祥云

同天庆恩广

治安颂圣君

“瓦房张”15世——46世字辈依次是:

天锡嘉肇开国成祥

龙凤纪瑞百世荣昌

明德忠义贤贵金声

乾坤玉洁万春福兴

“侍郎张”家族的取名多双字,有几世用的是单字,这些单字名中,包含统一的偏旁部首。因族大人多,取名可用辅助字,但同一个门第中必用同一字,具体是:3世:日,4世:选,5世:亻,6世:廷,7世:嘉,8世:允,9世:弘,10世:德,11世:文、玉,12世:起、奇,13世:延,14世:培、希,15世:见,16世:淑,17世:树,18世:熙,19世:文,20世:鸿。

五修家谱时依五行相生定20字:

钦永木场志

剑海东灿均

锋渤楷沼基

鑫泰森炜坤

“汾河张”7世起的字辈依次是所、斗(敏)、曰(尔)、映((文)、宗(宏)、中(大)、永。14世以后,以门第统一用字,而全族一直没有统一。

张庙村在2000年单独修谱时,议定从17世后依次使用的字辈是:

珍万景国保建勋耀光辉

积善承祖德百世永昌伟

张堂村(含后时营、槐店新庄),从19世至31世的字辈是:东景纪百元,天子登朝堂,洪石振家邦。

郑郭杨营(含宋营、李寨、刘冢附近的黄庄、沙河北的葛营)张姓的字辈,19世:兴,20世:书、自,21世:春、银、德,22世:成、振

骡马张营(今称袁张营)字辈依次是:世、洪、凤、振。2006年修谱新续字辈依次是:

天敬全中义

开国兆吉祥

文智瑞成玉

武纪好金良

千嘉有锦秀

万沪富满昌

十五

项城张姓的人口及分布

项城市张姓有14万人,分布在全市各镇、办,其中高寺镇最多,有2万人。新桥镇有1.3万人,丁集镇有1.1万人,孙店、水寨、秣陵三镇(办)也都多达万人。南顿镇有7千多人,三店镇六千八百多人,永丰、花园、范集、郑郭四镇(办)也都在五千人以上,傅集、王明口、李寨三镇各有四千多人,莲花、千佛阁都有两千多人,光武(办)、官会镇各有一千多人,东方(办)有853人。汾河张人分布在项城市的中部和东北部,古吴张人分布在项城市东部,陈州张人分布在西部,瓦房张人分布在北部,前楼张人,除瓦房张、陈州张外,聚居在孙店镇东北、侍郎张人散布在秣陵、高寺、傅集、官会、

范集、丁集、永丰七镇的十多个村庄中。各支居住地区多有交错,甚至有一村中“两张不同宗”、“三张不一家”的一村多张的情况。

十六

项城张姓古今知名族亲

张遇(1445-1518):秣陵镇侍郎张庄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科进士,历任陕西道监察御史、浙江按察使、山东布政使、顺天府尹、户部右侍郎,被誉为“三朝元老、一代名贤”。

张弘志(1601-1643):张遇六世孙,明崇祯七年(1634)甲戌科进士,历任广平县令,吏部郎中、常州知州。

张延福:张遇十世孙,清雍正五年(1727)丁未科进士,历任四川冕县知县、江西贵溪知县、安徽泾州知州。

张安雅(1824-1892):郑郭镇李寨人,清代项城著名女诗人高梅阁之子。20岁以陈郡第一考中秀才,才名声闻一方的“陈郡七子”之一。母亲去世后,绝意仕途,专心整理母亲的《形短集》和《训子语》,著有《得所轩诗文集》12卷,诗有《春华集》《秋实集》《入春集》《洗心集》《游秦集》《晚余集》各一卷。

张镇芳(1863-1933):秣陵镇阎楼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壬辰科进士,官至一品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捐款三万两白银创办项城百冢铺师范学堂,捐十万两白银修《项城县志》。

张淑栋:丁集镇陈庄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科进士,任刑部主事。

张之埏:张遇第15世孙,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科进士分发四川知县,赴任途中病故。

张锦芳(1872-1942):张镇芳之弟,张伯驹的生父。晚清原生,中华众议院议员,热心地方公益事业,诗作造诣很高,所著《修竹斋引玉咏》很受世人欣赏,其中《项城八景》《高寺八景》《南顿八景》等诗作,很有文史价值。

张春堂(1885-1933):高寺镇张庙村人。在担任项城县教育局长期间,因反对贪官士豪和土匪军队,为民请命,慷慨就义。

张斌珍(1890-1955):外号张老斌,丁集西街人,1928年秋,土匪霍老虎的大杆人马在丁集东门外集聚,要寨主议事,老寨主被杀后新寨主贪生怕死,丁集面临破寨危险,张老斌挺身出寨,劝退土匪,免去丁集人一场灾难。1940年开旅馆时,如数归还孟津富商丢失的3000元巨款(当时每元相当于一块银元)。

张凌云(1895-1946):新桥镇刘营村人。抗战将领,升至59军副军长。19岁到冯玉祥部当兵,屡建战功。抗战初期,他以一个旅浴血奋战20余天。

张伯驹(1897-1982):张镇芳嗣子,我国著名的词人、收藏家、戏剧家和书画家。1956年将自己重金收藏、价值连城的《平复帖》等8件国宝级法书捐献给国家。

张启亮(1900—):原安徽省六安地区气象站1959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张德斌(1919.10一):水寨和街人。历任解放军63军188师、187师政委、北京军区炮兵政委、内蒙古军区政委等职。

张同庆(1924.12-):淮阳师范学校高级讲师。

张京周(1929—):1979年全国劳动模范。

张景明(1929.12—):傅集镇吴寨村人。原项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云龙(1930—):新桥镇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张灵显(1933—):水寨张庄人。曾任周口地区味精厂党委书记(正县级)。

张景尧(1934.2-2016):高寺镇张庙村人。原项城市政协副主席。

张还会(1936.1Z7-2011):东方办事处张营村人,原任郸城县委副书记、项城市委副书记。

张树栋(1937—):高寺镇席营村人,曾任湖北省鄭阳地委书记。

张振堂(1937—):曾任官会镇粮管所主任。1982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张树勋(1938—):孙店镇前楼村人。曾任湖南省长沙市副市长。

张启良(1941.8—):丁集镇韩桥村人。历任范集公社党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县纪委书记、县委常委和项城市委常委兼办公室主任等职。

张婉民(1946—):项城市教育局 1983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张殿文(1946.3—):丁集镇人。原项城市政协主席。

张家喜(1946—):丁集镇小韩庄人,原南京军区空军飞行大队长。

张心荣(1947.7—):项城市人。曾任周口市人大选举任免工委副主任(正处级)。

张雪冰(1947— ):孙店镇韩营村人,陕西省宝鸡市副市长。

张子勇(1949.11— ):秣陵镇人。博士生导师,广州暨南大学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中国化学会,美国化学会会员。

张卫生(1951.5.20—):郑郭张营人。原解放军总装备部质量总站站长,大校军衔。

张宝彤(1957.4— )孙店镇人。京西宾馆管理局供管处政委(副师局级),全国青联常委、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北大、人大书法客座教授,中国硬笔书协副主席。

张善:新桥镇人,最高人民法院审判长(司级)。

张谦:高寺镇人,河南省委办公厅综合处调研员。

张树品:项城人,曾任五省联军总部稽查长。

张兆清:城郊人,河南省国有资产管理局处长。

张振德:新桥镇人,郑州市公用事业局局长。

张鸿云:高寺镇人,郑州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研究生导师。

张壮云:新桥镇人,广东省冶金工业厅副厅长。

张式英:傅集镇张堰村人,云南省工业厅勘探大队队长。

张建纲:南顿镇张寨人,解放军安徽某部团长。

张杰秀:南顿镇张寨人,周口地区干休所所长,曾任县委书记。

张树明:新桥镇安营人,四川省军区团长。

张洪山:李寨镇张庄人,济南军区直属团团长。

张祥:王明口镇阎寨人,解放军某部副师长。

张祥善:项城市人,柘城县委书记。

张洪新:官会镇人,空军气象学院副政委。

张学武:孙店镇韩营人,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好孔:高寺镇人,河南省司法厅工会主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