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奋进新时代 美丽石家庄##燕赵腔调点亮“北方戏窝子”#
邢氏宗族得姓始祖“靖渊公”为周公旦第四子,于三千多年前受封为邢侯,建邢国,都城为今河北省邢台市,邢侯之后邢国人开始以邢为姓。邢姓在我国《百家姓》中位列第195位。按现有国内人口比重排在第131位,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如今,邢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河南等省为多,上述二省之邢姓约占全国汉族邢姓人口的31%。
邢字演化邢字,古通“井”,《康熙字典》说:“穴地出水曰井。”古邢台百泉竞流,称井方,上古时期黄帝曾居住在邢台轩辕之丘(干言冈)一带,黄帝亲率邢人开发利用井水,建井田,筑邑而居,史称“黄帝凿井,聚民为邑”。此后邢地成为繁荣之地,商周时期,祖乙曾建都于此,邢侯建国于此,战国时期赵襄子曾都邢,西楚霸王项羽后改邢为襄国。《易经》曰“井,德之地也”,也记述了严格按照周礼建制的邢国人崇尚圣德,以人为本。1992年在发掘邢台市内、西周春秋早期南小汪邢国遗址时,曾出土了一件带有陶文的陶量,上面就有一个“邢”字。这个邢字的写法,是在“井”字右面加了一个“邑”字,在下面加了一个“土”字,这是现代邢字的最早写法。
河北临城县、河南温县出土的战国青铜邢令戈和邢公陶片上也是这种写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定六国,命丞相李斯以小篆字统一天下文字,李斯乃选定井邑二字去掉下面的土字,并简化为“井邑”为现今的“邢”字,此后邢字延续至今。
邢侯故国邢姓的最早发源之地河北邢台市,在历史上可一直是大大有名。这个地方有近3500年的建城史和600多年的都城史,是河北省历史上的第一座城市,商代为祖乙之都,西周封建邢国,为邢姓始祖邢侯封国,战国时期为赵国信都,秦朝时置为信都县,属巨鹿郡,西楚霸王又将之改为襄国,并且成为“常山王”张耳的王都,后赵时期,石勒在此建立后赵,隋唐宋金称邢州,元明清称顺德府,1945年建立邢台市,因西周邢姓始祖邢侯在邢国建有邢侯台而得名。邢台市素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称,来自该地的邢姓人,可以说是与有荣焉。
始祖之墓1993年,邢台市桥西区葛家庄村发掘了西周时期的大墓,后经考证为西周时期的邢国墓地,共探明了11座邢侯大墓和500多座贵族墓,同时出土了很多珍贵的铭文青铜器及陪葬品。这样大规模和高规格的考古挖掘在国内乃至世界罕见。邢国墓地被认定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邢国墓地的出土文物非常之多,对于西周文化的考古和历史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邢国墓地出土的文物有:邢侯簋,央视“国宝档案”证实,第一代邢侯姬苴字靖渊,为纪念父亲周公所做青铜簋,初期被盗走,现存大英博物馆。邢侯簋,于1921年从邢侯墓地被盗,当年军阀混战,中国处在混乱之中,盗墓贼将其带到洛阳古玩市场,被英国人尤乔治得到盗运回英国,后送交于大英博物馆。邢侯鏚,于邢台市葛家庄西周邢侯墓出土,现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是邢侯的一件装饰华美的礼仪性兵器,象征着权力和功名。另外还有邢国错金铭文青铜戈、邢侯墓出土并作父铭文簋、邢侯随身携带的佩剑邢侯省命剑等许多珍贵文物和资料,也以此正式明确:邢台乃邢氏之根,靖渊公为邢氏得姓始祖。此考古确认与各地邢氏的族谱记录是一致的。
1998年起,泰国邢武经社宗亲会会长以及国内的海南、河南等地的宗亲会长一起,到邢台来祭拜先祖,之后,海内外和全国各地的邢氏宗亲到访邢台寻根祭祖。邢氏宗亲在不断接待国内外来宾的同时,不断地总结经验,于2010年成立了邢台市邢侯研究会,将联络全世界各地宗亲的工作推向了常态化、主动化。
邢国墓地的规模宏大,邢氏宗亲们大为振奋,都建言献策,期望推动邢台经济发展。大家一致认为:邢侯墓群是邢台市的重要资源,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重新定义邢台市的发展基础,建立邢侯遗址公园,取得全新突破;围绕邢侯遗址公园这一支撑点,充分挖掘邢台市的深厚历史底蕴,打造邢台的文化旅游产业,进而构建“宜居邢台”。
天下张氏出清河
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历史最悠久的姓氏之一——张姓,留下了一篇篇浓墨重彩、灿烂辉煌而又沧桑厚重的历史华章。今天,后裔愈亿的张姓已遍布广袤而古老的神州大地,乃至世界各地,成为中国的第三大姓氏;只要有人聚居的地方就几乎会有张氏子孙的足迹。
“张”姓根在何处?起源哪里?这是历代张姓子孙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根据“张氏绝大多数宗谱”和不少史书记载,“张”姓就起源于现在河北省的清河一带。即天下张氏的老祖宗——得封“张”姓的挥公及其子孙的居住地在古代清河;目前全世界已达一亿人左右的张姓族人,追宗溯源,绝大部分张姓族人(秦朝以后的皇帝赐姓、改姓者除外)的祖先,最初,也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近到远几经碾转从古清河迁徙出去的。所以说,“天下张姓出清河”。
细述张姓的由来,还得从遥远的时代说起。上古时代,轩辕部落与未全进化的蚩尤部落争战,八战不胜,节节败退。轩辕的第五子挥,夜观天象,发现流星飞渡弧矢星,顿生灵感。于是制造了弓箭,并辅佐轩辕发起第九次对蚩尤的殊死决战。弓箭威力无边,势难抵挡。蚩尤大败后逃遁入海而亡,轩辕从而定天下,称黄帝。黄帝奠定君临天下的地位后,对挥公大加封赏,并赐姓为张,世居清阳,即今天的清河县,清河因此成为张氏的起源地和发祥地。
清河县的历史非常悠久,大约在5000年~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张姓正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起源的。姓氏专家邓洪波先生所著《中华姓氏通氏—张姓》一书中说,数千年前,整个华北平原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湿润得多,降雨较多,清河的流量很大,并常常造成水灾。因此,大禹的父亲鲧曾到清河这片地方来治水(在清河县西南部,现在还有鲧堤遗址)。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只有白虎冈等一些不高的土丘土冈。由于温湿气候的影响,这里雨水既多,草木极其茂盛,有大型食草和食肉动物出没,当年张氏先民手持强弓硬弩,在此过着聚族而居的渔猎生活。
张姓先民自得姓始祖张挥之后,张姓家族便在清河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渔猎和农耕,用血与火、弓与矢默默地书写着“弓长张”家族悲壮与辉煌的发展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断繁衍生息,并逐渐向四周散播开来。至汉代清河张姓亦发展成蔚为壮观的一大族。
至唐代,清河张氏达鼎盛时期,出过多位宰相,声名显赫,影响最大,列全国十大国姓之首。清河也因此被后世谱书列为张氏最早、最大的郡望,成为张氏绝大多数宗谱所认同的祖出地或发祥地。历史上清河张氏名人辈出,人才济济,仅清河籍载入史册的就有:有张姓先人张仲,西汉大儒张禹、北魏数学家张丘建、南北朝天文学家张子信、唐代著名诗人张祜等。汉留侯张良的孙子张典,也曾官居清河郡太守。
根据张氏谱牒记载,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的兄弟张撰,曾在周朝就于清河立过祠堂。为了进一步弘扬张氏文化,打造张氏文化丰碑,清河打造“华夏张氏祖庭”。“祖庭”仿照四、五千年以前黄帝时期的祭祀建筑形式,以黄河流域原始社会的酋长金字塔状建筑为原型,以“明堂”为意象,既古朴,又现代,使现代与远古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交融,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氏族纪念圣地。
李氏辉煌在隆尧
李氏的源头在河南鹿邑,但李氏的辉煌鼎盛却是赵郡(隆尧)李氏。史以人为峰,人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主角,探讨研究李氏就绕不开赵郡李氏。
赵郡,即是现今隆尧。隆尧由隆平和尧山两县合并而来,尧山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柏仁城更名而来,柏仁则是原属南赵郡的柏人演变而来,由“人”改“仁”当同《史记》记载尧“其仁如天”有关,柏人在今隆尧县境内。
姓氏文化的代表作之一是《百家姓》,在每个姓下面都有“郡望”,表示历史上该姓的望族发祥地,也是氏族人口、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与文化影响力等综合族力强盛与否的反映。李氏有12个“郡望”:赵郡、陇西郡、南阳郡、广汉郡、中山郡、江夏郡、梁国、渤海郡、梓潼郡、范阳郡、顿丘郡、襄城。12个郡望中,陇西、广汉、中山、顿丘的开基祖,皆是赵郡堂始祖李昙的后裔。李昙是李耳的十一代孙子,战国时期在赵国镇守柏人(今隆尧西部),因战功封柏人侯,随将安家于此(今邢台市隆尧县)。秦统一六国后,被封为御史大夫,后升为司徒,为当朝三公之一,死后葬于今隆尧柏人城西。
现隆尧县城西偏南12公里处的亦城有战国时期所筑柏人城,在柏人城有一望族即李氏,史称“赵郡李”。当时的赵郡治原在广阿(今河北隆尧),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在此置南赵郡。其中,李昙的长子李崇,西去陇西,其子孙繁衍为"陇西李";四子李玑在当地,后世子孙支庶繁多,世居古柏人城周围。特别是李牧在河北开创了赵郡李氏之族,1700多年来河北李氏人口众多。到了北魏时,李氏家族在河北建立了赵郡堂。后来赵郡堂分出六大房系,即为南祖房,东祖房,西祖房,辽东房,江夏房和汉中房。这两支李姓人丁兴旺,遍布全国,李昙做为赵郡、陇西两大李姓支系的共同祖先,两千多年来,一直受到李氏后代的崇拜,尊为李氏始祖。
隆尧县城正南六公里的魏庄乡王尹村北200米处,有唐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二陵共茔,合称“大唐帝陵”,也是河北平原上惟一的唐朝皇陵。唐祖陵经历了1300多年的沧桑之变,如今陵墓封土已平,整个陵区形成一片低于周围地面的洼地,东、西、北三面较高,南面较低。盛唐石雕都在中间洼地。墓葬在北面高地,呈南北向。墓前曾有四个翁仲两边分列,稍往南,是两个石狮。再向南,六匹石马两厢并列,每匹马石一侧站有控马倌一人。最南,两个石望柱东西相对。如今的唐陵,只有六匹残缺的石马、两个只有身躯的控马倌和两根折断的望柱站在田野上。遥望唐陵遗址,虽然陵前辉煌的建筑荡然无存,陵区内的麦田无异于其他,但昔日气势雄伟、巍巍壮观的气势犹存,让人感到来自大唐帝国的震撼。
2006年6月,隆尧唐祖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4月,为了编制隆尧唐祖陵文化保护规划,邢台市文管处开始对唐祖陵进行前期勘探。勘探结果印证了我国史学泰斗陈寅恪先生以唐祖陵、光业寺碑文为依据论证的李唐祖籍是“赵郡”而非“陇西”。唐高祖李渊祖上长期生活在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北周皇族宇文氏为武川人,他们知道唐高宗李渊祖父李虎的故乡为唐尧所都的柏人,故追封已故李虎为唐国公,唐王朝由来于此。
李唐把柏人李氏推向辉煌鼎盛。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千古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李氏从李昙起就生活在古老的尧乡大地,千百年来繁衍生息,且人才辈出。他们出将入相、光彩夺目,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从战国一直走到现在,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姓氏。
邢台“蒙古村” 脱姓发源在新河
邢台新河县东董村为全国脱姓的发源地,2014年被评为邢台市历史文化名村。据当地的传说与县志记载,元末重臣脱脱遇害后,其三子周彬避难来此,隐居耕读,其后以脱为姓,世代繁衍。故全村人以脱脱为一世祖,脱周彬为二世祖,迄今已27世,东董村也因此被称为“蒙古村”。脱氏非常注重历史传承,有修家谱的传统。现在珍藏于脱氏家祠内的脱氏家谱,始修于明朝初年,记录人物自元末重臣脱脱而始,其后裔延续23世,延续近700年。据该村支书脱志军介绍说,除这个祖传家谱外,村中各个支系大都有本族的家谱,粗略统计有10个以上。历史上外迁到山东青州、诸城和辽宁沈阳的脱氏后人也很注重家族传承,都有自己的家谱。
近年来,外地脱氏前来寻亲问祖的络绎不绝,与自己的家谱对照上溯,都能在这个古老的家谱上找到自己先人的名字。脱氏后人受先祖脱脱忠君报国思想影响,后世子孙慷慨赴国者比比皆是。明崇祯年间,清兵攻至新河,官吏逃散,脱氏后人脱华然携四子两侄,率领城内军民登城死守,城破,俱殉国,赢得后人赞誉。据县志记载,抗日时期,脱氏后人踊跃参军,先后有7人壮烈牺牲。
脱氏墓地位于邢台市新河县城东南8公里处东董村正东100米处,南北长80米,东西宽58米,面积为4640平方米。墓基高于地面约2米,尚存原貌,上有6棵柏树(3棵枯死)。墓地发现4块墓碑,其一:“元太师右丞相脱公子周彬故里碑”,仅存碑身,有首、座之榫,现仰卧于地,高240厘米、宽78厘米、厚25厘米,边线几何图形纹饰,碑阴不详。其二:“脱氏墓川故处士东野脱公墓碑”,青石质,首身为一体,身底部有榫无座,体高246厘米、宽76厘米、厚25厘米,碑首圆形,碑额线刻浮云花卉,碑文16行,满行76字,共988字,但不少字体残损。碑刻于隆庆元年二月望日(1567年),为东昌府同知脱镐立。因碑俯卧于地,故碑阳不详。
其三:“明敕封承德郎脱公讳神道”碑,碑质青石,仰卧于墓地东侧,上部残,底部有榫,无座。碑留残文,“伍年岁次丁亥春叁月拾伍日立”,边线杜刻丹花文饰。其四为“脱镐墓碑”,埋于地下,只有碑身边暴露于外。碑为青石质,身首一体,碑首为大抹角方形,无座。碑全貌不详。
在墓地前还埋一碑首一碑座,很少边沿露于外,判碑首为六龙盘顶式,碑座为龟形,当地说法为脱公子周彬碑的首和座,待查。此墓群确系元脱脱丞相之后裔,所立之碑年代均较久远,被定为邢台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晋为杨姓起源地
杨姓,起源于杨地,河北省宁晋县古称杨地,旧称杨氏邑、杨氏县、廮遥县、廮陶县等,是文献记载最古老的城池之一。
杨氏族谱
从“杨纡” 看宁晋杨城的历史记载
宁晋杨城,是中国历史上现有文献记载的最古老的一座城池。《周礼·夏官·职方氏》:“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山,其泽薮曰杨纡。”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考证:“杨纡,大陆泽地。古有杨城,泽流迂回城下,因曰杨纡。”可见,杨纡即是因杨城而得名。
杨城,以临水,草木丰茂,多杨柳,地因名之为“杨”。尧舜时期,宁晋就是一个渠沟迂回、杨柳成行的地方,有“杨地”之美称。翁振军主编,《邢台地名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4月第一版58页:“宁晋县历史悠久,远在上古时期就称杨地,周称杨纡,春秋为杨氏邑。汉置杨氏县,治今县城,又于县南置廮陶县,同属巨鹿郡。”
杨字汉字演变
伯侨自晋归周,封于杨城
关于“杨”这一姓的由来,根据《史记 晋世家》记载,周武王去世时,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旦辅政。有一次成王与幼弟叔虞一起玩耍,他把一片桐叶剪成珪形对弟弟说:“喏,我就拿这个封你吧!”后来周公责以天子无戏言,就将叔虞封于唐。叔虞之子燮为晋侯,燮之子伯侨又被封于“杨”这个地方,因此伯侨的后裔遂以杨为氏。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以后,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了天下,姓与氏之间的差别渐渐消失,伯侨也就成为杨姓的得姓始祖了。
伯侨为杨姓始祖,历代都有论述,陕西华阴出土的北魏碑文云:“长源浩浩,远书攸攸。起自唐叔,发系隆周。伯侨分晋,是曰杨侯。”唐玄宗赐杨国忠之父的《杨珣碑》云:“叔虞剪圭自周封,伯侨食采受邑君,杨氏族之先也。”《繁昌杨氏宗谱》记载:“按杨氏出武王第三子唐叔虞,生晋侯燮,生伯侨,自晋归周,封为杨侯,而食采于杨,后因氏焉。”康熙年间《皖桐礼让杨氏宗谱》重修谱序中说:“吾杨著姓自周唐叔伯侨之裔,自晋归周,封为杨侯赐姓,受氏二千余载。缘七雄吞并,世统中陨,祖龙一炬,谱牒无存。溯厥本源,遗周秦而自汉始者,传所信也。”
明隆庆《赵州志》宁晋县分志:“宁晋即《舜典》纳于大麓处,周职方云:杨纡,伯侨自晋归周,封于杨,即此。春秋为杨氏邑,西汉置杨氏县,兼置廮陶。”“宁晋,本春秋杨氏邑。即周职方氏所载薮曰杨纡者。”
钦定四库全书,明,凌迪知撰《万姓统谱》卷四十一:“杨,唐叔虞之后,伯侨自晋归周,封杨侯,食于杨,因氏。”《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六:“直隶通志:周《职方》‘杨纡伯桥自晋归周,封于杨’,今宁晋县是。”
杨姓图腾
宁晋境内最早的置县——杨氏县
宁晋县,《太平寰宇记》有“春秋时晋杨氏邑”的记载。属晋国地。关于“邑”的概念为:诸侯子弟封邑,卿大夫食邑和采邑,敕封之地也。春秋时期,杨城是十二诸侯之一晋文侯的属邑“杨氏邑”,后来晋平公把他封给大夫叔向,叔向便“以邑为氏”,称儿子叫杨伯石。据我国最早的史学名著《左传》记载,《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晋韩宣子卒,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这是宁晋县境内最早的置县——“杨氏邑”的由来。
春秋末,晋国私家势力逐渐壮大,并不断对羊舌、祁等旧贵族发起进攻。公元前514年,新兴势力灭羊舌氏,将其采邑分为杨氏、平阳、铜鞮三县,以僚安为杨氏县大夫。明傅逊撰《春秋左传属事》卷十二: “铜鞮,今沁州,有铜鞮城。平阳,今临汾县,杨氏今北直宁晋县。三县皆羊舌氏田。”
明代蔡叆在《新建百尺沟村小学记》中说:“水经云:太白渠东入洨河,分为二水,枝津右出,东南流,谓之百尺沟,俗云百尺口,声传讹也。在杨氏东,杨,宁晋之古邑名。”明代李登云撰《洨滨蔡子重修庙学记》:“惟兹宁晋,在周为晋之杨氏,实羊舍氏之邑也。”康熙十八年《宁晋县志》卷四《名宦志》:“僚安,晋人,春秋时,晋分羊舍氏之邑,以僚安为邑大夫,故《左传》杨氏大夫之贤也,以僚安为称首。”《直隶赵州志》卷末:“武二世孙阳,是为简子。简子在位以法诛公族羊舍氏,夺其邑,以僚安为杨氏大夫(即今宁晋之地)。”
伯侨画像
宁晋杨城的历史沿革
宁晋县的古杨城,春秋时属晋国地。战国时,属赵国之域。秦代,“废分封,设郡县”,全国分三十六郡,杨氏邑属巨鹿郡。
1949年12月,秦始皇陵考古队在临潼县赵背户村发掘修建始皇陵的秦代工人墓地,发现了18件刻在残瓦上的志墓文字。其中有“杨民居赀大(教);(杨)民居赀公士富;杨民居赀武德公士契必……”杨,即杨氏,今河北宁晋。
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于杨氏城邑置杨氏县(治今城关),杨氏城南14.5公里处置廮陶县,公元9年,王莽新政,杨氏改称功陆。《水经注》:“又东径敬武县故城北。按《地理志》,巨鹿之属县也。汉元帝封女敬武公主为汤沐邑。阚駰《十三州记》曰:杨氏县北四十里有敬武亭,故县也。”
东汉时,复将杨氏县、廮陶县归属冀州刺史部巨鹿郡,郡治廮陶。建安十七年(212年),廮陶县更隶冀州魏郡。
三国魏时,杨氏、廮陶两县仍属冀州巨鹿郡。黄初七年(226年),废郡封国。太和六年(232年)国徙为郡,郡治廮陶。
晋代,泰始元年(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封诸王以郡为国”。咸宁六年(280年),西晋统一天下,分全国为十九州,杨氏县、廮陶县属冀州。太康年间,杨氏并入廮陶县,为冀州巨鹿国治。
北魏时廮陶县属定州北巨鹿郡。永安二年(529年)州县“析置合并”,于杨氏旧址置廮遥县,县治杨氏旧城(即今城关)。属殷州南巨鹿郡。
宁晋杨城的古籍记载
隋代,据明隆庆《赵州志》和康熙《宁晋县志》记载说:杨城,在今城旧址,曾出土隋代大业年间墓志曰:杨城南有曹村,魏孝昌年间碑石也是这样记载的,杨城应是在古杨国之故域。
《旧唐书》:宁晋,汉杨氏县,属巨鹿郡。今治即杨氏城也。后改为廮陶,元魏改为廮遥,隋复为陶。巨鹿郡永安二年分定州巨鹿置,治旧杨城。按“旧杨城”即杨氏县也。元和志卷一七赵州:宁晋县本春秋时晋杨氏邑,汉以为县,属巨鹿郡,晋省。按“杨”下当有“氏”字,下廮遥县注“治杨城”同。或当时习称省“氏”字。
《地形志》二上第五:治旧杨城温校:按“旧杨城”即杨氏县也。元和志卷一七赵州:宁晋县本春秋时晋杨氏邑,汉以为县,属巨鹿郡,晋省。按“杨”下当有“氏”字,下廮遥县注“治杨城”同。或当时习称省“氏”字。
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宁晋县,西北至州四十三里。本春秋时晋杨氏邑,汉以为廮陶县,属巨鹿郡。晋省。后魏于此置廮遥县,属南巨鹿郡。隋开皇六年,改为廮陶,复汉旧名。大业二年改属赵州。天宝元年改为宁晋。”
《名山藏》卷二十八《舆地记》:“州东四十里曰宁晋县,唐名。春秋晋杨氏邑,汉杨氏县,河曰葫芦,凡绵里十八。”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蔡靉撰《新建清源妙道真君神庙记》:“宁晋东月城内有台高二丈,广数亩,盖因杨氏废城增益成之。”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四《北直》五宁晋县条:“宁晋县。杨氏废县即今治。《周礼·职方》冀州,薮曰杨纡。《水经注》:杨纡,即大陆泽。汉置杨氏县治焉。晋废。后魏永安二年,分廮陶置廮遥县,治故杨城,仍为巨鹿郡治。隋初郡废。开皇六年,改遥为陶。唐天宝初,又为宁晋县治。”“《城邑考》:宁晋县,即古杨氏城。城周十里有奇。”
粘姓源于孔桥
粘氏原本是女真族,而其原姓为完颜,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与粘氏有亲属关系。金景祖完颜乌古迺有五个孩子,长子“劾者”,后封韩国公,二子金世祖劾里钵,“劾者”生下完颜撒改(曾经是国相),完颜撒改的长子完颜宗翰即为粘氏的祖先,而“劾里钵”长子即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所以粘氏祖先之父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堂兄弟的关系,也就是说粘氏祖先完颜宗翰是完颜阿骨打的长侄。
粘姓人主要居住在福建和台湾,据统计福建晋江市900余人,石狮市40多人,泉州市500多人 ,南安市1100多人,福州、厦门、三明、漳浦等地100多人,山东莱阳约有1000人,合计3640余人。河北邢台的孔桥、武家庄有近千人。
粘氏的一世祖完颜宗翰,女真名为“粘没喝”,汉语讹传为“粘罕”,为其国家重臣、女真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完颜宗翰善于用兵,曾伐辽国(契丹)、讨伐宋朝,并立第三代金熙宗完颜亶。金熙宗在位晚期时残暴不仁、喜怒无常、侮辱大臣、屡杀宗室,宗翰之长子“真珠”与次子“割韩奴”为了躲避灾祸,以二人之父“粘没喝”之名冠为姓,以避祸端(其实二人目的是想表明无争夺皇位之意)。
追本溯源话粘姓
---河北邢台孔桥粘氏源远
粘(nian)姓,一个在大汉民族传统百家姓上找不到的姓氏,一个几乎被社会遗忘的姓氏, 因2015年7月2日在河北邢台孔桥社区出土了“粘氏始祖宗翰之墓”石碑,而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追本溯源,发现粘姓是一个源自我国北方女真民族,与大金朝皇族完颜姓氏一脉相承的姓氏。
“粘氏始祖宗翰之墓”石碑,落成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与之相佐的还有一幢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粘氏祠堂重修碑、和清同治二年(1863年)“源远流长”族谱碑,记载的粘氏始祖为粘宗翰。现存于福建晋江粘氏祠堂的“粘始祖序”上首记载粘氏始祖也是宗翰。始祖粘宗翰是九百多年前,大金国开国功臣,原姓完颜,完颜宗翰的爷爷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父亲是同胞兄弟
2015年7月2日在河北省邢台市孔桥社区出土了“粘始祖宗翰之墓”石碑,轰动了上级文物界,孔桥的粘氏后人们想妥善保管供奉始祖之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