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纪行:第三极发现之旅——臧穆科学考察手记》 臧穆 著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5年6月臧穆在西藏亚东县考察时的野外日记。右图为喜马拉雅山脉绰莫拉利峰写生。
臧穆手绘的标本采集卡——大丝膜菌
臧穆手绘的标本采集卡——膜苞雪莲
2000年臧穆在云南思茅菜阳河自然保护区考察时采集真菌标本。
本文图片均选自《山川纪行:第三极发现之旅——臧穆科学考察手记》
【读书者说】
初阅三大本《山川纪行:第三极发现之旅——臧穆科学考察手记》(以下简称《山川纪行》)后,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则消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能做这样的书非常不容易。对此书有若干个没想到。1竟然有这样的科学家。2.出版社竟然愿意做这样的书。3.竟然做得如此好,下了很大功夫。
享誉国际的真菌学家
这部一卷三册的巨著影印了臧穆留下的野外考察日记中15册国内科考部分之内容。出版社组织编委会专家领衔的人员,过录了全部日记手稿,并进行了必要的校订和翻译(主要针对物种名称等),另有少量编者注记和导读性质的文字。当然,还有序言和附录。
十多天过去了,书评还没写。书一直在看(由前到后,由后到前,反反复复),脑子也不停地转,如何点评这样一部特殊的大书呢?常规书评大概不合适,至少不应当由我来写。这书非常特殊,就内容看,涉及植物分类学、菌物分类学、地理、科考笔记、日记、绘画、书法、科学文化、史料整理等,门类众多、复杂交织、时间跨度较大,这些为读者欣赏、评论提供了多种角度和机会。按理说,我应当从科学史、科学文化或植物博物学的角度写一写。但这是最重要的吗,我个人读此书最强烈的感受在这些方面吗?
臧穆1930年生于山东烟台的一个殷实之家,2011年逝世。新中国成立前夕考入美国教会办的东吴大学,就读生物系。毕业后先后在多所学校任教,主攻苔藓,也因研究苔藓而与黎兴江相识、相恋、结婚。但后来臧穆在昆明植物研究所主要研究的不是苔藓而是大型真菌,即百姓通常说的蘑菇。回想一下,以前我见到过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他主编的《西藏真菌》,只是没有与具体的作者联系起来。此书中,王文采、胡宗刚、曾孝濂、黎兴江的序言、编者的引言和导语、书末的四个附录,特别是胡宗刚的文章,提供了必要且丰富的信息,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更广阔的背景。从中可以得到一个基本意思是,臧穆是中国西南真菌采集与研究的奠基人,是享誉国际的真菌学家,他一生做了大量科研工作和科研服务工作。比如他创建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他本人采集真菌标本13800余号,苔藓标本24500余号,地衣标本1200余号。在他的直接努力下,《云南植物研究》和《横断山区真菌》《中国隐花(孢子)植物科属辞典》《中国真菌志·牛肝菌科Ⅰ—Ⅱ卷》《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等得以顺利出版。
深厚的植物分类学功底
臧穆一生的专业学术成就集中于真菌,附录三列出的其数百项发表记录也明确定位于真菌。但是,《山川纪行》这三册书展示的,不限于此。美术、风景、民族、文化等暂不谈,我特别注意了一个细节:作者对一般植物学非常熟悉、专业,比如从上册1975年5月27日开始的科考笔记中,到处可以看到作者“随意”写下的植物拉丁学名。不是一种两种,而是数百种;不是一科两科,而是涉及非常多的植物科。
在笔记本中写出植物的准确名称有多难?有时非常难,特别是对于研究程度较低,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地方。1975年对于西藏的植物,人们了解得还非常有限,所以国家才启动了第一次青藏综合科考。我在构想,那里臧穆作为考察队成员之一,他在野外认识多少植物,他是如何认出来的,他如何能够准确地分科、属甚至到种,而且直接写出拉丁学名,甚至有的还包含命名人的信息?如果只是极少数目标物种,也没什么奇怪的,事先锁定,做足功课即可。但是显然不是这样,不是少量而是大量,它们不可能都是事先锁定的对象。当时可能也随身携带了一些工具书,有所参考,但是即便如此,能写下内容如此丰富、专业的笔记,还是令人称奇的,表明作者对所考察地区野生植物有足够多的了解。一开始,我甚至怀疑,有些笔记是事后“填写”的,但综合分析细节,判定至少主体部分是当时完成的。这不能不让人佩服臧穆深厚的植物分类学功底。他后来没有专门做狭义植物学研究,基本没发表狭义植物学的论著。但是他的植物学基础在那里,构成他这位科学家的基本素养。这个基础与他的文艺、美术、人文功底一样,作为一个广博的背景出现,支撑着其最核心的专业研究,成就着他独特的人生。
就研究经费、头衔、官位、发表数量、获奖等级等而论,臧穆并不很突出,比如他不是院士,也几乎没担任过某某正职,但是他这个人令人佩服、羡慕,酷爱收藏、会唱京剧、优美的板桥体书法、简洁而精准的植物素描和水彩画,个个让人赞叹。不用说太多,仅看看每页上用钢笔写下的漂亮汉字和外文字母,就足以令如今的每个读书人吃惊:怎么会这么好看?我怎么写不出来呢?什么样的基础教育有助于培养出臧穆这样的文化人?科学家还是文化人?这是个问题。他到底是科学家还是文人?如今,科学与人文好像只能居其一,两者都涉足,通常浅尝辄止。可是,科学与人文有机结合,真的是一种理想。它并没有远去,臧穆就是一个典型。
个体人生的诗意的记录
这三册书展示的是什么?人们怎么看以及臧穆本人如何看它?对此,不可能有唯一答案,但可以各自表达。我想了好久,结论是,臧穆在创作一种独特的艺术作品,首先是为他自己。它是私人性的,平时供自己观看或者极少数好友翻看,生前没有出版,也许他根本没想着出版。但它对臧穆本人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为此花费了大量心血: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通常在夜里,他在本子上完成书写和绘画,一本又一本地积攒着。它是个体人生的美学的、诗意的记录,也可以说是“忠实”的记录,但此忠实不等于有一说一,原封不动地摹画大自然、记载每一年琐事。其实对象是作者精心选择过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特别的,有意突出了一些也有意忽略了一些。时间久了,人的记忆会变得模糊或者误置,但当时记录下来就不一样了。将来某一天翻看当年的野外记录本,能够回想、再现许多场景。在这种意义上,它确实就是一种类似日记的东西,只不过更高级,更有艺术品位。它们真的非常精彩,可以被视作艺术作品。当然,三册的内容并非都为同一类型,我本人最喜欢的是上册。尤其喜欢他画的绵毛点地梅(65页)、多脉南星(69页)、桃儿七(78页)、绢毛蔷薇(90页)、风毛菊(108~109页)、二叶独蒜兰(259页)。我也梦想着能写出一手好字。
本土学术积累的重要性
此类作品何以能出版?它是一流科研成果吗?是重要且完整的人文学术吗?是了不起的美术创作吗?是伟大历史名人或科学巨擘的手稿吗?都不是!但是它确实值得出版。在今日中国它能面世,当然有一些具体因果推动,比如臧穆好友曾孝濂先生的推荐,比如责编周远政女士的具体运作,比如出版社申请出版选题。这些当然重要,它们是亚里士多德讲的动力因、直推因。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此书今日能够面世,是因为有许多人认同它的价值、稀缺性,而它值得光大、展示给这浮躁的世界。中国的国力也在增强,企业有能力出版它,读者有能力欣赏它、消费它。这样的条件,来之不易。可以说人们等了好久。与之相关,《山川纪行》出版的意义是什么?它是“无用”之书,我这么说,不是在贬低它,而是在表扬它。有趣好玩的书,都是无用的!相对于当下的主流,未来才有用的东西在现在看自然是无用的。为无用干杯!这样无用的图书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恰好见证了中国社会之平稳发展、走向从容。
最后想要说的是本土学术积累的重要性。臧穆一生工作的主要领域是大型真菌,他几乎白手起家,他本人介入的时间也不算很早。1973—1975年主要用于标本采集,1983年就出版了《西藏真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就有了世界一流的真菌标本收藏。整体算下来,经历30多年的积累,依托云南及其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国际范围的广泛学术交流,中国的真菌研究就做出了模样,培养出一批人才。30年长了还是短了?我觉得不算长。重要的是,要有好的规划,打好基础,坚持做下来,代代传承。学术研究要有自主性,要着眼于国家长远建设,按自己的思路走,不宜总跟着洋人的热点跑。
(作者:刘华杰,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这是李白的名句
描绘的是蜀地的山川景色
长江奔流,裹带着峨眉山消融的雪水
川水纵横,汇入三峡江流
色调明丽
一片天然图画
都说“少不入川”
“川”就是有这样的力量:
没去过的人,心里总是惦记
去过的人,就再也不想走
川
川,贯穿通流水也。
——《说文· 川部》
川的本义是河流
这个字是象形字
几千年来变化不大
弯曲的三道笔画
左右是岸,中间是水流
奔腾不息的河流,是川
两千多年前
孔子站在“川上”
有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水流不歇
时间不止
对于永恒的哲思
千年不变
平坦开阔的平野,是川
我们小时候都学过这样一首诗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诗的名字叫《敕勒川》
“敕勒”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
“川”就是他们赖以生活繁衍的家园了
自古以来的天府之国,也是川
北宋年间
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
被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
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
“四川”因此得名
后来
也就有了我们熟悉的“川”这个简称
川之美景
自古以来负有盛名
五彩花池红日映,千姿树海得春多。
幻若梦临仙籁谐,武祠树影锁幽阶。
川有瑰丽秀美
青城山、峨眉山、九寨沟
皆是盛景
川也有人文深厚
三星堆、乐山大佛
堪称奇迹
川之美食
余香绕齿,令人心折
大诗人陆游在成都时
就曾经是个“吃货”
还专门写诗记录了自己的菜单
“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
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蟹。”
而如今
川菜的旋风席卷了全国
回锅肉、麻婆豆腐、
鱼香肉丝、水煮鱼
……
这些浓香四溢、麻辣火热的美味
征服了全国人民的胃
川人的性格
复杂而丰富
他们有时很软萌
“巴适”是他们知足达观的态度
而豪放起来
又如冲出峡口的山洪
有些“叛逆”
但“叛逆得瑰丽而惊人”
他们也坚韧
像疾风中的劲草
抗战期间
“无川不成军”的声音响亮
“川”,是一片如此可爱的土地
川人,是一群如此可爱的人
然而
十年前的今天
……
2008年5月12日
14时28分
大地振动
山河摇摆
汶川、青川、北川……整个四川
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弦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造成近10万同胞罹难或失踪
废墟、血迹、泪水
每每念起
还总是让人
疼得揪心
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在心中深深刻划下的伤痕
十年过去了
都江堰依然水流不息
的松柏依然茂盛繁密
峨眉山上的雪
去了又来,来了又去
但是
人的一生
能有几个十年呢?
曾经的孩子
有的长成了少年
有的永远定格在了童年
曾经的情侣
有的终成眷属
有的生死两隔
有些理想
再也没有实现的可能
有些愿望
成为了永远的遗憾
时间或许会擦去我们的泪痕
但我们的记忆
从未消磨
我们的思念
从未暗淡
我们的缅怀
从未停止
我们悼念逝去的同胞
也致敬抗震救灾的共同努力
十年过去了
废墟中屹立起新的家园
十年,我们刻骨铭记!
未来,我们继续努力!
来源:新华网
莫泊桑曾描绘过一幅画面
在普法战争的背景下
羊脂球和贵族们被困在路上
面对普鲁士军官的无理要求
他们展现了不同的态度
有人屈服,有人坚持
有人冷漠,有人热情
展现了法国各阶层的不同姿态
战争是残酷的
但人的本性更加残酷
有的人在战争中丧失了家园
有的人却贪婪地追求财富和地位
有的人在苦难中依然保持着善良
有的人却在安逸中变得自私和虚伪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
有着不同的信仰、文化和价值观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有一颗追求真理的心
不断地向前奔跑,追逐着我们的梦想
不被生活中的琐事所束缚
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追赶日月,不苟于山川
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我们要像太阳和月亮一样不断前行
不要贪恋身旁的山川等风景
不断向前奔跑,不断进步
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让我们一起努力,不断前行
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永不停歇
在生命的旅途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用我们的行动,证明我们的信仰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