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
别激动,线装的,
不是武林秘籍,更有可能是家谱
回老家过年,翻箱倒柜找年货吃时,发现一本线装书。怀着挖到武林秘籍般的激动心情,拿来一看,竟是本家谱?!热情虽退,却也十分好奇。
(远看,以为是这样的,结果……)
窝在衣柜里翻看半天,半懂不懂地,终于翻到了一些熟悉的人名,却唯独没有我的名字。
(放心,我不是捡来的,也不是充话费送的。后来得知是家谱更新不及时而已。其实改用大数据式修谱工具,比如“脉承APP”,就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在家谱里,堂哥堂姐都是“纯”字辈,由此推断,和他们同辈的我,也是“纯”字辈。提到字辈,有段久远的回忆立即浮现,那是我童年的一件趣事。
2
不要问小孩子班字,
她只会告诉你,不是大班就是小班
记得小学时,郁闷地被分到了小班,一直耿耿于怀(小孩子莫名的执念)。
有次家里来了位客人(估计是宗亲,所以对字辈比较在意),他问了我一个“深奥”的问题:“你爷爷是什么班字(即班派、字派、字辈)?”
我歪头眼珠子一转:班字,应该是问爷爷的班级啦?于是张口说道:“不是大班,就是小班!”还一脸得意,期待被表扬。
结果众人笑翻。
感觉被“嘲笑”了,自尊心受到暴击的我,躲进爸爸的怀里求抱抱。
贴着爸爸的胸口,耳朵听到他胸腔里的共鸣,我能记一辈子——
她爷爷是“学”字辈,我是“宗”字辈……
“学”字的方言发音类似“勺”。
于是,小小的我纳闷:爷爷是勺子,爸爸是粽子?!
(吃,是小孩子最深的执念……捂脸……)
3
确认过口诀,你是对的人……亲人
开始对家谱好奇后,我从老爸那里得知一些家族源流的信息。据说,我们家族是赵氏琴鹤堂后裔。
(明洪武三年,1370年)第10世的“膺”字辈先人开始迁到邵阳,长子膺舜生“必”字辈共九人(必礼、必连、必信、必谅、必富、必隆、必祖、必良、必珍)。
而我们家族属第11世嫡系的必礼公这一支脉;老家一带的赵氏族人,大都是必礼公这一支的。
(家谱不在手里,无法了解更具体的信息。早把纸质家谱上传到“脉承APP”形成电子版就好了,可以随时随地查阅。省得过年了,还得回老家翻箱倒柜一次。)
老爸告诉我,班派口诀从第8世“思”字辈开始:
原派:思才膺必仲,友祖永兴隆,天元文汉楚,万代富贵昌。
新派:学宗纯修品,行守名士训,克绍宜耕读,贻谋重树论,执中方协律,亿载勖来昆。(班派口诀对得上,送亲人一串哟。)
查到的资料显示,有四川筠连一支的赵氏家谱字派如下:
安平新宁原派:思才膺必仲,友祖永兴隆,天元文汉楚,万代富贵昌。
公议新派:学宗纯修品,发达光明远,尚志伦忠立,进仁方荣庆,国泰众安乐,吉祥家长春。
原派都能对上,但从新派的第6世开始,就完全不一样了(因山川阻隔,没了默契?!支脉不同而已)。
4
有家谱的,也赶紧翻翻
根据“琴鹤堂”这条线索,我首先找到了琴鹤堂始祖——一琴一鹤入蜀的宋朝名臣赵抃。再向上追溯,得知赵抃是赵云长子——赵统第40世孙,即赵云第41世孙!
(对,就是翻箱倒柜找出来的年货瓜子)
“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
以后听到这句台词,我这热血,倒是没理由不沸腾沸腾了。
有家谱的,也赶紧翻翻,没准儿一不小心就和某个历史名人沾亲带故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仅便阅读。
若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
赵宋皇室三派世系、字辈对照表
赵氏玉牒摘录及太宗派紫金分支简述
一、赵宋皇室三派世系、字辈对照表
太祖派字辈 | 太宗派字辈 | 魏王派字辈 | 01世至14世 | 15世至28世 | 29世至42世 | 43世至56世 | 57世至70世 | 71世至84世 | 85世至98世 | … | … | … | … | … |
德 | 元 | 德 | 1 | 15 | 29 | 43 | 57 | 71 | 85 | … | … | … | … | … |
惟 | 允 | 承 | 2 | 16 | 30 | 44 | 58 | 72 | 86 | … | … | … | … | … |
从 | 宗 | 克 | 3 | 17 | 31 | 45 | 59 | 73 | 87 | … | … | … | … | … |
世 | 仲 | 叔 | 4 | 18 | 32 | 46 | 60 | 74 | 88 | … | … | … | … | … |
令 | 士 | 之 | 5 | 19 | 33 | 47 | 61 | 75 | 89 | … | … | … | … | … |
子 | 不 | 公 | 6 | 20 | 34 | 48 | 62 | 76 | 90 | … | … | … | … | … |
伯 | 善 | 彦 | 7 | 21 | 35 | 49 | 63 | 77 | 91 | … | … | … | … | … |
师 | 汝 | 夫 | 8 | 22 | 36 | 50 | 64 | 78 | 92 | … | … | … | … | … |
希 | 崇 | 时 | 9 | 23 | 37 | 51 | 65 | 79 | 93 | … | … | … | … | … |
与 | 必 | 若 | 10 | 24 | 38 | 52 | 66 | 80 | 94 | … | … | … | … | … |
孟 | 良 | 嗣 | 11 | 25 | 39 | 53 | 67 | 81 | 95 | … | … | … | … | … |
由 | 友 | 古 | 12 | 26 | 40 | 54 | 68 | 82 | 96 | … | … | … | … | … |
宜 | 季 | 光 | 13 | 27 | 41 | 55 | 69 | 83 | 97 | … | … | … | … | … |
学 | 同 | 登 | 14 | 28 | 42 | 56 | 70 | 84 | 98 | … | … | … | … | … |
二、赵氏玉牒摘录及太宗派紫金分支简述
源流
宋太祖赵匡胤,于建隆元年(960年)建立赵宋王朝,但赵氏家族传至太祖已是第5代。
一世为僖祖(赵眺)
二世为顺祖(赵珽)
三世为翼祖(赵敬)
四世为宣祖,就是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赵弘殷有5个儿子,长曹王(匡济后更名为光济),次太祖(匡胤),三太宗(匡义后更名为光义),四魏王(匡美后更名为光美),五岐王(匡赞后更名光赞)。曹王、岐王早亡,所以赵氏皇族分为太祖、太宗、魏王三大枝派,一起传衍到现在。
玉牒
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亲写御书,三派“玉牒”各立14字,以为排辈之分,《玉牒》有“我族无亲疏,世世为缌麻”之训。
“太祖派”十四字为:德惟从世令子伯 师希与孟由宜学。
“太宗派”十四字为:元允宗仲士不善 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派”十四字为:德承克叔之公彦 夫时若嗣古光登。
十四字用完,又重新从头开始,这样从宋始已经循环了2次又重新起始,至今1030多年已历36代之多。鉴于赵氏子孙蕃衍人数众多,同一姓名者颇多(这在宋代宗正司管理时是不允许的),所以在明成化年间,太祖派后裔赵(惟)珤(字德用号古愚)和赵惟宪(号朽叟)重修族谱时,曾把“玉牒”又增加14字,称为今14字,而把原“玉牒”14字称为原14字,仍按三派区分。赵氏宗亲点击加入
赵氏总群
“太祖派”今十四字为: 溥纲鼎建存忠厚 礼义谦和昮永循。
“太宗派”今十四字为:原本懋兼思尚实 式景均中庆以充。
“魏王派”今十四字为:生贤廷辅文才广 资质端庄盛传芳。
原宋时14字一直在海内外流传,除个别字辈有差异外,如:《宋史》太祖派第3个用“守”字,族谱则“守”、“从”通用,其他基本上一致的。而今14字并无传下,只在《天源族谱》中看到很多名字是“原”和“今”辈并用。如:赵惟(纲)珤,即古愚公;又如军事学家赵本学,原名赵世(建)郁。尚可举出一些,如:从鼎中,德傅养,惟纲祥,仲兼哲,士思夏,不尚明,承贤夏,克廷雍,叔辅之。这种3个字为名,不是姓名,而是“原”和“今”字并有,这也是南外宗支系在明、清时的一个特点。
宋太宗派紫金分支
宋太宗匡义
元佐(1世,宋太宗长子,楚王,太宗始立派)
允言(2世)
宗说(3世)
仲全(4世)
仕琫(5世)
不磷(6世)
善仁(7世)
汝正(8世)
崇谊(9世)
必埈 (10世)
良枢(11世)
友通(12世)
季胜(太宗13世孙,梅州紫金房始祖)
越8世至 友(字月梅,太宗20世孙,尊为紫金始祖)。
我来自湖北秭归,屈原故里,脐橙之乡,我们一个村的人都姓宋,小地名-宋家院子
我们这里的一支是清初从山东青州避匪迁来的,祖坟就在我家附近,我们的字辈是:
伟宗英昌,世祖大光
宏文发秀,正朝兴邦
天作元士,志还名扬
我是正字辈,往上也只有12辈,不知山东青州是否有前面的字辈。
从辈分的意思来看,祖辈志向远大(正朝兴邦),有能为宋朝皇帝赵氏一族而来,不得而知。
我加过很多宋氏群,均没有找到同宗,最过份的是,有个群竟然大都是贵州卖酒的宗亲。
如果你为宋姓,请留下你的省份和辈分,谢谢宗亲。
同时,向王、仁、谭、姜姓致敬,你们都是我的至亲[祈祷][祈祷][祈祷]
我来自湖北秭归,屈原故里,脐橙之乡,我们一个村的人都姓宋,小地名-宋家院子
我们这里的一支是清初从山东青州避匪迁来的,祖坟就在我家附近,我们的字辈是:
伟宗英昌,世祖大光
宏文发秀,正朝兴邦
天作元士,志还名扬
我是正字辈,往上也只有12辈,不知山东青州是否有前面的字辈。
从辈分的意思来看,祖辈志向远大(正朝兴邦),有能为宋朝皇帝赵氏一族而来,不得而知。
我加过很多宋氏群,均没有找到同宗,最过份的是,有个群竟然大都是贵州卖酒的宗亲。
如果你为宋姓,请留下你的省份和辈分,谢谢宗亲。
同时,向王、仁、谭、姜姓致敬,你们都是我的至亲[祈祷][祈祷][祈祷]
赵姓家谱及辈分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赵姓迁徙不断、家谱遗失或战乱等诸多原因,同根同族四散分离,游离各地,至今仍无法找到根脉,不单是赵姓族人,各姓族人都应该存在同样的情况。
我个人认为,无论那个姓氏,\"五百年前是一家\"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通过辨别小脚趾甲是不是两瓣的来确定自己是不是大槐树人一样。
湖北
湖北省广水市赵氏字辈:文(仕)茂名成光祖德、家隆世永培宗功。现广水市长岭镇赵家湾老祖宗墓碑上刻有字辈。 湖北宜昌夷陵赵家山赵氏字辈:\"顺兴文成士, 南宗国正天,开家传世远,普德庆年长\"共20辈,但因16、17辈字破损不清,即:普德两字为猜估,所以公元1948年修谱时改为:\"文成士南宗,国正天开家,传世远万年,新治日光华,积庆在祖德,发祥有鼎甲\",按字辈分布推为太祖脉系,族中老人传为江西避祸至夷陵,现存有乾隆年间古墓碑一块。
湖北襄阳赵氏字辈:元亨利贞开昌运,仁义礼智发启祥,中正和平克大定,永建朝廷兴家邦。
湖北公安赵氏字辈:大国益之仕,世秉忠德全,立志承先泽,诗书继祖传,代远永佑启,家邦振万年。
湖北恩施州龙公《赵氏谱书(清)》载:(公父赵维,居黄州麻城孝感赵家湾,后公与其弟虎公迁河南汝宁县,明成化二年,即1446年,子德俊率其公与子辗湖南至湖北柳州城,即今恩施。故开叶散枝以德公派起,郡堂为天水郡敦本堂。)
德万凤应,永宪(宗)单名,登承世兴,正学昌明,彦英志远,秀仕安仁,崇文尚武,光国显廷,诗书鸿启,景运维新,乾元开泰,大振家声。
湖北房县赵氏字辈:春连华堂,光大天良,洪仁永国,文子呈祥。学书玉翔,相德辉扬,君庭风宇,恒运吉昌。
湖北利川字辈:中国今天梦,师子大文昌,继世朝廷有,显宇万休强。
湖北安陆字辈:赵德兴家,治国功臣,克定安邦,传宗有道,富贵荣华。
湖北省红安县赵氏:大朝春应 文学克成 家传忠厚 世友贤能。
湖北省松滋市赵氏:成先业,吉善庆。
湖北仙桃市赵氏字辈:升师履泰谦,豫临观同复,咸恒家萃益,鼎晋中丰节。
湖北阳新县赵氏字辈:金兴应文友,允伯宗单三,昌日承崇尚,大志建学立,克恢前烈,利辅朝堂,英才焕发,楷模昭章,行逢豫顺,运际平康 。
湖北均州(丹江)赵氏字辈:......清化家胜,.....
黄石地区赵氏都是宋皇室后裔,主要分为两支。其中阳新赵氏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他的第19世孙赵金堦、赵金城等兄弟于元末明初,从祖籍汝宁(现河南省汝宁市)息县渡长江至阳新七峰山定居,目前后人分布在白沙、浮屠、三溪、(氵韦)源口、陶港、富池、黄颡口、枫林等镇及大冶大箕铺镇、黄石市市区,赵氏人口约有5万人。
黄石地区(大冶市还地桥镇高垴村赵家湾、金山店镇、下陆区卫王等庄)字辈:宗文玉德,思堂大邦,兴起立世,永正纲常,天开显道,利辅朝尚,英才焕发,模楷昭章,行逢豫顺,运际平康,敦伦饬(chi)纪,高厚久长。
湖南
湖南省湘乡县赵氏字辈:相焕兴先绪,士隆忠孝光,家传维厚道,敬慎守成方,清简官宜则,宽廉本克培,诒孙期学懋,念祖用基恢。
湖南省沅陵县七甲坪镇毛塔村赵氏祖爷:赵支教,上祖宗系江西人,后流入湘。赵支教原有三弟兄,在清朝道光年间中期时家贫如洗,三兄弟在今张家界市慈利县岩坡渡砸锅三块,其三兄弟各拿一块做为行乞家当,以备后人相认。祖爷三人,一人流入今常德市的桃源县,另两兄弟流入今怀化市沅陵县七甲坪镇叶家溪村、毛塔村两地。本祖爷赵支教一路行乞在毛塔村赵家溪栖息落脚,几经周折、苦尽甘来,后做了大富。有诗曰:\"旧岁饥荒柴米无依靠,今赵侥幸衣禄有指望\"...清朝末期,赵家第八代到了\"怀\"字辈时,已开始落魄清寒了。本赵氏家谱为毛塔村赵家溪、叶家溪村两地家谱辈份:刚子显支万,庭世文蒙朝,齐怀应上珍,明良红吝志,永远常华秀... 25代,后续不明。
重庆
重庆永川区赵氏字辈:万代永贵昌,学宗纯修品,行守名士训,尚志能中立. 历史渊源这支脉的赵氏听说是湖广填四川来的,赵、张、胡三兄弟背着其母亲骨罐到川,插占为业在永川箕山山脉(即俗称东山)、出川来的老坟葬于寨子山,另处还有清代时永字辈为前辈包坟立的石墓碑多座。后人多在永川或出永在重庆等地繁衍生息(具体不详);据悉现在已经发展到十一至十二代。
重庆巫溪县赵氏字辈:起有四知高,清政登文朝,祖德荣国定,万福顺茂祥,忠孝根本固,癸建自远长,诗书传家宝,科甲百世昌。
贵州
贵州毕节赵氏字辈:定系页臣壁走弘汝卿怀良师廷运秉联朝映国明安邦选贤能德文佐时昌。
贵州威宁赵氏字辈:永万世承殿,士大文明远,德英庆泽长,学本崇胜治。
浙江
浙江乐清赵氏字辈: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次光大,汉魏濮景秀邦君,存可纪总翼振齐,洪典章崇(顺)百世传,复本协修望有志。
慈溪赵氏字辈: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昌期,崇隆尊显,和易纯熙,圣神文武,卓荦英奇,温良恭俭,仁敬孝慈,持行瞻视,动作威仪,纪纲法度,礼乐书诗,切磋磨琢,学问辨思,格致诚正,修齐平治,疑丞辅弼,明听翼为,周召伊傅,稷契皋夔,勋劳阀阅,锤鼎常旗,衣冠俎豆。
山西
山西沁水赵氏老字派:忠和树德,孝友传芳。
山东
山东济南长清赵氏字辈:太振光忠方,成思延寿长。
山东省枣庄市(峄县大河涯)赵氏:广德有常克作瑞,奉先嗣孝永传芳,尊宗敬典天锡惠,诗礼齐家建荣光,国迎祥腾锦盛世,福兴玉明春景远。
山东甘露赵氏字辈:孝弟忠信永,宽厚培德长,恩惠鸿锡庆,兴盛景振昌。
山东滕州赵氏字辈:瞻文景宪,崇序怀宗,承基凛式,锡厚秉公,传家庭训,修德克明,以延广庆,永继昌荣,晋祖,绍达,本立振兴。
山东曹县赵氏字辈:朝月书德化,敬为恩存天。
江苏
江苏赣榆赵氏字辈:振兴远续,士德克承。
江苏宝应开发区赵氏始于明洪武年战争之后,因苏北一带战乱无人烟,皇帝下令组织一些人迁往苏北,始祖老弟兄三门由苏州阊门迁到宝应望直港,润名赵个墩,插草为标,垦荒种地,2000年,划归宝应开发区。原留家谱在1966年\"破四旧\"运动中痛心被焚,现能知字辈:连永增怀,柏书文磊。2014年4月续家谱,加续二十字:民安国盛,有志竞成,才德昌裕,大业中兴,世继家风。本支赵姓堂号为\"半部堂\"。
江苏南京江浦县陡岗赵家桥赵氏:明善祥瑞。
河南
河南濮阳范县赵氏字辈,洪福圣贤。
河南淮阳赵氏字辈:天遐量思,国可吉祥,梓玉永连,心慎清常,文成广业,书礼恒传,世运既泰,修德希贤。先祖赵天福,大约明朝末年迁入淮阳,长门现居住淮阳县城南赵庄,二门迁居商丘睢县周堂镇苏营村,后又有一支从苏营村迁徙至周口鹿邑枣集镇境内。
西平赵氏字辈:仲才恭凤之,天良景成增,殿启从名圣,尊严宜思齐,赵氏家谱、支谱:高远庆咸若,熙甫昭封题,传世振兴荣,福善尽登昌,观君培惠儒,文理济函光,锦琳育升茂,桢廉贺卫襄,硕权顺,英敏贵端刚。
河南泌阳西关赵氏字辈:维世永金,国广运清;文学传家宝,俊杰冠英豪。
河南安阳县赵氏字辈:大国炳怀金 青永作乾坤 忠森宏熙奎 华杰钰焕培。
河南开封赵庄赵氏字辈:开朝本世禹其明曰则新允超连云布共同治今生
河南新乡县南永康村以及西贾村赵氏字辈:书宝,纪瑞呈祥,庆云景星,惠光耀华,泽及万民,怀远以德,永世其春(先祖应禄公、应祯公、应祥公为三兄弟。其父建名公。于大明洪武年间迁移至此!
河南社旗赵氏字辈:天进仲维明,儒思溥惠珍。以上出自老碑文记载;三十四年加续二十字:锦林泽荣增,福润庆熙昌,家声恩承广,谦益万古扬。(先祖赵田,赵学兄弟于大明洪武年间迁至南阳,现后人集中居于社旗县黄赵村,唐河县赵牌李村等)
河南淮阳县苏赵庄赵氏字辈:洪 大 启 俊 应 明 国 永 自 成 (再后来就没有排辈分)。
河南信阳市平桥区长台乡赵洼村,赵氏于300年前由湖北麻城迁移至此。字辈如下:章发宏圣君,诗书礼仪信,太平顺泽运,富贵臣远勋,光中耀祖辉,功道贤俊英,永谋领玉广,高尚贞忠良,刚强威武壮,博学振家帮。
安徽
安徽淮北市洪庄村:銮承宏永思,三朝凤继祥,瑞志光明大,万卷宝书藏。
安徽巢湖赵氏:...少先启(齐)后(後),福(伏)禄(六)长久青...
安徽寿县赵氏【地方称[北赵]】 家谱字辈:士守仁义泽,学业道德成,自家本勤俭,为国先修文。
安徽宿州赵氏(含安徽宿州灰古,淮北闸河古饶集(火集子),河南永城买头集(现顺河乡),宿州符离镇打鼓山,淮北市濉溪县赵集子乡,宿州萧县赵庄,徐州铜山县汉王乡,南柳园等等很多),历史有记载字辈:总集福荫,蓓致嘉祥,居伯履歧,万世盛昌。宗廷绍宋,正志惟良,克承先德,永世宏昌。家传明训,统序端方,钟灵毓秀,长发其祥。(平晋东鲁,南徙相莽,盘衍淮浍 ,吉庆瀛光-----永城买头集后续)。
安徽怀远县褚集乡洄中村:金、文、玉、连、丙、继(后续不详)。
安徽肥东赵氏字辈:世德承家绪,宏恩育俊生;盛朝崇贤士,兴国尚明经;礼义为根本,忠良裕后昆;秉公宜法守,高亮永长尊。
安徽怀远赵氏字辈:天大人心同,开东生瑞品。
安徽凤阳县武店赵拐曹店南赵等:锦大凤西(稀)有,家传世永新。
安徽涡阳双庙赵寨赵氏字辈:天大广廷,文春心明,东子礼义,吉昌厚生。
安徽当涂新市镇横山村,<<金陵中山赵氏>>始祖赵林,字辈:宗必继之,道可以启,社忠上孝亲,敬重友恭,治家崇礼,谨初慎原,敦本义和,世代永昌。
安徽合肥赵氏字辈:治本修家,宜叙伦常,仁义礼信,万世传芳。
安徽太湖县赵氏字辈:甫水元可礼,敬本文忠万,显昭继学承,宗高民良登,诗书华国运,仁义耀家声,富贵荣先哲,长思道德纯,休齐为治体,福寿永传薪,时际风云会,鸿才定重伦。堂号:天水郡,广陵堂。
广西
广西省百色市南部赵氏:洪承国尚德开京,文运天启镇先祥。(90年代出生的基本为天字辈)
四川
四川省南部县赵氏:怀思登中国,文明正朝廷。
四川广安市岳池县赵氏字辈:胤元汉正,国大全文,长存盛德,开化有人,心纯汝志,忠在朝廷,万世之子,永怀圣明。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朝天区赵氏:世常兴来永,明崇熙至诚,国昌文良印,启宪守庭鹏(此支为年间由四川南充南部县分支,南部仍有此字辈族人,传此族人原为湖广填四川时期由湖北孝感迁入至南部)。
四川省中江县赵氏一支:共有十大支系:
(一)仁文(或厚)承先绪,荣华绍远基(或相,或周),能守祖宗传,自有天(或一)赐福 。 (二)仁文之上易,平易(或居)升(昇)廷相,存心辅圣祖,财学显邦中。 (三)仁文毓常兴,必定广连登,在朝多清正,君明臣良时。 (四)仁文映世长,永为国家光,纯厚开昌泰(或大),方思先德良。 (五)仁文承先绪,荣华显达时,守传家锡福,建续庆咸熙,普代敦伦纪,晋宁育英奇,启盛诗书礼,金兰玉树宜。 (六)仁文承先绪,荣怀子嗣同,学问全天德,知行本大中,川代皆邦彦,元良又景从,后生如自懋,永远可光宗。 (七)仁文之上易,平居秉信仪,宽厚存心德,祖武克纯继,明代有培成,君民宏开济,绍述兴宪章,富贵必齐备。 (八)仁文毓先绪,甲第广连登,在朝思正清,廷献作忠祯,翼代希贤友,谦恭觉多闻,吉人延世泽,兴发象恒升。 (九)仁文映先绪,立品重端方,才志原高尚,科名积善扬,为代廉能举,儒修体用彰,国运逢隆泰,保定亨安康。 (十)仁文治世远,德泽启明良,正大开洪化,祥光万代昌。 (人文治事远,德泽启明良,正大开宏化,祥光万世昌/[此为误])正确的应当是:仁文治世远, 德泽启(启)明良 正大开洪化,祥光万代昌,现在最大的辈分是\"启\",最小辈分的是\"大\"(如有纰漏,请指正)。我们这一支赵氏,最早起源于北方的陕西省和山西省,明朝年间迁至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再之后,迁入四川省中江县棺木山。相传张献忠在四川作乱时(关于张献忠屠四川有争议),行至棺木山,再不敢往前半步。我们这一支赵氏,乃得保存。后来湖广填四川,赵氏才日渐增加;本地赵氏,估计只剩当时幸存的这几支。
四川青神赵氏:家谱字辈排行:吉嘉志太光,先德思成良;崇文世常泽,佐甫尚名堂龙公字派:以德公派起,赵氏谱书清。
四川雅安市雨城区赵氏:属湖广填四川迁入,约300年,前辈在1917年9月续修家谱字辈排行:廷文国大淑时元,鹏步凤秉,清世永亨鹤龄广庆,家声远荫,燕翼长辉。注:据口传:入川始祖廷字辈为三兄弟,从水路迁入,因有两兄弟要到终点码头(现地址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境内)时,因大河涨水沉船,即己失散,但也有口传,尚存有后人,只是未取得联系。
赵姓皇陵:
巩义(河南)是中华大宋赵氏皇帝七帝八陵的唯一重要圣地,据历史考证,除了被辽兵掠去的徽、钦二宗外,北宋9位皇帝有7位葬在巩义,加上赵匡胤父亲的陵墓,统称为\"七帝八陵\"是全国最大、保护最好的皇家陵园之一。
说明:前期已相继发表了赵姓起源、赵姓迁徙、赵姓分布,后期还将发表赵姓相关内容,目的只为赵姓族人能早日找到根脉和族人尽自己微薄之力。同时,还将发表不同姓氏族人起源等内容,只希望能帮更多人圆梦。也可以加关注看更多内容,或共同探讨本姓族人的历史渊源。
另:资料整理来自图书馆书籍和网络资料,如有重复,敬请谅解!
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
文/刘海勇
白描花卉——木本植物的刻画:
木本植物指根和茎因增粗生长形成大量的木质部,植物体木质部发达,茎坚硬,多年生。木本植物因植株高度及分支部位等不同,而细胞壁也多数为木质化,具有形成层。地上部分为多年生的乔木(高大树木,高5米以上,主干明显,分支高,如松、杉、枫等)和多年生的灌木(较矮小,,5米以下,主干不明显,分支近茎基部,如茶、月季等)以及半灌木植物(仅茎基部木质化,而上部为草质,如牡丹)。而与其相对应的便是草本植物。
五代北宋初期白描花卉主要用于作品的初稿阶段,花卉作为独立的白描作品尚未出现。北宋中后期开始,“文人气”的审美成为潮流,出现了李公麟一派,至此出现了独立的成熟的白描作品。发展到南宋,出现了赵孟坚、扬无咎等一批描绘花卉的白描画家。两宋强调“格物致知\" ,相比唐、五代则更注重色彩的渲染,以丰富的、微妙的色彩变化来表现物象的风韵神采。高明的渲染将事物表现得神采奕奕,线的运用在画面中看起来似乎没有渲染重要,而看似不重要的“线”在画中实则为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南北宋作品未上色之前的白描稿也是学习白描的好范本。元代白描多承宋法,强调以书入画,所以各家带有各自明显的风格,明代各家夸大了这种风格,继承梁楷、牧谿“简笔”一路风格的画风开始发展。明代《绘事指蒙》一书总结了前人不同的风格,提出了“十八描”法。至此,白描画法的技法趋于完备和成熟。清初石涛、八大延续“简笔”一路画法,扬州八怪更加夸张外形与用笔,院体一路则延续明院体无甚大变。清中后期金石学大盛与海派兴起,吴昌硕为融金石于海派绘画的代表人物,后有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规律,花卉白描从古至今随着人们对绘画中用笔及章法的认识的改变而改变,并随着它的改变,而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了解历史发展的这一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绘画的理解和认识,以至融古开今、推陈出新,从而发展历史。古人称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它们自古就是言物托志的象征,也是中国画题材中人们所偏爱的题材,所以“木本植物的刻画”就以象征“清逸”的梅花为代表说明各时期木本植物刻画的方法与特点,以及其风格的演变与发展。
南宋 杨无咎 四梅图 · 其一 37.2cm x 90cm 1165年 纸本水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扬无咎作于南宋乾道元年的《四梅图》描绘了梅花未开、欲开、盛开、将残四段,树干渴笔以飞白法作出,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梅干的质感,又以圆劲的用笔勾出饱满的花瓣,将现实生活中边缘褶皱的梅瓣进行了概括。此幅作品既有物象的真实性又不失笔墨的精妙,从这一层面上也体现了宋人的审美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理想性和现实性的完美统一。此卷《四梅图》气格孤清不入流俗,堪称画梅史上经典之作。赵孟坚是南宋后期水墨花卉高手,尤擅白描,赵氏取法扬无咎,其勾画笔法略作方势趋于简练率性,画面清而不凡、秀而淡雅。如其代表作品《岁寒三友图》。
南宋 赵孟坚 岁寒三友图 32.1cm x 53.4cm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墨梅取法扬无咎,梅花瓣从扬氏“比分三攒成瓣”而变为一笔二顿挫,这种更加体现用笔的抒写性方式与其书法相表里,反映了“以书入画”的时代性。宋人画梅大多疏枝浅蕊,而王冕易简为繁,千丛万簇,更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正是笔墨无声画者有情,对白描梅花的描绘由此开始了从客观的写实逐步转向成为主观的写意。明代院体作白描梅花继承宋人法,多为工笔设色作品初稿,但在线的运用上已经不及宋人精微传神。另外,文人一路有了新的突破与发展,明初吴门画派如沈周、文徵明等开创了较粗放一路的白描画法,这种笔法从元人笔法中得来并进而发展,花卉画法中出现“勾花点叶”派,早期画风如恪守儒家道德理念一样,追求温柔敦厚、平淡天真,与浙派放纵洒脱一路有着明显差异。由于中、晚明意识形态、审美观念的转变,明中晚期书法上以反叛晋唐追求个性化,开启“尚态”书风,反映在绘画上就是直接梁楷、牧谿“简笔\"一路的写意画大盛,此时白描的“写意”性增强,突破了白描中只有如铁线描一路视觉上略“工致”的描法的局限性,将白描的可能性发展至极致。明末陈洪绶绘画风格高古奇骇,彻底地将个人独特的风格发展到极致而自成一家,他擅于用线,曾师法李公麟、赵孟頫,是晚明时期的白描大师。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梅石蛱蝶图》中的白描梅花画法是有别于其精工缜密一路的作品,画中用笔不似其平常所用劲挺流畅的笔法,也不似陈淳、徐渭,而继承吴门平和一路,中锋圆劲的线条泰然自若、优雅从容,如由金刚杵化为绕指柔,这也为我们展现了白描的另一种境界。
元代 王冕 墨梅图(局部)67.7cm x 25.9cm 纸本水墨 上海博物馆藏
明代 陈洪绶 梅石蛱蝶图(局部)38cm x 122cm 洒金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清初画坛盛行摹古风气的大背景下,以“四僧”为代表的一批人不守绳墨反对陈因。他们则重视生活感受,强调抒写心性,并且对笔墨的体悟、形式上的发展都有所突破,为当时画坛注入新风气,并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八大山人花鸟画继承青藤、白阳一路简笔大写意画风,笔墨苍劲圆秀、浑朴酣畅。章法构图不求完整而得完整,以奇制胜。他将题款、印章巧妙地与绘画融为一体。八大山人用笔凝练,笔简而意繁,章法布局出奇制胜,画面空间的分割大小不一,平衡而有变化。八大山人易繁为简,往往寥寥数笔而使画面神完气足,引人入胜。如前人所云之“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八大做到了这一点。其后受“四僧”影响的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不同于当时画坛的正统风格,扬州画派对简笔写意花卉在笔墨的提炼、画面的章法布局、诗词跋文方面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为战争后“海派”的出现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及技法的准备,渐渐发展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视觉艺术创作的一个主流。金农为扬州画派中的代表人物,他是碑学艺术的先行者,用笔古朴醇厚,全从汉分隶中来,造型古拙,构图别出心裁。金农擅于“密梅”,构图以密见长,如此幅梅花老干以重墨方笔写成,以焦墨点苔。画面淡墨圈花,浓墨点簇,枝干穿插,繁而不乱,意趣横生,配其漆书落款,画面显得古拙奇崛而又透着强烈的文人气息。
清代 金农 梅花册页 之一 23.5cm x 30.6cm 纸本水墨 旅顺博物馆藏
金农被认为是八怪中格调最高的画家,对后世影响颇著。他嗜古好学,承古开今。纵观他的艺术创作历程,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学习与创作的思路。八怪其后,道光、咸丰年间金石学大盛直接影响了“道咸画学中兴\" ,海上画派就是金石学运动的产物,“道咸画学中兴”的硕果。在白描画上,如赵之谦、海上“四任”等都是高手,但真正成就与影响最突出的当数吴昌硕,他把几百年来金石、书画、篆刻等中国文人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吴昌硕笔法脱胎于秦代石鼓、泰山琅琊,兼取古玺汉印、封泥砖瓦,深得苍古之意。他在写意花卉上取青藤雪个,近取赵之谦、任伯年诸家。融以金石篆籀笔法,画面天真烂漫,雄健古厚。吴昌硕用笔方中寓圆,随神写形,画面清气逼人,磊落不群。其作雄健古茂,盎然有金石之气,展现了其独特的风格面目与艺术精神。吴昌硕主张“与古为徒”的同时,又强调“古人为宾我做主”。从而在传统的多年爬梳剔抉中化“腐朽”为“神奇”,成为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后世如齐白石、潘天寿等近代诸大家均擅意笔双勾白描一路的画法,他们皆从吴昌硕处汲取养分而成长。在20世纪中后期著名的白描画家亦有陈子奋、陆抑非等人。
垂丝海棠白描步骤:
陆抑非 白描花卉(垂丝海棠)
垂丝海棠是典型的木本植物,开花时并有叶生长,描绘时应以用笔的不同来将枝干、叶、花朵三者的质感区别开来。在墨色上,花朵因为比较柔嫩,所以多用淡墨来表现;树干质感苍劲,多以重墨表现;叶子墨色一般在两者之间。
步骤一:读画阶段——分析笔法、墨法、章法特点,并通过想见其挥运之时。先画前一组花。
步骤二:然后画挡在后面的枝干与后面一组的叶子,一幅画中应注意花朵的含、放以及叶子的翻转、大小对比,枝干的走势与穿插影响画面气势,对它的处理应尤为注意。
步骤三:一幅画中画要有收有放,加强画面的丰富性,调整完成白描。白描是对自然经过取舍后的艺术化处理,所谓“赏心只需两三枝”是也。
历代经典与白描对比:
宋人 梅竹聚禽图(局部)
梅花白描(局部)
赵佶 蜡梅山禽图(局部)
蜡梅白描(局部)
赵佶 桃鸠图之一(局部)
桃花白描(局部)
刘海勇 临陈洪绶《折枝残叶图》
陆抑非 白描花卉 (芙蓉)
刘海勇 拟陆抑非先生笔意对临白描芙蓉图
陆抑非 白描花卉 (木桃)
刘海勇 花鸟白描课徒稿
陆抑非 白描花卉 (秋葵)
刘海勇 选临 陆抑非课徒稿 白描花卉——用笔组合解析
刘海勇 选临 陆抑非课徒稿 白描花卉枝叶组合
陆抑非 白描花卉(鸡冠花)
刘海勇 选临陆抑非课徒稿 白描花卉组合
白描禽鸟:
陆抑非 白描禽鸟图
自古以来,鸟类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不同种类的鸟有着不同的特征和外形。它们有的文静高雅,飘逸灵秀;有的勇猛刚健,倔强峥嵘;有的鸣声婉转,悦耳动听;有的跳跃攀登,好斗逞强;有的黑白分明,神采斐然;有的高亢激越,催入奋进;有的凌空展翅,井然有序;有的比翼相伴,形影不离。这些风采迥异、色泽纷呈的禽鸟类,为大自然增添了无穷无尽的生机,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花鸟画在唐代绘画写实技巧提高的基础上,才开始成为独立画科。到宋代,花乌画无论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都已经相当完备。禽鸟类作为花鸟画中的主要表现对象,此时也处于黄金时期。如黄居寀、崔白、李安忠、林椿、吴炳、赵佶、李迪等,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精美的禽鸟类作品,对后世禽鸟类画的发展影响巨大。
学习禽鸟类白描和学习其他题材是一样的,必须先师古人,后师造化。历代花鸟画作品中虽然没有留下单纯白描的禽鸟作品,但我们可以从大量古人留下的工笔画作品中,去学习体悟古人对禽鸟的造型方式和用笔方法,再通过写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写生技巧,最后做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刘海勇 白描禽鸟技法分解图
刘海勇 临陆抑非白描禽鸟局部图
步骤一:用浓墨勾勒鸟嘴和眼睛,先从鸟嘴上颚的下面一根长线画起,再加下颚。嘴是鸟身上最硬的部位之一,勾线时一定要劲挺有弹性,同时线条要有粗细变化,并注意四根线条之间的前后位置。眼睛画在上唇处,勾线要注意均匀流畅。
步骤二:画鸟身上羽毛时要注意每个不同部位羽毛的长短及质感。如额头上的毛要短,腹部的毛要软。画鸟身上丝毛时墨色需淡些,勾羽翼和尾羽时墨色稍浓些,同时线条需流畅劲挺。
步骤三:勾勒鸟脚时墨色要浓些,线条需遒劲有力。画脚上的鳞片用笔要沉稳厚重。用浓墨勾脚爪,线条一定要生动有力。
刘海勇 临陆抑非白描禽鸟图
听雨斋画鸟口诀:
勾喙上下添鼻眼。浓墨劲线显精神。翼羽飞羽按序叠,淡翼浓飞有层次。虚入重出须见笔,尾羽叠放有长短。中浓侧淡有枯湿,虚入重出中锋笔。翼飞尾羽中脉添,中脉两侧有羽丝。留眼安头额接鳃,背肩破笔出入轻。思茅中锋岑岑接,羽毛翅背后稍浅。依次熊肚腿肫前,添脚加爪骨力健。
——丙申元宵后三日 刘海勇
艺术家简介:
刘海勇
刘海勇,1976年生,乐清人,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科研创作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博士、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04年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 2012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作品曾获浙江省第七届中国花鸟画展金奖,浙江省第十三届美展银奖,201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6部,主持省级以上课题研究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