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名師秘傳地理秘訣《玄關竅》一冊,共59筒子頁118面,初學者熟讀此卷易開覺路。民國崑山堂龍松柏抄錄,勿輕傳,宜珍重。
千金不教無義徒,萬萬不可傳非人。
內容包含:玄關竅、救人黃泉水法、八千黃泉水法、地支黃泉水、八煞水、十二辰配九星水、沐浴水屬文曲斷、冠帶書文昌水斷、臨官屬武曲水斷、帝旺屬武曲水斷、衰方屬巨門水斷、病死屬廉貞水斷、墓庫屬破軍水斷、絕胎屬祿存水斷、七曜訣、九星公位、七曜水法斷、武曲水、文曲水、祿存水、俯察總索提綱賦、地支掌、大小古月建起例等等。內容豐富,不一一列舉。
俗话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卷丹书翻遍,到紧要处下手往往无有着落。
传统内丹养生真谛,即指开始练功体现正道正门的“理、体(窍道)、法”的统一。由于传统的封建保守的传授方式,为学术带来大量的反面,即非正门真谛。真与正的标准,集中表现在三关九窍中的讳莫如深的为首一窍玄关。因这一窍是人体受胎成形的起点即父精母血,即性与命、神与气的合成物。因而它也就是由先天而后天,由无极而太极,由宇宙而人体的德点,成为生理上无可取代的海造,所以说它能一窍通万窍通而一以贯之全身。
养生主要是预防,即治病于未病。岐伯说:“病已成而后治之,壁犹战而铸锥,渴而掘井,不亦晚乎?”预防分对内对外两个方面,本文主要讲内练养生,使“病安从来”即无病可却的内在方面,即修真是养生的深人造诣。可以说学术的深人则修真,出浅则养生,两者都是凭经络窍道加方法来实现。所以,经络,特别是窍道与方法,更是首要的。经络与经络上附着的孔穴,常见于中医与按摩针灸,对于窍尊,则知真者少,知全貌兰少。它们都从何而来?是谁发现发明?如何发现发明?长期来每由之而不知:仅看到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谈到一句:“六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养生界很少有人研究及此:什么名隐道?怎样返观?如何照察?返观照察目的为何?是谁发明?这些疑问是否仍是“千古之谜”?
内景当然是针对人体而言。隧指的经络,因其隐形故可名经隧,或简称隧。道指两者:一是用于针灸的有孔穴道,已发明的如《铜人图》:一是用于传统养生修真内练养生的无孔窍道。这些直接关系中医针灸按摩,等别是无孔窍道,不仅关系养生,更关系到人们生命的活水源头。代科研肯定经络是客观的,是物质的,至于经络及经络上附着的窍道、穴道,是否还处于半明半暗之中?更不言是怎样发现发明、是谁发明发现了。从这点说,我们的祖先是了不起的!他们不仅经*道,甚至体生命的活水源头,既发明,又用来养生修真,的确是了不起的发朗;应该说这是比“四大发明”更大的发明:因为它发明运用了包括生命源头在内的经隧窍道,实现了“天人相应”,把宇宙缩影于人体经窍之中而一以贯之。
近两代实修者研究后认为:包括经隧在内的内练方法,只能出自古医学前身,即无医无药时,从无到有的形成的。那时,当六淫之气引起病变,而又无医无药时怎么办?只能是本能地头痛“按摩”头,额痛“推拿”额。眉棱作痛,推拿及两眼之间鼻梁处(玄关窍),把鼻梁扭扯(推拿)得红红的,顿觉病痛缓解,甚至痊愈,一试再试都灵,遂深人人心,印入脑海。谁知对鼻梁这个“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发现,竟是比“四大发明”更大的发明!竟会是人类生命源头的最大突破口!更重要的是,比发现这个能治病的敏感部位更了不得的是,由表入里,既发现发明“内景隧道”:经隧、穴道;更“顺藤摸瓜”,“缘督以为经(径)”,在发现玄关窍的基础上,进而发现了后“三关”,以及任脉线上的中、下丹田,合成前三田、后三关,是为医经上任督两脉沿线可寻的经窍要害。
其中“三关”关系到人们的生死,故名“三关”。而众所周知的下丹田,乃是“胞”之所在…男子也有“胞”,无“胞”就不能产精气和胎息。这是《外经》补《内经》之不足处。后来更发现任督之间,起周剂作用的冲脉线上,亦即前三田后三关这两个“三”之间,养生到高级领域,还将再气化形成三窍合成九窍,是即八卦(含四象)、九鼎(含五行)。特别是这个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无孔窍门,竟会是万窍之祖!竞会是一窍通万窍通之“一”、一以贯之全身的“一”。对此一窍,医家在《灵枢》透露为“十二经,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上达流注)于面而走空窍”的“空窍”(即玄关)。
后来《外经》岐伯才直言“脑为泥丸即上丹田”。上丹田及下丹田,首见于医经。学术由“岐黄”而“黄老”,经孔子问礼于老”,于是这个“一”便被儒家奉为“唯精唯一”的“一”。有一必然生二,是即儒家“允执厥中” 必然暝目假寐居多。假寐的瞑目,不就给我们“发明”了后来叫作“垂帘”的方法?这就创造了养生时“反射”的条件一“回光”。在假寐中最方便不过的就是“默想”到“服前(鼻梁)”。这样就形成后来的“返照”一守窍,成为我们养生实修的先决条件“垂帘守窍”,即“回光返照法”。一经在假寐中默想,即“回光返照”,便会顿觉神融气畅,四体安舒;而“久坐必有禅”,便会产生出系列“内景”来,直至此身透明、照察、发现、发明如李时珍说的“隧道”,成为新的质变的飞跃一·完成了养生内练养生的前工程段。
张三丰祖师文集精选系列(二)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真人不仅为无数后学留下了许多宝贵修道经典,诸如《无根树道情》、《金丹诗》、《上天梯》、《大道论》、《玄机直讲》、《打坐歌》等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同时,因其多年云游的经历为天南海北的世间民众留下了许多奇异而富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神话故事,现今道来仍是令人意犹未尽,啧啧称奇。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有关三丰祖师的文集精选以饷广大乐善好道的读者。
张三丰祖师《道要秘诀歌》这首《道要秘诀歌》讲下手要诀。得其要,方入得真修之门,方采得真修之实。否则,纵然语言如何高妙,词章如何玄雅,总是自误误人、门外闲溜之徒。
道要歌,道要歌,不知道要必遭魔。看玄关①,调眞息②,知斯二要修行毕。以元神,入气海,神气交融默默时,便得一玄眞主宰。将元气,入黄庭③,气神和合昏昏际,又得一玄最圆明。
注:
①玄关:本词具有多种含意,约略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窍在身中有具体部位所指,为内丹家最为玄要之关窍,所谓"玄窍开时窍窍开。"而其部位所在,又有炁穴"祖窍⑨"、中丹田、上丹田、下丹田、位置不定等诸说。
另一类认识以元神或炼养时虚极静笃、元神显露、元炁元精亦随其发动之机的景像立论。《真诠》引张伯端:“盖虚极静笃,无复我身,但觉杳杳冥冥,与天地合一,而神气酝酿于中,乃修炼之最妙处,故谓之玄关一窍。”玄关一窍是宋元以来内丹诸家所强调的一大秘要,其说亦颇玄奥。
②真息者,乃相对凡息而言。心息者,常人之息。或因动劳,或因念杂,或因病疾,或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经络不畅、血脉不和,使呼吸不得自然,故名。真息乃自然之呼吸。这个自然是不加丝毫人为干预的纯生理本能自然呼吸。真息也不要误以为就是胎息。真息可名自然之息、先天之息,咱们人打娘胎生下来原本之息就是真息。
③黄庭:亦名规中、庐间,一指下丹田。因其黄色为土,正为结丹之土地。而且黄色又处人身之正中,犹如"田"字之中心。陈樱宁先生在《黄庭经讲义》中解释说:"'黄'乃土色,土位中央居。'庭'乃阶前空地。名为'黄庭',即表示中空之意。
吾人一身,自脐以上,为上半段,如植物之干,生机向上;自脐以下,为下半段,如植物之根,生机向下。其生理之总机关,具足上下之原动力者,植物则在根干分界处,人身则在脐(笔者注:即丹田所在之地)婴儿处胎,鼻无呼吸,以脐带代行呼吸之功用。及出胎后,脐之功用立止,而鼻窍开矣。神仙口诀,重在胎息,胎息者何息息归根之谓。根者何脐内空处是也,脐内空处,即'黄庭'也。"一指中丹田,即心下肾上之所,亦为人身之中。
一玄妙,一玄窍,有欲观窍无观妙。两者玄玄是眞机,异名同出谁知道。看玄关,无他诀,先从窍内调眞息。神④恬气静极自然,妙自无生现太极⑤。古仙翁,多半语,恐泄眞机不妄举。或言有定在中央,或言无定自领取。
注:
④神有三分,以生命的本能主宰,名之元神;以人的知识念虑,名之识神;以人的天秉良知,名之明神。此三神以大树比喻,元神如树根,识神如枝叶,明神如树干,有相互作用于一身的配合作用。
⑤在宇宙原始本体(万物皆未发生)那里,神与气是混沌不分的,故只名为炁。是一种无极之状态。无极又是一种阴静之状态(强名之谓)。静不能终静,静极而生动,太极生焉。因生太极,始分阴阳、动静、神气,此二者交合运化,才有了纷纭的万物发生。由太极往后,若阴阳各偏向动静一方,便向有极极化,最后归于消亡。
到而今,我尽言,此在有定无定间。有定曰窍无曰妙,老君所说玄又玄。指分明,度有情,留与吾门作赏音。遇而不修爲下鬼,爲圣爲凡随乎人。初下手,最难行,离了散乱又昏沉⑥。大丈夫,有眞学,必将神气分清浊。先天神兮最清明,后天神兮乃浊物⑦。扫除浊物守清明,闭塞三宝居灵谷⑧。
注:
⑥“昏昏际”不是昏沉黑暗,是指如痴如醉之状,而且也只是一个前期过渡。“昏昏”到一定程度,气皆化合为神明,便入圆明通达之境。这便是“又得一玄”之效果。此可看出,无极态是因,太极态是果。无极态无名无象,却有主宰、起始作用,故为妙;太极态有名有象,但却受制于无极统御,发生时有方有所,故言窍。此二者可谓因妙得窍,因窍显妙。下手行功,保持无极态,行功之后,元气萌动,太极显露,为的就是开发生命再生的关窍。
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极(神静)为一玄;无极生太极(气动)又为一玄。一切事物发生,纵然再复杂,再奇妙,也不出此“玄之又玄”,故为“众妙之门”。内丹术便是盗天道之机而为用,一半天然无极,一半人为太极,岂非又一层“玄之又玄”而何!
⑦先天气为元气,浩然广大,故先天神气质清。后天济为识神,纷杂;后天气为鼻息,粗细不均,故后天神气质浊。然下手之初,想一下子排除后天神气也是不可能的,必从后天神气下手,渐次向先天神气返还。这好比沙中淘金,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耐心恒持去淘,我们的识神就会渐去杂念而归伏于清静元神;我们的鼻息就会渐达深匀绵细而归于真息。一旦后天神气扫除干净,身心所呈现的自然是清明的先天神气了。
这灵谷,卽窍儿,窍中调息要深思。一息去,一息来,息息相依时相偎。幽幽细细无人觉,神气团冲九窍开。照此行持得窍妙,昏沉散乱从何来?
⑧什么叫做灵谷呢?灵谷乃是一个有所凭据的关窍,此关窍也就是下丹田。《紫清指玄集》曰:“人身中上有天谷泥丸,藏神之府也;中有应谷宫,藏气之府也;下有灵谷关元,藏精之府也。”明指“灵谷”即丹田。这也正是三丰祖师“凝神调息入气穴”的法诀落实之处。
⑨祖窍:中医没有祖窍穴这个穴位。祖窍在丹道修炼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无此穴位是因为中医不修丹道,有人说根据小说气功杜撰出来的,这种说法不可取,诸多气功师都知道祖窍穴。
祖窍所在地,被吕洞宾称为“天心”。据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出版、冯广弘编译的《太乙金华宗旨今译》一书,祖窍即天心,在眉心、双眼组成的三角形的正中间。此地“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可摸索以开,只可默存以俟”。有人说,祖窍在两眼正中鼻根尽处向内一寸的空间,指出具体的方位,就不对了。
“意守祖窍”在修真中叫回光法,就是将两眼神光汇聚在祖窍内,虚静守一,降心制性,祖窍之真意在于祖字,人一身之神所系,认之为祖是也。按照《太乙金华宗旨今译》一书,回光法就是把精神集中在上一段说的三角形中间,“微以意运,如磨镜。三光立聚眉心,光耀如日现前。即以意引临心后、关前。”
整理:道海寻真
参考文献:《张三丰全集》、孔德注《张三丰内丹修炼秘诀》
配图: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
限于笔者水平有限,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平台无关。若有不同见解,欢迎广大道友留言交流,共同精进。
梦想成为武当三丰派弟子请点击如下:▼
風水名師秘傳地理秘訣《玄關竅》一冊,共59筒子頁118面,初學者熟讀此卷易開覺路。民國崑山堂龍松柏抄錄,勿輕傳,宜珍重。
千金不教無義徒,萬萬不可傳非人。
內容包含:玄關竅、救人黃泉水法、八千黃泉水法、地支黃泉水、八煞水、十二辰配九星水、沐浴水屬文曲斷、冠帶書文昌水斷、臨官屬武曲水斷、帝旺屬武曲水斷、衰方屬巨門水斷、病死屬廉貞水斷、墓庫屬破軍水斷、絕胎屬祿存水斷、七曜訣、九星公位、七曜水法斷、武曲水、文曲水、祿存水、俯察總索提綱賦、地支掌、大小古月建起例等等。內容豐富,不一一列舉。
一丶玄关同窍歌:龙水向的配合
【玄者,向也;关者,龙也;窍者,水口也。】
漫说天星并纳甲,且将左右问原因。
先观水口向何流,玄关造化窍中求。
内外玄关同一窍,绵绵富贵永无休。
一窍通关作大媒,玄中亦堪求。
若是玄关俱不媾,局堪图尽没来由。
重重生气入关中,连逢三五位三公。
转关一节逢生旺,便知世代出豪雄。
不论阴阳纯与杂,犹嫌墓气暗相攻。
其间造化真玄奥,时师何可不知道!
这里的“玄”是指“向”,“关”指的是“龙”,“窍”则说的是“水口‘。
此节主要论述的内容是龙、水、向三者要配合通窍。因为三者相配合的话,后代子孙就会富贵双全,有人会成为三公豪杰。
根据这首玄关口诀,能窥探风水中的神妙观察水口,能识得龙脉的真情。首先来看一下水流的方向,这要从水口上来寻找龙脉的向背。如果内外的龙脉和水口都是相合的关系,那么子孙后代世世代代都能富贵。只要龙脉之中有重重生气,家中就会连续出居于三公之位的贵人。如果龙脉在转向的地方遇到生旺之气,家中世世代代都会出英雄豪杰似的大人物。阴阳纯也好,杂也好,都不宜出现墓气侵袭相攻的情况。这中间有着神奇玄妙的造化,风水师一定要知道。
二丶八方天马方位:八宫中寄居之马
“天马”是风水中的术语。它象征着吉祥如意富贵绵长。天马分为八方天马,这八方天马各有自己的名称,并且位居在除中宫以外的八宫之中。具体来说,青骢马位居东方震宫,天马(赤兔胭脂马)位居南方离宫,白马(金马)位居西方兑宫,乌马位居北方坎宫,御史马位居西北乾宫状元马位居东北宫,宰相马位居西南坤宫,抚按马位居东南巽宫。
三丶借马法与借禄同:富贵发达曜借马
木乾、火艮、金巽、水坤这四局被称为四正局。如果天马不在这四正局中,可以从正局来借马,进而达到富贵发达的目的。比如丙局借巽局为禄马场,壬局借乾局为禄马乡。甲局借艮局为禄马位,庚局借坤局为禄马当。
四丶四局马例:催贵最速为乾丶离之马
在木乾、火艮、金巽、水坤这四正局中,天马位置最好的是: 在申子辰水局中,天马位居寅位;在亥卯未木局中,天马位居已位;在寅午戌火局中,天马位居申位;在已酉丑金局中,天马位居亥位。
遇到生、旺、墓、养,以及自生和自旺的时候,要先看本局中是不是有天马。如果有的话,那家中很快就会变得富裕起来。局中的天马被称为“催贵马”。如果本局中没有马,那就需要从四正局中借马。依靠这种方法,家中也能很快变得富裕。其中,乾宫和离宫中的天马催富贵的速度最快,所以是最好的马。
五、天乙贵人例:查表可知贵人方
甲戊兼牛羊,乙己鼠猴乡。
丙丁猪鸡位,壬癸兔蛇藏。
庚辛逢马虎,此是贵人方。
天乙贵人
属于贵人方的有:与牛羊相遇的甲位和戊位,与鼠猴相遇的乙位和己位,与猪鸡相遇的丙位和丁位,与兔蛇相遇的壬位和癸位,与马虎相遇的庚位和辛位。
六、十干正禄例:十二长生之临官位
在风水学中,墓葬周围的丘山被称为禄山,禄山是禄的标志,也是判断吉凶的依据。如果禄山的山体比较丰满,或者又尖又圆,或者方方正正,家中就会发横财。除此之外,家人还会享有万钟的食禄成为大富大贵之人。
禄山所在的方位是:壬禄位于亥位,癸禄位于子位,甲禄位于寅位,乙禄位于卯位,丙禄位于已位,丁禄位于午位,庚禄位于申位,辛禄位于酉位。
七丶三吉六秀并催官贵人:富贵双全
三吉方指的是亥方、震方、庚方。这三个方位丰满秀丽,主富贵发达,还能享有官禄,几乎是福、禄、寿俱全。六秀位指的是艮、巽、兑、丙、 丁、辛。在六秀位中,巽荐辛、艮荐丙、兑荐丁,即荐元峰出现,主能得到贵人的推荐选拔,所以又被称为“拱福贵人星”,主身居官位,手中握有权力,非常富贵。如果还有天马对应的山峰与之相呼应,那就代表着催官贵人出现了。
此外,从阴阳的角度来说,三吉方、六秀位这九个方位中,辛、丙、丁、庚属阳,巽、兑、艮、震属阴。所以,如果位于四个阳性方位的山峰秀丽,那出现的就是阳催官贵人;如果位于四个阴性方位的山峰秀丽,那出现的就是阴催官贵人。不管是阳催官贵人,还是阴催官贵人,都具有催富催贵的作用。来自三个吉利方位的龙脉,被称为催官龙,主身居高官之位,且富贵双全。
八丶贵人方位:与禄山的方位对应
禄山与贵人方位
甲山、乙山指的是禄山。
禄山在甲方,贵人在丑方和未方;
禄山在乙方,贵人在子方和申方;
禄山在丙方和丁方,贵人在酉方和亥方;
禄山在壬方和癸方,贵人在卯方和已方;
禄山在庚方和辛方,贵人在午方和寅方;
禄山在乾方,贵人在丑方、未方、卯方和已方;
禄山在坤方,贵人在子方、申方、卯方和已方;
禄山在艮方,贵人在方和亥方;
禄山在巽方,贵人在寅方和午方;
禄山在子方,贵人在卯方和方;
禄山在丑方,贵人在午方、寅方、卯方和巳方;
禄山在寅方,贵人在丑方、未方、酉方和亥方;禄山在辰方,贵人在子方、申方、卯方和巳方;
禄山在巳方,贵人在午方、寅方、亥方和酉方;
禄山在午方,贵人在亥方和酉方;
禄山在未方,贵人在子方、申方、亥方和酉方;
禄山在申方,贵人在午方、寅方、已方和卯方;
禄山在酉方,贵人在午方和寅方;
禄山在戌方,贵人在亥方、酉方、午方和寅方;
禄山在亥方,贵人在丑方、未方、卯方和巳方。
起自禄山和天马山的催官贵人,主大富大贵。比如,壬位有山,朝向丙位,而与丙位对应的禄山和临官位就在位。寅、午、戌马在申位,猪鸡位在丙丁方。起自亥方、兑方、巳方和申方的山峰,即为贵人禄马,也被称为催官局。如果壬龙和癸龙入首,那壬位和癸位就为兔蛇位,卯位和已位则为贵人位。如果再与贵人禄马山相化合,那就成为真福星贵人了,主在科举中中状元。如果艮山和丙山与之相交,那就是天禄贵人峰,也被称为生旺官禄文峰和六秀荐元峰。依据此原理取用贵人,一定能够发福。其余皆依此类推。
心空则性静,性静则窍开。
一性空灵乃窍开有容,故能应于万物,内外相应也。
凡人之性本虚本空,一入后天则化为实,实则窍塞而无,难以通也,故人天相隔,出生入死,难以超脱也。修行者,即须修性使之成空,窍复通而返先天也。
先天之窍贵活而不贵死,死则难成后天万有也。
窍(竅)者,穴下有敫也。
先天精满而窍动,先天炁足而窍开,先天神通而窍展也。
三花满足,灵通窍成,一窍开通,窍窍光明。心有灵犀,一点即通;榆木脑袋,一窍不通。混沌一窍不通,天人合一也;聪明七窍贯通,天人各别也。
坎水盈满而实,离火中空而虚,虚则开窍而现玄关也。虚成窍者,此窍非凡窍,先天真性真火使之开也。
非心非意,故不可妄用心思也,拙中藏巧,以先天照心可察,后天妄心则难得也。
玄关一窍者,虚空之窍,至清之窍也,性光所成,先天之窍也。非后天,故不落形体之上,在人身上则难寻其踪迹也。
然此窍亦不远人身,只是先后天之相隔耳。譬如在一粒种子上寻树叶,必不可得。须先使种子发芽,而后乃有树叶也。
然若远种子而寻叶,又致偏也,此时之种子无叶,而彼时种子所成之树则有叶也。自然之理如此,而丹道之理亦如此。
此理甚明矣,修行者岂可不悟乎!故《悟真》曰:“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
玄关一窍非凡窍,乃先天至清至虚之窍也。
人体之虚窍,与天地之虚窍相通,此则天人合一之基也。窍开门显,可通先天妙无也。
八门之中,休门乃玄关一窍之所在也。不得此窍,则终难入于仙道之门也。
无思无为开玄窍,寂然有感自通天。
一明百了天机在,妙通万有玄中玄。一阳初动即玄关,玄关有象自非凡。
潜龙勿用真机在,玄酒味淡夜半间。地下有雷天根在,天上有风月窟观。一窍开启天地得,窍窍随映日月圆。
玄关一窍可超凡,执著有相皆为幻。
天地有窍乃可生,凡人窍开自通天。玄关一窍,为先天之窍,非在后天可求也。
先天至清,后天则流浊也。先天虚而后天则实,实要实开,虚要虚开,开窍之不同也。
丹道性命双修之功,乾道首要守祖窍,亦用空而不落空也。守空莫应空,有空乃可容。切莫执实须用空,知而不守是正宗。似守非守乃得真,杳杳冥冥自可通。
虚中应实,小中见大,门窍相通,空而不空,此窍之运用不亦大乎!学者但能悟得其中真机,则窍门可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