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蛇

立命是什么意思(立命是什么意思而且只能二句话)

时间:2024-01-20 22:31:20 作者:未及挽留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为生民立命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原创稿

在中华文明进程的漫漫长河中,中医药是有史料记载凝结人类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络脉治疗在古籍中虽有提及,但并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络病理论体系。作为现代中医学对古典中医学最重要的理论补充,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教授,将古老的络病学术思想与现代医学成果相结合,创立了以“络病证治”为基础,包括“气络学说”和“脉络学说”两大分支的“中医络病学”新学科。“中医络病学”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络病理论转化应用成就也成为当代中医药科研工作者对中国中医药引以为傲的贡献。

学者——勤求古训,守正创新

吴以岭院士出身中医世家,高中时便接过父亲手中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陈修园医书四十八种》等沉甸甸古书,日夜沉浸在那些木刻本竖排版的繁体字间。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北医学院(现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1978年又考取了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硕士研究生。

“经”与“络”本源于古代水利学概念,其中“经”就像是奔流不息的江河,是纵行于人体的主干,流淌着营养全身的气血津液,“络”则像是从江河分流而出的支流沟渠,是网络沟通人体上下内外的细小分支,通过络脉构成的网络则将流行于经脉中的气血津液渗灌濡养人体的五脏六腑、全身各处,“络病”就是这种细小的网络分支发生了病变以及由此累及人体各系统脏器的病理状态。

研究生期间,吴以岭系统学习了张仲景活血化瘀学术思想,上溯《内经》《难经》以寻其学术渊源,下探各家以觅其学术影响,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张仲景创制的旋覆花汤、鳖甲煎丸、大黄蜇虫丸等疗效卓著的著名方药乃是《内经》络病学术思想在临床上的运用,其中,虫类药的应用更是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但自汉代仲景之后直至清代叶天士方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这一络病重要病机概念后,络病的丰富内涵及临床价值并未得到关注和研究,亟待整理挖掘。结合专业所学,吴以岭毅然选择了“络病探秘”之路。

经过系统梳理络病在历史上散在的记载及临证实践,吴以岭吴提出“络病”广泛存在于多种内伤疾病和外感疾病中,创立了络病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他指出,络脉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根据基本病机变化,以络病辨证方法和“络以通为用”为治疗原则,归纳传统通络药物,按功能重新分类,他提出络病证候和脏腑络病辨证论治。2004年,185万字的《络病学》专著正式出版,标志着“络病证治”体系建立。专家评议认为,该研究“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为中医络病学科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也因其理论创新及应用成果显著,获得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至2015年,经过10年研究,吴以岭主持完成了两项国家973计划项目,系统构建了脉络学说并指导了心脑糖(肾)等血管病变防治工作。该项目解开了脉络病变发生发展及辨证论治规律,提出其核心内容营卫理论。有别于古中医营卫论述,脉络学说营卫理论论述营卫是以“气血之体作流通之用”。基于3469例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调查,吴以岭团队建立了“脉络-血管系统病”辨证诊断标准,通过分析历代治疗脉络病变数千篇代表方剂,发现了“调营卫气血”用药规律。脉络学说被科技部973项目专家组评议为:“脉络学说营卫理论形成了指导微血管病变性重大疾病防治的新理论,属于中医药学术研究的原创成果”。“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也获得了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吴以岭络病探秘的脚步在获得上述成果后并未停歇,而是将“目光”投向更难解读的气络研究中。从哲学之气、医学之气到气的功能实现形式等不同层次探讨气络学说,提出气络承载元、宗、卫气、脏腑之气及经络之气。研究结果表明,气络发挥有调节、温煦充养、防御卫护、信息传导、自稳调控等功能,涵盖了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学科。吴以岭基于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提出气络学说的核心理论“承制调平”,系统阐述了气络病变的发病、病机、辨证、治疗原理。《气络论》专著重点探讨了气络与神经、内分泌与免疫三大系统相关性及气络病变常见疾病进行辨证治疗,对三大系统疾病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络病研究40余年,吴以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从“络病证治”到“脉络学说”再到“气络学说”,搭建完成了络病研究三大理论框架,先后出版的《络病学》《脉络论》《气络论》专著,为中医络病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竹之坚韧有节、竹之清华澹泊、竹之厚积薄发,恰是吴以岭作为一名致力于络学研究学者的真实写照。

医者——医药转化,大医精诚

在考取大学之前,吴以岭少承家学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他深知中医药学的生命之源在临床,“我是一名医者”始终是他对自己的定位。1982年研究生毕业后他毅然回到燕赵故土,从事心血管一线诊疗工作,一干就是10年。

吴以岭尝试将络病学术思想应用于心血管常见疾病的诊疗中。以冠心病为例,他通过对患者病情细致分析,开具了一张有大量虫类药物的处方,在当时引起一些专家的疑问,但这些虫类药物的使用并不是单纯的纸上谈兵。吴以岭在门诊治疗的一位冠心病患者将分4次服用的32g全蝎一次服下,却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反而先前的胸闷、胸痛的感觉消失了,心电图缺血也有明显的改善,这次意外使他体会到虫类药治疗血管疾病的重要价值。同时回溯络病历史上清代医家叶天士极赞张仲景运用虫类药的益处,吴以岭指出,虫类药搜剔疏拔,能“追拔沉混气血之邪”,有着植物药所不具备的独特疗效。

广泛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吴院士知道这一张处方的临床疗效需要大量的患者来证实,他用复写纸手写出一张张观察病例表格,用最原始的药碾子对药物进行初加工,不断的实践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疗效,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心电图明显好转,寻药者络绎不绝……1989年,《中药“五龙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0例临床观察》文章发表,独特的处方,显著的疗效,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的通心络胶囊的前身。此后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处方皆是沿用理论与临床互证的方式确定下来。

经过10年的临床积累,吴以岭开出多个在临床行之有效的处方,但仅凭一己之力诊治患者毕竟人数有限,如何让更多的患者受益成为吴以岭探索的又一问题,于是,产业化蓝图在他脑中逐渐绘就。1992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吴院士创立了集科研、临床、生产于一身的石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医药研究所。1996年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制的通心络胶囊获批新药,2000年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冠心病治疗的重大学术创新——“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研究”,因在国内首创运用络病理论治疗冠心病,提出“络脉绌急-血管痉挛-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内在相关性及搜风通络治疗方法的重大理论创新,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科研、临床、生产”三位一体被国家有关部门称赞为中药新产品开发模式的一个创举。经过30年发展,这一模式不断丰富拓展,逐渐形成了“理论-临床-科研-教学-产业”五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和“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的中医学术创新与转化新模式,成为新时期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的典范。

为医者仁心仁术。吴以岭并未在科研过程中停止临床实践,30元的门诊费用,让更多的老百姓看上了“院士号”。一次为了周二的门诊,前一天还在广州讲学的他连夜乘飞机回到石家庄,出完门诊后又紧接着返回广州,参加第二天的学术会议,他常说,“来的老患者等着调整方子,新患者也有很多远道而来,不能因为我一个人耽误了大家治疗。”朴实的话语勾画出“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苍生大医的缩影。

师者——传道授业,教研相长

2019年9月,新落成的络学书院里热闹非常,这天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研究生毕业40年聚会日,20位已过“古稀之年”的吴以岭研究生班同学们和正值“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的吴以岭带教的博士研究生们欢聚一堂,为当地老百姓义诊。这些老专家们来自内科、儿科、妇科、针灸等不同专业,边诊治患者,边向络学学子们进行讲解,这样特殊形式的“课外学习”已不知举行过多少场,他常说:“采众家之长,由博返约方能提升专业素养。”

络病学说中指出,广义的络病涵盖了内伤疑难疾病和外感疾病,其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目前络病的研究集中在心脑、呼吸、内分泌、免疫等领域,但推而广之,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系统疾病诊疗皆可以络病理论作为指导。抛砖而引玉,基于这样的初衷由《络病学》专著改编的《络病学》教材先后列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并形成繁体版、英文版在海内外40余所医学高等院校本科、研究生中开设课程。

《易经 系辞》中有这样一段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吴以岭将之用于解读中医药学研究途径时指出,“道、器、变、通”分别体现了古代哲学思想,格物致知的研究与医疗实践的自然科学,建立起四诊、八纲、脏腑、六经辨证临床路径和方法,从而成就了几千年在保障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中医药事业。以史为鉴,中医络病学亦需融汇“道、器、变”而致“通”。因此在中医络病学科创建的同时,积极推动络病学术广泛应用,先后建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委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委会,同时建立了加拿大、美国络病学会组织,形成了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专家学者、上千人致力络病研究的专家团队。以“传承、开放、创新、融合”为主题,每年一届的国际络病学大会成为更大的讲堂,在这里络病学术思想、应用研究、教学进展不断呈现,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不断前行的攀登者,才有希望达到光辉山巅,络学探秘之路,正是当代中医药学科发展征程中勇于奋进之路。吴以岭院士以学者之恒心,悉心毕力、笃定前行,学者如竹澄思渺虑、厚积薄发;以医者之仁心,奉献小我、服务病患,如孺子牛般,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师者之匠心,道器变通,络学薪传,师者如光,阐幽显微,启思致远。

国学名句解读:为天地立心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经验(横渠书院笔谈)】

作者:刘学智(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张载在长期的为学为政生涯中,形成了自己远大的抱负、宏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他将其概括为四句话,古称“横渠之‘四为’”。历史上“四为”句有几种不同的表述,通行的是《宋元学案》卷一七《横渠学案上》黄百家按语所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四为”句不是并列的关系,其最根本的是“为天地立心”一句,有了“立心”这一基础,才可能“立命”“继绝”“开太平”。所以理解“横渠‘四为’”,最关键的也是较难理解的,是“为天地立心”一句。

张载像资料图片

理解“为天地立心”这句话,首先要弄清何谓“天地之心”?“天地之心”一语最早见于《周易》。《周易·复卦·彖传》:“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据《东坡易传》卷三,“见其意之所向谓之‘心’”,即此“心”不是一般所说的思维,而是指天地其意向之所指。二程解释说:“天地之心,以复而见。”(《二程粹言·天地篇》)意思是说,从复卦可见天地意向之所指。天地之意向何所指?张载发挥《彖传》时说:“大抵言‘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大德曰生,则以生物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地雷见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心惟是生物,‘天地之大德曰生’也。”(《横渠易说·上经》)“地雷”即指复卦,张载以为《复》卦《彖传》所说“天地之心”,即天地意向所指是“天地之德曰生”,天地以生物为本,其“心”即其意向所指乃“惟是生物”。天地生物之心,是宇宙大化的原动力,洋溢着宇宙活泼泼的盎然生机,体现了天地的仁爱之德,故天地之“心”见之于仁德。关于这一点,近人马一浮有一个明确的解释,他说:“《伊川易传》以为‘动而后见天地之心’。天地之心于何见之?于人心一念之善见之。故《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他认为,天地之心可从“人心一念之善”处见之。人何以见“天地之心”?马一浮又说:“天地以生物为心,人心以恻隐为本。孟子言善端,首举恻隐。若无恻隐,便是麻木不仁,漫无感觉,以下羞恶、辞让、是非,俱无从发出来。故‘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心之全德曰仁。”显然,天地最大的德性就是生养了万物,赋予了万物以勃勃生机,这正体现了天的仁爱之德,而人是最具有体恤天地仁民爱物之心者,故天地生物之心最根本的体现在人心,此人心亦即善心、仁心。马一浮认为,孟子讲“四端”所以从“恻隐”入手,就是因为人的善心以恻隐为本,有了恻隐之心,其他如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才能得以发出。所以,“天地之心”就是“全德之仁”。

《张子全书》资料图片

其次,如何“为天地立心”?这是张载“四为”句的核心。从古今学人的解释看,张载所说的“立心”,即立仁心,确立善的道德本心。此所立之“心”,不是“认知心”,而是“道德心”,是立“天德良能”。如王应麟所说:“仁,人心也。人而不仁,则天地之心不立矣。为天地立心,仁也。”(《困说纪闻》卷三)可见,张载“为天地立心”,就是要为社会确立以善的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由此,张载就为民众指明了一个根本的价值取向。

清代关学大儒李二曲对如何“为天地立心”也有充分发挥。他说:“天无心,以生物为心,诚遇人遇物,慈祥利济,惟恐失所,如是则生机在在流贯,即此便是‘代天行道’、‘为天地立心’。”(《南行述》)意思是说,天“以生物为心”,故当利济万物,康济群生。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能代天行道,故能体现天地之心,并通过“慈祥利济”“仁民爱物”,使万物生机盎然,“在在流贯”,此即“为天地立心”。所以,那些把仁义推之于天下的种种努力,就是在“为天地立心”。所以二曲明确地说:“盖仁之与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义林志序》)马一浮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把“天地之心”落脚到从“恻隐”之心出发的“全德之仁”上的。

古人常把“为天地立心”视为士大夫的神圣使命。如清人王心敬说:“吾辈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穷则阐往圣之绝诣,以正人心;达则开万世之太平,以泽斯世。”(《司牧宝鉴序》)也就是说,阐“绝学”以“正人心”,开太平以泽后世等,就是“为天地立心”。由此可知,往圣先哲所做的一切,诸如“《西铭》‘一体之仁’,《礼记》‘大道之公’,《大学》‘明新至善之道’”(《司牧宝鉴序》)等,都是在做着“为天地立心”的努力。所以,马一浮说:“故‘仁民爱物’,便是‘为天地立心’。”(《泰和宜山会语》)

宋明诸儒认为,“为天地立心”是士人非常崇高的使命,所以一般都把“立心”的主体归为圣人或“大人之事”。《近思录集解》卷二谓:“天地以生生为心,圣人参赞化育,使万物各正其性命,此为天地立心也。”是说,圣人参赞天地,化育万物,使万物各正性命,就是“为天地立心”。顾宪成也说:“孔孟之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也。”(明《泾皋藏稿》卷五)明嘉靖间有一位叫马自强的关学学人说得更为直截,他说:“天地无心,以圣人之心为心。圣人有心,而实体天地以为心。”他认为,天地本无心,以圣人的心为心,圣人心乃是“体天地以为心”,此心即天地生物之心,亦即仁心。也是在说,每一位有良知的人,都不能放弃自己为社会确立以善的文化价值为目标的历史使命。

明人贺时泰对张载的“四为”句非常推崇,他在《冯少墟先生集后序》中说:“先生之言质之横渠之‘四为’,盖已见之行事深切著明,殆匪载之空言者比。”也就是说,张载所说的以“为天地立心”,贯穿着儒家的实学精神,而不是空言。他强调儒者要确立一个目标和信念,树立起一种使命意识,立志成己成物,继善成性。他很明确指出,所谓“天地之心”不是别的,就是“人心”,亦即人的“天德良知”。如果人们失去道德本心,或是非颠倒,那么“天地之心”就“几不立矣”。李二曲也强调能“为天地立心”者,乃“大人之学”,若“此心一毫不与斯世斯民相关,便非天地之心,便非大人之学,便是自私自利之小人儒,便是异端枯寂无用之学”(《四书反身续录·二孟续》)。显然,“为天地立心”,乃属于实学的命题。

张载的“四为”通过立心、立道、继学,最后要达到“开太平”的目标,这涉及人们的价值目标、生命意义、学统传承、社会理想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为天地立心”不仅是张载对自己一生抱负和理想的概括,而且对当时、后世乃至现代的有志之士也都产生了极大的精神激励作用。当今,我们也面临着诸多社会难题,诸如“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所以,如果大家都能自觉地“为天地立心”,努力去唤醒人们的道德本心和良知,承担起我们这个时代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美好,我们的未来就更有希望!

《光明日报》(2019年06月01日11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