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点是辰时。
中国古时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为: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所以现代社说的7点实际上就是古代的辰时。
辰时即食时,又名早时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指上午7时正至上午9时正。在古代,人们认为辰时为龙出没的时辰,因此一般来说,命运比较好,命中的福气很深,另外辰时是五行属土的时辰。
古代的时辰划分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碧腔扰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等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圆慧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悔旦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下午6点是酉时。对应现代时间的17时正至19时正,鸡开始归巢。
如白居易《醉歌》云:“黄鸡则败如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故酉时又叫日入。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十二时辰的形象由来
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古代中国人民(天文学家或道家)仰望天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围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孙启活动。
天长日久,古代中国人民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
马无夜草不肥,牛当然也是如此。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丑时(一点至三点),农枯含家自会起身喂牛。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凌晨三点至五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
晚上六点是酉时。
酉时是17时至19时,即下午5时正至下午7时正,鸡开始归巢。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裂橘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肆圆团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不同时辰的划分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具体时辰如下:
子时23~1点。
丑时1~3点。
寅时3~5点。
卯时5~7点。
辰时7~9点。
巳时9~11点。
午时11~13点。
未时13~15点。
申时15~17点。
酉时17~19点。
戌时19~腔野21点。
亥时21~2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