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二月河小说《康熙大帝》改编而来的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有一位极受观众喜爱的角色,他就是周培公。剧中的周培公富有谋略,数次挽救清朝于危难之际,为康熙鞠躬尽瘁,堪称康熙的第一谋臣。
那么,历史上的周培公果真如此吗?
要讨论这个问题,就得先回答另一个问题:正史上的记载,能否代表真实的历史?
如果能,那么历史上的周培公,与剧中的周培公可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清朝的官方正史中对周培公的描述很少,关于他的记载只是附在《图海传》的后面。可以说,正史对于周培公是一笔带过的。那么,这寥寥几笔中,又记载了周培公哪些事迹呢?
首先,周培公得到康熙赏识与伍次友的推荐并无关系,因为历史上压根没有伍次友这个人。《先贤诗佩》中记载:“周昌,字培公,宛城人。父早丧。先生娠甫十岁,李自成寇荆郢间,母孙夫人殉难死,先生落魄无依。为州卒小吏,旋附显者入都门,充内阁供奉。”
周培公年少时十分不幸,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李自成攻城期间,他的母亲又死于战乱。周培公无依无靠,只能依附于显赫贵族,这才得以进入京城为官。
周培公的第一件大功劳是他平定了察哈尔王的叛乱。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三藩起兵叛乱后,康熙将京城附近的军队全部调往南方,抵御三藩的攻势。三藩的攻势是勉强抵御住了,可京城的防备却陷入空虚。蒙古草原上的察哈尔王见状,决定趁火打劫,起兵叛乱,兵锋直指没有守备的京城。
蒙古人以骑兵为主,从草原到北京城,不过数日,这时再从南方调兵已不可能,京城的形势陷入险境。拯救京城的人,在剧中和历史上分别是两个人。剧中的是周培公,史书上记载的则是图海。
《清史稿》记载察哈尔王叛乱后,图海将满族的家丁家奴全部调集成军,发动他们平定察哈尔王。为了让这群入关后已经沉醉于纵情享乐的老爷兵奋勇作战,图海向全军许诺,打败察哈尔王后将所有战利品分给全体将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这群人过去终究是纵横战场的满族勇士,图海带着他们,成功平定了察哈尔王的叛乱。
剧中关于这段历史的呈现与史书上的记载几乎一致,只不过主导者从图海变成了周培公。
那么,招降,平定三藩之乱的功劳是周培公的吗?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来看,前者周培公确实有功劳,后者却与他没多大关系。
是一员悍将,当年他曾跟随姜瓖反清复明,与清军数次交战。经常亲自冲锋陷阵,勇猛无匹,连百战百胜的八旗精锐都被他打怕了,皆称他为“马鹞子”,以示他的勇猛。投靠清朝后,又与吴三桂十分交好,所以吴三桂起兵后,受到拉拢的也割据了陕西,不听朝廷号令。
康熙皇帝深知陕西的重要性,他立刻请图海再次出山,率军平定占据关内的。图海抵达平凉以后,诸将请求图海下令立马攻城,图海却说道:“仁义之师,先招抚,后攻伐。今奉天威讨叛竖,无虑不克。顾城中生灵数十万,覆巢之下,杀戮必多。当体圣主好生之德,俟其向化。”(《清史稿》)
图海的话传到城内,军民无不感动,的大军也逐渐丧失军心,不愿作战。图海见时机已到,就率军拿下了位于平凉城北的虎山墩,占据了有利地形,将平凉城的粮道切断,并以红衣大炮猛轰军营。
这个故事情节是否感到十分熟悉?没错,这都是剧中周培公的功劳,至于图海则成为一位只知道打仗的莽夫。
那么历史上的周培公呢,他此时在哪里?
周培公出现时,战事已经快结束了。由于内失民心,外无外援,手下将士又失去战斗意志,深知已无战胜图海的可能。其实,割据陕西也有点左右逢源的意味,他既想跟着吴三桂一起造反打天下,又不想失去已经到手的爵位和高官。所以反叛的决心一直不强烈。
与此同时,周培公的同乡在手下担任总兵,他们不愿意与朝廷作对,于是一直劝投降。看见动摇后,他们以蜡丸密报周培公。周培公将此事告知图海,图海决定让周培公进城招降。
周培公孤身一人进城招降的勇气固然可嘉,可平定功劳最大的,却还是图海。就连招降,周培公的同乡也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至于平定三藩之乱,则与周培公更没有关系了。本就不是三藩之一,他充其量只是吴三桂的策应,招降他完全不能与平定了三藩之乱等同。而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仍是图海,周培公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招降以后,周培公到山东任职,因与总兵不合就辞官回乡。直到准噶尔叛乱后,周培公才重新得到启用,被任命为盛京提督。后来,周培公死在了任上。至于绘制《康熙皇舆全览图》,则更是与周培公没有半点关系。
可以看到,如果按官方史书的记载,周培公确实没有多少功劳,剧中他的成就几乎都是属于图海的。那么,文艺形象的周培公和正史中的周培公,哪个才是他呢?
两个答案都有可能是真相。也许真实的周培公真的如文艺作品中的一样,只是满族不愿意承认身为汉人的周培公的功绩,因而把他的功劳全安到了图海身上。只是天下百姓知道真相,因而争相传颂周培公。
也许真实的周培公只是一位还算有能耐的清臣,那些功劳本就是图海的,只是天下的汉人需要一位出色的汉臣,来寄托他们的愿望。
至于哪个才是真相,便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参考资料:
《清史稿》
《先贤诗佩》
知名作家二月河去世了,在此之前,人们几乎忘记了二月河曾经是中国最有影响力和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他著名的“落霞三部曲”即《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这三部小说,不仅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其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影响依然方兴未艾,绵延不绝。而对于他的遗产究竟如何定位,却是另外一个问题。
一、通俗讲史还是歪曲历史?1985年,《康熙大帝》第一卷《宫变》一经出版,就轰动文坛,在随后的几年里,伴随着《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的出版,二月河更是被捧上了天。二月河为什么能成功?一般认为,二月河的小说是典型的通俗文学,他笔下写的历史确实好看,在叙述正史中的历史大事件之外,他还描写了大量奇门遁甲、麻衣神相、拆字打卦、江湖传奇、青楼故事、才子佳人以及宫廷秘闻等方面的内容。看过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的观众们,跟着这些帝王一起经历宫廷斗争和军国大事,却并不会觉得无聊,反而兴味盎然。相比于现在的后宫剧只能把女人之间的故事翻炒出各种狗血的花样来,二月河的文学技巧确实是不知道高到那里去了。
然而,虽然学者们不愿意承认,但是民间对二月河小说的接受可不仅仅是小说那么简单,很多人相信他叙述的真实性,因此仅仅把二月河当成虚构历史的小说家是不够的。因为二月河并不是简单地在戏说历史那么简单,在二月河之前就已经有不少戏说历史的影视文学作品了,比如著名的《宰相刘罗锅》,《戏说乾隆》等等。相比于这些戏说,二月河的作品是基本按照历史脉络来叙述的。康熙皇帝平定鳌拜,经历三藩之乱,收台湾,降服准格尔都是有据可查的史实,可以说在大事件上二月河并没有歪曲历史。
二月河的小说在重大历史事件上是基本符合史实的
此外,二月河的小说之所以看起来可信,也和他对于历史人物的心理有着深刻的洞察力有关。这是写好历史作品的最重要的技能,其实也是历史研究的最重要的技能——这个技能也就是陈寅恪所说的“同情之理解”的能力。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二月河自己就说,单是为了理解雍正这个人物的心理,他就花费了两年的时间。这一点和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成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在他的刻画之下,胤稹(雍正)这样一个深陷在权力斗争漩涡之中的人物,面临着九王夺嫡以及继位之后的险恶处境,其冷酷和残忍的种种行为动机都能够得到十分合理的解释,让人们能够感同身受。在二月河之前已经有不少历史学家们试图改变人们对雍正的丑化印象,但是只有二月河的描写才使得人们对这位冷面皇帝有了真正的认同感。
二月河成功的将雍正从冷酷残忍的暴君塑造成忍辱负重的明君
然而,对于很多批评家们来说问题就坏在二月河的可信度上,如果二月河是完全的戏说历史,就像台湾拍摄的《戏说乾隆》,那人们也就会知道这就是戏说。而二月河的小说对于历史的大体线索是尊重的,甚至对于一些历史现场和细节也有过考证,他的小说对于对清代的饮食服饰、熙巷杂业、蓬门荜户、宫廷庙堂、典章文化、礼仪制度、青楼红粉、勾栏瓦肆、江湖侠勇、绿林大盗,五花八门无不展示,三教九流、七行八作的很多细节都有所涉及。这就使得一般读者其实很难将其小说当中的戏说成分和真实成分分开。
二月河自己常常说他的作品是“小说”和“历史”的结合,但对他众多的读者和观众来说,他所叙述的就是真实的历史。且不说他的小说当中的虚构人物伍次友、高士奇,就说他写的真实人物邬思道、周培公、李卫等等人物,其事迹当中的传奇色彩就是他的虚构。尤其是李卫,随后就出现了以这个人物为主角的系列电视剧《李卫当官》,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李卫当官》所塑造的李卫的形象就是从二月河的小说当中来的,真实的李卫反而因此被掩盖了。一个小说家的小说能够取代人们对真实历史的看法,上一个有这样强大威力的作品还是《三国演义》,然而《三国演义》取得这样的地位用了几百年的时间。
二月河笔下李卫的形象已经取代历史上的李卫了
二、颂扬民族精神还是歌颂皇权?二月河选择清代的三个皇帝作为其作品的叙述主角是有其用意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希望以满清草创之初的那种活力和生机来改变当时他认为的国内文化的萎靡不振的局面。这样的写作目的确实在他的第一部作品《康熙大帝》当中表现的比较明显,在这部小说当中他描写了康熙时代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等重大政治军事功业,更以主要的篇幅表现了康熙作为一个大帝和明君的风采和魄力。
这种文学风格通过电视剧的形式展现出来之后就更加明显了,当康熙王朝的主题曲响起“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的时候,观众们确实能够被一种强大的历史气场所感染,相信当时不少观众听了“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时候,自己也有一种建功立业的冲动。而对于帝王的历史功绩的颂扬,更是营造出一种国家主义的情怀,使得读者和观众能够将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君主的“伟大成就”结合在一起,形成更为密切的共鸣。当影视作品中的康熙站在长城之上,万众军民在下面山呼万岁的时候,读者和观众一定有不少人想要成为这股“历史伟业”当中的一部分。因此,在弘扬民族精神方面,二月河似乎做的不错。
通过将康熙塑造为“千古一帝”,二月河营造了一种强大的历史气场
但是批评也就接踵而至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们都在指出,清代表面上的辉煌和盛世的背后伴随的是古代中国君主专制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文字狱压垮了几代中国人的脊梁,满清权贵的专权更是困扰整个清朝的顽疾,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压力,清朝的问题也绝不是很多人想象当中认为的是乾隆后期宠幸和珅才产生的,而是伴随着整个清朝统治的肿瘤。用这样的历史来弘扬民族精神,难道不是在为专制王权唱赞歌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那句“我真的好像再活五百年”,听起来似乎真的是在为专制帝王招魂。
我们真的要用这种方式来弘扬民族精神吗?
对于这些问题,其实二月河并非是完全回避的,这一点在他的小说当中体现的还是比较明显,比如对于几位君主在维护专制权力上的残忍和自私都有着精准的刻画,而对于几代皇帝统治期间的宫廷斗争也描写得十分真实。就比如康熙后期发生的九王夺嫡事件,在这个过程中,父子反目,兄弟相残,人们在争夺权力当中体现出来的那种被权力异化的可怖面目令人印象深刻。哪怕是正面人物康雍乾三代皇帝,在小说当中也时不时体现出一种处心积虑乃至阴险残忍的面目。二月河将他的小说称之为“落霞三部曲”,可见他并不是没有清醒的认识,他知道自己塑造的这个“盛世”,正是中国历史大幅度落后于西方的“落霞”,晚霞就算再美,也要面临黄昏了。
然而在电视屏幕上,康熙和雍正成了近乎于圣人一样的伟大君主,小说对于专制王权的反思几乎完全消失了。但是,你要说是电视剧歪曲了二月河的思想恐怕也未必,虽然二月河描写了专制王权下的种种残酷和黑暗,但是他的整体倾向仍然是在歌颂这些明君圣主的雄才大略。二月河并不是对此完全没有批判的,但是他主题先行的写作方式使得他的反思被自己塑造的这些大帝给压倒了。
看到这样的康熙大帝,谁还会想到要去批判专制皇权呢?
无论二月河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写作目的和文学作品,他的小说确实造成了一个新的传统,那就是将伟大君王的业绩和民族自豪感融为一体的影视——文学传统。这个传统的出现可以说就是以二月河的小说及其改编成影视作品而开端的。在《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之后,这样的作品一部接着一部的出现,比如人们熟知的《汉武大帝》、《大秦帝国》、《贞观长歌》、《朱元璋》(胡军版)等等,人们不断在历史上去寻找那些可以成为人们的精神偶像的伟大君王,歌颂他们的历史业绩,营造一种他们的时代似乎多么美好的印象,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传统专制时代的黑暗,以及绝大多数人只能成为这些伟大君主们的伟业的炮灰的事实。至于近些年出现的宫斗剧,连歌颂君主的伟业都省去了,直接将他们的统治时代塑造的光鲜无比,那就更为等而下之了。
二月河可以说是塑造了大帝文学的传统
文史君说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大量出现,但是仔细看却不难发现,这些影视作品几乎是扎堆的以清代为历史背景,尤其是以清代的康雍乾三个皇帝为背景,单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二月河的小说的巨大影响力。今年不少名人去世的时候我们总是要感慨说“伴随着某某某的去世,一个时代结束了”,二月河却恰恰相反,他的小说或许今天读的人并没有当年那么多了,他对历史的塑造和理解却成为我们当下大众文化的主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月河并不需要去特别的纪念,因为他的影子从未远离我们。
参考文献:《二月河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版。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康熙王朝》伍次友神一样的手段和才能,他最初进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告倒鳌拜为自己的父亲报仇。后参加科举,无意中结识康熙小皇帝。他的才能为当时清王朝进行战略分析,指出所面临的三藩、漕运、河工等根本矛盾,为康熙皇帝的工作指明方向,制定策略。后来伍次友后来的学生周培公,李光地这些小说中重量级人物。无一不是为达清王朝解决根本性难题的栋梁之才。
网络图片
当时康熙伍次友结识,是因为鳌拜为挟制康熙,将济世安排做康熙老师,当举行科举的时候,康熙询问济世自己才学如何,济世说只及秀才,望在两年之内达到进士水平。康熙心有不服,因此决定匿名参加科举考试。而伍次友是一个洒脱、狂放而又颇有正义感的书生。他忧国忧民,不畏权贵,不仅才思敏捷,见解深刻。当伍次友困饿于旅店门口的时候,被明珠相救。苏克沙哈与班布尔善相商,共同搜集鳌拜圈地证据。因此苏克沙哈又隐名造访伍次友和明珠,望他们在应试中关注圈地活动,以争取下层。
网络图片
科举应试之日,伍次友以自拟试题“论圈地乱国”最早交卷。苏克沙哈拿出伍次友的卷子请康熙定夺,康熙阅毕,说要请此人为师,苏克沙哈决定奏请弹劾鳌拜圈地,及康熙提前亲政。班布尔善向鳌拜密告伍次友的卷子,鳌拜大怒,派人搜寻伍次友的下落。鳌拜等权臣反戈一击,并要求捕抓伍次友。康熙赶快小声令魏东亭让伍次友躲藏起来。
网络图片
康熙以龙儿之名造访伍次友,拜伍次友为师。苏麻喇姑对伍次友颇有好感。伍次友对康熙纵论天下大事,并说目前可以扭转局势的人只有索尼。康熙又向伍次友求学,苏麻喇姑对伍次友日益爱慕起来,为他缝了一双新鞋。鳌拜密探报告康熙经常与伍次友来往,班布尔善提议将康熙杀死在伍次友寓处,然后嫁祸于伍次友康熙欲重用伍次友 ,伍次友却请辞离去,苏麻喇姑追上,问他为何舍她而去,伍次友述说原委。
网络图片
伍次友因为家乡的“圈地令”自己祖传的田庄被鳌拜的人强行掠走,伍次友的父亲因此气的暴毙而亡。伍次友参加科举没有根据题目答题,而是写了一篇《圈地乱国论》正好被苏克萨哈盯上用来当枪使对付鳌拜,而康熙也化名龙儿结识了伍次友算是成了伍次友的学生。经过多次接触和谈论,伍次友高屋建瓴的分析大清国的困境和解决之道,以及治国安邦之策。
网络图片
康熙当着明珠的面“夸”伍次友:朕要留下伍次友吧,他不开心,现在他走了真不开心,此人虽是一介书生但目光远大雄视古今可算是一个“布衣天子”,你啊要多动动脑子。明珠眼珠一转:皇上奴才明白,奴才这就去办;康熙:要办,要抓紧办;明珠转身就走。苏麻喇姑听明白了,当场戳穿质问康熙你要杀伍次友?康熙眼看被拆穿只好叫回明珠,说让他去办的是伍次友提到的“三番、漕运、河工”,而这三项中有哪一项是立刻能办的呢?
网络图片
康熙有意留伍次友在朝中任职却被拒绝,康熙问他想要什么尽管开口。伍次友几次想想康熙要苏麻喇姑但是每次到关键时刻都被康熙打断,康熙告诉伍次友:无论是要人还是要物,朕都会答应你(这句话就是告诉伍次友还是要点东西吧,人你就别想了)。康熙还以“后悔”这样的字眼来吓唬伍次友。苏麻喇姑追出来问伍次友为什么,伍次友回答:皇上也是人,也会恩仇必报,即使现在放过我们将来也不得安宁。为啦自己和苏麻喇姑,他隐退是最好的选择。康熙怎么可能放心让伍次友这样一位人物归隐田园呢?最后伍次友也出家了,而他教出来学生也都为康熙所用。想想周培公,伍次友的结局已经非常好了。说明伍次友的选择是多么正确。也说明了伍次友确实很智慧。你说那?
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