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龙

抗日十大英雄人物(抗日十大英雄人物图片)

时间:2024-01-22 21:12:43 作者:几分真心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抗美援朝战争中十大英雄

作者:金宏伟

1950年10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和以美国为首的17个国家,进行了长达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史称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也是美国强加的、不得不打的一场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打出了国威、军威,中队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从鸭绿江畔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荣立三等功以上指战员302724名,被授予英雄、模范称号和特等功人员502名,分别为:特级英雄两名,一级英雄50名,一级模范4名,二级英雄286名,二级模范75名,特等功85名。本美篇收集了十位最有影响的英雄。

第一位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湘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与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对决,迫使联合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被授予“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彭德怀在抗美援朝前线最后时刻,登上最前沿阵地

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彭德怀“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第二位杨根思:他是新中国,第一位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1922年出生于江苏泰兴,生前曾任,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第3连连长。抗美援朝战争中,杨根思率全排击退美军8次进攻,只剩他和一受伤士兵。他下令让受伤士兵撤离。

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他抱起最后的炸药包,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电影《英雄儿女》中的英雄王成,喊着:向我开炮!拿起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就是以杨根思为原型人物的。

第三位黄继光:特级战斗英雄,1931年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生前曾任志愿军第15军第135团2营6连通讯员。

在上甘岭战役中,进攻部队受到机枪火力压制,他身体多处受伤,突然迎着敌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堵住敌机枪口,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战后表现方面,赐予黄继光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我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

第四位解秀梅:她是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女战士,1932年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志愿军第68军202师政治部文工队队员。

1951年11月30日,忽然9架敌机从天而降,对我军后方医院,狂轰滥炸,她得知,605团排长李永华因伤重没有出来,她冲进火海救出李永华。一路用身体做掩护,把战友转移到安全地方,事后因为冒死解救伤员,被授予一等功,称为女兵心目中的偶像。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的原型就是谢秀梅。

第五位邱少云:一级战斗英雄,1926年出生于四川省铜梁县,生前是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

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潜伏部队,他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

第六位 杨育才:一级战斗英雄,1926年出生于陕西省汉中,生前曾任,志愿军第68军第203师第607团侦察排副排长、副团长、副师长等职。

在抗美援朝战争夏季反击战役中,他率侦察班,化装奇袭'白虎团',斩断虎头于金城,荣获特等功奖旗一面,上书:英勇插入敌心脏,捣毁匪窠建奇功。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的主人公严伟才的原型就是他。

第七位 张桃芳:二级狙击英雄,1931年出生于江苏兴化,生前曾是,志愿军24军214团8连狙击手。

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在537高地利用一支机瞄的(没有瞄准镜)莫辛纳甘步枪,创下击杀或毙伤214名敌人(全部是美军)的击杀纪录。

第八位 王海:一级战斗英雄,1926年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生前曾任,志愿军空军3师9团1大队大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领年轻的我空军'王海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击伤美机29架,荣立集体一等功;他本人击落敌机四架、击伤五架,先后荣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

第九位 罗盛教:一级模范,1931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生前曾任,志愿军第47军第141师侦察队文书。

1952年1月2日,罗盛教在朝鲜平安南道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三次跳入冰窟中抢救落水朝鲜儿童而不幸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朝鲜政府为他修建了纪念碑和墓,并授予他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第十位孙占元:一级战斗英雄,1925年出生于河南省林县,生前曾任,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连排长。

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率突击排对2号阵地实施反击,双腿被敌炮弹炸断,以坚强的意志来回爬行指挥,用机枪掩护战士易才学摧毁3个火力点。敌人反扑过来,他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80余人。当敌军拥上阵地时,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与敌同归于尽。

当然还有很多无名英雄,例如宁可冻死也要坚守阵地的冰雕连,就是靠着一把炒面(不是现在的炒面,是和出的面疙瘩直接炒)吃一把雪,他们用落后敌人的武器装备,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打出了军威国威!为我国和平发展奠定了好的国际环境。

向抗美援朝的英雄致敬!

向抗美援朝的烈士致敬!

图文来自于网络

编辑/制作:金宏伟

本篇为原创作品,版权所有,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观赏!

2023年7月12日

清明节缅怀先烈的手抄报图片和内容,喜欢的收藏,关注我随时更新

中国烈士纪念日,是纪念中国烈士的法定纪念日。

一、设立烈士纪念日意义:

1、设立历史纪念日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2、设立历史纪念日不仅是缅怀致敬 更是熔铸信仰与精神传承。

3、设更好地认同英雄,就是认同正确的价值观;追随英雄,就是追随真善美;颂扬英雄,就是颂扬正能量。

4、设立历史纪念日更好地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有积极推动作用。

5、设立历史纪念日弘扬烈士精神,对于我们更好地培养下一代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确保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顺利发展,有重大意义。

6、设立历史纪念日:纪念烈士带着亿万国人英雄先辈的无限崇敬与感恩之心。

7、设立历史纪念日,使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烈士纪念日,如此的国家纪念日才能在代代人中传承宝贵的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让国家的接班人在思想上和意志上更多继承历史上英雄先辈的伟大品质。烈士纪念日不仅仅是个国家最高级别的纪念活动或仪式,它更是个让青年人受烈士精神熏陶的机会,只有让青年人更多参与到烈士纪念日当中,也才能锻造中华民族更加坚毅而崇高的品格。

8、设立历史纪念日意在当今 激发复兴力量:

通过历史纪念日更好地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有积极推动作用。对追寻正义、反抗压迫侵略、自我牺牲精神。

【赵尚志】

赵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汉族,热河朝阳(现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员之一。

1925年夏加入中国,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之后,赵尚志领导创建巴彦抗日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36军独立师)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

赵尚志嗓门很大,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1942年2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重伤被俘后血尽而死。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不会停止……

【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1948年5月25日)是中国解放军军人,1948年在国共内战中阵亡。 生平 董存瑞1929年生于河北省怀来县的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 1948年5月25日,解放军攻打中华政府军驻守的隆化城。董存瑞所在连队负责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据说,在冲锋时,遭到一个桥型暗堡的猛烈火力封锁。董存瑞便抱起炸药包,准备进行爆破。冲至桥下后,发现桥型暗堡距地面过高,也没有地方可以放置炸药包。董存瑞便用手托起炸药包,拉燃导火索,与暗堡同归于尽。董存瑞的行为,使得他成了中国宣传的著名战斗英雄。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有董存瑞的墓地和纪念碑,碑上刻着朱德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个男孩叫张嘎,他聪明勇敢,绰号“嘎小子"。

在鬼子的一次突袭中,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打死,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叔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绝,他决心报仇,毅然出发去寻找打鬼子的地区队伍。

在路上,他误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当作汉奸,想缴他的枪而闹出笑话。后来,人小鬼大的嘎小子乔装打扮成卖西瓜的小贩,缴了胖翻译的“真家伙”。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回去,他竟动了“嘎”气,将枪藏到了老鸹窝里,因而受到批评关了禁闭。经过区队长的教育,嘎子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在一次战斗中,他受了伤在老乡家里修养。游击队攻打敌人岗楼时,他偷偷从老乡家里跑回参战,不幸在进城侦察时被捕。在敌人面前,嘎子刚强不屈,并在战斗中逃了出来,他配合游击队拔掉岗楼,救出了钟亮。战斗胜利了,区队长代表部队表扬了嘎子,奖励给他一支真正的小手枪。嘎子终于成了一名出色的小侦察员。

【刘胡兰】

胡兰,女,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刘胡兰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还帮助战士们运送,一直忙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来。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小交通员潘冬子

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1938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抗日十大名将,不朽的英雄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国民革命军的一众杰出将领奔赴抗日战场,崎岖百战,经过前后八年的浴血奋战,最终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这其中,有十位杰出的名将,薛岳、卫立煌、傅作义、罗卓英、关麟征、孙立人、胡宗南、孙连仲、杜聿明、王耀武,各自斩获辉煌,然而,他们的人生结局却千差万别。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王耀武的战斗历程。这位山东泰安人毕业于黄埔三期,参与过东征、北伐,甚至曾率部围剿红军。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重要战役。在万家岭战役中,他与日军激战,毙敌四千余人,最终取得了胜利。不久后,他升任74军军长,参加了一系列的会战。战功卓著,他最终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并成为受降主官。然而,他的战后命运坎坷,曾被俘虏,后来获得特赦,但却不得不经历一段风雨飘摇的生活,最终享年六十五岁。

接下来,我们转向杜聿明,一位来自陕西米脂的将领。他毕业于黄埔一期,曾担任73旅旅长,参与古北口之战,后来升任陆军装甲团团长,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的部队扩编为200师,不久后升任第五军军长。在战斗中,他率部攻占昆仑关,重创了日军第五师团,赢得了昆仑关大捷。他还领导远征军第一路,进入缅甸作战。然而,杜聿明的战争生涯充满了坎坷,最终淮海战役败北,被俘虏,虽然后来获得特赦,但他的壮年岁月在战火中度过,最终享年七十七岁。

关麟征,陕西西安人,黄埔一期毕业生,在东征、北伐、中原大战和红军围剿中都有积极参与。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升任52军军长,参加了保定、漳河战役以及台儿庄会战。在战斗中,他率部重创日军,因此被誉为"关铁拳"。关麟征的勇猛冲锋故事在军界传为佳话,他率部参加了众多重要战役,最终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担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陆军总司令。然而,他后来辞去官职,退出军界,寓居香港,享年七十五岁。

孙连仲,来自河北雄县的将领,早年加入冯玉祥西北军,后来投靠集团,担任第26路军总指挥。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历任第一军团长、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被称为"孙钢炮"。他的军事生涯一直充满荣耀,官至保定绥靖公署主任、总统府参军长,陆军二级上将。他享年九十八岁,是这十位名将中的长寿者。

最后,让我们看看罗卓英,他来自广东大埔,是保定军校八期炮科毕业生。在东征、北伐、中原大战和红军围剿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了18军军长,参与淞沪会战等战役。他的战绩不断增加,升任第15集团军总司令,还出国远征印缅。他的官职也逐渐上升,最终成为陆军二级上将,担任广东省政府主席、东北行辕副主任等职务。然而,他的生命在六十六岁时就结束了。

这十位名将,各自有着不同的战斗经历和生平命运。他们的战功和贡献被载入了历史,成为了抗

日战争时期的英雄。然而,尽管他们在战场上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但他们的人生结局却截然不同。

其中,王耀武是一位坚韧的将领,曾在多次关键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然而,战后的生活对他来说并不如意,他经历了被俘虏、特赦、官职的起伏,最终在六十五岁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杜聿明则以其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军事才华而著称,但他的军旅生涯同样坎坷。虽然他在战斗中屡次获胜,但淮海战役的失败最终让他被俘虏。尽管后来获得特赦,但这位将军的光辉岁月也在七十七岁时结束。

关麟征则以他的勇气和决心赢得了"关铁拳"的美誉,但他最终选择了辞去官职,退出了军界。他的生活路径颇为曲折,最终在七十五岁时定居香港。

孙连仲则是这十位名将中的长寿者,享年九十八岁。他的军事生涯充满了辉煌,被誉为"孙钢炮",多次参与重要战役,担任重要职务,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杰出军事领袖。

最后,罗卓英的战功和职位逐渐攀升,但他的生命在六十六岁时戛然而止。他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荣耀,为抗日战争贡献了卓越的力量。

这十位名将的故事,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无常。尽管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但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充满了坎坷和曲折。他们的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不朽英雄。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战争虽然残酷,但坚韧和勇气的品质将永远被铭记在人心。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本文作者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盘点东北抗日十大名将,关东军悬赏抓捕:一两黄金一两骨

作者:相忘于江湖

东北是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苏军团灭关东军的终点。

这里既有“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不战而退的耻辱,也有各路英雄前仆后继的悲壮。

这些英雄包括:北大营团长王铁汉,沈阳警察局局长黄显声,绿林好汉张海天,“老英雄”王德林,黑龙江省主席马占,以及东北抗联的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崔庸健等。

在抵抗外侮、保家卫国的过程中,黑土地有无数热血儿女献出了生命。

比如抗日义勇军的李春润、孙永勤、唐聚五、王凤阁、邓铁梅、面可秀等人,以及东北抗联的杨靖宇、宋铁岩、赵尚志、王德泰、李延平、陈荣久、汪雅臣、祁致中、赵一曼等人。

如果一定要在成千上万东北抗日将领中选出十位,会有哪些人呢?

黄显声

第十位,辽宁警务处长兼沈阳公安局长黄显声。

一提到黄显声,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小萝卜头”的老师。

黄显声是辽宁岫岩人,22岁考入北大,“五四”运动后投笔从戎考入东北讲武堂。毕业以后,在东北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并在“九一八”事变前一年受到张学良重用,任辽宁警务处长兼沈阳公安局长。

黄显声抗日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九一八”事变,指挥沈阳警察有组织打响了第一枪;二是未雨绸缪发放,推动了义勇军蜂起;三是参加了长城抗战、卢沟桥抗战,成为抗日英雄。

1938年春,黄显声受周公之邀准备前往延安,不幸被特务秘密抓捕。

第九位,绿林好汉、“辽西抗日英雄”张海天。

张海天是辽宁台安人,在绿林中名声响亮绰号“老北风”。

“九一八事变”后,张海天和胞弟、及长子张秉林揭竿起义,组建了抗日扶民救。大汉奸凌印清以旅长诱降,被张海天将计就计突袭三道沟歼灭日伪军200多人,并在沙岭镇公审处决了凌印清。

随后,张海天加入抗日义勇军任第二、三路军司令,成为“辽西抗日英雄”。

李杜

第八名,“凡有生之日,皆报国之年”的李杜。

李杜,辽宁义县人。小时候读过私塾,20岁弃笔从戎,25岁进入东北讲武堂,从连长逐步升任东北军的师长,“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李杜担任依兰镇守使兼东北军24旅旅长。

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李杜将军马占山、丁超、冯占海等相约抗日。

1932年初的哈尔滨保卫战,李杜身先士卒,多处负伤仍坚守不退。哈尔滨失守后,李杜组织依兰、下江等13县4万余人哈尔滨,受挫后进入山林。1933年初,率余部2000人进入远东。

1936年底,李杜回到上海,被周公推荐为东北抗联军司令,1942年司令部被撤销。

第七名,被延安誉为“民族老英雄”的王德林。

王德林,山东沂水人,21岁只身闯关东,当过木工、窑工、农工和筑路工。

后来,王德林因为不满俄国监工的残暴组织百余人啸聚山林,后被招安为吉林第1旅3营营长,在东北军中结识了李延禄。1931年11月,带领老三营成立抗日救,转战在蛟河、牡丹江一带。

1933年1月,救遭遇日军重兵“进剿”后化整为零,王德林带领伤员、眷属退入远东,后来到了莫斯科还受到斯大林的接见。1933年5月,王德林回国,奔走各地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电视剧《决战江桥》

第六名,“东北游击队总司令”唐聚五。

唐聚五是吉林双城(今属黑龙江)人,满族正黄旗。

唐聚五读过几年私塾,16岁到城里学木工,后来投奔奉军被编入卫队旅。因为作战勇敢很快升任营长,被张学良保送东北讲武堂6期步兵科。“九一八事变”前,唐聚五任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

辽宁义勇军巅峰时有20万人,李春润、孙永勤、王凤阁、邓铁梅和苗可秀等都是其麾下。

1933年3月,唐聚五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全面抗战爆发后,唐聚五任东北游击队总司令,率部战斗在河北、热河一带战。1939年5月18日,唐聚五将军在与日寇战斗中壮烈牺牲.

第五名,“江桥抗战”一战成名的马占山。

马占山,祖籍河北丰润,出生于奉天怀德(今吉林公主岭)。

18岁那年,马占山因为不堪被人污蔑偷马,离家出走当了土匪。日俄战争结束后,马占山被收编成为怀德县的驻军哨官。1911年,26岁的马占山投靠奉军,并在14年后升任骑17师5旅旅长。

发郭松龄倒戈后,马占山活捉郭松龄有功,升任师长、骑2军军长。

1931年11月,马占山在著名的“江桥抗日”一战成名,并在第二年4月联合李杜、丁超和苏炳文等人,组建了东北救国抗日联军,和日军激战5个多月,终因孤军无援于12月退入苏联境内。

崔庸健

第四名,来自朝鲜的“中国通”崔庸健(崔石泉)。

崔庸健,生于朝鲜平安北道龙川郡,曾用名崔石泉。

作为东北抗联的重要组成部分,崔庸健和很多朝鲜青年一样很早就到了中国。而崔庸健不但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还担任过黄埔军校的教官。参加过北伐并加入了组织,还参加了著名的广州起义。

东北三支朝鲜抗日游击队,除了崔庸健还有金将军、金策,但是崔庸健职位最高,曾任抗联第7军军长、第二路军参谋长。抗联余部编为教导旅后,周保中是旅长,张寿钱(李兆麟)是副旅长,崔庸健是参谋长,而金将军、王效明、王明贵、柴世荣都是营长。

崔庸健回国后,参加了朝鲜战争,并在战后升任次帅,是抗联中的第二人。

第三名,关东军悬赏“一两黄金一两骨”的赵尚志。

东北抗联的牺牲令人扼腕叹息,像抗联的军长杨靖宇、赵尚志、王德泰、李延平、陈荣久、汪雅臣、祁致中先后牺牲。而“南杨北赵”的北满抗联领袖赵尚志,被关东军悬赏“一两黄金一两骨”。

赵尚志是热河朝阳人(今属辽宁),黄埔四期,1926年就回哈尔滨组织学运工作,“九一八”之前两次被捕入狱。1932年下半年组建了游击队,并一直战斗在珠河、汤原地区,直到1942年2月牺牲。

赵尚志、陈瀚章是关东军头疼的抗联将领,他们牺牲后都被砍掉头颅“示众”。

第二名,最后的“东北抗联代表”周保中。

建国后,东北抗联幸存的抗联将领,只有周保中,李延禄,冯仲云。

周保中是云南大理人,也是东北抗联高级将领里头唯一的南方人,所以被当地人称为“南蛮子”。周保中青年时期参加了滇军,后进入云南讲武堂。北伐时,周保中是程潜第6军的副团长。

1931年底,留苏归来的周保中到了东北,后进入王德林的救任参谋长。

周保中(中)

周保中曾担任抗联第5军军长,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赵尚志是副总指挥),堪称抗联第三人。1942年秋,率抗联余部700余人进入远东,编为教导旅,周保中任旅长,也是抗联最后的代表人物。

第一名,东北抗联的“精神领袖”杨靖宇。

杨靖宇是河南确山人,也是东北抗联的“精神领袖”。

杨靖宇的地位究竟有多高?从抗战时期的几个例子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1934年1月,苏维埃二大杨靖宇是唯一当选的东北抗联执委;1937年12月,七大筹委会25人,杨靖宇是东北唯一代表;1941年10月,54个国家和地区2000代表参加的世界反法西斯大会,杨靖宇和毛、朱作为敌后根据地代表被列入主席团成员。

杨靖宇将军壮烈牺牲

当然,杨靖宇的伟大还有坚强不屈的抗日血性,不但是后人学习的楷模,还让参与抓捕他的叛徒、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兼参谋长安光勋无地自容当面哭泣,也让亲眼目睹他牺牲的关东军肃然起敬。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关于令人敬佩的抗日英雄的那些故事

1:夏云杰

夏云杰是抗联第6军军长。1936年11月,第6军遭到日军伏击,夏云杰身负重伤,陷入昏迷。带伤转移时,夏云杰突然醒来,高兴地对身边人说:“我梦见日本人被赶跑了,我们骑着马,走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到处都是彩旗和鲜花……”说着说着,泪流满面。不久,夏云杰伤重不治,壮烈牺牲,年仅33岁。?

2:“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姚子青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全面进攻上海,姚子青奉命戍守宝山县城。他带领一个营的士兵,与数倍日军浴血奋战七昼夜,经过激烈的巷战、肉搏战,终因敌众我寡,全营全部壮烈殉国。消息传出,震惊中外。后人作诗歌颂曰:五百健儿齐殉国,中华何止一田横

3“死”字旗:伤时拭血,死后裹身---王建堂

1937年国难当头时,四川学生王建堂投笔从戎。出川之际,年迈的父亲给他送了一面“死”字旗。旗的正中写着一个斗大的“死”字。左右两侧写着几行小字。右边写着:“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左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王建堂备受鼓舞,在抗日战场奋勇杀敌,屡获战功,最终成为了著名的抗日英雄。

这些只是抗日英雄中的一小部分,但却是抗日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史应当铭记,抗日英雄应当受到全部人民的尊敬。

盘点东北抗日十大名将,关东军悬赏抓捕:一两黄金一两骨

作者:相忘于江湖

东北是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苏军团灭关东军的终点。

这里既有“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不战而退的耻辱,也有各路英雄前仆后继的悲壮。

这些英雄包括:北大营团长王铁汉,沈阳警察局局长黄显声,绿林好汉张海天,“老英雄”王德林,黑龙江省主席马占,以及东北抗联的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崔庸健等。

在抵抗外侮、保家卫国的过程中,黑土地有无数热血儿女献出了生命。

比如抗日义勇军的李春润、孙永勤、唐聚五、王凤阁、邓铁梅、面可秀等人,以及东北抗联的杨靖宇、宋铁岩、赵尚志、王德泰、李延平、陈荣久、汪雅臣、祁致中、赵一曼等人。

如果一定要在成千上万东北抗日将领中选出十位,会有哪些人呢?

黄显声

第十位,辽宁警务处长兼沈阳公安局长黄显声。

一提到黄显声,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小萝卜头”的老师。

黄显声是辽宁岫岩人,22岁考入北大,“五四”运动后投笔从戎考入东北讲武堂。毕业以后,在东北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并在“九一八”事变前一年受到张学良重用,任辽宁警务处长兼沈阳公安局长。

黄显声抗日中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九一八”事变,指挥沈阳警察有组织打响了第一枪;二是未雨绸缪发放,推动了义勇军蜂起;三是参加了长城抗战、卢沟桥抗战,成为抗日英雄。

1938年春,黄显声受周公之邀准备前往延安,不幸被特务秘密抓捕。

第九位,绿林好汉、“辽西抗日英雄”张海天。

张海天是辽宁台安人,在绿林中名声响亮绰号“老北风”。

“九一八事变”后,张海天和胞弟、及长子张秉林揭竿起义,组建了抗日扶民救。大汉奸凌印清以旅长诱降,被张海天将计就计突袭三道沟歼灭日伪军200多人,并在沙岭镇公审处决了凌印清。

随后,张海天加入抗日义勇军任第二、三路军司令,成为“辽西抗日英雄”。

李杜

第八名,“凡有生之日,皆报国之年”的李杜。

李杜,辽宁义县人。小时候读过私塾,20岁弃笔从戎,25岁进入东北讲武堂,从连长逐步升任东北军的师长,“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李杜担任依兰镇守使兼东北军24旅旅长。

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李杜将军马占山、丁超、冯占海等相约抗日。

1932年初的哈尔滨保卫战,李杜身先士卒,多处负伤仍坚守不退。哈尔滨失守后,李杜组织依兰、下江等13县4万余人哈尔滨,受挫后进入山林。1933年初,率余部2000人进入远东。

1936年底,李杜回到上海,被周公推荐为东北抗联军司令,1942年司令部被撤销。

第七名,被延安誉为“民族老英雄”的王德林。

王德林,山东沂水人,21岁只身闯关东,当过木工、窑工、农工和筑路工。

后来,王德林因为不满俄国监工的残暴组织百余人啸聚山林,后被招安为吉林第1旅3营营长,在东北军中结识了李延禄。1931年11月,带领老三营成立抗日救,转战在蛟河、牡丹江一带。

1933年1月,救遭遇日军重兵“进剿”后化整为零,王德林带领伤员、眷属退入远东,后来到了莫斯科还受到斯大林的接见。1933年5月,王德林回国,奔走各地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电视剧《决战江桥》

第六名,“东北游击队总司令”唐聚五。

唐聚五是吉林双城(今属黑龙江)人,满族正黄旗。

唐聚五读过几年私塾,16岁到城里学木工,后来投奔奉军被编入卫队旅。因为作战勇敢很快升任营长,被张学良保送东北讲武堂6期步兵科。“九一八事变”前,唐聚五任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

辽宁义勇军巅峰时有20万人,李春润、孙永勤、王凤阁、邓铁梅和苗可秀等都是其麾下。

1933年3月,唐聚五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全面抗战爆发后,唐聚五任东北游击队总司令,率部战斗在河北、热河一带战。1939年5月18日,唐聚五将军在与日寇战斗中壮烈牺牲.

第五名,“江桥抗战”一战成名的马占山。

马占山,祖籍河北丰润,出生于奉天怀德(今吉林公主岭)。

18岁那年,马占山因为不堪被人污蔑偷马,离家出走当了土匪。日俄战争结束后,马占山被收编成为怀德县的驻军哨官。1911年,26岁的马占山投靠奉军,并在14年后升任骑17师5旅旅长。

发郭松龄倒戈后,马占山活捉郭松龄有功,升任师长、骑2军军长。

1931年11月,马占山在著名的“江桥抗日”一战成名,并在第二年4月联合李杜、丁超和苏炳文等人,组建了东北救国抗日联军,和日军激战5个多月,终因孤军无援于12月退入苏联境内。

崔庸健

第四名,来自朝鲜的“中国通”崔庸健(崔石泉)。

崔庸健,生于朝鲜平安北道龙川郡,曾用名崔石泉。

作为东北抗联的重要组成部分,崔庸健和很多朝鲜青年一样很早就到了中国。而崔庸健不但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还担任过黄埔军校的教官。参加过北伐并加入了组织,还参加了著名的广州起义。

东北三支朝鲜抗日游击队,除了崔庸健还有金将军、金策,但是崔庸健职位最高,曾任抗联第7军军长、第二路军参谋长。抗联余部编为教导旅后,周保中是旅长,张寿钱(李兆麟)是副旅长,崔庸健是参谋长,而金将军、王效明、王明贵、柴世荣都是营长。

崔庸健回国后,参加了朝鲜战争,并在战后升任次帅,是抗联中的第二人。

第三名,关东军悬赏“一两黄金一两骨”的赵尚志。

东北抗联的牺牲令人扼腕叹息,像抗联的军长杨靖宇、赵尚志、王德泰、李延平、陈荣久、汪雅臣、祁致中先后牺牲。而“南杨北赵”的北满抗联领袖赵尚志,被关东军悬赏“一两黄金一两骨”。

赵尚志是热河朝阳人(今属辽宁),黄埔四期,1926年就回哈尔滨组织学运工作,“九一八”之前两次被捕入狱。1932年下半年组建了游击队,并一直战斗在珠河、汤原地区,直到1942年2月牺牲。

赵尚志、陈瀚章是关东军头疼的抗联将领,他们牺牲后都被砍掉头颅“示众”。

第二名,最后的“东北抗联代表”周保中。

建国后,东北抗联幸存的抗联将领,只有周保中,李延禄,冯仲云。

周保中是云南大理人,也是东北抗联高级将领里头唯一的南方人,所以被当地人称为“南蛮子”。周保中青年时期参加了滇军,后进入云南讲武堂。北伐时,周保中是程潜第6军的副团长。

1931年底,留苏归来的周保中到了东北,后进入王德林的救任参谋长。

周保中(中)

周保中曾担任抗联第5军军长,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赵尚志是副总指挥),堪称抗联第三人。1942年秋,率抗联余部700余人进入远东,编为教导旅,周保中任旅长,也是抗联最后的代表人物。

第一名,东北抗联的“精神领袖”杨靖宇。

杨靖宇是河南确山人,也是东北抗联的“精神领袖”。

杨靖宇的地位究竟有多高?从抗战时期的几个例子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1934年1月,苏维埃二大杨靖宇是唯一当选的东北抗联执委;1937年12月,七大筹委会25人,杨靖宇是东北唯一代表;1941年10月,54个国家和地区2000代表参加的世界反法西斯大会,杨靖宇和毛、朱作为敌后根据地代表被列入主席团成员。

杨靖宇将军壮烈牺牲

当然,杨靖宇的伟大还有坚强不屈的抗日血性,不但是后人学习的楷模,还让参与抓捕他的叛徒、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兼参谋长安光勋无地自容当面哭泣,也让亲眼目睹他牺牲的关东军肃然起敬。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