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天秤座

三曹是指哪三个人(三曹是指哪三个人关系,谁是兄弟)

时间:2024-01-14 05:43:36 作者:趾高气扬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三苏是竟是父子,盘点三曹是指哪三个人

历史上唐朝和宋朝出现过许多的文学家,其中宋朝的三苏是非常有名的,许多人经常听到他们,但却不知道具体都有谁,究竟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关系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三个著名的文学家,他们不但是父子关系,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关系如何

一、三苏

所谓三苏就是指北宋的散文家苏洵、苏轼、苏辙,他们三人不但被称为三苏,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可以说是文学史家,有着许多的作品流传至今,不少还影响深远,在北宋文学史上影响非常的深远。

二、关系

弄清楚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后,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关系,他们与三国时期的三曹有些类似。三苏三人是父子关系。苏轼、苏辙是苏洵的儿子,苏轼则是苏辙的哥哥,三人的关系也被传位一段佳话,下面是三人简易资料。

1、苏洵

在北宋有许多有名的文人,苏洵就是在其中之一,它是苏澈、苏轼的父亲,非常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关于他的趣事是非常多的,传闻苏洵小时候并不喜欢读书,直到27岁的手才发愤为学,然后考进士和举人的时候都没有考上,于是返回家中闭门苦读,最后通六经和百家血锁,研读学问大有所成。代表作:《六国论》。

2、苏轼

在苏洵、苏轼、苏澈三人中,苏轼的名气可能是最大的,他是父亲的第五个儿子,常被人们叫做东坡居士,因此也有人叫他苏东坡,不仅文学造诣来的,还是著名的书法家,才艺可以说非常的全面,能够诗、词、散文、书画等等,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3、苏辙

虽然苏辙年纪比哥哥苏轼要小,但他确实和苏轼一同考中的进士,而且在官场比哥哥成就更高,曾官至宰相,不过它和王安石却有些瓜葛,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二倍出为河南推官,他的文学才华也很高。代表作:《春尽》。

三曹是指哪三个人

历史上还有三个人是与三苏齐名的,人们把他们叫做曹操,究竟三曹是指哪三个人呢?答案是曹操、曹丕、曹植,其中曹丕与曹植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则是曹植的父亲,三人被称为汉魏政治诗坛三领袖,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都很高,是建安文学的代表。

在政治方面,曹操的格局是最大的,他颇有远见,并懂得政治策略、用人策略,后世对他的评价是最高的。曹丕则是成就比较高的一位,魏国便是由他创立,曹植在政治上相比就要差许多。

在文学方面,曹植的格局是最大的,他的诗曾得到许多人的赞赏,比如南北朝的钟嵘就曾这样评价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他最著名的就是那首七步诗了,其次曹操文学造诣也很高,较弱的则是曹丕。

结语: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对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关系如何有了深入了解,三苏其实是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有着非常高的文学才华,许多人比较熟悉的是东坡相似苏轼,但他的成就显然离不开父亲和弟弟,与之相似的还有三曹,大家不要记混了。

三苏是竟是父子,盘点三曹是指哪三个人

历史上唐朝和宋朝出现过许多的文学家,其中宋朝的三苏是非常有名的,许多人经常听到他们,但却不知道具体都有谁,究竟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关系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三个著名的文学家,他们不但是父子关系,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关系如何

一、三苏

所谓三苏就是指北宋的散文家苏洵、苏轼、苏辙,他们三人不但被称为三苏,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可以说是文学史家,有着许多的作品流传至今,不少还影响深远,在北宋文学史上影响非常的深远。

二、关系

弄清楚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后,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关系,他们与三国时期的三曹有些类似。三苏三人是父子关系。苏轼、苏辙是苏洵的儿子,苏轼则是苏辙的哥哥,三人的关系也被传位一段佳话,下面是三人简易资料。

1、苏洵

在北宋有许多有名的文人,苏洵就是在其中之一,它是苏澈、苏轼的父亲,非常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关于他的趣事是非常多的,传闻苏洵小时候并不喜欢读书,直到27岁的手才发愤为学,然后考进士和举人的时候都没有考上,于是返回家中闭门苦读,最后通六经和百家血锁,研读学问大有所成。代表作:《六国论》。

2、苏轼

在苏洵、苏轼、苏澈三人中,苏轼的名气可能是最大的,他是父亲的第五个儿子,常被人们叫做东坡居士,因此也有人叫他苏东坡,不仅文学造诣来的,还是著名的书法家,才艺可以说非常的全面,能够诗、词、散文、书画等等,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3、苏辙

虽然苏辙年纪比哥哥苏轼要小,但他确实和苏轼一同考中的进士,而且在官场比哥哥成就更高,曾官至宰相,不过它和王安石却有些瓜葛,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二倍出为河南推官,他的文学才华也很高。代表作:《春尽》。

三曹是指哪三个人

历史上还有三个人是与三苏齐名的,人们把他们叫做曹操,究竟三曹是指哪三个人呢?答案是曹操、曹丕、曹植,其中曹丕与曹植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则是曹植的父亲,三人被称为汉魏政治诗坛三领袖,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都很高,是建安文学的代表。

在政治方面,曹操的格局是最大的,他颇有远见,并懂得政治策略、用人策略,后世对他的评价是最高的。曹丕则是成就比较高的一位,魏国便是由他创立,曹植在政治上相比就要差许多。

在文学方面,曹植的格局是最大的,他的诗曾得到许多人的赞赏,比如南北朝的钟嵘就曾这样评价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他最著名的就是那首七步诗了,其次曹操文学造诣也很高,较弱的则是曹丕。

结语: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对三苏是指哪三个人关系如何有了深入了解,三苏其实是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有着非常高的文学才华,许多人比较熟悉的是东坡相似苏轼,但他的成就显然离不开父亲和弟弟,与之相似的还有三曹,大家不要记混了。

品「三曹」经典诗词,赏建安文学代表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因他们父子兄弟间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一代霸主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的奠基人。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经典诗歌】

名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名句: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名句: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名句: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却东西门行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魏文帝曹丕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黄初七年五月病逝于洛阳,时年40岁。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经典诗歌】

名句: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名句: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杂诗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名句: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杂诗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名句:弦歌发中流,悲响有余音

清河作

方舟戏长水,湛澹自浮沉。

弦歌发中流,悲响有余音。

音声入君怀,凄怆伤人心。

心伤安所念,但愿恩情深。

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

八斗之才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经典诗歌】

名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名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名句: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杂诗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名句: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

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名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名句: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美女篇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名句: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杂诗

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名句: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公宴诗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

神飚接丹毂,轻辇随风移。

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名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赠白马王彪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

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

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

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

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纾。

郁纾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

苍蝇间白黑,谗巧反亲疏。

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

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

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

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

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

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

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

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

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

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

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

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图文均来自网络

正史上,曹冲、曹彰、曹植是怎么死的?是被曹丕害死的吗

曹冲、曹彰、曹植,是曹丕的兄弟,也是曹丕争夺世子之位的对手。那么,曹丕夺得世子之位,以及登基当上皇帝后,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兄弟?正史上,曹冲、曹彰、曹植都是怎么死的?

一、曹冲

曹冲,曹操的幼子,非常聪明仁爱。

三国时期,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但是大象很大,没有办法称重。大臣拿不出应对之策,曹冲让人将大象赶到船上面,记下船的吃水深度,然后又在船上装石头,其吃水深度和大象在船上相同时,将石头的重量称重出来,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曹冲除了聪明之外,还很善良。曹操的马鞍放在仓库中被老鼠啃啮了,官吏仓库的吏役非常害怕,准备绑缚自己的双手去向曹操认罪。曹冲得知此事后,为了救吏役,也将自己的衣服用剪刀剪成了老鼠啃啮的模样。曹操得知自己的马鞍被老鼠咬了后,说自己儿子的衣服放在身边,都被老鼠咬了,马鞍挂在仓库的柱子上,被老鼠啃啮也就不足为奇了,一点也没有责怪吏役。

曹操非常疼爱曹冲,曾多次在大臣面前夸耀曹冲,并有意让曹冲做自己的继承人。曹操的长子曹昂死后,曹丕、曹植等人就蠢蠢欲动,想要争夺世子之位,曹冲也就成了曹丕、曹植等人的竞争对手。影视剧中,曹冲是被毒蛇咬死的。毒蛇的来历非常蹊跷,这让曹操怀疑,儿子是被人害死的,而最可疑之人,就是想争夺世子之位的曹操的几个儿子。曹操让曹植、曹丕等人为曹冲守孝,半夜,曹操前去察看时,其他人都快睡着了,只有曹丕精神紧绷,格外清醒。

看到这一幕,曹操内心也知道是谁害死了曹冲,但曹丕为了权力能狠心杀害弟弟,曹操却不能处死儿子,他只能将此事深埋心底。受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是曹丕杀了曹冲。正史上记载,曹冲是病逝的,并非毒蛇咬死,也非他人所害。曹冲去世后,曹操非常哀痛,曹丕安慰他时,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曹冲死了,曹丕就少一个竞争对手。

二、曹彰

曹彰,是曹操的儿子中武功最强、最会打仗的一个,曹操曾询问儿子们的志向,曹彰是想做大将军。

218年,曹操封曹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让他率兵征讨乌桓。不久后,曹彰又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曹彰“好为将”,但不善文章,打仗能力很强,却不善于治国理政,最终曹操将其排除在了世子之位的人选中,曹彰自身也没有参与世子之争。

演义中,曹操病逝后,曹操传位给了曹丕。曹彰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率10万大军来奔丧,这让曹丕非常慌张,对大臣说:“黄须小弟;平日性刚,深通武艺。今提兵远来,必与孤争王位也。如之奈何?”谏议大夫贾逵站了出来,去为曹丕游说曹彰。贾逵见到曹彰后,质问他:“君侯此来,欲奔丧耶?欲争位耶?”曹彰不敢造反,说:“吾来奔丧,别无异心。”曹彰让大军留在城外,自己去见曹丕。为了打消曹丕的顾虑,曹彰交出了兵权,然后回鄢陵自守。

正史上,曹操患重病后,派人召见曹彰,但曹彰还未赶到,曹操就病逝了。220年,曹丕称帝后,命令曹彰率兵北伐,并平定朔方的土地。曹彰建立功勋后,曹丕给曹彰增加了5000户食邑,使其食邑达到了一万户。221年,曹丕封曹彰为公爵。222年,曹丕又封曹彰为任城王。

223年,曹彰进京朝觐曹丕。在此期间,曹彰暴毙于府中。在此之前,曹彰身体一直很健康,还在带兵征战,而入京后,却突然暴毙而亡,这让人不禁怀疑,曹丕是因为忌惮曹彰兵权太盛而害死曹彰。人们对曹彰之死有2种看法,一是认为其是病逝的。二是觉得他是被曹丕害死的。

三、曹植

曹操、曹植、曹丕,并称“三曹”,三人在文学上都很有建树,是建安文学的代表,其中曹植的才华最好,这也让曹操非常欣赏曹植,而曹植呢?为了争夺世子之位,也在处处讨好曹操,这让曹操一度想将世子之位传给曹植,但是在襄樊之战期间,曹仁被关羽围困,樊城危在旦夕时,曹操想让曹植率兵救援曹仁,但是曹植喝得酩酊大醉,无法接招,这让曹操非常失望。

此事,让曹操意识到,曹植难堪大任,开始向曹丕倾斜。曹操召见自己的谋臣贾诩,询问他的意见。贾诩不想参与世子之争,害怕给自己惹来祸患,但曹操问他,又不得不回答。他对曹操说:“我想起你的老朋友刘表和袁绍了。”刘表和袁绍,临死前都将世子之位传给了次子,导致他们死后,儿子之间爆发内讧,最后皆被曹操所灭。贾诩的话,也让曹操决定传位给曹丕。

曹丕和曹植在争夺世子

之位时,结下了很大的仇怨。曹丕称帝后,就想除掉曹植,但其母亲卞夫人不肯让曹丕杀害曹植。曹丕为了找个理由杀掉曹植,让其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而曹植也奇迹般地在七步之内写出了一首诗,就是著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这首诗后,想起了兄弟之情,眼泪都流了下来。虽然曹植是曹丕的竞争对手,但没有兵权,对曹丕构不成威胁,所以曹丕放过了他。221年,曹丕封曹植为安乡侯。222年,封曹植为鄄城王,223年,封为雍丘王。

演义中和正史上一样,曹丕没有杀害曹植,但始终在防备曹植。226年,曹丕病逝。232年,曹植病逝。

一条渑水河,半部齐国史

文/庞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河不在长,有趣就行。

今天说一下渑水:家乡那条屡见经传的小河。

一、此“渑”念shéng,读错不是你的错!

一看到“渑”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渑(miǎn)池。

渑池,本名黾(miǎn)池,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的渑池县,原是古代当地的一个水池或池塘,因水中滋生黾虫(一种水虫)而得名。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曾在此会盟,史称秦赵会盟或渑池之会、渑池会。

在这次会盟中,赵国上大夫蔺相如与秦王斗智斗勇,表现出色,有关事迹被司马迁记入了《廉颇蔺相如列传》,并选入中学教材,二国会盟的地点——渑池因此广为人知。

但是,本文要说的不是渑池,而是渑水。

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渑池是一个池塘,渑水是一条河流;

渑池在河南,渑水在山东;

渑池的“渑”读miǎn,渑水的“渑”读shéng。

朋友们,你有没有把渑水读成“miǎn水”呀?

如果读错了,并不怪你。毕竟,与渑(miǎn)池相比,渑(shéng)水的知名度要小得多;但是,知名度小并不代表其所承载的故事少。历史上渑水两岸发生的那些故事比秦赵会盟更早,更精彩,更值得去写。

二、时至今日,才知道这条河的名字

渑水又名绳水、汉溱(凑)水,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诸多史籍对此有记载。在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最早在春秋时期的齐鲁地图中明确标注出了渑水。

我的家乡就在渑水附近,姥姥家就在渑水河畔,小时候有时到河边去玩耍,但是一直不知道这条河叫什么名字。母亲把这条河叫东河,那是因为此河位于村庄东侧,不是它真正的名称。

2021年秋,河南、河北、山东北部屡降暴雨,黄河也形成秋汛,漳河、卫河等许多消沉已久的历史名河屡屡出现在新闻报道中。

我突然想到:雨情如此,不知道家乡的状况如何?那些突然从天而降的雨水是通过哪些河道排出去的?

感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我在卫星地图上很快找到了离老家最近的那条河,也就是母亲所说的东河。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我第一次知道这条河的名字原来叫渑(shéng)水。

借助卫星地图上依稀可辨的河道和儿时的记忆,结合有关文献资料的记载,我绘制了较为详细的渑水地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渑水是条小河。用百度地图测了一下,直线距离约30公里。

这个长度,不要和长江黄河比,就是与小清河、淄水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

渑水虽然不长,却是一条很有故事的河流。

下面就从它的源头说起。

三、齐都临淄:东濒淄河,西靠渑水

自古以来,渑水的河道变化不大。

根据史籍记载,此河发源于古代齐国都城临淄小城的西门外。

这里有二个知识点需要注意:

第一,作为古代齐国都城的临淄城(临淄齐国故城)与今天临淄区政府所在地不是一个地方。

临淄齐国故城位于今天临淄主城区东北的齐都镇。历史上这里作为王侯、刺史驻地长达1350多年。自从西周初期齐国在此建都后,历经过姜齐和田齐二个阶段,将近800年的时间,除个别时期外,这里一直是齐国的都城。秦朝时临淄齐国故城成为齐郡的郡治所在地。楚汉战争中刘邦封韩信为齐王,西汉初期刘邦封长子刘肥为齐王,都以临淄齐国故城为治所。三国时期、西晋初期,临淄齐国故城为青州刺史驻地。

公元311年(西晋永嘉五年),青州刺史移驻广固城(今青州市西北,详见下文)。此后,临淄齐国故城的政治地位逐步下降,但是一直到金代仍然不失为郡或县衙署所在地。元朝末年,齐国故城毁于地震。震后,人们在故城以南新建了临淄县城,也就是今天临淄区政府所在地,此后临淄县衙署就都设在新城了。

第二、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齐都临淄包括大城和小城二部分,大城东临淄河,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地方,属外城;小城位于大城西南部,是国君和主要大臣居住的地方,为宫城、内城。二城总周长约21.3公里,总面积达16平方公里。

在遥远的古代,临淄小城(宫城)西门外地下水非常丰富,平地出泉,泉流汇聚成池,古称申池,邻近的城门被称为申门。

当时的申池周边茂林修竹,曲径回廊,水面清流微波,浮光泛金,环境十分优美,是齐国王公贵族宴乐游憩的胜景佳地。

据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北魏时申池边还有古时留下来的树木和竹子。

明代诗人于梦菊在《渑源诗》中这样写道:

雨后松泥屐齿粘,渑源乍觉水清添。

桥南一带垂杨柳,恰趁风前挂酒帘。

可见,一直到了2000多年后的明朝,申池周边仍然风光旖旎,充满诗情画意。据说,直到时期,渑水源头仍绿波粼粼,清澈见底,游鱼可数。

然而,公元前609年,就是在环境优美的申池附近,竟然发生了一起弑君大案。

四、齐懿公是如何被杀于渑水源头的?

据《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夏五月,公游于申池。二人浴于池,歜(chù)以扑抶(chì)职。职怒。歜曰:“人夺女妻而不怒,一抶女庸何伤!”职曰:“与刖其父而弗能病者何如?”乃谋弑懿公,纳诸竹中。归,舍爵而行。齐人立公子元。

上面这段文字生僻字较多,颇为难懂,下面简单翻译一下。

上文中的“公”、“懿公”说的都是齐懿公,也就是齐国第21位国君。“歜”和“职”也都是人名,前者全称为邴歜(bǐng chù),后者全称为阎职(或雍职)。

齐懿公,姓姜名商人,是齐桓公众多个儿子中的一个。

公元前643年秋,齐桓公病危。为了争夺君位,齐桓公的四个儿子(公子无诡、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元)还没等到父亲离世就大打出手,相互攻伐,导致齐桓公无人照看,在饥病交加中孤独死去。

一代枭雄、春秋首霸齐桓公竟然死的如此凄惨。读史至此,顿生无限感慨。吊诡的是:那四个为了争夺君位不顾父亲死活的儿子,后来竟然都坐上齐国国君的宝座。

齐桓公死后,公子无诡(齐中废公)、太子昭(齐桓公指定接班人,齐孝公)、公子潘(齐昭公)先后登上君位。但是,公子商人始终没有放弃夺位野心。公元前613年,齐昭公(公子潘)去世,公子商人杀死昭公之子,即位为君,史称齐懿公。

为了登上齐国君位,齐懿公足足等了30年。但是,对这来之不易的成果,齐懿公并没有珍惜,整天花天酒地,荒淫好色,让国人大失所望。

且说到了公元前609年,也就是齐懿公即位的第五年,齐懿公到申池游玩。在齐懿公的随侍人员中有二个人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前文中提到的邴歜和阎职。

邴歜与齐懿公原有杀父之仇。当年齐懿公为公子时,曾经与邴歜的父亲争夺采邑,未能如愿,因此怀恨在心。齐懿公即位后,邴歜的父亲早已死去,但是齐懿公仍然让人掘开坟墓,把邴歜父亲的脚砍了下来。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邴歜后来竟然担任了齐懿公的车夫。

阎职与齐懿公有夺妻之恨。阎职的妻子非常貌美,却被齐懿公纳入宫中供其淫乐。同样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阎职竟然也在齐懿公身边担任了一个类似于车夫之类的角色——骖乘。

这次齐懿公到申池游玩,邴歜和阎职都参加了。在申池泉水中洗浴时,邴歜用鞭子打了阎职一下,阎职生气了。

邴歜说:“你连妻子被人夺去都不生气,挨一鞭子有什么可生气的?”

阎职回敬道:“你还说我呢!有的人父亲死后被人砍了脚,不是也没见多恼恨吗”。

说来说去,二人都感到羞愧难当,多年来对齐懿公的仇恨被激发出来了,于是合谋杀死了齐懿公,并把尸体藏到了申池边的竹林中。

齐懿公死后,国人恨其生前的骄恣无道,废掉了他的儿子,迎立在卫国避难的公子元即位,史称齐惠公。至此,齐桓公死前参与君位争夺的四个儿子或早或晚、或长或短都登上齐国的君位。

关于这件事,晋代为《左传》作注的杜预写道:“申池,齐南城西门,(鲁)文公十八年,杀(齐)懿公,纳诸竹中,其地多竹木。”

六、赵氏孤儿长大成人,渑源之竹遭殃

关于“申池有竹”的记载还体现在《左传》的另一篇文章中:公元前555年,“乙酉,魏绛、栾盈以下军克邿。赵武、韩起以上军围卢,弗克。十二月戊戌,及秦周,伐雍门之萩。范鞅门于雍门,其御追喜以戈杀犬于门中。孟庄子斩其以为公琴。己亥,焚雍门及西郭、南郭。刘难、士弱率诸侯之师焚申池之竹木。”

这段文字人名、地名太多,很多人不明白说的是咋回事。杜预将其简化为:“赵武、韩起,率诸侯之师,焚申池之竹木”。这就比较简洁明了了。

上文中提到的韩起、赵武、魏绛分别是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的先祖,其中以赵武最为著名,也就是故事《赵氏孤儿》中的那个孤儿。在这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很多人为了保护赵武付出了鲜血和生命。

赵武长大复出后,受到了晋悼公的重用,为延续晋国的霸主地位立下了很多功劳。公元前555年,赵武、韩起率十二家诸侯出兵伐齐。齐国抵挡不住,临淄被围。晋军在临淄城外大肆破坏,“伐雍门之萩”、“焚雍门及西郭、南郭”、“焚申池之竹木”。

在这个记载中,除了需要注意申门外的竹木外,雍门也是当时临淄城的一座城门,和申门一样位于城池西部。史书记载,齐城有门13座,现已探明11座,申门、雍门都在已经探明之列。

上文还提到了“南郭”一词,这里的“南郭”是指当时临淄城南外的居民点或社区。郭为外城。据传,当时齐国国君让一些同族大夫分散居住在临淄城外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别称为东郭、南郭、西郭、北郭。

在历史典故“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原文为南郭处士)就是临淄人,生活在战国时代的齐宣王、齐湣(mǐn)王时期。按常理推测,此人应该家居临淄城外的南郭社区。

六、稷下学宫就在渑水河畔?

作为渑水的源头,申池之水如果不外溢出形成河流,那么就和渑池一样,不过是个有名的水池或池塘而已。

现实中,申池之水向北溢出,顺城流淌,变成了一条小河,即为渑水。

渑水形成后由南向北缓慢流淌,不久接纳了临淄城的一处排水口,河面渐宽,绿波粼粼,潺潺而下,经今临淄齐都镇的长胡同村东,过督府巷东,穿过东、西石桥村,流入邵家圈村。

在邵家圈村,考古人员发掘出了大量战国时期的建筑遗址和齐瓦当等珍贵文物,其中在村后发掘清理出故城排水口一处,排水口以巨石垒砌,分为三层,是当时渑水的又一处补给水源。

邵家圈村渑水河畔还可能是齐国稷(jì)下学宫所在地。

“稷”是临淄大城西北部一个城门的名称,即稷门(有资料认为稷门为临淄南门),据说是祭祀周朝先祖后稷的地方;“稷下”就是临淄城的稷门附近。历史上齐王曾在“稷下”设立学宫,故名“稷下学宫”。

从下图看,“稷下”与今天邵家圈村的位置较为吻合。1946年,考古人员在邵家圈村的渑水河中挖出一方石碑,碑上刻有“稷下”二字,字体正楷双钩阴刻,也可看作稷下学宫就在邵家圈村的例证。

稷下学宫始建于田齐桓公时期,齐宣王时期达到鼎盛,历时150年左右。在其兴盛时期,曾汇集了当时诸子百家中几乎所有的学派,吸引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其中著名的有孟子、荀子、邹衍、淳于髡、申不害、鲁仲连等。当时,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政治倾向,以及国别、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学术见解,互相诘难,从而吸引了当时各个学派的大量学者,使稷下学宫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的学术重镇。

在邵家圈村接纳了城内排水后,渑水继续往北流动,进入今临淄区凤凰镇的王青村境内。

在王青村南,渑水分为西、北两支,向北流的继续称为渑水,向西流的则改叫系水。

按下渑水不表,先说一说系水。

七、渑水、系水,两河同源

在关于古代临淄附近水系的文献资料中,有时见到一条被称为系水的河流。在古代齐国,系水也是一条比较重要的河流。有人经常把渑水、系水和梧河的关系搞混,在此谈一下个人的认识。

在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中,渑水、系水都是在《淄水注》中提及的。原文中,从淄水讲到时水(今乌河),又从时水讲到了系水和渑水。由于系水比渑水更早注入时水,因此作者郦道元用了较大的篇幅先介绍了系水:

(系)水出齐城西南,世谓寒泉。东北流直申门......傍城北流,迳阳门西,水次(岸边)有故封处(从前筑土隆起的地方),所谓齐之稷下也......又北迳临淄城西门,而西流迳梧宫南......又西迳葵丘北......又西北流,注于时。

上文中关于系水的记载,前半部分与本文关于渑水发源、渑系分流的介绍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郦道元也认为稷下学宫在齐城的西北部、渑(系)水岸边。

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在介绍青州府临淄县的河流时,专门列举了渑水,而没有系水。关于渑水,顾祖禹也认为:渑水,在县西。源出故城西南之申池,分为二流,西流曰系水,北流曰渑水。

九年的《临淄县志》中也留下了“渑水与系水同源”的记载。

在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图集》中,有多个朝代的地图中标注有渑水,而未见系水。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渑水和系水最初是同一条河流,即从发源地申池到王青村南这一段既可以称为渑水,也可叫系水。

系水在王青村南与渑水分道扬镳后,向西先流至柴家疃村。柴家疃村原名柴家滩,村内有座名叫包山的沙石山,传说原为齐国囤积柴草之地,旧县志记载此地曾为西汉齐悼惠王刘肥之子、营侯刘信都的封邑。

过了柴家疃,系水继续向西流至温家岸村,与康浪河交汇。过了温家岸村,在梧台村南与澅(huà,同“画”)水交汇。

梧台村北有梧山,南有系水,风水极佳,齐国在此建有行宫,称为梧宫。公元前331年,屈原受楚怀王派遣出使齐国,下榻于系水河畔的梧宫,最终说服齐王与楚国联手,共同对付秦国。随后,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国君在楚国郢都会集,顺利结成“合纵”联盟。

过梧台村后,系水继续向西北流去,最后在凤凰镇桐林村附近注入时水(今乌河)。

有的资料中,还会见到“梧河”的提法,主流观点认为梧河即系水的别称,可能是由于系水流经梧宫附近的缘故。

在山东地图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的《淄博市地图》上,系水被标注为运粮河,目前在运粮河边还建有湿地公园。

临淄运粮河原是古代齐国的一条漕运河流,走向基本与系水一致。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开始挖掘运河,如楚国的子胥渎、吴国的邗沟、魏国的鸿沟等。从齐国来看,主要河流都是南北走向的,如淄水、渑水、时水等,缺少东西向的水路联系。

系水虽然是条小河,但是如果依托系水河道向东延伸至淄水,向西借助时水西枝连接济水,可以贯通淄水和济水二条大河,而通过济水即可通往中原大地。

我想,聪明智慧的古齐人民是会做出明智选择的。

根据文献记载,古代时水西枝经常断流,故又称乾(干)时,上面描述的这条运粮河并不能全天候运行,但是由于这条运河的系水段与渑水、康浪河、澅水等多条河流交汇,水量有保证,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是能发挥作用的。

八、沧浪之水,原来在此!

继续说渑水。

在山东地图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的《淄博市地图》上,渑水还有一条支流发源于柴家疃村北,向北在北石桥村北注入渑水。但是,地图上没有标注这条河的名字,也没查到相关资料,在此就不说了。

在王青村南与系水分道扬镳后,渑水干流继续向临淄西北方向流去,短暂流经广饶县西南后,在入博兴县前与一条著名的河流——康浪河相汇。

据传,当年的孔子、孟子都曾在康浪河畔听到一首名为《孺子歌》的民谣:“沧浪之清兮,可以濯(zhuó)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孟子在其著述《离娄上》中专门写道: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

这大概是“沧浪之水”最早的出处,这里的“沧浪水”说的就是康浪河。

康浪河,古称沧浪水、康浪水,历史上发源于齐国故城以西的西河头村村南,与渑水源头一样,也是平地出泉,泉涌成河。西河头村原名甘河头村,想必当年的康浪河源头泉水旺盛,水质甘甜。现在西河头村内康浪河河道已被填平盖房,村西尚有一段残存河道。

康浪河形成后,向北流到今天临淄凤凰镇的温家岸村西,与东来的系水(运粮河)交汇。历史上,这里发生过一个“宁戚饭牛”故事。

春秋时期,有个叫宁戚的卫国人想到齐国谋取职位,苦于无法接近当时的齐国国君齐桓公,就流浪在康浪河边以放牛为生。

有一天,齐桓公一行外出来到康浪河边。正常情况下,普通人见到齐桓公的车队都要回避,但是宁戚不但没有回避,反而一边敲着牛角一边大声歌唱:康浪之水白石澜,中有鲤鱼长尺半。生不逢尧与舜禅,短褐单衣才至骭.....

齐桓公见宁戚与众不同,就把他叫到车前攀谈起来。没想到,二人谈得非常投机,不知不觉中天就黑了。齐桓公命人点起火把,并给宁戚拿一套官服来。手下人劝谏说:“宁戚是卫国人,离我们不是很远。如果您想重用他,不如派人先去打听打听他的情况,如果他确实是个贤能的人,再重用他也不为迟啊。”

齐桓公却说:“不可!到卫国打听情况,难免会听到这个人的一些小毛病。因为一些小毛病,而忽视一个人的长处,这是许多君主错失人才的原因。况且一个人很难做到十全十美,治国理政只用他的长处就行了。”

于是,宁戚被任命为齐国的大司田,与管仲共同辅佐桓公成就了一番霸业。

这个典故又叫“齐桓公举火爵宁戚”,后来成为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著名案例。

到了清初,当时的文坛领袖、桓台人王渔洋多次游览康浪河畔的“宁戚饭牛处”,并在《临淄道中》一诗中写到:“驱车一回首,西眄(miǎn)康浪源。不见饭牛人,狂歌夜火间。一朝蹑卿相,通国称其贤。”

康浪河与系水交汇后,一部分河水与系水一起注入时水,另一部分河水继续向北流淌,最后在临近博兴县界时与渑水汇合。

此后,这条河不再叫康浪河,而是继续称为渑水。

九、姑棼行宫旧址上建起华东碑林

与康浪河汇合后,渑水继续向西北方向流去,不久就来到博兴县兴福镇政府驻地。

兴福镇政府驻地原是一个自然村,名字就叫兴福村,又叫兴福街。由于村庄太大,人口密集,后来被分为四个行政村,即兴一村、兴二村、兴三村、兴四村。

殷商时期这里属于薄(蒲)姑国。此地前有渑水,后有贝丘,襟怀圣水,背倚宝山,薄姑人曾在渑水以北筑土为坛,作为祭拜天地和祖先的场所。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在这里修建了离宫,由于薄姑又名姑棼(fén),因此被称为姑棼行宫。

相传,当年孔子在齐国时,曾到姑棼游览,看到有人比试射箭,发出了“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的感慨,这句话后来被收入了《论语.八佾(yì)》。公元前331年,屈原出使齐国时,也曾到姑棼行宫游览。

到了汉代,这里修建了洪福寺,人丁兴旺,商贾云集,贸易发达,并取名为兴福街。明代万历年间又修建了炉姑庙、百子殿、玉皇阁等道教庙观,逐渐成为香火鼎盛的丛林胜境。有一篇名为《渑阳赋》的文章曾这样描绘当时的盛况:“洪福古寺,增众千五,梵宫浮屠,晨钟暮鼓”。

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洪福寺年久失修,逐渐荒废了。

到了1993年,在兴福镇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民间筹资200余万元,于汉代洪福寺故地修建了洪福园。

洪福园位于兴福镇兴一村南侧,占地50余亩。园内有九级洪福宝塔、文化大殿、玉皇殿、百子殿、炉姑庙、三贤祠等仿古建筑11座;栽植花卉、树木2万余株。

最值得一提的是园中的华东碑林,珍藏有费孝通、王光英、程思远、沈鹏、欧阳中石以及陈立夫、蒋纬国以及宗教界和日、韩、泰等国名家题词碑150多块,蔚为壮观,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者众,使洪福园声名远播,成为博兴县文化旅游的靓丽名片。

今天的兴福镇是博兴县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上世纪90年代,这里曾以“兴福现象”名噪全国,如今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厨都”、“板材之乡”。有人说,这是洪福园神灵保佑的结果。

过了兴福镇,我对渑水有了更多的亲身体验。

老家所在的村庄不属兴福镇,但离兴福村很近,用老人们的话说“到兴福北门只有五里地”,无论是生活习惯、生产方式还是婚娶来往都属于兴福文化圈。

兴福村自古贸易发达,是个远近闻名的大集市。小时候,我们村的人一般是到兴福赶集。从老家所在的村庄到兴福赶集,必过渑水,因此很容易就能勾勒出渑水后面的走向。

离开兴福后,渑水继续向北偏西方向流动,经兴福镇的李韩村东、义和村东、中李村东,进入曹王镇;经曹王镇贾杨村东,进入今湖滨镇(原寨郝乡),经相公村西、南门村西、西门村东,穿过省道316,向北注入预备河(时水故道)。预备河最终注入小清河。

(义和村附近渑水现状,拍摄于2022年1月30日)

对渑水下游的这段流路,最值得一提的是沿岸的相公村和西门村。

十、相公村原来有这么多故事!

先说一下相公村。

相公村原叫襄公村或襄公庄,位于渑水东岸,很早就有人在此居住。村庄西南原有一块高地,古称贝丘或沛丘,据说是由贝壳堆积而成的,故名贝丘。

(相公村附近渑水现状,拍摄于2022年1月30日)

春秋时期,在贝丘引发了一起弑君大案,史称“离宫之难”。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齐国的历史进程,而且赋予了“襄公村”的名称。

据载:公元前686年,时任齐国国君齐襄公出游姑棼(fén)行宫,前往贝丘打猎。就在打猎的过程中,突然蹿出一头野猪。见猎物出现,齐襄公搭箭就射,不料连射三箭都没有射中,惊恐之下从车上摔了下来。

回到住处后,齐襄公发现丢了一只鞋子,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把一个叫费的侍从鞭打了一顿。侍从费出宫后,被蓄谋叛乱的连称、管至父等人劫持,得知齐襄公受伤卧床后,乘机入内杀死了齐襄公。

连称和管至父都是齐国大夫,一年前受齐襄公之命驻守葵丘,双方约定期限为一年。谁知,一年期满后,齐襄公却再也不提换防之事。于是,二人心生怨恨,对齐襄公非常不满。

然而,这并不足以让他们冒巨大的风险去杀死当朝之君。

还有一个原因是,连称有个妹妹是齐襄公的妃子,齐襄公的正妃去世后,本有转正的可能,不料齐襄公却移情别恋于别的女人。连称对此怀恨在心。

但是,仅凭这二个人的力量去弑君篡位似乎还有些势单力薄。

于是,第三个人物出场了。

这个人的名字叫姜无知,史称公孙无知。

公孙无知是齐襄公叔父的儿子。公孙无知的父亲和齐襄公的父亲齐僖公同父同母。齐僖公继承君位后,对公孙无知非常宠爱,从小蓄养在宫中,衣服礼仪与世子齐襄公基本一样。这让齐襄公心中十分不爽。

齐襄公即位后,找了个理由就把公孙无知的待遇裁减了大半。这让公孙无知很不满意,遂生作乱之心。

连称、管至父察觉到了公孙无知的反心,于是派人与其联络。公孙无知大喜过望,三人共同策划了这次弑君事件。

“离宫之难”发生后,公孙无知主政齐国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被其它大臣设计除掉了。此后,二个王室成员姜小白和姜纠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王位争夺战。最后姜小白胜出,成为春秋首霸齐桓公。

齐襄公死后被埋葬在生前打猎的地方,人称襄公冢。今天的相公村就在襄公冢的东北方。也正是从那以后,这个贝丘小村就被称为襄公庄或襄公村了。到了近代,可能是人们觉得“襄”字比较难写难认,就改成了同音的“相”字。

齐襄公葬于贝丘后,不知过了多少年,人们在这里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总是清风拂面、凉风习习。

这里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特的现象呢?有人说齐襄公是真龙天子,龙王布雨、风神行风时,不肯惊扰在此长眠的齐襄公。也有人说当年襄公下葬时,随葬品中有颗避风珠。有了这颗避风珠,不论周边刮多么大的风,到了这里都能化为微风。

当然,这都是传说,至今无人做出科学解释。不过,这一现象却以“风到贝丘细又清”成为“古代博兴八景”之一:贝丘风细。

据说,襄公冢最初的时候高达数丈,但是随着周围人口不断增加,村民多到贝丘取土建房,到明代末年贝丘已几成平地,但襄公冢仍然默矗立。在上世纪那场众所周知的运动中,襄公冢也被夷为平地,终未能逃过此劫。

我姥姥家那个村和相公村毗邻,村民们就在一个坡里种地。母亲曾经告诉我说,相公村边有个“冢子”,小孩子不要到那里去玩。现在想来,那个“冢子”应该就是襄公冢。当时我并不知道“冢子”就是坟墓,但是每次经过母亲所说的“冢子”附近时总感到阴森可怖,不敢靠近,因此从未见过襄公冢的真实面目。

我家在相公村有门亲戚,小时候去过多次,对“风到贝丘细又清”并无多少感受,印象最深的是这个村庄地势很高,想必是从贝丘取土建房的结果吧。

十一、博昌城与骆宾王

说完相公村,再来说西门村。

西门村本身没有什么可说的,这个村的居要姓李,没有姓西门的,和西门庆也没有任何关系。需要说的是,从西门村往东,还有好几个以“门”命名的村庄:南门村、东门村、前门村。

(西门村北大门,拍摄于2022年1月30日)

(西门村附近渑水现状,拍摄于2022年1月30日)

在这些以“门”命名的村庄东南,从省道S323通往齐国故都临淄的公路西侧还有几个名字中带有“城外”的村庄:城外李、城外王(现称城王村)、城外刘、城外徐(以上二村已合并为徐刘村)等。

从上面这些村名来看,在这些“城”“门”附近似乎有一座城池。

不错!那就是春秋时期齐国博昌邑的所在地——博昌城。

博昌城故址位于今博兴县湖滨镇寨郝村南,西临渑水,南有贝丘,现在地面上已经看不到什么东西了。1981年,考古人员曾在这里探得遗存面积5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1.5米,出土了陶罐、瓦、盆、壶、铜削、盘等器物及石造碑1件。

根据记载,博昌城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已有建制,当时为齐国的博昌邑。战国时期设博昌县,治所就在博昌城,仍属齐国。秦朝时博昌县属齐郡,西汉时属千乘郡,东汉、三国、两晋时属乐安国或乐安郡。

南北朝北魏时期,博昌县移置今寿光市,博昌城成为阳信县的治所。

隋朝时,复置博昌县,隶属青州北海郡,治所重回博昌城。公元669年(唐高宗总章二年),博昌县治所移于今博兴县城。五代时期,后唐为避其祖李国昌的讳,改博昌县为博兴县,并沿用至今。

粗略计算了一下,历史上博昌城曾作为县城近千年。

在博昌城的历史上,与骆宾王有一段不解之缘。

骆宾王是浙江义乌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从小才华出众,七岁时就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咏鹅》一诗。

骆宾王大约出生于公元626年,大概在其10岁时,父亲骆履元被授予博昌县令,骆宾王随父母一起来到了当时博昌县的衙署所在地——博昌城。

在博昌城,骆宾王进入县馆学习,接受了严格的系统教育,同时广泛结交文人名士,相互交流切磋,共同提高学识。可以说,正是通过在博昌城的多年苦读和交游,骆宾王从江南神童成长为齐鲁才子。

后来,骆履元在任上突然病逝。父亲死后,骆宾王的仕途命运极为坎坷,既有科场失意、田园归隐,又有入幕为宾、边塞从军,还曾下过大狱。

公元681年春,骆宾王以随员身分到燕齐故地出差。当他进入齐国故地时,一度离博昌城很近。由于他只是一个随员,不能自主安排行程,未能故地重游。但是,博昌城毕竟是骆宾王早年学习生活的地方,父亲死后也葬在此地,感情还是很深的。

于是,骆宾王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与博昌父老书》一文。

这篇文章是作者表露私人情怀最为淋漓尽致,人情味最为浓厚的一篇。文中怀人叙旧,感时叹逝,情怀真挚,语极恳切,特别是“荒经三秋,蔓草滋于旧馆;颓墉四望,拱木多于故人......辽东之城郭犹是:灵乌代谢,汉南之陵谷已非。”等描述充分刻画了县城迁徙后博昌城的败落。

公元684年,骆宾王追随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撰写了千古名文《讨武曌檄》。然而,这场起义仅仅坚持了三个月就失败了。此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空门。

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介绍博昌城时,提到了关于博昌的另一件事:

公元903年,黄巢叛将朱温派部将朱友宁进攻平卢节度使王师范,双方在博昌发生激战。朱友宁围攻博昌一个多月,未能攻克。最后驱赶10余万壮丁在城南筑成土山,这才攻入城中。城陷后,城中男女老幼皆被。

顾祖禹明确指出,这里说的博昌并不是博昌城。当时博昌县县城已经从博昌城迁往今天的博兴县城200多年了。

十二、有酒如渑,有肉如陵

行文至此,关于渑水的流路基本考证完了。

在考证渑水流路的过程中,顺便介绍了一些历史典故。然而,关于渑水的典故包括并不限于以上所说,有些典故是与整条渑水有关的,在上面的考证过程中不便展开,下面补充几条。

先说说“有酒如渑”的典故。

这个典故出自《左传》,根据记载:公元前530年,齐景公前往晋国访问。晋昭公设宴招待齐景公,晋国大夫荀吴陪同。宴会上,两位国君玩起了投壶游戏。齐景公让晋昭公先投。

投掷之前,荀吴替晋昭公祝愿道:“我们这儿的酒像淮水一样多,肉堆起来像高丘(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如果我们主公投中了,晋国就可以做诸侯的统帅。”

结果,晋昭公投中了。

投壶是当时上层社会宴饮时流行的助兴游戏,就是把箭投入壶中,投中多者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在此,晋国君臣却将游戏政治化,试图在气势上压倒齐国。

轮到齐景公了。他拿过箭来,举过头顶,说道:“我们那儿的酒像渑水一样多,肉堆起来像山陵(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如果我投中了这支箭,就会取代晋君成为诸侯统帅”。

说完,一掷而出,箭应声入壶。

一看齐景公也投中了,另一位晋国大夫对荀吴说:“我们晋国本来就是诸侯统帅,何必通过投壶游戏来强化这个事呢?这次游戏后,齐君会看不起我们主公,以后再也不会来了。

荀吴本意是为晋国争光添彩,结果弄巧成拙,搞得很没面子。

齐景公和晋昭公的投壶游戏留下了一个成语:有酒如渑。历史上一些著名诗人和文学作品引用过这个典故。

如,杜甫在《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中写道:如渑之酒常快意,亦知穷愁安在哉;在《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写道:展怀诗诵鲁,割爱酒如渑。

唐代舒元舆在《牡丹赋》上写道:有酒如渑,万坐笙歌。一醉是竞,孰知其他。

北宋黄庭坚在《寄题荣州祖元大师此君轩》一诗中写道:有酒如渑客满门,不可一日无此君。

其它还有很多,就不一一标明作者和出处了,如;

沃愁须底物,况有酒如渑。

无悲田变海,但愿酒为渑。

醉中操翰墨,应仗酒如渑。

每怀人似玉,安得酒如渑。

纵令愁作海,谁送酒如渑。

可怜花满面,岂吝酒如渑。

十三、原来齐桓公是这么死的!

在上面这个典故中,齐景公用渑水而不是淄水来形容本国物产之丰富,说明当时的渑水在水量和名气上应该与淄水有得一比。否则,在齐国已有淄水的情况下,齐景公不会拿一条籍籍无名的小河用于政治博弈。

在古代文献中,还会看到“马羸不渡渑水”、“渑水不冰,瘦马不渡”等说法,一开始不明白其缘由。读了齐景公和晋昭公投壶竞技的典故,个人推测,想必是古时渑水的河面很宽,水量很大,水流湍急,瘦弱的马难以渡过,有的冬天即使其它小河结了冰,渑水也不会结冰。

然而,齐国最重要的河流还是淄水。因此,更多关于渑水的典故是与淄水相提并论的。

比如“先辨淄渑”或“淄渑之辨”。

“先辨淄渑”一词出自《列子·仲尼》:口将爽者先辨淄渑。后人用来泛指事物融合后难以分辨。淄、渑二水的味道不同,分开能辨别,合起来无法分辨。

然而,万事不能绝对化。

春秋时期,齐桓公有个宠臣,名叫易牙,厨艺高超,擅长调味,对味道有惊人的鉴别力,把淄水、渑水两条河中的水混合起来,他一尝就能分出来。《吕氏春秋》曾引用孔子的话说,“淄渑水合者,易牙尝而知之。”《淮南子》一书也写道:“易牙善调五味,渑淄之水尝而知之。”

不过,易牙这个人烹调之技虽高,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小人,历史上与竖貂、开方合称齐桓公身边的“三佞”。

有一次,齐桓公无意间说了一句话:“天下的山珍海味我都吃过了,就是不知道人肉是什么滋味。”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易牙听到后,为博得齐桓公的欢心,回家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将其做成美食,献给了齐桓公。齐桓公吃后赞不绝口,从此对易牙倍加宠爱。

易牙受宠之后,开始干预国政。

当时最受齐桓公信任的大臣是管仲。有一天,易牙试探着对齐桓公说:“如今人们开口管仲,闭口管仲,都不知道国君是谁了!”

这时的齐桓公头脑还算清醒,对易牙说:“我和管仲的关系就像人的身体和手臂大腿(股肱)。有了手臂和大腿,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有了管仲,我才成就了一番事业。这种国家大事,不是你们这种人能够理解的。”

从此,易牙就再不敢向齐桓公说管仲的坏话了。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重,齐桓公前去探望,并就齐国相位的接替人选征求管仲的意见。管仲想先听听齐桓公的想法。

这时,宁戚(详见上文)等人已经去世。齐桓公提出了与管仲关系最好的鲍叔牙。不料,这个人选遭到了管仲的委婉否决。

接着,齐桓公又相继提出了易牙、竖貂和开方三人。对这三个人,管仲毫不客气地否决了。

齐桓公问其缘由,管仲说:“易牙烹子以适君,竖貂自宫以侍君,开方离国弃父以伴君,这都有悖人之常情。为了讨好您,他们连自己的身体、父母子女都可以舍弃,会真心对你好吗?现在,我还活着,他们掀不起什么风浪。我死之后,请务必远离这三个人,否则齐国必乱。

后来,易牙不知怎么知道了这件事,就对鲍叔牙说:管仲能成为相国,是您举荐的结果。现在他快要死了,主公想让您接任相国,管仲却不同意。

鲍叔牙笑道:“管仲不让我接任相国,说明他一心为国家社稷着想,不徇私情。现在我做司寇,驱逐佞臣,正合我意。如果让我接任相国,哪里还会有你们这些人的容身之处?”

易牙讨了个没趣,灰溜溜地走了。

管仲去逝后,一开始齐桓公按照管仲的遗嘱,把易牙等人驱逐出宫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齐桓公觉得离开易牙等人,生活索然寡味,很没意思,就把他们又召了回来。

不久,齐桓公也病倒了。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君位相互攻伐,整个齐国都乱了。这时,易牙等人堵塞齐桓公的寝宫大门,杜绝任何人入内。病中的齐桓公无人照顾,最后在饥病交加中含恨离世,直到多日以后尸臭熏天,蛆虫爬出寝宫,人们才知道齐桓公已经死了。

这个曾经尝遍山珍海味、连人肉都吃过的霸主最后竟然被饿死了!经过这场内乱,齐国霸业开始衰落,中原霸权逐渐移到了晋国。

易牙真小人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在有些地方竟然被尊奉为厨师行业的祖师爷。这与后来有人把管仲称为娼妓业、贸易战的鼻祖一样,让人匪夷所思。

十四、那个摆过“火牛阵”的田单,后来怎么样了?

“淄渑之辨”的典故中提到了齐相管仲,下面这个“淄渑之间”的典故与燕将乐毅有点关系。

管仲和乐毅都是诸葛亮的崇拜对象。诸葛亮在隆中躬耕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公元前284年,齐国正值齐湣王(也就是把南郭先生驱逐出去的那位)时期,乐毅率燕赵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整个齐国只剩下了莒、即墨二座城池。后来,有个叫田单(dān)的齐国宗室贵族挺身而出,在即墨城下大摆火牛阵,击败了燕军,然后乘胜追击,收复了失地。

田单一战成名,在关键时刻挽救了齐国。但是,后来田单也堕落了,染上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有一次,田单准备攻打狄城,事前去请教鲁仲连。鲁仲连也是齐国名臣,以“义不帝秦”名垂青史,《史记》上有专门的《鲁仲连列传》。

鲁仲连直截了当地告诉田单:你这次行动不会成功。

田单有点不服气:当年我在即墨孤城,率领一群破亡余卒,都能大破燕军,光复齐国。现在去攻取一个小小的狄城,怎么会攻不下来呢?”

说完,不辞而别。

后来的结果正如鲁仲连所料:田单围攻狄城三个多月,不能攻克。

这下子,田单服气了,回来问鲁仲连:先生能告诉我攻不下狄城的原因吗?

鲁仲连告诉田单说:当年在即墨,你勤政爱民,生活简朴,深入群众,与士卒们同甘共苦,打成一片。那时候,士卒们都有舍生忘死、为国捐躯的壮志,只要你一声令下,无不积极响应。而现在是什么情况呢?“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娱,黄金横带,而驰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要是能够取胜那才怪了呢!

听了鲁仲连的话,田单立即返回狄城,亲往前线,不避箭矢,擂鼓助威,很快就把狄城攻下了。

在这个典故中,关于渑水的就是一句话:田单黄金横带,骋于淄渑之间。有人说,田单“骋于淄渑之间”是形容其游乐范围很广。

我不这样认为。

淄水、渑水其实就是临淄的护城河,距离极近,二河之间就是临淄城。因此,应该理解为:当时的田单整天身穿华衣美服,在临淄城内游玩嬉戏,逍遥自在,逐渐脱离了群众,失去了人心。

十五、渑水变了!

以上多种文献资料、历史典故表明,古代渑水流域气候温润,水源充沛,环境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北宋时期有个叫王辟之的官员,晚年就隐居在渑水河畔,经常与朋友们一起欢宴赋诗,追古抚今,高谈阔论。后来,他追忆平生经历见闻,编成《渑水燕谈录》一书。此书共十卷,史料性、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是研究北宋历史的必读之书。书中有我国对“瓦当”的最早记载;我国文学史上关于“三苏”的称呼也最早源于此书;“开卷有益”、“高下其手”两个成语也出自此书。

有人这样描述渑水河的美景:河内鱼虾成群结队,清晰可见。河水两岸土质肥沃,盛产荸荠、莲藕等水生植物和水稻等农作物,沿河农家春日引水洇地,银光闪闪,夏日荷花盈塘,稻谷飘香,处处呈现出一派鱼米之乡的江南景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渑水河下游的水已经不多了,但是上游还是水流潺潺,荷香阵阵。当时听人说,临淄区有个西单村,家家户户院前都有一个藕池,让乡亲们羡慕不已。到了九十年代,渑水河下游已经基本没水了,个别河段甚至被填埋阻塞。

(兴福镇义和村附近渑水现状,拍摄于2022年1月30日)

2019年,我回老家的时候,特意到周边地区转了转,发现渑水河道大多已被开垦成耕地,种上了庄稼,不像是一条河了;兴福段河道旁更是厂房店铺鳞次栉比,好一派繁荣景象!

以渑水现在的状况,在雨灾中应该发挥不了多大的排涝作用。打电话询问老家的亲戚,这场雨灾对家乡的影响竟然不大。

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多年的抽水灌溉,当地的地下水位大为下降,大量雨水很快渗入地下。第二个原因是在老家西部还有一条河流。

与渑水一样,这条河也是多次路过,但一直不知道它的名字。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这才知道此河名叫兴福河。

兴福河发源于临淄区朱台镇,当地名叫九曲康浪河,位于康浪河以西,几乎与康浪河平行,从南向北流入博兴县兴福镇,然后折向西流,略成东南西北走向,流至国道205线东侧后,一路沿205线向北汇入预备河(时水故道),与渑水-预备河的交汇处很近,只是位置偏西一些。

我们村的村名中原有一个“台”字,地势比较高,耕地几乎都位于村庄西部,有很多沟渠通往兴福河下游。看来,这次雨灾中没有渗入地下的雨水都通过这些沟渠流入兴福河了。

与渑水相比,兴福河算是保护得比较好的一条河。

我读初中的时候,到镇一中上学必经兴福河,记得兴福河里一直有水。曾经有一段时间,河水红泡绿沫,臭气熏天。当地老百姓说,这是从临淄那边流过来的工业废水。后来人们在河中筑了一道土坝,把来水堵住了。

近几年,淄博市污染治理的力度很大,想必那些排放废水的企业早已被取缔了,兴福河中的拦污土坝也应被拆除了。

兴福河有一条支流,也是发源于临淄,从南向北流动,最后在博兴县曹王镇东鲁村东南汇入兴福河。有的资料称这条河为中兴福河。中兴福河从临淄流入博兴后遇到的第一个村庄叫王海村。

王海村原名望海寨。据说,古时附近有一处清泉,名曰“海眼”,泉水丰涌,站在泉边,向东远眺,能隐约望见东海;故名望海寨;后因村庄周围常年水流汪汪,更名为汪海寨;直到清初,因村内王姓居多,更名为王海寨,后称王海村。

王海村中兴福河上有一座石桥,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史称凤阳桥。该桥拱形三孔,青石筑就,工艺精致、石刻精美,现保存基本完好,行人、车辆依然可以通行,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六、无独有偶,青州也有渑水、康浪河

关于渑水的故事快要讲完了,这时才发现古代青州也有一条河叫渑水。

这条河与我们前面讲的渑水完全不是一条河。此河现在叫北阳河,其下游有时也简称为阳河。

根据《水经注》、《读史方舆纪要》等资料记载,北阳河古称浊水,又名阳水、长沙水,也叫渑水。古代有学者认为,绳、渑有别,发源于临淄古城的那条河叫渑水,发源于青州的那条河叫绳水,这一观点已被郦道元否定了。

在今天的青州市,有北阳河,也有南阳河。南阳河发源于青州西南的玲珑山下,从西南向东北流至驼山西麓,一路接纳山泉,进入青州市区,历史上曾作为一条支流注入北阳河。现在不再汇入北阳河,而是呈西南-东北方向贯穿青州市区,出市区后在张家河村调头转向东南,最后注入弥河。

在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山东地图上,南阳河与北阳河已是二条河流,而且在标注北阳河时专门用括号加上了“渑水”二字。

北阳河全长百余公里,发源于青州西南临近临淄处。古时这里泉眼众多,泉水汇聚成河,从西南向东北流动,进入青州市区后折向北流。在尧王山前,北阳河汇合了多条河流,河床骤然变宽,水流湍急,史称五龙口。

公元311年,也就是永嘉之乱发生的那一年,整个中国北方一片混乱,前赵大将曹嶷(yí)率军攻破原属晋朝的临淄城,见临淄四周地势平旷,无险可守,就在青州尧王山下另筑了一座新城,取名广固城,意为“有大涧甚广,因以为固”。同时把青州、齐郡、临淄县三级政府都迁进城里。从此,广固城取代临淄城成为青州的治所所在。

广固城建在北阳河五龙口附近。对广固城来说,五龙口既是屏障,也是风险源。后来,石虎派人攻打曹嶷,堵住五龙口,水灌广固城,曹嶷被迫请降。再后来,慕容恪围攻段龛(kān),也是用这个办法让段龛投降了。

公元399年,南燕慕容德迁都广固城。仅仅过了十年,东晋大将刘裕率军来到广固城,久攻不下,最后还是用堵塞五龙口的办法攻克了广固城,灭了南燕。

南燕灭亡后,广固城已经毁坏,晋青州刺史羊穆之就在广固城以东修筑了一座新城,因此城位于阳水(北阳河)以东,取名东阳城。这是青州历史上的第三座城池。

青州历史上共有四座古城,除广固城、东阳城外,还有一座叫广县城,位于南阳河以西,是古代青州最早的城池;另一座叫南阳城,位于南阳河以南,始建于隋朝,后成为青州府和益都县的治所所在。

北阳河出青州市区后一路向北,经广饶、寿光入小清河,最后注入渤海莱州湾。

除了渑水(北阳河),青州境内还有一条康浪河,与发源于临淄境内注入渑水的那条河完全重名。

青州的这条康浪河发源于青州东南部与临朐县接壤的灵山西麓,依地势从东南流向西北,在袁路村南与洗耳河汇合后改称洗耳河,最后在谭坊镇状元桥村北汇入弥河,全长20公里,流域面积40平方公里。

青州康浪河流域的文化积淀也非常深厚。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状元卷”的作者——赵秉忠的庄园就在康浪河上游的辛庄村;此外,青州人还把春秋时期“宁戚饭牛”的典故(详见前文)也放在这条河边。

在全国各地对文化旅游业高度重视的今天,很多地方为一个名人故里或典故出处争得不可开交,比如昌乐县和临淄区的“营丘之争”、广饶县和惠民县的“孙武故里之争”。奇怪的是,至今未见青州市和临淄区为康浪河“宁戚饭牛处”的典故发生冲突,可能是宁戚的名气不够大,也可能是这二个地方的文化古迹太多了,还没顾得上。

悠悠万事,千秋渑水。

时至今日,青州市和临淄区的康浪河仍然各叫康浪河,临淄境内的渑水仍然叫渑水(河),然而在山东地图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的《滨州市地图》上,博兴县境内的渑水竟然被标注为了分洪河。

呜呼惜哉!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庞观,齐地齐人,文史爱好者。

壹点号鲁北

父子三人并称三苏,同时入选唐宋八大家之列,可谓文学史奇观

之前学习语文的时候,对于唐宋八大家很是熟悉。包含韩愈、柳宗元以及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和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唐宋八大家,发起了古文运动,改革了散文的文风,在当时可谓声名鹊起。

唐宋八大家

在这里,苏洵、苏轼、苏辙并称的“三苏”,是父子关系。父亲苏洵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都有文章闻名于世,且同时入选八大家之列,可谓文学史奇观了。

1、苏洵的《六国论》

苏洵,苏轼和苏辙的父亲,大器晚成的典型。青年游荡于世界当中,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四十多岁时才名扬天下。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文人,写出了振聋发聩的《六国论》: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苏洵

在文章的一开始,苏洵就直接点出了主要论点,那就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在苏洵看来,秦国之所以灭六国,完成一统天下,是因为其余六国仅仅为了自保而拿土地贿赂秦国,这样使得秦国占据主动权,可以从容的各个击破。

苏洵·六国论

当然,苏洵之所以抛出这样的论点,是因为当时的宋朝面临的和战国时六国所面临的是同样的遭遇,苏洵以史为鉴,希望今日的宋朝不要犯错。作者直接指出: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到了最后,苏洵给宋朝朝廷敲了警钟: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暗喻宋朝统治者,在“六国下矣”。

结合当时宋朝所面临的边疆危机,这篇散文瞬间广为流传也就不足为奇了。

2、苏轼的《赤壁赋》

三苏当中,成就和名气最大的,都是苏轼。

苏轼

苏轼是个全才,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还差点拿了状元。在他的散文当中,最有名气的可谓是他的《赤壁赋》了。

这篇赋体散文,很有骈文的色彩,诸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可谓字字珠玑,词意畅达,读来让人精神一振。尤其是后面几句,不光是语言描述很有特色,还富有哲理性,当属绝世好文。

苏轼·赤壁赋

然后,作者根据赤壁的历史,谈起人生无常: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曹操一代枭雄,曾经在这里雄心万丈;周瑜一代俊杰,曾经在这里成就一世英名,如今,这些都在哪里呢?世事无常,人生无常,只能感叹“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

写到最后,作者抒发了情感,却也表达出了自己对于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段话的意思是:尘世之间,无论什么物体,都各有所属。命中不该是你的,一丝一缕你也无法享有。然而,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的是声音,映入眼帘的是景色,这样的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主所赐予我们的特别恩惠,且无穷无尽,可以使得我们共同享受。

苏轼·赤壁赋

在赤壁,曾留下诗人不少的诗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写得是赤壁,但是与这篇赋相比,有着不小的差异。那篇词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代表了诗人的志向;而这篇赋却更多的描写诗人的超然物外的淡然旷达。尤其是最后附有哲学思辩的论述,使得散文更富有理性色彩。

3、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苏当中,苏辙的名气可以说最小,但是做的官却最大。他曾经官至宰相,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了。

苏辙

苏辙的散文有很多,但是流传最广的却是这篇他19岁写的期望对方引荐的书信,名为《上枢密韩太尉书》,其中的第二段,尤为精彩: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当时的苏辙已经中了进士,但是还很年轻,资历很浅,还需要前辈的提携。苏辙期望得到太尉韩琦的垂青,所以才会写这一文章。这样的文章由于目的性比较强,很容易限制人才思的发挥。但是韩琦位高权重,苏辙又不甘平凡,且不愿趋炎附势,所以这篇文章的写作注定不会流于世俗。所以苏辙找到了一个求见的突破口,那就是写文章的体会,从而引申到养气与作文、阅历、乃至于与韩太尉接见之间的关系,最终写出自己渴望求见的目的。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写到自己的经历,也写出了自己渴望更进一步的发展,“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所以苏辙决定“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而后来到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开了眼界,知晓了这里是天下之中,天下所有好文章都集聚于此,最后夸韩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委婉提出“而辙也未之见焉”。

至此,苏辙的愿望可以说表达的很清楚了。

魏晋时代,有三曹,建安文学在当时独领风骚;唐宋时期,则是三苏在唐宋八大家当中独占鳌头。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