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拥有非常强大的可读性以及可研性。其中诸葛亮这一核心人物更是全书的重点,也是作者理想化的化身。诸葛亮的形象如果去细细品味,会别有一番滋味。《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位高人雅士,是非常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为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这一个角度看到了诸葛亮的伟大,并据此成为儒家的典型形象代表。本文着重从诸葛亮的智慧以及其治理国家两个方面简单探讨了诸葛亮的形象,其中重点说明其在智慧方面的形象。
智慧之化身一说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第一反应就是多智近妖,如果深入去看,这种“智”更有神仙化的倾向,比如第三十八回,就有点明“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所以诸葛亮形象中的智不得不提。首先,诸葛亮更重视战略大局,而略小节。这从隆中对就能够明显看出诸葛亮在战略布局上的造诣,并随《三国演义》剧情的发展,也证明隆中对成为刘备集团最佳的发展战略,而此时的诸葛亮仅 27 岁。《三国演义》中写到“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
其次,在战略上蔑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可谓用兵如神。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这实际从一定程度上是诸葛亮选择了刘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卧龙)本质上并非布衣,而是世家子弟,并且拥有庞大的人际关系网,这种资源可以说在任何一个势力都能够得到重用,但是唯独刘备这里最需要诸葛亮。从而在刘备通过其考验后加入刘备阵营,并且一出山就更是将自己的名号广而告之,即曹军十万进攻刘备,诸葛亮令在营地周边豫山林中设伏,并明确要求关羽领军一千埋伏且放过曹军部队,待南面起火出击烧曹军后勤,张飞另领军一千在另一处设伏,出击信号同样是南面起火,同时命关平、刘封于望坡放火。在诸葛亮眼中火可成百万雄兵。可见诸葛亮的用兵能力。
第三,料敌先机,多智近妖。比如孟达造反情节中,诸葛亮便早已聊到孟达造反必然失败,因为其对司马孟达的计谋、性格等了如指掌,从现代的角度来说,诸葛亮还是一个行为心理学大师,通过掌握对手的详细信息来判断对手的动向。实际在三国演义当中很非常多这样的例子,如夏口设伏曹操败军,再如诸葛亮入川之初便布下八卦阵,后来阻了陆逊大军的乘胜追击。更是用空城计将诸葛亮的智谋提高到神仙的程度。当然八卦阵这种带有玄幻性质,有画蛇添足之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诸葛亮的多智,过分的理想化了。第四,诸葛亮在军事装备上同样非常有造诣,是非常伟大的发明家,像木牛流马、连弩、孔明灯(孔明灯出自北伐时期司马懿围困诸葛亮时)等等,其中孔明灯更是后来热气球的起源。
治世之能臣
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塑造成为了“经纶济世之士”,在全书中是核心人物。在清代毛宗岗父子的评改《三国志演义》中更是将诸葛亮美化得无以复加,如古往今来贤相第一人。他是治世能臣,其强调为官者应不谋私利,廉洁奉公。“得其财帛不自宝,得其子女不自使”是诸葛亮对领军将领的要求,在《自表后主》中更是将诸葛亮的这种为官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作为蜀汉国主之下第一人有此情操非常可贵,更加可贵的是执行严厉的措施治理政治。
为此以儒家为主体,结合法家,兼收道家思想,对于当时来说在治国理念上是非常先进的。并且最终为蜀汉献出生命,自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后,刘备的势力就开始逐步壮大,并在建安二十六年在成都帮助刘备成立蜀汉,诸葛亮成为丞相,主理朝政。当刘备病危,托孤时告诉诸葛亮“可自取”,虽然刘禅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但诸葛亮并未自取,而是尽心尽力辅助刘禅,并最终病逝与五丈原,逝世时尚处于军中,真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儒家形象之代表诸葛亮本是世家子弟,处于统治阶层,但有雅士之风“我本是卧龙岗闲散人”。在刘备三顾茅庐中,第一次上卧龙岗,则听有人吟诗,第二次上卧龙岗再一次听到吟诗(第三十七回),此处可表现诸葛亮的雅士形象 。说明其是文人,而读书一般都是世家子弟的特权,随后种种诸葛亮的种种表现使其成为儒家的形象代表。儒家有一种很重要的思想,古之欲
明明德于天下者……国治理而后天下平。这是大学粒的一段,归纳为内圣外王,用现代的眼光来说,可解释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恒心。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人,他是雅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理想匡世济民;有道德不谋私利,廉洁奉公,体恤百姓,严于律己;有恒心,哪怕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核心人物,其形象可以算作是一类社会阶层的理想化表达,同时也代表了儒家,这有其历史原因。当然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并不需要过度的解读,一般对诸葛亮的认识就是多智近妖,治世之能臣,上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可能有所不足,但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进一步阐明诸葛亮的形象,并正确认识诸葛亮这个人物。
诸葛亮:智慧与忠诚的化身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发明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成为了后世传颂的智慧与忠诚的化身。
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蜀郡隆昌(今四川隆昌)人。他的祖先原是琅琊诸葛氏,后来迁徙至蜀地。诸葛亮年轻时就以博学多才而著称,尤其擅长兵法、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他隐居在南阳的隆中,以种田养羊为生,自号“卧龙”。
刘备,字玄德,蜀汉的创立者,曾三次拜访诸葛亮,请教治国之道。诸葛亮见刘备仁德宽厚,有志于恢复汉室,便答应出山辅佐刘备。自此,诸葛亮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方针。在赤壁之战中,他联合东吴孙权,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刘备称帝后,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国政。他励精图治,改革政治,发展经济,使蜀汉国家日渐强大。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继续致力于国家的发展。他实行“攘外安内”的政策,先平定南方的叛乱,然后北伐中原,与曹魏争夺天下。在五丈原之战中,诸葛亮虽然未能取得胜利,但他的智慧和忠诚感动了后世。
诸葛亮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发明家。他的《出师表》、《诫子书》等文学作品,成为了后世学子学习和效法的典范。他还发明了木牛流马等农具,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诸葛亮在蜀汉中担任要职长达27年,直至病逝于五丈原军中。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忠诚的光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人们敬仰的人物之一。至今,诸葛亮的形象依然深入人心,成为了智慧与忠诚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