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1700字,预计阅读需5分钟。
“娃上初二了,明显觉得娃有点捉摸不透,有时候跟娃说话要看她脸色,说话都得小心翼翼。你越是不让她干啥,她就越是要干啥。多说几句娃就怼:‘你别问了,烦死了’……”西安一位80后妈妈的烦恼戳中了不少家长的痛点。
在班主任眼中,初二学生是什么样的?一位带班多年的初中班主任总结说,初一学生还具有一些小学生的特点,比较在意老师的评价,也没那么叛逆。但到了初二,有的学生把老师的脾气摸透了,摸清了老师的“底线”,知道父母的“软肋”,就变得我行我素,令人头疼。
这就是大家说的“初二现象”。
这届初二很关键
学考地理和生物学成绩
要计入中考总分
这一届初二很重要!因为西安市中考政策发生了变化,从这一届初二开始,生物学和地理的统考成绩计入中考总分。
西安市第三中学教务处副主任阎淑雯指出,初二是各科分化的阶段,是转折点。初二各科的难度要比初一大,又增加了一门物理,孩子们的学习任务重了。要认真对待每一门课,因为中考实际上已下延至八年级,八年级学考地理和生物学成绩要计入中考总分。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和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也关系着中招录取——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学科操作考试等级至少有2科达到B等级以上(含B等级),才具备省级示范高中、市级特色示范高中录取资格。
“初二学生已经不存在所谓的主课、副课之分,很多学科都跟中考挂钩。”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兴庆校区初二班主任陈阳老师说,初二学业负担加重,部分学生在情绪波动期会变得更独立更自我,他们特别希望被尊重、被认可。家长和孩子冲突的点在于,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家长认为孩子还没长大,担心孩子走弯路,不愿意放手。“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要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即便你不赞成孩子的意见,也不要硬碰硬地提出反对意见。”陈阳建议定期召开家庭会议,尊重、倾听孩子,并给予合理化建议。
当孩子回答“烦死了”“别问了”
背后原因是这个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博士、资深教育/心理工作者于涛分析说,初二学生的确会有明显变化。比如,以前孩子回家会主动讲学校里发生的事,讲自己的开心与不开心,但是好像到了初二,回家钻进自己房间,门一关,也不愿意说自己的事,甚至问也问不出来,一问就是“好着呢”,甚至是“烦死了”“别问了”。
再比如,以前跟孩子讲道理,孩子多少都能听进去一些,也不会轻易顶嘴。孩子上了初二,会感觉一夜之间“翅膀硬了”,什么事都有自己的主意,也不听劝,好像家长是在害他一样。个别孩子在初二甚至会有一些极端行为,比如经常用烟头烫自己、用刀片割自己。对家长来说,孩子到了初二,更像是自己面对人生的一道坎。
于涛指出,人的大脑在12岁、13岁左右会发展出逻辑的、抽象的思维能力。同时,孩子也开始质疑习以为常的东西,当质疑没有被很好解答时,就产生了想要挑战权威的强烈冲动。也正是在这个年龄,伙伴之间的感情、同辈对自己的评论,上升为孩子最在意最敏感的问题。孩子的参照系从以前以家长和老师为中心,变成了以脆弱、敏感、易变的同辈人际关系为中心,然而这个年龄的孩子往往并不能处理好这些复杂的问题,所以会生出孤独、无力、消极的感受。这些因素就是所谓“初二现象”背后的真相,这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没有处理好孩子因为持续发育而产生的变化。
孩子发脾气是从家长那学来的
亲子交流模板来了
于涛说:“孩子所有消极的行为,本质上都是在表达自己的诉求。而处理孩子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关键点在于有效理解和回应孩子的诉求。孩子希望得到尊重,得到同伴的尊重,得到老师的认可,得到家长的肯定。这是这个年龄段最普遍也是最敏感的需求,但这个需求往往被家长忽略。家长要意识到孩子经不起那么打击了,更受不了我们当着别人的面数落他,过去可以说的话,现在说不得了。”
有些家长发现,以前孩子很乖很温和,现在却动不动发很大脾气,甚至咆哮摔东西。这种带有破坏性的情绪表达,本质上一定是孩子从家长那里学来的。想要解决孩子发脾气的问题,一定是父母先改变。于涛建议,跟孩子交流,家长可以参考下面的这一“模板”:
第一句,我感到难过
(或者生气等其他负面情绪)
第二句,是因为……
(把不高兴的原因讲出来)
第三句,我希望……
(把自己的诉求直接讲出来)
文|耿艳红
编辑 | 实习生 马凯
审核|杜娟
过年,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广泛、最深入人心的传统节日。过年,也是中国人的团圆节。在这个日子来临之际,无论多远的路,也无论多么艰难的行程,每一个背井离乡的游子都要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同自己的家人团聚,共同守岁度年。这既是千百年来的中华文化,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恪守的制度。
中国人的过年,不同于西方人的圣诞节,虽然二者都有欢聚庆祝、期盼祥和的外在形式,但中国人的过年却包含着更多的文化内涵,比如祖宗崇拜、阖家团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等。由是,中国人的过年就带有了我们自己民族的“宗教”意味,充满着神秘和庄重的仪式感,尤其在一些年长的老人眼里,更有很多特殊的禁忌。
本文发表正值农历庚子年大年初一,我想谈谈我知道的过年禁忌趣事,也为各位头条号的朋友增添一些节日欢乐,顺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称意!
行为上的禁忌:“碎碎平安”的版本纯属虚构,现实中的老奶奶是不舍得再摔一件器物的多年来,我们对那个关于“碎碎平安”的故事耳熟能详,甚至有不少年轻的父母遇到同样的场景真会学着做,但事实上现实中的老奶奶真会这样做吗?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个传说——
大年初一,一家人围在一起,边看电视边聊天包饺子,调皮的小孙子欢蹦乱跳,一不小心就将桌子上的瓷器碰掉了,清脆的响声中,奶奶急忙顺手再摔碎一件东西,并在口中念念有词“岁岁平安、岁岁平安”.....
多年来,我对这个故事是存疑的。
第一,大凡象我这么大年龄的人——故事中那个老奶奶应该比我大许多——对家里的东西是十分珍惜的,不管这件东西用了多长时间、有多么陈旧。如果真遇到孙子打了东西,肯定不会舍得再摔一件,再说,那样收拾卫生也比较麻烦,不符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第二,这种情况出现后,小孙子一定会受到惊吓,甚至会被吓哭,老奶奶这个时候肯定不会顾及什么“碎碎平安”的事,她的本能反应应该是抱着孩子看伤到了没有、吓着了没有,然后安慰他“砸了就砸了,没事、没事”;
第三,大年初一不小心打碎了东西,对于老年人来说肯定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她在心里甚至会打鼓“这一年不定会发生什么不顺心的事”。但是,老年人的化解措施绝对不是开首我介绍的那个版本,农村老太太的作法可能是:仔细地将孙子制造的碎片收拾起来并用红纸包好,一边放在供着神灵的桌子旁,一边默念“岁岁平安”,然后待到正月初五后再扔出去。其实,那时的人很珍惜家中的器物,孙子不小心打碎了东西,她们是真的心疼的,如果在我的儿时那个年代,老人可能会将碎的不重的器物请人“焗”好,还可以再用的。
现在的人,无论是城里的老太太、还是农村的老奶奶都没有这些讲究了,也是打心眼里不再在乎那一件器物了。遇到这样的情况,说不定那些年轻的父母真会漫不经心的把手中正拿着喝水的杯子扔到地下,那清脆的两声响也会给大家带来开心的欢笑呢。
过年的禁忌还有很多,只有一些老年人还在讲究,对于年轻人很多都被当作笑话了我是1968年出生的,论虚岁今年也已经五十有三。过年的禁忌对于我的父辈一代是相当讲究的,而且已经深入骨子里的认真履行;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尤其是出生在农村的,大多懂得这些禁忌,但在执行上却已经不象老一辈的人那样执着;而我的下一代人,则根本就不懂、也不想懂了,对于我给他们讲这些事,他们也就象是听笑话一样。
(一)除夕下午至初二不能洗澡,甚至不能洗头、洗脚、洗衣服。我们北方地区过春节,有接年、摆家堂的民俗,除夕的下午至初二上午这个时间,老人认为已经将列祖列宗请到了家中,洗澡、洗脚这样的事会被认为是对祖宗的大不敬,自己一年的财运会被洗掉。我的岳父母家在海边农村居住,他们过年从除夕开始一直到初二连垃圾都不准倒,也不能扫地,原因也是一样的。在我家里,妻子也恪守他们父辈的这一祖训,我的女儿就不管那一套,每天不洗澡就不舒服,每年都会因为这事娘两个打嘴官司,当然每次都是她妈妈胜利。
(二)大年初一只吃现成的,不能动刀剪,不能喝稀粥,不能吃药。所以,北方地区就有“忙年”的说法,每家都会赶在除夕前做下很多馒头,煎炸蒸煮很多鱼肉下货等等,而在除夕,从下午开始一家人就会围在一起包饺子,足够吃好几天的量。到了正月初一这一天,一家人就只吃现成的,盛上各种各样提前准备好的油炸的、水煮的、气蒸的美肴,尽情的喝酒,享受天伦之乐,而吃饭时只需将除夕剩下的饺子蒸一下就行了。这种讲究虽说是为了避免“动刀会有口舌之争”,但我觉得可能是家庭妇女也不想在这一天再下厨忙活,找一个堂皇的借口罢了。至于,喝粥和吃药会带来穷运和病灾,则完全是过去的人吃不饱和身体多病留下的恐惧症。现在的青年人,一大早就会嚷着要吃清淡的,哪管什么初一、初二了。
(三)“福倒了”不能贴在大门上,而是应该贴在家里。很多人为了图个吉祥语“福到了”,就将“福”字帖在街门上,其实按照老规矩这是不讲究的做法。现在城市的居民一般住的单元门都比较小,不象农村住平房街门分两扇可以帖竖幅对联,而只能在家里、门外贴大一点的福字。这时,就应该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先帖街门的福字、再帖厅堂的福字,最后才能帖“倒福”,表示福到家之意,如果在门外帖“倒福”是什么意思呀?岂不成了让“福”到外边了。
(四)其他方面的禁忌。比如大年三十不串门,这时主要是一家人围在老人身边守岁,追求的是属于一家人的团圆。但在很多地方有除夕串门拜年的习俗,则另当别论了;嫁出去的女儿年三十不能回娘家。其实在我居住的青岛即墨当地,过了小年就不让嫁出去的闺女回娘家了,尤其有兄弟的娘家人怕嫁出去的女儿回家会踩断”根“,这当然是迷信了;另外,大年三十忌向人家讨债,除非特别穷得过不去、或者有意要让欠债者难堪,一般人不会象黄世仁那样在年三十逼债,普遍认为这种行为无论对欠债者、还是讨债者都是不吉利的事。据说,大年三十连小偷都讲职业道德,这个晚上是不出手的,也是为了讨个吉利,确保来年生意兴隆呢。
说话上的禁忌:象我这样五十岁上下年龄的人,小时候过年没有不因为说了不吉利的话而挨打的我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童年是在老家沂蒙山区过的,那时候穷,过年图的就是能够吃上好东西、穿上新衣服,能够放鞭炮、无拘无束地疯玩。但是也有令人敬畏的事,那就是在老人摆好家堂之后,尤其在除夕饺子下锅,要放鞭之时,父亲一脸肃穆,母亲则拉着孩子到一边去,生怕谁一不小心露出乌鸦嘴说了不吉利的话。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那个傻儿子过年的笑话。说的是,一家人有一个傻儿子,除夕之夜下饺子,可能是因为那时候的面没有现在这样精细,就有不少在锅里煮碎了,于是这傻儿子就喊”都破了“,他的父亲听了就很生气,但因为是过年便忍住不发作,可这儿子却看不懂,便一遍遍说,终于还是被气极败坏的父亲打了一巴掌。事后,慈祥的母亲把孩子拉到一边安慰说:过年要说吉利话,饺子碎了不能说“破”了,要说“挣”了....第二年,再包饺子,母亲生怕再弄不好儿子还会说混话,就小心翼翼的包,再下饺子时就非常完整,可这个傻儿子又来讨好他父亲:今年真好,一个也没“挣”。
这个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在旧时的农村过年都会遇到。比如除夕下熟饺子放鞭炮也是个非常重要的仪式,一般要用长杆挑着放,为了不使那长长的鞭炮拖在地上,旁边的人会指挥举杆子的人高举。在青岛即墨这一带“高举”这个词说的很文雅,叫做“高擎”,而当地人“擎”和“穷”是一个发音,为这个事也不知有多少小孩儿挨了冤枉揍。
这些故事都是过去的往事了,现代生活条件好了,日子天天象过年,年轻人更没有了过年的强烈愿望。过个年一家人凑在一起多数人在玩手机,谁还会多说话。即使孩子不小心说了不吉利的话,爷爷奶奶也推当没有听见,哪还舍得去说孙子孙女几句。
所以,我一直说这些讲究为“穷讲究”,越穷的时候人越讲究,现在再穷的人也比我们儿时的富人富的多,自然也就没有那些“穷讲究”了。
【方圆居文化】结语: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其中蕴含的吉祥和喜庆寓意本身就同中国人民追求美好、期盼幸福的文化内涵一脉相承。而讲吉祥话、做吉祥事,避讳不吉利的言行,既是对老人的尊敬,又是对民族文化的敬畏,年轻一代应该传承和发扬这种春节文化;时代在发展,春节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移风易俗。对于春节期间的禁忌,大部分应该发扬光大,但一些不合时宜的规矩却应该修正或摒弃。比如,春节病了不看医、过年不洗澡等,这些可能就有些迂腐了。大家或许都听说过“中二少年”这个词,指的是初中二年级的年轻人,形容他们既幼稚不成熟,同时又怀揣热血梦想,想要改变世界。实际上,这种变化在少年们大约14岁左右出现,十分普遍,因此也有了“14岁现象”的说法。那么,为什么会出现“14岁现象”呢?
首先,价值观的差异不可忽视。在21世纪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少年们与他们的父母成长的环境截然不同。对于80后的父母来说,他们的成长经历对00后的少年们来说可能难以理解。甚至很多00后根本不明白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不同的成长环境势必塑造了不同的价值观。14岁的少年,他们的世界观才刚刚开始形成,因此,这些新生的世界观往往会与父母的观念产生冲突。对于儿童来说,家长的权威还能勉强压制一下,但对于那些热血澎湃的少年们来说,如果父母不能提出让他们接受的理论来解释两代人观念的差异,就会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甚至引发越演越烈的冲突。特别是对于一些农村出身的家长来说,他们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理念,这样的家长势必会与子女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结局很可能是:要么子女被驯服成废人,要么家长反被子女毒打一顿,最终失去了原有的权威。
其次,缺乏人生经验是少年们的一个突出特点。尽管到了中年,父母们也许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这些经验往往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许多少年们会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与父母认为不应该做的事情产生分歧。父母提倡的行为,少年们可能会嫌其太过陈旧。特别是对于那些爱面子的家长来说,如果子女不听从自己的指挥,便会被视作叛逆。而一旦子女失去了对父母的忍耐和迁就,也就很可能导致双方关系的逐渐对立。所以,处于14岁的少年们所在的家庭往往会关系紧张:父母认为子女不懂自己的艰辛心意,而子女则认为父母愚昧无能。
另外,少年们的焦虑也是“14岁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14岁的少年们或许未必理解生活的艰辛,但多少也能模糊地意识到:要想过上好生活,就必须努力奋斗——事实上,那些志向远大的少年们,也是希望努力的,只不过他们往往把努力用在了错误的地方。14岁的少年们,无论是学生还是学徒,都面临着学习上的巨大压力。而这些压力如果得不到缓解,就会转变成焦虑。这种焦虑状态往往会导致少年们情绪的负面变化。然而,在父母眼中,少年们往往被认为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一群。
最后,解决“14岁现象”的关键在于摒弃简单粗暴的方式。在21世纪,采用封建社会的简单粗暴方式来解决家长和子女之间的矛盾已经行不通了。想要解决14岁少年们的问题,首先要平等地与他们进行交流。否则,家长们的一意孤行,不断发表一些无关痛痒的废话大道理,只会导致矛盾更加激化。
10日上午,天津市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在市精神卫生中心(安定医院)举行,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介绍,目前该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每天接诊量都超百人,比2019年翻了一番。从年龄来看,初二到高二的学生人数最多,主要是孩子从14岁左右进入青春期,性格、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从接诊情况看,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所占比重最大,也是让家长特别担心的问题。
该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孙凌介绍,国内进行的首个有关少年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16岁的在校学生中,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排在前5位的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抑郁障碍、抽动障碍。很多家长不了解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不知道这些问题属于神经发育障碍,认为可以随着孩子长大慢慢变好,不知需到专业机构就诊,导致很多多动症孩子到四年级以后才就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虽然目前门诊就诊中情绪问题较多,但也有很多孩子伴有多动问题。很多以情绪症状来就诊的孩子,经系统评估后,往往发现底层原因是注意力、神经发育问题。
孙凌说,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像关注身体健康一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了解孩子每个年龄段的心理发育特点、心理发展任务,掌握如何陪伴孩子成长的方法。家长须以身作则,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认知,遇到问题冷静地帮孩子解决,自行处理不了及时求助专业人员,寻求科学干预。家长要遵循发展规律,给予孩子具体、耐心、冷静的帮助,陪伴孩子健康成长。(记者徐杨)
来源: 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