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常有没有研究过自己的姓氏,有查过它的起源呢?有没有认为同一个姓氏都是起源于一个地方吗?
小编最近读了一些关于姓氏的资料,感觉还蛮有趣的,因为小编的姓氏是常,特意关注了常氏的姓氏起源,今天我就先来介绍一下常姓的起源。
据资料统计,姓氏常是一个多民族的姓氏群体,当然也是多流源的,现如今在姓氏的排行榜上位列第87位,现在人口约占中国总人口的千分之二左右。
据相关史籍记载,常姓第一个起源,就是皇帝属下的两个大臣:常先、常仪。
常先在黄帝时期曾任命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另一个大臣常仪是帝喾(ku第四声,)的次妃,帝挚之母,以占卜月亮从亏到盈再到亏期间的四种状态和对应的日期而著名。
(这里说一个有趣的小链接,因古代“仪”与“娥”同声通用,故后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仪占月附会而成。)
又因黄帝居住的地方轩辕丘,在现在的河南省新郑市的西北,帝喾的都城又在今河南省偃师市。因此可以说中国最早的常氏是出于河南,也就是说姓氏常在五千年前黄帝时期就有了,这个起源是河南常氏。
清朝有著作曾记载,黄帝令常仪占卜月,又任命常先掌管工程,常氏应该是出于此处。这个著作可以佐证常姓的最早来源。
但遗憾的是,常姓在夏商时代的活动却没有详细的资料记载。
常姓的第二个来源是源于古代教义,出自于远古时期领袖舜制定的五典,是以传统的教义为姓氏。五典也就是后世所称的五常。
常也就是典制的意思,在当时又称为“伦”。三纲五常”理论,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核心内容,非常适应封建统治集团的需要,战国时期,在孔子的门徒弟子中,以及儒家学派中,均有以“伦常”为姓氏,或称姓氏伦,或称姓氏常,并且代代相传。
据资料记载,常姓的第三个来源是源于春秋时期吴国始祖泰伯(姬姓),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泰伯因主动让贤到了吴地,并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最早开发江南的先驱。在春秋时期,吴国君王封其宗族的旁系子孙于封地常(今江苏常州),其后人就以封邑地名为姓氏,这就是江苏常氏的由来。
这里有一个有趣小链接,泰伯是春秋时期吴国第一任国君,而春秋吴国的最后一任国君是夫差,后吴国又被越国灭掉(这里就链接上了西施和勾践)。
常氏第四个来源是来自官位,有一个官位是出自唐朝官吏职称“常平署令”,后人以官职的称谓为姓。
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于太府寺(掌管宫廷库藏和贸易)之下设置的“常平署”中的官位,专职掌管平仓往来、平稳粮、帛、盐价格,如同国家物价总局领头。
“常平署令”的官阶为从七品上,下属设有副职若干,分掌各州的分属常平署,称“常平署丞”,相当于各省、市、自治区物价管理局的领头。在这两个官职的后代子孙中,都有以祖上官职称谓为姓氏的,取官职名称第一个字常,后称为常氏。
常姓还有一个来源,是在宋代因需要避讳宋真宗名讳赵恒,凡恒姓者都改为常姓,这为又为常姓家族注入一股新源泉。宋代的时候,常姓已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而这时期,常姓又从湖北、江苏、江西等地迁往福建、广东一带,后又有迁入云南、贵州等地。
回族的常姓,出自元朝时期撒马耳汗人的后裔常志美,是属于汉化后改姓为氏。据史籍记载,常志美,其先祖是现在的乌兹别克人,后迁居到济宁,与当地的常氏联宗遂改姓常。”这就是回族常姓的由来。
最后,比较知名的明国大将常遇春
常遇春祖籍是在浙江台州仙居县一带,后来迁徙到安徽怀远县,在战争胜利归途中病死,因战功显赫,朱元璋将其藏在南京紫金山。
总结以上,姓氏的起
源有地域性、纪念性、职业性、历史性等特点。
我相信,不光常姓的来源由以上各种奇妙的经历变换,其他姓氏起源至今,肯定也有很多曲折的经历,伙伴们如果感兴趣可以研究研究自家的姓氏起源,说不定还能挖出很多有趣的故事。
在历史上,河西走廊不仅是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的主动脉,也是汉族同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带,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汇聚带。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宜农宜牧的自然条件,使得中原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为争夺河西走廊的控制权在历史的长河中展开了漫长的拉锯,塑造了河西走廊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为了加强青年教师、硕博士生对历史人类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认识,探寻西北区域史研究的新路径,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藏区历史与多民族繁荣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于2023年7月29日—8月2日,举行“河西走廊历史与文化学术考察”。本次学术考察由青海师范大学杜常顺教授带队,邀请北京大学赵世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教授作为学术指导,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张生寅研究员、南京大学胡箫白副教授,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年教师张磊、张开、张中磊、贾金晖,湖北大学副研究员许若冰、北京大学博士生马文忠、南京大学博士生韩宾伟,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生武龙飞等人参与了此次考察。本文系田野考察日志。
7月29日
早上8点30分,考察团一行由西宁出发前往甘肃张掖,开始了为期五天的田野考察。中巴车出西宁后,沿张汶高速一路经大通、门源行驶至祁连县峨堡镇。由西宁至俄堡约200公里的路程,在高速没有修通前,这是一段漫长且暗藏风险的旅途。从大通至峨堡,汽车需要翻越数座高耸的达坂。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一旦遇到雨雪天气,汽车随时都面临着人仰马翻的危险。如今,随着高速公路的通车,天堑变通途,不到2个半小时,我们的中巴车就已经驶入了这座丝路古镇。 作为交通要道的峨堡小镇,显然吃到了近年旅游业井喷发展的红利。熙熙攘攘的车流,漂亮的楼房,随处可见的川菜馆,以及时髦的青年男女,都让这座小镇显得十分热闹。然而,就在现代化的街道旁,有一座古城遗址赫然在立,残余的城墙、城门,依稀可见。古老的城池与现代的城镇,交相呼应,十分显眼,很快就引起了各位考察团成员的关注。对青海古城分布十分熟悉的张生寅老师向各位成员介绍了学界对于峨堡古城的断代,指出峨堡古城始建于元代,在峨堡古城周边还有一些断代不明的古城遗址。这些古老的城墙历经风雨,屹立数百年而不倒,见证了这座丝路古镇的兴衰荣辱。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峨堡古城外景
鉴于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在峨堡过多停留。由于峨堡至扁都口段的高速公路尚未竣工,从峨堡镇开始,我们的中巴车就改由宁张公路行驶。从峨堡继续北行不到40公里,汽车就可穿过扁都口,进入甘肃民乐县境内。作为甘青两省的界山,祁连山虽然高峻陡峭、广袤绵延,但在这些曲折的深山中,仍然存在一些天然的隘口,可供两地人民沟通与交流。其中扁都口就是众多隘口中最为便利的一处。扁都口,中古时期称为大斗拔谷,自古就是青海与河西走廊沟通的重要通道,也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与“河西道”南北联结的要冲,“汉唐以来,番夷内犯,王师于征,多由此道”。(《甘州府志》卷8《戎兵》)隋炀帝西巡河西,在张掖会见西域诸王时,就是由青海穿越扁都口后至张掖。到了清代,这里仍然是商贸兴盛之地,《秦边纪略》中称:“出入扁都口者,马相接,肩相摩矣。”此次考察正值旅游旺季,中巴车在距扁都口不到30公里时,便遭遇了大堵车。数以千计的车辆,在狭窄的国道上摆起了近十公里的长龙。此时,已经过了午饭时间,在祁连山的深处,既无手机信号,又没有餐厅可以就餐,在太阳的暴晒下,车内的空气都变得躁动起来。直到两个小时后,中巴车才艰难的挪出了扁都口。此时,在我们的对向车道上还排着数千辆等待着进入青海的大小车辆。这次意外的大堵车,着实让我们体会到了扁都口的险要与曾经“马相接,肩相摩”的繁盛。
中巴车驶出扁都口后,就进入了广袤的河西走廊。离开了山区,道路明显变得宽阔起来。国道两旁宽阔的农田,和延绵不断、纵横交织的水渠,都显示出了河西走廊发达的农业水平。14:40,中巴车驶入了民乐县城。这座在明清时期因汉蒙互市而兴起的城镇,如今也是河西走廊著名的农业大县。四四方方的、干净整洁的街道,以及新潮的居民小区,都让这座小城显得十分阔气。但在盛夏的午后,街道上只能见到零零散散的行人。这又让小城的阔气中多了几份寂寥。在民乐县城简单用餐后,我们又赶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马蹄寺。马蹄寺始建于十六国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是河西走廊最早开掘的石窟寺之一。元明时期随着藏传佛教在河西地区的传播,马蹄寺也被印上了浓厚的藏传佛教色彩。明代万历年间,三世索南嘉措就曾驻锡于此。16:30,我们终于抵达了马蹄寺。建在悬崖峭壁上的马蹄寺三十三天石窟,磅礴大气,引人注目。但遗憾的是,洞窟中原有的佛像,已大多毁于近代以来的历次兵燹与。现在摆放于窟中的佛像多是近年来重新铸造的。在三十三天石窟最下层的大经堂门口伫立的《重修经堂碑记》,风化严重,主体内容已经难以辨认。正当大家十分遗憾时,胡箫白老师和马文忠博士在大经堂摆放的景区宣传栏背后的墙面上,惊喜地发现了明代版的“到此一游”。如崇祯元年六月二十四日,“山丹卫香客贾美、何氏……”;“甘州左卫应袭舍人……”;“甘州左卫香客……”。虽然石窟内大多墙面都被重新用石灰进行过粉刷,但在各位老师的侦察下,又陆续发现了多处类似的题记。这些题记主要集中在万历至崇祯时期,香客们也大都来自山丹卫、甘州左卫。马蹄寺地处祁连山深处,交通不便,这些残留的题记,足以说明马蹄寺在明代河西走廊的影响力。同时,万历之后的马蹄寺“藏化”颇深,如此多的汉族军户跋山涉水,到此朝圣,也是民族“三交”的一种见证。
19点,结束马蹄寺考察后,考察团驱车前往张掖市。夜宿张掖。
马蹄寺三十三天石窟外景
马蹄寺《重修经堂碑记》
7月30日
早上8点30分,考察团前往张掖大佛寺。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明清时期称“宝觉寺”“弘仁寺”,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又名“卧佛寺”,是张掖的标志性建筑。考察团首先在大佛殿参观了目前国内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随后在大佛寺内的廊庑中发现了数十块碑刻。历史人类学“进村找庙,进庙找碑”的田野习惯,使得大家看到碑文后,都兴奋了起来。这些碑刻的立碑时间,主要集中于明清时期,个别碑刻立于近代,甚至当代。除少数碑刻中有部分文字损毁,难以辨识外,这些碑刻整体上保存较好。在赵世瑜、杜常顺、胡萧白等老师的领读下,大家对这些碑刻进行了细致的研读。在读碑时,赵世瑜老师一再强调“碑阴”的重要性。赵老师说碑刻最怕没有“碑阴”,一些金石录在录文时,只关注“碑阳”而忽略“碑阴”,就会造成历史信息的缺失。从内容上看,这些碑刻所涉极广,除了与大佛寺相关的碑文外,还有涉及到山西会馆、民间信仰等方面的碑刻。显然,这些碑刻是从别处收集后,统一放置在了大佛寺。其中与关帝庙相关的几通碑文中,透露了一些极为有意思的信息。与北方其他关帝庙多使用道教仪轨,道士守庙不同。碑文中记载的张掖关帝庙,均为佛教僧人守庙。赵世瑜老师认为,这就说明了佛教在当地影响力要大于道教。在卧佛殿之后的佛教艺术陈列厅中,集中展示了张掖大佛寺遗藏,其中1966年从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发现的明代铜记事牌,记载了明成化十三年因地震而重修卧佛的经过。
张掖大佛寺佛教艺术陈列厅藏明代碑刻
考察团成员于甘肃省张掖市大佛寺前合影
考察完大佛寺后,大家又进入了相邻的山西会馆。在廊庑里存放的碑刻中,至少有3通与山西会馆相关,记载清代到山西会馆的历次修建。在读碑时,大家就已对张掖山西会馆的历史有了基本的了解。张掖山西会馆始建于雍正年间,由山西客民赵世贵、赵继禹、张朝枢等捐建。能够捐资修建规模如此庞大的山西会馆,这些山西客民显然是极具实力的晋商。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丝绸之路重镇。明清时期亦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往来于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的晋商,云集于此,在明代万历初年,就已经形成了商帮,成为河西地区社会经济领域的重要力量。到了清代,随着清军在西北的军事活动,围绕军需大做文章的晋商,实力进一步增强。赵世贵、赵继禹、张朝枢等人可以将山西会馆建在与大佛寺相邻的地方,足见这些商人在地方的影响力。现存的张掖山西会馆,基本保留了清代山西会馆的格局,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点20,结束了大佛寺、山西会馆的考察。考察团步行前往西来寺、高总兵府。大佛寺地处明清时期甘州城的中心地带,从大佛寺步行到西来寺、高总兵府均不到1公里。西来寺门前的西来寺巷,是政府打造的历史文化古街。两侧的房屋均是仿古式建筑,其中还有当地文化名人的工作室,这使得这条小巷颇有点书香气息。西来寺始建于唐,清代时普觉静修国师阿扎木苏重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扎木苏是清代河西地区颇具影响的高僧,《甘州府志》称阿扎木苏“精通梵典,兼晓诸国语”。但遗憾的是如今的西来寺内,并没有太多的历史遗存。从西来寺出来后,考察团又前往高总兵府。高总兵府是清初张掖籍将领高孟的府邸。当我们到达高总兵府后,才发现高总兵府正在施工重修,门口由铁将军把门,谢绝参观。我们只能隔着铁门,进行遥望。从里面施工的情况来看,高总兵府将在未来成为张掖新打造的旅游景点。
离开高总兵府后,考察团在张掖的考察就宣告结束了。在城边的湘菜馆中,吃过了午餐后,我们驱车前往民勤县。民勤县地处武威市北部,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之间。由张掖前往民勤,最便捷的一条路,就需经山丹县北上,翻越龙首山,至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然后向东经766县道至民勤。与高耸险峻的祁连山不同,龙首山的隘口要平坦很多。但地表植被极少,翻过隘口后,更是一路几乎都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滩。黄色的地表裸露在外,在阳光的暴晒下,显得格外荒芜。虽然现在正是旅游旺季,但行驶在这条路上的车辆也极少。途中在山丹县红寺湖村停留时,我们和一位住在路边的老人进行了交流。老人谈到这里距甘蒙界大约20公里,距离阿拉善右旗县城约60km,常年干旱缺水,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村里的年轻人全都外出,只剩下些老人,村里的小学都已经撤销了20多年。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晚上7点,我们终于抵达了民勤。民勤县的文化名人李玉寿先生、刘润和先生,民勤县文联白主席,热情接待了考察团。李玉寿先生、刘润和先生都是对民勤史地极为熟悉的专家,在晚上的交流中,两位先生向考察团介绍了民勤民间文献的总体情况,并对第二天的行程做了细致的安排。
夜宿民勤。
7月31日
早8点30分—12点,在李玉寿先生、刘润和先生、民勤县文联白主席的向导下,考察组一行对民勤县史志中心、瑞安堡、青松堡进行了考察。
民勤作为丝路重镇,历史底蕴极为深厚。“勤朴坚韧”的民勤人在长期与干旱和风沙的抗争中,极为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建设。在民勤县史志中心,考察团看到了极为丰富的民勤地方文献。除了传统方志、家谱外,还有以李玉寿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民勤地方学者辑录、编撰的“新”文献。其中不乏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精品,例如李玉寿先生收集民勤家谱数十例校编而成的《民勤家谱》,资料珍贵,考证详实。结束民勤县史志中心的考察后,考察团驱车前往瑞安堡。瑞安堡是时期民勤保安团长王庆云的家宅,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是甘肃省现存保护最完整最有特色的地主庄园。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时任县博物馆馆长的李玉寿先生,力排众议,不断向上级单位争取,最终才使瑞安堡得以保存与修缮。2006年,瑞安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民勤县响当当的一张文化名片。
考察团成员、李玉涛先生、刘润和先生于瑞安堡遗址合影
走出瑞安堡后,我们又继续前往青松堡。在车上时,李玉寿先生介绍,青松堡应为明代镇番卫左所的所城。但与经过旅游开发的瑞安堡相比,青松堡显然还处在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情况,不仅在百度地图里没有标记,就连公路边也没有任何的标识,以至于李玉寿、刘润和两位堪称民勤史地专家的“土著”都在寻路时犯了“迷糊”。兜兜转转了几圈后,已经年过七旬的李玉寿先生让中巴车停在了乡道边,一个人顶着炎炎烈日,踩着松软的沙地,找到了被沙丘环绕的青松堡。受老同志身先士卒精神的鼓舞,我们没有了偷懒的借口,也穿过几乎没有植被遮挡的沙地来到了青松堡。青松堡的城墙保存比较完整,整个堡城呈方形,边长百米许,颇有规模。城堡基本已被沙丘环绕,这与明代多在水源充足,便于发展农业的军事要冲设立卫所堡寨的情况大相径庭。不过城堡周边虽植被稀少,但尚有几片长势喜人的玉米地。赵世瑜老师推测,明代此处的自然条件可能要远好于当前。
考察团成员于青松堡遗址合影
12点考察团返回民勤县城就餐。中午在酒店短暂休息后,考察团于14点再次集结,步行至民勤县文化广场。在广场东侧的走廊中,立有十余通和民勤水利有关的碑刻。民勤深处沙漠腹地,干旱缺水,生活、灌溉基本都依仗于源于祁连山的内流河石羊河。清代随着人口的大规模增长,石羊河的用水压力大增,民勤与上游的武威更是多次发生水案。在方志和碑刻中记载的分水章程、水利纠纷,内容十分丰富,显示出清代民勤是标准的水利社会。在民勤县修建文化广场时,李玉寿先生专门设计了这样一个碑廊,将方志和古旧碑刻中的水利碑文重新勒石,立于此地。考察团利用短暂的半个小时,对碑文进行了研读。但稍显遗憾的是,在匠人重新刻字时,出现了一些错字、漏字的情况。
15时,考察团前往民勤县县政府,在民勤县政协会议室内,参加了“《镇番遗事历鉴校补》作品座谈会”。《镇番遗事历鉴》成书于清中晚期和初年,先后由镇番邑人谢树森、谢广恩修纂而成。全书共十二卷,记述了甘肃镇番(民勤县)自1370年(明洪武三年)至1936年560年间社会、军事、人口、风俗、山川、名胜、文化等方面的沧桑变迁,是国内罕见的编年体县域地方史。上世纪80年代,李玉寿先生率先发现《历鉴》残本并进行了初步整理、校订,并于2000年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此后,刘润和先生在此基础上,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添补大量资料,校注成《镇番遗事历鉴校补》。此书甫一出版发行,便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座谈会上赵世瑜教授、周尚意教授、杜常顺教授、胡箫白副教授、张磊副教授等进行了发言与交流,肯定了《镇番遗事历鉴校补》的史料价值,并对刘润和先生的辛劳付出给予了高度的赞誉。同时,也希望与会的各位地方学者,能够搜集和挖掘到更多珍贵的地方文献、民间文献。座谈会结束后,考察团各位师友获赠刘润和先生《镇番遗事历鉴校补》《风吹来的沙》二书。
《镇番遗事历鉴校补》作品座谈会
16时30分,座谈会结束后,在李玉寿先生的联系下,考察团又前往民勤县李老先生家中,查阅《李氏家谱》。李氏是民勤当地的望族,历史悠久,支脉广布。李老先生年近耄耋,是目前该家族内辈分最高,最受尊重的老人。在客厅的墙上,横挂着老人自己的书法作品,所书行草笔走游龙,字体浑厚,彰显了老人深厚的文化积淀。我们落座后,老人拿出了已经重修的《李氏家谱》。书中收录最早的序文,为道光年间。在与李老先生的交流中得知,直到今天,李家的族谱编修工作仍然在进行。为了编修工作方便,李老先生还专门在家中设立了一间办公室,家族内具有一定文化素养,且书法水平较高的几位老人,会定时到此工作。目前在办公室里存放的新编修的各房家谱,多达百卷。在我们的要求下,李老先生决定带领大家去参观这间族谱编修办公室。在李老先生的引导下,我们从客厅走出,穿过院子,到了临街的四层楼房。这时我们才知道这幢临街楼宇也是李老先生所有。该楼的一至三层出租给了一家民办医院使用。顶层则留了一大间办公室,专供族谱编修之用。办公室的大桌上,铺着厚实的毛毡、宣纸和砚台,大小毛笔错落摆放。毛毡之外,近百卷的新修族谱分册叠摞,甚为壮观。老先生也拿出了《李氏家谱》的老谱,在赵老师的领读下,大家对序文进行了研读。
赵世瑜老师正在翻阅民勤《李氏家谱》
18时30分。告别李老先生后,考察团简单用餐。晚上8点,考察组一行又在李玉寿先生的安排下,观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勤曲子戏”的经典曲目——《兄妹观花》和《表花》。演出吸引了近百名周边群众簇拥观看,看戏的人群中,不仅老人、中年人,还有青年人和儿童。可见,民勤曲子戏在当地还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尽管由于不通方言,我们大部分人对唱词都是一知半解,但演员细腻的表演还是让我们从中“读”出了精彩的故事。尤其是《兄妹观花》里有一句唱词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大约内容是:“正月十五,天子放花灯, 南京城里走一程,随带上干妹子浪花灯。”民勤远在西北,深处大漠,与南京相隔万里,为何唱词中总要提上两句南京?在网上搜索后得知,原来《兄妹观花》在南方的花灯戏、青海的越弦等地方戏曲都有类似唱段。而从《镇番卫武职选簿》的记载来看,明代镇番卫军户最主要的来源地正是南直隶。显然,曲子戏在民勤的传播与发展,与明代驻防于此的军户有密切关系。明代军户们对南京和江南水乡的念念不忘,在唱着“南京”、划着桨的曲子戏中回响。
夜宿民勤。
考察组成员观看“民勤曲子戏”后与演出者合影留念
8月1日
早8:30分,考察团随刘润和先生至圣容寺考察。圣容寺位于民勤县南大街大寺庙巷,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是目前民勤县境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我们抵达圣容寺时,恰逢寺院举行佛事活动。不仅大殿内有僧人正在为信众讲经,院内还有数十名信众往来上香,使得整个寺内显得十分热闹。明代,圣容寺也曾一度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镇番遗事历鉴》中对圣容寺的记载颇多。其中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正统六年,曾有四名蒙古人伪装为番僧住于圣容寺,在举行佛事时成功镇抚李洪。但遗憾的是,在经历数次重修后,圣容寺的历史遗物已经十分罕见。与圣容寺同驻一处的民勤县博物馆,也因举行活动,所有展品外出展览而闭馆。在各位老师准备离开圣荣寺时,许若冰、张开等老师突然在角落中又发现两通清代碑刻,两碑均平躺于地,碑面上落着厚厚的尘土。看得出,已经很长时间无人理会。两碑风化较为严重,大多内容已不可识。从有限的文字来看,应与水利相关。我们推测两碑可能是博物馆收集后,放置于此。
考察组成员在甘肃省民勤县博物馆识读碑刻
10点结束了圣容寺的考察后,我们告别刘润和先生,驱车前往武威市区。汽车驶出民勤县城后不久,就可在路边看到红崖山水库,“确保民勤绝不成第二个罗布泊”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司机高师傅在一处较为宽阔的地方停了车,考察团的各位老师登上水库的大坝,雄伟壮阔的红崖山水库映入眼帘。红崖山水库是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也是民勤县唯一的水利调蓄工程,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沙漠之中修建起这样一座水库,民勤人民付出的人力和物力可想而知。正当大家一起合影时,原本就阴沉的天气,开始刮起了大风,风沙中伴随着的零星小雨,让大家在盛夏的时节里,感受到了浓浓的寒意。民勤自然条件的艰苦,由此可见。
民勤县红崖水库
驶出红崖山水库后,中巴车在国道上行驶了约一个半小时后,我们就抵达了武威文庙。中午在文庙边的老店里,大家品尝了武威特色面食“三套车”后,就进入了武威文庙。武威文庙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武威文庙内的桂籍殿,保存了多达44块匾额,最为引人注目,其中由两江总督牛鉴于道光十九年(1839)书写的“天下文明”匾格外醒目。牛鉴为嘉庆十九年进士,道光年间官至河南巡抚、两江总督,是清代甘肃籍官员中,任职最高的一位。牛鉴在河南等地任职时,成绩卓著,深得道光帝信任。在战争期间,被委予重任。道光二十二年(1842)8月20日,牛鉴与耆英、伊里布代表清政府同英国签定《南京条约》,成了中国历史上耻辱一刻的直接见证者。原本可以成为官员典范,地方骄傲的牛鉴,也由此成了很多历史叙述中的反面人物,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给牛鉴开了一个玩笑。除了匾额外,在武威文庙内两侧的廊庑里,还放置了数十通唐至近代的碑刻。这些碑文的内容,涉及面极广。除与文庙直接相关的几通碑刻外,大部分应当也是从别处收集后,放置于此。在赵老师的领读下,考察团重点对明清时期的碑刻进行了研读。武威地区自清代以来文教昌盛,张澍等大儒十分重视地方文化的建设和保护。这些碑文很多都被收录于《凉州府志备考》《五凉全志》等书。近年来,又有《凉州金石录》等书出版,让学界利用这些碑文变得十分便利。在清代碑文和匾额中,出现了大量商号的名称。赵老师提醒各位老师,这些商号名称的频繁出现,应该是当时凉州商业发达的重要表现。
武威文庙桂籍殿所挂部分牌匾
离开武威文庙后,考察团短暂参观了西夏博物馆,随后便驱车赶往景泰县永泰古城。永泰古城位于景泰县寺滩乡,距景泰县城一条山镇约30公里。从武威出发后,沿连霍高速、定武高速行驶约2小时后,考察团于16:30分抵达永泰古城。永泰古城始建于晚明,明清两代都是军事重镇,驻扎着数以千计的军士与家属,清代名将岳钟琪就出生和成长于永泰古城。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永泰城内还生活着1000余人。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城内的居民大多都已搬出。除了个别经营民宿的住户外,就只有一些老人还生活于此。荒芜的戈壁滩、黄土夯成的土城墙,以及坐在路旁的老人,在炽烈的阳光下,显得历史感十足。进入古城后,考察团分为两组活动,一批人随着杜老师爬上了古城墙,沿着城墙行走,在高处观察到了永泰城形如金龟的特殊形制;另外一批人,则随着赵老师、周老师走到了城墙边的城隍庙。城隍庙大门紧闭,所幸锁只是挂在门栓上面,并没有锁死。城隍庙院中,悬挂着一口上世纪90年代铸成的铁钟,钟上有文字简单记载了城隍庙的重修过程及重要的祭祀活动。在主殿神像两侧,挂有几幅牌匾,记载了城隍庙90年代重建的经过和捐资的信众。赵老师在简单阅读后,对城隍庙的修建历史、捐建者姓氏、捐建者地域分布等信息进行解读,指出该地祭祀城隍的活动时间是在每年的清明,这和铁钟所记载的部分信息可以对应,可以看出永泰古城的城隍祭祀活动是祖先祭祀和神明祭祀于一体的行为。赵老师建议我们可以在清明节时再来参观,亲身感受一下这种特殊的祭祀仪式。城隍庙小分队刚参观完,城墙小分队也赶到了城隍庙。当其他人参观完城隍庙后,在阴凉处休息的赵老师便问及马文忠博士(赵世瑜老师高足),城隍庙的捐建者有哪几个姓氏?捐建者来自哪几个不同的村落?文忠博士没有立马回答问题,而是不停在手机里翻阅照片时,赵老师开玩笑地说今天的田野可不过关啊。赵老师又问及门口的铁钟是否看过,文忠博士说未来得及看,赵老师说继续看,看过之后接着考。这时周老师,也笑着让正在一旁“幸灾乐祸”的武龙飞一起去看那口铁钟,待会一起考。两人怀着忐忑的心情,一字一句认真浏览,最终在大家的欢笑中顺利通过了考核。
从城隍庙出来后,大家继续向城中走去。在城内,随处可见各类寺、庙的遗址牌,永泰古城曾经的人口繁盛、信仰多元由此可见一斑。当走到城中心的一处戏台时,考察团意外地在戏台的基座上发现了四块横卧的碑刻,这无疑让大家兴奋不已。赵老师指出这几块碑刻虽然尘土较多,但是文字清晰可见,要是有面粉就好了。正当大家为外出没带面粉而懊悔时,武龙飞就奔向了城内的农家乐。景泰地区农业发达,盛产一种名为“和尚头”的优质小麦,由其磨出的面粉被称作和尚头面粉,据说营养成分高、口感好,城内农家乐自然也是用这种面粉来制作食品。农家乐老板大概也是第一次遇到不买面食,只买面粉的游客,一开始还不太乐意将面粉卖给我们。反复问了几次买面粉的用处后,才在一脸的疑惑中以16元一斤的高价将面粉卖给了武龙飞。于是,“面粉帮”训练营永泰分营正式开班。考察团里很多年轻人都是第一次涂碑,田野考察的意外收获和初次实践的新鲜感,让每个人都十分兴奋。十几双手抓着雪白的面粉,围着四块古碑涂来抹去,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村民和游客的围观,一些游客也凑上前参与我们的识字工作。大约10分钟过后,碑刻上面的文字便清晰地显现在众人面前。碑刻名为《永泰重建诸圣阁记》,刻于康熙六年,记载了重建诸圣阁的原因以及近百名捐助者的姓名和他们捐助的钱银数量。将碑文内容与永泰城内众多的庙宇遗址结合来看,清代永泰城内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相当繁盛。我们相信,对于身处偏远,物质生活匮乏的永泰居民而言,这些彼岸世界的神灵当是他们精神生活最重要的寄托。
永泰古城里的“面粉帮”
赵世瑜老师正在涂碑
从戏台离开后,考察团继续向永泰城深处进发。在永泰小学门口,我们遇到了两位坐在路边聊天的老人,便借机和他们攀谈起来。从与老人的聊天中得知,永泰城内的居民基本都搬迁到了景泰县城,或离永泰古城不远处的新农村。城内的老住户中,人数最多的是闫、刘二姓。永泰城各姓都十分重视族谱的编修,基本每家都有族谱。在他们小时候,各种庙宇遍布城内。后来景泰县城大建设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木材,这些庙宇遂被拆除。城内各种碑刻也很常见,就在我们涂碑的戏台前,前几天还曾放置了几通刚发现的石碑,但后来都不知所踪。当我们询问城中的族谱能否借阅时,热心的王大爷为我们联系了已搬迁至景泰县城的常姓老人和尚在古城生活的闫氏老人。王大爷还专门介绍,常姓是明初大将常遇春的后人。由于天色已晚,考察团决定先赶回县城住宿,明晨再来访谱。在步行走出永泰城时,考察团在北门处又发现了两通清康熙时期的碑刻。但遗憾的是,这两通古碑风化严重,已经无法识别出太多的有效信息。
永泰古城内各位老师正与王大爷交流
出永泰古城继续向东车行约半小时,考察团就抵达了景泰县城。在用过晚餐后,考察团借用酒店餐饮大厅的大屏幕,召开了一次“民间文献研读会”。张磊老师展示了从甘肃省礼县搜寻到的百余件清代文书,这批文书主要出自礼县桥头镇,不仅有民间交易的契约文书,还有涉及到民间纠纷的诉状、公告等,内容十分广泛,时间主要集中在咸丰至光绪时期。从晚上8点开始,考察团围绕着文书中的俗字、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直到近23点,餐厅要打烊时,才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这次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批文书对于清代陇南山区基层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同时,这批文书中的俗字、错字、别字,以及大量的民间方言和习惯用法,都为今后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景泰县某酒店餐厅里的“民间文献研读会”
8月2日
根据昨天下午在永泰古城时王姓老人提供的线索,为了提高效率,考察团决定兵分两路。8:30分,杜常顺老师、张生寅老师、胡箫白老师、张开老师打车前往永泰古城,与王大爷会合,在古城内查访《闫氏族谱》。另一路则由张磊老师、张中磊老师、许若冰博士以及武龙飞硕士前往县城查访《常氏族谱》。
县城四人小分队,骑着共享电动车,大概用了15分钟就到达了常先生家。面对几位到访的年轻人,常先生十分热情,已早早在小区门外等候。据常先生介绍,他家在二十余年前就已经搬出了古城,两个儿子学有所成,如今在南京等大城市工作,只有他和老伴住在县城。在西北农村,由于特殊的民俗和相对闭塞的社会风气,很多家庭都不会轻易将家谱示人,就是平时自家请谱也有颇多讲究。一般在请出家谱前,都要上香烧纸,以示尊重。为此,永泰古城的王大爷还专门提醒我们要带上烧纸、蜡烛、线香等物品。但常先生对此则颇为豁达,仅仅提醒我们翻阅族谱的人需要洗手,随即就拿出了立于客厅祖先牌位后的《常氏家乘》,并告诉我们,之前就有历史学者前来家中阅读过《常氏家乘》。看来常先生确实没有普通西北百姓的保守,而是思想开放,显然,在这种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是容易成才成功的。翻开家谱,首先出现的是序文,该谱序文最早写于道光时期。据谱序的记载,常氏家族以“道业传家”,始祖常守维为常遇春后人。明代嘉靖年间,“随肃王宦于兰州”,后得天师传法,隐居于永泰。从常守维起,至嘉庆时期,共七世均为道人,谱中载有箓名。从七世之后,便无箓名的记载。可见,自此后常氏家族便逐渐失去了“道业传家”的传统。又据常先生口述,永泰常氏祖上由山西大槐树移民至兰州常家巷(今畅家巷),后又迁居到龙沙(今永泰)。常先生对常家曾以道士为业的历史十分清楚,但表示从自己记事起,家族中就没有道士。我们推测,常氏先祖,应当是古城内某一庙宇的守庙人。虽然《常氏家乘》的体量并不大,但以“道业传家”的特殊传统,也使得此族谱颇有价值。而更为可贵的是,家谱记载与碑刻记载的交相呼应。原来,在回程的出租车上,一贯敏锐的许若冰发现,在《常氏家乘》中出现的“常承儒”,也赫然出现在了永泰古城的《永泰重建诸圣阁记》中,且基本可以断定为同一人。这样的发现,使得《常氏家乘》又有了不一般的意义,诚如赵爽英所言:“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结产生出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材料本身。”(《“乡校记忆”——历史人类学训练的起步》)家谱与碑刻的联结,可以说将我们这次较为仓促的田野考察推到了高潮。
县城四人小分队返回酒店与留守的几位老师汇合后,便立即驱车赶往永泰古城。与县城分队的顺风顺水不同,古城分队的访谱遇到了较大的阻碍。昨天在电话中同意展示族谱的一户人家,突然又表示拒绝。无奈之下,为考察团从中牵线的王大爷,便又联系了另外两户人家,这两户人家都已搬到了古城外的新农村——永泰村西刘家庄子。古城小分队,遂又一分为二。杜老师和张生寅老师,雇了停在古城内的一辆双排货运车,与王大爷前往永泰村西刘家庄子。胡箫白老师和张开老师,则留在古城内等候前户人家,继续沟通。在王大爷的斡旋下,杜老师和张生寅老师,成功阅读到《王氏宗谱》和《李氏家谱》。其中《王氏宗谱》修于咸丰八年十月,据谱序称,王氏先祖王永泰,原寓居于卢塘,“自卢塘迁居永城者,系泰之三子曰尚礼、尚仁、尚贤”。从谱中的记载来看,王尚礼三兄弟迁居永泰的时间,当在康熙年间。留守城内的胡箫白老师和张开老师就没有杜老师和张生寅老师的运气,最终还是沟通失败。
11:00,考察团所有成员在永泰古城汇合。在与热心的王大爷告别后,考察团继续前往松山古城。从永泰古城出发,沿338国道,一路向北,约1小时,考察团就抵达了松山古城。从永泰古城至松山古城,要翻越海拔3300多米的高山。海拔的快速升高与降低,也带来了自然景观的明显变化。与植被稀疏,周边近乎于戈壁滩的永泰古城相比,松山古城周边则是明显的草原风光。今天由永泰通往松山的这段路途,沿线人烟稀少,居民分散,车辆很少,显得十分落寞。但在明代中后期,这里却是明蒙交锋的前沿重地,是土默特蒙古进出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要道。蒙古部落长期占据大、小松山,给明军的西北边防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万历二十六年(1598),明军在刘敏宽、达云等人的指挥下,发动松山之战,一举收复大、小松山地区。为巩固松山战役的成果,加强在松山地区的边防,明朝遂在此修筑了松山堡。今天能看到的松山古城,城垣基本保存完整,外垣南北320米,东西350米,墙高约10米,规模较大。与游人如织的永泰古城相比,松山古城就显得落寞很多,城内早已无人居住,只有两口古井和偶尔能捡到的瓦片、瓷片,见证了松山古城曾经的辉煌。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古城
中巴车刚刚离开松山古城,天空中就飘下一阵暴雨,道路上的低洼之处很快就积出了水滩。为了行车安全,高师傅明显降低了车速。当车辆行驶到坪城镇时,雨水变小,中巴车左转,行驶到了通往永登县城的县道上。此后,道路陡然变窄,路况也差了很多,车辆沿山谷行驶,沿途有多处暴雨后山体滑坡和落石的现场。
14:00时,考察团抵达永登县城,简单用餐后,考察团就赶往了此次考察的最后一个考察点——位于永登县红城镇的感恩寺。红城感恩寺,俗名大佛寺,是明孝宗为连城鲁土司特意敕建,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到达感恩寺时,寺庙内正在施工,庙门紧闭。好在胡箫白老师已经提前联系了感恩寺文物管理所的巴玉祥主任,巴主任专门赶来,为我们打开了庙门,并对寺院的情况做了介绍。一走进寺院,我们就在墙上看到了寺管会成员的信息。寺庙住持的法号有很明显的藏传佛教特色,但据巴主任介绍,住持本身是汉族,也有汉姓汉名。可见,感恩寺的藏传佛教属性从明清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不过,从寺院的建筑风格、佛像特征和壁画内容中,我们也能明显看到汉传佛教的因素。可以说,感恩寺是一座典型的汉藏交融的佛教寺院。同时,也说明在红城镇这样一个曾经的汉藏过渡地区,藏传佛教至今依然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且汉藏佛教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
永登县红城镇感恩寺
感恩寺面积不大,但文物极为丰富。感恩寺的镇寺之宝《班丹扎释生死轮回图说略》和《敕赐感恩寺碑记》均为汉藏合璧文献。其中《班丹扎释生死轮回图说略》是迄今所见明代著名藏传佛教高僧班丹扎释唯一传世的汉藏合璧文献。《敕赐感恩寺碑记》立于“嘉靖四年岁次乙酉季夏吉日”,碑阳为汉文碑记,碑阴为藏文碑记。全碑高大精致,通高达4.19米,是西北地区现存极为少见的有确切年代记载、以汉藏两种文字刻录的明代碑刻。但遗憾的是,由于选材不佳,加之缺少有效的保护措施,碑刻的整体状况已经不太尽如人意,该碑的下半部分已经开始出现了严重的表层脱落的情况。幸运的是,碑刻的拓片比较完整地保存了碑文。据胡箫白老师介绍,汉藏合璧《班丹扎释生死轮回图说略》的汉藏文内容基本对应,但在一些细节上有差别。而《敕赐感恩寺碑记》汉藏两文的内容,有较大差别,藏文部分的内容远比汉文丰富。赵世瑜老师和杜常顺老师也都借此向各位年轻老师提醒,在利用多语种文献时要注意不同语种文献的对读,以免丢失一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敕赐感恩寺碑记》
随着感恩寺考察的结束,我们的河西走廊田野考察也将画上句号。临别之际恰逢赵老师的生日,意外的巧合也为此次考察带来了另一层特殊的意义。当天晚上,考察团一行人在金城兰州为赵老师庆祝生日,并就自己在学术上的困惑以及一路上的思考向赵老师请教。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此次田野考察落下了帷幕。
赵世瑜老师曾在十一年前的西北行中提及,他们这群人的“历史人类学”或区域社会史在西北地区用力甚少,对于中国历史的解释力有所欠缺。(《眼随心动——历史研究的大处与小处》)十一年后,来自青海、北京、湖北、南京的一批青年学者,在酷暑的河西走廊进行的这一次田野考察,就是希望能够逐渐改变“区域社会史在西北地区用力甚少”的局面。或许此次田野,还略显仓促,田野的深度也有待提高,但我们相信,这次田野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田野中,由于各种理论或知识的欠缺所带来的挫败感,会激励各位青年学者在未来的学术之路上继续进步。
公安部对2018年公安机关登记的全国姓氏和新生儿姓名用字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发布了2018年全国姓名报告:目前全国在用姓氏共计6150个。传统意义上的“百家姓”,占全国户籍人口总量的近85%;王、李、张、刘、陈占据头五把“交椅”;据统计,全国共有23个姓氏户籍人口数量超过一千万。王姓、李姓户籍人口数量均超过1亿,王、李、张、刘、陈5个姓氏户籍人口数量占据头五把“交椅”。“王”姓户籍人口数量仅比“李”姓多61万人,“王”姓和“李”姓第一大姓之争仍将延续。
一姓的来源
姓,源于母系社会,由于当时的子女“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同一个姓是代表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的氏族符号,即一个氏族名下的成员都出自一个母系祖先。如伏羲时期的风姓、依姓等。上古八大姓,都从“女”旁,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女性始祖传下的氏族人群。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
我们目前使用的姓氏都是从上古八大姓演变而来的。尤其是在周朝实行分封制后,很多人为了纪念自己的封地而以地为姓,还有的以官职为姓,中华姓氏就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二上古八大姓
上古八大姓一是指依即殷(古读衣燕颖古音依)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另一说就姬、姜、姒、嬴、妘、妫、姚、妊。本文以第一个说法中的八大姓来分析。
1.姬(jī)姓
根据《帝王世纪》的记载,黄帝生于寿山,长于姬水,所以以姬为氏。根据《史记·三代世表》的记载:“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望族居于南阳郡,即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故姬姓的始祖就是黄帝。我们现在大部分人知道黄帝老祖就是轩辕,但是很少人知道其名字的全称是姬轩辕。历史上很多著名大佬都是黄帝老祖的嫡系,比如大名鼎鼎的尧帝(本名伊放勋,父姓姬,母姓伊)和大周王朝的缔造者文王姬昌、武王姬发。
而周朝结束以后,周朝的王族后代就多以国名为姓,再加上唐玄宗时,为避皇帝李隆基名讳(姬与基同音),绝大部分人为了纪念老祖的辉煌以大周王朝为姓改为姓周,即使后来部分人恢复了姬姓,但是也避免不了姬姓人群越来越少的事实。这里要说明一点,周氏和姬姓大部分可是同宗同祖的。
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人口54万余,由姬姓直接演支出李姓、王姓、张姓、刘姓、陈姓、杨姓、黄姓、周姓、吴姓、詹姓、徐姓、孙姓、胡姓、朱姓、高姓、林姓、何姓、郭姓、马姓、罗姓、梁姓、宋姓、郑姓、谢姓、韩姓、唐姓、冯姓、于姓、董姓、萧姓、程姓、曹姓、袁姓、邓姓、许姓、傅姓、沈姓、曾姓、彭姓、吕姓、苏姓、卢姓、蒋姓、蔡姓、贾姓、丁姓、刁姓、魏姓、薛姓、叶姓、阎姓、余姓、潘姓、杜姓、戴姓、钟姓、汪姓、田姓、任姓、范姓、方姓、石姓、谭姓、廖姓、邹姓、熊姓、金姓、陆姓、郝姓、孔姓、白姓、崔姓、康姓、毛姓、邱姓、孟姓、秦姓、江姓、史姓、顾姓、侯姓、邵姓、龙姓、万姓、段姓、雷姓、钱姓、汤姓、尹姓、黎姓、易姓、常姓、武姓、乔姓、贺姓、赖姓、龚姓、文姓、智姓等等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
2.姜(jiāng)姓
《说文》曰:“神农居姜水,因以为氏。”传说中的炎帝,即神农氏,相传为中国历史上最远古的“三皇”之一。因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故以姜为氏。因此,炎帝的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的发源地。姜姓始自炎帝。姜姓自古多为皇族大家,不论是在封神榜中惨遭挖去双眼的姜皇后,还是同样在封神榜中大出风采的姜太公——吕尚都是神农氏的嫡系传人。姜尚因辅佐周王朝得天下而被封于吕,所以才从封地为姓,成为吕尚。
战国时期,姜姓齐国被田和所灭,吕尚的后代分散到各地,有姓吕姓者,也有姓姜姓者,所以吕姓和姜姓也多为同宗同源,是神农氏老祖炎帝的后代。
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6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4%。据考证,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起到现在,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吕姓、许姓、章姓、谢姓、齐姓、高姓、国姓、雷姓、易姓、方姓、文姓、申姓、卢姓、柴姓、庆姓、贺姓、纪姓、丘姓、薄姓、赖姓、盖姓、丁姓、査姓、封姓、邱姓、崔姓、骆姓、左姓、充姓、郦姓、逄姓、连姓、向姓、谷姓、聂姓、尚姓、焦姓、柯姓、饶姓、景姓、浦姓、厉姓、强姓、斜姓、晏姓、檀姓等64个单字姓氏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申屠、公牛姓等38个复姓。
三、姒(sì)姓
姒姓起源于大禹。相传鲧的妻子修己是有莘氏的女儿,因为吞吃了薏苡这种植物而怀孕,生下了禹。黄帝母族有蟜氏、有崇氏(鲧之封国)、夏后氏(大禹之国)、有莘氏、杞氏等国(部落)以及周文王之妻太姒、周幽王之后褒姒均为姒姓。北魏时,改姒先氏为姒氏。
后来演变成了:仍氏、窦氏、没鹿氏、纥豆陵氏、毒氏、夏侯氏、侯氏、杞氏、题氏、楼氏、偻氏、娄氏、刘氏、丐氏、丘氏、郁厘氏、孙氏、杷氏等。其中有的姓,今天已经不见了。
姒姓曾经是与姬姓、姜姓齐名的姓氏,但是如今中国姓姒的不到2000人,可以说极为稀少,但也不影响它的古老。
由姒姓繁衍而来有:题姓、夏姓、顾姓、扈姓、谭姓、夏侯姓、相姓、鲍姓、曾姓、卜姓、娄姓、巢姓、邓姓、窦姓、戈姓、杭姓、嵇姓、计姓、欧阳、莘姓、蔚姓、禹姓、越姓等。
四、赢(yíng)姓
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国的女儿为妻,这就是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都领有天下:一个叫玄嚣,也就是青阳,青阳被封为诸侯,降居在江水;另一个叫昌意,也被封为诸侯,降居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生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
秦的祖先,是颛顼帝的后代孙女,名叫女修。女修织布的时候,有一只燕子掉落一颗蛋,女修把它吞食了,生下儿子,名叫大业。大业娶了少典部族的女儿,名叫女华。女华生下大费,大费辅助夏禹治理水土。治水成功后,舜帝为表彰禹的功劳,赐给他一块黑色的玉圭。禹接受了赏赐,说:“治水不是我一个人能完成的,也是因为有大费做助手。”舜帝说:“啊,大费,你帮助禹治水成功,我赐你一副黑色的旌旗飘带。你的后代将会兴旺昌盛。”于是把一个姓姚的美女嫁给他。大费行拜礼接受了赏赐,为舜帝驯养禽兽,禽兽大多驯服。这个人就是柏翳(yì,益)。舜帝赐他姓嬴。
嬴姓,奉玄鸟为图腾。嬴姓十四氏,主要包括现在的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瞿等。赢姓大多已演变为廉、谷、锺、梁、黄、费、徐、秦、许、江、赵、李、马、葛、缪、谭、瞿、金、苏、英、裴、邝、旷等姓氏,现在嬴姓人已经很少见了,可见尊贵之极。现今嬴姓人在江苏、山东、云南、北京、河北、福建、浙江等19个省份均有分布
五、妘(yún)姓
妘姓,为帝喾时的火官祝融之后,以封国名为氏。
春秋时,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后简去邑旁部分成为云氏,另一部分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长江沿岸),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长沙,遂以国名罗为氏。所以,罗氏多为妘氏后代。
“妘”姓,后来演变成:鄢、郐、路、逼阳、己、董、彭、秃、、曹、斟、芈等姓。
六、妫(guī)姓
源于有虞氏,出自上古高辛氏后裔尧帝的封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姓。妫姓为上古时期原始姓氏之一,得姓始祖是舜帝。当舜还是个平民的时候,就有德有望,部落首领尧十分欣赏他的才干,于是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并让他居住于妫水之边。妫水,发源于今山西省永济市南部历山,向西流入黄河。另有一处妫水,发源于今北京延庆县东南军都山,向西南流至河北省怀来县,注入永定河。舜所居之妫水,为源于山西永济历山的妫汭河。
妫姓为黄帝支系有虞氏的后裔,帝舜为黄帝曾孙颛顼的六世孙。他继帝尧之后,登上了中原地区黄帝族系最大的部落首领之位,跻至五帝的行列,成为中华文明的先祖之一。
“妫”姓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中国几大姓氏:薛、陈、胡、袁、田、齐、王、孙等姓。
七、姚(yáo)姓
出自五帝之一舜的后裔。舜所属的氏族,居住虞地,因此历史上称他为虞舜。后来,尧接受了四岳的推举,决定由舜接替自己,担任首领,并且把自己的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因此姚姓也出自妫姓。西晋末年,羌族首领姚弋仲在乱世中崛起,自称虞舜之后,合族改为姚姓。后来,他的儿子姚苌建立后秦,羌族姚姓迅速繁衍,姚氏也因为有了这支来自甘肃陇西一带姚姓的加入而壮大起来。姚姓至今近5000年,是中国四大古姓之一。
姚姓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广东、江苏四省,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01位,在2007年中国百家姓氏排行第51位。
八、姞(jí)姓起源:为后代留下最多的姓氏
“姞”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之一。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南燕国为姞姓,其地亦即燕县是也(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后改为吉。传说为黄帝之子二十五宗中的一个。今人考证后认为,黄帝的姞姓儿子当系古代“五帝”之初“黄帝部族联盟”中“姞姓部族”的首领,黄帝赐其“姞姓”,他得姓后建立起古老的“姞姓氏族”。随着“姞姓氏族”的子孙繁衍,其后裔分支为“吉、雍、燕、鄂、密须(密、须)、阚、严、光、羊、杨、孔、尹、蔡、鲁、允、断、敦、逼、郅、虽”等姓氏。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找到你的姓是来自哪个古姓吗?另外,为了避免文章过长,八大姓的分支没有完全展开叙述。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在留言区留言。
许多父母在给孩子起名字时喜欢用焱这个字,焱字是一个很有古韵以及文化内涵的字,但是也有人禁不住发出了疑问,焱这个字起名好不好呢?实际上子墨老师不推荐任何偏僻字入名。名字是来使用的,而偏僻字会增加使用的困难,如果对方认不出,不会念就会很尴尬,甚至让名主错过很多重要的忌讳。
子墨老师提醒您:专业起名需要考虑的内容很多,如八字命理,音律,字形搭配问题,寓意,意境问题,流行时尚,谐音问题,偏僻字问题,忌讳字,不良多音字等都需要考量。起好名字,不是顺口就可以的,希望亲们一定认真对待,避免以后改名会更困难。
梓墨
点评:梓字指落叶乔木,寓意生机勃勃、茁壮成长、自强不息,表有杞梓之才之义,即寓意男孩是优秀人才;墨字,古之“文房四宝”之一也,不仅自带古典雅韵,还有着文采斐然、腹有诗书的寓意。因此,二者相连以作男孩的名字,既有古风韵味,又寓意丰富而美好。
长訉
点评:该名字思路来源于李白古诗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个名字蕴含着深刻的内涵,相信使用这个名字的孩子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起高高的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訉字取自“訉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用于此名字中既有双重含义又能降低此名字的重名率,且长訉韵母相近,便于记忆,读起来也朗朗上口,不容易重名也十分好听。
亦功
灵感来源:"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全唐诗 送高三十五书记》
解析:这两句的意思是男儿功成名就时年纪也很大了,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心境。“亦功”选自于句中,具有意气风发的气质。“功”字用作起名,形容孩子天资聪颖,可堪大任。“亦”字加在前面,说明了孩子不仅能功成名就,还能坚守心中的道义。
畔文
出处:"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 第06章 雍也》
名字分析: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啊!”这里的“文”是知识,学习,文化的意思。而“畔”本义是田地的边界线,引申认真,仔细,面面俱到等意思。取名“畔文”寓意孩子学习认真,专注仔细,学以致用。富有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文德
解释:源于《诗经》“济济多士,秉文之德。”文字有温文尔雅、清新俊逸之色,能彰显出渊博睿智,才华横溢之态,德字则有德才兼备,德艺双馨之用词用意,是喻义的品德高尚,端正真诚。提取为男孩之名极为素雅清冷,又有朗朗上口,清脆响亮之音,正直善良,品质优美。
轩朗
释意:轩窗明月夜,朗照一枝新。《说文》:“曲輈轓车也。”轩字,给人以身份尊贵、气宇轩昂之印象。君子应志向高远,得“羽扇纶巾之气宇轩昂,亦得“坐看云起时”之清朗透彻。此两字,声律和谐,响亮顺口,优雅大气,固有儒士之风,用作人名,更显彬彬君子之态。
风度
注释:名字分析:“天”用作人名意指思维辽阔,天子骄子,心胸宽阔之义,“宇”用作人名意指有美好,有风度,气宇轩昂之义。例如演员马天宇,名字中引申含义:才思泉涌、心胸宽广、气宇轩昂、风度翩翩、温文儒雅,名字和本人十分贴纸。名字中的“天”取自古诗词《水调歌头》中的句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近日马天宇主演的电视剧《悲伤逆流成河》在上海热拍,据了解俩人当天是在拍一场“吵架”的对手戏,虽然女主角面对马天宇频频紧张忘词,但是马天宇始终保持着绅士风度风度。据悉马天宇主演的《三国机密》已经杀青。
慕永
"圣皇永慕,天地幽通。"——《全唐诗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凯安四章》
点评:“慕永”选自唐诗,这句话的意思是圣明的君主让人们永远都会思慕。“永慕”有永慕于心的意思,作为宝宝名字,更适合男孩。“慕永”适合儒雅的男孩,寓意宝宝气宇轩昂、样貌出众、向风慕义、品行高尚,目光长远、做事认真。
哲明
诗词:"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中庸 第27章 明哲保身,进退自如》
释意:中庸里这句话的意思是:既明辨事理,又聪明智慧,善于应对而保全自身品格。“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古字形是两“吉”对立,引申为智慧、哲理。“明”是日月的光辉,寓意宝宝聪明好学、前程远大。“哲明”是一个充满了哲学智慧的宝宝名,寓意宝宝贤哲好学、前途光明。
永望
出自:"永望翠盖逐流云,自兹率土调春令。"——《全唐诗 郊庙歌辞·祀风师乐章·送神》
意思:“永望”选自唐诗,这句诗的意思是:远望着华美的车辆追逐着前面的云彩,从此以后国家就要颁布宽和的政策。“永望”在诗中是远望的意思,引申出有一番作为之意,彰显出诗人的雄心抱负。“永望”是一个志在四方的男孩名字,寓意宝宝有胆识、有抱负,希望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成就不凡。
谨兮
诗词出处:"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楚辞 九章》
点评:“谨兮”选自《楚辞-九章》,这句诗的意思是:我重视仁义之心,因此不断自修,只有忠厚朴实才能让我安心。诗人以仁义忠厚作为自己不断追求的目标以及修身的原则,“谨兮”可以理解为严谨修身,作为宝宝名字,寓意宝宝谨身节用、好学上进,是一个不用父母操心的好孩子。
子墨起名专注姓名学文化研究,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坚持不懈深耕,已为众多缘主提供了起名、改名、测名帮助。子墨老师起名追求音形意境地搭配,取名新颖独特、字字唯慎、不落俗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