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首页
AI聊天
AI绘画
绘画广场
心理测评
预约辅导
翠鸟知识
联系我们
开通会员
正上止一
退出
邀请奖励
佣金提现
2023/10/8 23:24
如何诊断自我心理异常
2023/10/8 23:24
诊断自我心理异常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专业的医疗专家进行评估和诊断。然而,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寻求适当的帮助:
自我观察:仔细观察自己的情绪、行为和思维模式。注意是否出现异常或不寻常的变化,例如长期的低落情绪、过度的焦虑、失眠、食欲改变等。
了解常见心理异常症状:学习一些常见的心理异常症状,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对比自己的情况,看是否存在类似的症状。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你认为自己可能有心理异常,建议咨询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例如心理医生、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科医生。他们可以进行全面评估,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寻找支持:除了专业帮助,与亲朋好友或支持群体分享你的感受也是很重要的。他们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帮助你渡过困难时期。
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注意饮食、睡眠、运动和放松技巧,以减轻心理压力。
请记住,这些建议仅供参考,并不能代替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如果你感到严重的心理痛苦或有自杀倾向,请立即寻求紧急帮助。
2023/10/8 23:26
抑郁症自我诊断和测评
2023/10/8 23:26
我理解你想了解抑郁症的自我诊断和测评方法,但我必须强调,自我诊断并不能取代专业医生的评估和诊断。抑郁症是一种临床诊断,需要经过专业人士的评估来确定。然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抑郁症症状,你可以用作参考:
持续的低落情绪:感到悲伤、绝望、空虚或无助的情绪,持续时间至少两周以上。
兴趣和愉悦减少:对平时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无法从事平时能带来快乐的事情。
睡眠问题:睡眠质量下降,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过多。
疲劳和缺乏精力:感到疲倦、虚弱,即使在休息后仍无法恢复精力。
注意力和集中力下降:难以集中注意力、做决策或记忆力下降。
自我否定和内疚感:过度自责,对自己持有负面看法,感到内疚。
食欲改变:食欲增加或减少,导致体重波动。
心理和生理症状:焦虑、不安、身体疼痛或不适感。
如果你认为自己可能有抑郁症,我强烈建议你寻求专业的帮助。请咨询心理医生、临床心理学家或精神科医生,他们可以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并为你提供适当的治疗建议。
2023/10/8 23:28
2023/10/8 23:28
在黑暗的夜晚,寻找光明之光, 踏上坎坷的道路,勇敢地前行。 困难与挑战,是成长的伴侣, 不屈不挠的勇气,将使你超越。
当风雨不断,心灵受伤痛, 记得坚强的力量,深藏于内心。 不要畏惧失败,它是成功的起点, 每一次跌倒,都是重生的机遇。
相信自己的梦想,追逐无尽的星辰, 勇敢地迈出脚步,踏上征程。 无论前路多么曲折,要坚定信念, 努力奋斗不懈,终将实现心愿。
不要低头,不要退缩,展翅高飞的鸟儿, 翱翔于辽阔的天空,尽显自由的风姿。 你拥有无限的力量,创造美丽的奇迹, 在每一个黎明,都有希望的曙光。
不论困难多么险峻,不要放弃希望的火, 相信自己的能力,挥洒青春的汗水。 你是生命的奇迹,拥有无限的可能, 勇敢地追求梦想,让生活绽放光彩。
无论何时何地,不要忘记坚持的力量, 用勇气和坚定,书写人生的篇章。 励志的火焰燃烧心间,激励你向前行, 你是生命的舞者,绽放美丽的芬芳。
你是否常常陷入自我否定?
你是否常常屈从于群体的意志?
你是否常常陷入某种情绪,做出某种冲动之举?
你是否常常对自己莫名的欲望和动机感到困惑?
其实这些习惯性的自我否定,莫名的情绪与心理变化,
本质上都是自我与本我在冲突!
我们常说人的内心是最复杂的迷宫,当我们身处喧嚣的世界,面对如梭的时光,我们往往在匆匆忙忙中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追问:自我与本我,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困扰着人类长达数世纪。直到一个人的出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个心理学界、哲学界的巨人,他为我们点燃了心灵的火把,带我们穿越心灵迷宫,我们才得以看清自我与本我的真实,直面我们的内心世界。
84年前的今天,
弗洛伊德闭上了他深邃洞彻的眼睛,
但他的思想却仍在心灵迷宫中依然指引着我们。
01
人类心灵的捕手
我不是真正的科学家,不是观察家,不是实验家,也不是思想家。我只是具有一种征服者的气质——如果更通俗易懂一点儿,就是一个冒险家——充满好奇、大胆,还有属于这类人物的那种韧性。——弗洛伊德
如果我们要深入了解一个人的学说,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其本身进行了解。这样我们才能知道,究竟是在什么样的一个环境下,催生了这种学说。很多人都听说过弗洛伊德著名的著作如《梦的解析》《自我与本我》等,但是人们常常并不了解弗洛伊德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本身。
弗洛伊德是一位少年天才。
少年时的弗洛伊德展现出非凡的天资,他极为勤奋和专注,中学毕业时,他不仅成绩名列前茅,精通希腊语拉丁语、德语和希伯来语,还学习了法语、英语等语言。如果我们对少年时代的弗洛伊德做一个解读,那么“天才”一定是最好的注解。
(青年弗洛伊德)
他是勇敢的独立思考者。
成名之前的弗洛伊德是孤独的。维也纳医学界长期对他的研究报以蔑视和嘲笑,连最重要的合作者布洛伊尔也与其产生分歧。在长达10年当中,弗洛伊德几乎处于孤立状态。1900年《梦的解析》出版后同行几乎不做任何评价。但他却带着与韧性在心理学未知的领域不断深入,并与他的学生创办了“星期三心理学研究小组”,也就是后来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
(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
他推翻了“理性”的观念。
犹太人的理性传统,对弗济伊德影响深刻。作为犹太人,弗洛伊德一生坚信理性的力量。他对患者宽容,但对整个人类漠然。对于追随者,他不容许反对声音。然而现实世界摧毁了他的理念。1938年岁的弗洛伊德因为纳粹迫害而流亡英国伦敦,弗洛伊德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悲剧性的矛盾中。这让他在晚年对理性的态度有了变。
他帮助人类打开心灵世界的大门。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02
解决内心困境的根本之道
1920年至1923年,对于日渐苍老的弗洛伊德来说,是一段非常煎熬的年份。他钟爱的女儿苏菲在1920年死于西班牙大流感,留下了两个孩子。然而还未等弗洛伊德得到喘息,痛苦再次降临,三年后,苏菲的儿子,他最疼爱的外孙死于肺结核。
就在这短暂的三年当中,死亡如同烈风一般,吹打着这位老人。弗洛伊德则用顽强的意志,写出了《超越愉悦原则》《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自我与本我》三篇备受瞩目的文章。
(弗洛伊德和女儿苏菲)
1920年,苏菲去世的同年,弗洛伊德出版了《超越愉悦原则》。并在这篇文章一文深刻探讨了生与死的关系。指出人们既求生又求死,这种冲突贯穿生命始终,形成了人内在的两种力量。
1922年,弗洛伊德出版了《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他深入研究了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特征,并解释了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揭示了人群智慧与愚昧的根源。
1923年,弗洛伊德外孙去世的那年,弗洛伊德最受瞩目的“悟道之作”《自我与本我》出版。弗洛伊德在这部作品中发挥了超人一等的洞察力和创造力,深刻的剖析了人类心灵的结构,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结构,让我们意识到内心的冲突与调和。
好书限时5折包邮,点击封面,立即入手
03
专家伴读版
事实上众所周知,弗洛伊德的书虽然极为有用,但并没有那么容易理解...
而此次熊猫君给大家推荐的《自我与本我》(专家伴读版)不但收录了以上弗洛伊德三篇重要文章,并采用了德文直译的形式,更配以著名精神精神科医师李孟潮的深刻分析,让书中充满的专业名词和理念变得平易近人!
此外书中还新增作者原注100余处,手绘思维导图,一图读透自我与本我间的复杂关系 。书籍末尾还有弗洛伊德的人物小传,还原一个被误读百年的真实弗洛伊德。
如今,在弗洛伊德84周年忌辰之际,回望弗洛伊德的贡献,我们明白他的思想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指南。阅读《自我与本我》(专家伴读版),我们不仅能解开心灵迷宫,还能借助专家的智慧,走向更明亮的心灵世界。
大家好,我是青烟,每天分享感情故事,喜欢的亲们可以点个关注持续追更,谢谢大家的支持!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心理学知识,是关于指责型人格的故事。
第一幕:刻苦的日常
一天,位于城市中心的汉克斯公司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早晨。阳光透过大楼高大的窗户,洒在麦克的办公桌上。
他是公司的高级项目经理,以高效和要求严格而闻名。但也因为他总是倾向于指责和否定他人,他在同事们中的声誉并不好。
麦克认为,只有他的标准才是公司成功的关键,而其他人都需要追随他的步伐。每次他责备同事时,他以为这是对公司最好的,但实际上,他已经陷入了心理困境。
第二幕:内心的矛盾
麦克的指责行为给了他一种矛盾的心理体验。虽然他坚信自己是对的,但他的内心也受到困扰。他并不愿承认这种内在的痛苦。这一天,麦克的长期朋友克莱尔来找他谈话。
"麦克,你为什么总是这么苛刻呢?" 克莱尔试图理解他。
麦克皱着眉头,"因为只有我关心公司的成功,只有我才能确保事情按计划进行。"
克莱尔沉默了片刻,然后说:"我明白你的担忧,但你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你也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来激发同事们的潜力。责备只会让他们感到灰心,而且,也让你自己感到更糟。"
麦克的内心开始变得矛盾不安。
第三幕:自我反思的开始
麦克在一个漫长的晚上回到了家。他坐在沙发上,思考着克莱尔的话。他的妻子艾莉丝坐在他旁边,她的眼神充满关切。
"麦克,你在想什么?" 艾莉丝问道。
麦克沉思片刻,然后坦率地分享了自己在公司和克莱尔的对话。艾莉丝微笑着说:"或许,你可以尝试换个方式。不要只看到别人的错误,试着看到他们的优点,支持他们的成长。"
麦克的内心受到触动,他意识到自己的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来实现公司的目标。这一夜,他辗转反侧,思考着自己的行为。
第四幕:改变的努力
麦克决定尝试一种不同的方法。第二天,他走进办公室,决定与同事们更多地合作和支持,而不是指责。这个改变并不容易,他经历了许多挑战。
有一次,一个项目出现了问题,麦克发现自己陷入两难境地。他知道他不能再一味指责团队,但他也担心项目的成功。
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的同事莉莎走到他面前,"麦克,我知道这次项目出了问题,但我们可以一起解决。我有一些想法。"
麦克感到非常感激,他们一起开始讨论解决方案。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建立了更强的联系,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第五幕:内心的平静
随着时间的推移,麦克的内心也发生了变化。他不再一味指责别人,开始更加欣赏团队的协作精神。他的心态慢慢改变,他发现了一个新的自己,更关心人际关系,而不仅仅是结果。
然而,这个转变并不是终点。内心的矛盾仍然存在,尽管他现在更加愿意面对它们。他知道自己需要继续努力,以摆脱指责型人格的陷阱。
结局:探寻内心的平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指责型人格的人并不总是坚定不移,他们也可能受到内心的困扰。他们的行为可能源于对自己和他人的高标准,但这种行为也会伤害到自己。
自我反思和寻找心理健康的支持是走出指责型人格陷阱的第一步。与同事建立积极的关系,鼓励和支持他们,可以创造更加和谐的工作氛围。
麦克的故事展示了一个人如何在自我反思和努力的过程中改变自己。虽然这个变化并不容易,但它最终带来了内心的平静和更加积极的人际关系。我们都可以从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避免不好的结果。
衷心祝愿我的读者朋友们,生活幸福,万事如意!
声明:感谢您的阅读,祝您早日发财,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注意:文章内容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他问题,请在30天内联系本账号作者。如果举报属实,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文章。文章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和应用建议。
【心理学深度解析】你骨子里的自卑:源于原生家庭的这些行为:
尊敬的读者,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个我们常常面对但可能未曾深入理解的问题——自卑。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许多因素都会影响我们的性格和自我认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
今天,我们要深入剖析原生家庭的行为模式,看看这些行为如何在我们内心深处种下自卑的种子。
一、父母的批评和指责
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或失败时,会选择批评和指责。
他们可能会责备孩子的能力不足,或者直接表达出对孩子的失望。
这样的做在孩子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让他们形成“我总是做不好”的自我否定感,从而滋生出自卑的情绪。
二、父母的冷漠和疏远
有些父母可能因为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对孩子的情感需求关注不够,甚至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选择冷漠和疏远。
这种忽视和冷漠会让孩子的内心感到无助,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引发自卑。
三、父母的比较和竞争
很多父母喜欢用比较和竞争的方式来激励孩子。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永远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让他们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从而感到自卑。
四、父母情感不稳定
如果一个家庭的情感氛围不稳定,比如父母经常争吵或者冷战,那么这种氛围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和困惑。
他们会因为无法理解和处理这种不稳定情感而感到自卑。
五、父母的感情冲突
如果父母之间存在感情冲突,那么这种冲突往往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他们会因为无法解决这种冲突而感到无助和自卑。
六、父母自身的自卑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父母的自卑感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如果父母自身就存在自卑情绪,那么这种情绪会通过他们的言行直接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从而导致自卑。
总结起来,我们发现原生家庭的行为模式对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无论是父母的批评和指责,冷漠和疏远,比较和竞争,还是情感的不稳定和感情冲突,甚至是父母的自卑感,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内心深处自卑的源泉。
我认识的一个姐姐,30 岁左右,非常漂亮,学历很高,工作能力强,是很多女孩羡慕的对象,但她自己却常常感到不自信,觉得自己并不快乐。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人存在,这不禁让人发出疑问: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很优秀了,可就是不断否定自己。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发现:一个人的品质和他对自己的满意程度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系。
一个能力很低的人,也可能非常自负,而一个已经走上人生巅峰的人,也仍然会对自己感到怀疑。
这种自我评价在心理学上称为自尊,低自尊有什么表现?不自信到底还有救吗?
何谓自尊
北大心理学博士宋萱老师在《社会心理学》中这样描述自尊:
自尊是指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的欲望,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
▷ 宋萱老师《社会心理学》自尊
低自尊是一种负面的自我信念,低自尊的人认识不到自我价值,为了保护自尊,ta们常常出现应激的保护反应,如抱怨、易怒、自卑、敏感等。
低自尊有以下具体表现:
1.自我价值感低
低自尊的人总是看到自己的缺点,陷入自我批评和怀疑中。
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没有能力完成。
2.对自己要求苛刻
有完美主义倾向,会隐藏自己的不足。
事情出现一点差错都无比自责,极力否定自己。
“我不好”“我没用”常是ta们的说辞。
3.不接受批评
渴望被认同,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别人的负面反馈会激怒ta们,因为害怕被否定可能先去否定别人,而对于他人的赞美又觉得有种不配得感。
4.喜欢讨好
把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被动接受安排,很少主动提要求。
不擅长拒绝别人,希望通过讨好获取别人的喜欢,为了迎合别人委屈自己。
5.回避挑战
容易感到自己是个失败者,所以通过回避挑战来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
认为只要不做困难的事情,就不会失败。
低自尊不是天生就有,它的形成与后天的生存发展环境密不可分。
自尊的影响因素
1.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这样的亲子行为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高自尊:
1)对孩子表现出慈爱、有兴趣、接受与卷入;
2)对孩子要求前后一致、双亲一致;
3)尊重孩子并给予一定的自由;
4)说服但不是体罚孩子。
2.行为表现的反馈
成功行为的反馈可以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而外界的打压会降低我们的自尊水平。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选择适合个体,能够取得成就或成功的活动,展现和发挥自己的优势,隐藏劣势,有益于增加自尊。
4.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
在社会比较中,选择与自己地位、身份相似的人进行比较,将使个体处于恰当位置,有利于增加自尊。
▷ 宋萱老师《社会心理学》影响自尊的因素
低自尊就像深陷泥沼中,越是挣扎,陷得越深。要想摆脱低自尊的痛苦,你必须要找到恰当的方法。
低自尊自救手册
1.通过自我关怀提高自尊
自我关怀与自尊互为因果关系。把自己照顾好可以提升自尊程度,同样高自尊的人也更能照顾好自己。
爱自己的首要部分就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可以通过完成有成就感的事情,积极的情绪反馈可以提高自尊。
而对于自己的错误,可以问问自己:
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让自己能更客观清晰的判断,而不是沉浸于失败错误的自我否定中。
2.确定自己的优势
依靠自己的优势才能提高自尊。可以给自己列一个优势清单,机会来临时发挥自己的优势,积累成功经验。
如果实在想不出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可以回顾过去的成就,想想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你一定能发现自己的过人之处。
扬长避短,不要给自己设置非常难实现的目标,否则,这会成为你提升自尊道路中的巨大障碍。
3.改变内部对话模式
如果一个人内部对话是负面批评的,那低自尊的情况很难改变。
对于一些不合理信念,我们要识别这些消极观念,告诉自己哪些是理性的,哪些是非理性的。
尝试问自己以下问题:
这些负面想法能够帮助我变得更好吗?
如果我把这些想法告诉朋友,ta们会变得更好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要改变自己的内在对话模式。多用「我可以」「我能行」来激励自己。
毕淑敏在《我很重要》中这样说:「是的,我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这样说。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重要并不是伟大的同义词,它是心灵对生命的允诺。」
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