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马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时间:2024-01-01 02:52:38 作者:无药可救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1分钟全知道,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10个汉字到底是啥呢?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这10个字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这个啊,其实我们老百姓中有99%的人都不知道吧,记得我们从上小学开始,就知道了甲和乙,记得有一道数学题是这样的:甲从某地出发,乙从另一地出发,以相同速度相向而行…,后来又知道了甲、乙后面的丙和丁。

其实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是起源于商代的一种独特的日期计算方式, 每十天为一旬,一个循环,每天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的一个字来命名。也称为十天干。

来,我们今天再来看看这十个字:

甲jia 乙yi 丙bing 丁ding 戊wu 己ji 庚geng 辛xin 壬ren 癸gui

从国学,《易经》中,我们得知,这十个字称为十天干,还代表了和我们每个人都切切相关的五个字、五种本质,我们为什么发财,我们又为什么会欠债,等等,都与他们密切相关,紧紧相连,都离不开他们的,好了,接下来的视频中我会继续给大家分享。

关注我,在互联网视频的新时代,

我们一起探讨赚钱和创富之道。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要知道的常识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天干地支的作用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五干属阳,喜合。 以甲为例

见甲(jiǎ):为比肩、兄弟。

见乙(yǐ):为劫财、败财,克父及妻。

见丙(bǐng):为食神、天厨、寿星,为男。

见丁(dīng):为伤官、退财、耗气,子甥。

见戊(wù):为偏财、偏妻、偏妾,克子。

见己(jǐ):为正财、正妻,克母,为合神。

见庚(gēng):为偏官、七杀、官鬼、将星。

见辛(xīn):为正官、禄马、荣神,父母。

见壬(rén):为倒食、偏印、枭神,克女。

见癸(guǐ):为印绶、正人、君子,产业。

五干属阴,喜冲。以乙为例

见甲(jiǎ):为劫财、逐马,克妻。

见乙(yǐ):为比肩、兄弟、朋友。

见丙(bǐng):为伤官、小人、盗气,为侄。

见丁(dīng):为食神、天厨、寿星,子孙。

见戊(wù):为正财、正妻,克母。

见己(jǐ):为偏财、偏妻、偏妾,克子。

见庚(gēng):为正官、禄马,克父母。

见辛(xīn):为偏官、七杀、官鬼,媒人。

见壬(rén):为印绶、正人、君子,忌杀。

见癸(guǐ):为倒食、偏印、枭神,克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行属性

甲=木行=阳乙=木行=阴丙=火行=阳丁=火行=阴戊=土行=阳己=土行=阴庚=金行=阳辛=金行=阴壬=水行=阳癸=水行=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对应的时间

子时 23时—1时 甲子时 丙子时 戊子时 庚子时 壬子时丑时 1时—3时 乙丑时 丁丑时 己丑时 辛丑时 癸丑时寅时 3时—5时 丙寅时 戊寅时 庚寅时 壬寅时 甲寅时卯时 5时—7时 丁卯时 己卯时 辛卯时 癸卯时 乙卯时辰时 7时—9时 戊辰时 庚辰时 壬辰时 甲辰时 丙辰时巳时 9时—11时 己巳时 辛巳时 癸巳时 乙巳时 丁巳时午时 11时—13时 庚午时 壬午时 甲午时 丙午时 戊午时未时 13时—15时 辛未时 癸未时 乙未时 丁未时 己未时申时 15时—17时 壬申时 甲申时 丙申时 戊申时 庚申时酉时 17时—19时 癸酉时 乙酉时 丁酉时 己酉时 辛酉时戌时 19时—21时 甲戌时 丙戌时 戊戌时 庚戌时 壬戌时亥时 21时—23时 乙亥时 丁亥时 己亥时 辛亥时 癸亥时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对应表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 │ │ │ │ │ │ │ │ │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木 木 火 火 土 土 金 金 水 水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 │ │ │ │ │ │ │ │ │ │ │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阳 阴

水 土 木 木 土 火 火 土 金 金 土 水

年的干支

方法一:

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

天干算法:

4、 5、 6、 7、 8、 9、 0、 1、 2、 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2005年,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

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

余数分别为:4、 5、 6、 7、 8、 9、 10、 11、 0(能整除)、1、 2、3,

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 未、 申、酉、戌、亥,

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

方法二:

对应数字:1、 2、 3、 4、 5、 6、 7、 8、 9、 0

相应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对应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相应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 酉、 戌、 亥

公元年份-3,除以10得余数可得天干,如1984年,(1984-3)|10=1所以天干为甲;

公元年份-3,除以12得余数可得地支,如1984年,(1984-3)|12=1所以地支为子;

所以公元1984年为甲子年。

方法三:

用一个你知道的年份的天干地支来推算,比如用2006年算1955年的天干地支,先要知道2006年是丙戌年,用2006-1955=51,再用51除以10,余数为1,表明天干是丙往前推一位,答案是乙,接着用51除以12,余数为3,表明地支是戌往前推三位,答案是未,那么1955年就是乙未年。

方法四:

查表法,前提是你要有个六十甲子表

六十甲子表

1 甲子 13 丙子 25 戊子 37 庚子 49 壬子

2 乙丑 14 丁丑 26 己丑 38 辛丑 50 癸丑

3 丙寅 15 戊寅 27 庚寅 39 壬寅 51 甲寅

4 丁卯 16 已卯 28 辛卯 40 癸卯 52 乙卯

5 戊辰 17 庚辰 29 壬辰 41 甲辰 53 丙辰

6 已巳 18 辛巳 30 癸巳 42 乙巳 54 丁巳

7 庚午 19 壬午 31 甲午 43 丙午 55 戊午

8 辛未 20 癸未 32 乙未 44 丁未 56 已未

9 壬申 21 甲申 33 丙申 45 戊申 57 庚申

10 癸酉 22 乙酉 34 丁酉 46 已酉 58 辛酉

11 甲戌 23 丙戌 35 戊戌 47 庚戌 59 壬戌

12 乙亥 24 丁亥 36 已亥 48 辛亥 60 癸亥

1,比如,记住几个特殊的年份如1984年为甲子年,类推1924,1864,1804,……均为甲子年。提到的壬戌是第59顺位,那么用甲子年份加上59减1得到的1982,1922,1862,1802……都是壬戌年!

2,比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3,比如,2008年:2008-3=2005,2005÷60,余数为25,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25号干支,得知是戊子年。

4,比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 (如能诀六十甲子表就太好了)

(注意:年干支的是以立春为分界的,正月立春以后出生的,用本年干支;在立春前出生的,用上一年的干支)

月的干支

月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正月是寅,二月是卯,三月是子,依次类推.....

月的天干记忆比较简单,只要在你年干的基础上记住几句歌诀就可以了:

甲己之年丙做首;乙庚之年卯为头;

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流行;

还有戊癸何方觅,甲定之上好追求。

意思就是说,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即可。有表如下:

年 份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甲、巳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乙、庚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丙、辛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丁、壬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戊、癸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注意:农历的闰月是不记干支的)

日的干支

我们都知道,日的干支,甲子为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找日干支的方法最多,但都是比较有挑战性的。有机会我会同大家分享下!当然最简单的就是查万年历了!

时的干支

时的地支是固定的,这个就不多说了。

时的天干由日天干也可轻易得到: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该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壬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天支,便可推知其余。

渊源发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

天干地支一些学者从中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一特有现象。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十天干起源于中国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产生于殷商之前,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所以,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1]

大约在战国末年,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大桡作甲子\",《尚书正义》解释说:\"二人皆黄帝之臣,盖自黄帝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看来干支是大桡创制的,大桡\"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隋朝《五行大义》同意干支是大挠创制这一观点。

天干地支最初的起源,尚无定论,以文物考查的话,近百年来出土的殷墟(盘庚迁都于殷后,商也称殷)甲骨卜辞中,就载有大量用于纪日的干支记录,而在甲骨文中出现最频繁的字也是干支。

从发现的商代甲骨文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内容都是与占卜相关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甲骨卜辞\",但是卜辞并不是甲骨文内容的全部,除此之外还有数量不多但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他种类的与占卜无关的刻辞。比如其中的\"干支表\"刻辞。\"干支表\"刻辞,是甲骨文中的一种特殊刻辞,属于表谱刻辞的一种。这种刻辞刻写的是以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的六十个干支名称的干支表,学者们也称之为甲子表。这种甲子表罗列刻写六十干支的\"干支表\"就是当时的人们用来检核和推算干支纪日的谱表,干支表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日历。

折叠干支与星象

虽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干支的来历,但我们可以根据现有资料进行推导。《易学原理与大六壬应用》一书解释如下:根据现代天文学知识,我们知道周天二十八星宿是由恒星组成的,天文学上恒星十分稳定,相对位置几千几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保持不变,对地的影响也是相对稳定的,而我们地球及其他太阳系的行星不断的围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则是相对于北极星(即紫微星)位置不变的在银河系中做螺旋运转,这就形成了因日月五星运行而造成天星之间位置关系的改变,进而改变了特定星宿对地球及地上万事万物的影响,所以古人通过夜观天象来预测吉凶,《开元占经》就是古占星学著作,而七政四余和紫微斗数就是延伸出来的古星命学。

夜观星象受时间位置气侯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所以人们试图寻找更为简便的方法进行占卜,地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利用起来了。根据历法知识我们知道,月的划分是根据月亮的一次圆缺循环为标准,分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十二个月,又加以闰月补其不足。所以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所以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巳宫有翼、轸二宿;午宫有柳、星、张三宿;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昴、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我们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星宿,其意义也是来源于此。

换一种方式解释,因为干支是用来计时的,我们可以把黄道十二宫平面想象成钟表的表盘,以地球为表盘中心,十二宫就是表盘的刻度指示,日月五星相当于七个指针,运行在黄道十二宫这个大表盘之上,形成一个巨大的时钟。其中,太阳就是\"年\"指针,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年的时间;月亮就是\"月\"指针,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回到原点就是一个月的时间;二十四节气是跟太阳过宫有直接联系,而和月球运转没有直接关系,所以造成了历法上月令和节气的时间差,因此我们干支学的月令是根据节气而定,即跟日躔过宫相一致。我们再看两个最慢的指针,即太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行星木星(岁星)和土星(镇星)交会的周期,需要20年,即一个运;如果两星要在同一个宫位上(比如子宫)交会的话,则需要经过60年,即一元。同理,日月五星重合在同一宫位的周期,则需要大致180年左右,即一个正元;如果把日月五星重合的位置再具体化,由夹角30度的一个宫位变为夹角12.8度的一个星宿的宿位,则需要大致540年才能重合一次,即一个大元。这个假设与实际天文学计算有出入,但如此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也更容易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因为十二宫即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是空间上的十二方位;钟表的表盘代表了宇宙的能量场,即相对静止的天地的气场;日月五星的运行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能量场,日月五星在十二宫的位置分布,就代表了当前时间内各星对各宫的影响力大小,即当前时间空间内天体能量的分布状态,其表达形式就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

上面我们假想的时钟只有年月指针,没有日时指针,这就需要我们把地球自转的因素加以考虑。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即24小时,在地球自转过程中,日月五星对地球同一地点的影响时时在发生着变化,地球上同一地点相对于日月五星运转了一周;地球一天时间内公转角度向前行进约1度,也就是相对于日月五星的空间位置变化为1度,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因此,地球上同一地点的天体能量分布以每天1度的位置而产生变化,即产生了同一地点能量分布逐日逐时变化的结果,这就是日和时的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

地支有十二,而天干只有十个,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刚才的钟表模型是建立在地心说之上,而实际上我们地球和其余五星都是在围绕太阳公转,由于轨道和运转速度的不同,造成了行星运行之间相对位置的靠近和远离,也就是天文观测中的\"行星逆行\",逆行在西方占星学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传统占星师认为逆行使得行星发挥弱势的影响力。但在中国古代阴阳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五星相对于地球位置靠近和远离的这两种形式,把五星所代表的能量分为阴和阳,又根据五星影响地球的能量大小依次排序形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

天干与地支相配,多出两个地支无天干相配,形成了旬空,也叫空亡。这是由于日月五星和地球都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搅动了原本相对静止的黄道十二宫的能量场,这就造成了地球周围能量分布的不均匀,这就相当于河流中的河水在石块下游,石块背后的地方形成的漩涡,这个漩涡的位置就是空亡。随着时间推移,日月五星位置发生了改变,漩涡的位置也随之发生改变,原来的漩涡消失,相邻的地方变成了漩涡,周而复始,循环一周,从而产生六十甲子的往复循环。

“甲、乙、丙、丁、戊”算是最古老的汉字,对它们的解释充满情趣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历法纪年。在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又形成了一套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民间主要用于纪日、卜卦和配合记事,后来更用于风水、术数等领域,而干支用来纪年月日时的历法叫做干支历。

天干地支最初的起源,尚无定论。近百年来出土的殷墟(盘庚迁都于殷后,商也称殷)甲骨卜辞中,就载有大量用于纪日的干支记录,而在甲骨文中出现最频繁的字也是干支。因此,这二十二字应该算是最古老的字了。本文先来看看“甲、乙、丙、丁、戊”五个字最初本意,由于年代古老,现在解释起来有多种说法也不足为奇,其中充满了古人的智慧与想象。

“甲”的两种解字

甲,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指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也像动物身上起保护作用的硬壳,其上常有交错的纹路,或由鳞片连缀而成。“甲”的字形在甲骨文中最初有两种写法,如图1和图2。二字最初有别,后者用于“上甲”之类的人名,前者用于干支。图1的“甲”字其形容易与“十”字混淆,于是后来多借图2字形来表干支,以至于图1这种写法到战国以后即不传。“甲”字在战国楚系文字中有两种异体,如图8和图9,但这两种异体字随着楚国的灭亡而消失了。秦系文字(图11)将中间一竖拉长作“甲”,此后沿袭这种形体,隶变后楷书写作“甲”。

《说文解字》: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一曰人头宐为甲,甲象人头。凡甲之属皆从甲。

古文甲,始于十,见于千,成于木之象。 意思是::甲,在天干之中,甲代表最东边的方位,阳气萌发,运行于万物之间,字形像草木初生时头戴甲壳的样子。所有与甲相关的字,都采用“甲”作边旁。,这是古文写法的“甲”,像始于十,见于千,成于木的样子。

还有一说认为:甲,甲骨文(囗,抵御矛枪的方形硬牌)+(十,是“又”的变形,抓握),表示可持握的陆战士兵的护身硬牌。有的甲骨文简化成“十”,像纵横交叉的握柄。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方形的挡牌“囗”写成弧形,表示贴身的弧形护身硬牌。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士兵作战时手持的蔽护身体的硬牌,装有握柄,可以抵御矛枪进攻;士兵一手持甲牌抵御防守,一手持戈戟展开进攻。篆文误将金文字形中弧形的挡牌写成“勹”,误将金文字形中表示抓握的“十”(又)写成写成“丁”。隶书综合两款金文字形。

“乙”的本义植物破土而出时的萌芽形

乙,象形字。“乙”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有左向和右向两种写法,甲骨文的“乙”字(图1)像植物破土而出时的萌芽形。金文粗体化,如图2、图3中的“乙”。篆文整齐化 [3] 。秦汉以后右向写法被淘汰,左向写法逐渐规范,隶变后楷书写作“乙”字。“乙”字最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被借用,表示天干第二位,而且成为其最常用的义项。由于殷商时代的贵族习惯用天干字作为死后的庙号,所以甲、金文中“乙”字常用作人的称呼。此外,由“天干第二位”引申为“第二”的意思,也常与“甲”、“丙”等连用表示等级或数目。还用于指称不确定的某人。

《说文解字》:乙,象春艹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与丨同意。乙承甲,象人颈。意思是:乙,象初春草木弯弯曲曲长出地面,这时大地的阴气还很强大,草木只能艰难地破土冒出。古人用“乙”表示草木长出地面,这构思与用“|”表示引而向上相同。在天干顺序中,“乙”承续着“甲”;就字形看,“乙”像人的胫脖。

“丙”的几种解释

丙,象形字。“丙”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如图1所示,甲骨文“丙”字像鱼尾,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支干》说:“按甲、乙、丙、丁四字为一系统,乃最古之象形文字。《尔雅・释鱼》曰:‘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乙之象鱼肠,丙之象鱼尾,可无庸说。”“丙”为鱼尾的象形。西周金文曾有一种中间填满的写法,如图2,颇为古拙,但并未进入主流。春秋时期出现另一种异体,在中间人字形的两侧添加饰笔,如图3,至战国时期楚系文字,如图4,是最为繁复的写法,为后世所不取。但秦代文字在继承西周金文的基础上,或作图7的“丙”,或作图6的“丙”,从此定了型。汉代隶书分别延续了这两种构形,楷书则选择了整体性更强的前者。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丙”是“柄”的本字。丙,甲骨文假借“穴”,表示用来安装手柄的石器孔洞。有的甲骨文在“穴”(孔洞)上方加一横,表示穿在石器孔洞中的木棍。造字本义:名词,装在石器孔洞里的手柄。金文在甲骨文字形基础上有所变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当“丙”的“石器手柄”本义消失后,甲骨文再加“木”另造“柄”代替。

《说文解字》:丙,位南方,万物成,炳然。阴气初起,阳气将亏。从一入冂。一者,阳也。丙承乙,象人肩。意思是:丙,在天干诸位中,丙代表南方,南方代表四季中的夏天,这时万物长成,一派光明的样子。阴气初起,阳气將亏。字形采用“一、入、冂”三形会义。这里的“一”,表示阳气。丙承乙,象人肩。

“丁”本义是竹木或金属制成的顶宽足尖的契子

丁,象形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有中空(图2)与填实(图1)两种写法,像钉帽的俯视图。在战国及西汉时分别出现像侧视图的写法,如图6和图10,以后,古篆把锭的圆头保留,把锭的下部拉长,变成钉子形状。到秦代小篆则更将字讹变为图8,完全失去原状。此后二者合流,将上面像钉帽的部分简化成一横,钉脚变成竖弯钩,就是今天见到的楷书“丁” [2] 。“丁”本是“钉”的初文。后来因为把“丁”用作“天干”——古代十个表示数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王、癸)的第四位;故此又另造了个以“金”旁表意,以“丁”旁表音的形声字“钉”。“丁”,原是铜锭形。金属是坚实的,故从“丁”引申出“壮健”之意,古代把成年的壮健的男子叫作“壮丁”。又引申出“人口”(如“添丁”)和指某些专职服务的人(如“园丁”、“庖丁”)

《说文解字》:丁,夏时万物皆丁实。象形。丁承丙,象人心。凡丁之属皆从丁。 意思是:丁,夏日万物都壮实。是象形字。在天干顺序中,丁承续丙,字形像人心。

“戊”是戈、斧组合的威猛长柄武器

戊,象形字。图(一)是图形文字的“戊”,是一把上古时代像凿铲形的狭而有肩的最早的斧形武器,有斧身、斧柄、顶钩、脚叉,完全是实物的图象。这种武器,就叫“戊”,读wù,音务。图(二)是甲骨文的“戊”字,斧形大致不变,但字体却已开始线条化了。图(三)是金文的“戊”,此时“戊”的形体开始变了:除了强调突出了斧身外,顶钩变了,斧柄弯了、脚叉成为斜线。图(四)是秦篆的“戊”字,讹变更大:斧柄弯而短,脚叉弯而长,顶钩竟成为丫杈形了。于是便相沿发展为图(五)的汉隶和(六)的楷书。“戊”字的结体特点:中间是空的。“戊”这种武器,后来大抵被后起的武器所淘汰了,便把这个字借用为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古代用来表示次序的符号)的第五位,作为“五”的代称。

《说文解字》:戊,中宫也。象六甲五龙相拘绞也。戊承丁,象人胁。意思是:戊,在天干中位于中央。字形像六甲五龙相绞缠。戊承丁,像人胁。

阴阳五行对照表(完整版)木火土金水,青龙朱雀麒麟白虎玄武!收藏

阴阳五行对照表(完整版)

天象

五行

五星

木星

火星

土星

金星

水星

五方

西

五灵

青龙

朱雀

麒麟

白虎

玄武

五季

长夏

六气

热、火

湿

五促

五时

日旦

日中

日西

日入

午夜

八卦

震巽

坤艮

干兑

天干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地支

寅卯

巳午

辰戌

申酉

子亥

五数

三、七

一、九

五、五

二、八

四、六

地象

五色

五臭

五味

五气

(食物药物)

五谷

稷(梗米)

黄黍(稻)

大豆

五果

五菜

五实

五畜

五虫

五长

人象

五脏

心(心包)

五腑

小肠、三焦

大肠

膀胱

五体

血(脉)

骨、髓

五藏

五志

忧、悲

恐、惊

五液

五窍

五声

五音

五智

五指

食指

中指

大拇指

无名指

小指

五性

曲直

炎上

稼穑

从革

润下

五变动

五腧

井(出)

荥(溜)

俞(注)

经(行)

合(入)

黄帝内经

五脏

五脏之官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

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

五腑

小肠

大肠

膀胱

五腑之官

中正之官

决断出焉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传道之官

变化出焉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

三焦

心包络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心包络)

脏象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罢极之本

魄之居也

其华在爪

其充在筋

阳中之少阳

通于春气

生之本

神之变也

其华在面

其充在血脉

阳中之太阳

通于夏气

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

其华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

至阴之类

通于土气

气之本

魄之处也

其华在毛

其充在皮

阳中之太阴

通于秋气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

其华在发

其充在骨

阴中之少阴

通于冬气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五脏生成

肝之合筋也

其荣爪也

其主肺也

心之合脉也

其荣色也

其主肾也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

其主肝也

肺之合皮也

其荣毛也

其主心也

肾之合骨也

其荣发也

其主脾也

五脏所主

五充(体)

骨、髓

五华

唇四白

五窍

五脏化液

五脏所藏

肝藏血

血舍魂

心藏脉

脉舍神

脾藏营

营舍意

肺藏气

气舍魂

肾藏精

精舍志

五志

忧、悲

恐、惊

关节分布

两腋

两肘

两髀(髋)

两肘

两腘

脏热分布

左颊红

颜面全部红

鼻红

右颊红

两颧红

舌分布

舌两旁(肝胆)

舌尖

舌中心(肺胃)

舌中心(肺胃)

舌根

气血筋脉注入处

诸筋者皆属于节

(睡觉时,血归于肝)

诸脉者皆属于目

诸血者皆属于心

诸气者皆属于肺

诸髓者皆属于脑

五精所并

精气并于肝则忧

精气并于心则喜

精气并于脾则畏

精气并于肺则悲

精气并于肾则恐

精气注入

(五轮)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黑眼

约束

白眼

瞳子

风轮

血轮

肉轮

气轮

水轮

角膜、黑睛

眼角的血络

眼睑、眼皮

巩膜、白睛

瞳孔

黄帝内经

五色

五色之见死

色见青如草兹者死

色见赤如衃血者死

色见黄如枳实者死

色见白如枯骨者死

色见黑如炲者死

五色之见生

青如翠羽者生

赤如鸡冠者生

黄如蟹腹者生

白如豕膏者生

黑如乌羽者生

五藏所生之外荣

生于肝,如以缟裹绀

生于心,如以缟裹朱

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

生于肺,如以缟裹红

生于肾,如以缟裹紫

色味当五脏

青当肝

青当筋

赤当心

赤当脉

黄当脾

黄当肉

白当肺

白当皮

黑当肾

黑当骨

生死面相

凡相五色,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黄帝内经

五味

五味所入

酸入肝

苦入心

甘入脾

辛入肺

咸入肾

五味所合

肝欲酸

心欲苦

脾欲甘

肺欲辛

肾欲咸

五味所走

酸走筋

多食之,令人癃

(手足不灵活)

咸走血

多食之,令人渴

(口渴)

甘走肉

多食之,令人悗心

(烦恼)

辛走气

多食之,令人洞心

(心中空虚)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变呕

(呕吐)

五味所禁

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

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

五禁

肝病禁辛

心病禁咸

脾病禁酸

肺病禁苦

肾病禁甘

五味所伤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多食酸则肉胝绉而唇揭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五宜

肝色青,宜食甘

心色赤,宜食酸

脾色黄,宜食咸

肺色白,宜食苦

肾色黑,宜食辛

五病宜食

肝病者宜食

梗米饭、牛肉、枣、葵

心病者宜食

麻、犬肉、李、韭

脾病者宜食

大豆、猪肉、栗、藿

肺病者宜食

麦、羊肉、杏、薤

肾病者宜食

黄黍、鸡肉、桃、葱

五脏所苦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五脏所欲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用辛补之

用咸补之

用甘补之

用酸补之

用苦补之

酸泻之

甘泻之

苦泻之

辛泻之

咸泻之

五行系统

五行学说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中医用以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医者搜集概括的五行体系,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以便将更多的事物和现象归纳进来!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数:八,七,五,九,六;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气:风,暑,湿,燥,火;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音:角,征,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臭:臊,焦,香,腥,腐;

五谷:麦,黍,稷,稻,豆;

五畜:鸡,羊,牛,马,彘;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神:魂,神,意,魄,志;

五液:泪,汗,涎,涕,唾;

五体:筋,脉,肉,皮,骨;

五俞:颈项,胸胁,脊,肩背,腰股;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毒:怒、恨、怨、恼、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