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蕴含着丰富的古天文学知识,内容非常多,本文继续深入学习一下。
我们知道,天干地支是用来定义时间的。那它跟现在定义时间的数字(比如今天是2022年5月8日)有啥不同呢?
最大的不同是:天干地支既表示时间,也能表示方位,还能说明了天体能量场(气)和地球能量场(气)对万事万物(当然最主要的是人)的影响(作用和反作用)。
要了解这种影响,首先来看看什么是时间?
一、什么是时间?
如果一个人被关在一片黑暗的全封闭的屋子里,那时间对他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所以要让时间有意义,首先要有对象,然后要有参照物。因为有对象和参照物,就会有变化。而这个变化,就是时间的价值,也是时间存在的原因。
我们知道s=v*t(距离=速度*时间),所以时间t=距离s/速度v。
通过上面的公式,我们知道,时间和距离(空间)是有关系的,它们通过速度(能量)联系在一起。而发明天干地支的古人,就很有智慧地把时间、空间和能量用天干地支联系起来。
天干地支是怎么样联系时空和能量的呢?
通过二十八宿坐标系。
二、二十八宿坐标系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将黄道和天赤道附近的天区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太阳视运动轨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为四组,又称为四象,每组各有七个星宿。用来说明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因为日月和五星基本运行在二十八星宿范围上,所以把这二十八组星当作它们的宿舍。表示什么时间住什么宿舍,故称为二十八宿。
图1,星空图,来自广百宋斋
大家看图1,红色圈为日月五星(还有个冥王星),它们的位置大概都在绿色框围成的大圈上。所以就用二十八组星座来当它们的宿舍咯。
二十八宿坐标系、赤道坐标系和黄道坐标系是古人的三大定位坐标系。
为啥选28宿呢?
可能跟月球公转周期约为28天有关,或者跟土星公转周期约28年有关。
三、天干地支定位
有了坐标系,就可以进行定位了。
首先,通过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定位出东西。
接着,通过不动的北极星(不是绝对不动)来定位南北。
东西南北对应四象,分别是东苍龙(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蛇和乌龟组成)。
图2,四象
再用后天八卦中的乾(西北)、艮(东北)、巽(东南)、坤(西南)四卦表示四隅。
后来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个方向,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再加上八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庚、辛、壬、癸。
于是4卦+12地支+8干组成二十四山,加上刻度,来精确表示方位。
图3,二十四山
天干地支不仅仅可以定位,也可以定时,具体它们怎么定时的呢?
四、天干地支定时
天干地支定时的方法叫干支纪年法。
1、算年的干支
年的算法很简单,天干=(年份-3)/10的余数对应的天干;地支=(年份-3)/12的余数对应的地支。
天干对应的数字: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0。
地支对应的数字: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
比如:今年是2022年,天干=(2022-3)/10=201...9,9对应壬,所以天干是壬。
地支=(2022-3)/12=168...3,3对应寅,所以地支是寅。
故2022年是壬寅年。
天干还可以更简单,把天干对应的数字调整一下:
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0,辛1,壬2,癸3。
然后年份位数是什么就直接对应什么。比如:今年是2022年,尾数为2,2对应壬。
地支也有对应的口诀,但我是懒得记,因为现在手机电脑很方便查看,比如:
图4,在线万年历
2、算月的干支
月干=年干数*2+月份(农历)的(大于10取尾数);
月支:正月=寅,二月=卯,三月=辰,四月=巳,五月=午,六月=未,七月=申,八月=酉,九月=戌,十月=亥,十一月=子,十二月=丑。
年干数: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0。
比如今天是2022年5月9日,年干数是壬=9,所以月干=9*2+4=22,取尾数是2,所以对应乙。4月地支对应巳,所以这个月是乙巳。
3、算日的干支
日干基础数=(YY+7)*5+15+(YY+19)/4;
日干基数=日干基础数%60;
日干=(日干基数+1)%10。
日支=(日干基数+1)%12。
比如2015年1月1日的干支:
日干基础数=(15+7)*5+15+(15+19)/4=22*5+15+34/4=110+15+8=133 ;
日干基数=133%60=13;
日干=(13+1)%10=4=丁;
日支=(13+1)%12=2=丑。
所以2015年1月1日的干支为丁丑。
4、算时的干支
一天之中时辰的地支是固定的、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时的天干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若该日是甲或已的,子时配为甲子:该日是乙或庚的,子时就配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为戊子:丁、壬日配为庚子:戊或癸日配为壬子,其他时辰类推,对应图如下:
图5,计算时干支
其实干支的计算用程序是最高效的,我认为除非专业的人员,其他人不需要刻意去记,需要的时候查询一下就好了。
记得读书的时候,用VB写了个真正的万年历(网上都是有年限制的),公元前后任意年都可以查,当时去图书馆到处查公式,最后成功编写出来了。可惜放在旧的电脑上,估计是找不回来了。
干支计算不是我所关注的,我主要思考的问题是:干支纪年法除了普通的纪年用,它还准确地反映了五运六气对地球的影响。怎么做到的?
五、天干地支定吉凶
首先我们知道,甲子数为60。
说明60年之间,天体能量场(五运六气)就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为啥是60年呢?大概率是下面几个理由:
1、木星运转周期约12年,土星运转周期约30年,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60。
可以理解为:木星和土星60年在相同位置重新相会。
2、六十年也是土、木、水三颗行星的会合周期。
3、三个甲子合计为一百八十年,一百八十年太阳系九大行星同处于太阳的一侧,分布成一个扇面形状,形成了九星大会合(九星连珠)。二十年一小运,六十年是一个元,三个元合计九个小运。故称三元九运。
4、同时,北斗七星加左辅星和右弼星的运行规律与地球上自然现象和人事吉凶之间存在某种暗合关系,在每运20年都有其中一颗星起主导作用。
图6,九星连珠
5、甲子数60=天地之数55+小衍之数5,可以道尽天地之变化矣。
我们试着来梳理一下天干地支定吉凶的原理:
日月星辰和地球本身的运动和位置等,会造成地球的五运六气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会对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造成直接影响。分析这些影响的纽带,就是天干地支。故用天干地支可以定吉凶。
我估计天干合化之类的,也是跟位置有关系。
五、干支纪年的发展过程
①、古人观察日升日落(地球自转),于是有日的观念。
②、古人观察月相变化,于是有月的观念(月球公转)。
③、古人观察四季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地球公转),于是有四季、年的观念。
④、古人发现木星的位置变化,于是把天赤道划分为十二星次,用它来纪年,叫岁星纪年法(十二年一周期)。
⑤、古人发现十二年周期变化中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用60年会准确一些。于是用二十八宿来定位,叫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一周期=一元)。
⑥、古人发现六十年周期变化中还有不一样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对地球(中宫)的影响上。于是把180年分为上中下三元,上元1白入中宫;中元4绿入中宫;下元7赤入中宫。一元又平分为三运,每运20年。180年号称三元九运。下元甲子管七、八、九运。一元又可以分为六甲五子,五子按照河图分为(水火木金土)。1984年到2055年为下元甲子,所以今年2022年属于下元甲子庚子运(金运)。
⑦、古人发现三元周期后还有一些更细致的变化,于是以二十八星宿为坐标,一宿配60甲子,又分为七元,总共60*7=420年(其中420是28和60的最小公倍数)。每元的甲子对应不同的二十八宿位置,分别为:一元甲子起虚;二元甲子起奎;三元甲子起毕;四元甲子起鬼;五元甲子起翼;六元甲子起氏;七元甲子起箕。至七元尽,而甲子又起虚,周而复始。
到此,日、月、星不停地运动导致地球的五运六气产生的变化就对应得很细了。
对于干支纪年来说,60甲子就够用了。对与分析吉凶,还需要参考三元九运或者七元的更细致的影响。
六、干支和二十八宿的具体对应
图7,干支对应二十八宿
我猜想,古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在这种状态下,古人感知到水气尽木气升的那一刻,观察到星象中,甲对应虚,于是定义一元甲子起虚。然后就定好了那年为甲子年,接着按照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甲子排列下去,不断轮回。你看道德经写的很清楚: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60年一循环(叫归根、复命),这是常、是天道,没身不殆,不断循环。
七、三垣二十八宿
除了二十八宿,古人还观察了三大星群,称为三垣(垣即城墙)。三垣,即紫微垣(Purple Forbidden Enclosure)、太微垣(Supreme Palace Enclosure)、天市垣(Heavenly Market Enclosure),与黄道带上之二十八宿合称三垣二十八宿。
1、紫薇宿
图8,紫薇垣
紫薇垣处于北天的中心位置,著名的北斗七星就处在其中,围绕着天极旋转。古人想象力丰富,把它想象为皇帝的车子。
北斗七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十二辰、二十四节气等,都靠它来指示。二十八宿就像时针的刻度,北斗七星就像时针的指针。
图9,北斗和二十四节气
图10,北斗和四季
图11,北斗和一天时间
2、太微垣
图12,太微垣
太微垣就是天庭,众丞相和皇帝上朝的地方。
3、天市垣
天市垣就是平民买菜、逛街、跳广场舞的地方。
图13,天市垣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想象力,把绚烂的星空想象得精妙绝伦。
总结一下:
日月星辰和地球本身的运动和位置等,会造成地球的五运六气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会对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造成直接影响。分析这些影响的纽带,就是天干地支。
所以,干支纪年法不仅仅可以准确表达时空变化,而且可以准确表达这种变化对万事万物的影响。那么用它来分析人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细学干支的知识,思绪穿透沧海桑田,感受到古代哲人的浩瀚智慧和深邃感知,佩服得五体投地。
提示: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文章仅为学习笔记,正误自辨。
“年、月、日、时”到底如何用天干地支推算?我也很是好奇。
在查阅了一些资料之后,我发现要用天干地支推算时间首先要了解“干支历”这个概念。
“干支历”又称星辰历、节气历、甲子历、中国阳历,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为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
干支历是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结合构成六十个组合,以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为基本内容。
十天干、十二地支具体内容在之前的文章有写,这里不再赘述,感兴趣的可以去翻阅。
60个组合详见图片
干支60个组合
24节气如下: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大家对于60组合以及24节气应该比较熟悉,那12月建是什么呢?
12月建是依据24节气划分的“节气月”。
24节气中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别对应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
按照这种干支历法,寅月才是正月,才是新一年的开始。
注意:
这里的正月和我们现在用到的农历正月算法不同。
农历以干支历为基础,但不完全等于干支历,农历中正月初一为正月的第一天,干支历中立春那天为正月的第一天,农历中的正月初一并不一定是立春。
说完这些就要说一说如何用天干地支推算年、月、日、时了。
这里所有的推算与现在所用农历时间相关,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开始,以立春节气为新月的开始。
干支组合排序参考上图(干支60个组合)。
干支纪年法无论年、月、日、时都是天干+地支,参考上图可以得出甲子年60年出现一次,甲子月60月出现(5年)一次,甲子时60时辰(5天)出现一次的规律。
其实推算时间有很多公式,内容有些复杂,就不在这里展示了,如想了解,直接去网上查找即可。
我个人认为口诀推算更容易理解一些,所以就以口诀推算来举例。
行事历
月干支(年上起月)推算口诀: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顺,
若问戊癸何处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这个口诀的意思是:
遇到年份带“甲”和“己”的,该年立春的那一天是“丙寅月”的开始;
遇到年份带“乙”和“庚”的,该年立春的那一天是“戊寅月”的开始;
遇到年份带“丙”和“辛”的,该年立春的那一天是“庚寅月”的开始;
遇到年份带“丁”和“壬”的,该年立春的那一天是“壬寅月”的开始;
遇到年份带“戊”和“癸”的,该年立春的那一天是“甲寅月”的开始。
时干支(日上起时)推算口诀: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这个口诀的意思是:
如果这天带“甲”和“己”,子时为“甲子时”;
如果这天带“乙”和“庚”,子时为“丙子时”;
如果这天带“丙”和“辛”,子时为“戊子时”;
如果这天带“丁”和“壬”,子时为“庚子时”;
如果这天带“戊”和“癸”,子时为“壬子时”。
年、月、时的干支比较好理解,日干支稍微有些复杂。
在推算日干支的时候,先给干支编序号。
干支排序
日干支推算需要和阳历相结合,推算哪一年的日干支就需要知道哪一阳历年的1月1日的日干支。
每年的元旦干支即是当年一月的月元干支,每月的月元为当月的第一天。
月元口诀:
二六加一七,三月双减一,
四月加零六,五上零零加,
七月双加一,八加二八齐,
九月双加三,十一双加四,
十月加三九,十二加四十,
闰从三月起,每月多加一。
每句口诀前面的数字是指要推算的日干支所在的月份,加或减后面的数字是指干支的加减数。
这个口诀的意思是: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二月和六月,天干加一,地支加七。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三月,天干、地支都减一。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四月,天干加零,地支加六。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五月,天干、地支都加零。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七月,天干、地支都加一。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八月,天干加二,地支加八。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九月,天干、地支都加三。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十一月,天干、地支都加四。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十月,天干加三,地支加九。
推算日干支所在的月份是十二月,天干加四,地支加十。
每逢闰年,三月至十二月间的任一月,其月元干支在上述加减数的基础上多加一。
知道了年份中的第一个月的干支,其余月干支按照规律推算就可以了。
知道了一天中子时的干支,其余时干支也可以按照规律推算。
知道了每月的第一天的干支,其余日干支也同样可以按照规律推算。
以2021年2月1日0时为例,推算如下:
年干支,这天为农历十二月二十,还没到农历的新年。上一个甲子年是1984年,按照规律推算现在年份为“庚子年”;
月干支,根据口诀,庚子年立春(2020年2月4日,农历正月初十)的那天是戊寅月的开始,按照规律推算,现在属于小寒节气,对应“己丑月”;
日干支,2021年1月1日是己酉日,己酉编号为6、10,现在是2月1日,6+1=7(庚),10+7=17=12+5(辰),现在为庚辰日。
时干支,根据已知日期,可以知道时间为“丙子时”;
所以“2021年2月1日0时”为“庚子年,己丑月,庚辰日,丙子时”。
以上就是“年、月、日、时”的干支推算方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问题。到底有没有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呢?
答案是现在没有。
因为现在使用的固定历法中,正月都是从寅月开始数起,子月对应农历的十一月。
甲子年只能对应甲寅月、丙子月,所以甲子年中是不可能出现甲子月,那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也就不可能同时出现了。
本篇文章分享到这里。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精粹数不胜数。我想一点一点去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
面对这些内容,我是一个初学者。我只能在有限的能力内把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更新的内容不尽完善,还望各位见谅。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对本篇内容进行纠错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