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干地支
对于初学阴阳五行的人而言,测八字的五行,只能查看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那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呢?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就象四个柱子一样撑起“时间”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五行 天干 地支
木 甲乙 寅卯辰
火 丙丁 巳午未
土 戊己 辰戌丑未
金 庚辛 申酉戌
水 壬癸 亥子丑
什么是六十甲子 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干支还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天干经六个循环,地支经五个循环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按照这样的顺序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环,叫做“六十花甲子”。怎么知道自己的天干地支五行 首先,你要知道你的出生日期和确切的时辰。然后下载“小巫排盘APP”查询,输入出生公历或农历日期及详细时间,就可以查出你的出生年、月、日、时的干支。
根据下表一一对照干支:
天干五行和地支五行对照表
天干: 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
地支:子-水、丑-土、寅-木、卯-木、辰-土、巳-火、午-火、未-土、申-金、酉-金、戌-土、亥-水
然后根据你出生日子的第一个干支通过下表来查算你的时辰干支:
时辰干支五行查算表
时间时辰 五行纪日干支
时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23-01 子/水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01-03 丑/土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03-05 寅/木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05-07 卯/木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07-09 辰/土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09-11 巳/火 己巳 辛巳 癸巳 己巳 丁巳
11-13 午/火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13-15 未/土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15-17 申/金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17-19 酉/金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19-21 戊/土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21-23 亥/水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如果进行入深层次的阴阳五行学习,不需要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一看便知,这也是学习阴阳五行的基本功。
什么是天干地支
对于初学阴阳五行的人而言,测八字的五行,只能查看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那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呢?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就象四个柱子一样撑起“时间”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五行 天干 地支
木 甲乙 寅卯辰
火 丙丁 巳午未
土 戊己 辰戌丑未
金 庚辛 申酉戌
水 壬癸 亥子丑
什么是六十甲子 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干支还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天干经六个循环,地支经五个循环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按照这样的顺序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环,叫做“六十花甲子”。怎么知道自己的天干地支五行 首先,你要知道你的出生日期和确切的时辰。然后下载“小巫排盘APP”查询,输入出生公历或农历日期及详细时间,就可以查出你的出生年、月、日、时的干支。
根据下表一一对照干支:
天干五行和地支五行对照表
天干: 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
地支:子-水、丑-土、寅-木、卯-木、辰-土、巳-火、午-火、未-土、申-金、酉-金、戌-土、亥-水
然后根据你出生日子的第一个干支通过下表来查算你的时辰干支:
时辰干支五行查算表
时间时辰 五行纪日干支
时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23-01 子/水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01-03 丑/土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03-05 寅/木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05-07 卯/木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07-09 辰/土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09-11 巳/火 己巳 辛巳 癸巳 己巳 丁巳
11-13 午/火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13-15 未/土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15-17 申/金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17-19 酉/金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19-21 戊/土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21-23 亥/水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如果进行入深层次的阴阳五行学习,不需要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一看便知,这也是学习阴阳五行的基本功。
阴阳五行对照表(完整版)
天象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五星 | 木星 | 火星 | 土星 | 金星 | 水星 |
五方 | 东 | 南 | 中 | 西 | 北 |
五灵 | 青龙 | 朱雀 | 麒麟 | 白虎 | 玄武 |
五季 | 春 | 夏 | 长夏 | 秋 | 冬 |
六气 | 风 | 热、火 | 湿 | 燥 | 寒 |
五促 | 生 | 长 | 化 | 收 | 藏 |
五时 | 日旦 | 日中 | 日西 | 日入 | 午夜 |
八卦 | 震巽 | 离 | 坤艮 | 干兑 | 坎 |
天干 | 甲乙 | 丙丁 | 戊己 | 庚辛 | 壬癸 |
地支 | 寅卯 | 巳午 | 辰戌 | 申酉 | 子亥 |
五数 | 三、七 | 一、九 | 五、五 | 二、八 | 四、六 |
地象
五色 | 青 | 赤 | 黄 | 白 | 黑 |
五臭 | 臊 腥 | 焦 | 香 | 腥 | 腐 朽 |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五气 (食物药物) | 温 | 热 | 平 | 凉 | 寒 |
五谷 | 麻 | 麦 | 稷(梗米) | 黄黍(稻) | 大豆 |
五果 | 李 | 杏 | 枣 | 桃 | 栗 |
五菜 | 韭 | 薤 | 葵 | 葱 | 藿 |
五实 | 核 | 络 | 肉 | 壳 | 濡 |
五畜 | 犬 | 羊 | 牛 | 鸡 | 猪 |
五虫 | 毛 | 羽 | 倮 | 介 | 鳞 |
五长 | 麟 | 凤 | 人 | 龟 | 龙 |
人象
五脏 | 肝 | 心(心包) | 脾 | 肺 | 肾 |
五腑 | 胆 | 小肠、三焦 | 胃 | 大肠 | 膀胱 |
五体 | 筋 | 血(脉) | 肉 | 皮 | 骨、髓 |
五藏 | 血 | 脉 | 营 | 气 | 精 |
五志 | 怒 | 喜 | 思 | 忧、悲 | 恐、惊 |
五液 | 泪 | 汗 | 涎 | 涕 | 唾 |
五窍 | 目 | 舌 | 口 | 鼻 | 耳 |
五声 | 呼 | 笑 | 歌 | 哭 | 呻 |
五音 | 角 | 征 | 宫 | 商 | 羽 |
五智 | 魂 | 神 | 意 | 魄 | 志 |
五指 | 食指 | 中指 | 大拇指 | 无名指 | 小指 |
五性 | 曲直 | 炎上 | 稼穑 | 从革 | 润下 |
五变动 | 握 | 忧 | 哕 | 咳 | 栗 |
五腧 | 井(出) | 荥(溜) | 俞(注) | 经(行) | 合(入) |
黄帝内经
五脏 |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
五脏之官 |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 |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 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 | 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 |
五腑 | 胆 | 小肠 | 胃 | 大肠 | 膀胱 |
五腑之官 | 中正之官 决断出焉 |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 传道之官 变化出焉 |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 |
三焦 心包络 |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心包络) | ||||
脏象 | 肝 | 心 |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 肺 | 肾 |
罢极之本 魄之居也 其华在爪 其充在筋 阳中之少阳 通于春气 | 生之本 神之变也 其华在面 其充在血脉 阳中之太阳 通于夏气 | 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 其华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 至阴之类 通于土气 | 气之本 魄之处也 其华在毛 其充在皮 阳中之太阴 通于秋气 |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 其华在发 其充在骨 阴中之少阴 通于冬气 | |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 |||||
五脏生成 | 肝之合筋也 其荣爪也 其主肺也 | 心之合脉也 其荣色也 其主肾也 |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 其主肝也 | 肺之合皮也 其荣毛也 其主心也 | 肾之合骨也 其荣发也 其主脾也 |
五脏所主 五充(体) | 筋 | 脉 | 肉 | 皮 | 骨、髓 |
五华 | 爪 | 面 | 唇四白 | 毛 | 发 |
五窍 | 目 | 舌 | 口 | 鼻 | 耳 |
五脏化液 | 泪 | 汗 | 涎 | 涕 | 唾 |
五脏所藏 | 魂 肝藏血 血舍魂 | 神 心藏脉 脉舍神 | 意 脾藏营 营舍意 | 魄 肺藏气 气舍魂 | 志 肾藏精 精舍志 |
五志 | 怒 | 喜 | 思 | 忧、悲 | 恐、惊 |
关节分布 | 两腋 | 两肘 | 两髀(髋) | 两肘 | 两腘 |
脏热分布 | 左颊红 | 颜面全部红 | 鼻红 | 右颊红 | 两颧红 |
舌分布 | 舌两旁(肝胆) | 舌尖 | 舌中心(肺胃) | 舌中心(肺胃) | 舌根 |
气血筋脉注入处 | 诸筋者皆属于节 (睡觉时,血归于肝) | 诸脉者皆属于目 诸血者皆属于心 | 诸气者皆属于肺 | 诸髓者皆属于脑 | |
五精所并 | 精气并于肝则忧 | 精气并于心则喜 | 精气并于脾则畏 | 精气并于肺则悲 | 精气并于肾则恐 |
精气注入 (五轮) |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 ||||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 |
黑眼 | 络 | 约束 | 白眼 | 瞳子 | |
风轮 | 血轮 | 肉轮 | 气轮 | 水轮 | |
角膜、黑睛 | 眼角的血络 | 眼睑、眼皮 | 巩膜、白睛 | 瞳孔 |
黄帝内经
五色 | 青 | 赤 | 黄 | 白 | 黑 |
五色之见死 | 色见青如草兹者死 | 色见赤如衃血者死 | 色见黄如枳实者死 | 色见白如枯骨者死 | 色见黑如炲者死 |
五色之见生 | 青如翠羽者生 | 赤如鸡冠者生 | 黄如蟹腹者生 | 白如豕膏者生 | 黑如乌羽者生 |
五藏所生之外荣 | 生于肝,如以缟裹绀 | 生于心,如以缟裹朱 | 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 | 生于肺,如以缟裹红 | 生于肾,如以缟裹紫 |
色味当五脏 | 青当肝 酸 青当筋 | 赤当心 苦 赤当脉 | 黄当脾 甘 黄当肉 | 白当肺 辛 白当皮 | 黑当肾 咸 黑当骨 |
生死面相 | 凡相五色,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
黄帝内经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五味所入 | 酸入肝 | 苦入心 | 甘入脾 | 辛入肺 | 咸入肾 |
五味所合 | 肝欲酸 | 心欲苦 | 脾欲甘 | 肺欲辛 | 肾欲咸 |
五味所走 | 酸走筋 多食之,令人癃 (手足不灵活) | 咸走血 多食之,令人渴 (口渴) | 甘走肉 多食之,令人悗心 (烦恼) | 辛走气 多食之,令人洞心 (心中空虚) |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变呕 (呕吐) |
五味所禁 | 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 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 | 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 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 |
五禁 | 肝病禁辛 | 心病禁咸 | 脾病禁酸 | 肺病禁苦 | 肾病禁甘 |
五味所伤 |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 多食酸则肉胝绉而唇揭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
五宜 | 肝色青,宜食甘 | 心色赤,宜食酸 | 脾色黄,宜食咸 | 肺色白,宜食苦 | 肾色黑,宜食辛 |
五病宜食 | 肝病者宜食 梗米饭、牛肉、枣、葵 | 心病者宜食 麻、犬肉、李、韭 | 脾病者宜食 大豆、猪肉、栗、藿 | 肺病者宜食 麦、羊肉、杏、薤 | 肾病者宜食 黄黍、鸡肉、桃、葱 |
五脏所苦 |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 |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
五脏所欲 |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 |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
补 | 用辛补之 | 用咸补之 | 用甘补之 | 用酸补之 | 用苦补之 |
泻 | 酸泻之 | 甘泻之 | 苦泻之 | 辛泻之 | 咸泻之 |
五行系统
五行学说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中医用以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医者搜集概括的五行体系,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以便将更多的事物和现象归纳进来!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数:八,七,五,九,六;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气:风,暑,湿,燥,火;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音:角,征,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臭:臊,焦,香,腥,腐;
五谷:麦,黍,稷,稻,豆;
五畜:鸡,羊,牛,马,彘;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神:魂,神,意,魄,志;
五液:泪,汗,涎,涕,唾;
五体:筋,脉,肉,皮,骨;
五俞:颈项,胸胁,脊,肩背,腰股;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毒:怒、恨、怨、恼、烦
一、背景知识
1.阴阳:日光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2.五行与五方:木:东方,火:南方,土:中央,金:西方,水:北方。
3.十天干:①甲(jiǎ)、②乙(yǐ)、③丙(bǐng)、④丁(dīng)、⑤戊(wù)、⑥己(jǐ)、⑦庚(gēng)、⑧辛(xīn)、⑨壬(rén)、⑩癸(guǐ)。
4.十二地支:①子(zǐ)、②丑(chǒu)、③寅(yín)、④卯(mǎo)、⑤辰(chén)、⑥巳(sì)、⑦午(wǔ)、⑧未(wèi)、⑨申(shēn)、⑩酉(yǒu)、⑪戌(xū)、⑫亥(hài)。
二、十天干阴阳五行对照
1.天干与阴阳:
甲、丙、戊、庚、壬为阳;
乙、丁、己、辛、癸为阴。
2.天干与五行:
甲乙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
丙丁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
戊己属土,戊为阳土,己为阴土。
庚辛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
壬癸属水,壬为阳水,癸为。
十天干阴阳五行对照
三、十二地支阴阳五行对照
1.地支与阴阳: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
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2.地支与五行: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午巳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
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
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
四、规律总结
1.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找到规律,用图表的形式总结易于理解记忆。
2.阴阳顺序: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3.五行起始:木。木代表春季(四季开始的季节),东方(太阳升起的方位)。
4.天干起始:甲。甲乙丙丁用来表示次序、等级,这个平时都在用,好理解。
5.地支起始:寅。十二地支代表十二个时辰,寅时对应现代时间的凌晨三点钟到五点钟,又称平旦、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是一天的开始。
6.难点:地支对应的土为什么有四个?地支对应十二个月,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土在中央分属于四季,于是每季的最后一个月属土。
7.将天干地支阴阳五行按各自顺序排列组合起来。
十天干十二地支阴阳五行对照
以上总结仅是个人学习中医时的困惑和一些浅薄认知。
如有错漏之处,请大家在评论区指正,谢谢啦。
清舟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学过一篇《登泰山记》,其中有一句交待时间的话,叫作“戊申晦”。老师告诉我们,“晦”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至于“戊申”,就没讲清楚,只告诉我们这是古代的一种计日方式。我那时已听过很多传统评书,如《岳飞传》、《杨家将》、《三国演义》等,通过这些传统评书,我已经很熟悉这些天干和地支了,于是就特别想知道它们是如何计日的。但遗憾的是老师最终也没能回答我的问题。
现在全社会都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弘扬传统文化就必须阅读古代典籍。阅读古代典籍就必然遇到我当年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这里就先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干支历法。
干是“天干”的简称,天干共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的简称,地支共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就用它们来计年、月、日、时。具体的做法是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成为一组干支作为一个计时间的单位。譬如天干的第一个是“甲”,地支的第一个是“子”,那么干支组合的第一个就是“甲子”,用它来表示的年就是甲子年,用它来表示的日就是甲子日,月和时辰也同样如此。甲子之后依次是乙丑、丙寅、丁卯、戊辰……至到癸酉。这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天干已经用完了,而地支还有两个没有用上。那么就用甲与戌相配,组成“甲戌”,之后是乙亥、丙子、丁丑……这样一直排列下去,直到癸亥,天干和地支都恰好用完。因为天干有十个,地支有十二个,两者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所以从第一个天干甲与第一个地支子相配级成甲子,到最后一个天干癸和最后一个地支亥相配级成癸亥,就会出现六十种组合。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六十甲子,也称为六十花甲子或六十花甲。如果用它们来计年,那么从甲子到癸亥的一个甲子周期就是六十年。所以人们便用“花甲”来代指六十岁。
如果将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辰都用上面说的干支计时系统表示出来,那么就应该有四组干支,共八个字,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生辰八字。古人写生辰八字是竖着的,这样看起来就像四根柱子,所以生辰八字也称为“四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