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十二星座,也称为中国式星座,是根据阴历出生月份划分的星座。与西方的十二星座不同,中式十二星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下面是具体的中式十二星座:
1.星纪:出生在阴历 12 月 7 日至 1 月 5 日的人属于星纪星座。他们通常信念坚强,努力追求目标,给人一种踏实可信的印象。
2.玄枵:出生在阴历 1 月 6 日至 2 月 3 日的人属于玄枵星座。这个星座的人往往有较强的洞察力和直觉。
3.娵訾:出生在阴历 2 月 4 日至 3 月 5 日的人属于娵訾星座。这个星座的人通常性格刚毅,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4.降娄:出生在阴历 3 月 6 日至 4 月 4 日的人属于降娄星座。他们通常富有同情心,善于理解他人。
5.大梁:出生在阴历 4 月 5 日至 5 月 5 日的人属于大梁星座。这个星座的人往往有很强的责任感和领导力。
6.实沉:出生在阴历 5 月 6 日至 6 月 5 日的人属于实沉星座。这个星座的人通常独立思考,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7.鹑首:出生在阴历 6 月 6 日至 7 月 6 日的人属于鹑首星座。他们通常性格温和,富有耐心。
8.鹑火:出生在阴历 7 月 7 日至 8 月 7 日的人属于鹑火星座。这个星座的人往往充满活力,热情洋溢。
9.鹑尾:出生在阴历 8 月 8 日至 9 月 7 日的人属于鹑尾星座。他们通常心思缜密,善于分析问题。
10.寿星:出生在阴历 9 月 8 日至 10 月 7 日的人属于寿星星座。这个星座的人通常心态平和,注重养生。
11.大火:出生在阴历 10 月 8 日至 11 月 7 日的人属于大火星座。他们往往性格热烈,善于表达自己。
12.析木:出生在阴历 11 月 8 日至 12 月 6 日的人属于析木星座。这个星座的人通常思路清晰,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式十二星座与西方十二星座在时间划分和表现形式上有所差异,但它们都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天赋。
1153年4月21日(金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海陵王完颜亮将金朝都城从上京会宁府正式迁到燕京,更名中都大兴府,开启了北京作为大国都城的新纪元。这是北京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从这时开始,北京才成为真正的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870年建都史为北京留下了独特而宝贵的城市规划建设经验,也深深地滋养了其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的土壤,至今仍与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息息相关。
王光镐
原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现考古系)主任、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
现西城区顾问团成员、西城区社科联专家委员
在北京870年的建都历史中,金中都和元大都作为由少数民族营建起来的都城,两者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元大都新城的选址则和金中都有着十分直接的关联。不过,这关联不是来自金中都城内的金皇城,而是来自中都城外的金代皇家御苑——万宁宫。万宁宫不仅对元大都城址的确定产生了直接影响,对北京城中轴线的规划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甚至它与明清故宫的出现,同样具有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
1. “花萼夹城通禁籞”——金代的皇家游宴之地
《金史·地理志》载:
“京城北离宫有太宁宫,大定十九年建,后更为寿宁,又更为寿安,明昌二年更为万宁宫。……又有琼华岛,又有瑶光楼。”
金中都的万宁宫,位于金中都城北,建成于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年),先后称太宁宫、寿宁宫、寿安宫,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定名为万宁宫。其宫苑内既有湖泊也有岛屿,岛即琼华岛(今白塔山),岛上还建有广寒殿、瑶光台、瑶光楼等。作为供金代帝王游憩避暑之用的离宫,万宁宫规模庞大,其范围涵盖了今天的北海、中海地区,宫内园林布局首开古典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金人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琼华岛最初只是北海中的一个小土丘,金代不断地将疏浚湖泊挖出的泥土堆山,金海陵王还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将汴京开封城艮岳的太湖石拆运到万宁宫用以装饰,即“折粮”。因此,可以说金代在琼华岛一带的开发建设为此地的园林景观与生态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整个万宁宫水波涟漪,楼台耸峙,山环水抱,风光绮丽。我们可以通过金代诗人赵秉文的诗作《扈跸万宁宫》来依稀想象这是怎样的湖光山色:
“一声清跸九天开,白日雷霆引仗来。
花萼夹城通禁籞,曲江两岸尽楼台。
柳荫罅日迎雕辇,荷花分香入酒杯。
遥想薰风临水殿,五弦声里阜民财。”
《燕山八景图册》之“琼岛春阴”
虽然是离宫,但万宁宫在中都城的地位却非同一般,甚至不亚于金中都皇廷。
据《金史·世宗本纪下》等正史的记载,此宫于金世宗大定十九年建成后,世宗就屡屡“幸太宁宫”和“幸寿安宫”。“太宁宫”“寿安宫”是万宁宫的旧称,可见此宫甫一建成,便成了金帝常来常往之地和处理朝政的又一中心。万宁宫与金朝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金世宗开创了金代“大定盛世”的同时,万宁宫也迎来了第一个辉煌时期。《金史·移刺履传》载:
“世宗崩,遗诏移梓宫寿安宫。”
金世宗去世前居然遗诏停柩万宁宫,足见他对该宫的恋恋不舍。虽然他的遗诏由于于礼不合而未能实现,但不言而喻的是,万宁宫在金帝的心目中的地位已不亚于皇宫,甚至远超皇宫。而在世宗之后,《金史》中有关金帝“如万宁宫”或“至自万宁宫”的记载更是连绵不绝,这里几乎成了金朝的半个金銮宝殿。
金万宁宫为人所称道的除了“薰风十里”的皇家气象外,还有其重要的农业景观。琼华岛周边水域水量充沛,且东西两岸有一些闲置的土地,金世宗时期,负责营造万宁宫的少府监丞张仅言利用宫殿区域东流的泉水,引渠道种植稻田,每年收获稻米万斛,即《金史》载:
“引流泉溉田,岁获万斛。”
这也体现了金人对北京地区流泉水系的充分运用。
2. “绿树攒攒密,清风阵阵深。”——元大都的皇城中心
金亡后,这座风光迤逦、华贵大气的万宁宫,又迎来了一位新的主人,这就是元世祖忽必烈。据《元史·世祖一》记载,忽必烈刚刚登极大汗之位,便于“是冬,驻燕京近郊”,紧接着又于中统元年(1260年)12月“帝至自和林,驻跸燕京近郊”。忽必烈当时驻跸的“燕京近郊”,就是金中都东北郊的万宁宫。忽必烈敕令“城大都”是在至元四年(1267年),而他频频驾临万宁宫比这早了整整七年,足见他对万宁宫的一见倾心。同时,也在确定“城大都”之前,忽必烈就开始精心打造这座景态万状的万宁宫。
《元史·世祖本纪三》载,至元二年(1265年),用整块大玉雕琢的精美玉瓮“渎山大玉海”制作完成,忽必烈下令“敕置广寒殿”,把这个稀世珍宝放进了万宁宫的广寒殿。不久,至元三年(1266年)夏四月,“五山珍御榻成”,忽必烈又降旨把这个奇珍异宝放到了广寒殿。如此这般地一再把天下奇珍集于万宁宫,忽必烈对万宁宫的钟爱可见一斑。
光是汇集天下奇珍还不够,忽必烈下决心要把万宁宫打造得更加风月无边。《元史·兵志二》载:
“至元三年五月,帝谓枢密臣曰:‘侍卫亲军,非朕命不得发充夫役。修琼华岛士卒,即日放还。’”
此文说,忽必烈觉得把自己的侍卫亲军都打发去修筑万宁宫琼华岛似为不妥,于是敕令把亲军召回。由此看来,忽必烈甚至一度把自己的贴身警卫都投入到了万宁宫的修建工程中,据此不难想象,当时该有多少民伕兵丁投身到这项皇家工程中。
于是,当忽必烈决定“城大都”时,就顺理成章地以万宁宫作为皇城的中心。事如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缀耕录》所云:
“未几,金亡,世皇徙都之。至元四年兴筑(万宁宫)宫城,山(琼华岛)适在禁中,遂赐今名云。”
此文所说的“山适在禁中”,便一语道破了元大都的选址是以万宁宫的琼华岛为中心的。
忽必烈营建的元大都城有三重城垣:最外是大城,中间是皇城,最里是宫城。元皇城位于全城正中偏南,而皇城之中居中的不是宫城,恰恰是以琼华岛为中心的金万宁宫,亦即元皇城的太液池,元大都的三大宫殿群反倒分列在太液池的东西两侧。总之,从整体布局上看,整个元大都是以皇城为中心的,整个元皇城又是以太液池为中心的。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忽必烈首先选中了金万宁宫,才营造出了以其为中心的元大都,而将湖泊纳入城市布局核心的做法,是传统设计理念的突破,也是我国历代都城建设史上的一大创举。
元大都城图
(红色方框所示即琼华岛万宁宫所在位置)
图片来源:《北京历史地图集》
审图号:京S(2013)034号
3. “琼华瑶岛郁嵯峨”——建都史上一颗闪耀的明珠
至明清时期,琼华岛作为皇家御苑,历经了一系列的营葺。据清代《日下旧闻考》载,顺治八年(1651年),出于西域喇嘛“请立塔建寺,寿国佑民”的请求,琼华岛南坡的诸多殿宇被改建为佛寺,并在山顶广寒殿旧址上营建白塔,此即琼华岛称作“白塔山”的由来。今天的北海沿袭了清代乾隆年间的基本格局,乾隆七年(1742年)至四十四年(1779年)在琼华岛沿岸大规模兴建了殿宇、坛庙、亭台、碑碣等各类建筑,乾隆皇帝更亲自撰写《白塔山总记》和《塔山四面记》,琼华岛作为皇家山地园林的代表性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自1153年金海陵王来到燕京,“以迁都诏中外,改元贞元,改燕京为中都,府曰大兴”,迄今已有悠悠八百七十载。北京这870年建都史,是由金以后的元、明、清以至今天的新首都史贯串下来的。忽必烈定都燕京时以金太宁宫中轴线作为元大都宫城和元大都大城的中轴线,对北京城的空间规划和城市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明清故宫紫禁城也正是在金代万宁宫旧址东南部修建的。所以,金代建成的万宁宫,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确定北京城的基本建设格局。万宁宫在870年的建都史上可以说是一颗闪耀的明珠,将不同朝代北京的城市发展进程紧密无间地串联起来,这也是金代建都对今天北京的又一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
[1]北海景山公园管理处.北海景山公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4.
[2]侯仁之. 试论元大都城的规划设计[C]//中国紫禁城学会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上).紫禁城出版社,2007:118-125.
[3]《金史·海陵王本纪》
[4]《金史》卷24《地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23页.
[5]《金史》卷95《移刺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100页
[6]《金史》卷133《叛臣·张觉子·张仅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846页.
[7]景爱.金中都万宁宫与明清故宫[J].地域文化研究,2017(01):61-65+154.
[8](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1:467,369,366
[9](元)李志常著.党宝海校点.长春真人西游记[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110.
[10]周岩,王劲韬.北京西苑琼岛历史与景观变迁述略[J].风景园林,2014(03):98-
102.DOI:10.14085/j.fjyl.2014.03.073.
本内容由北京印迹整理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仅代表专家本人观点,不代表“北京印迹”平台立场。
来源: 北京印迹 in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