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家住长沙的刘奶奶已经有80岁高龄,平时身体还可以,就是有点睡不着,长期需要服用助睡眠药物。十几天前,刘奶奶感觉身体不太舒服,想着在家躺几天就好了,没想几天后竟出现气促、全身发抖、舌头不自主运动的现象,家人急忙带着刘奶奶来到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
在医院,医生详细询问病情得知刘奶奶近五天一直卧床在家,很少活动,通过抽血、CT等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刘奶奶白细胞、心肌酶、凝血功能等数值偏高,诊断刘奶奶是患了“肺栓塞”,而刘奶奶出现的全身抖动,可能与长期服用镇静药物有关,需要进ICU紧急治疗。
丁俊源医生介绍,肺栓塞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主要表现为起病突然, 如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虚脱,出冷汗, 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或是有胸痛,咳嗽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晕厥,咯血现象。虽然肺栓塞的血栓,部分甚至全部可自行溶解、消失,但经治疗的急性肺栓塞患者比不治疗者病死率低5~6倍,因此,一旦确定诊断,即应积极进行治疗。
目前,临床上主要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栓塞的范围来进行相应的治疗。首先,是密切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对于存在严重呼吸衰竭的病人,还需要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最重要是药物治疗,首先是抗凝药物,包括肝素,还有华法林。另外,对于大面积的栓塞的患者,还可以给予溶栓治疗,常见的溶栓的药物有链激酶、尿激酶等。最后,有一部分病人,还可以采取外科的治疗,比如肺栓塞取栓术、导管取栓术和腔静脉阻断术。总的来说,肺栓塞是一种很危急的疾病,一旦确诊需要马上进行治疗。
丁俊源医生提醒,肺栓塞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长期坐卧不动,下肢血液回流速度减慢,血栓逐渐聚集形成。肺栓塞容易误诊为肺炎和心脏病。一般多见于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骨折等长期卧床的中老年患者。因此长期卧床者,可经常按摩下肢促进血液循环。一旦出现胸痛胸闷气促等症状,要立即送医院急诊。
供稿:重症医学科 周凯
编辑:石荣
你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老年人要多运动,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
你是不是每天都坚持走路、跑步、打太极拳等各种锻炼方式,希望能增强体质,预防老年病?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要告诉你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运动并不一定能让你长寿,甚至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
相反,有一种方法比运动更有效,更简单,更舒服,那就是——躺着!
没错,你没有听错,就是躺着!最近有一项全球最大规模的老年人健康研究,发表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躺着也能长寿!
而且这种休息方式比运动还管用,胜过你每天走路2小时!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躺着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功效?为什么运动反而会对老年人有害?这些问题都将在本文中为你揭晓。请继续往下看吧!
老年人运动过度引发心梗李大爷今年已经70岁了,他一直很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他每天早上都会去公园里走上一个小时的路,然后再做半个小时的太极拳。
他觉得这样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预防老年病。他还经常向周围的老年朋友们宣传运动的好处,鼓励他们也加入他的锻炼队伍。
可是就在上个月的一天早上,李大爷在公园里走路时突然感到胸口剧烈疼痛,呼吸困难,汗水直冒。
他赶紧坐在旁边的长椅上,拿出手机给儿子打电话。儿子接到电话后立刻开车来接他,并送他去了附近的医院。
经过检查,医生告诉李大爷和儿子一个令他们震惊的消息:李大爷这是心脏病发作!
医生说李大爷患上了,心脏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需要马上进行手术治疗,并且以后要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量。
李大爷和儿子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李大爷问医生:“我不是一直很注意锻炼吗?我每天都走路和打太极拳,怎么会得心脏病呢?”
医生摇了摇头,说:“李大爷,你的锻炼方式和强度都不适合你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你每天走路和打太极拳的时间太长了,对你的心脏负担太大了。”
李大爷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运动过度对老年人的危害。那么,躺着真的能让老年人长寿吗?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躺着为什么能长寿?人类的寿命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遗传、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其中,生活习惯是我们可以自己控制和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生活习惯中,最关键的就是休息和运动。
休息和运动是人体健康的两个基本条件,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休息可以让人体得到恢复和修复,运动可以让人体得到锻炼和强化。
但是,休息和运动的量和质都要适度,过多或过少都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那么,躺着为什么能长寿呢?这里的躺着,并不是指一直躺在床上不动,或者睡觉过多。
而是指一种适当的休息方式,也就是平躺在舒适的地方,放松身心,调节呼吸,减少压力,增加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 ,这种躺着的休息方式有以下几个好处。
能够降低血压和心率当我们平躺时,我们的心脏不需要像站立或坐着时那样努力地工作,来抵抗重力对血液流动的阻力。
这样就可以减少心脏的负担,降低血压和心率。
血压和心率是衡量心血管健康的两个重要指标,如果它们过高,就会增加心脏病、中风等危险。
因此,通过平躺来降低血压和心率,就可以保护心血管系统,延长寿命。
2、能够改善呼吸功能
当我们平躺时,我们的肺部可以更充分地扩张和收缩,使得空气可以更顺畅地进入和排出。
这样就可以提高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改善呼吸功能。
呼吸功能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呼吸功能受损,就会导致缺氧、乏力、头晕等症状。
因此,通过平躺来改善呼吸功能,就可以提高人体的活力和免疫力。
3、能够缓解肌肉和关节疼痛
当我们平躺时,我们的肌肉和关节可以得到放松和休息,从而缓解由于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造成的紧张和疲劳。
这样就可以减少肌肉和关节炎症、僵硬、酸痛等问题。
肌肉和关节疼痛是老年人常见的困扰之一,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日常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通过平躺来缓解肌肉和关节疼痛,就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舒适度和满足度。
4、能够促进大脑功能
当我们平躺时,我们的大脑可以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从而促进大脑的活动和功能。
这样就可以增强大脑的记忆、思维、创造、情绪等方面的能力。
大脑功能是决定人类智力和精神的核心因素,如果大脑功能衰退,就会导致老年痴呆、抑郁、焦虑等问题。
因此,通过平躺来促进大脑功能,就可以保持老年人的智慧和快乐。
以上就是躺着能长寿的几个原因,你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呢?那么,你应该怎么样才能正确地躺着呢?
如何选择合适的地方和姿势?如果你想要通过躺着来长寿,那么你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和姿势。
这里的合适,并不是指最舒服或最豪华的,而是指最适合你的身体和心理的。
首先是躺着的地方要安静、干净、通风、温度适宜。这样可以避免噪音、灰尘、病菌、寒冷或炎热等对你的休息造成干扰或危害。
其次地方要有足够的空间,让你可以自由地伸展身体。这样可以避免身体受到压迫或拘束,造成不适或疼痛。
如果有柔软的垫子或床垫,可以让你躺的更舒适。这样可以避免硬物对你的皮肤或骨骼造成刺激或损伤。
另外姿势要自然、放松、平衡。这样可以避免肌肉或关节过度拉伸或扭曲,造成紧张或疲劳。
当然,姿势要根据你的身体状况和喜好来调整。有些人喜欢平躺,有些人喜欢侧躺,有些人喜欢半躺。
没有一种姿势是绝对正确或错误的,只要你觉得舒服就行。
但是,要注意不要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而是要适时地换换姿势,防止出现麻木或僵硬。
如何控制合理的时间和频率?如果你想要通过躺着来长寿,那么你还要控制好你躺着的时间和频率。
这里的控制,并不是指最多或最少的,而是指最适合你的身体和心理的。
根据年龄、体质、生活节奏等因素来确定躺的时间。
一般来说,老年人需要比年轻人更多的休息时间,弱体质者需要比强体质者更多的休息时间,忙碌者需要比闲散者更多的休息时间。
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规定每天应该躺多久,只要你觉得恢复了精力就行。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长或过短,过长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过短会导致身体机能不足。
一般来说,每天至少要安排一次躺着休息的时间,最好是在中午或下午,当你感到困倦或疲惫时。
这样可以帮助你恢复体力和精神,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如果有可能,还可以在早上或晚上再安排一次躺着休息的时间,当你刚起床或准备睡觉时。这样可以帮助你调节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多或过少,过多会影响你的正常活动,过少会影响你的健康状况。
结语只要我们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和姿势,控制好时间和频率,我们就可以通过躺着来保护我们的心脏、关节、大脑等重要器官和功能。
从而延长我们的寿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完全放弃运动了。运动仍然是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之一。
只要我们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适当地运动,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
但是,我们也不要过分迷信运动,认为只要多运动就能长寿。运动过度或不当,反而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我们的生命。
所以,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找到一个平衡点,在休息和运动之间做出一个合理的安排。
既不要过于劳累,也不要过于懈怠。既要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挑战,也要享受躺着带来的舒适和放松。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身心健康,长寿幸福。
今天的科普知识到这里就结束了,看完这篇文章的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打在评论区”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
为何子女再孝顺,也不建议长期独自伺候生病的老人,原因很现实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能够尽力地孝顺父母。在我们的文化中,孝顺被视为一种美德,而照顾生病的父母更是表达孝心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作为一个儿女,我却有一个现实的观点:长期独自伺候生病的老人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我的故事始于家中年迈的父亲突发疾病。面对他的病情,我决定暂时离开工作,亲自照顾他。起初,一切看似顺利,我全身心地投入到照料父亲的工作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这样的长期伺候并不可持续,并且对双方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长期独自伺候生病的老人会给子女带来巨大的压力。照顾生病的父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他们需要日常生活照料的时候。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承担自己的工作和家庭责任,这使得我们陷入了巨大的困境。我曾经有一个星期几乎没有合眼,日夜照料父亲,而我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其次,长期独自伺候生病的老人也会对他们自己造成负面影响。虽然我们希望能够尽量满足父母的需求,但我们未必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当病情复杂或需要特殊护理时,我们很难提供适当的照顾和支持。而且,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这可能导致我们无法给予父母足够的关注和照顾。对于一位生病的老人来说,缺乏专业的医疗和护理可能会对他们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第三,长期独自伺候生病的老人还可能导致我们与家人和社交圈的疏远。在我照顾父亲的那段时间里,我几乎没有时间去看望朋友或者与其他家庭成员进行交流。我逐渐与社交圈隔绝,感到孤单和沮丧。而且,这也给我带来了负罪感,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对其他家人的责任。
基于以上的现实考虑,我相信子女们应该寻求适当的帮助,而不是长期独自伺候生病的老人。在我的故事中,最后我决定将父亲送往一家专业的护理院,他能够得到更好的医疗和护理照顾,而我也可以重新专注于我的工作和个人生活。尽管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但我相信它对我们双方都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这个问题,我很想听听你们的看法。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或者观点?你们认为长期独自伺候生病的老人是明智的选择吗?请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故事和观点。
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并激发他们留下自己观点和经验的愿望。800字以上的篇幅足够详细地叙述故事情节和阐述逻辑,同时让读者对这一现实问题产生深入思考。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面对生病的父母时做出明智而贴心的选择!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晴风每天和你一起剖析情感知识。
文:晴风
图: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特别是年老了以后,这样的情况会更多。
因为很多人老了,都会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去世。
不管我们能不能接受,愿意不愿意接受,都要去面对,因为这样的情况,我们是改变不了的。
我们知道,不管你多依恋这个世间,不管你多依恋身边的人,终究会去世,终究会离开。
而在晚年的时候,一个人去世的方式一般不是生病去世,就是老了之后身体的各项技能下降从而去世,再或者就是自己主动放弃生命。
一般晚年之后,没有很多重大的事情,导致自己扛不过去,都不会出现自己主动放弃生命。
而最容易导致一个老人去世的方式其实就是两种,也就是生病去世,或者是老死。
可是不管是哪一种,一个去世之前,其实都是有预兆的,不会突然之间就去世。
一般一个老人去世之前,会有下面的几种预兆,一旦你发现身边的老人有,就要多注意了。
突然之间变迷糊了老人去世之前的第一个征兆,就是变迷糊了,也就是本身更清楚的一个人,突然之间开始说胡话了,总是说一些小时候的事情,或者是年轻时候的事情。
此时的他们好像回到了那时候一样,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很老了,这些事情都过去很久了。
甚至有时候会认错身边的人,把女儿的名字称呼成儿子的名字,甚至不认识子女。
当一个老人进入了这种迷糊的状态,就预示着即将去世了。
其实一个老人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大脑的运转在减缓吗,甚至是退化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此时他们的意识也就开始变得忽有忽无。
当一个老人出现这样的情况,生命就到尽头了。
曾听奶奶说过老家的一个老人,去世的时候就是这样的,那时候她不认识身边的人,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更不知道自己已经很老了,总是说胡话,一会突然很清醒,一会突然又很迷糊。
这样的情况大概坚持了3天左右就去世了。
所以,当你家的老人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要多注意了。
突然想距离很远的子女,非要见到他们老人在生前,对一件事有执念,在濒临去世的时候,依然也会有执念,而且这种执念只会越来越厉害。
比如说,一个老人在去世前,突然很想念距离很远的子女,并且和小孩子一样,非要见到这个人,其实就是老人知道自己快去世了,在自己去世之前想见一眼。
于是他们会突然之间让距离远的孩子来看自己,突然之间想让距离远的孩子来到自己的身边。
有些人不懂,还以为老人老了变傻了,于是不在乎,并且责骂老人不要打扰年轻人的生活,但其实老人不是无缘无故地去打扰,也不是没事找事,而是他们很在乎对方,想要在自己离开之前看一眼对方。
之前曾听一个亲戚说了一件很后悔的事情,他说自己的母亲年老了有一天突然对他说,希望给嫁的很远的女儿打电话,让女儿带着孩子来看一下自己。
他对母亲说:“你好好的,让他们看你干什么,人家那么远,来一次不容易。”
之后母亲没说话了,第二天的时候,母亲又说了同样的话,他依然没在意,到了第三天,母亲很生气地对他说,让他必须叫。
之后他很无奈地给姐姐打了电话,而姐姐觉得不对劲,就立马往外赶,可是她还没到家,母亲已经去世了。
不得不说,这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遗憾,唯一的愿望没有达成。
其实,当一个人即将去世的时候,他们是能够感觉到的,此时他们会突然说一些让人觉得无理取闹的话,但其实他们并不是无理取闹,而是知道自己即将离开了,最后看一眼子女。
本身很差的身体,突然之间变好了年老之后,有一种说话叫回光返照,也就是说,原本身体很差的一个人,躺在床上起不来的一个人,突然之间身体就变好了。
不仅能坐起来了,还能吃很多饭,话也很多,好像精神瞬间好了,年轻了很多岁一样。
其实这样的人,并不是年轻了,也并不是瞬间就好了,而是出现了回光返照的情况。
为何会出现回光返照呢?其实很简单,是大脑的应激反应,当大脑意识到,即将要去世的时候,就会出现应激反应,反抗去世,从而会瞬间出现反抗的情况,也就是努力提升自己得到身体机能,让自己的情况好起来。
此时我们会看到一个原本已经奄奄一息的人,状态突然好起来了,此时他们会耗尽最后所有的力气,然后会去世。
当你家老人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后,你要知道,他们并不是好了,而是即将要去世了。
很喜欢睡觉,时刻都感觉瞌睡当一个老人即将去世的时候,原本还算可以的人,突然会觉得很乏力,很困,时刻都想睡觉,晚上一直睡,白天才起来一会,又觉得瞌睡了,就要睡觉,后来醒来一会,吃个饭,又瞌睡了。
当一个老人,晚上正常睡觉,白天还一直在睡觉的时候,其实就是即将要去世了。
因为一个老人突然之间乏力,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身体的技能在迅速下降,此时他们就会很累,因为身体扛不住一整天的活动,有时候甚至连续1小时都扛不住。
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就要知道,老人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彻底支撑不住了,所以在这种时候,我们就要注意。
生老病死,是常态。
虽然是常态,但其实每个人去世之前,都是有征兆的,他们会出现一些和平时不一样的情况,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明白,老人即将离开了。
-END-
作者简介:
晴风,理性看世界,暖性看爱情,愿我的文字能够感动你,给你带来温暖。
如果家人病危决定不插管,你会满足他的愿望吗?
琼瑶曾经在丈夫平鑫涛病重昏迷需要插管之时,她想放弃插管,但是继子却不同意。为此,琼瑶在网络上发起了一项调查“假设自己失去自理能力,只能卧床靠鼻胃管维生,自己愿不愿意插鼻胃管?”发起调查的一个小时内,90%以上的网友选择了不愿意。
不少网友认为,生命的最后,应该有尊严地离去,不要长时间苟延残喘。其实这种想法与做法在国外也很常见,只是在中国还有很大的争议。
一、两位高龄老人截然相反的晚年Facebook上有一位老奶奶,在过完90岁生日后,确诊了子宫癌晚期。在罹患癌症之后,这位叫Norma的老奶奶既没有选择做手术,也没有选择临终关怀,她不愿意卧病在床,在取得家人的同意下,和心爱的狗狗一起去环游美国。在生命的最后,她游历了美国32个州,在14个月的旅程里尝遍各州美食,看遍各州美景,度过生命中美好的最后阶段。
1999年,95岁的巴金重病入院,在医院里住了六年,身患帕金森、慢性支气管炎、骨质疏松、肾衰竭、腹腔间皮细胞瘤等多种疾病,只能一直卧床休养。面对这样孱弱的躯体,以及没有尊严的生活,巴金很多次想结束生命,但是这种选择的权利,他早已不能掌握,家属和领导都想用尽全力让他继续活下去,他就这样在病床上煎熬了六年才解脱。
两位老人的晚年截然相反,其实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外两方老人晚年的处境差异,似乎欧美的老人生活得都很潇洒,而中国却有很多卧病在床的老人。
二、为什么中国卧床的老人多见,西方却少见首先,大家要认识什么是失能老人。失能老人是指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等6项个人生活能力指标里有几项无法独立做到的老人,其中的1到2项做不到是轻度失能,3到4项是中度失能,5到6项是重度失能。
而我国2016年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概是4063万人。这4063万人也成为了庞大的老年人口中最让人揪心的一部分。大部分失能老人的晚年生活困难重重,生活质量不高、家庭也不堪重压。
相比起西方,为什么中国卧床的老人更加常见呢?
1、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寿命延长
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老年人口规模十分庞大,而且老年人口预期寿命也在持续提高,80岁及以上人口高达3580万人。
据《医师报》报道,我国老年人中约76.5%一体多病,80 岁以上共病率(共病是指2 种或者2 种以上慢性病共存于同一人身上)更是高达80%。
年龄越大,疾病就越多,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慎果医生也表示随着岁数的增加,免疫功能逐渐衰老,老年人患病的风险也逐渐增大。
2、中西观念不同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两边群众在晚年带病生存上态度的差异。欧美人普遍认为不需要通过服药、手术等手段为高龄者续命。欧美高龄患者在进入意识不明的状态前就已经寿终正寝了。
而中国人的观念却正好相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欧阳翼医生表示,很多老人的家人都认为即使最后人财两空,也应该尽力治疗,这才是儿女尽孝的表现。
3、卧床养病,对美国人来说很奢侈
美国纽约时报曾经报道过,对于美国人而言,变老是一场无法承受的危机。美国许多老人晚年都没有积蓄,仅靠社保收入维持生计,而社保每年提供的平均退休金为18516美元。相比起每年9.3万美元以上养老院私家病房费用以及5万美元的雇佣全职家庭健康助理年费用,这点退休金无疑是杯水车薪。
美国的大部分老人都无法承担起卧床休养的费用,只能选择“寿终正寝”。
三、老了不拖累子女,如何活得更有尊严?变老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过程,但是我们选择让自己老得有尊严。做到以下几件事情,能够降低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提高老年生活质量。
1、饮食均衡,注意营养
合理膳食,接受专业营养指导,有助于改善老年人营养状况,增强体质。
2、多运动,增强骨骼
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增加户外运动,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平衡力和耐力。
3、接种疫苗,预防摔倒
定期去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还要增强防跌意识,降低跌倒风险。
4、定期体检,合理用药
定期做体检,及时管理血压、血糖、血脂,保障身体健康。
5、避免绝对静养
多外出走动,多做力所能及的运动,避免长期静养导致“废用综合征”。
6、关注心理健康,勤社交
多关注心理健康,保持社交,积极调节情绪。
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人生过程,在生命的最后,老人无论是选择治疗还是放弃治疗,都值得尊重,家人能做到的就是陪伴他们愉快地走完生命最后的旅程。#健康明星计划#
参考资料:
[1]《中国失能老人4000万!当你老了,走不动了,谁来照顾他们!》.健康时报.2018-02-02
[2]《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亿 人口老龄化是今后较长时间基本国情》青年网.2020-05-11
[3]《【老年天地】年老多病可能缘于免疫衰老》.健康周报.2019-07-10
[4]《为什么欧美少有长年卧床的老人?看完令人深思》.健康时报.2019-09-2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