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百超
一王翰,生卒年不详,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以一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闻名诗坛。
唐睿宗景云元年(710)王翰登进士第,但未授官职,仍居住本乡太原,却受到并州长史张嘉贞的礼遇。后来,王翰又参加直言极谏、超拔群类等制科考试,授昌乐县尉。
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张说入朝为相,在张说荐引下,王翰任秘书正字,又擢驾部员外郎。
开元十四年(726)张说罢相,王翰任汝州刺史,又被贬为仙州别驾;后因任侠嗜酒,豪放不羁,再贬道州司马,后病死于道州司马任上。
王翰的才华为时人所重,张说的评价是:“王翰之文,有如琼林玉斝,虽烂然可珍,而多有玷缺。若能箴其所短,济其所长,亦一时之秀也”(《大唐新语》)。
有一个故事,可以证明王翰当时的才名。杜华亦是当时的一名学士,他的母亲崔氏曾经对他说:“吾闻孟母三迁。吾今欲卜居,使汝与王翰为邻,足矣!”能够成为一个人们可以择邻而居的人,可见其受欢迎程度。杜甫也有诗赞王翰:“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二王翰的诗仅有14首载于《全唐诗》,其中,《凉州词》最负盛名,为历代所传诵。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首句用“夜光杯”和“葡萄美酒”两个意象叠加在一起,营造一种浪漫而温馨的情调,同时也着意制造一种悬念,为何要喝葡萄美酒,是庆祝胜利,还是为出征将士一壮行色。
次句将饮酒的原因和盘托出,原来是将要出征。“欲饮”这一细节,把将士们的矛盾心理表现得惟妙惟肖,刚把酒杯斟满,正待痛快地喝下去,一个“催”字,便把那份豪情顿时打消,一声声的琵琶声响起,催促他们立即出发。军情紧急,这是何等的无奈。
对于戍边战士而言,有什么比痛快淋漓地喝上一杯酒更为豪爽。至于生与死,他们心里早已有所准备。因此,才有了末二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迈与洒脱。“醉卧沙场”其实是对“葡萄美酒夜光杯”的一种反衬,既然不能在帐篷里畅饮,那么,在沙场上纵情地地喝,哪怕喝醉了,又有何妨,因为他们知道,古来征战是没有几人能够活着回去的。因此,这首诗,一方面赞颂将士们纪律严明,忠于职守,一方面又反映出将士们对战争的厌恶,对生死存亡的旷达,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貌似浪漫慷慨,实则是对生命的无穷浩叹。一个连葡萄美酒都不能尽情,而只能醉死沙场的将士,又说明了什么呢?这是值得深思的。
对于唐人七言绝句的压卷之作,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评价。明代文学家兼史学家王世贞推王翰“葡萄美酒”为压卷。而同样是明代的著名文学家李攀龙则推王昌龄“秦时明月”为压卷。清初杰出的诗人文学家王渔洋认为,“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秦时明月’、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无出此四章之右者矣。”
但不管谁的七绝为压卷,王翰这首诗无疑是具有极高地位的。一首诗,其品格高低在于他的终极人文情怀。而王翰的这首诗,恰好体现了这种精神,因而能千古传颂,成为不朽的作品。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凉州词二首•其二》)
首二句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戍边战士思念故乡的情怀。首先是“秦中”与“塞外”的对比。秦中,选取了“花”和“鸟”作意象,旨在渲染一幅春和景明,百鸟争鸣的情景。塞外,选取了“风沙”和“寒”作意象,目的在于强化两地的差距,为下文埋下伏笔。
末两句以“胡笳”和“杨柳”这两个意象,进一步强化思乡情怀。胡笳是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折杨柳是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因此,诗人利用这两个意象,也旨在勾起了戍边战士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因而,“教人意气忆长安”便是自然的事情。这里,长安代指故乡。
有人评价说,这首诗,虽然基调有些苍凉悲壮,但并不低沉,而是以侠骨柔情为壮士之声,这仍然是盛唐气象的回响。
除了《凉州词二首》外,王翰还创作了《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古蛾眉怨》等诗歌,吟咏沙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
三王翰的一生,曾登进士第,先后担任昌乐县尉,秘书正字,驾部员外郎,汝州刺史,仙州别驾,最后官终道州司马任上。由于资料不足,我们无法予以评论。
他留下的诗歌作品不多,但凭籍一首《凉州词》而享誉文坛,流传千古。每当我们朗读“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时,心中总有一种豪迈之气在回荡着,这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中国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不灭情怀。
2018.11.12
01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血色弥漫、你死我活的战场,在王翰的笔下就这样成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幽默悲壮。这种笑着慷慨赴死,也只有盛唐人才能写的出来吧。
谢青桐说,“边塞诗是大唐帝国的西部片“,诚使然,这片抵御外族的土地上,王维来过,王昌龄来过,岑参也曾来过,但一首《凉州词》却将王翰推上盛唐诗坛高峰,赢得”孤篇边塞诗人“之称。
02
年少恃才傲物,取功名却闲散在家,得贵人幸识宝珠,进京任职。
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23岁的王翰金榜题名,出身豪门又身有功名,使得本就恃才傲物的王翰愈加猖狂、目中无人。
赴京赶考,他却在吏部张榜的西街对面,张贴他自己另评的“海内文士排行榜”,他将天下文士分为三六九等,第一等只有三人,他王翰跃然高居榜首。此榜一出,满朝文官无不咬牙切齿,于是,他顺利成为天下文人的公敌。
虽然取得功名,朝廷却没有授予王翰任何官职,赋闲在家的王翰终日饮酒作乐。而时任并州刺史的张嘉贞却对才华出众的王翰颇为赏识。而后接任的并州长史张说更是对王翰礼遇深厚。张说拜相,深受张说喜爱的王翰也顺带被提拔入京,至此王翰的官场之旅就此起步。
来到长安后的王翰并没有有所收敛,一贯的趾高气扬,仿佛凌于众人之上,俨然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做派。因此能够“有资格“于王翰相交相识的也就只有张说和聚集在张说附近的张九龄、贺知章等人了。
此时的王翰可谓是如有神助,先后担任秘书正字、七品通事舍人,接着被提升为五品驾部员外郎,可一向眼高于顶的王翰却压根看不上这芝麻绿豆的小官,若非张说苦苦劝说,王翰甚至敢违命拒不上任。
03
情非得已赴凉州,怎会想《凉州词》动天下。
以边塞诗闻名天下的王翰,却不并非是能提刀上阵杀敌的将军。当年身居五品驾部员外郎的王翰被张说说服前往西北边境,五品驾部员外郎说白了就是负责粮草、战马等军需物资的押运官。
而此次西北之旅却是王翰人生中最璀璨的光华闪烁。
汉辟的丝绸之路上,凉州毅然耸立。这个弥漫着凄清与萧瑟的边关戍城迎来了又一批后勤补给队。
潭清泉边,半卧半坐;葡萄美酒,夜光玉杯;推杯换盏,边塞绝唱。
辕门内,将军与众将士痛饮美酒,忽然间琵琶声响起,探子快马来报,敌军来袭。跨上战马的将军似是酒意朦胧,临行前笑对众将士言:今日我可能不是死在敌人的刀下,而是醉倒在沙场之上,不过大家可不能笑话我,毕竟自古以来,能活着从战场上回来的又有几个人呢。
本应剑拔弩张的战场,就这样跃然纸上,为后世传诵。许是葡萄美酒易醉人,但也只有盛唐之人才能这样笑着体会走向死亡的痛苦。
04
才子末路,与张相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边塞戍关终究不是王翰的生活,他又回到了朝堂之上,但尔虞我诈的官场又怎会是王翰发光的地方!
回到京城的王翰依旧嚣张,出身名门、家境优越,加之少年得志、未经坎坷,王翰俨然一副王侯做派,目中无人、肆意妄为已是寻常做派,这使得原本就深受京城文官妒恨的王翰再次引来众人的怒火,可想而知,张说一旦罢黜,王翰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张说被迫罢相,而身为张说的王翰也随之被贬,从汝州刺史被贬仙州别驾。
原本就自命不凡的王翰怎能接受命运的如此“调戏”,于是王翰彻底放弃了自己的仕途,整日与当时的知名文士饮酒作乐、诗雅颂赋,好不快活。
当时的知名文士杜华也是王翰的座上宾,他的母亲崔氏曾这样勉励自己的儿子:“吾闻孟母三迁。吾今欲卜居,使汝与王翰为邻,足矣!”。
大概意思就是:我曾经听说孟母三迁的故事,现在我们还是搬过去与王翰做邻居吧,只要你能和王翰在一起,我就放心知足了!
虽为一时笑谈,但仍可见王翰当时的文名之盛。
可这事传到某些人的耳中,那就是很好的武器呀。就这样王翰再次被贬,彻底离开政治中心。
而就在王翰赶赴道州(湖南地界)的途中,39岁的王翰彻底醉死在了南国的苍茫山涧中。
“人生百年夜将半,对酒长歌莫长叹。”
吾只愿:葡萄美酒杯中留,此生快活人间走!
版权作者所有,请勿转载。
一、原文
唐·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二、古诗意象的阐述
在这首诗中,王翰通过描绘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意象,如葡萄美酒、夜光杯以及琵琶声中的征战场景,来表达他对战争以及人生无常的悲慨和思考。
“葡萄美酒夜光杯”:描述了凉州特产的葡萄和用其酿制的酒,以及由珍稀材料制成的夜光杯。这一句不仅展示了凉州富饶的物产,还隐含了人们对于生活和物质的享受。然而,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美酒与征战形成鲜明的对比,预示了战争带来的无常和痛苦。
“欲饮琵琶马上催”:这句诗描绘了战士们准备出征的场景,他们端起酒杯,琵琶声响起,催促他们上马出发。诗人通过对音乐和战争准备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悲壮而激昂的氛围。
“醉卧沙场君莫笑”:描写战士们在战场上醉酒的情景,表现了他们的苦涩和无奈。他们因战争而醉,但即便是在酒醉之中,他们也无法逃避现实,仍然要面对生死存亡的命运。
“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直接揭示。他指出,自古以来,战争就意味着生死未卜,只有少数人能幸运地生还。这句话强调了战争的无常和生死离别,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
三、总结
在这首《凉州词》中,王翰借助富有地域特色的意象,如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声和沙场战士,构建了一幅战争与生活、欢乐与痛苦交织的图景。他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描绘,深深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人生的无常以及生死的离别。
王翰的《凉州词》不仅表达了对战争和人生无常的悲慨,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热爱以及对和平的热切向往。他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战争的残酷和沉痛,同时又展示了生活的美好和丰富。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和深入。
同时,《凉州词》在表达主题时也运用了精湛的艺术手法。诗人巧妙地利用景物与情感、视觉与听觉等对比,展示了生活中的欢乐与战争中的苦涩,使诗歌充满了张力。此外,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让人反复品味,感受其中的深情与哲理。
总的来说,《凉州词》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它揭示了战争的无常和人生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王翰的高超艺术才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思考人生、战争以及和平的重要视角。#古人的名篇佳作#
#每日古诗词赏析# #史上最著名诗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名句的诞生
葡萄美酒夜光杯1,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完全读懂名句
1.夜光杯:以晶透白玉琢磨而成的酒杯。
举起斟满葡萄美酒的夜光杯,马上响起了欢乐的琵琶声,催着我们赶紧出发。醉卧在沙场上你也切莫见笑,从古到今征战的将士有几人能够生还?
诗人背景小常识
王翰,一作王澣,字子羽,今山西太原人,生卒年不详,于睿宗景云元年进士及第,且于玄宗朝举直言极谏、超拔群类两科,是位天资聪颖的人。王翰家世甚好,是太原当地著名的豪族,他曾经自比为公卿王侯,常与当地官员英杰来往,喜欢狂饮纵酒,善识养名马,家中也蓄养妓乐,个性恃才不羁、颐指气使,因此常得罪他人。由于王翰极富文采,又出身名流,官员大多急于攀结、礼遇,张说任宰相时也召王翰担任中央官职,但张说罢相之后,他也遭受连累贬至仙州。贬迁之后,王翰仍不改其穷乐傲视之态度,与地方豪侠饮乐游射、伐鼓穷欢,朝廷知道后又将其贬到道州担任司马,他于就任途中过世。
王翰擅长写诗,诗多壮丽之词,喜欢到处结交文士、饮酒作乐,颇有王侯狂肆的姿态,个性过于狂放不羁,再加上家世背景太好,因此不见容于一些守旧人士与嫉恶者,落井下石的人也不少。平心而论,王翰的诗风奔放豪迈,本篇名句《凉州词》即是一例,他为人应该也是不拘小节,加上饱富才识,或许就真的只是过于狂妄,才遭人忌妒,惹来如此下场。王翰的诗在当时已相当著名,家喻户晓,曾经还流传一个小故事,据说唐代诗人杜华之母崔氏由于慕名王翰,甚至有想要模仿孟母三迁的愿望,说道:“吾闻孟母三迁,吾今欲卜居,使汝与王翰为邻足矣。”可见王翰盛名非凡的景况。
名句的故事
王翰不愧是善于书写边塞风情的诗人,以七言绝句的音节而言,多是三四音节为一断,但这首《凉州词》为了呈现欢乐、急促的旋律,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来增强诗文的节奏感,所以读来特别激昂、纷促。此外,整首《凉州词》充满着欢宴喜乐的气氛,迥异于一般边塞诗描绘战争、苍凉凄苦的曲调。首句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以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马来破题,无一不充满异域风味,诗人即以如此铿锵激越的音调拉开帷幕,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气氛顿时沸腾,坐在马上的乐队奏起了琵琶,穿梭来往的将士手上端着盛着葡萄美酒的夜光杯,在丰盈读者视觉、听觉、触觉的享受。
诗的三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历来备受争议的两句,从字面来看,仿佛不脱过去倦久戍、悲征战的诗风,然若这样解释,就很难跟开头两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那种开怀畅饮、奇丽耀眼的场面相结合,因此有些人强解为“故作豪饮之辞,然悲感已极”,认为由于“古来征战几人回”,所以干脆强颜欢笑、故作旷达来度日,其实背后蕴含着深沉的悲痛。这种解释并非不通,但总觉有点可惜了前两句那种令人兴奋、激越的开头语,清代施补华《岘佣说诗》提供一个很有启发的看法,他说此诗若“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的确,在前述欢乐纷腾的光景下,若直转而下感叹不知能否有命返回中原,似乎有点浪费前两句所开创的情境,因此若解为谐谑语确实就趣妙横生。在葡萄美酒、酒光交错下,将士们兴致飞扬、痛饮狂歌,严谨小心的不敢多喝,座中其他人于是笑着劝酒:“怕什么呢?反正我们来这里就是要置生死于度外、视死如归啊,醉卧沙场也没什么好怕的。”此诠释可与前两句欢腾的气氛相结合,整首诗皆描述一场兴奋、愉快的飨宴,让人流连忘返,也满足读者对于塞外盛宴的想象。
历久弥新说名句
王翰《凉州词》纯粹以边塞风情民俗入诗,在唐以前的边塞诗文中并不多见,但也并非没有,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族大举入侵,骑马射箭的景象也不再限于胡地。当时民间就流传着一首民歌《敕勒歌》,据说是北齐斛律金所唱,但由于太过有名、传唱盛行,作者反而变得不重要,迄今已不知真实作者为谁。《敕勒歌》的词可以说是截至今日只要提到塞外,人们脑海中即浮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这几句话即是出于《敕勒歌》,原文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整篇作品自然浑成、朴实淳真。
近代作家冯骥才很欣赏王翰的《凉州词》,因此取其“葡萄美酒夜光杯”作为文章题名,他说道:“一千二百年前,葡萄刚刚传入中国时,它鲜亮如珠的果实及其甘甜美酒,曾使唐人欣喜若狂。一时女人们梳妆用的铜镜上,也出现了美丽的‘海兽葡萄’图案;而王瀚《凉州词》中那千古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更是对葡萄酒的赞美。”冯骥才之描述与王翰塞外儿女爽朗饮酒的模样,有着大大的不同,作家以浪漫、柔情的气氛来雕琢,让“葡萄美酒夜光杯”添增了一股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