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金牛座

如隔三秋的三秋是多久(一天不见如隔三秋的三秋是多久)

时间:2024-01-21 11:09:21 作者:超甜的布丁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秋”到底有多久?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中国有一句古老的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个成语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但关于其中的“三秋”究竟指代多久的问题一直存在。实际上,很多人对它的理解存在误区。

这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诗经》。其中的《王风·采葛》是这个成语的来源之一。这首古诗创作于公元前6世纪,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古代中国人在表达感情方面的独特方式。

在《王风·采葛》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勾勒出一位勤劳的女孩形象。她在山上采葛藤,河滩采蒿草,田地中采艾草,展现出她的勤劳和能干。这个女孩的形象代表了古代中国女性的美德,她不仅承担了家庭的责任,还在劳动中展现了坚韧和毅力。

诗歌通过时间的递进来表达情感:“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种递进的表述方式强化了思念之情的深切。首先,诗人将一天不见女孩比作三个月,强调了一天的分离就像漫长的三个月。接着,他将其升华为三秋,表达了更长时间的离别之苦。最后,他将思念的时光延伸至三年,以强调分离之痛的深切和持久。

古代中国的文学常常采用时间递进的手法来表达各种情感,而《王风·采葛》正是在表达爱情时采用了这一方法。通过将短暂的分离描述得如此之长,诗人传达了思念之情的真挚。这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表白,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尽管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直以来都被误解为指代三年的时间,然而,通过深入分析《采葛》中的诗句和古代文化的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三秋”指的是九个月的时间,而这一解释更加合乎逻辑。

在古代中国,时间的划分和季节变化对农业社会至关重要。一年被划分为四季,每个季节由三个月组成,这种划分方式在古代农业社会中非常重要。每个季节代表了不同的农事活动和自然现象,而秋季也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孟秋、伸秋、季秋。

考虑到古代将秋季划分为三个阶段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解释“三秋”的含义。实际上,这一成语中的“三秋”代表了九个月的时间。从孟秋到季秋正好是九个月,而不是三年。这一解释更符合古代文化的背景,也更好地反映了成语的真实含义。

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在中国文学中被广泛使用,它传达了人们对亲人、友情和爱情的珍贵思念之情。这一正确解释不仅更符合古代文化的背景和时间划分方式,还更好地反映了成语背后深刻的思念之情。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三秋”是指3年?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光是汉字就奥妙无穷,而且汉字具有一词多义的特点,运用在古诗词中,更是让人懵圈。

像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那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里的"三春” 是什么意思呢? 还有《诗经 采葛》中的名句“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其中的"三秋” 是指三年吗?

-1- 三春

在古代"三春”通常指的是:孟春,仲春,季春,"孟春”是春季的首月,“仲春”是春季的第二个月,“季春”是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又称"暮春“。

但“三春”若是出现在古诗词中,那意思就多种多样了。

比如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里的“三春”,指的是春天的三个月,即孟春,仲春,季春,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但在晋代陆机的《答贾谧》:“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其中“三春”指的是经历了三个春天,也就是三年的时间。

还有唐代柳中庸的《征怨》:“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这首诗中的"三春" 指的是春天的第三个月,即暮春或季春。意思是暮春三月,白雪纷纷扬扬遮盖着昭君墓。

-2- 三秋

在思念一个人时,有些人会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那"三秋” 究竟有多久呢? 是“三年”吗?

“三秋”,跟"三春" 一样,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也有不同的理解。像上面提到过陆机的《答贾谧》“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其中“三春”、"三秋” 指的都是三年。

还有唐代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这里的"三秋“ 指的是秋季的三个月,即孟秋、仲秋、季秋,也就是整个秋天。意思是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花朵。

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中的“三秋” 又怎么理解呢?

如果单看这句话,“三秋” 可以泛指“时间很久”,比喻因为思念,而觉得度日如年。也可以理解为 “三秋”就是“三年”,比喻因为想念,只是一日不见,就觉得像过了三年那么漫长。

但如果考虑到这句话的出处,那上面的理解就不够准确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出自《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首诗描绘的是女子采葛、采萧、采艾的三个不同场景,但表达的都是思念,但这种思念,是从三月、三秋,再到三岁,与日俱增、层层递进的!

"三月"是三个月,"三岁” 是三年,这都很容易理解,而在三个月和三年之间的"三秋” 是什么意思呢?

"三秋” 不能是指秋季的三个月,那就跟“三月”意思重复了,又不能是三年,跟“三岁”又一个意思了。

《毛诗正义》注曰:“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 意思是一年有四季,每季有三个月,“秋季”亦是三个月。所以,“三秋”,即三个秋季,是“九个月”的意思。

"三秋" 代表着“三个秋季,九个月” ,这样似乎就说得通了,比三个月多,比三年又少,刚好符合诗中这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所以在这首诗中,三秋用“九个月”来理解,更为准确。

-3- 结语

《诗经·王风·采葛》中明明有三种思念的时间,为什么表达思念时,“三秋”反倒流传最广,还演变成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呢!按时间长度来看,不应该是“三岁”显得思念更长吗?

这是因为秋天草木摇落、秋风萧瑟,更容易让人产生离别愁绪,正如宋代词人吴文英的诗句“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用“三秋”来表达思念,不但能感受到思念的时间之长,同时也能体会到思念的那种愁绪。

只能说咱们中国的语言文字,确实是博大精深,换个不同角度去探索,或许又能挖出不同的内涵和意义。这就是汉字的魅力所在,可以给人带来无穷的想象和探索的空间。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多久,为什么很多人理解错了?

众所周知,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成语,即众人皆说,成之于语。由于成语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往往一个成语就代表了一个故事或典故。所以说,即便很多成语我们从小就能背得烂熟,但是想要准确理解它们的意思,还是要从源头的故事或典故入手。另外,成语流传至今,经历了数千年的沧桑岁月,一些字词的含义也发生了衍变。

以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为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比喻一种度日如年的心情,常用来形容情侣之间的殷切思慕,也用来形容良师益友之间的思念之情,而这个时候的三秋,泛指时间很久。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个成语的出处《国风·王风·采葛》,你便会发现“三秋”有着特指的时间,且不是很多人误以为的三年。

《国风·王风·采葛》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关于此诗的背景,古人众说纷纭。有惧谗说、怀友说、戍卒思妇说等多种观点,如《毛诗序》以为“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而今人则多主张是思念恋人的诗,如闻一多先生曾在《风诗类钞》中指出“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怀者女,则怀之者男”。

《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首先,诗的大概意思是说,那个采葛的姑娘,我一天没有见到她,就好像隔了三月啊;那个采萧的姑娘,我一天没有见到她,就好像隔了三秋啊;那个采艾的姑娘,我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葛”,即葛藤,是一种蔓生植物,茎可制纤维。“萧”,即艾蒿,是蒿的一种,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供药用,可制艾绒灸病。

由此可见,诗中的女子采葛是为了织布,采萧是为了祭祀,采艾是为了治病,均是女子在辛勤劳动。而分离对于相爱的情侣来说,自然是极大的痛苦。所以当男子没有见到心爱的女子,在心理上就产生了思念之苦。“三月”、“三秋”、“三岁”,便是对这种思念之苦的极致表达。它说明了男子对心爱的女子的思念之切,思念之深。

然后,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三月”、“三岁”的含义很好理解,就是三月、三年而已。而“三秋”,潜意识中很多人可能就认为一秋为一年,“三秋”也就是三年。但实际上,根据这首诗的时间间隔,“三秋”是大于三月,小于三年的。所以它的含义应该是等同于三季,即九个月。当然,现在我们所用的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则是泛指时间很长了。

最后,我们都知道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于《国风·王风·采葛》一诗。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是“一日不见,如隔三月”,或者“一日不见,如隔三岁”呢?这是因为秋天草木摇落,秋风萧瑟,最易催生人的离别情绪,引发感慨之情,与诗中意境最吻合。正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其艺术感染力无疑最强。

纵观《国风·王风·采葛》这首诗,它虽然没有具体背景和具体内容,但是字里行间却真实地映照出了男女之间如胶似漆、难舍难分的恋情。至于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不知牵动了多少有情人的心弦。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年,我们都理解错了!

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吕蒙勇猛善战,为国家立下了许多功勋,只可惜他不识字,没文化,这极大限制了他升官进爵的进程。

赤壁之战后,东吴的国君孙权特意召来吕蒙谈话,敲打吕蒙道:“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意思是,你现在已经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带兵打仗的将军了。你要当权管事,处理政务,因此不能不学习了。

吕蒙听后还是不愿学习,就以自己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脱。

孙权听后立刻斥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将军再忙,能比一国之君还忙吗?而且孙权并非逼迫吕蒙熟读四书五经,考取博士,成为传道授业的学官,只是让他粗略学习,了解历史,增长自己的见识。

最后吕蒙接受君主的建议,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

不到两年,东吴著名的谋士经过吕蒙驻地时,跟他见了一面。结果,吕蒙竟一改往日粗鲁作风,对三国局势分析得丝丝入扣,鞭辟入里。

鲁肃惊讶不已,吕蒙坦然说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自此,诞生了一个著名的成语——刮目相看。

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平日中随口一句成语谚语,都有其独特的典故来历,暗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就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秋”到底是多久?为什么要用“三秋”来表达时间长?而不用三春、三夏或者三冬呢?

“三秋”涵义争辩

关于“三秋”,历来有多种用法,如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就曾出现这个词,“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这里的三秋指的是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

又如王融在《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中写到“幸四境无虞,三秋式稔”,这里的三秋又是孟秋、仲秋、季秋的合称,指的是整个秋季。

此外,对于专注于耕种的田园人家来说,三秋又包含着秋收、秋耕和秋播三个重要进程。

因此,仁者见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历来也流传着多种说法。

1.三秋即三年

在许多人看来,三秋即三个秋天,一年一秋,三秋也就是三年。而且古人常用“今秋”、“来秋”表示今年、来年。

因此,大多数人都比较认同,三秋就是三年的意思。

2.三秋指整个秋季,

包含孟秋、仲秋、季秋三个月

所谓孟秋就是早秋,也就是秋季的第一个月,农历七月份。

仲秋就是中秋,指的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农历八月份。

而季秋就是晚秋,是秋季的第三个月,对应农历的九月份。

3.三秋代表三个季度,共九个月

这个说法要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最早的出处《诗经·王风·采葛》来说了。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葛”指的是葛藤,“萧”指的是蒿香,“艾”指的是苍艾,是三种不同的植物。在古代,采集都是女子之事,因此这首诗应是男子写给女子的情诗。

男子喜欢上了勤劳、采集植物的女子,但两人并不能朝夕厮守,短暂的分别也使得他倍感痛苦。在焦急的等待中,男子想象出了心爱的姑娘采摘野植的场景。

他说自己一天不见姑娘,就如同相隔了三个月之久,又好像过了三秋,甚至又好像过了三年那样长。

整首诗只有短短几句,但在反复吟咏中,“三月”“三秋”“三岁”层层推进,情感累加积淀,情意浓郁,把怀念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看似痴语淡言,却最打动人心。

看过全诗我们可以发现,除了“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文中还多了“三月”、“三年”的形容。

从时间单位来看,“三月”、“三秋”、“三岁”应该是层层推进的。其中的“三月”和“三岁”意思都很明确,就是三个月和三年。

因此,结合全文来看,“三秋”的时间长度,只能在三月与三年之间。若是将“三秋”理解为秋季的三个月,那就与第一句语义重复了,若是把“三秋”理解为三年,那么最后一句就成了累赘之语。

于是,专家大胆提出了新的猜测,“三秋”其实是三个季度的意思,即九个月,恰好介于“三月”与“三年”之间。

由于这首诗距今已经太久远了,我们已经无法准确猜测诗人的真正含义。而且今天发行的诸多辞典中,不同版本对“三秋”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从典故出处来看,第三种说法无疑是最准确的,但语言最大的用处就是方便人们的生活,比如我们常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其实是从古语“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演变而来,再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由古语“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谐音演化而成。

能够顺应时代演变发展的语言才能为人们所用,才能流传千古。今天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显然能够准确表达人们的感情,其中“三秋”究竟是三月、三季、或是三年其实已经不甚重要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品读诗词歌赋”

作者:向小园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多久,为什么很多人理解错了?

众所周知,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成语,即众人皆说,成之于语。由于成语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往往一个成语就代表了一个故事或典故。所以说,即便很多成语我们从小就能背得烂熟,但是想要准确理解它们的意思,还是要从源头的故事或典故入手。另外,成语流传至今,经历了数千年的沧桑岁月,一些字词的含义也发生了衍变。

以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为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比喻一种度日如年的心情,常用来形容情侣之间的殷切思慕,也用来形容良师益友之间的思念之情,而这个时候的三秋,泛指时间很久。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个成语的出处《国风·王风·采葛》,你便会发现“三秋”有着特指的时间,且不是很多人误以为的三年。

《国风·王风·采葛》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关于此诗的背景,古人众说纷纭。有惧谗说、怀友说、戍卒思妇说等多种观点,如《毛诗序》以为“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而今人则多主张是思念恋人的诗,如闻一多先生曾在《风诗类钞》中指出“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怀者女,则怀之者男”。

《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首先,诗的大概意思是说,那个采葛的姑娘,我一天没有见到她,就好像隔了三月啊;那个采萧的姑娘,我一天没有见到她,就好像隔了三秋啊;那个采艾的姑娘,我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葛”,即葛藤,是一种蔓生植物,茎可制纤维。“萧”,即艾蒿,是蒿的一种,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供药用,可制艾绒灸病。

由此可见,诗中的女子采葛是为了织布,采萧是为了祭祀,采艾是为了治病,均是女子在辛勤劳动。而分离对于相爱的情侣来说,自然是极大的痛苦。所以当男子没有见到心爱的女子,在心理上就产生了思念之苦。“三月”、“三秋”、“三岁”,便是对这种思念之苦的极致表达。它说明了男子对心爱的女子的思念之切,思念之深。

然后,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三月”、“三岁”的含义很好理解,就是三月、三年而已。而“三秋”,潜意识中很多人可能就认为一秋为一年,“三秋”也就是三年。但实际上,根据这首诗的时间间隔,“三秋”是大于三月,小于三年的。所以它的含义应该是等同于三季,即九个月。当然,现在我们所用的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则是泛指时间很长了。

最后,我们都知道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于《国风·王风·采葛》一诗。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是“一日不见,如隔三月”,或者“一日不见,如隔三岁”呢?这是因为秋天草木摇落,秋风萧瑟,最易催生人的离别情绪,引发感慨之情,与诗中意境最吻合。正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其艺术感染力无疑最强。

纵观《国风·王风·采葛》这首诗,它虽然没有具体背景和具体内容,但是字里行间却真实地映照出了男女之间如胶似漆、难舍难分的恋情。至于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不知牵动了多少有情人的心弦。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年,我们都理解错了!

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吕蒙勇猛善战,为国家立下了许多功勋,只可惜他不识字,没文化,这极大限制了他升官进爵的进程。

赤壁之战后,东吴的国君孙权特意召来吕蒙谈话,敲打吕蒙道:“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意思是,你现在已经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管带兵打仗的将军了。你要当权管事,处理政务,因此不能不学习了。

吕蒙听后还是不愿学习,就以自己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脱。

孙权听后立刻斥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将军再忙,能比一国之君还忙吗?而且孙权并非逼迫吕蒙熟读四书五经,考取博士,成为传道授业的学官,只是让他粗略学习,了解历史,增长自己的见识。

最后吕蒙接受君主的建议,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

不到两年,东吴著名的谋士经过吕蒙驻地时,跟他见了一面。结果,吕蒙竟一改往日粗鲁作风,对三国局势分析得丝丝入扣,鞭辟入里。

鲁肃惊讶不已,吕蒙坦然说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自此,诞生了一个著名的成语——刮目相看。

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平日中随口一句成语谚语,都有其独特的典故来历,暗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就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三秋”到底是多久?为什么要用“三秋”来表达时间长?而不用三春、三夏或者三冬呢?

“三秋”涵义争辩

关于“三秋”,历来有多种用法,如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就曾出现这个词,“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这里的三秋指的是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

又如王融在《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中写到“幸四境无虞,三秋式稔”,这里的三秋又是孟秋、仲秋、季秋的合称,指的是整个秋季。

此外,对于专注于耕种的田园人家来说,三秋又包含着秋收、秋耕和秋播三个重要进程。

因此,仁者见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历来也流传着多种说法。

1.三秋即三年

在许多人看来,三秋即三个秋天,一年一秋,三秋也就是三年。而且古人常用“今秋”、“来秋”表示今年、来年。

因此,大多数人都比较认同,三秋就是三年的意思。

2.三秋指整个秋季,

包含孟秋、仲秋、季秋三个月

所谓孟秋就是早秋,也就是秋季的第一个月,农历七月份。

仲秋就是中秋,指的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农历八月份。

而季秋就是晚秋,是秋季的第三个月,对应农历的九月份。

3.三秋代表三个季度,共九个月

这个说法要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最早的出处《诗经·王风·采葛》来说了。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葛”指的是葛藤,“萧”指的是蒿香,“艾”指的是苍艾,是三种不同的植物。在古代,采集都是女子之事,因此这首诗应是男子写给女子的情诗。

男子喜欢上了勤劳、采集植物的女子,但两人并不能朝夕厮守,短暂的分别也使得他倍感痛苦。在焦急的等待中,男子想象出了心爱的姑娘采摘野植的场景。

他说自己一天不见姑娘,就如同相隔了三个月之久,又好像过了三秋,甚至又好像过了三年那样长。

整首诗只有短短几句,但在反复吟咏中,“三月”“三秋”“三岁”层层推进,情感累加积淀,情意浓郁,把怀念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看似痴语淡言,却最打动人心。

看过全诗我们可以发现,除了“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文中还多了“三月”、“三年”的形容。

从时间单位来看,“三月”、“三秋”、“三岁”应该是层层推进的。其中的“三月”和“三岁”意思都很明确,就是三个月和三年。

因此,结合全文来看,“三秋”的时间长度,只能在三月与三年之间。若是将“三秋”理解为秋季的三个月,那就与第一句语义重复了,若是把“三秋”理解为三年,那么最后一句就成了累赘之语。

于是,专家大胆提出了新的猜测,“三秋”其实是三个季度的意思,即九个月,恰好介于“三月”与“三年”之间。

由于这首诗距今已经太久远了,我们已经无法准确猜测诗人的真正含义。而且今天发行的诸多辞典中,不同版本对“三秋”的解释也不尽相同。

从典故出处来看,第三种说法无疑是最准确的,但语言最大的用处就是方便人们的生活,比如我们常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其实是从古语“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演变而来,再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由古语“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谐音演化而成。

能够顺应时代演变发展的语言才能为人们所用,才能流传千古。今天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显然能够准确表达人们的感情,其中“三秋”究竟是三月、三季、或是三年其实已经不甚重要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品读诗词歌赋”

作者:向小园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