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三农高质量创作大赛第三季#
导读,年景预防:2022年是"八龙治水,五牛耕田,二人分饼"明年年景怎样?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的又到了2021年底.再有几天就是2022年了,2021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一年,世界风云变幻,国外新冠疫情夺取了数万人的生命,国内新冠疫情也零星反反复复,给人们正常生活的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春季的倒春寒冻害,夏秋季的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再加上2021年国内各行各业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而经济不景气,外出打工受阻等叠加因素,让许多农民工提前返乡,因而大多数农民收入比往年显著下降,所以人们都盼望着明年有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和庄稼有个好收成。
那么农村老话"八龙治水,五牛耕种,二人分饼"是怎么推算出来的呢?其语意又如何理解?明年年景到底好不好呢?
大家知道,在古代,人们通常用干支纪日法来记录日子,即现在人们常说的60干支(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相配对成的),他们以六十天为一循环周,即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戉、已、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末、申、酉、戍、亥)交叉配对组成60次为一个循环周期,称为60花甲子,循环记日。知道了以上配对方法,现在我们可以用以下单简的方法来推算是几龙治水,几牛耕田,多少人分饼。
我们在2022年的老黄历中,从农历正月初一日开始查看,若某一日对应的干支纪日法中的地支有辰,丑,和天干丙时,就可以确定,即如果农历某一日对应的地支是辰时,因为辰日是龙日,那么就是几龙治水,2022农历正月初八日对应的地支是辰,所以可以确定八龙治水,正月初一是乙酉,初二丙戌(分饼日),初五己丑为牛日,按同样的方法推算出2022年是五牛(丑)耕田,2人分饼(丙)。
八龙治水,其语意是有八条龙来撑管降水,在农村民间相传龙王是专管降水的官职,一年降水量多少都由它负责调配,八龙治水,意思是今年有八个龙王撑管降水,大家知道,2021年是两龙治水,龙少预示降雨量多,即确在即将过去的2021里,全年降雨量非常多,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洪涝灾害!
而2022年是八龙治水,说明治水的龙多,这并不是好事,小时候常听老人讲,龙多反而不治水,这和我们常说"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具有相同的道理,因为龙多了它们可以互动推诿,其结果都不好好治理降水,从而影响到民间的降水量,造成民间出现天气干旱的现象。所以八龙治水是不好的预兆,此年会出现旱情。
五牛耕田,明年初五是丑日,也就是五牛耕田。五牛耕田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农耕时代,人少地多,牛是农民的主要劳动力,每家农户一般都养一两头耕牛,所以普遍地多耕牛少,五个牛,说明耕种的牛相对比较多,耕种的地随着增加,相应产的粮食也多,由此可见,五牛耕田,预兆此年粮食充足,是好年景。
二人分饼,其语意是,两人分吃一个饼子,饼是指粮食,两人分饼,说明此年庄稼丰收,粮食充足,家中所分配的存粮会相应增加,每人平均得到的口粮多,所以人们不会担心挨饿受怕。由此可见,二人分饼,预兆此年庄稼丰收,粮食充足,是一个好年景。
那么2022年收成好不好?年景怎样呢?由以上老祖宗的年景预测可知,2022年虽然因龙多不治水,影响降雨量而出现旱情,但农民的庄稼还是获得了丰收,所以可预测2022年是一个平顺丰收之年。
总之,农村老话"八龙治水,五牛耕田,二人分饼",是祖宗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积累经验,在古代科学不发达的条件下,古人用来推测来年是否风调雨顺和年景的好坏,是大概率,不管准确率如何,这也从侧面折射出祖辈们的才智和聪明!十二生肖是配地支的,是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完整的配对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里面的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就是十二地支。需要注意的是,“子”不是一月份,是十一月份,寅才是一月份。
古人用动物来配地支,主要是为了方便老百姓记忆和理解。
十二生肖的排序也没有什么复杂的,和时辰也有关系。因为,在古代没有我们现在的24小时,而是有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是我们现在的两个小时,十二生肖对应十二个时辰。
例如: “子时”是夜里23时至1时,在古时候又把这个时间段叫作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这个时候是老鼠最活跃的时候,常出来找食物吃。所以,叫子鼠;“丑时”是指凌晨1时正至3时正这段时间,因为牛会夜里吃草,古有挑灯喂牛的习惯。所以,就叫作丑牛等等。
老人说2023年是“明年迎水兔,春秋不见天”,“一龙治水,十牛耕田”,怎么理解呢?
一、“明年迎水兔”是什么意思?在清朝之前咱们国家是用干支历来纪年的,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到了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干支纪年就开始全国推行了。
干支历是咱们国家一种古老的天文立法,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配对来记日子。其中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十”为周期,像十个时辰、十天、十个月、以及十年等等,都可以用十天干表述;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以“十二”为运行周期,像十二个时辰、十二天、十二个月、以及十二年等等。
天干和地支配对后,可以得到以六十个时辰、六十天、六十个月、以及六十年为一周的运行周期。
2023年是农历癸卯年(兔年),是怎么把阳历年转化干支年的呢?用下面这个方法就能简单算出来。
在算之前,我们先把天干和地支列出来,就像下面这个样子。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位天干或地支第一位对应的数字都是“4”,参考图片看一下。
2023年的年干:用2023年的尾数是3,对照上面的图能够看到3对应的干支是“癸”。
2023年的年支:用2023年除以12余数为7,对照上面的表,7对应的地支是“卯”。
我们把得到的天干和地支进行配对,就知道2023年是癸卯年,又因为卯对应的生肖是兔。所以,2023年是农历癸卯年(兔年)。
那么为什么说是水兔呢?因为,干支和五行是联系在一起的,其中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2023年是癸卯年,癸为水,所以,是“水兔”。
二、“春秋不见天”是什么意思?2023年是公历平年,共有365天。但是,在农历上闰二月,共384天。由于,该年有两个“立春”,故称“双春年”。
由于该年闰二月,就导致到了三月十七是就立夏了,意味着明年的春季的温度相对较低,容易出现“倒春寒”的情况。
按古人总结的经验,“两春夹一冬”的年份,春天大概较为寒冷,秋天较为干燥,就像只有冬夏,没有春秋一样。因此,有了“春秋不见天”的说法。
三、一龙治水,十牛耕田几龙治水,几人几丙,几日得辛,几牛耕地,几人几锄等一些说法,是古代用来占年景的说法。
例如,像“几龙治水”,是根据当年正月第一个辰日(辰属龙)在第几日决定的;像“几牛耕田”是根据当年正月第一个丑日(丑属牛)在第几日决定的。
像2023年正月第一个“辰日”是正月初一,就叫“一龙治水”;第一个“丑日”是正月初十,就叫“十牛耕田”。
按古人的说法,龙数越多,雨量越少,龙数越少,雨量越多。民间有“龙少靠龙多涝”的谚语,因此,2023年是“一龙治水”,有可能雨水会较多。
“十牛耕田”怎么理解呢?
正常的年份耕田只需要一两头牛就可以了,用的牛越多,说明土地比较干旱,牛少耕起来比较费劲,需要更多的牛来耕。
当然,这些说法都是古人的一些说法了,有一定的地域性,咱们国家地域辽阔,笼统地来看就行。
比如,1963年就是兔年,也是“一龙治水,十牛耕田”,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这年的情况,看看古人总结得还准不准了!
如果1963年太远,回想不起来,我们还可以参考今年的情况,2022年是“八龙治水,五牛耕田”,具体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有数。
写到最后:农谚俗语都是古人千百年与自然相处总结出来的,但是,毕竟太过久远了,气候和农业水平已经完全不同了,简单作为参考即可。还是要随时留意天气预报,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更为可靠!
在古代,我们的祖先世代以农耕为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年景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用天干地支来记录历法。老话说2022年是“八龙治水,五牛耕田,八人三锄”,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八龙治水我国古代人们常用“辰、丑、丙”来预测年景,农历正月的第一个“辰日”在第几日?就是“几龙治水?”而这里的“辰”正好对应十二生肖中的生肖“龙”。翻看2022年日历发现,农历正月的第一个辰日出现在正月初八,所以,就是“八龙治水”。
五牛耕田按照古代干支历法的计算,通常正月里的第一个“丑日”在第几日?就是“几牛耕田?”2022年,农历正月初五,就是第一个“丑日”,所以,就是“五牛耕田。”
八人三锄“八人三锄”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干活的人有八人,但是锄头就只有三个,说明需要干的活少,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按照古代干支历法的计算,正月初几是壬辰日就是几人?丁日代表锄头。翻看2022年日历发现,正月的第一个壬辰日是在正月初八,所以说是八人。丁日也就是丁亥日在农历正月初三,所以,就是“三锄”。因此,在“八人三锄”的年份,通常天气会很干旱,杂草都生长得很少,进而对农作物的生长也是不利的。
老话说2022年是“八龙治水,五牛耕田,八人三锄”,有什么说法?
农村老话说“龙少涝,龙多旱”意思是说在龙少的年份雨水会比较充沛,而在龙多的年份相对来说就比较旱。所以,按照老祖宗的说法在龙多年份一定要注意农田提前做好抗旱的准备,以保证农作物旱涝保收。
“五牛耕田”,在过去,牛作为主要的生产力,对农耕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古人看来,耕牛越多,说明当年风调雨顺,耕种的土地农作物就越多,对于农民来说粮食产量也就会越多,该年份也一定是个丰收年。所以,民间就有了“十牛耕田”的说法,相反“五牛耕田”的年份,耕牛少对应耕种的田地就少,粮食产量也就越少。
“八人三锄”,说明干活的人多,但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相对较少,也从侧面反映出该年的天气会比较干旱,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对应粮食产量就会很少。在那个缺衣少粮的年代,年景显然是不利的,有的地区甚至会出现灾荒的情况。
在过去,古人没有发明天气预报,对于未来天气气候的变化,大多以过往的经验进行预测。而这句农村俗语老话说2022年是“八龙治水,五牛耕田,八人三锄”,仅是古人对农耕劳作过往实际经验的总结,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仅做参考。因为,如今的天气气候复杂多变,所以,我们日常还是要多关注天气预报,来合理地安排日常的农耕生产活动。
大家都在农村听过“几龙治水、几马驮粮、几牛耕田、几人分饼”的说法,那么明年2023年是几牛耕田?几人分饼?几龙治水?
下面农民关注和大家分享下:
2023年为是农历癸卯兔年,为“一龙治水,十牛耕田,七人分饼”。
其实这是源于一种天干地支六十甲子法,从大年初一开始计算,一共十二天。
这十二天分别为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而这十二个日子有对应着十二个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从这个对应里能够看到,辰这一天是龙,丑这一天是牛,所以只要找到对应的初几对应是辰日和丑日就知道是几龙治水,几牛耕田了。
就观春节为何日,观丙日即为哪一天,丙为天干上方数,数着几天为几人分饼。再观丑日是哪天,丑日本来是地支,数来那天算哪天。本来地支十二个数,决不能起过春天十三天。
图片2023年1月22日为正月初一为庚辰为(辰这一天是龙,也就是一龙治水)。
2023年1月28日为正月初七为丙戍为分饼日(七人分饼)。
2023年1月31日为正月初十为己丑为牛日(丑为牛,也就是十牛耕地)。
大家可以翻到2022年的春节日期,一看就明白了。
所以说:明年(2023年)是七人分饼,十牛耕地、一龙治水。
明年年景如何?
一龙治水:其语意是有一条龙来撑管降水,在农村民间相传龙王是专管降水的官职,一年降水量多少都由它负责调配,一龙治水,意思是今年有一个龙王撑管降水。2023年是一龙治水,说明治水的龙少,这是好事,小时候常听老人讲,龙多反而不治水,龙少治水会更好!
十牛耕田:十牛耕田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农耕时代,人少地多,牛是农民的主要劳动力,每家农户一般都养一两头耕牛,所以普遍地多耕牛少,十个牛,说明耕种的牛相对比较多,耕种的地随着增加,相应产的粮食也多,由此可见,十牛耕田,预兆此年粮食充足,是好年景。
七人分饼:其语意是,七人分吃一个饼子,饼是指粮食,七人分饼,说明此年家中所分配的存粮会较少,每人平均得到的口粮不多。
明年是癸卯年,戊癸合化火,癸为阴代表少和不及,所以明年就是火气不及之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风燥横运,多阳少阴。代表着明年的秋季容易干旱。
《地母经》中说:“太岁癸卯年,高低半忧喜。春夏雨雹多,秋来缺雨水。人民多疾,六畜瘴烟起。桑叶枝上空,天蚕无可食。蚕妇走忙忙,提篮泣泪悲”。这段话也代表着明年秋季容易干旱,雨水较少。
中新社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 陈溯)近日,中国华南地区进入“龙舟水”时间。记者16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华南多地近期暴雨频繁,预计未来两天仍将有暴雨。
在民间,人们把每年端午节前后所下的雨形象地称为“龙舟雨”。在气象上,“龙舟水”指的是每年5月21日至6月20日之间的较强降水,在此期间,只要过程降水量≥100毫米,且日雨量≥50毫米,气象部门就记一次“龙舟雨”过程。
气象水文监测数据显示,13日14时至15日10时,广东强降水频繁,全省有3个市共8个镇(街道)录得超过250毫米的累积雨量,其中,揭阳惠来仙庵镇录得全省最大累积雨量368.4毫米。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几天“龙舟水”依然凶猛,16日至19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华南等地将有大范围较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20日后,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中西部、云贵高原等地还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
据中国气象局统计,2022年,华南地区出现超强“龙舟水”,其间,广东、广西、海南平均降水量达472.5毫米,为1951年以来第二多,仅在广西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4.5亿元人民币。
气象专家提示,目前华南各地处于“龙舟水”降水盛期,“龙舟水”一般具有持续时间长、降雨强、累积雨量大、影响面积广的特点,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较高,需防范持续性强降雨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灾害。公众需关注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避免在强对流天气时外出。
据了解,16日起,目前位于华南沿海地区的强降雨带将逐步北抬,18日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等地将进入降雨集中期,即进入“梅雨期”。国家气候中心分析,今年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时间均较常年偏晚,预计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降雨量较大,暴雨致灾风险较高,需特别注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