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鲁迅故里过大年
编者按:2008年,浙江省文化厅首次确立了14个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这意味着,在浙江省,春节、元宵、清明等7个传统节日都有了各自的保护示范地。绍兴凭借着浓郁的年俗文化-祝福,成为“春节”的唯一标志地。
浙江省14个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
为传承古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介绍绍兴民间传统祝福仪式相关知识,供大家探讨研究,以期唤醒逐渐消失的家乡记忆,让大众记住乡愁,记住回家的路!
舞龙迎新年
一
明天就是小年夜了!
按照绍兴人的风俗,小年夜当天要送灶司菩萨上天。
来看看你家是不是这么请的:
廿三夜晚饭前祭灶神
时间:廿三夜晚饭前祭灶神
供品摆放:
按绍兴民间的说法,灶司菩萨是吃素的,因此,送灶司菩萨上天是不需要什么鸡鸭鱼肉的,只要几样素菜或水果即可。一般是烧点长油豆腐、素鸡等豆制品,放些八宝菜(腌菜炒黄豆芽)和粽子年糕,再加上 绍兴香糕、酥糖、苹果、香蕉等糕点水果就可,挑贵点、好点的素菜也可,总共供奉六碗。
再用茶盅盛三盅饭,放在灶司菩萨神台前面,茶盅里的饭要是刚煮出的新米饭,还要团成圆圆的饭团,然后点上一对蜡烛,点上香。
绍兴冲管糖
切记! 送灶司菩萨千万不能放酒,不然灶司菩萨喝醉了上天,就会暴露主人家的恶语恶事,会乱话三千的!正确的做法是放一盘糖,除了让灶神“尝点甜头”之外,还可以糊住他的嘴,以免其面见玉皇大帝时“打小报告”!看似小细节,却也反映了绍兴民间百姓朴实、美好的愿望!
仪式流程:
按绍兴民间的做法,一般先由全家人轮流拜,过一段时间后,再焚烧 “荷花缸”,外加“金刚经和太保”套餐,有些地方是用“白衣咒加佛经”套餐,也有“安乐品加佛经”套餐,有保平安之寓意!可以这么说,这也算给灶司菩萨的“好处费”吧,让菩萨吃饱拿足,待会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一年的情况时能多说好话,使这家人来年有好报,事事顺利,年年有余!
最后,请完灶神,一家人开始吃饭。切记! 请过灶神的饭一定让孩子吃,图个吉祥安康!
到了 年三十,该迎灶神回家,方法与流程大致相同,有些人家在年三十下午就把这个仪式办了!
年三十晚饭前迎灶神
二
除了灶司菩萨,绍兴人到春节前,还要请祖宗、大菩萨!一来拜谢祖宗保得一年平安,二来以期来年风调雨顺、财源广进!
地域不同,有的做法与流程也略有差异。不过也属大同小异,各种拜法可参考如下:
请老祖宗:绍兴请法
注意事项:
1.八仙桌:八仙桌(纹理)要直放,向里拜祖宗,绍兴有俗语“祖宗朝外拜”,意思是不帮自己人,反而帮外人。
请大菩萨:绍兴请法
2.菜肴有寓:按绍兴民间的说法,一般请菩萨讲究三茶六酒,祭拜祖宗则比较随意,菜肴要凑足“十碗头”。鱼、肉、河虾不能少,香干、素鸡也不能少,其它可以自由发挥。 “有鱼有肉”是过去农村里人幸福生活的标志;虾一般是“活蹦乱跳”的,象征“翘”、“俏”,另有一说叫“鲜水鲜虾”!河蟹不能请祖宗,因河蟹“横爬”不走正道,也有人认为河蟹“触脚八手”;茄子也不能上桌,茄子开“茄花”,上虞方言中“茄花噶”意思是“没有出息,成不了大事”,另有一说,茄子有茄神菩萨保护,不可上桌。
请地主、请祖宗:柯桥请法
3.碗筷摆放:按绍兴民间的做法,一般是放12套碗筷、酒杯,八仙桌外面一侧放蜡烛和香,另三侧各放4套碗筷、酒杯,四角放饭四碗,另放一大碗饭,而且要盛满,另加水果两盆。
祈福、请大菩萨:柯桥请法
4.祭拜方式:一般人都习惯合掌祭拜,那是拜菩萨的姿势,拜祖宗时,男性是合拳,而女性是十指交叉,这个跟古人的行礼很像!
鲁迅故里祝福仪式
5.其他事项:“酒过三巡”,酒要用正宗绍兴黄酒,洒酒要三遍,有“酒过三巡”之意; “赖拜不赖谢”,祭祖时你不拜是可以的,既然拜了,结束时的谢(再拜)是一定要参加的。
绍兴民间请大菩萨
三
米桶、红箱、荷花缸、折令、太保...这些专业佛品你能分清吗?
常见的佛品有荷花缸,荷花缸,里头塞满元宝,也可加上白衣咒;有红箱和米桶,都是用来装元宝的,用的时候,上面要有封条;还有元宝,也可称为折令,分不同款式的元宝,有专门烧给财神的财神元宝。
绍兴民间制作花灯
佛经和佛图,在佛图上念经,然后就叫佛了,都是拿来烧给菩萨和祖宗的,放的时候,元宝放在下面,经、佛放在上面。
书圣故里过大年
此外还有:六斤四两、太保、银锭,六斤四两是请菩萨的,也可以做阴寿用;太保是请菩萨的,银锭一般是上坟用的。
绍兴古城年味浓
祭祀文化起源远古时期,在古人心中相信鬼神具有权威性,能够左右人们的命运,所以对鬼神充满崇敬之心。
古人将鬼神分为三种,分别是天神、地只、人鬼,其中人鬼便是祖先过世后的灵魂,每每节日会虔诚祭拜,希望赐福子孙后代,保佑家庭兴旺财源广进。
在一年祭祖节日里,最受重视的便是春节祭祖,因为在传统文化中,讲究的是同种同族,溯根同源,不论身处何处,家在哪根就在哪,所以才有那么多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词句。
过年上坟时需带上酒食水果、纸钱等,将食物供奉在祖先灵位前,将纸钱烧掉,最后在为坟墓培上新土,然后行礼叩拜,把过世的亲人“接回家”一起过年。
家里的牌位上要点上香,三十晚上摆上好酒好菜,吃饭前放一挂鞭,寓意是欢迎亲人回家过年。
但是老祖宗曾说过,过年上坟除了要做这些外,还应带三种人。
因此在民间我们常听到一句俗语“过年上坟带上三种人,祖先高兴财上门”,那么是哪三种人?有道理吗?
01
孝子贤孙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孝道一直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根基和纽带,毕竟“百善孝为先”。
古人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的一方面是希望家族能够兴旺,另一层含义是老祖宗在九泉之下希望看到优秀的子孙,泉下高兴,自然会保佑有子孙兴旺发达。
其实仔细想想这句话有一定道理,聚财需人来实现,万事以人为本,有人才有机会兴旺发达。
尤其是有情有义的孝子贤孙,不忘祖不忘本,自然会得到贵人帮助,好运财运不就来了嘛。
02
金榜题名
过去和现在不一样,底层人物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唯一的道路便是考取功名,只有这样才能踏上仕途改变自己人生和命运,不单如此,还能够给整个家族带来改善。
因此,按照古人的说法,如果家里出现了考取功名的人,上坟时候一定要去让祖先看看,在九泉之下得知后世如此优秀,会庇佑后人顺风顺水,事业有成。
其实和上面道理相同,家中能够出现光宗耀祖的文化人,说明已经非常兴旺了。
去给祖先扫墓上坟,说明没有忘本,这种学识品德兼优的人,人生注定会越来越好的。
03
新娘
虽说很多地方习俗不准女人上坟,因为女人属阴,墓地阴气过重,防止被“不干净”的事物冲撞,也是出于对女人的保护。
但在过门后的第一年,一定要来祖宗的坟前,在烧纸过程中介绍这位新成员,也就是百姓口中说的“认祖归宗”。
在古人眼中,祖先在九泉之下看到子孙成家立业,肯定会很开心,在精神上会祝福新人爱情事业美满,早生贵子。
另一种含义是,家庭中男人是顶梁柱,女人是家中定海神针,男人之所以能够在外放心打拼事业,是因为女人在背后默默操持家务。
直白点说,没有女人对男人的付出、陪伴、勤俭持家,别说聚财了,日子过得都会很艰难。
以上就是“过年上坟带上三种人,祖先高兴财上门”的含义。
其实不论什么样的人去上坟祖先都会很开心的,因为都是彰显孝道,当然家庭中能出现这三种人,也是一种兴旺的表现。
这三者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情感,尽管没有科学依据,但却反映出了中华传统美德,不忘本、不忘祖。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俗话说,出门三五里,一处一乡风。千里不同风,万里不同俗。
就拿过年来说,我的老家在安徽桐城北部农村,大年三十这天,我们上午祭祖,傍晚请祖。
祭祖,就是上坟。以前,会去到山上祖宗的坟前,清除一下周围的杂草,再给坟头添上一些新土,然后在尚飨台下烧纸钱、放鞭炮,再给祖宗磕头,也可以跟祖宗说一说这一年的收获和成长。后来山路被树木杂草长满了,再加上祭祀方式移风易俗,也是出于对环境和安全的考虑,就不去山上了。我们会在山下寻一块开阔的平地,在地上画一个或者几个圆圈,留出缺口,然后在圆圈里面烧纸钱,在圈外放鞭炮,再对着山的方向磕头。等纸钱燃烧结束,灰烬也没有了火星,才离开。
请祖,一般是在傍晚进行的。在堂屋焚香点烛,做好饭菜后,端到家中堂屋大桌上,摆放好碗筷,斟茶倒酒。父亲会在大门口点放一挂大鞭炮,嘴里喊着一些恭敬的话,请祖宗来家中享用酒菜。其间我们会对着桌子磕头,但不可碰到桌椅,以免打扰。之后等老祖宗们“吃好饭”,再放鞭炮送他们离席,他们还要去其他后代家看看。
请祖之后,才可以准备年夜饭。
过年祭祖、请祖,可能很多地方习俗都差不多。
而我们这边在请祖之前,下午还有一个重要的流程,叫“请百客”。各家各户会在家附近的道路旁摆上饭菜、酒、茶,然后分三起烧纸钱,在旁边放鞭炮,再对着摆放酒菜的方向磕头,以示敬意。
“请百客”,顾名思义,就是敬请所有客人。准备的酒菜和纸钱,是给那些去世后没有后代祭祀的、或者正在赶路的灵魂的,让他们在大年三十的时候,也有的吃喝,有钱花,不至于飘零、饥饿、窘迫······而且,先请百客再请祖,先人后己,真的可以算的上是有那么一点无私和有高尚了。
在我看来,这些习俗不能简单地说成是迷信,而是约定俗成的风尚、礼仪、习惯和禁忌的总和。我们祭祖、请祖,主要表达的是缅怀祖先和祈求平安吉祥的愿望,人不论走的多远、飞得多高,都不能忘本。这是个仪式,是一种家族对祖先的纪念活动,既表达了后人对过世先人的一种尊重、追思,也是活着的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它和清明节扫墓一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请百客”,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一种人文主义精神,体现了家乡淳朴的民风,以及乡民对于他人的无私的关怀。往小了说是与人为善,往大了说,就是目光和心底不仅仅只有自家门前那一点点,还装着大世界,装着人与自然,对周围的一切都有责任感。正如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事情很小,但道理和意义很深远。
这类纪念活动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我知道,随着我们这一代从农村走了出去,再过一两代,这些过年的习俗的具体行为,可能就没有人再去做了,但是我也明白,我们从小一直就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这些习俗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过年的感觉和仪式,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一种思想品德上的耳濡目染。
即使习俗的行为不再被实施,传承的精神也将一直都在!
祭祀文化起源远古时期,在古人心中相信鬼神具有权威性,能够左右人们的命运,所以对鬼神充满崇敬之心。
古人将鬼神分为三种,分别是天神、地只、人鬼,其中人鬼便是祖先过世后的灵魂,每每节日会虔诚祭拜,希望赐福子孙后代,保佑家庭兴旺财源广进。
在一年祭祖节日里,最受重视的便是春节祭祖,因为在传统文化中,讲究的是同种同族,溯根同源,不论身处何处,家在哪根就在哪,所以才有那么多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词句。
过年上坟时需带上酒食水果、纸钱等,将食物供奉在祖先灵位前,将纸钱烧掉,最后在为坟墓培上新土,然后行礼叩拜,把过世的亲人“接回家”一起过年。
家里的牌位上要点上香,三十晚上摆上好酒好菜,吃饭前放一挂鞭,寓意是欢迎亲人回家过年。
但是老祖宗曾说过,过年上坟除了要做这些外,还应带三种人。
因此在民间我们常听到一句俗语“过年上坟带上三种人,祖先高兴财上门”,那么是哪三种人?有道理吗?
01
孝子贤孙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孝道一直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根基和纽带,毕竟“百善孝为先”。
古人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的一方面是希望家族能够兴旺,另一层含义是老祖宗在九泉之下希望看到优秀的子孙,泉下高兴,自然会保佑有子孙兴旺发达。
其实仔细想想这句话有一定道理,聚财需人来实现,万事以人为本,有人才有机会兴旺发达。
尤其是有情有义的孝子贤孙,不忘祖不忘本,自然会得到贵人帮助,好运财运不就来了嘛。
02
金榜题名
过去和现在不一样,底层人物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唯一的道路便是考取功名,只有这样才能踏上仕途改变自己人生和命运,不单如此,还能够给整个家族带来改善。
因此,按照古人的说法,如果家里出现了考取功名的人,上坟时候一定要去让祖先看看,在九泉之下得知后世如此优秀,会庇佑后人顺风顺水,事业有成。
其实和上面道理相同,家中能够出现光宗耀祖的文化人,说明已经非常兴旺了。
去给祖先扫墓上坟,说明没有忘本,这种学识品德兼优的人,人生注定会越来越好的。
03
新娘
虽说很多地方习俗不准女人上坟,因为女人属阴,墓地阴气过重,防止被“不干净”的事物冲撞,也是出于对女人的保护。
但在过门后的第一年,一定要来祖宗的坟前,在烧纸过程中介绍这位新成员,也就是百姓口中说的“认祖归宗”。
在古人眼中,祖先在九泉之下看到子孙成家立业,肯定会很开心,在精神上会祝福新人爱情事业美满,早生贵子。
另一种含义是,家庭中男人是顶梁柱,女人是家中定海神针,男人之所以能够在外放心打拼事业,是因为女人在背后默默操持家务。
直白点说,没有女人对男人的付出、陪伴、勤俭持家,别说聚财了,日子过得都会很艰难。
以上就是“过年上坟带上三种人,祖先高兴财上门”的含义。
其实不论什么样的人去上坟祖先都会很开心的,因为都是彰显孝道,当然家庭中能出现这三种人,也是一种兴旺的表现。
这三者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情感,尽管没有科学依据,但却反映出了中华传统美德,不忘本、不忘祖。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