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昼夜是24小时,但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把两个小时化分成一个时辰,古天文学家在观察天地万物时,把12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与12个时辰相结合起来,最后才确定了十二生肖。
下面和大家详细了解一下:夜半子时,正是老鼠频繁活动的时间,开始出来觅食,古人叫“子鼠”。凌晨1:00-3:00的时间属丑时,主人起来给牛填充草料,因为牛在夜间有吃草的习惯,故称“丑牛”。凌晨3:00-5:00的时间属寅时,正是老虎出没活动的时间,凶猛的老虎下山呼啸,所以叫“寅虎”。清晨5:00-7:00属卯时,天刚蒙蒙亮兔子出窝觅食,喜欢吃带露水的青草,俗称“卯兔”。清晨7:00-9:00属辰时,此时的天气容易起雾,有龙腾驾雾之势,旭日东升,阳光高照。俗称“辰龙”。上午9:00-11:00的时间属巳时,太阳高照,大雾慢慢消失,蛇开始出洞活动,俗称“巳蛇”。中午11:00-1:00属午时,野马崩腾,四处奔跑嘶鸣,俗称“午马”。午后1:00-3:00属未时,正是放羊的好时间,羊四处吃草,状肥自己,膘强肥状,故称“未羊”。下午3:00-5:00属申时,太阳偏西,猴子出入山林,嬉笑玩耍,所以叫“申猴”。下午5:00-7:00属酉时,太阳即将落山,鸡开始寻窝,上架就寝,俗称“酉鸡”。晚上7:00-9:00属戌时,人们劳作一天,开始关门休息,狗这时要看家护院,稍有动静,汪汪乱叫,俗称“戌狗”。夜间9:00-11:00属亥时,天很黑了,野猪也开始小心翼翼的活动着,生怕别的动物发现自己,偷偷的啃树根。俗称“亥猪”。
【讨论】十二生肖与12时辰,都是上古高人的大智慧的结晶,符合先人对宇宙万物及自然现象的归纳性认识。12时辰是我们的祖先根据一天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和变化以及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的总结,可以说是独创于世的,现代人已把12生肖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中国人的文化标识,也是中国文化独特的象征。
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我并在评论区留言,天天都有新发现。
#大有学问#我们现如今已经习惯了24小时的计时方式,在手机不离身的时候,无论何时,都能很精确掌握时间。
即便如此,让孩子们掌握一下古时的计时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古代一天分为12个时辰,也就是今天的二个小时为一个时辰。
晚上23点到凌晨1点为子时。这个时辰是深睡眠期,如果在小说中,做坏事往往会选择这个时间段。
然后分别是丑时(夜里1-3点)、寅时(夜里3-5点)。
再接着就到了卯时(凌晨5-7点),古时候说的应卯就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上班签到,古代公职人员上班还是挺早的,看起来还很辛苦呢。
接着是辰时(早上7-9点),巳时(上午9-11点),午时(11-13点)这时候一般是中午饭点时间,未时(下午13-15点)。
最后是申时(下午15-17点),这时候可以考虑晚餐,以前的人们用餐时间早,休息也早。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友情提醒:这时候可以吃些夜宵,古时也有夜市,古人也是一样的浪漫呢。亥时(21-23点)。
写起来挺麻烦,事实上记起来很简单,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希望大家都能熟记哦。
央视网消息:近日,《长安十二时辰》热播,小编也忙里偷闲(不是上班时间!)去追了个剧。小编发现,其中一些画面需要些耐(zhi)心(shang)才能看懂。比如,剧中常常出现的日晷图,就让很多人一头雾水。
△剧中片头出现日晷的画面
作为一种计时仪器,日晷有着数千年历史,曾在世界多地被人们所使用。在中国,日晷的使用可追溯至约3000年前的周朝。日晷将线性的时间划分成若干等量刻度,能做到精准计时,减小误差。真是“不明觉厉”。
问题来了:你知道上面四张日晷图所代表的时间是现代几点吗?
如果你无法给出答案,小编强烈推荐你来看今天的一图解读。日晷究竟如何计时?一天当中12个时辰如何划分?看完这张图,读懂古代时间就不再是难事了↓↓↓
看完长图,你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