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1年即将和我们说再见了,回首2020年和2021年的时候,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疫情依旧在蔓延,生活还没有回到往日的平静。那我们马上迎来的2022壬寅虎年又会是一番什么样子的景象呢?为何古籍《枕中记》说“人民虽富乐,只愁虎下山”。对虎年到底有何寓意呢?
大家好 我是神秘,在说《枕中记》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大家熟悉的《地母经》,这两本古籍中的内容,可以联系到一起来讲解2022壬寅虎年。尤其是《地母经》里面的预言平实易懂,却蕴含了古人的大智慧,有人说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自然规律,也有人说这是按60年一个周期,对未来生活的预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地母经》中对壬寅年的说法,首先是诗曰:太岁壬寅年,高低尽得丰。春夏承甘润,秋冬处处通。蚕桑熟吴地,谷麦溢江东。桑叶不堪贵,蚕丝却半丰。更看三秋里,禾稻穗重重。人民虽富乐,六畜尽造凶。卜曰:虎首值岁头,再处好田苗。桑柘叶下贵,蚕娘免忧愁。禾稻多成实,耕夫不用忧。
从开始的语句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2022年是一个丰收年,整体的年运也是一个吉祥的征兆,尤其是“穗重重”更是表达了农民种植的庄稼会获得大丰收,虽然平民百姓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但还是需要去注意养殖业的发展和规划,可能会出现动物瘟疫,万一蔓延开来,不仅一年的努力白费,还会让周围的人遭殃。但按照《地母经》的说法,提前预防想必不会出事,总体是一个积极的走向,和2021年的辛丑中的内容相比较,可以说是一个否极泰来的壬寅虎年,比如辛丑中的“疾病稍纷纷,六畜㢓逡巡,人民留一半”的灾难性描绘,虽然里面的词语和现实有些出入,但壬寅年的记载,已经没有引起恐慌的话语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枕中记》对壬寅虎年如何描述“壬寅是丰年,禾稻倍收全。四季均调和,桑柘半丝蚕。八方皆成熟,六畜有灾缠,人民虽富乐,只愁虎下山。”,前半部分基本和《地母经》的记录相似,四季温顺五谷丰登,人民的生活安足富乐,要比2021年更加的顺畅和平安,只不过六畜方面也同样需要注意,至于“只愁虎下山”或许是另有所指,从表面的意思来看,老虎若是找不到食物,会下山来寻求填报肚子的方法,恐怕是会伤害到人类。很可能是在暗指,贪婪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多,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无底线的伤害他人来让自己满足,就像是最近被爆出的网红头部主播“偷税漏税”,情节恶劣严重带坏社会风气,为了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损坏了他人的利益。不过很快也得到了相应的惩罚,只能说这样,人前一面背后一套的人,在社会上并不少见,或许明年都会被曝光出来,让社会的趋势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当然,这只是神秘的浅见,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和神秘一起分享。
我们接着来看壬寅虎年的后半部分“子贡曰:斗谂原为天赐,善幽亦是天赐,不过替天行道。银钱悭吝,何益行道有福。是成语。子子孙孙显楣门,愚者见义不为,富贵难诞三世”。其中的寓意也很简单,神秘认为并不是单指一个年份,而是告诫人们在生活中多做善事,不要见义不为,犯没有必要的低级错误,尤其是在钱方面更不要小气,才能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的光耀家门,家中的财富也可以长久的存在。
古籍中对“壬寅年”的描述,以上便是所有的内容了,我们再来看一下2022年的卦象是什么,去年的“贲卦”,虽然外表华丽好看,但是其中却表里不一。若是和现实情况来对应,恐怕就是各行各业遭受了大大小小的打击,但不要灰心,要稳扎稳打,充实自己的能力,一切都量力而行。壬寅虎年的卦象是“水火既济卦”,整体来说是一个吉祥的预兆,它的推算主要是通过,北宋理学家邵雍的著作《皇极经世》而来,我们继续来看对虎年的解读,从字面意思来说水火原本是相克的,但这个时候的水火进入了势均力敌的状态,就像是阴阳调和一样,可以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虽然看起来一切安好,但也只能是一个小吉,主要的缘由是任何事情发展到鼎盛时期,都会有一定的回落和降幅,就像是我们学过的抛物线一样,事情的发展状态总会有高低起伏的一个过程。但我们要记住,不管好与坏,每一个行业的热度有限,要懂得见好就收,切不可贪得无厌。
不过我们上面提到的《地母经》和《枕中记》,更像是古人按照年份对自然运作的记载,而不是逐一对未来年份的预测,用六十年一甲子为一个周期,告诫后人一定要避免重复犯错,来年提前防患于未然。二者极为相似的特点,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或许《枕中记》只是借名孔子,提高内容的可信度,然后模仿《地母经》杜撰呢?只能说里面的记载,更多的是古人对来年的期盼,在所处年份的总结和反省。二者都是重农的古籍,也符合古人时代的象征。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即便是遇到困难,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不会像古代那样束手无策。或许我们更应该换一种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三本古籍,它们不是预言书,而是古人对事物,自然,宇宙自身的理解,里面的智慧博大精深,就像是邵雍所说,以物观物或许才是解锁宇宙奥秘的钥匙。
神秘当然也希望,就像古籍中描绘的壬寅年,我们的2022也可以一切顺利,节节攀升,迎来更美好的未来。但我们也要记住,古籍是让现代人去了解,去感受的,而不是去定义事物的发展顺序,我们阅读后应该从中获得积极的正能量和思想观。不管是国家的发展,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每年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困难和磨练,这个时候我们要以实践和科学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才这硬道理。这也是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意义,而不是碌碌无为地等着生命结束。
|全文共2200字,深度阅读需7分钟,受益终生|
2022年是中国农历壬寅年,就是十二生肖中的虎年。
虎,个头庞大,生性威猛,额头有天生的“王”字斑纹,被称为百兽之王。
历来人们对于虎的观感,既敬畏又喜欢。
有关虎的成语非常多,也非常有气势,如虎啸龙吟、生龙活虎、虎头虎脑、龙争虎斗,人中龙虎,如虎添翼……
在古老《易经》64卦中,也有三个卦,用“虎”来作比。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易经》中有关虎的智慧,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1
履卦:履虎尾
人生之旅的智慧
履卦卦辞说: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这里,第一个“履”是这个卦的卦名,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履虎尾”。
我们都知道老虎很凶猛,一不小心踩到它的尾巴,就没有命了。
你一踩它,它转过头来就把你吃掉了!“咥”就是咬的意思。
如果你踩到老虎的尾巴,老虎却不咬你,那你就高明了。
所以这里的“亨”,不是老虎亨,老虎一亨,人就没命了。
这个“亨”是指人庆幸没有被老虎咬,真是亨通。
那么,人会去跟在老虎的后面走吗?不会。哪有那么笨的人!
只是大家不晓得自己前面的任何人,其实都可能是老虎,因为他会翻脸无情,他随时会整你,有时候比老虎还凶。
所以,履卦六三爻辞说: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眇”就是眼睛能看到,但却看不清楚,视力不佳。
“跛能履”,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跛脚,可是勉强还可以走,就是腿脚不利索,走路不稳。
“履虎尾,咥人,凶”,视力不佳,腿脚不稳,这种状况下,走在老虎尾巴后面,迟早要被老虎咬到,所以用了一个“凶”字。
这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认为自己的眼睛很好,其实经常会看错;不要认为自己的腿脚好,其实经常会摔跤,扭筋,或者踢到石头上。
一个人在耳不聪,目不明,人力不足的状况之下,要想办法克服自己的困难。
眼睛不好,就多看几遍;脚不好,就站稳一点,碰到困难,就要克服,不要被困难吓倒,那样就不得了。
履卦九四爻辞:履虎尾,愬愬,终吉。
“愬愬”就是戒慎恐惧。《中庸》有言:“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九四已经到了上卦的初爻,相当于一个人已经有所见闻,所以才更要在别人看不见和听不到的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
有了这样的修习,当然可以“终吉”。
像一个人从基层做起,摸爬滚打,吃了很多亏以后,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心情都是愬愬的,都很谨慎小心。这时候的谨慎小心是因为爱惜自己的羽毛。
总之,“履虎尾”就是告诉我们,人生的旅途充满了危机。
什么叫危机?危机就是失礼,一失礼就有危机了。
而“履”其实就是通“礼”,这样我们才读懂孔子的话,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非礼就是危机。
很多年轻人刚从学校出来的时候,是非常有志气的。
可是踩了一次老虎的尾巴以后,就再也不敢踩了,那就是没有读懂履卦的精神。
人生充满了危机,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吃一堑长一智,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你才能不断长进。
2
颐卦:虎视眈眈
修身养正的智慧
颐卦爻辞: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颐就是颐养,修身养正的意思。
那“颠颐”,是凶才对,为什么会吉?接着往下看。
“虎视眈眈,其欲逐逐”,一般人听到“虎视眈眈”这个词就觉得好可怕,觉得是老虎瞪着眼睛要吃他,其实不是的。
虎视眈眈的涵义是威而不猛。只要看到老虎虎视眈眈,你大概就知道它不想吃你,它吃饱了。
“其欲逐逐”,就是你的各种不好的习惯,会逐渐消失掉。
为什么?这里有两种解释。
颐卦,初九跟的关系,是调和相应的。
虎视眈眈,看着初九,初九就来奉养,那得到满足以后就其欲逐逐了,这是一种解释。
另外一种解释是:初九虎视眈眈,然后满足它的欲望,做的既合理又大方。最后,也会使其减少不少的欲望。
上对下,下对上,这就叫颠颐。就是颠过来,倒过去,但为什么会无咎呢?
它的意思就是说,只要一个人是贤能,我就来供养他,他不一定为我做事情,只要对人群社会有贡献就好了。
也是这样想,初九也是这样想,他们的目的都是为大家好,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这样就能无咎。
现在的社会,外界的诱惑太多,一个人修身养正就要时刻警醒。
要减少不合适的欲望,改掉各种不好的习惯,才不会走上偏道,害人害己。
3
革卦:大人虎变
革新修正的智慧
革卦九五爻辞: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革卦讲的是改革的道理。
“大人虎变”,意思是说当政者下定决心要革新:你们以前所讲的,我老不相信,但现在我信了。
所以,当政者一出面,整个局面都改变了。
各位想想看,如果当年商纣王意识到情况不对,马上自我反省,公开表示自己的错误,然后接受诸侯的请求,善用西伯侯这帮人,那根本就不用革命了。
为什么呢?因为当政者有足够的诚信。
正如小象所说: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老虎,跟龙不同。龙见首不见尾,它很神秘,不必发威,别人也能感受到它巨大的影响力。
老虎不一样,它的斑纹很灿烂,万兽看了都害怕,所以老虎被称为万兽之王。
那么,在这里是不是代表皇帝一出来,架式很大?不是。
在这里讲的是政令,要变革,要变法,要维新,靠的就是政令。
九五的政令公开出来以后,很辉煌,大家很受鼓舞,变革才更加容易获得成功。
讲到这里,我们又能联想到孔子说的“君子三畏”,其中一个就是“畏大人”。
大人不仅代表当政者,还代表你的直属上司领导。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身处职场,要时刻谨慎,忠厚处事,随机应变,方能圆通无碍,风生水起。
总之,虎,是力量和威势的象征,被人们冠以辟邪、吉祥的瑞兽寓意,倍受人崇敬。
关于虎的民俗物件,更是数不胜数。如虎头帽、虎头鞋等。
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善良勇敢的中华儿女,早以把虎的寓意内化于基因中,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坦坦荡荡,风风火火,生生不息!
最后,恭祝大家:虎年虎虎生威,龙行虎变,开启一年好运!
本文策划:贾欧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2022到底是什么虎?
本文作者 倪方六
2022年的春节到了,祝各位“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网友新年吉祥,事事顺意!
2022年,为阴历壬寅虎年。
壬寅虎年邮票
之前我在微头条简单说一下壬寅年,不少网友希望能再详细一点,那我就在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详细说一下。
在干支纪年法,即六十甲子中,壬寅年排在第39位,对应的生肖是虎——本轮甲子的第四虎。
第四虎是什么虎?或曰“黑(水)虎”,或曰“金虎”。
到底算是什么虎?
这就要说到十二生肖和五行的关系。十二生肖,是古人的传统纪年方式之一。
十二生肖卡通
用12种动物来表示“年”,其以“鼠”起首,至“猪”结束,是为一轮,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古人根据十二生肖在一天中的活动规律,用纪时的“十二地支”来定义各个生肖的特征。所谓“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在阴阳概念上属阴,故为“地”为“支”,与代表“阳”,为“天”为“干”的“十天干”相对对应。
十二地支就是12个字,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就是10个字,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关系
十二地支与十天干共有22个字,在过去农夫都要熟记于心的 ,因为生活中老会用到,除了自己的姓名,天干地支最常用——估计很多网友们也都能背出来的。
子,即子时,就是半夜时分,相当于现代24时制中的23时至1时。这一时间什么动物最活跃?老鼠!于是“子”这个字配给老鼠,遂有了“子鼠”一说。
因为子时是一天里的起始时辰,老鼠沾光了,成为十二生肖中的“第一动物”,领头属相。
相应地,其他11种动物也都有配字。
老虎一般在天黑后下山觅食,在天快亮的3时至5时归山,这个时间段是“寅时”,于是“寅”字配给了老虎,遂有“寅虎”。
“寅”字在十二地支中排在第三,故兽中之王的老虎在十二生肖只能是“老三”,老二是“牛”,老大是“鼠”。
老虎,兽中之王者
完整的地支与生肖配对是这样——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如此十二生肖循环完,就是12年。
但这是一个小循环,小循环外还有大循环,这就是“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又叫“一个干支”。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六十甲子是天干10个字来安排次序,为“经”,用地支12个字进行调整定位,为“纬”。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有序地排列组合,便有了60个不同的字组。从天干“甲”字与地支“子”开始组合,分别是——
始于1984年的六十甲子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已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
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5已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
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已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
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已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已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
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已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六十甲子以“甲子”开头,“癸亥”结束,用这60个不同字组来纪年,刚好60年。
因是“甲子”这一字组开头,古人习惯称之为“六十甲子”。
整个六十甲子又分为六旬,每旬10年,以6个“甲”字开头,分别是甲子、甲午,甲辰、甲戌,甲申、甲寅。
老话所谓“年过六旬”,由此而来,意思是年龄过了60岁。在以前,过了六旬就是老人,就有资格为自己准备葬具棺材了——称为寿材。
石虎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博物馆藏品
六十甲子的核心是干支组合,故又叫“干支纪年法”,其实际是十二生肖年的五个轮回。这样,甲子60年中便有5个相同的生肖。
为了区分叫法相同的5个生肖,不至于搞混,古人便利用五行的5种属性,给这5个生肖贴标签。
以生肖虎来说,便有金虎、木虎、水虎、火虎、土虎五种“虎”。
以此类推,有金鼠、木鼠、水鼠、火鼠、土鼠;金牛、木牛、水牛、火牛、土牛……
《风林群虎图》(局部),明赵汝殷绘,台北故宫藏品
这里顺便说一下,虎是兽之王,如果聚齐了,那便厉害至极,所谓军事才华超常的“五虎上将”一说,就是这么来的。
那么,哪一年是金虎,哪一年是木虎、水虎、火虎、土虎呢?
换一句话说,各个生肖的五行是怎么规定的?这里面就有不同的说法了。
一种通过天干用字来定性,即干支纪年二个字中的第一个字。如甲子年,就看“甲”字在五行是什么属性,像2022年是壬寅年,就看“壬”字的五行属性。
伏鸟青铜虎,江西博物馆藏品
为了方便网友学习,我将天干10个字的阴阳和五行属性,列于下——
甲,阳木;乙,阴木
丙,阳火;丁,阴火
戊,阳土;己,阴土
庚,阳金;辛,阴金
壬,阳水,癸,
这个很好记忆的,排在单数位置的甲、丙、戊、庚、壬5个字为“阳”干、排在双数位置的乙、丁、己、辛、癸5个字为“阴”干。
可调动军队的错金黑虎节,错有“王命车驲”四字,广州南越王博物院藏品
据此可以知道,壬寅年的虎为“水虎”。
为什么民间有的老人又说这是一只“黑虎”?这又涉及五行的方位,与四季、颜色之关系了。
方位有东西南北中五方,五方与五行配位,就有了一层新的含义。具体对应是这样——
东-木,南-火,西-金,北-水,中-土。
五方与天时四季也有对应关系,分别是——
东为春,南为夏,西为秋,北为冬,中为夏末(年中六月)。
四季是有颜色的,于是五方被配上了不同颜色——
春季绿意盎然,故东为绿(青)色;
夏季如火炉,故南为红(紫)色;
秋季天高气爽,故西为白(金)色;
冬季一片荒凉,故北为黑(兰)色;
夏末稻谷渐熟,故中为黄(橙)色。
要注意的是,这是“阳”干5字的颜色,括号中的颜色“阴”干5字的颜色。
错金银虎形带钩。,国家博物馆藏品
这样,五方、五行与颜色,形成了关系链——
东-木-绿,南-火-红,西-金-白,北-水-黑,中-土-黄。
看到这里,各位网友应该知道为什么说壬寅为“黑虎”,壬寅年为“黑虎年”了吧。
黑虎为水虎,故俗话又说是“黑水虎”。
但是,壬寅为“黑水虎”一说并非定论,民间老皇历上还有一种说法——壬寅为“金虎”,壬寅年是“金虎年”。
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是五行学说对生肖年的另一版本解读。
金虎,陕西刘家洼东周芮国遗址出土
因为原来的五行学说过于简单,为了发掘五行的内涵,分析具体内容,古人创造了一种“纳音五行”。
纳音五行是古人用音乐上的五音(宫、商、角、徵、羽)和十二音律组合而形成的,故称“纳音五行”,因为是在原有五行上开发出来的,为了方便区分,称之为“假五行”,意思是假借韵律而形成的新五行。
而原来的五行,则称为“正五行”。
假五行共有30个定义,每行有6个定义,分别是——
金:海中金、剑锋金、白蜡金、沙中金、金箔金、钗钏金;木:大林木、杨柳木、松柏木、平地木、桑柘木、石榴木;水:涧下水、泉中水、长流水、天河水、大溪水、大海水;火:炉中火、山头火、霹雳火、山下火、覆灯火、天上火;土:路旁土、城头土、屋上土、壁上土、大驿土、沙中土。
鎏金虎,湖北宜城市博物馆藏品
这30个假五行定义,称为“纳音”,意思是根据音律变化而来的。
古人根据天象和农事经验与生活常识,将这些纳音有序分配给六十甲子中的每一年,以解读不同的年份。
由于六十甲子是60个年头,而纳音只有30个,这样60年里有2个年头的“纳音”是相同的,规律是两两配对,相连两个年头是一样的纳音。
具体如下——
食有虎卣,湖南宁乡出土,现流落海外
金:海中金-甲子、乙丑、剑锋金-壬申、癸酉、白蜡金-庚辰、辛巳、沙中金-甲午、乙未、金箔金-壬寅、癸卯、钗钏金-庚戌、辛亥;
木:大林木-戊辰、己巳-、杨柳木-壬午、癸未、松柏木-庚寅、辛卯、平地木-戊戌、己亥、桑柘木-壬子、癸丑、石榴木-庚申、辛酉;
水:涧下水-丙子、丁丑、泉中水-甲申、乙酉、长流水-壬辰、癸巳、天河水-丙午、丁未、大溪水-甲寅、乙卯、大海水-壬戌、癸亥;
火:炉中火-丙寅、丁卯、山头火-甲戌、乙亥、霹雳火-戊子、己丑、山下火-丙申、丁酉、覆灯火-甲辰、乙巳、天上火-戊午、己未;
土:路旁土-庚午、辛未、城头土-戊寅、己卯、屋上土- 丙戌、丁亥、壁上土-庚子、辛丑、大驿土-戊申、己酉、沙中土-丙辰、丁巳。
西周青铜虎鎣,国家博物馆藏品
如果以六十甲子的次序来说,五行纳音在不同年头,是这样分配的——
1甲子、 2乙丑-海中金; 3丙寅、4丁卯-炉中火; 5戊辰、6己巳-大林木;
7庚午、 8辛未-路旁土; 9壬申、10癸酉-剑锋金; 11甲戌、12乙亥-山头火;
13丙子、14丁丑-涧下水; 15戊寅、16己卯-城头土; 17庚辰、18辛巳-白蜡金;
19壬午、20癸未-杨柳木; 21甲申、22乙酉-泉中水; 23丙戌、24丁亥-屋上土;
25戊子、26己丑-霹雳火; 27庚寅、28辛卯-松柏木; 29壬辰、30癸巳-长流水;
31甲午、32乙未-沙中金; 33丙申、34丁酉-山下火; 35戊戌、36己亥-平地木;
37庚子、38辛丑-壁上土; 39壬寅、40癸卯-金箔金; 41甲辰、42乙巳-覆灯火;
43丙午、44丁未-天河水;45 戊申、46己酉-大驿土; 47庚戌、48辛亥-钗钏金;
49壬子、50癸丑-桑柘木; 51甲寅、52乙卯-大溪水;53 丙辰、54丁巳-沙中土;
55戊午、56己未-天上火; 57庚申、58辛酉-石榴木;59 壬戌、60癸亥-大海水。
金代虎枕,上海博物馆藏品
将纳音五行与生肖比对,六十甲子中的“五虎”,分别是——
第一虎是丙寅虎,第二虎是戊寅虎,第三虎是庚寅虎,第四虎是壬寅虎,第五虎是甲寅虎。
对照五行纳音的分配排序,2022年壬寅年,是始于1984年的六十甲子中的第39个年头,生肖上是第四虎,纳音是“金箔金”。
根据纳音五行,2022年的壬寅虎刚好是一只“金虎”,所以说2022年是“金虎年”。
金虎帅印,明末张献忠藏宝
金虎帅印(正面),明末张献忠藏宝
看到这里,各位网友应该2022是什么“虎”了吧,仅是解读方式的不同,愿意都好的。
中国人趋吉,所以都会说是“金虎”,我也持此观点。
至于壬寅虎年好不好,生肖属虎有什么讲究,这个颇为复杂,老皇历上也有不同的解读,争议更多,我将另外再写一篇文章。
关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
说“春牛图”及其他
粹墨木一
我国源自农耕文明,自古农业就是重中之重,所以,天文历法也显得尤为重要。很多朝代,国家都设有专门的政府机构,比如“钦天监”,来制定历法。
对于历法首在立正制闰,并于岁末年初颁行天下。后来经过不断的化繁为简,有一种通俗易懂的“春牛图”得到推广普及。小时候,每到岁末年初,买一张“春牛图”常常是我家必备的年货之一。
一张几毛钱的“春牛图”,其实很有点学问,就是过去一般也是专业人员,比如风水先生或算命先生,才能真正懂得。更不用说现在还真快要到了无人了解的地步,甚至说,现在很多人是到了连想了解的动力都没有了。我小时候有幸跟随学识渊博的祖父身边,对于“春牛图”倒是了解一点。今天就据我所知,以今年的“春牛图”为例,来闲扯一下“春牛图”里的一些知识及其他一些和“春牛图”相关的知识。
“春牛图”,最初为皇家掌管天文和历法事务的钦天监所独有,后来,据说清朝时著名的泉州历学家洪潮和从钦天监退隐回到泉州,才将《春牛芒神图》的制作方法传入民间。现在我们莆仙地区有重要的节日需要看个好日子,还常常特地到泉州洪潮和后代那里去看日子,这算是证明了此传言非虚。
一张小小的“春牛图”,可以毫不夸张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从牧童“句芒”的老少、服饰,到牛的牛头、四肢、身体、颜色,都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含义。
下面,我就简单以“春牛图”中的春牛为例,略做说明。春牛身高四尺,象征一年四季。身长八尺,象征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立春、立夏、立秋以及立冬这农耕八节。春牛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十二个月。春牛的牛头代表当年的年干,牛身代表年支,牛腹代表纳音,牛角、牛耳及牛尾代表立春日的日干,牛颈代表立春日的日支,牛蹄代表立春日的纳音,牛绳的长短代表立春当日的天干,牛绳的质地代表立春当日的地支。
确实,这些很繁琐,现在也没有多大去了解的必要。
今天,我主要想说的是“春牛图”里的几句歌诀。了解这歌诀的内涵,或许会更有意思。
比如今年壬寅年的“春牛图”里有这几句歌诀,很有必要介绍一下。
其一是“八龙治水,五牛耕田”。所谓“八龙治水”,就是以一年正月前十二天为准,正月初八日如果是辰日,那就是“八龙治水”。同样道理,“五牛耕田”,就是正月初五这天是丑日。雨水与春牛都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因而,古人很重视几龙治水与几牛耕田。
其二是“七人得辛”。同样是以正月前十二天为基准,在正月初七那天,以天干算是辛日,就称“七人得辛”。有的年月以丙算,比如今年正月初二是丙日,因“丙”与“饼”谐音,就可以称作“二人得饼”。
另外一句是“八人分二饼,六屠刑三猪”。这句虽不见于今年的“春牛图”,不过我好像在哪里见过,现在也一并在这里解释一下。这里的“八人”特指正月初八这天是“壬日”,取“人”与“壬”谐音,而“二饼”就是指正月初二日是“丙日”。关键是“六屠刑三猪”应作一番说明。当然不是“六个屠夫杀三头猪”,“六屠”指正月初六这天是农历“庚寅日”,庚五行为金,寅虎主刑杀,故此遇到正月前十二天有庚寅日的,就用“屠”,正月初六遇到庚寅,就称“六屠”。而过去农村地区,常常有杀猪过年的习俗,所以“屠”后面就跟着“猪”,也算是对过年的美好愿望了。所谓“三猪”就是正月初三这天是亥日。
这样歌诀的实际意义,对于现在来说,可有可无。其实在过去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因为过去科技不发达,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甚至是连一张纸张都难得一见,所以更不用说拥有一张“春牛图”了。于是这几句“春牛图”里的歌诀,就通过口口相传,让农村人记得每一个具体日子,好不误了农忙。简单一句话说,“春牛图”里的这几句歌诀,是为了推算农历用的。比如我现在就可以根据“八人分二饼,六屠刑三猪”这句歌诀,计算出正月一个月的农历日子了。正月初二是“丙日”,初六是“庚寅日”那么,初二的具体农历就是“丙戌”了,那初一就是“乙酉”了。
当然一个月的农历只需记住这几句歌诀就可以了,而要推算一年的农历,因为有大小月份与闰月等,就需要用到另外的“流年赶月”或“断口金”歌诀。我在这里就简单以我自创的今年的“断口金”歌诀,来做一个说明。今年壬寅年,立春正月初四凌晨四点五十分,正月初一是乙酉日,农历月份是1/3/5/6/8/10/12这几个大月,于是化繁为简记为:黑虎正月乙酉始,睽与既济初四虎。这里关键有两个:一是壬五行为水,水在五色里是黑,寅为虎,故此年干支就以“黑虎”称壬寅;二是用两个卦来表示一年的大小月,火泽睽,表示上半年,水火既济,表示下半年,大月为阳,小月为阴。
我现在根据流年断口金歌诀,就可以抛开春牛图或日历,算出全年的农历日了。
新春伊始,一切都是新的,今天在这里闲扯一下“春牛图”及其他一些古人的知识,算是“温故而知新”了,期待今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好运连连,一切都充满了温馨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