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生肖配对

寅年寅月寅日(寅年寅月寅日寅时是什么时候)

时间:2024-01-17 08:16:02 作者:旧人陌兮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李时珍、唐伯虎……这些属虎名人出生那年发生了什么?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显示,先秦时期就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在十二地支配属“寅”。历史上,有很多名人的生肖属虎,如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著名画家唐伯虎、文徵明等。在他们出生的那年或次年,又有哪些有趣故事呢?

张衡:公元78年出生次年

大事记:《白虎通义》面世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生于汉章帝建初三年,农历戊寅年,属虎。他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与西方国家相比,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早了1700多年,对中国天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朝廷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白虎观当时是朝廷修缮儒学之所。班固等人根据会议结果加以总结,写成《白虎通义》四卷。《白虎通义》继承了董仲舒以后今文经学神秘的唯心主义思想。它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对宋明理学的人性论产生了一定影响。

李时珍:公元1518年出生

同年大事记:首辆消防车建造

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属虎,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李时珍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万历六年(1578年),历时27载,三易其稿,终成《本草纲目》52卷,近190万字,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卷5-52为各论,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

历史上,1518年发生的大事较少,其中,世界上有记载的第一辆消防车于这年在德国奥格斯堡被建造。这辆车由做金属工艺品的手艺人安特尼·布拉特纳制造。对这台消防车的详细情况,人们知道得甚少。据《奥格斯堡市工艺史》一书记载,这辆消防车是将杠杆操作的大型水泵装在车上,以马匹来牵引。

唐伯虎:公元1470年出生

同年大事记:好友文徵明出生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唐寅取名寅与寅年有关,有说法称他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寅时,但真实情况是他仅为寅年所生,故名唐寅。

绘画史上,唐伯虎与沈周、文徵明、仇英等人合称“明四家”。唐伯虎一生坎坷,却丝毫不影响文学成就,不仅有诗文画,还有音律。其音律多采用民歌的形式。描写唐伯虎的影视剧有很多,最著名的是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不过,唐寅的人生里从没有过什么秋香,甚至因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名声在外,第三任妻子“九娘”竟被认为是他的第九位妻子。沈九娘懂唐寅的才情,全力支撑起他的生活。苏州闹水灾时,唐寅的画滞销,家里困顿到连柴米都没有着落,沈九娘苦心操劳,终于一病不起,溘然长逝。

在唐寅出生的1470年,还有一位才子也出生了,他就是唐伯虎的好友文徵明。两人性格差别巨大。唐伯虎风流旷达,才气逼人;文徵明老实本分,为人严肃。谈起唐寅,文徵明在《简子畏》中说:“坐令端人疑阮籍,未宜文士目刘叉。”在文徵明看来,唐寅是像魏晋阮籍、唐代刘叉那样疏狂有才的人物。跟唐寅相比,文徵明像是一个“笨小孩”,但他却按照自己的节奏,踏实走好每一步,最终成为诗文书画无一不精的“四绝”全才,取得令人仰慕的艺术成就。

1523 年,唐寅走完丰富、起伏的一生,而54岁的文徵明还在小步前行,仍没中第。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日,已90岁高龄的文徵明为御史严杰的母亲写墓志。写到一半的时候,他搁下笔,端然坐正,走完一生。此时,与他同年出生的好友唐伯虎,已经离开人世36年了。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董思韵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封面新闻

为击败洋人,清军决定在寅日寅时寅刻五虎擒羊,结果沦为千古笑谈

#头条创作挑战赛#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著名的将领和军事家,他们的经典战例和军事思想,在几千年之后依然具有参考价值。

但是与此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些著名的蠢将,他们差一点的一将无能,害死三军;过分一些的甚至用自己的愚蠢,导致历史走向的大变化……

本期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在战争时期发生过的战例,这个战例中体现出来的荒诞性、愚蠢性让人不可思议,但却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1840年,英国人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

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率领下,开始封锁中国海疆,至此,第一次战争正式开始。

此时的清政府根本不了解对方的战力,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清朝政府只视英军为蛮夷,认为不具威胁。

但是现实很快打脸,英军迅速沿海岸线北上,直击天津大沽口。道光皇帝吓坏了,赶紧以查办林则徐为借口,要求英军撤到广东谈判。

但是在随后的谈判中,因为英国人野心太大,始终谈不拢,不耐烦的英军再次发起攻击,从广州北上一路打到长江流域。

1841年10月,从1日至13日,仅仅13天的时间,英军占领定海、镇海、宁波,总兵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钦差大臣裕谦全部战死。

道光帝大为震动,决心不计代价发起,这就是第一次战争中清军唯一一次稍有点组织规模的战。

道光帝18日任命他侄子,清朝的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步军统领奕经为扬威将军,要求他前往浙江指挥作战。

当时道光皇帝认为沿海战败的原因就是沿海的清军懦弱怯战,于是就从甘肃、陕西、四川、湖北、河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八个省份调取精锐援军赶赴浙江,其中四川的援军中不少是来自建昌镇、松潘镇调来的藏族土兵。

道光还把各地的名将都调给奕经指挥,包括当时正在广东前线的贵州安义镇总兵段永福等人,而且为了这次大反击,道光皇帝在财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筹措了600万两白银。

还提前从内库准备了几十个顶戴花翎、80个玉石扳指、60个六品顶戴、80个七品顶戴,让奕经可以直接赏赐给有战功的人员。

道光皇帝还怕这些赏赐到不了基层士兵的手里,还额外发去新制的武功赏牌750张,赏牌上根据功劳注明赏赐银两,要求奕经“其有争先出力奋勉立功者,著核其功之大小,随时酌量分别赏给。”

可以说小气的道光帝为了此战已经非常大方了。

但是奕经拿着这么多钱粮,自己是怎么办的呢?

奕经从10月30日出京南下,11月22日抵达扬州,然后就不走了,借口等待援军,在扬州花天酒地玩了两个月。到了1842年2月10日,各地援军都到了,奕经才慢悠悠地赶到杭州。

抵达杭州后,奕经听说杭州关帝庙非常灵验,于是就去求签,签上说:不遇虎头人一唤,全家谁敢保平安。

奕经一头雾水,不知道签上是啥意思。结果过了两天,来自四川的藏族土兵抵达,土兵都带着虎头帽,奕经大喜,认为这就是签中的“虎头人”。

3月6日,奕经给道光皇帝上书,选定在3月10日凌晨四更时发动。

奕经为啥非要在这个时间发动进攻呢?因为奕经算过,这个时间是罕见的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壬寅年壬寅月戊寅日甲寅时),加上领军大将段永福也属虎,这个时间就是五虎齐聚,五虎要擒拿“洋人”还不如易如反掌?

为了保险起见,奕经还让“虎头人”藏族土兵打前锋。

这就是奕经给道光皇帝所献的“五虎擒羊/五虎扑羊”之计。

按理说道光皇帝从全国调来的一万三千精锐,外加奕经召集的“几万”乡勇,虽然不一定是船坚炮利的英军的对手,但是打出一两个胜仗来应该不难。

但是奕经把大量的士兵放在保护自己上,奕经的指挥所距离前线宁波八十公里,而奕经保护自己大营、粮台、后路的兵力就多达6300余人。

而且除了奕经等三位主帅,各省支援的一位提督、6位总兵中只有段永福1人亲临前线,其他都躲在后面。这么一来用于进攻的兵力严重不足,而所谓支援的乡勇、勇壮大部分都是官员们用来吃空饷的,数量严重对不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3月10日晚,清军先在宁波、镇海释放数艘火船进攻,但是根本没有用。

清军主力发起攻击后,在内应的配合下,“虎头人”藏族土兵一度攻入宁波城内,可惜打到天亮后,后续部队跟不上,英军火力又太猛,清军只能撤出战斗。

而镇海一战,压根没有攻入城内,反而是英军反击出城,清军直接溃败逃跑……

此战奕经给道光报出的伤亡数据是清军阵亡340余人,勇壮阵亡200余人,受伤200人;被俘41人。而英军的伤亡数据是在宁波战死1人,受伤数人。在镇海则0伤亡。

道光帝寄予厚望花费巨大的浙江战,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奕经的五虎擒羊计也成了千古笑谈。

其实要是奕经能好好排兵布阵发起进攻,虽然面对有代差的军事实力依然大概率战败,但是英军肯定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不至于打成这样类似的情形。

不过奕经的战败不仅仅在于军事实力差,当时南方地区的民族矛盾依然是主要矛盾,因此在作战时,当地有很多汉奸直接把清军的消息、部署、将领等信息全部透露给英军,有些汉奸还直接充当英军的“乡勇”。

奕经在开战前甚至叹息道:“曹江以东,到处汉奸充斥,商民十有七八,孰奸孰民,竟莫能辨。”在汉奸的帮助下,英军对于浙江的地理甚至比清军要熟悉。

而且清军将领之间也有龃龉,无法全心对敌,奕经倚重的前营总理张应云是个大烟鬼,在宁波的关键时刻,张应云竟然烟瘾犯了“时方烟瘾,至不能视事。”在逃跑途中,张应运也要先吸两口,“犹卧吸烟,半时许,始踉跄升舆而走。”

张应运的丑态直接被当时的诗人贝青乔写进《咄咄吟》中

瘾到材官定若僧,当前一任泰山崩。铅丸如雨烟如墨,尸卧穹庐吸一灯。

而道光选择的这些名将,也都是明哲保身之辈。唯一一个在前线指挥的段永福看到宁波打不下来,也不去自己防区,直接跑到大本营去找奕经了;

其他将领更是可笑,福建提督余步云听见打败了半夜就撒丫子跑路“终夜吁喘疾奔”;参赞文尉听见英军要来,直接抛弃辎重,“弃军宵遁,沿途赏舆夫,赏舟子,唯恐夷追及。“

天时地利人和全都不在,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打赢呢?

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回顾历史,感叹当年的愚昧和无力,今天我们当以史为鉴!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奕经与浙东三城战役新探》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战争中浙东战役新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战争中的藏族远征军》——文史博览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和他的精神世界

主题: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和他的精神世界

主讲:葛云波(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主任、资深编审)

各位书友下午好,欢迎大家参与人民文学出版社朝内166号公益讲座,很高兴跟大家一起来聊读书。我们在2月份的时候做过一期有关《诗经》的直播,随后有一个十期的共读《诗经》的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我近距离地感觉到读者对传统文化、对传统经典的热爱,甚至感觉到有的读者的痴迷程度超过我个人,所以非常开心。活动当中咱们有互动,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环节,很难得。从大家的积极打卡和具体提问来看,我能感觉到大家学而不厌的一种青春气息,对我的启发非常大。

直播和共读,我觉得第一个受益的是我个人,让我有了一次温故而知新的机会,让我跟大家一起有一个纯粹的读书交流的机会。我觉得读书非常快乐,跟大家一起共读更快乐。

作为文学爱好者,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偶像。北宋大文豪苏轼苏东坡,大家比较熟悉,他的诗、词、文、书法、绘画以及人生境界,都是超一流的,在他的生前生后都有无数人来追捧他。就是这样一个拥有众多粉丝的大文豪,他自己也有自己的偶像。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唯屈子一人耳。

他说,在创作上,我一辈子跷着脚尖仰慕而不能达到他的万分之一的,只有屈原先生一个人而已。我们知道,古人把自己所推崇的人称为“子”,那相当于把他比作圣贤。苏轼收藏有一部《楚辞》,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他的批校,可以看出他认真学习揣摩的功夫,可以看出他是屈原真正的铁杆粉丝。

当然屈原的粉丝不止苏轼一个,我们这些粉丝都愿意想象这样一个偶像,他的形象、他的容貌。柳宗元在《吊屈原文》中说:

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犹仿佛其文章。

他说,我们今天没法再看到屈原先生的容貌形象,但是从他的文章当中,依然约略地可以想象他的形象容貌,可以感知他的人格魅力。我们今天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谈一谈屈原和他的精神世界。

要了解屈原,一个方面我们靠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刘向的《新序》这些历史典籍;另一方面我们靠的是《楚辞》这部文学总集。

《楚辞》和《诗经》一样,是我国古典文学巅峰性的总集,它们都是我国优秀诗歌传统最为古老的源头,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诗经以《风》为首,《楚辞》以《离骚》为先,所以自汉始就并称二者为“风骚”。到后来,人们用“风骚”来借指优秀的诗歌传统以及诗歌创作,“各领风骚数百年”用的就是它的引申意义。

《楚辞》中以《离骚》最为经典,所以从汉始又称《离骚经》,称楚辞体为骚体。屈原是奠定这一重要文体的经典作家。

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楚辞》最早的集子,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在王逸之前已经有过几个编辑阶段。在这些阶段当中,宋玉、淮南王刘安、王褒、刘向等人都先后做了集佚、编辑、补作等工作,使这部书不断的成长,不断的丰富起来;刘安、班固、贾逵等人还为《离骚》做了章句,已经把《离骚》奉为经。到了王逸,他是第一次为《楚辞》全书做章句的人。章句是汉代儒学的一个术语,就是要定出一篇的各个章节,在各个章节当中断出句子,对其中的文字加以训诂,对于句意、一章的本旨要做一个训说,也就是王逸说“章决句断”,也就是儒家所讲的“离经辨志”。

刘安以来,实际上不断把《楚辞》纳入到儒家经学的文献整理和传承制度当中来对待,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和文化统绪,这样一个整理、编辑以及注释做章句的过程,反映了后人对屈原的敬仰之情,反映了屈原的历史影响。这么一个过程,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发展的,有众人的参与,它是一个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经典构筑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神传承的过程。而王逸是这一过程的集大成者,所以他的《楚辞章句》成为最重要的一个版本,也是最经典的版本。

《楚辞章句》共分17卷,前7卷共25篇,一般认为是屈原的作品。后10卷有40篇,是屈原的弟子辈宋玉,以及汉代贾谊、东方朔、刘向等人模拟屈原的作品,这些作品都表达了对于屈原这位先贤的敬仰、悯伤、哀悼之情,同时其中也浸润着个人的身世之感。所以《楚辞》虽然出自众手,但是它的一个核心是屈原,也就是说屈原是《楚辞》的灵魂。

二 这个灵魂人物具有什么样的形象呢?

屈原的形象是由他自己来塑造完成的,屈原用了十多年的长镜头,细腻地记录了个人的心灵世界,在一系列的吟唱当中,完成了对自我形象的塑造。

在《离骚》的开头诗人提出并解答了“我是谁”这个重要问题: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个人本是非常渺小的,诗人把自己放在了宏阔的宇宙时空当中来叙述,它的效果,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个大写的人。屈原是颛顼的后代,颛顼被封在高阳,号高阳氏,他是黄帝的孙子,他继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创制了九州,拥有广袤的疆域。《史记》称赞颛顼,说他博学多识,有智谋,他令人创制历法,号颛顼历。所以屈原他的出身是高贵的。

另外,屈原对于自己的寅年寅月寅日的出生日期也非常看重,因为在古人看来,生辰与上天的旨意相联系,良辰吉日代表着上天带给自己绝佳的禀赋。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上天神灵赐予自己名字,名字是一个人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它也不是外在的。高贵的出身,良辰吉日的禀赋,以及神灵赐予的名字,这都构成了诗人内在缤纷的美德,诗人把它称为“内美”。这是他受命不迁,深固难徙,廓其无他求的深层根本。

诗人不满足于此,他还十分注重后天的修饰、后天的修行,他的目的就是要永葆高洁嘉美的人格。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诗人的“修能”,在诗篇中有辉煌的彰显:一方面是外貌服饰上的体现,一方面是人格精神上的体现,前者是后者形象化的展现,而后者是前者的精神内核。在屈原那里,二者是合而为一的。

三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他的外貌服饰。

屈原对服饰的重视,超过了今天我们爱打扮的人,他的品味极高。在《涉江》的开头他这样写到: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我自幼就爱好身着奇服,年龄大了仍然乐此不疲。这就像夫子好道,一以贯之,到老了仍然不改初心。他讲的奇服的奇,不是我们今天服装秀上的一些展示,和它不同。他不在于要奇于常人,他要的是远离浊世,与世俗、平庸划上一条鲜明的界限。服饰是一个人内在精神的外化,如何打扮能够反映出个人的精神追求来。

《涉江》具体讲了他的奇服: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离骚》当中也有相似的描写: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从楚地战国时期的人物绘画当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服饰。屈原更加夸张,他的帽子高,高到哪里?高到要与天上的云相齐了。他佩戴了光怪陆离的长剑,正义凛然,刚直不阿,屹立伟岸,是一派阳刚之气,奇崛之气。

他的奇,还体现在他浑身披挂着绿色植物: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江离就是江中的香草,辟芷就是生于偏僻的地方、不受尘世污染的香草。兰草也是很香的。把它们都披挂佩戴到自己的身上,周身上下,弥漫着的都是清幽不绝的芳香。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这样佩戴着缤纷香草的奇,不是我们今天网络上的供人一乐的补丁哥、霹雳哥,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一种,带着自然的清香,高雅而悠长。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兰草、芷草不再芳香了,荃草、蕙草变成了茅草,往日的香草都变成了稗草。这哪里有什么其他原因呢?就是没有好修的危害罢了。屈原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人不加修行,不加克制,就会变质,自己的学生如此,就是自己也要警惕。因此他在遭遇政治挫折的时候,不是抱怨外在的不利,而是“退将复修吾初服”,自我体察、自我砥砺。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世人采集菱叶、荷叶做上衣,采集荷花做下衣(就是裳),他说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内心真正的馥郁芳香。他之所以不断地好修以为常,为的就是保持自己的情志,要如兰似蕙般的芳香。这样的好修,到了什么程度呢?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即便是诗人被肢解,他也不更改自己的追求,他毫无畏惧,对于奇服的坚守,带着烈士般的韧性。

《离骚》等诗篇写诗人身着奇服,这是修能的体现,这是诗人保持高洁人格的形象化的描述,象征性的描述。总结以上的分析,我们说屈原的“奇”,有高度——冠高切云;有力度——长剑陆离;有香味——披兰挂蕙;有韧劲——体解不变。

当屈原被流放游于江畔,虽然颜色枯槁,形容憔悴,但还是被渔夫一眼就认出来,这无疑是因为屈原他超世脱俗的奇服,使他在众人当中区分出来;而令他从万古众流当中区分开来的,更有他那内在独特的精神世界。

四 我们讲第二个层次。

除了香草等之外,诗人还要“被明月兮佩宝璐”,佩戴着明月珠、宝玉。我们知道,古代君子佩玉,象征着君子对于坚贞气节等的高尚追求。屈原的忠贞不渝,体现在他对楚王的忠、对楚国的忠。司马迁说屈原“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虽然被流放了,但是他仍然眷念故国,睠念怀王,在一篇文章当中有数次来表达这种情感。即便是遭到了不公平的贬谪,到了远离郢都的贬所,屈原仍对楚国、楚王表达自己的忠心。

事君而不贰兮——侍奉君王忠贞不二。

思君莫我忠兮——思念君王没有人再比我忠心的了。

他还向天发誓:“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但是,“竭忠诚而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竭尽忠诚用来侍奉君王,却换得了离群所居,被人视作无用之物。楚王没有再信任他,他只能痛苦地远离故都。在流亡的三千里征途上,他时时回望郢都:

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离开郢都的路太遥远了,我的梦魂啊,一夜要回去多少次呀!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为什么我的灵魂想回去?我哪里有片刻忘记回到故都啊!

他对故都、家乡依依不舍,却最终未能回去。

忽若去不信兮,虽九年而不复。——这样片刻难以忘反的人离开有九年了。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就是那家乡的夏水、江水,也再也不能涉足一步,看上一眼。

这个忠于楚国、忠于楚王的人,为楚国强大而肝脑涂地的人,真的令人揪心。

屈原对楚王、对楚国怀有如此深厚的情感,为什么会忠而被谤、信而见疑呢?

屈原对自己的忠,从来没有产生过怀疑。但是对于是否坚持忠贞他有过迟疑,他被流放三年之后,看到自己没有再被重新起用,不知道自己如何是好,就到太卜郑詹尹那里去占卜,“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他希望从郑詹尹那里得到一个答案,他发出了一系列的疑问,其中问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正言危身,从俗富贵,所以说“忠”,有一个强大的反对力量。

但是屈原终究忠心耿耿,没有另谋生路,最后用死来表白自己的清白,证明自己的高尚。

真正把屈原和众人分开的是屈原的“醒”:“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为什么能够独清、独醒?因为他站得高、望得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下。

第一个方面,我们从他的身份和地位来看一看。我们一般会把屈原看作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但其实他第一位的身份不是诗人。他的祖上在春秋时期有若干人担任过莫敖,甚至还做过令尹,这些祖先都可任大事,不辱君命,能直言敢谏,视死如归,临危不惧,卫社稷,救民生,追求善政,他们激励着屈原胸怀远大志向,要秉德无私地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

屈原青年的时候,曾经得到怀王的信任,做过左徒。《史记》本传中记载:

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以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左徒是一个什么官职呢?相当于外交人员。当然跟今天的外交人员是不同的,他的范围更为广泛,屈原娴于辞令,博闻多学,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出使齐国,都是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所以楚怀王非常倚重他。在应对诸侯出使齐国等过程当中,屈原便具有了一种难得的国际视野,他的认识便不再是纸上谈兵,反而具有一种实践性的政治眼光。

屈原还做过三闾大夫。他被流放以后在江边徘徊的时候,渔夫向他打招呼,说的就是“子非三闾大夫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呢?这个官职负责公族及其子弟的教育。当时用什么教材呢?《国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楚庄王请士亹来教太子,士亹向申叔时去请教,我如何教太子呢?申叔时告诉他:

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

《诗经》(当时叫《诗》,还不像汉代以后那样叫《诗经》,以下为明白起见称《诗经》)为什么能够成为贵族教育的教材呢?因为它具有强大的诗教功能,可以“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通过《诗经》的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视野开阔,拥有深广仁厚的胸怀。屈原在《惜往日》往日的开头说:“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诗》。”这个地方的“诗”是指《诗经》。屈原在楚怀王信任的时候,曾经受楚王之命,讲授《诗经》,很可能就是他任三闾大夫期间的工作。在这一过程当中,屈原深入的研读《诗经》,受到《诗经》的深刻影响,因此具备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宽广仁厚的胸怀。

屈原既具有了开阔的国际视野,又具有了超凡脱俗的胸襟,所以他对于许多事情的看法就与常人不同。这是第一个层次,我们来看第二个层次,屈原极具探索精神,具有强烈的历史观。

他有一句诗大家都很熟悉,我们把它作为讲座的题目:“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人的求索之路非常漫长,在许多诗篇当中都有所体现。诗人蒙受了不平之冤,内心愁苦难当;但是诗人没有低迷、彷徨,他登高而望,胸襟无比开阔,视野非常高远,他的心灵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体现出一位卓绝于天地之间的伟岸的形象。

上高岩之峻岸兮,处雌霓之标颠。

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倏忽而扪天。

诗人登上了最高的山峰的峭崖之上,还上到了彩虹外环的顶端。我们知道彩虹是双层的,下面一层是正虹,就叫虹。上面一层叫副虹,叫霓。诗人站在哪里?他站在副虹的最顶端,他高据青天,疏散彩虹的光彩,于是很敏捷地触摸到了天幕。诗中所达到的这样的高度,是他上下求索的结果。他的上下求索,不仅是空间上的上天入地,而且包含了时间上的上下,就像我们说的“上下五千年”这个上下。在屈原的诗歌作品当中,比如《离骚》,比如《天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屈原对于历史的深切关注和深入的思考。

屈原具有国际视野,拥有宽广仁厚的胸怀,又站到了历史的高度上,所以他对楚国的现状和未来有着清醒的认识。

楚人在商代之后就已经很活跃了,与商朝发生了冲突,商朝把征服南方的荆楚作为“四海来朝”创业的最后一个阶段。到周成王的时候,楚国开始被封于丹阳(现在一般认为这个丹阳在今天河南淅川县),之后楚国筚路蓝缕,不断地向南开拓疆土,国力日强。楚庄王熊侣(一作旅,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一鸣惊人”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成了春秋五霸之一,在屈原出生的楚威王时期,楚国达到全胜,占领了江淮广阔领域,它的疆域在诸侯国中最为宽阔。春秋的时候,楚国和晋国是两大强国;到了战国,楚国与齐、秦相抗衡。到楚怀王的时代,怀王做过多国联盟的纵长,当时说“横则秦帝,纵则楚王”,也就是说楚国有希望成为强国。

屈原也是充满了信心的:

奉先功以照下兮,民法度之嫌疑。

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竢。

他认为:要把自己的这种希望转化为现实,从国家的内部来讲,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举贤才。第二,立法度。然后才能国富民强。

诸葛亮在《出师表》当中对蜀汉的后主叮嘱:“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惜痛恨于桓、灵也。”这是一国兴替的基本规律。屈原早在《离骚》当中就借巫贤之口说到:

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之不疑。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甯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因为武丁任用了傅说,商朝中兴。周文王任用吕望,周朝开国。齐桓公任用甯戚,而为五霸之首。这是讲亲贤臣的重要。

法度无立,则小人横行,谄谀日兴。“小人背绳墨以追曲兮,竟周容以为度。”竞进贪婪,兴心嫉妒,君王则会壅敝不聪,国将不国。屈原讲到了历史上的像启、后羿、浇、桀、纣等昏君佞臣,批判他们荒淫残暴,僭越乱为,法度不行,最终身毁国亡。这是讲法度的重要。

屈原从正面总结说: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屈原坚信楚国只要举贤才,授贤能,循绳墨而不偏颇,就能实现国富民强,楚国才能长治久安。

“来吾道夫先路!”屈原要把楚国引上一条美政之路:

其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屈原的目的不是个人的,他“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他唯一注重的就是楚国的长治久安,而不是像他所批判的党人、小人那样,只顾及一时的、一己的私利。他热切盼望楚王能听从建议,实行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三王那样的美政。可是他美好的理想,他的美政理想,终究无法实现。怀王曾重用屈原,实行过小型的变法,却因为上官大夫的阻挠和谗言而很快失败。

在外交政策上,屈原提出联齐抗秦的策略,可是国内还有一股强有力的力量,那就是亲秦派。亲齐派力量越来越单薄,而屈原是其中最为坚定的一个,有时显得似乎是在孤军奋战。

屈原为什么反对联合秦国,而主张与齐国联合呢?秦国是虎狼之国,残暴无人性,强悍无礼,与屈原的美政理想有天壤之别,所以屈原和秦国是不共戴天的。我们来看齐国,它的财力雄厚,它重文化,设稷下学宫,开展学术交流,思想开放。所以在诸侯国当中,齐国是屈原最理想的一个国度,所以他主张联合齐国。

《史记》当中有两处记载比较有意思:秦昭王与楚国通婚,他请楚怀王去会盟,大臣劝谏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就是说,秦国是虎狼之国,不可信,还是不要去。但是怀王很犹豫,他还是去了,进武关之后就被扣留了,三年之后就死于他乡。

这一劝谏的大臣是非常清醒的,他是谁呢?我们在《史记·楚世家》当中看到这一句,讲是昭雎来讲的。而我们来看屈原本传,说是屈原讲的。同样的话,两处说两个人讲,这是怎么回事?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女儿(上初一)喜欢看侦探小说,我就来问她:“你是如何看待这个现象的,你怎么分析它呢?”她想了想,说:“那就是两个人同时说的呗。”我对她说:“就此而言,你达到了唐代司马贞的水平。”因为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也认为,是他们两个人分别说的,两个人都说了,所以在两个地方都记录了他们的名字。但是我们有几个疑点:

第一,这两处文字完全相同。

第二,如果两个人都讲了这个话,在各自的本传当中来讲,比如说屈原本传说是屈原说的,昭雎本传说是周举讲的,这个没问题。但是对于昭雎的话的记载,不是在昭雎本传,而是在《楚世家》的部分,如果两个人都在楚王面前讲了同样的话,完全可以在昭雎的后面加上“屈原”这两个字,也不费笔墨。

第三,我们来看昭雎这个人。楚怀王曾经命屈原到楚国去洽谈,约纵联合,昭雎暗通秦相张仪从中作梗,加以反对。当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秦国和齐国联合攻击楚国的时候,怀王派昭雎带兵打秦国,昭雎什么反映?他按兵不动,导致楚国大将唐眛死掉,也死了众多士兵。也就是说,昭雎是一个相当顽固的亲秦派,这是我们的一个疑点。他为什么那么强烈地反对怀王去秦国会盟?这时屈原早已疏远,不在其位,他无法直接见到楚王,无法面呈。劝谏的话很可能是这样的:屈原无法见到楚王,他只能通过说服亲秦派的昭雎,由昭雎去讲。为什么请亲秦派的来劝谏呢?因为当时亲齐派(主张和齐国联合的派别)接近于销声匿迹,没有什么人了,而且屈原也被疏远在外。第二,有亲秦派的代表人物来说服楚王,更能够起到打动楚王。最初提出建议的人是屈原,所以他的本传就记载了这句话。昭雎代屈原来讲,代表了朝中的意见,所以《楚世家》加以记录。

我们在读《离骚》过程当中,诗人上天下地,屡屡发出号令,令羲和弭节,令望舒为先驱,令凤鸟飞腾,这些都是善类,屈原与之为伍我们都好理解。可是有这样一段: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这段写诗人要去追求有娀家的女子,他请的媒人是鸩,成语“饮鸩止渴”的“鸩”,一种毒鸟。诗人为什么请这个毒鸟做媒人呢?他也知道媒人会说自己的坏话,而且诗人也表露了自己的犹豫和狐疑,为什么这样?因为自己无法亲自前去。这个地方让人费解,可是当我们联想到屈原曾经请自己的政敌昭雎去劝谏怀王,他内心看不上昭雎,对他很不放心,而怀王后来去了秦国,这就更使得屈原对昭雎狐疑。屈原与朝中大臣交往应该是多层面的,与政敌的交涉也是很正常的,一定也包括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也包括相互的合作。所以《离骚》的这一段曲折地表现了类似的经历在诗人心中的印象。

我们接下来看这两处记载。去说服一个亲秦派,让他去说秦国的坏话,屈原一定是花费了很多的心思,这是可想而知的。怀王可悲的下场,证明了屈原的清醒,他不在其位而谋国事,可见他的忠心耿耿。“思君莫我忠兮”,楚国有这样的贤臣,可惜不能重用,反而把他远逐,这是多么的可惜!屈原对于君壅臣佞加以批评揭露,“谅不聪明而蔽壅兮,使谗谀而日得。”他直接批评怀王不聪明,壅蔽,不能采纳良言,而使那些谄媚谗言的小人越来越多,都得了手。变法失败,联齐主张屡屡受挫,一般的人只会向现实妥协,甚至屈服,不讲仁义,只讲利益,可是屈原却不改初衷,在他看来,忠于怀王,热爱楚国,就必须坚持美政;坚持美政就是忠于怀王、忠于楚国。在屈原这里,忠于怀王和忠于美政,是高度和谐、高度统一的。

屈原的忠和醒是合二为一的,尽管小人谗言,怀王疏远,《离骚》中女媭骂诗人,渔夫劝他同流合污,可是屈原对于自己,选择了保持高洁,选择了清醒;对于楚国、怀王,他要忠于美政。他清醒而坚定地追求着、探索着: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亦余心之所善兮,所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而身心憔悴,孤苦一个人,跋涉三千里,贬谪远方,“路曼曼其修远兮”,这种痛入心腹的感受,来自于诗人和怀王信任与疏远长时段的努力和抗争,来自诗人去国怀乡的徘徊不已,来自去国门、下长江、转夏水、进汉水、上洞庭、上长江、下长江、上沅水、上溆水等等千里流放的漂泊路程,来自十年曼曼长夜孤苦的煎熬和反思。“何晦明之若岁?”为什么一黑一白,一整天,感觉就像一年那样漫长呢?而这样的日子竟是九年。万分悲苦,诗人经历了炼狱般的情感煎熬,他毕竟是非凡的人,因为他心有内美,追求美政,自己秉持的是无私的纯洁的信念。他那宽广仁厚的胸襟,不仅可以用于卫社稷,救民生,而且也可以自救。他寻找到了一种最佳的“发愤以抒情”的方式,将深层淤积的心灵世界,缤纷地展现出来,创造性地写出了一系列的诗歌,树立了楚辞这一重要文体。更为重要的是,他大胆表白了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的贞节操守,标举了挣脱凡俗、横而不流、矢志不移、绝世独立的高贵品格。对他个人而言,他构筑了自我生命延续的重要方式。对于后人而言,他树立了可以引为异代知己的贤者的形象,这是屈原所以万古常被怀念的重要原因。

1977年,在安徽阜阳双古堆一号汉墓,考古发掘出土了《离骚》《涉江》的竹简残片。我们知道,古人在去世之前会留下遗嘱,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进行陪葬,比如唐太宗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陪葬。阜阳汉墓的残片,足以看出墓主人对于屈原作品的喜爱程度,以及对屈原敬仰的程度。

到了明末清初,方以智更是以富有哲理思辩的话,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之情:

屈子以不死之文,死其所不必死,以成其不死之死。

这句话有些拗口,不死就是不朽,永远存在,这句话是说屈原凭借他流光溢彩的文章,以及他那悲壮的自沉,成就了人们心目当中永恒完美的形象。的确,屈原本可以不必死,可以与众芳同流合污,改己志而从众,但他却握瑾怀瑜,“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虽九死其犹未悔”,所以司马迁颂赞他:“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去世将近两千三百年了,今天我们仍然在诵读他的文章,仍然一年一度地隆重地纪念他,可见屈原和他的文章真的穿越了时光,真的堪比日月。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间,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已深深地铭刻在中国人的精神深处,它激励着有识之士,为了理想,为了高尚的事业,舍身取义,上下求索。

谢谢大家。

问:《楚辞》跟《诗经》哪个更难读?

葛云波:《诗经》比《楚辞》早几百年,《楚辞》继承了《诗经》。《诗经》一般是四言体,而《楚辞》句式有多种,像《离骚》是七字、六字两个分句构成一个大句,像《九歌》是三三或者二三结构,所以总体来说,《离骚》比《诗经》要长;另外,《楚辞》充分利用了楚地的方言,所以在阅读上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阅读我们现在的读本,比如方铭的《楚辞全注》,可以帮助大家解决一些疑难,书里都有详细的注释。有了这本书的帮助,就没有什么困难了。在预备这次直播的过程中,我女儿在家中也读了《楚辞》,能背诵不少段落了。《楚辞》虽然貌似困难,但是经过我们的努力,有兴趣的话,一定会把它读懂读好的。

问:《楚辞》应该怎么预习?

葛云波:我们在共读的时候,会仔细解析《楚辞》代表篇目。预习,首先要找到一个好的版本。现在《楚辞》的版本在市面上比较多,一类是全本,一类是选本。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比如我们共读的篇目,大家看到这个篇目以后,首先把它熟读,参考注释熟读。朗诵不在好和坏,只要你投入朗诵,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这是一个层面,把它熟读,对它产生一个印象。第二,根据注释,解决我们认为疑难的词、字。注释里面都有,我们可以一一对应它的意思,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会遇到好多困难,我们在不断的诵读过程中,会提高自己理解能力的。有些地方的确很困难,我们在共读的时候,会就这些疑难地方做一些讲解。

问:您在朗读方面有什么建议?比如顿句或者放重音。

葛云波:我建议大家在网上搜一下江苏师范大学李昌集教授,他有一个古诗文朗诵的慕课,大概十多集,从《诗经》到《楚辞》以及到后来的诗歌都有一个指导性的引领,他给大家分析如何朗诵,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诗文中有哪些规律、传统等等,他讲得非常细。我们读《楚辞》的话,不一定要非常专业,我也不是很专业。比如对“兮”的理解,“兮”在《诗经》就出现了,到《楚辞》中用得更为广泛。“兮”是起到语气助词的作用,有些地方是在中间,比如《离骚》中它出现在第一个分句的末尾,“帝高阳之庙裔兮”,在第一个分句的末尾,在这个地方可以缓冲一下,它有一个延长作用。另外,它有时起一个表示情感的愤怒,加强自己情感的力度等等,它都是一个提示。有的句子后面有“也”,比如《离骚》开头几个段落里面有几个“也”,“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这个“也”也是加强语气的作用。大家注意这些助词。又比如里面的“而”、“与”都是连词,在这样的地方可以舒缓一些。要朗诵好古诗文,首先要对它的内容、它的情感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和理解,这样朗诵起来才能够到位。比如这个地方是欢乐高兴的场景,你把它朗诵得很悲哀那就不准确了。这是朗读时候要注意的。

问:买哪个版本?

葛云波:一类是大众普及的版本,另一类是深入阅读。我们把它分成两个台阶,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水平非常高,可以阅读第二台阶的图书,如果认为自己刚接触或者学习还不够深入,可从从普及读本看起。我们可以读方铭教授的《楚辞全注》(它兼具普及和深入阅读的功用),这本书的特点我给大家简单讲讲。方铭教授是屈原学会的会长,他的《楚辞全注》的特点:

一、前面有一个很详细的前言,写得非常好,我在做直播之前又读了一遍这个前言,我们同事说直播讲一下《楚辞》的时候,我都在犹豫,方老师这个前言写得非常好了呀。这是一个很好的导读,这里面既全面又细致,对于《楚辞》研究的方方面面讲了很多,用了23页篇幅来写,大家好好阅读前言,对我们会有很多启发。

二、在每篇正文开头有一个题解。“楚辞卷一离骚第一”,这是原本的面貌(今天有的书没有“楚辞卷一”和“第一”的字样)。这是经过了精心的编辑,这些信息非常重要,刚才我讲课的过程中说《楚辞》章句共有17卷,后10卷等等,这个卷次非常重要,有的书把它删掉了,而我们这本书完整地保留这些信息,能够体现《楚辞》的古籍原貌。《楚辞全注》在诗的前面有一个题解,《离骚》的题解有三页,对于《离骚》,从题目到正文,到篇章的设计、整个诗的内涵,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历史上存在的一些疑难、争议等等都有梳理,给出了自己的判断,非常有见解。

三、它是一行一行排版的,这个一行一行的好处是什么呢?很鲜明地让大家能够看到这些诗,诗的形式一目了然。有的本子为了节省篇幅,采取接排,把诗的形式完全丢了,乍看上去是散文,诗的对句不见了,阅读这种版本的话,诗的特征、诗的节奏、诗的章法等等都不能体现得很清晰。

四、后面是注释,每一条也是非常的详细。这个注释里面的一个特点要特别强调一下,目前的一些图书不讲异文,古籍在不同的版本当中,它的字有的地方是不同的。比如“之乎者也”倒无关大体,但是有的地方非常关键,它会影响我们对诗歌的理解,而且的确在历史上因为文字的不同产生了争议,所以文字非常重要。方铭教授在注释里面,把重要的异文都一一地列了出来。举个例子,比如说忽然的“忽”,译作急,忽和急的情感色彩是不同的,提供了异文之后,读者可以揣摩这两个字的道理哪个更好,我们发现有的版本用了不好的本子是错误的,具体文字上的不同和有些版本产生的错误,我们在共读当中会细致的解读,来分析究竟哪个是字是对的,为什么用这个好、用那个是错误的。这个异文非常重要,比如洪兴祖的《楚辞补注》,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版本,洪兴祖这本书的价值是把好多版本的异文都一一记录下来,有些字在现在的古籍整理当中,可以统一把它改成一个字,统一改成一个规范的古籍用字,但是洪兴祖却认真地把它记录下来,没有把它统改,这种做学问的精神值得今天的人来学习。所以异文非常非常关键。

我们提倡读全本,不仅是古典文学作品提倡读全本,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作品也提倡读全本。读全本的好处,是能够全面了解这本书的内容,诗人、作家的思想情感,他的情感变化、他的情感波荡等等,所以读全本非常重要。

当然有的书友说时间不够怎么办,现在中小学生课业压力很大,没有时间读全本,内容太多了,我们可以读选本,这也是可以的,不是说必须读全注本。《楚辞》选本目前不是很多,但是最权威的是这种,这是我们出版社在六十年代出版、七十年代再版的一本书,是陆侃如和龚克昌先生的《楚辞选》,这本书质量非常好,现在这本书被教育部列为向中小学生推荐书目,中小学生可以读这本。

这本的特点是什么呢?它整个的篇幅不大,字数不到十万字,精选了《楚辞》中的一些精篇佳作。另外它有一个很简练的前言。它的注释也非常简练,下面有一个题解,题解也非常干练。而且这个选本的特色,而且这本书还有译文,对于初步学习《楚辞》的人也是一个帮助。陆侃如先生的译文很棒,大家可以阅读,一个是他很准确,第二是他的抒情性也很强。现在《九歌》一般理解为是当地祭祀的民歌,在陆先生这本书里进行了梳理,比如《湘夫人》这一篇说这是女的唱的,这是男的唱,他进行了舞台上的提醒,这也是一个特色。

这本书虽然很小,但是从一些细节上能够看出陆先生和龚克昌先生学问非常好,我们在共读中也会讲到有些别的图书错了而这本书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可以选这本书。这是我们的一个大开本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系列),我们会出一个专门的丛书,教育部推荐书目丛书(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系列),开本比这个小,同学们可以拿那个来阅读。

问:东皇太一出自《楚辞》?

葛云波:对,东皇太一是《九歌》中的第一篇。

问:有没有英译本《楚辞》?

葛云波:应该有,这个我没有关注。

问:可以直接看《楚辞补注》吗?

葛云波:如果自己能看《楚辞补注》也很好,洪兴祖把自己看到的版本进行校勘,其中包括苏轼收藏的这个本子,一个价值是他的校勘异文,第二个价值是他在王逸《章句》的基础上又做了自己的注释,所以读它也是很好的。现在这个有中华书局的版本,还有一个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版本,都可以看。

西汉刘向所编的《楚辞》,收录屈原、宋玉等“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的作品,是继《诗经》之后,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

本书校注者结合自己数十年的研究,吸收古往今来的研究成果,对《楚辞》做了全面的注释,文字简明准确。书前有前言,对屈原及《楚辞》做了高屋建瓴的讲解;每篇前有题解,为读者做了深入浅出的导读。

方铭,1964年生,甘肃省庆阳市人,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现任中国屈原学会会长。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及文献的研究。主编《中国楚辞学》,著有《经典与传统:先秦两汉诗赋考论》《战国文学史论》《先秦两汉文学论集》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