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编史续志和纂修谱牒,是崇文尚德之举,是国强民富的盛世之果,三者是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的支柱,其中谱牒为史志之本。钟健群在《宗谱学略论》中认为:谱牒,唐代名族谱,宋代名家谱、家乘,后又称宗谱、家牒、世谱等。谱牒在《辞海》中的释义是:“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亦谓编列成谱。”谱牒在我国西周时代就已广为流传,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史记》,就是吸取了包括谱牒在内的优秀文化遗产而写成的,《史记·三代世表》云:“余读牒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史记·自序》云:“维(夏商周)三代尚(久远)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
史学界认为:家谱与方志、正史相互参证可以补史志之阙,往往史志未备未详,或记叙有误,恰恰详备于家谱之中。被梁启超誉为“方志之圣”的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家谱有征,则县志取之;县志有征,则国史取焉”;鲁迅先生称国史就是“的家谱”。家谱的价值不但为学术家认同,也为政要所重视。同志1957年在成都会议上说:“如果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笔者在顾问《湖塘镇志》中有也体会:湖塘老街清初以来工商业发展的史实,多来源于《萧宗谱》和《毗陵杨氏宗谱》等;上店古镇明清以来的崇文尚德底蕴,多来源于《恽氏家乘》和《张氏宗谱》等。在查阅和运用家谱的过程中,笔者在纪年表述、农历与公历的换算等方面有诸多疑惑,在查证有关资料且钻研梳理后略有所悟,若为孔见,权作抛砖。
一、纪年的起源
纪,在《说文·系部》载:“纪,别丝也。”段玉裁(龚自珍外祖父清文字训诂学家)注:“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在《国语·周语上》载:“纪农谢功。”韦昭(三国史学家)注:“纪,谓综理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载: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其中时间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持续性和事件发生的顺序,时间也泛称年岁。所以历书的纪年就是对历史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是链接历史的纽带,是提挈空间网的纲索。历史的空间有了纪年就能纲举目张,一目了然。反之,如果没有纪年,或者纪年有误,那么历史的空间以及作为其载体的国史、方志和家谱,将是一团乱麻、一盘散沙。
纪年的本源是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最早的文字出自《竹书纪年》,是春秋晋国史官和战国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被盗墓者发现,因为是写在竹简上的史书,所以命名《竹书纪年》。中国目前最早的纪年存世之作是《史记》,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年表,是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即为这年开始,司马迁在编纂史书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有关纪年的书籍,发现“五家之文怫异,维太初之元论”,即黄帝以来多种纪年资料说法不一,无法确定真实的历史纪年,只有在共和元年之后的记载是一致的,按史录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没有收录公元前841年以前的纪年史料,这些珍贵的史料就随着历史的演进渐渐湮没了,所以后来就把流传下来最早的《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为依据,确定公元前841年作为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的开始。
二、纪年的种类和渊源
中国从确切纪年开始,先后有多种纪年法,主要的有帝王在位、王朝年号、天干地支、公历纪元、国号纪年等。
帝王在位纪年(也称王公即位年次纪年)自公元前841年开始,这年因西周厉王专制残暴,激起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到了彘(今山西中部),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一说由大臣共伯和执政),所以称“共和元年”。彼时其余诸侯国则为“鲁真公十五年”、“齐武公十年”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将。”此类记述法沿续到西汉高后(吕雉)八年(前180年),文帝(刘恒)继位后,曾因遇非解之事而重新计元年(不是年号),史官为记述方便而分称前元、后元;其后景帝(刘启)在位间有前元、中元、后元。帝王纪年法实行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止。
王朝年号纪年,自汉武帝(刘彻)即位第二年(前140年)开始,创年号“建元”,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此后历朝相继。记述如“汉武帝建元三年”、“唐贞观五年”、“宋咸淳五年”及“康乾盛世”等。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就有14个,明清间除明英宗有两个年号外,其余都是一帝一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为其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等。此外,年号还与干支同时纪年。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纪年,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各对应一个生肖),按甲子、乙丑…依次类配至癸亥,共六十组合往复循环的纪年方法,60年为“一个甲子”即由此出,故老人60岁俗称“花甲之年”。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汉成帝末年。东汉以后,时行《太初历》的“太岁纪年法”渐与天象不符。据《资治通鉴》载: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太初历》施行百余年,历稍后天。上命治历编、李梵等综校其状,作《四分历》;二月,甲寅,始施行之。”朝廷下令把干支纪年辅助年号纪年,作为夏历排组的具体表述,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如笔者所考恽南田家乡上店古桥石刻“岁弘治壬戌孟春吉旦”等,在全国推行后日趋完善。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属相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成为如今农历的传统特色和公历的重要辅助。公历与干支历间有简便换算方法:以公历年数,如2015减3除以10得余数为2,以2对应上述天干序之第二是乙(能整除对应末位癸),再以2015减3除以12得余数为8,以8对应地支序之第八是未(能整除对应末位亥),便可知2015年即为干支“乙未”年,但两者仅是不全等的交叉关系。
公历纪元简称“公历”,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简称“公元”,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历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没有“公元0年”,公元以前的中国历史用倒推法计算。中国实际使用公历在“辛亥革命”以后,开始官称“西历”,如《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里的中外年度对照均称“西历”;文坛也称“西元”,如《北新活叶本文选》:“光绪十六年,岁次庚寅,当西元一八九o年”;民间则俗称“阳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布使用公历纪年,首刊于《人民日报》日期栏:“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
纪年(也称国号纪年),是中华成立后的纪年方法。清宣统三年夏历辛亥年八月十九(1911年10月10日)等人领导武昌起义,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史称“辛亥革命”。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召开各省都督代表大会,宣布中华成立,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并为了“行夏正,以顺农事,从西历,以便统计”,决定使用公历纪年。翌日发布改历改元通电(《南京市志》):“中华改用阳(公)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元年元旦。”以中华国号纪年(具体法则同公历)替换了皇帝年号纪年,也称“国历”或“新历”,民间同时仍在使用夏历纪月日。1913年7月,大总统袁世凯批准内务总长朱启钤 “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 的报告(夏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朔一,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次年起夏历岁首(正月初一)称“春节”。1949年9月30日起,中国大陆随解放区域扩大而逐步废止纪年改用公历。
三、中国现行纪年历法状况
上述可见,中国大陆使用公元纪年,同时辅以传统夏历。公元1949年9月21日,中国会同各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央主席在开幕词中提议“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27日下午,“方案审查委员会”代表、中国促进会负责人马叙伦向大会报告:“关于纪年,多数代表同意采取世界大多数国家所用纪年——公历。”因此决议通过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决议后执行主席周恩来宣布:“从现在起,…纪元以公历,今年为一九四九年。”考虑到中华民族的历法传统,长期以来都是以夏历行政、干支辅助,加上文化习俗、农事指导和民间接受过程等因素,于是沿用“夏历及干支”辅助行政历法。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公历日期栏下同时表注:“夏历己丑年八月初十”字样,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把夏历正月初一称“春节”,把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后来把“夏历”改称“农历”,是1968年元旦《人民日报》首易其名,延续至今(民间早有其名,笔者曾见过《一九六三年农历》的历书)。近百年来,农历有多种称谓:如时的《汉口日报》、《东北日报》等称“阴历”;《日报》、《群众日报》(陕北)等称“旧历”;宋教仁主张以黄帝即位年为纪元元年,把西元1904年推算为黄帝纪元四六零二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采用此纪,所以有“黄历”之称。按此算,公元2015年是第4711个黄帝历年。
公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称为年(对其科学的理解应该在哥白尼“日心说”之后,近似等于回归年),故又称“太阳历”、“阳历”。由于周年是365天48分46秒,所以平年2月为28天(该年为365天),把余数在第4年凑成一天(多余的百年少闰一次)置于闰年2月,所以闰年2月为29天(该年为366天)。所以公历年能被4整除的年分就称“公历闰年”,如2012年、2016年等。
我国的农历,自古就以月亮望朔(圆缺)周期为月,以地球自转一周为日,古称月亮为太阴,故谓“阴历”,又以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年,实质该称阴阳合历法(干支和节气即其阳历成分)。月亮绕地球一周为29.53天 ,为了协调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差,古人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在7个年份里加一个闰月,有闰月之年也称闰年,其余称平年。因此闰年就有383天~385天,平年只有353天~355天。如:农历甲午马年(闰九月)从公历2014年1月31日始,至2015年2月18日止,计384天;农历乙未羊年(平)从公历2015年2月19日始,至2016年2月7日止,计354天。
由于我国公历农历的同时使用,公历的365、366天,与农历的353、354、355、383、384、385天形成交叉关系(偶然也有包含关系),《逻辑学》称之为“两个概念的外延只有一部分相同”,因此为了保证两个历年之间对照换算的准确性,弄清楚其间的逻辑关系很有必要。
四、公历与农历之间分合相兼的年度关系
在中华成立(1912年)前,都是用帝王在位纪年和王朝纪年,同时辅以干支纪年的农历法,将公历引进后,特别是有关重大事件或历史名人生卒年表等,就产生了古今对照的推算和现代纪年的表述问题,尤其是年关前后的月日更易搞错。目前的年历、月历上都标有干支纪年,如2014年农历甲午年、2015年农历乙未年等;《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以及有些近期续修的家谱里也附有同类的纪年对照表(例如武进图书馆现存的近300部新谱中就有20余部设置了对照表),然而上述对照表只能反映公农两个年度的重合部分,具体到月日时就会“阴差阳错”,使人一头雾水。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通常公历年包含着前个农历年末的一个多月,和后个农历前十个多月。如公元2015年对照农历是乙未年,其实从元旦至2月18日,是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十二月底的49天;而2月19日才是乙未年正月初一,到12月31日只是乙未年十一月廿一,其后的38天又到2016丙申年去了。如岳飞被害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辛酉十二月廿九”,纪年表对照绍兴辛酉年是公元1141年,所以有的资料误注岳飞生卒为1103—1141年,有的则写成“绍兴十一年(1141)农历腊月廿九”等,其实“绍兴辛酉十二月廿九”已经跨出了1141年,延续至公历次年初,所以岳飞农历被害日对应“公元1142年1月27日”。
有时公历年会跨三个农历年。如公元18年1月1日,是王莽(把十二月定为正月)天凤四年丁丑十二月廿五,至1月5日的5天是丁丑年;1月6日始是天凤五年戊寅正月初一;12月27日始又是天凤六年,至12月31日的5天即是己卯年。就是说,公元18年里除包含了农历戊寅的全年外,还包含了戊寅年前后的丁丑、己卯两年的各5天。
个别还有公历、农历年首同日,如公元13年1月1日即王莽始建国五年癸酉正月初一。若是农历平年,次年岁首会在公历年末出现;若遇闰年,农历年末会延至公历次年初。
以上三种情况里,遇到农历闰年,一个公历年里就有两个相同的农历月;若是平年一个公历年历就有9—12个相同的农历日。例如:1893年1月1日,是光绪十八年壬辰十一月十四,同年12月31日是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廿四,期间就有十一月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廿、廿一、廿二、廿三、廿四等11个同名月日,即出生于该年十一月十九,据叶子龙等人查阅《韶山四修族谱》记载:“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辰时生。” 对照公历,是年末的十一月十九,由此核定毛的生日为公历1893年 12月26日,于是风趣地说:“哦,我的那碗面条,此后不在阴历十一月十九日吃,改在阳历12月26日吃!”后来公众所知其确切的生日就是这么来的 。
以上两历间复杂的交叉关系,决定了现代纂编正史、方志和家谱严密精的必然要求,纪年表述不严密,历法换算就不会精准,史料也就失去了意义。
五、纪年有关内容的表述
纪年的表述主要是时间,时间体现于数字。自西历传进中国后,曾有多种表述,如“西历一千九百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等,为了统一数字的用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7个单位,于1995年12月13日发布了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2011年又更新标准。按其要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前841年、20世纪80年代、公元2015年4月12日等;非公历纪年则用汉字数码,如: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十一月廿六、念三年十月六日等。在竖排时(如家谱等)公历可以用汉字表述,但应定义明晰。
目前世界通用纪年的最大单位是世纪。历100年称为一个世纪,因为没有公元0年,所以通常把公元1年到100年底称为一世纪,从可被100整除的后一年始为下一个世纪,如2001年即为21世纪(或说将公元1世纪定为99年, 按此定义,2000年则为21世纪的第一年)。次于世纪的以10年为计,称“年代”,相约成俗把2001年—2019年称为21世纪初,2020年始称20年代,以此类推。次于年代的为年、月、日、时,俗称岁月、年月、日期等。历史上还把1840年战争前称“古代”,其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称近代,继其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称“现代”,再其后称“当代”。
公历用阿拉伯数字表述简单明晰,如公元2015年4月12日(“日”俗称“号”)。农历通常用汉字(及干支)表述,每年把十二(闰年多出的月,随同前个月)个月四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以孟、仲、季三分;每月以上、中、下分三旬;上旬从初一至初十,中旬从十一至二十(或廿、卄,鲁迅诗:“卄年居上海”);下旬从廿一(廿大写为“念”,如民时《中央日报》用“念四日”)至三十(或卅,如民时《黄海日报》用“卅六年”);每天以地支为名分十二个时辰。明中叶后,西洋钟表作为礼品和商品始入中国,世人称钟表点数为小时也称点,称时辰为大时,今大时之名已被淡。时辰日首子时,相当于今北京时间23时至次日1时,丑时为1时至3时,以此类推,北京时间比地支时辰晚1个小时交日,在月末、年末之时就有月、年之差。
农历年以半个月左右为期,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个节气,其中上半月的称节气(简称节)、下半月的称中气(简称气),西汉《淮南子》所载廿四节名序即与此相同。唐高宗时李淳风所编《麟德历》规定,置闰时以没有中气的月为前个月的闰月。延续至今,例如2014年农历九月,后个月仅有节气立冬,没有小雪中气,就定其为闰九月。节气基本对应于公历某日期,以天象指导农务,此为农历沿用各朝且盛于民间之缘由,亦为“农历”名称之来源。其中立春节气相传原先是干支纪年的岁首。
关于岁首的确定。干支纪年初以立春为岁首,历史上曾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故也称其为春节,但在夏历闰年之时,年初年末都逢立春节气,此即上文提及的“两头春”之乱,汉武帝拨乱反正,于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确立“夏正”,以夏历正月为岁首。两千余年来,官方行政及民间习俗都已认同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处于从属辅助地位的干支纪年,以及按十二地支所对应动物属相的生肖,亦随“夏正”更年,这在《元史》、《明实录》、《清实录》等均有记载,以来的资料更为翔实,史、志、谱及执政公文等均以此为记。而被司马迁认为“使人拘而多畏”的历代占卦吉凶、卜测宜忌、八字算命的术士们,仍在以立春为年首行道,沭阳籍易经研究专家秦伦诗,在他2013年纂编的《易学指掌万年历》中坚持认为:“农历必须到立春节才能算第二年的开始。如2004年…立春以后才能算甲申年。”窃以为,秦先生的观点作为历史传统文化之一说尚可,而让世人“必须”改变两千余年来顺应发展的既成世俗,似颇无稽。
关于简称和省略。公历纪年形式具有惟一的特征,所以“公元”两字,目前除严格的公政文书外,大多都已省略;必要时“年月日”也可省略,在数码之中用顿号间隔,如时的《世界知识》即用“一九四六、五、二三”;公元前可简称“前×年”。公历农历合用时,如公元2015年4月12日农历乙未年二月二十四日,可简化为:2015年4月12日乙未二月廿四。中华可简称“×年、民×年、民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历史的里程碑,使用频率特别高,在一届政协会议定国名时,建国会代表黄炎培等提议用“中华”为简称,李达(一大代表)提议用“中国”为简称,被多数代表所否定,而作为地理概念,目前中外都在用“中国”为简称;也有人建议以“共和国”为简称,用“共和国成立前、后”替代带政治色彩的“解放前、后”,或“新中国成立前、后”,笔者认为,此应于凡例中表明。也可运用中性词“鼎革”,表达改朝换代之意,例如《明河南参政袁公墓志铭》:“当曾大父葬时,正际鼎革,四方之乱未敉。”《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正当明清鼎革的战火纷飞之际,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
六、数历合用时的科学表述
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改元易历,例如夏朝定孟喜月(元月)为正的夏历、商朝定腊月(十二月)为正的殷历、周朝定冬月(十一月)为正的周历、秦统一中国后建阳春月(十月)为正,汉武帝始采用夏历(后章帝始配以干支纪年)延续至清末。中华废年号改用国号纪年,月日排序同西历(实为同历异名),虽然行政公文均换新历表述,但是民间一时难改旧俗,在国号纪年的同时还在用夏历纪月日,如“二十五十二月廿五”。由此开始,对日期的表述就出现了多种形式,由于公历与农历间有前述的三种交叉情况,致使当代史志谱,尤其是续修家谱中,往往产生歧义。
以笔者之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值得探讨。
一是年度的对照换算。纪年与公历纪年异名同历,加1911就是精确的公历日期。而公历农历的日期对照,目前可查的只表述到年度,例如公元2015年通常对应为农历乙未年,其实2015年精确对应的日期是“农历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乙未年十一月廿一”,而乙未年对应的是“公元2015年2月19日至2016年2月7日”。所以笔者认为当前版对照表只能权作参考。
二是有序表述。通常记述当代的人物或事件,公历在前农历括注于后,以前的农历在前公历括注于后,例如《晋陵樟村陆氏宗谱》所记“1952年6月25日(壬辰闰五月初四),宣统元年己酉十月十二(1909年11月24日)”。
三是统一表述。例如“二十、廿、卄、念”等通用字词或名称,同文该统一为宜,而如《毗陵前坟荡张氏宗谱》所记“道光廿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又如《毗陵谢氏宗谱》所记二十五世寅清“…女一适上垫恽学乾迁居上店。”(上店、上垫为同地异名)就欠妥。
四是精确表述。目的是免生歧义误导后人。有些老谱只用年号纪年易生误差,如世恩堂《张氏宗谱》所记张惠言(常州词派创始人)生日,本为乾隆二十六年,由于木刻不清,继修时被误为一十六年,丁亥再修时演化为乾隆十六年,笔者考其世系时曾多经曲折。当代新修的谱(包括有些身份证),往往是公历纪年农历纪月日,例如《省庄韩氏宗谱》: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又八月十一日生”;另一种是在公历的年月之间加置干支,如《恽氏家乘》记恽逸群(中国文化新闻界杰出战士)“一九七八年戊午十二月十日在宁病逝”。前例若无“又”字,就会被误作公历八月十一日;后例常会被认作农历十二月十日。此外还有其它多种容易产生歧义的表述形式。
笔者认为,避免歧义或差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首先是统一表述方式并在凡例中说明,例如公历用阿拉伯数、农历用中文数,以及其它的简称、省略等项。其次如上述《晋陵樟村陆氏宗谱》那样公历、农历分别表述。再次是前的年号加干支纪年,不必画蛇添足换算括注公历年;后的注意农历十一月上旬后的日期,若在公历次年的要作括注,如上述后例可改成“恽逸群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日(戊午十一月十一)在宁病逝”(注:有说在次日凌晨逝)、上述前例可改为“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丁酉又八月十一)生”才对;又如《小留徐氏宗谱》载壮乐天(全国政协常委、民进常务副主席徐伯昕生母)“卒三十一年壬午十二月二十七日子时即夏历十一月二十日”,“壬午”两字应于夏历后之后;再如“1904年农历十二月十九”,对照后改成“1905年1月24日(甲辰十二月十九)”才无歧义。
七、参考资料的选择和编制。
查阅资料的选择也有讲究,有高科技的工具就能事半功倍。目前书店或图书馆有多种历书,除上述秦伦诗著的外,还有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8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由王平辉编著的2009年8月版《新编中华民俗万年历》,由樊岚岚编著的2015年1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中华传统万年历》等。笔者推荐由郭世辈、张正祥所编2002年11月版《万年历》,特点是公历对照古代各历日期时,在干支表后附有公历12月31日所对应农历年的月日,从而可以推算农历年延续至次年的日期,例如2014年12月31日(甲午十一月初十)。
另外,在互联网上有多种电子版万年历可以查阅。笔者常用的是《汉典万年历(择吉老黄历)》,其特点:一是操作简易,只要在拟查的年月框内点上阿拉伯数即可查清;二是信息宽容,纵向可达前后任何年月日,横向基本涵盖有关内容;三是现实客观,其自注声明:关于吉凶、宜忌等“无科学依据”。
在正史、方志、家谱文后附编纪年对照表,可便利读者查阅比对,值得推广。建议按上述郭、张所编的《万年历》那样,在公历年度后增一栏,即公历12月31日对应农历的月日(应在凡例说明),就可避免两历间的交叉而产生误解。
作者为常州市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常州市武进区谱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编史续志和纂修谱牒,是崇文尚德之举,是国强民富的盛世之果,三者是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的支柱,其中谱牒为史志之本。钟健群在《宗谱学略论》中认为:谱牒,唐代名族谱,宋代名家谱、家乘,后又称宗谱、家牒、世谱等。谱牒在《辞海》中的释义是:“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亦谓编列成谱。”谱牒在我国西周时代就已广为流传,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史记》,就是吸取了包括谱牒在内的优秀文化遗产而写成的,《史记·三代世表》云:“余读牒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史记·自序》云:“维(夏商周)三代尚(久远)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
史学界认为:家谱与方志、正史相互参证可以补史志之阙,往往史志未备未详,或记叙有误,恰恰详备于家谱之中。被梁启超誉为“方志之圣”的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家谱有征,则县志取之;县志有征,则国史取焉”;鲁迅先生称国史就是“的家谱”。家谱的价值不但为学术家认同,也为政要所重视。同志1957年在成都会议上说:“如果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笔者在顾问《湖塘镇志》中有也体会:湖塘老街清初以来工商业发展的史实,多来源于《萧宗谱》和《毗陵杨氏宗谱》等;上店古镇明清以来的崇文尚德底蕴,多来源于《恽氏家乘》和《张氏宗谱》等。在查阅和运用家谱的过程中,笔者在纪年表述、农历与公历的换算等方面有诸多疑惑,在查证有关资料且钻研梳理后略有所悟,若为孔见,权作抛砖。
一、纪年的起源
纪,在《说文·系部》载:“纪,别丝也。”段玉裁(龚自珍外祖父清文字训诂学家)注:“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在《国语·周语上》载:“纪农谢功。”韦昭(三国史学家)注:“纪,谓综理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载: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其中时间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持续性和事件发生的顺序,时间也泛称年岁。所以历书的纪年就是对历史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是链接历史的纽带,是提挈空间网的纲索。历史的空间有了纪年就能纲举目张,一目了然。反之,如果没有纪年,或者纪年有误,那么历史的空间以及作为其载体的国史、方志和家谱,将是一团乱麻、一盘散沙。
纪年的本源是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最早的文字出自《竹书纪年》,是春秋晋国史官和战国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被盗墓者发现,因为是写在竹简上的史书,所以命名《竹书纪年》。中国目前最早的纪年存世之作是《史记》,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年表,是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即为这年开始,司马迁在编纂史书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有关纪年的书籍,发现“五家之文怫异,维太初之元论”,即黄帝以来多种纪年资料说法不一,无法确定真实的历史纪年,只有在共和元年之后的记载是一致的,按史录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没有收录公元前841年以前的纪年史料,这些珍贵的史料就随着历史的演进渐渐湮没了,所以后来就把流传下来最早的《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为依据,确定公元前841年作为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的开始。
二、纪年的种类和渊源
中国从确切纪年开始,先后有多种纪年法,主要的有帝王在位、王朝年号、天干地支、公历纪元、国号纪年等。
帝王在位纪年(也称王公即位年次纪年)自公元前841年开始,这年因西周厉王专制残暴,激起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到了彘(今山西中部),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一说由大臣共伯和执政),所以称“共和元年”。彼时其余诸侯国则为“鲁真公十五年”、“齐武公十年”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将。”此类记述法沿续到西汉高后(吕雉)八年(前180年),文帝(刘恒)继位后,曾因遇非解之事而重新计元年(不是年号),史官为记述方便而分称前元、后元;其后景帝(刘启)在位间有前元、中元、后元。帝王纪年法实行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止。
王朝年号纪年,自汉武帝(刘彻)即位第二年(前140年)开始,创年号“建元”,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此后历朝相继。记述如“汉武帝建元三年”、“唐贞观五年”、“宋咸淳五年”及“康乾盛世”等。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就有14个,明清间除明英宗有两个年号外,其余都是一帝一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为其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等。此外,年号还与干支同时纪年。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纪年,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各对应一个生肖),按甲子、乙丑…依次类配至癸亥,共六十组合往复循环的纪年方法,60年为“一个甲子”即由此出,故老人60岁俗称“花甲之年”。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汉成帝末年。东汉以后,时行《太初历》的“太岁纪年法”渐与天象不符。据《资治通鉴》载: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太初历》施行百余年,历稍后天。上命治历编、李梵等综校其状,作《四分历》;二月,甲寅,始施行之。”朝廷下令把干支纪年辅助年号纪年,作为夏历排组的具体表述,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如笔者所考恽南田家乡上店古桥石刻“岁弘治壬戌孟春吉旦”等,在全国推行后日趋完善。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属相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成为如今农历的传统特色和公历的重要辅助。公历与干支历间有简便换算方法:以公历年数,如2015减3除以10得余数为2,以2对应上述天干序之第二是乙(能整除对应末位癸),再以2015减3除以12得余数为8,以8对应地支序之第八是未(能整除对应末位亥),便可知2015年即为干支“乙未”年,但两者仅是不全等的交叉关系。
公历纪元简称“公历”,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简称“公元”,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历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没有“公元0年”,公元以前的中国历史用倒推法计算。中国实际使用公历在“辛亥革命”以后,开始官称“西历”,如《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里的中外年度对照均称“西历”;文坛也称“西元”,如《北新活叶本文选》:“光绪十六年,岁次庚寅,当西元一八九o年”;民间则俗称“阳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布使用公历纪年,首刊于《人民日报》日期栏:“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
纪年(也称国号纪年),是中华成立后的纪年方法。清宣统三年夏历辛亥年八月十九(1911年10月10日)等人领导武昌起义,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史称“辛亥革命”。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召开各省都督代表大会,宣布中华成立,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并为了“行夏正,以顺农事,从西历,以便统计”,决定使用公历纪年。翌日发布改历改元通电(《南京市志》):“中华改用阳(公)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元年元旦。”以中华国号纪年(具体法则同公历)替换了皇帝年号纪年,也称“国历”或“新历”,民间同时仍在使用夏历纪月日。1913年7月,大总统袁世凯批准内务总长朱启钤 “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 的报告(夏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朔一,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次年起夏历岁首(正月初一)称“春节”。1949年9月30日起,中国大陆随解放区域扩大而逐步废止纪年改用公历。
三、中国现行纪年历法状况
上述可见,中国大陆使用公元纪年,同时辅以传统夏历。公元1949年9月21日,中国会同各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央主席在开幕词中提议“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27日下午,“方案审查委员会”代表、中国促进会负责人马叙伦向大会报告:“关于纪年,多数代表同意采取世界大多数国家所用纪年——公历。”因此决议通过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决议后执行主席周恩来宣布:“从现在起,…纪元以公历,今年为一九四九年。”考虑到中华民族的历法传统,长期以来都是以夏历行政、干支辅助,加上文化习俗、农事指导和民间接受过程等因素,于是沿用“夏历及干支”辅助行政历法。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公历日期栏下同时表注:“夏历己丑年八月初十”字样,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把夏历正月初一称“春节”,把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后来把“夏历”改称“农历”,是1968年元旦《人民日报》首易其名,延续至今(民间早有其名,笔者曾见过《一九六三年农历》的历书)。近百年来,农历有多种称谓:如时的《汉口日报》、《东北日报》等称“阴历”;《日报》、《群众日报》(陕北)等称“旧历”;宋教仁主张以黄帝即位年为纪元元年,把西元1904年推算为黄帝纪元四六零二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采用此纪,所以有“黄历”之称。按此算,公元2015年是第4711个黄帝历年。
公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称为年(对其科学的理解应该在哥白尼“日心说”之后,近似等于回归年),故又称“太阳历”、“阳历”。由于周年是365天48分46秒,所以平年2月为28天(该年为365天),把余数在第4年凑成一天(多余的百年少闰一次)置于闰年2月,所以闰年2月为29天(该年为366天)。所以公历年能被4整除的年分就称“公历闰年”,如2012年、2016年等。
我国的农历,自古就以月亮望朔(圆缺)周期为月,以地球自转一周为日,古称月亮为太阴,故谓“阴历”,又以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年,实质该称阴阳合历法(干支和节气即其阳历成分)。月亮绕地球一周为29.53天 ,为了协调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差,古人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在7个年份里加一个闰月,有闰月之年也称闰年,其余称平年。因此闰年就有383天~385天,平年只有353天~355天。如:农历甲午马年(闰九月)从公历2014年1月31日始,至2015年2月18日止,计384天;农历乙未羊年(平)从公历2015年2月19日始,至2016年2月7日止,计354天。
由于我国公历农历的同时使用,公历的365、366天,与农历的353、354、355、383、384、385天形成交叉关系(偶然也有包含关系),《逻辑学》称之为“两个概念的外延只有一部分相同”,因此为了保证两个历年之间对照换算的准确性,弄清楚其间的逻辑关系很有必要。
四、公历与农历之间分合相兼的年度关系
在中华成立(1912年)前,都是用帝王在位纪年和王朝纪年,同时辅以干支纪年的农历法,将公历引进后,特别是有关重大事件或历史名人生卒年表等,就产生了古今对照的推算和现代纪年的表述问题,尤其是年关前后的月日更易搞错。目前的年历、月历上都标有干支纪年,如2014年农历甲午年、2015年农历乙未年等;《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以及有些近期续修的家谱里也附有同类的纪年对照表(例如武进图书馆现存的近300部新谱中就有20余部设置了对照表),然而上述对照表只能反映公农两个年度的重合部分,具体到月日时就会“阴差阳错”,使人一头雾水。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通常公历年包含着前个农历年末的一个多月,和后个农历前十个多月。如公元2015年对照农历是乙未年,其实从元旦至2月18日,是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十二月底的49天;而2月19日才是乙未年正月初一,到12月31日只是乙未年十一月廿一,其后的38天又到2016丙申年去了。如岳飞被害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辛酉十二月廿九”,纪年表对照绍兴辛酉年是公元1141年,所以有的资料误注岳飞生卒为1103—1141年,有的则写成“绍兴十一年(1141)农历腊月廿九”等,其实“绍兴辛酉十二月廿九”已经跨出了1141年,延续至公历次年初,所以岳飞农历被害日对应“公元1142年1月27日”。
有时公历年会跨三个农历年。如公元18年1月1日,是王莽(把十二月定为正月)天凤四年丁丑十二月廿五,至1月5日的5天是丁丑年;1月6日始是天凤五年戊寅正月初一;12月27日始又是天凤六年,至12月31日的5天即是己卯年。就是说,公元18年里除包含了农历戊寅的全年外,还包含了戊寅年前后的丁丑、己卯两年的各5天。
个别还有公历、农历年首同日,如公元13年1月1日即王莽始建国五年癸酉正月初一。若是农历平年,次年岁首会在公历年末出现;若遇闰年,农历年末会延至公历次年初。
以上三种情况里,遇到农历闰年,一个公历年里就有两个相同的农历月;若是平年一个公历年历就有9—12个相同的农历日。例如:1893年1月1日,是光绪十八年壬辰十一月十四,同年12月31日是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廿四,期间就有十一月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廿、廿一、廿二、廿三、廿四等11个同名月日,即出生于该年十一月十九,据叶子龙等人查阅《韶山四修族谱》记载:“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辰时生。” 对照公历,是年末的十一月十九,由此核定毛的生日为公历1893年 12月26日,于是风趣地说:“哦,我的那碗面条,此后不在阴历十一月十九日吃,改在阳历12月26日吃!”后来公众所知其确切的生日就是这么来的 。
以上两历间复杂的交叉关系,决定了现代纂编正史、方志和家谱严密精的必然要求,纪年表述不严密,历法换算就不会精准,史料也就失去了意义。
五、纪年有关内容的表述
纪年的表述主要是时间,时间体现于数字。自西历传进中国后,曾有多种表述,如“西历一千九百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等,为了统一数字的用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7个单位,于1995年12月13日发布了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2011年又更新标准。按其要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前841年、20世纪80年代、公元2015年4月12日等;非公历纪年则用汉字数码,如: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十一月廿六、念三年十月六日等。在竖排时(如家谱等)公历可以用汉字表述,但应定义明晰。
目前世界通用纪年的最大单位是世纪。历100年称为一个世纪,因为没有公元0年,所以通常把公元1年到100年底称为一世纪,从可被100整除的后一年始为下一个世纪,如2001年即为21世纪(或说将公元1世纪定为99年, 按此定义,2000年则为21世纪的第一年)。次于世纪的以10年为计,称“年代”,相约成俗把2001年—2019年称为21世纪初,2020年始称20年代,以此类推。次于年代的为年、月、日、时,俗称岁月、年月、日期等。历史上还把1840年战争前称“古代”,其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称近代,继其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称“现代”,再其后称“当代”。
公历用阿拉伯数字表述简单明晰,如公元2015年4月12日(“日”俗称“号”)。农历通常用汉字(及干支)表述,每年把十二(闰年多出的月,随同前个月)个月四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以孟、仲、季三分;每月以上、中、下分三旬;上旬从初一至初十,中旬从十一至二十(或廿、卄,鲁迅诗:“卄年居上海”);下旬从廿一(廿大写为“念”,如民时《中央日报》用“念四日”)至三十(或卅,如民时《黄海日报》用“卅六年”);每天以地支为名分十二个时辰。明中叶后,西洋钟表作为礼品和商品始入中国,世人称钟表点数为小时也称点,称时辰为大时,今大时之名已被淡。时辰日首子时,相当于今北京时间23时至次日1时,丑时为1时至3时,以此类推,北京时间比地支时辰晚1个小时交日,在月末、年末之时就有月、年之差。
农历年以半个月左右为期,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个节气,其中上半月的称节气(简称节)、下半月的称中气(简称气),西汉《淮南子》所载廿四节名序即与此相同。唐高宗时李淳风所编《麟德历》规定,置闰时以没有中气的月为前个月的闰月。延续至今,例如2014年农历九月,后个月仅有节气立冬,没有小雪中气,就定其为闰九月。节气基本对应于公历某日期,以天象指导农务,此为农历沿用各朝且盛于民间之缘由,亦为“农历”名称之来源。其中立春节气相传原先是干支纪年的岁首。
关于岁首的确定。干支纪年初以立春为岁首,历史上曾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故也称其为春节,但在夏历闰年之时,年初年末都逢立春节气,此即上文提及的“两头春”之乱,汉武帝拨乱反正,于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确立“夏正”,以夏历正月为岁首。两千余年来,官方行政及民间习俗都已认同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处于从属辅助地位的干支纪年,以及按十二地支所对应动物属相的生肖,亦随“夏正”更年,这在《元史》、《明实录》、《清实录》等均有记载,以来的资料更为翔实,史、志、谱及执政公文等均以此为记。而被司马迁认为“使人拘而多畏”的历代占卦吉凶、卜测宜忌、八字算命的术士们,仍在以立春为年首行道,沭阳籍易经研究专家秦伦诗,在他2013年纂编的《易学指掌万年历》中坚持认为:“农历必须到立春节才能算第二年的开始。如2004年…立春以后才能算甲申年。”窃以为,秦先生的观点作为历史传统文化之一说尚可,而让世人“必须”改变两千余年来顺应发展的既成世俗,似颇无稽。
关于简称和省略。公历纪年形式具有惟一的特征,所以“公元”两字,目前除严格的公政文书外,大多都已省略;必要时“年月日”也可省略,在数码之中用顿号间隔,如时的《世界知识》即用“一九四六、五、二三”;公元前可简称“前×年”。公历农历合用时,如公元2015年4月12日农历乙未年二月二十四日,可简化为:2015年4月12日乙未二月廿四。中华可简称“×年、民×年、民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历史的里程碑,使用频率特别高,在一届政协会议定国名时,建国会代表黄炎培等提议用“中华”为简称,李达(一大代表)提议用“中国”为简称,被多数代表所否定,而作为地理概念,目前中外都在用“中国”为简称;也有人建议以“共和国”为简称,用“共和国成立前、后”替代带政治色彩的“解放前、后”,或“新中国成立前、后”,笔者认为,此应于凡例中表明。也可运用中性词“鼎革”,表达改朝换代之意,例如《明河南参政袁公墓志铭》:“当曾大父葬时,正际鼎革,四方之乱未敉。”《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正当明清鼎革的战火纷飞之际,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
六、数历合用时的科学表述
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改元易历,例如夏朝定孟喜月(元月)为正的夏历、商朝定腊月(十二月)为正的殷历、周朝定冬月(十一月)为正的周历、秦统一中国后建阳春月(十月)为正,汉武帝始采用夏历(后章帝始配以干支纪年)延续至清末。中华废年号改用国号纪年,月日排序同西历(实为同历异名),虽然行政公文均换新历表述,但是民间一时难改旧俗,在国号纪年的同时还在用夏历纪月日,如“二十五十二月廿五”。由此开始,对日期的表述就出现了多种形式,由于公历与农历间有前述的三种交叉情况,致使当代史志谱,尤其是续修家谱中,往往产生歧义。
以笔者之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值得探讨。
一是年度的对照换算。纪年与公历纪年异名同历,加1911就是精确的公历日期。而公历农历的日期对照,目前可查的只表述到年度,例如公元2015年通常对应为农历乙未年,其实2015年精确对应的日期是“农历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乙未年十一月廿一”,而乙未年对应的是“公元2015年2月19日至2016年2月7日”。所以笔者认为当前版对照表只能权作参考。
二是有序表述。通常记述当代的人物或事件,公历在前农历括注于后,以前的农历在前公历括注于后,例如《晋陵樟村陆氏宗谱》所记“1952年6月25日(壬辰闰五月初四),宣统元年己酉十月十二(1909年11月24日)”。
三是统一表述。例如“二十、廿、卄、念”等通用字词或名称,同文该统一为宜,而如《毗陵前坟荡张氏宗谱》所记“道光廿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又如《毗陵谢氏宗谱》所记二十五世寅清“…女一适上垫恽学乾迁居上店。”(上店、上垫为同地异名)就欠妥。
四是精确表述。目的是免生歧义误导后人。有些老谱只用年号纪年易生误差,如世恩堂《张氏宗谱》所记张惠言(常州词派创始人)生日,本为乾隆二十六年,由于木刻不清,继修时被误为一十六年,丁亥再修时演化为乾隆十六年,笔者考其世系时曾多经曲折。当代新修的谱(包括有些身份证),往往是公历纪年农历纪月日,例如《省庄韩氏宗谱》: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又八月十一日生”;另一种是在公历的年月之间加置干支,如《恽氏家乘》记恽逸群(中国文化新闻界杰出战士)“一九七八年戊午十二月十日在宁病逝”。前例若无“又”字,就会被误作公历八月十一日;后例常会被认作农历十二月十日。此外还有其它多种容易产生歧义的表述形式。
笔者认为,避免歧义或差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首先是统一表述方式并在凡例中说明,例如公历用阿拉伯数、农历用中文数,以及其它的简称、省略等项。其次如上述《晋陵樟村陆氏宗谱》那样公历、农历分别表述。再次是前的年号加干支纪年,不必画蛇添足换算括注公历年;后的注意农历十一月上旬后的日期,若在公历次年的要作括注,如上述后例可改成“恽逸群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日(戊午十一月十一)在宁病逝”(注:有说在次日凌晨逝)、上述前例可改为“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丁酉又八月十一)生”才对;又如《小留徐氏宗谱》载壮乐天(全国政协常委、民进常务副主席徐伯昕生母)“卒三十一年壬午十二月二十七日子时即夏历十一月二十日”,“壬午”两字应于夏历后之后;再如“1904年农历十二月十九”,对照后改成“1905年1月24日(甲辰十二月十九)”才无歧义。
七、参考资料的选择和编制。
查阅资料的选择也有讲究,有高科技的工具就能事半功倍。目前书店或图书馆有多种历书,除上述秦伦诗著的外,还有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8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由王平辉编著的2009年8月版《新编中华民俗万年历》,由樊岚岚编著的2015年1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中华传统万年历》等。笔者推荐由郭世辈、张正祥所编2002年11月版《万年历》,特点是公历对照古代各历日期时,在干支表后附有公历12月31日所对应农历年的月日,从而可以推算农历年延续至次年的日期,例如2014年12月31日(甲午十一月初十)。
另外,在互联网上有多种电子版万年历可以查阅。笔者常用的是《汉典万年历(择吉老黄历)》,其特点:一是操作简易,只要在拟查的年月框内点上阿拉伯数即可查清;二是信息宽容,纵向可达前后任何年月日,横向基本涵盖有关内容;三是现实客观,其自注声明:关于吉凶、宜忌等“无科学依据”。
在正史、方志、家谱文后附编纪年对照表,可便利读者查阅比对,值得推广。建议按上述郭、张所编的《万年历》那样,在公历年度后增一栏,即公历12月31日对应农历的月日(应在凡例说明),就可避免两历间的交叉而产生误解。
作者为常州市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常州市武进区谱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编史续志和纂修谱牒,是崇文尚德之举,是国强民富的盛世之果,三者是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的支柱,其中谱牒为史志之本。钟健群在《宗谱学略论》中认为:谱牒,唐代名族谱,宋代名家谱、家乘,后又称宗谱、家牒、世谱等。谱牒在《辞海》中的释义是:“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亦谓编列成谱。”谱牒在我国西周时代就已广为流传,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史记》,就是吸取了包括谱牒在内的优秀文化遗产而写成的,《史记·三代世表》云:“余读牒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史记·自序》云:“维(夏商周)三代尚(久远)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
史学界认为:家谱与方志、正史相互参证可以补史志之阙,往往史志未备未详,或记叙有误,恰恰详备于家谱之中。被梁启超誉为“方志之圣”的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家谱有征,则县志取之;县志有征,则国史取焉”;鲁迅先生称国史就是“的家谱”。家谱的价值不但为学术家认同,也为政要所重视。同志1957年在成都会议上说:“如果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笔者在顾问《湖塘镇志》中有也体会:湖塘老街清初以来工商业发展的史实,多来源于《萧宗谱》和《毗陵杨氏宗谱》等;上店古镇明清以来的崇文尚德底蕴,多来源于《恽氏家乘》和《张氏宗谱》等。在查阅和运用家谱的过程中,笔者在纪年表述、农历与公历的换算等方面有诸多疑惑,在查证有关资料且钻研梳理后略有所悟,若为孔见,权作抛砖。
一、纪年的起源
纪,在《说文·系部》载:“纪,别丝也。”段玉裁(龚自珍外祖父清文字训诂学家)注:“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在《国语·周语上》载:“纪农谢功。”韦昭(三国史学家)注:“纪,谓综理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载: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其中时间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持续性和事件发生的顺序,时间也泛称年岁。所以历书的纪年就是对历史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是链接历史的纽带,是提挈空间网的纲索。历史的空间有了纪年就能纲举目张,一目了然。反之,如果没有纪年,或者纪年有误,那么历史的空间以及作为其载体的国史、方志和家谱,将是一团乱麻、一盘散沙。
纪年的本源是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最早的文字出自《竹书纪年》,是春秋晋国史官和战国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被盗墓者发现,因为是写在竹简上的史书,所以命名《竹书纪年》。中国目前最早的纪年存世之作是《史记》,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年表,是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即为这年开始,司马迁在编纂史书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有关纪年的书籍,发现“五家之文怫异,维太初之元论”,即黄帝以来多种纪年资料说法不一,无法确定真实的历史纪年,只有在共和元年之后的记载是一致的,按史录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没有收录公元前841年以前的纪年史料,这些珍贵的史料就随着历史的演进渐渐湮没了,所以后来就把流传下来最早的《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为依据,确定公元前841年作为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的开始。
二、纪年的种类和渊源
中国从确切纪年开始,先后有多种纪年法,主要的有帝王在位、王朝年号、天干地支、公历纪元、国号纪年等。
帝王在位纪年(也称王公即位年次纪年)自公元前841年开始,这年因西周厉王专制残暴,激起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到了彘(今山西中部),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一说由大臣共伯和执政),所以称“共和元年”。彼时其余诸侯国则为“鲁真公十五年”、“齐武公十年”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将。”此类记述法沿续到西汉高后(吕雉)八年(前180年),文帝(刘恒)继位后,曾因遇非解之事而重新计元年(不是年号),史官为记述方便而分称前元、后元;其后景帝(刘启)在位间有前元、中元、后元。帝王纪年法实行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止。
王朝年号纪年,自汉武帝(刘彻)即位第二年(前140年)开始,创年号“建元”,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此后历朝相继。记述如“汉武帝建元三年”、“唐贞观五年”、“宋咸淳五年”及“康乾盛世”等。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就有14个,明清间除明英宗有两个年号外,其余都是一帝一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为其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等。此外,年号还与干支同时纪年。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纪年,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各对应一个生肖),按甲子、乙丑…依次类配至癸亥,共六十组合往复循环的纪年方法,60年为“一个甲子”即由此出,故老人60岁俗称“花甲之年”。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汉成帝末年。东汉以后,时行《太初历》的“太岁纪年法”渐与天象不符。据《资治通鉴》载: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太初历》施行百余年,历稍后天。上命治历编、李梵等综校其状,作《四分历》;二月,甲寅,始施行之。”朝廷下令把干支纪年辅助年号纪年,作为夏历排组的具体表述,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如笔者所考恽南田家乡上店古桥石刻“岁弘治壬戌孟春吉旦”等,在全国推行后日趋完善。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属相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成为如今农历的传统特色和公历的重要辅助。公历与干支历间有简便换算方法:以公历年数,如2015减3除以10得余数为2,以2对应上述天干序之第二是乙(能整除对应末位癸),再以2015减3除以12得余数为8,以8对应地支序之第八是未(能整除对应末位亥),便可知2015年即为干支“乙未”年,但两者仅是不全等的交叉关系。
公历纪元简称“公历”,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简称“公元”,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历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没有“公元0年”,公元以前的中国历史用倒推法计算。中国实际使用公历在“辛亥革命”以后,开始官称“西历”,如《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里的中外年度对照均称“西历”;文坛也称“西元”,如《北新活叶本文选》:“光绪十六年,岁次庚寅,当西元一八九o年”;民间则俗称“阳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布使用公历纪年,首刊于《人民日报》日期栏:“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
纪年(也称国号纪年),是中华成立后的纪年方法。清宣统三年夏历辛亥年八月十九(1911年10月10日)等人领导武昌起义,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史称“辛亥革命”。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召开各省都督代表大会,宣布中华成立,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并为了“行夏正,以顺农事,从西历,以便统计”,决定使用公历纪年。翌日发布改历改元通电(《南京市志》):“中华改用阳(公)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元年元旦。”以中华国号纪年(具体法则同公历)替换了皇帝年号纪年,也称“国历”或“新历”,民间同时仍在使用夏历纪月日。1913年7月,大总统袁世凯批准内务总长朱启钤 “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 的报告(夏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朔一,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次年起夏历岁首(正月初一)称“春节”。1949年9月30日起,中国大陆随解放区域扩大而逐步废止纪年改用公历。
三、中国现行纪年历法状况
上述可见,中国大陆使用公元纪年,同时辅以传统夏历。公元1949年9月21日,中国会同各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央主席在开幕词中提议“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27日下午,“方案审查委员会”代表、中国促进会负责人马叙伦向大会报告:“关于纪年,多数代表同意采取世界大多数国家所用纪年——公历。”因此决议通过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决议后执行主席周恩来宣布:“从现在起,…纪元以公历,今年为一九四九年。”考虑到中华民族的历法传统,长期以来都是以夏历行政、干支辅助,加上文化习俗、农事指导和民间接受过程等因素,于是沿用“夏历及干支”辅助行政历法。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公历日期栏下同时表注:“夏历己丑年八月初十”字样,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把夏历正月初一称“春节”,把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后来把“夏历”改称“农历”,是1968年元旦《人民日报》首易其名,延续至今(民间早有其名,笔者曾见过《一九六三年农历》的历书)。近百年来,农历有多种称谓:如时的《汉口日报》、《东北日报》等称“阴历”;《日报》、《群众日报》(陕北)等称“旧历”;宋教仁主张以黄帝即位年为纪元元年,把西元1904年推算为黄帝纪元四六零二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采用此纪,所以有“黄历”之称。按此算,公元2015年是第4711个黄帝历年。
公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称为年(对其科学的理解应该在哥白尼“日心说”之后,近似等于回归年),故又称“太阳历”、“阳历”。由于周年是365天48分46秒,所以平年2月为28天(该年为365天),把余数在第4年凑成一天(多余的百年少闰一次)置于闰年2月,所以闰年2月为29天(该年为366天)。所以公历年能被4整除的年分就称“公历闰年”,如2012年、2016年等。
我国的农历,自古就以月亮望朔(圆缺)周期为月,以地球自转一周为日,古称月亮为太阴,故谓“阴历”,又以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年,实质该称阴阳合历法(干支和节气即其阳历成分)。月亮绕地球一周为29.53天 ,为了协调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差,古人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在7个年份里加一个闰月,有闰月之年也称闰年,其余称平年。因此闰年就有383天~385天,平年只有353天~355天。如:农历甲午马年(闰九月)从公历2014年1月31日始,至2015年2月18日止,计384天;农历乙未羊年(平)从公历2015年2月19日始,至2016年2月7日止,计354天。
由于我国公历农历的同时使用,公历的365、366天,与农历的353、354、355、383、384、385天形成交叉关系(偶然也有包含关系),《逻辑学》称之为“两个概念的外延只有一部分相同”,因此为了保证两个历年之间对照换算的准确性,弄清楚其间的逻辑关系很有必要。
四、公历与农历之间分合相兼的年度关系
在中华成立(1912年)前,都是用帝王在位纪年和王朝纪年,同时辅以干支纪年的农历法,将公历引进后,特别是有关重大事件或历史名人生卒年表等,就产生了古今对照的推算和现代纪年的表述问题,尤其是年关前后的月日更易搞错。目前的年历、月历上都标有干支纪年,如2014年农历甲午年、2015年农历乙未年等;《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以及有些近期续修的家谱里也附有同类的纪年对照表(例如武进图书馆现存的近300部新谱中就有20余部设置了对照表),然而上述对照表只能反映公农两个年度的重合部分,具体到月日时就会“阴差阳错”,使人一头雾水。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通常公历年包含着前个农历年末的一个多月,和后个农历前十个多月。如公元2015年对照农历是乙未年,其实从元旦至2月18日,是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十二月底的49天;而2月19日才是乙未年正月初一,到12月31日只是乙未年十一月廿一,其后的38天又到2016丙申年去了。如岳飞被害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辛酉十二月廿九”,纪年表对照绍兴辛酉年是公元1141年,所以有的资料误注岳飞生卒为1103—1141年,有的则写成“绍兴十一年(1141)农历腊月廿九”等,其实“绍兴辛酉十二月廿九”已经跨出了1141年,延续至公历次年初,所以岳飞农历被害日对应“公元1142年1月27日”。
有时公历年会跨三个农历年。如公元18年1月1日,是王莽(把十二月定为正月)天凤四年丁丑十二月廿五,至1月5日的5天是丁丑年;1月6日始是天凤五年戊寅正月初一;12月27日始又是天凤六年,至12月31日的5天即是己卯年。就是说,公元18年里除包含了农历戊寅的全年外,还包含了戊寅年前后的丁丑、己卯两年的各5天。
个别还有公历、农历年首同日,如公元13年1月1日即王莽始建国五年癸酉正月初一。若是农历平年,次年岁首会在公历年末出现;若遇闰年,农历年末会延至公历次年初。
以上三种情况里,遇到农历闰年,一个公历年里就有两个相同的农历月;若是平年一个公历年历就有9—12个相同的农历日。例如:1893年1月1日,是光绪十八年壬辰十一月十四,同年12月31日是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廿四,期间就有十一月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廿、廿一、廿二、廿三、廿四等11个同名月日,即出生于该年十一月十九,据叶子龙等人查阅《韶山四修族谱》记载:“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辰时生。” 对照公历,是年末的十一月十九,由此核定毛的生日为公历1893年 12月26日,于是风趣地说:“哦,我的那碗面条,此后不在阴历十一月十九日吃,改在阳历12月26日吃!”后来公众所知其确切的生日就是这么来的 。
以上两历间复杂的交叉关系,决定了现代纂编正史、方志和家谱严密精的必然要求,纪年表述不严密,历法换算就不会精准,史料也就失去了意义。
五、纪年有关内容的表述
纪年的表述主要是时间,时间体现于数字。自西历传进中国后,曾有多种表述,如“西历一千九百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等,为了统一数字的用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7个单位,于1995年12月13日发布了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2011年又更新标准。按其要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前841年、20世纪80年代、公元2015年4月12日等;非公历纪年则用汉字数码,如: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十一月廿六、念三年十月六日等。在竖排时(如家谱等)公历可以用汉字表述,但应定义明晰。
目前世界通用纪年的最大单位是世纪。历100年称为一个世纪,因为没有公元0年,所以通常把公元1年到100年底称为一世纪,从可被100整除的后一年始为下一个世纪,如2001年即为21世纪(或说将公元1世纪定为99年, 按此定义,2000年则为21世纪的第一年)。次于世纪的以10年为计,称“年代”,相约成俗把2001年—2019年称为21世纪初,2020年始称20年代,以此类推。次于年代的为年、月、日、时,俗称岁月、年月、日期等。历史上还把1840年战争前称“古代”,其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称近代,继其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称“现代”,再其后称“当代”。
公历用阿拉伯数字表述简单明晰,如公元2015年4月12日(“日”俗称“号”)。农历通常用汉字(及干支)表述,每年把十二(闰年多出的月,随同前个月)个月四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以孟、仲、季三分;每月以上、中、下分三旬;上旬从初一至初十,中旬从十一至二十(或廿、卄,鲁迅诗:“卄年居上海”);下旬从廿一(廿大写为“念”,如民时《中央日报》用“念四日”)至三十(或卅,如民时《黄海日报》用“卅六年”);每天以地支为名分十二个时辰。明中叶后,西洋钟表作为礼品和商品始入中国,世人称钟表点数为小时也称点,称时辰为大时,今大时之名已被淡。时辰日首子时,相当于今北京时间23时至次日1时,丑时为1时至3时,以此类推,北京时间比地支时辰晚1个小时交日,在月末、年末之时就有月、年之差。
农历年以半个月左右为期,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个节气,其中上半月的称节气(简称节)、下半月的称中气(简称气),西汉《淮南子》所载廿四节名序即与此相同。唐高宗时李淳风所编《麟德历》规定,置闰时以没有中气的月为前个月的闰月。延续至今,例如2014年农历九月,后个月仅有节气立冬,没有小雪中气,就定其为闰九月。节气基本对应于公历某日期,以天象指导农务,此为农历沿用各朝且盛于民间之缘由,亦为“农历”名称之来源。其中立春节气相传原先是干支纪年的岁首。
关于岁首的确定。干支纪年初以立春为岁首,历史上曾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故也称其为春节,但在夏历闰年之时,年初年末都逢立春节气,此即上文提及的“两头春”之乱,汉武帝拨乱反正,于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确立“夏正”,以夏历正月为岁首。两千余年来,官方行政及民间习俗都已认同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处于从属辅助地位的干支纪年,以及按十二地支所对应动物属相的生肖,亦随“夏正”更年,这在《元史》、《明实录》、《清实录》等均有记载,以来的资料更为翔实,史、志、谱及执政公文等均以此为记。而被司马迁认为“使人拘而多畏”的历代占卦吉凶、卜测宜忌、八字算命的术士们,仍在以立春为年首行道,沭阳籍易经研究专家秦伦诗,在他2013年纂编的《易学指掌万年历》中坚持认为:“农历必须到立春节才能算第二年的开始。如2004年…立春以后才能算甲申年。”窃以为,秦先生的观点作为历史传统文化之一说尚可,而让世人“必须”改变两千余年来顺应发展的既成世俗,似颇无稽。
关于简称和省略。公历纪年形式具有惟一的特征,所以“公元”两字,目前除严格的公政文书外,大多都已省略;必要时“年月日”也可省略,在数码之中用顿号间隔,如时的《世界知识》即用“一九四六、五、二三”;公元前可简称“前×年”。公历农历合用时,如公元2015年4月12日农历乙未年二月二十四日,可简化为:2015年4月12日乙未二月廿四。中华可简称“×年、民×年、民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历史的里程碑,使用频率特别高,在一届政协会议定国名时,建国会代表黄炎培等提议用“中华”为简称,李达(一大代表)提议用“中国”为简称,被多数代表所否定,而作为地理概念,目前中外都在用“中国”为简称;也有人建议以“共和国”为简称,用“共和国成立前、后”替代带政治色彩的“解放前、后”,或“新中国成立前、后”,笔者认为,此应于凡例中表明。也可运用中性词“鼎革”,表达改朝换代之意,例如《明河南参政袁公墓志铭》:“当曾大父葬时,正际鼎革,四方之乱未敉。”《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正当明清鼎革的战火纷飞之际,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
六、数历合用时的科学表述
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改元易历,例如夏朝定孟喜月(元月)为正的夏历、商朝定腊月(十二月)为正的殷历、周朝定冬月(十一月)为正的周历、秦统一中国后建阳春月(十月)为正,汉武帝始采用夏历(后章帝始配以干支纪年)延续至清末。中华废年号改用国号纪年,月日排序同西历(实为同历异名),虽然行政公文均换新历表述,但是民间一时难改旧俗,在国号纪年的同时还在用夏历纪月日,如“二十五十二月廿五”。由此开始,对日期的表述就出现了多种形式,由于公历与农历间有前述的三种交叉情况,致使当代史志谱,尤其是续修家谱中,往往产生歧义。
以笔者之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值得探讨。
一是年度的对照换算。纪年与公历纪年异名同历,加1911就是精确的公历日期。而公历农历的日期对照,目前可查的只表述到年度,例如公元2015年通常对应为农历乙未年,其实2015年精确对应的日期是“农历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乙未年十一月廿一”,而乙未年对应的是“公元2015年2月19日至2016年2月7日”。所以笔者认为当前版对照表只能权作参考。
二是有序表述。通常记述当代的人物或事件,公历在前农历括注于后,以前的农历在前公历括注于后,例如《晋陵樟村陆氏宗谱》所记“1952年6月25日(壬辰闰五月初四),宣统元年己酉十月十二(1909年11月24日)”。
三是统一表述。例如“二十、廿、卄、念”等通用字词或名称,同文该统一为宜,而如《毗陵前坟荡张氏宗谱》所记“道光廿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又如《毗陵谢氏宗谱》所记二十五世寅清“…女一适上垫恽学乾迁居上店。”(上店、上垫为同地异名)就欠妥。
四是精确表述。目的是免生歧义误导后人。有些老谱只用年号纪年易生误差,如世恩堂《张氏宗谱》所记张惠言(常州词派创始人)生日,本为乾隆二十六年,由于木刻不清,继修时被误为一十六年,丁亥再修时演化为乾隆十六年,笔者考其世系时曾多经曲折。当代新修的谱(包括有些身份证),往往是公历纪年农历纪月日,例如《省庄韩氏宗谱》: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又八月十一日生”;另一种是在公历的年月之间加置干支,如《恽氏家乘》记恽逸群(中国文化新闻界杰出战士)“一九七八年戊午十二月十日在宁病逝”。前例若无“又”字,就会被误作公历八月十一日;后例常会被认作农历十二月十日。此外还有其它多种容易产生歧义的表述形式。
笔者认为,避免歧义或差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首先是统一表述方式并在凡例中说明,例如公历用阿拉伯数、农历用中文数,以及其它的简称、省略等项。其次如上述《晋陵樟村陆氏宗谱》那样公历、农历分别表述。再次是前的年号加干支纪年,不必画蛇添足换算括注公历年;后的注意农历十一月上旬后的日期,若在公历次年的要作括注,如上述后例可改成“恽逸群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日(戊午十一月十一)在宁病逝”(注:有说在次日凌晨逝)、上述前例可改为“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丁酉又八月十一)生”才对;又如《小留徐氏宗谱》载壮乐天(全国政协常委、民进常务副主席徐伯昕生母)“卒三十一年壬午十二月二十七日子时即夏历十一月二十日”,“壬午”两字应于夏历后之后;再如“1904年农历十二月十九”,对照后改成“1905年1月24日(甲辰十二月十九)”才无歧义。
七、参考资料的选择和编制。
查阅资料的选择也有讲究,有高科技的工具就能事半功倍。目前书店或图书馆有多种历书,除上述秦伦诗著的外,还有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8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由王平辉编著的2009年8月版《新编中华民俗万年历》,由樊岚岚编著的2015年1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中华传统万年历》等。笔者推荐由郭世辈、张正祥所编2002年11月版《万年历》,特点是公历对照古代各历日期时,在干支表后附有公历12月31日所对应农历年的月日,从而可以推算农历年延续至次年的日期,例如2014年12月31日(甲午十一月初十)。
另外,在互联网上有多种电子版万年历可以查阅。笔者常用的是《汉典万年历(择吉老黄历)》,其特点:一是操作简易,只要在拟查的年月框内点上阿拉伯数即可查清;二是信息宽容,纵向可达前后任何年月日,横向基本涵盖有关内容;三是现实客观,其自注声明:关于吉凶、宜忌等“无科学依据”。
在正史、方志、家谱文后附编纪年对照表,可便利读者查阅比对,值得推广。建议按上述郭、张所编的《万年历》那样,在公历年度后增一栏,即公历12月31日对应农历的月日(应在凡例说明),就可避免两历间的交叉而产生误解。
作者为常州市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常州市武进区谱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第二十七回 稽核考证祖父祖母生卒年月
在对纪年、朝代、年号、年号多少年几月初几;及相关联的农历公历如何转換等问题基本弄明白后。稽核考证祖父祖母生卒年月,享年岁数,笔者想当然地认为应该会比较轻松很快就会有结果,万万没想到竟然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满以为用万年历对照年号就能轻松搞定,几种万年历都不能提供1900年以前年月的查询,仅能查1900年以后任何年份的年月日,具备有对应的农历年月日。
公元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宣统)溥仪下诏退位,宣告清王朝正式灭亡。
清朝真正灭亡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武昌起义那一天,由等人领导的武昌起义爆发,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标志着中国封建统治的结束,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元年、新纪元。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临时大总统,从这一天开始中华正式成立,后来中国为了纪念中华成立,便将1912年定为中华元年。1912年1月1日即为元年元月元日。同时采用纪年,这种历法又被称为国历。
在一般万年历中1900年至1912年能查宣统末期十几年,但这个间段解决不了笔者需要查询并转換的“光绪十三年七月十六日,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问题。由于对照年号无法用已有的几种万年历转換成公元年月,稽核考证祖父祖母生卒年月陷于停滞。
心有不甘的笔者在以后很长的时间中,只要电脑开机,首先就是搜寻能有效转換的万年历,发现一个新的立即点开看看,希望象介绍的那样会获得个万能万年历,每次都是希望滿滿,终以失望结束。
真的没有含1900年以前年份的万年历吗?答案就像黎明前的十分钟那样,坚持搜寻的笔者终于在七八个月后的某一天搜寻到一个可以查询千年的万年历《汉典万年历择吉老黄历》。这款万年历功能特强大,点开应用,输入任意年月便可知道任意年月的农历公元历的结果;如查询1900年以前任一年公元年月,确认后还同时显示某朝代某帝王某年号某月。
如下查询1876年1月所示结果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2年 农历丙子年【鼠年】
祖父祖母祭祀贴原文:(笔者注:原贴竖排书写,照原格式照搬录后,阅读有不顺之嫌,故将原文按现在阅读习惯进行了适当调整)
显 考 宋公学曾府君 之遗像
妣 门王老嬬人
考 生于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子时。
卒于:三十年五月初八午午时 享年五十三岁
葬于泰州城东 鲍家坝 土巷东丁山癸向兼午子分金因挡向 故未与先妣合墓
妣 生于光绪十三年七月十六日戌时。
卒于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寅时 享年四十六岁
葬于泰州城东 鲍家坝土巷东山癸丁向兼子午分金新塋正穴 先考与 先妣毗连
有了《汉典万年历择吉老黄历》这款工具稽核考证得以进行,针对祭贴中四个年份及月日,笔者进行的是将农历转换成公元历。然后将结果与贴所记进行比对,发现享年岁数有差异。再次查询结果未变,问题出在哪儿?经过思考反复分析,终于找出原因:①旧时人们记岁数的习惯是十月待生算一岁:出生后又是一岁。②关键是农历十二月基本上都是在次年的一二月间,农历十二月月半后出生的人,实际是新的一年一二月间出生的人。③公元历在计算人的岁数时的原则就是对年对月对日。如某人1949年10月1日出生,2009年10月1日时为60周岁,可办理退休。而决不会出现某些人按农历习惯计算:已是60了还不给办退休的事。重要的事情讲三遍:对年对月对日60周岁,才可办理退休。
通过分析再比对,稽核考证祖父祖母生卒年月日及享年岁数,由农历转公历后得到可靠答案,终有结果,笔者将结果写成《祖父学曾公 祖母宋王氏 生卒年月、享年岁数考 》成为2012版《家谱》的专篇。
经考证:光绪十五年为公元1889年,因为农历十二月一般在次年一二月间。据此反复稽查,核实确认:
祖父学曾公 生于1890年1月6日
卒于1941年6月2日 享年51岁
祖母宋王氏 生于:1887年9月3日
卒于1932年11月20日 享年45岁
特别说明:家谱编撰文字内容时笔者对祖父学曾公祖母宋王氏生卒、享年岁数,仍以祭贴中民间习惯记载记述,并没有进行调整,主要考虑保持传统历史的真实性,也是后辈子孙应有的敬畏之心。谨此说明,并无它意,稽核数据供后人参考!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古汉语通假字资源库:助力古诗文学习与研究
破假字纷繁之扰,寻正字本来之容
文丨王兆基、张诗睿、张学涛、胡韧奋
古籍文本中的文字通假现象较为常见,这为准确理解文意造成了困难。如王引之在《经义述闻·经文假借》中所述:“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除了专业学者整理古籍或考证词义时需要释读通假字,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通假用法也是一项重点和难点。那么,如果能从语言信息处理视角构建通假字资源库,并实现通假字的自动识别,会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带来什么样的帮助呢?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科研团队的论文《古汉语通假字资源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获得了第二十二届中国计算语言学大会(CCL 2023)最佳中文论文奖。这项研究首先提供了包含通假字标注语料库、通假字知识库和通假字识别评测集在内的通假字资源库,并基于资源库构建了通假字自动识别算法,旨在为文言文教学、古籍整理和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源。
让我们先来看看它可以做什么吧!
通假字语料检索
如下图所示,在资源库中输入关键字,选择检索字段,可查询通假字语料,语料标注了通假字用法、出处、时代、释义、读音等多种信息。
地址:https://tjz.zhaoji.ac/corpus
查看大规模通假字关系网络
如下图所示,因为空间有限,只详细列出了两个字节点与他们之间的通假关系边、形声关系边。在图中,字节点属性标注在蓝框内;红色的有向边表示通假关系,通假关系的详细属性参见红框,与通假关系相关联的语料以紫框标注;绿色的有向边表示形声关系,对应的绿框为形声关系的具体属性。由图中内容可见,“辟”与“譬”之间存在3条通假关系连边,对应三种释义,同时,二者之间还包括一条形声关系连边,标识“辟”是“譬”的声符。
通假字自动识别
将图中所示例句交给训练好的语言模型识别,便可以分析出“考”通“拷”。表示笞击拷问。
提升大模型文言理解能力
即使是当前最先进的大型语言模型GPT-4,面对包含通假字的古汉语文本,也很容易犯“以文害辞”的错误。
但将通假字用法连同文本一起输入给GPT-4后,它便可以推理出正确的结果。
看完上述几则用例,我们再来一起看看资源库的内部构成和更多潜在的应用场景。
通假字资源库分为三部分,第一,标注语料库,含有上万条高质量标注语料,覆盖数千个通假字;第二,图结构的通假字知识库,包含大量的通假字、通假关系、形声关系;第三,通假字识别评测集,旨在为计算机识别通假字提供“教材”+“测试题”。下面将逐一介绍。
A. 通假字标注语料库
目前,学界尚无专门标注通假字的文言文语料库,包含通假字的句篇信息主要见于各类辞书和专门的通假字字典,如《会典》、《简帛古书通假字大系》等。在初步探索阶段,团队希望能够兼顾古汉语信息处理、文史研究与文言文教学的一般性需求,选择参考《汉语大词典》中的通假字标准,配合人工加工,构建通假字标注语料库。未来还有必要基于面向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通假字辞书资源引入更大范围的通假用例数据,对现有的语料库和知识库进行扩充。
目前,该库包含语料文本、标注位置、通假字字头、正字字头、出处、时代、释义、拼音、注音、古音等属性。该库可为通假字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较高质量的基础性数据。
B. 通假字知识库
目前的通假字标注语料库在本质上是一个能支持检索的加强版字典。为了进一步建模通假字与通假关系,团队构建了图结构的通假字知识库,融合了来自汉语大词典、康熙字典、汉典、国学大师网汉语字典、以及之前学界构建的形声关系数据与汉字部件数据,加工层面涉及字音、字形、字义和字用。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将其可视化后查看。
蓝边表示通假关系,区分释义,粗细由语料数量决定;黄边表示形声关系;点击汉字或者连边后,可获取更多信息。
从传统视角出发,知识库作为查询工具可以帮助研究者开展字词考证、词汇语义研究等。更重要的是,通假字知识库能够提供传统辞书无法呈现的大规模通假字关联网络信息,潜在的应用场景包括:
第一、有些通假关系分布广泛,存在大量例句,如上图“信”通“伸”,而有些则用例少见,如“勝”通“伸”。古代文献中字与字的通假关系不是简单二元的“有”或“无”,它们有的强,有的弱,我们可以用图结构知识库来量化通假强度,支持字用层面研究。
第二、我们可以根据分割条件迅速将所有数据划分为多个子图,研究子图中所有通假字节点与通假关系边的内在规律,并探讨子图间的联系,例如,研究一个通假字的所有通假变化轨迹,实际上就是寻找该节点所在的子图并获得一个子图的生成树。
第三、不少汉字的读音在历史上经历了变化,我们可以利用通假关系边的“出处时代”作为时间属性,将图动态化呈现,进而量化估计在某一特定时代,两个字的发音相似度,从历时角度利用图知识库为语音演变研究提供支持。
C. 通假字自动识别评测
古汉语信息处理研究需要立足传统,面向未来,面向算法,而算法的研究与评测集息息相关,有了评测集,才能为算法研究提供标准。团队提出了“通假字识别评测任务”,包括两个子任务:通假字检测和正字识别,两个任务的评测集均包括训练集和测试集,其中,训练集用于模型学习,而测试集用于评估模型识别效果,分为基础版和拓展版两种类型:基础版测试集包含的通假字和训练集一致,拓展版测试集中包含了大量训练集中未出现过的通假字,识别难度更高。
在通假字识别评测中,团队构建了从统计语言模型到预训练语言模型的22个基线模型,分为N-gram、GPT2、利用MLM能力的BERT模型和BERT微调模型四类,每一类模型都按照训练数据分为殆知阁版与四库全书版两个版本,详情可参见论文。下面示出了一些自动识别的案例。
在本例中,“考”通“拷”,“考”字通假用法在训练集中未出现,模型正确预测其为通假字,这说明模型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能够探测出训练阶段未见过的通假用法。
在本例中,模型未能识别“台”通“嗣”的用法,这说明通假字的检测和识别是一个复杂的的问题,本文搭建的基线模型对于不常见的通假关系仍然处理欠佳。
在本例中,词典中标注“共”通“恭”,而模型认为“共”通“供”。进一步查阅文献发现,不同学者的通假释读观点存在差异: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注此句中“共”音“恭”,成为清代中期之前学者共识。而以俞樾《群经平议》为代表的晚清学者观点认为该字通“供”,并为现代人所继承,如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版《左传》(郭丹等译注)皆同此观点。可见,模型判定虽不同于评测集中的“标准答案”,亦有其合理之处。
问题反馈
本文所开展的通假字资源库建设和自动识别算法研究只是该领域的初步探索性工作,研究还存在不少待改进之处。例如,针对文言文教学需求,有待细化数据标注;针对汉语史研究需求,有必要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专用通假字辞书资源中引入更大范围的通假用例数据,对现有的语料库和知识库进行扩充。
欢迎试用在线资源库或下载数据集,并为资源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开拓人文研究的新视野。如果您在使用在线资源库时,发现语料存在漏标、错标或部分字段错误的情况,请点击“报错”按钮向研究团队提交反馈,研发人员将尽快完成修正。
关于资源使用和建设,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通过如下邮箱联系我们:
zhaoji@mail.bnu.edu
或 irishu@bnu.edu
开源共享
目前,最新版资源库已在Github开源共享,欢迎研究者参考使用。
资源库在线浏览:/d/file/gt/2023-10/zrjry3qssir 查看参考文献
[1] 党怀兴. 1998. 通假成因说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61–65.
[2] 邓三鸿, 胡昊天, 王昊, and 王东波. 2021. 古文自动处理研究现状与新时代发展趋势展望. 科技情报研究, 3(1):1–20.
[3] 胡韧奋, 李绅, and 诸雨辰. 2021. 基于深层语言模型的古汉语知识表示及自动断句研究. 中文信息学报, 35(4):8–15.
[4] 胡韧奋, 曹冰, and 杜健一. 2013. 现代汉字形声字声符在普通话中的表音度测查. 中文信息学报, 27(3):41–48.
[5] 孔德明. 1993. 通假字概说.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6] Dayiheng Liu, Kexin Yang, Qian Qu, and Jiancheng Lv. 2019. Ancient–modern chinese translation with a new large training dataset. ACM Transactions on Asian and Low-Resource Languag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ALLIP), 19(1):1–13.
[7] 柳建钰and 周晓文. 2017. 计算机辅助古籍版本校勘资源库建设浅议.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3):54–58. 钱玄. 1980. 秦汉帛书简牍中的通借字.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44–48.
[8] 舒蕾, 郭懿鸾, 王慧萍, 张学涛, and 胡韧奋. 2022. 古汉语词义标注语料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中文信息学报, 36(5):21–30.
[9] 孙建伟. 2015. 假借和通假研究综论.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29–33.
[10] 苏祺, 胡韧奋, 诸雨辰, 严承希, and 王军. 2021. 古籍数字化关键技术评述. 数字人文研究, 1(3):83.
[11] 王宁. 2012. 古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12] Zinong Yang, Ke-jia Chen, and Jingqiang Chen. 2021. Guwen-unilm: Machine translation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based on pre-trained model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hinese Computing: 10th CC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NLPCC 2021, Qingdao, China, October 13–17, 2021, Proceedings, Part I 10, pages 116–128. Springer.
[14] Xiaoyong Yan, Ying Fan, Zengru Di, Shlomo Havlin, and Jinshan Wu. 2013. Efficient learning strategy of chinese characters based on network approach. PloS one, 8(8):e69745.
[15] Xiaoyuan Yi, Maosong Sun, Ruoyu Li, and Wenhao Li. 2018. Automatic poetry generation with mutu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18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pages 3143–3153.
[16] 由明智. 2013. 谈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的通假字注释. 课程.教材.教法, 33(9):46–50.
[17] 张儒. 1988. 关于竹书、帛书通假字的考察.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37–43+113–114.
特别鸣谢
敦和基金会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孙苒
贾雨村说"若非多读书识事……,不能知也!"那么,要读懂"红楼梦"应读哪些书呢?"从头开始一段一段地表里皆有喻地解读`红楼梦'全部文本"表明,至少要用到以下书籍,现罗列如下供参考:
1、《程甲本红楼梦》:沈阳出版社,书号ISBN 7-5441-3096-7,2006年7月;
2、《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天津古籍出版社,书号ISBN 978-7-80696-337-1,2006年8月);
3、《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蔡义江,北京出版社,书号ISBN 7-200-00407-3,1979年10月;
4、《南明史》:顾诚,光明日报出版社,书号ISBN 978-7-5112-1327-3,2011年8月;
5、《雍正传》:冯尔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
6、《乾隆传》:唐文基 罗庆泗,人民出版社,书号ISBN 978-7-01-001953-6,1994年8月;
7、《雍正皇帝肖像画》:聂卉编著,紫禁城出版社,书号ISBN7-80047-394-5/j.186,2002年10月;
8、《解读清皇陵》:徐广源,紫禁城出版社,书号ISBN7-80047-534-4,2005年8月;
9《沈阳故宫博物院》:武斌,沈阳出版社,书号ISBN-978-7-5441-5051-4,2012年8月;
10、《红楼探源》:吴世昌,北京出版社,书号ISBN 7-200-04081-9,2000年10月;
11、《孝庄文皇后》:内蒙古通辽市档案馆编,2003年6月;
12、《红楼止梦》:崔志刚,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书号ISBN 978-7-80620-728-4,2010年9月;
13、《圆明园资料集》:舒牧 申伟 贺乃贤编,书目文献出版社 书号11201.15,1984年12月;
14、《避署山庄与外八庙》:袁森坡 北京出版社,书号11070.146,1981年9月;
15、《敬慎谦和天地宽-张英与张氏家风》:杨阳,大象出版社,书号ISBN 978-7-5347-9032-4;
16、《努尔哈赤传》:宋璐璐,团结出版社,书号ISBN 978-7-5126-3738-2,205年8月;
17、《盛京皇宫和关外三陵档案》杨丰陌,赵焕林,佟悦主编,辽宁民族出版社,书号ISBN 7-80644-739-3,2002.12;
18、《吴三桂传》:何国松,吉林大学出版,书号ISBN 978-7-5061-5114-4,2010年1月;
19、《广阳杂记》:刘献廷(清),中华书局出版,书号ISBN 978-7-101-01704-5,1957年7月;
20、《语文》:山东省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组编著,书号ISBN 978-7-107-19697-3,2009年6月;
21、《孝庄文皇后》:刘忱,远方出版社,书号ISBN 7-80595-879-3/1.298,20024年7月;
22、《澄怀主人自订年谱》(张廷玉)、《清史稿》、《汉典》、《汉典老黄历》、《卫星地图》、《百度百科》等电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