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嵇姓主要出自姒姓,得姓始祖为季杼。夏朝少康帝将庶子季杼封在会稽,季杼的子孙称为会稽氏。西汉初年,会稽氏迁往谯郡的嵇山,就以嵇山的“嵇”作姓,称嵇氏。
旁白:嵇绍是西晋“竹林七贤”之嵇康的儿子,忠诚正直,不畏权贵,且多才多艺。当时晋惠帝在位,嵇绍任侍中,齐王司马冏辅政。司马冏仗着自己位高权重,日益骄纵。嵇绍每每劝谏,但司马冏依然我行我素。一次,司马冏正在与董艾等人在宫中闲聊,畅谈国家大事,嵇绍穿着朝服求见。董艾见到嵇绍,心想,王爷早不待见嵇绍了,何不乘机戏弄他一下,让王爷高兴高兴呢?
动作:董艾靠近齐王小声地说
董艾:“王爷,听闻嵇侍中善长丝竹,刚才您为国事操劳了那么久,何不命他弹奏一曲放松一下?”
动作:司马冏哈哈一笑
司马冏:“好啊,我正有此意!”
旁白:于是,司马冏命人抬琴进来请嵇绍演奏。
司马冏:“侍中,你来得正好,本王有些累了,请为我弹奏一首轻快的曲子。”
动作:嵇绍深深一揖
嵇绍:“王爷,今天不太方便。”
动作:司马冏故意作难道
司马冏:“今天大家都挺高兴,你又何必如此扫兴呢?”
动作:嵇绍庄重地回答
嵇绍:“王爷,您匡复社稷,更应讲究礼仪,端正秩序。我今天穿着整整齐齐的礼服前来见您,您让我做乐工的事,这是违背了礼仪!如果,我身着便服,参加私人宴会,那倒不敢推辞了。”
旁白:司马冏和董艾等人听了此话后,都惭愧地低下头,默不作声了。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 jī
注音: ㄐㄧ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山
简体部首: 山
嵇的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2
笔 顺: 撇横竖撇捺横撇折捺竖折竖
五笔86:TDNM
五笔98:TDNM
UniCode:U+5D47
四角号码:23972
仓颉:HDIUU
GBK编码:EFFA
规范汉字编号: 5200
山名。参见“嵇山”。
姓。
〈名〉
山名。嵇山 [Ji Mountain]。在安徽省宿县以西、亳县以东
三、姓氏起源
源流一,源于姒姓。出自夏朝君主少康之子季杼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上古时期,会稽(今浙江绍兴)曾是大禹召集天下诸侯开会的地方,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重地,大禹逝世后就埋葬在会稽山,他的后代在会稽山上建立了宗庙。
夏朝君主少康即位后,将其子季杼封于会稽,专门主持禹帝的祭祀活动,其后裔子孙遂以先祖的封邑名称为姓氏,称会稽氏。
到了汉朝初年,会稽氏族人迁到豫州南部谯郡嵇山(今安徽亳州蒙城一带),遂指地改为嵇氏。此后,会稽氏的后裔就以“嵇”作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据《魏书·官氏志》上记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复姓统稽氏、纥奚氏,迁徙定居中原后,改为汉姓嵇,遂成嵇氏。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上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拓跋部中的统稽氏、纥奚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的过程中,皆改为汉字单姓为嵇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得姓始祖
季杼。嵇姓是禹的后代。根据《元和姓纂》所记载,大约在4100年以前,夏禹死后,葬在会稽山,夏帝少康继位后,又将庶子季杼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季杼的子孙称为会稽氏。到了西汉初年,会稽氏迁往谯郡的嵇山,即安徽省亳州,就以嵇山的“嵇”作为姓,称嵇氏。另一种说法,根据《文帝叙录》上的记载,嵇康本姓奚,会稽人,由会稽迁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县西),取会稽的“稽”字上半部,去“日”加“山”为“嵇”,而称嵇氏。二则虽稍有出入,然嵇源于稽则一。故嵇氏后裔尊季杼为嵇姓的得姓始祖。
五、人口分布
嵇氏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的前三百位,但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九十四位门阀。
今安徽的安庆市、江苏省的苏州市、昆山市、扬州市、建湖县、南京市、吴江县、淮安市、淮阴市涟水县、无锡市、盐城市射阳县、滨海县、连云港市灌南县、金湖县、阜宁市、涟水县、高邮市、响水县、镇江市,上海市,北京市,重庆市,天津市,黑龙江省的满洲里,山东省的潍坊市、莱阳市、日照市莒县、高密市、青岛市,江西省的丰城市、东乡县,浙江省的宁波市、杭州市、衢州市、湖州市德清县、温州市、瑞安县,广东省的韶关市、新丰县,陕西省的西安市未央区,岐山县,辽宁省的大连市、沈阳市,湖北省的武汉市、咸宁市、宜昌市、京山县,河南省的灵宝县、卫辉市,台湾省,安徽省的安庆市、滁州市,山西省的晋城,河北省的衡水市、唐山市、承德市、石家庄市、冀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富川县、桂林市荔蒲县,吉林省的长春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甘肃省的庆阳市等地,均有嵇氏族人分布。
六、家谱文献
嵇氏宗谱: 八卷,首一卷:[无锡],(清)嵇尔霖等纂修,清光绪33年(1907), 木活字本,江苏, 无锡,始祖:嵇本; 始迁祖:[清]嵇廷用; 名人:[清]嵇曾筠,一世祖本,世居常熟东塘墅之芙蓉庄。始迁祖廷用,本之子,明清之际徙无锡。清吏部尚书嵇曾筠即出此族。卷首序、墓记、祠堂记,卷一恩纶、碑记、诰命,卷二至六系图、世表,卷七、八传记、墓志、诗序。有清袁枚、陆楣、王龙光、秦松龄、范时崇等人文。
浙江湖州府城嵇氏宗谱: 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浙江湖州],(清)嵇显曾等纂修,清光绪21年(1895), 木活字本,浙江, 湖州,始迁祖:[宋]嵇颖; 先祖:[清]嵇永张,始祖颖,北宋末迁吴兴练水里。始迁祖永张,颖十七世孙,清康乾间再迁湖州城跳谷桥河下。卷首序、诰命、像赞、墓图、源流,卷一、二世系图,卷三至八世表,卷末迁徙录、夭殇录、拾遗录、备录。
七、郡望堂号
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名为三川郡。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谯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国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嵇氏望族居于谯郡,就是安徽省亳州一带。
堂号
河南堂:以望立堂。
谯国堂:以望立堂。
广陵堂:嵇康被司马氏所杀,临刑这天,嵇康要来一架古琴,调好后,开始弹《广陵散》,霎时间,刑场上一片安静,琴曲昂扬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悠长,萦回低啭。弹毕,嵇康长叹一声:“过去袁孝尼要跟我学《广陵散》,我总是不肯教他,从此《广陵散》绝矣!”后人因称广陵堂。
竹林堂:南宋嵇安为源的一脉。
宋遗堂:资料有待补充。
八、字辈排行
济南市嵇氏字辈:绍中,从中,文中,春尾,永中,昌尾,宗中,世中,守中,业尾,长中,新中,龙尾,祥中,俊中,峰尾,茂中,伟尾,宏中,昆尾,雄中,涛尾,志中,强尾,贤中,良尾,兴中,旺尾,
青岛市嵇氏字辈:春旭强昌广志振文章;
临沂市嵇氏字辈:春松竹茂盛昌普明庆成章全宗
济宁市嵇氏字辈:学兴玉德传纪广
菏泽市嵇氏字辈:伦孝友道
烟台市嵇氏字辈:才成尚达
淄博市嵇氏字辈:云龙守之(志)鸿启兆
泰安市嵇氏字辈:纯达绍(如汝)先(宪)美立正凯而康
潍坊市嵇氏字辈:芝(伟)才成尚达业(月)
日照市嵇氏字辈:超维仁兆
九、姓氏名人
嵇发,汉代以博戏发财的大富翁(《汉书·货殖列传》)
嵇康,会稽人,后徙迁谯郡(今安徽省宿县西南)铚县,三国时期魏国名士,“竹林七贤”之一,也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博学多闻,有奇才,崇尚老庄,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工诗文,善鼓琴,精乐理。他善于写四言诗,风格清峻,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戌、沛人刘伶友善,游于竹林,称“竹林七贤”。后遭钟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年40。著有《养生论》、《幽愤诗》、《琴赋》、《声无哀乐论》等。后人辑本,以鲁迅辑校的《嵇康集》为最详备。他还擅长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嵇康在古琴曲上的成就也很高,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东汉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可见其影响之大,成就之高。嵇康的儿子嵇绍在“八王之乱”时,为了保护晋惠王而被杀,鲜血溅到了惠王的身上,典故“嵇侍中血”就是出自此事。
嵇喜,字公穆。治书侍御史嵇昭之子,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的兄长。史书称“有当世才”(《晋书·嵇康传》),然不为清流所重,阮籍曾对之以青白眼(《晋书·阮籍传》)。魏时举秀才,后为卫将军司马攸之司马,为齐王一派重要幕僚。晋时历江夏太守、徐州刺史、扬州刺史、太仆、宗正。
嵇绍(253-304),字延祖,嵇康之子。生于魏嘉平五年。后为晋朝大臣,官至侍中,因舍身保卫晋惠帝而身亡。其父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
嵇含(262-306),字君道,自号亳丘子,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及植物学家,嵇康的侄孙。生于魏景元四年,卒于晋惠帝末年,年四十四岁。举秀才,除郎中,曾任征西参军、骠骑记室督、尚书郎等职位。在永兴元年(304年)为范阳王邀请任职中郎,累官襄城太守。后依镇南将军刘弘于襄阳,好荐达贤才,弘待以上宾礼。陈敏作乱时,被荐为广州刺史。刘弘死后,嵇含留领荆州。嵇含素与司马郭劢有隙,司马郭劢乘夜杀害了嵇含。嵇含的著名作品不多,包括了三首五言诗《登高》、《悦晴》、《伉俪》。虽然《隋书·经籍志》录有《嵇含集》10卷,但已佚失。永兴元年(304年)著有《南方草木状》一书。
嵇颖,字公实,宋代应天府宋城人。天圣年间(1023-1031)进士,时王曾、张知白相继任南京留守,见颖谨厚笃学,乃谓子弟曰:“若曹(你们)师表也。”官至翰林学士。
嵇安(1189-1262)字宽济,江苏涟水人,南宋沿海巡检使。
嵇家祖籍为宋代谯郡(今安微毫县)嵇山人。嵇安的五世远祖 嵇弘政,曾任宋朝提点京东刑狱、兵部郎中等职,谥号庄肃。曾祖嵇克仁,进士出身,曾任宋朝朝议大夫、知集贤院、兼太常寺丞事。祖 父嵇大成,进士登第,曾任宋朝监察御吏、镇南军副节度使、龙虎卫上将军。年老退休时,经过涟水,爱涟水土俗民情,畏北方战乱频 仍,遂于涟东择地定居。
父亲嵇迪,清高文雅,隐居不仕,积德乡里。嵇安字宽济,身材魁伟,勇敢尚武,精于骑射。时值南宋末年,天下 大乱,兵匪为灾。嵇安聚集义旅,构筑堡栅,护卫乡井。南宋诏授其为承节郎,任制将沿海巡检使,统领义兵。外御**,内抚民众,兴修水利,奖励农耕,赈济流民,声望著于乡里。
南宋景定三年(元中 统三年,1262年)嵇安病逝。其子嵇厚,曾任元朝镇国上将军、河东道、山西道宣慰使(署治济南)。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十一月二十日,嵇厚将其父嵇安灵 柩葬在涟东长乐乡逢原。三十年,恭请奉训大夫国子司业商琥撰写 碑文,集贤侍讲学士奉政大夫宋渤书写及题额,益都路莒州沂水县安平乡石工雕刻碑文、翁仲(石人)及其它祭器,于三十一年(1294 年)十一月竖立嵇安墓前。后嵇厚去世,亦葬于其父嵇安墓侧(见 《康熙安东县志》:"嵇安墓、嵇宣慰墓,俱去治东五十里,在太平乡逢村浦北。'') 嵇安父子之墓及墓前巨碑、最质、翁仲、祭器等,至清雍正初年仍然俱在,但不知于何时加上封土,成为一个大封土堆,想来亦是其后人所为。
嵇璜(1711-1794),字尚佐,晚号拙修,江南无锡县(今江苏省无锡市)人。清朝水利专家。嵇曾筠之子,父子皆长于治河。雍正八年进士,历官乾隆间南河、东河河道总督、工部尚书,晚年加太子太保,为上书房总师傅,以治河有功著称。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
和-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贝-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金-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范-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皮-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常-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
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作为一部记录姓氏的文集,全文568个字,通篇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它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都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明代理学家吕坤曾说过:“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
【百家姓全文】
Zhào Qián Sūn Lǐ | Zhōu Wú Zhèng Wáng |
赵 钱 孙 李 | 周 吴 郑 王 |
Féng Chén Chǔ Wèi | Jiǎng Shěn Hán Yáng |
冯 陈 褚 卫 | 蒋 沈 韩 杨 |
Zhū Qin Yoú Xǔ | Hé Lǚ Shi Zhāng |
朱 秦 尤 许 | 何 吕 施 张 |
Kǒng Cáo Yán Huà | Jīn Wèi Táo Jiāng |
孔 曹 严 华 | 金 魏 陶 姜 |
Qī Xiè Zōu Yù | Bǎi(Bó) Shuǐ Dòu Zhāng |
戚 谢 邹 喻 | 柏 水 窦 章 |
Yún Sū Pān Gě | Xī Fàn Péng Láng |
云 苏 潘 葛 | 奚 范 彭 郎 |
Lǔ Wéi Chāng Mǎ | Miáo Fèng Huā Fāng |
鲁 韦 昌 马 | 苗 凤 花 方 |
Yú Rén Yuán Liǔ | Fēng Bào Shǐ Táng |
俞 任 袁 柳 | 酆 鲍 史 唐 |
Fèi(Bì) Lián Cén Xuē | Léi Hè Ní Tāng |
费 廉 岑 薛 | 雷 贺 倪 汤 |
Téng Yīn Luó Bì | Hǎo Wū ān Cháng |
滕 殷 罗 毕 | 郝 邬 安 常 |
Lè(Yuè) Yú Shí Fù | Pí Biàn Qí Kāng |
乐 于 时 傅 | 皮 卞 齐 康 |
Wǔ Yú Yuán Bǔ | Gù Mèng Píng Huáng |
伍 余 元 卜 | 顾 孟 平 黄 |
Hé Mù Xiāo Yǐn | Yáo Shào Zhàn Wāng |
和 穆 萧 尹 | 姚 邵 湛 汪 |
Qí Máo Yǔ Dí | Mǐ Bèi Míng Zāng |
祁 毛 禹 狄 | 米 贝 明 臧 |
Jì Fú Chéng Dài | Tán Sòng Máo Páng |
计 伏 成 戴 | 谈 宋 茅 庞 |
Xióng Jǐ Shū Qū | Xiàng Zhù Dǒng Liáng |
熊 纪 舒 屈 | 项 祝 董 梁 |
Dù Ruǎn Lán Mǐn | Xí Jì Má Qiáng |
杜 阮 蓝 闵 | 席 季 麻 强 |
Jiǎ Lù Lóu Wēi | Jiāng Tóng Yán Guō |
贾 路 娄 危 | 江 童 颜 郭 |
Méi Shèng Lín Diāo | Zhōng Xú Qiū Luò |
梅 盛 林 刁 | 钟 徐 邱 骆 |
Gāo Xià Cài Tián | Fán Hú Líng Huò |
高 夏 蔡 田 | 樊 胡 凌 霍 |
Yú Wàn Zhī Kē | Zǎn Guǎn Lú Mò |
虞 万 支 柯 | 昝 管 卢 莫 |
Jīng Fáng Qiú Miào | Gān Xiè Yīng Zōng |
经 房 裘 缪 | 干 解 应 宗 |
Dīng Xuān Féi Dèng | Yù Shàn Háng Hóng |
丁 宣 贲 邓 | 郁 单 杭 洪 |
Bāo Zhū Zuǒ Shí | Cuī Jí Niǔ Gōng |
包 诸 左 石 | 崔 吉 钮 龚 |
Chéng Jī Xíng Huá | Péi Lù Róng Wēng |
程 嵇 邢 滑 | 裴 陆 荣 翁 |
Xún Yáng Yū Huì | Zhēn Qū Jiā Fēng |
荀 羊 於 惠 | 甄 曲 家 封 |
Ruì Yì Chǔ Jìn | Jí Bǐng Mí Sōng |
芮 羿 储 靳 | 汲 邴 糜 松 |
Jǐng Duàn Fù Wū | Wū Jiāo Bā Gōng |
井 段 富 巫 | 乌 焦 巴 弓 |
Mù Kuí(Wěi) Shān Gǔ | Chē Hóu Fú Péng |
牧 隗 山 谷 | 车 侯 宓 蓬 |
Quán Xī Bān Yǎng | Qiū Zhòng Yī Gōng |
全 郗 班 仰 | 秋 仲 伊 宫 |
Nìng Qiú Luán Bào | Gān Tǒu Lì Róng |
宁 仇 栾 暴 | 甘 钭 厉 戎 |
Zǔ Wǔ Fú Liú | Jǐng Zhān Shù Lóng |
祖 武 符 刘 | 景 詹 束 龙 |
Yè Xìng Sī Sháo | Gào Lí Jì Bó |
叶 幸 司 韶 | 郜 黎 蓟 薄 |
Yìn Sù Bái Huái | Pú Tái Cóng è |
印 宿 白 怀 | 蒲 邰 从 鄂 |
Suǒ Xián Jí Lài | Zhuó Lìn Tù Méng |
索 咸 籍 赖 | 卓 蔺 屠 蒙 |
Chí Qiáo Yīn Yù | Xū Nài Cāng Shuāng |
池 乔 阴 郁 | 胥 能 苍 双 |
Wén Shēn Dǎng Zhái | Tán Gòng Láo Páng |
闻 莘 党 翟 | 谭 贡 劳 逄 |
Jī Shēn Fú Dǔ | Rǎn Zǎi Lì Yōng |
姬 申 扶 堵 | 冉 宰 郦 雍 |
Xì Qú Sāng Guì | Pú Niú Shòu Tōng |
却 璩 桑 桂 | 濮 牛 寿 通 |
Biān Hù Yān Jì | Jiá Pǔ Shàng Nóng |
边 扈 燕 冀 | 郏 浦 尚 农 |
Wēn Bié Zhuāng Yàn | Chái Qú Yán Chōng |
温 别 庄 晏 | 柴 瞿 阎 充 |
Mù Lián Rú Xí | Huàn ài Yú Róng |
慕 连 茹 习 | 宦 艾 鱼 容 |
Xiàng Gǔ Yì Shèn | Gē Liào Yǔ Zhōng |
向 古 易 慎 | 戈 廖 庾 终 |
Jì Jū Héng Bù | Dū Gěng Mǎn Hóng |
暨 居 衡 步 | 都 耿 满 弘 |
Kuāng Guó Wén Kòu | Guǎng Lù Quē Dōng |
匡 国 文 寇 | 广 禄 阙 东 |
ōu Shū Wò Lì | Yù Yuè Kuí Lóng |
欧 殳 沃 利 | 蔚 越 夔 隆 |
Shī Gǒng Shè Niè | Cháo Gōu áo Róng |
师 巩 厍 聂 | 晁 勾 敖 融 |
Lěng Zī Xīn Kàn | Nā(Nuó) Jiǎn Ráo Kōng |
冷 訾 辛 阚 | 那 简 饶 空 |
Zēng Wú Shā Niè | Yǎng Jū Xū Féng |
曾 毋 沙 乜 | 养 鞠 须 丰 |
Cháo Guān Kuǎi Xiāng | Zhā Hòu Jīng Hóng |
巢 关 蒯 相 | 查 后 荆 红 |
Yóu Zhú Quán Lù | Gě(Gài) Yì Huán Gōng |
游 竺 权 逯 | 盖 益 桓 公 |
Mòqí Sīmǎ | Shàngguān ōuyáng |
万俟 司马 | 上官 欧阳 |
Xiàhóu Zhūgě | Wénrén Dōngfāng |
夏侯 诸葛 | 闻人 东方 |
Hèlián Huángfǔ | Yùchí Gōngyáng |
赫连 皇甫 | 尉迟 公羊 |
Tántái Gōngyě | Zōngzhèng Púyáng |
澹台 公冶 | 宗政 濮阳 |
Chúnyú Chányú | Tàishū Shēntú |
淳于 单于 | 太叔 申屠 |
Gōngsūn Zhòngsūn | Xuānyuán Línghú |
公孙 仲孙 | 轩辕 令狐 |
Zhōnglí Yǔwén | Zhǎngsūn Mùróng |
钟离 宇文 | 长孙 慕容 |
Xiānyú Lǘqiū | Sītú Sīkōng |
鲜于 闾丘 | 司徒 司空 |
Qíguān Sīkòu | Zhǎng Dū Zǐchē |
丌官 司寇 | 仉 督 子车 |
Zhuānsūn Duānmù | Wūmǎ Gōngxī |
颛孙 端木 | 巫马 公西 |
Qīdiāo Yuèzhèng | Rǎng sì Gōngliáng |
漆雕 乐正 | 壤驷 公良 |
Tuòbá Jāgǔ | Zǎifǔ Gǔliáng |
拓跋 夹谷 | 宰父 谷梁 |
Jìn Chǔ Yán Fǎ | Rú Yān Tú Qīn |
晋 楚 闫 法 | 汝 鄢 涂 钦 |
Duàngān Bǎilǐ | Dōngguō Nánmén |
段干 百里 | 东郭 南门 |
Hūyán Guī Hǎi | Yángshé Wēishēng |
呼延 归 海 | 羊舌 微生 |
Yuè Shuài Gōu Kòng | Kuàng Hòu Yǒu(Yòu) Qín |
岳 帅 缑 亢 | 况 郈 有 琴 |
Liángqiū Zuǒqiū | Dōngmén Xīmén |
梁丘 左丘 | 东门 西门 |
Shāng Móu Shé Nài(Mǐ) | Bó Shǎng Nángōng |
商 牟 佘 佴 | 伯 赏 南宫 |
Mò Hǎ Qiáo Dá | Nián ài Yáng Tóng |
墨 哈 谯 笪 | 年 爱 阳 佟 |
Dìwǔ Yán Fú | 《Bǎi Jiā Xìng》Zhōng |
第五 言 福 | 百家姓 终 |
【百家姓说明】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按姓氏人口实际排列。“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百家姓》很具实用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有裨益的。《百家姓》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几个姓氏,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与血缘的强烈认同感。
【姓氏由来】
下列是部分姓氏的由来,其中读音为普通话读音:
1、赵Zhào:造父为周穆王驾车,穆王把赵城赐了给他,其后代以国为姓。赵匡胤是宋代的开国皇帝,据说赵姓放在第一位与此有关。
2、钱Qián:彭祖的孙子彭孚在西周朝廷中任钱府上士,其后人以其官为姓。
3、孙Sūn:周文王的一后代叫惠孙,他的后代以他的名字“孙”作为姓。
4、李Lǐ:皋陶的后人理征因得罪纣王被处死,其妻儿在一棵李子树下摘果充饥得以活命,其后人为纪念李子的救命之恩改为“李”姓。
5、周Zhōu:唐代为避玄宗名讳,姬姓大臣改姓周。
6、吴Wú:周太王亶父之子太伯、仲雍建立吴国,其子孙称为吴氏。
7、郑zhèng:郑桓公遗族以国名为姓。
8、王Wáng:出自姬姓,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
9、冯Féng:毕公高的后人就以封地为姓。
10、陈Chén:最早出自姚姓,胡公满的子孙们以国为姓。
11、褚Chǔ:恭段受封于褚邑,,子孙就都以“褚”为姓。
12、卫Wèi:周文王的第九个儿子叫康叔,建立了卫国,他的后代以国名为姓。
13、蒋jiǎng:周武王的兄弟伯龄,被封到“蒋”,公族子孙以国名为姓。
14、沈Shěn:周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叫季载,成立沈国。沈国君主的后代都以沈为姓。
15、韩Hán:周时贵族武子,受封于韩原,子姓以地名为姓;战国时的韩国,被秦国并,原韩国王族世代姓韩。
16、杨Yáng:上古时候,周宣王的儿子尚父,封到杨邑,称做杨侯,建杨国,子孙用杨姓。
17、朱Zhū:西周时,周武王封曹侠到邾,后代以地名为姓,写作朱。
18、秦Qín:上古的非子善于驯养马匹,被周孝王封为秦地的首领,建立了秦国。其后人以国为姓。
19、尤Yóu:尤姓是由沈姓而来。
20、许Xǔ:远古炎帝的后代。文叔建立了许国,后代就以许为姓。
21、何Hé:春秋战国时,韩国的公族中有一支迁移至江淮,以国为姓。
22、吕Lǚ:炎帝后代伯夷被封为吕侯,他的后代就用吕作为姓。
23、施Shī:夏朝时,有诸侯国,称施国,今湖北恩施县,其后代姓施。
24、张Zhāng:春秋时晋国贵族叫解张,他的后代用他的名作为姓。
25、孔Kǒng:开国君主叫天乙,后将乙字和子字并拢,形成孔字,定为姓。
26、曹Cáo:远古有一贵族叫“安”,帮助大禹治水,被恩赐给一个曹姓。
27、严Yán:严姓是由庄姓变来。
28、华Huà:西周时候,宋国公子,受封于“华”,他的子孙后来就以地名为姓。
29、金Jīn:远古黄帝的儿子少昊的后代以金为姓。
30、魏Wèi:毕万的后代毕斯建起魏国,称魏文侯,其后人以国为姓。
31、陶Táo:尧的子孙中,有人以制陶为荣耀,就姓陶,世代延续。
32、姜Jiāng:以地名为姓。
33、戚Qī:以地名为姓。
34、谢Xiè:用地名做姓。
35、邹Zōu:最早出自姚姓,以地名为姓。姓名名典《姓觽》:邹国,舜后,姚姓。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是最早的邹国。参见舜文化,虞舜文化 。
36、喻Yù:远古黄帝时,有个医官叫俞柎,为喻姓祖先。
37、柏Bǎi:柏姓起源非常古老,黄帝有个孙子叫颛顼,他的老师就姓柏。
38、水Shuǐ:水姓是大禹的后代,大禹治水,他的族人都当水工,后来就以水为姓。
39、窦Dòu:大禹的后代,纪念先人。
40、章Zhāng:部落得一姓,其中就有章姓。
41、云Yún:黄帝的后代。
42、苏Sū:远古贵族昆吾,因为封在苏城为首领,就以地名为姓。
43、潘Pān:季孙的后代就以潘为姓。
44、葛Gě:最早的葛姓源于葛天氏。
45、奚Xī:,奚姓是黄帝的子孙。
46、范Fàn:贵族士会,被晋国国君封为范邑的首领,他的子孙就以地名为姓。
47、彭Péng:大彭国的创建者篯铿,就是彭祖。
48、郎Láng:地名为姓。
49、鲁Lǔ: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受封于鲁地,后来鲁国的王公贵族都以鲁为姓。
50、韦Wéi:韦姓的一支是韩信的后代。
51、昌Chāng:始祖昌意,是黄帝的儿子。
52、马Mǎ:赵奢受封马服君,他的子孙姓马。
53、苗Miáo:春秋时期的贲皇享用苗邑的物产,就以地名为姓。
54、凤Fèng:黄帝的后代帝喾有个大臣叫凤鸟氏,主管历法天文,其后代以凤为姓。
55、花Huā:花姓人物最早的是花木兰,传说是南北朝人。
56、方Fāng:神农氏的后代中有一位叫榆罔,其儿子受封方山后叫方雷,方雷的子孙就以地名为姓。
57、俞Yú:黄帝时,有个名医叫俞跗,是俞姓的始祖。
58、任Rén:黄帝的小儿子叫禺阳,受封于任邑。其子孙以任为姓。
59、袁Yuán:周朝伯辕的后代将辕省去左半边,作为姓。
60、柳Liǔ:春秋时期展禽,改姓了柳下,史书上称他柳下季,柳姓由此开头。
61、酆Fēng:周武王将弟弟封于酆邑,他的后代以地名为姓。
62、鲍Bào:春秋时期敬叔在齐国做官,受封于鲍邑,后代就以鲍为姓。
63、史Shǐ:黄帝有一名史官叫仓颉,后代以其官职为姓,就形成了史姓。仓颉被中国人尊为造字的圣人。
64、唐Táng:远古时,尧曾经在“唐”那个地方做首领。尧的族人就有以地名为姓。
65、费Fèi:春秋时期,鲁国有个人物叫父,因有功劳受封为费邑的首领,现今山东鱼台县费亭一带,他的子孙就以地名为姓,世代延续。
66、廉Lián:远古黄帝的玄孙叫大廉,大廉的后代形成了廉姓。
67、岑Cén:周朝岑子建岑国,岑国的公族子孙,以国名为姓。
68、薛Xuē:薛登的后代以薛为姓。
69、雷Léi:黄帝的一个妻子姓方雷,雷姓由此而来。
70、贺Hè:贺姓由庆姓转变来。
71、倪Ní:倪氏本为郳氏,因避仇改为倪。
72、汤Tāng:汤王的后代有人就以祖先的名为姓。
73、滕Téng:周武王封弟弟叔绣封于滕国,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
74、殷Yīn:源出于子姓。
75、罗Luó:源于熊姓,是以国为名的姓。
76、毕Bì:毕公高的后代以国名为姓,称为毕氏。
77、郝Hǎo:源于子姓,是伏羲氏的后裔。
78、邬Wū:古帝颛顼后裔陆终氏第四子求言(妘姓)别封于邬,后代子孙以邬为姓。
79、安ān:源自始祖。
80、常Cháng:出自姬姓。
81、乐Yuè:乐源出于子姓,西周末,公子衎字乐父,他的孙子以祖父字中“乐”命氏,称为乐氏。
82、于Yú:源出于姬姓。周武王的第三个儿子叔分封在邘国,与冯姓相同,后代去邑为姓,称为于氏。
83、时Shí:春秋时齐国贤士时子的后代以其名字中的“时”为姓。
84、傅Fù:黄帝裔孙大由封于傅邑,其后代以地名为姓。
85、皮Pí:樊仲皮的后人以他字中的“皮”为姓。
86、卞Biàn:西周时,曹叔振铎的子孙分封在卞,他的后代称为卞氏。
87、齐Qí:齐康公后人,称为齐氏。
88、康Kāng:源于谥号。
89、伍Wǔ:春秋时,楚庄王有个宠臣名叫伍参,是楚公族的后人。庄王封伍参为大夫,称为伍氏。
90、余Yú:春秋时,晋人由余穆公重用,他为穆公出谋划策,攻灭西戎十二国,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名字中的“余”为姓,称为余氏。
91、元Yuán:春秋时,因卫国大夫元 的封地在元,其后世子孙即以元为姓。
92、卜Bǔ:卜姓是古代从事占卜者的后代。
93、顾Gù:夏朝附庸国顾国,顾国为商汤所灭后,原王公族人以国名为姓。
94、孟Mèng:春秋时,卫国国君叫卫襄公,卫襄公的儿子叫公孟。公孟的子孙有的姓公孟,有的省去公字而姓孟。
95、平Píng:战国末期,韩哀侯之子婼封于平邑。秦灭韩后,婼率族人迁居于下邑,他的孙子以原封地命姓。
96、黄Huáng:出自赢姓,为陆终的后裔。
97、和Hé:祝融氏重黎的后人羲和的后代。
98、穆Mù:意为贤良、和气。
99、萧Xiāo:萧国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
100、尹Yǐn:上古少昊氏的后裔。
101、姚Yáo:舜因最初在姚墟,他的后裔子孙即以地为姓。
102、邵Shào:周文王第五子召公奭(音shì),食邑于召子孙遂以召为氏,后加邑为邵。
103、湛Zhàn:夏代早期,斟灌氏国后人以国为姓。
104、汪Wāng:汪姓出自汪芒氏。
105、祁Qí:源自姬姓。
106、毛Máo:以封邑名作为姓的。
107、禹Yǔ:人名命名。
108、狄Dí:狄族的子孙后代就以族名作为自己的姓。
109、米Mǐ:春秋时代,楚国的后代当中有了米姓。
110、贝Bèi:周文王的后代召公康,后代以国名为姓。
112、明Míng:古代部落首领燧人氏有一个重臣叫明由,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名作为姓。
113、臧Zāng:鲁孝公儿子驱,他的后代以封地名作为自己的姓。
114、计Jì:禹后人的封地,后人便以国名。
115、伏Fú:伏姓出自风姓。
116、成Chéng:出自姬姓。
117、戴Dài:宋戴公的后裔以他的谥号为姓。
118、谈Tán:出自子姓,是殷商皇族的后裔。
119、宋Sòng:出自子姓,起源于战国时期。
120、茅Máo:周公旦的第三个儿子名叔,受封于茅邑,子孙以国名为姓。
121、庞páng:出自高阳氏。黄帝的孙子颛顼生有八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儿子名叫庞
降,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名字作为姓。
122、熊xióng:传说黄帝曾在有熊建都,所以黄帝的后代中有人以都城为姓。
123、纪Jǐ:出自姜姓。西周时,炎帝裔孙被封于纪,建立纪国,因属侯爵,所以被称
纪侯。纪国为齐国所灭,纪侯子孙便以国名为姓。纪姓另有一支由舒姓改成。
124、舒Shū:周朝封皋陶的后代于舒(今安徽庐江县西),建立舒国,曾被徐国所灭,后又复国,不久又亡于楚国,其国君族人以舒为姓。
125、屈qū:是夏代屈骜的后代。
126、项xiàng:春秋时期,楚国公子燕受封于项城(今河南项城县),建立项国。后项国被齐国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姓。
127、祝Zhù:周武王封黄帝的己姓后裔在祝国(今山东临沂县东南),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
128、董Dǒng:相传黄帝后裔董父被舜帝封于鬷川,并赐以董姓,其子孙沿习为姓。
129、梁Liáng:西周时,周宣王封秦仲二儿子康在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附近)立国为君,为梁康伯。后梁国为秦国所灭,其后代便以梁为姓。
130、杜Dù:舜封尧之子丹朱于唐。周成王时,唐国因不服王命被灭,成王改封唐国后人于杜(今西安市东杜陵)。宣王执政后,杜国君在朝任大夫,人称杜伯。
杜伯因得罪了宣王的宠妃,被宣王屈杀。杜伯子孙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一支以杜为姓。杜姓另一支为北魏时期鲜卑人独孤浑氏改姓。
131、阮Ruǎn:出自偃姓。东夷族首领皋陶的后人在商朝时被封在泾水与渭水之间的阮国(今甘肃泾川县东南),商末时被周文王所灭,国人便以阮为姓。
132、蓝Lán: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命封邑在蓝田,他的子孙以地名为姓。
133、闵Mǐn:源于姬姓。
134、席Xí:为籍姓所改。
135、季Jì:颛顼后裔陆终的第三个儿子为季连,他的后代以排行为姓。
136、麻Má:春秋时期,熊婴做了齐国的大夫,他以祖先食邑为姓,改姓麻,史称麻婴。
137、强Qiáng:强姓出自姜姓,炎帝的后裔。
138、贾Jiǎ:周朝康王时,封唐叔虞的小儿子公明于贾(今山西襄汾西南),称贾伯,他的后代以贾为姓。
139、路Lù:古代传说中黄帝后裔玄元,因有功,被封为路中侯,他的好几代子孙都延承这个爵称,后来渐渐变成了这个氏族的姓。他的后代以路为姓。
140、娄Lóu:源于姒姓,是大禹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把夏帝少康的后代东楼公封于杞国(河南杞县)。至春秋时期,杞国在周围大国的威胁下被迫东迁,杞君有一支子孙被封在娄邑(今山东诸城西南),后来以娄为姓。
141、危Wēi:三苗族原居于河南南部至洞庭湖、鄱阳湖一带,三苗后裔以危为姓。
142、江jiāng:出自嬴姓。颛顼裔孙伯益之后被封在江(今河南正阳西南),江国后来被楚国灭掉,国人便以江为姓。
143、童Tóng:相传古帝颛顼有个儿子叫老童,他的后代以祖上名字为姓,称童氏。
144、颜Yán:古帝玄孙陆终第五子名安,周武王封其后裔挟于邾(今山东曲阜南陬村),后有邾武公名夷父,字颜,称之谓颜公。他的后代以祖字为姓,称颜氏。
145、郭Guō:姬序号为虢公,因虢与郭同音,转化变音,其后代便称为郭姓。
146、梅Méi:梅姓出于子姓,是商汤的后裔,发源于今天的安徽省亳州东南。
147、盛sheng:源出有三:出自姬姓,出自组名为氏,出自少数民族改姓。
148、林Lín:出自子姓,是商汤的后代。
149、刁Diāo:出自姬姓。
150、钟zhōng:伯宗的儿子伯州食邑在钟离,其后人以钟离作为姓,后简称钟。
151、徐Xú:出自赢姓,发源于今天的安徽省泗县。
152、邱Qiū:出自姜姓,发源于今天的山东省昌乐。
153、骆Luò:出自姜姓。姜太公的后代有一个名叫公子骆,他的后世子孙以他的字作为姓,这样就有了骆姓。
154、高Gāo:一支源于远古时代高台宫殿的建筑者,其始祖是黄帝时的大臣高元。
155、夏Xià:源于姒姓,是大禹的后裔。
156、蔡Cài:源自姬姓,发源于今天的河南省上蔡西南。
157、田Tián: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大禹的后代胡公满于陈(今河南省境内),并且建立了陈国,其后代都以陈作为姓。
158、樊Fán:出自姬姓,发源于今天的河南省济源县。
159、胡Hú:源于姬姓和归姓。
160、凌Líng:出自姬姓,发源于今天的河北省。
161、霍Huò:出自姬姓,发源于今天的山西省霍县西南。周武王在位时封叔武于霍,并且建立了霍国,世称叔武为霍叔,春秋时霍国被晋献公所灭,此后,霍国王室的后世子孙便以国名为姓。
162、虞Yú:最早出自姚姓,舜的儿子商均封于虞城,建立诸侯国虞国,其后世子孙便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
163、万Wàn:出自姬姓,发源于今天的山西省芮城。
164、支Zhī:来源比较复杂,而且模糊。传说尧舜时期有一个叫支父的人,他的子孙后代以支为姓。
165、柯Kē:出自姜姓,发源于齐国(今山东境内),是传说中炎帝的后裔,为姜子牙的嫡系子孙。
166、昝Zǎn:是由咎姓发展而来的。
167、管Guǎn:出自姬姓,发源于今天的河南省郑州市。
168、卢Lú:出自姜姓,发源于今天山东省的长清县。
169、莫Mò:出自高阳氏,发源于今天河北省任丘北部。
170、经Jīng:春秋时,郑国公子共叔段被封于京(今河南荥阳县东南),其后代以封邑为姓。
171、房Fáng:舜帝后来封丹朱的儿子陵于房国,陵的子孙便以地名为姓。
172、裘Qiú:春秋时,卫国一大夫受封于裘,他的后代以封邑为姓,称裘氏。
173、缪Miào:古代“穆”与“缪”同音通用,所以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也称作秦缪公,他的庶子以谥号命姓,称缪氏。
174、干Gān:春秋时,宋国有个大夫叫干,他的后代以他名字中的“干”字为姓,称干氏。
175、解Xiè:出自姬姓,周朝贵族良的封地在解(今山西解县),他的子孙以地名为姓,称解氏。
176、应Yīng:周武王克商后,封他的第四子于应(今河南鲁山县境内),他的后代以封地为姓,称应氏。
177、宗Zōng:周朝时设有辅佐天子掌管宗室之事的春官,春秋时鲁国改称宗伯,负责宗庙祭祀礼仪,有世袭此职者,其后代便以“宗”为姓。
178、丁Dīng:周朝时,姜子牙的儿子伋死后谥号为丁公,他的子孙以谥号为姓,称丁氏。
179、宣Xuān:出自于谥号。
180、贲Bēn:贲还有一个读音为Féi,今不多见。
181、邓Dèng:殷王武丁封他的叔父于邓国的曼城,称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
182、郁yù:古时有郁国,春秋时为吴国大夫的封邑,其国人多为郁姓。春秋时鲁国有宰相郁贡,他的后人以郁为姓,称郁氏。
183、单Shàn:源出于姬姓。
184、杭Háng:源出于姒姓,是大禹的后代。
185、洪Hóng:共工氏后人因先辈曾负责治水之职,便给共字加水旁,作为自己的姓。
186、包Bāo:春秋后期,楚国有个大夫叫申包胥,他的子孙以他名字中的“包”字为姓。
187、诸Zhū:春秋时,鲁国大夫受封于诸(今山东诸城西南),其后裔以封邑为姓,称诸氏。西汉时,历代名人有:无诸被封闽越王,他的后代以其名字中的“诸”为姓。五代后周人诸葛十朋,在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不愿做宋朝臣民,隐居在会稽山。
188、左Zuǒ:周朝史官有左、右之分,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世袭左史之职的后人便以官职为姓。
189、石Shí:石厚的儿子石骀仲以祖父的字命姓,称石氏。
190、崔Cuī:春秋时,齐丁公之子季子,把君位让给了兄弟叔乙,自己去了崔邑(今山东章丘),从此称为崔氏。
191、吉Jí:周宣王时有个大臣叫做尹吉甫,因赫赫军功而闻名,他的后代以他名字中的“吉”字为姓,称为吉氏。
192、钮Niǔ:《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东晋有钮滔,其后为钮姓。
193、龚Gōng:姬和,因封地被称为共(河南辉县)伯,子孙因国命姓,古时“共”、“龚”同音通用,后来传为龚。
194、程Chéng:颛顼有两个孙子重和黎,西周建立以后,重和黎的后代被封于程,并且建立了程国,后代以国为姓。
195、嵇Jī;嵇姓出自姒姓。
196、邢Xíng:邢姓出自姬姓。
197、滑Huá:滑姓出自姬姓。
198、裴Péi:裴姓出自赢姓。
199、陆Lù:陆姓发源于今天的山东省平原县一带。
200、荣Róng:黄帝时,有一个叫荣援的人,黄帝封他为诸侯,并且建立了荣国,他曾经奉黄帝之命铸钟十二个,其后世子孙都以荣为姓。
201、翁Wēng:在夏朝初年,有一位贵族叫翁难乙,他可以说是翁姓的始祖。
202、荀Xún:荀姓出自姬姓。
203、羊Yáng:西周有一个种官职叫羊人,担任这个官职之人的后世子孙,就以此为姓,这样就有了羊姓。
204、於Yū:发源于今天的河南省。
205、惠Huì:远古时期的部落联合首领颛顼的后代叫惠连,他的后代子孙就以“惠”作为自己的姓,这样就有了惠姓。
206、甄Zhēn:上古部落首领皋陶的次子名仲甄,在夏朝时为卿仕,受封于甄,他的后裔也取姓为甄。
207、麴Qū:麴本是酿酒的主要原料,西周时成为掌管酿酒业的官名,世袭此职的人便以麴为姓。
208、家Jiā:源自于姬姓。
209、封Fēng:炎帝的后代,以地为姓。
210、芮Ruì:源于姬姓。周武王封姬良夫于芮,后人以国为姓。
211、羿Yì:为夏朝著名弓箭射手后羿的后代。
212、储Chǔ:相传上古时有储国,储国人的后代以储为姓。
213、靳Jìn:战国时期靳尚的后代便以靳为姓。
214、汲Jí:源自于姬姓。春秋时期,卫宣公的公子居住的地方叫汲(今河南汲县),他的后代以汲为姓。
215、邴bǐng:齐大夫邴的封地也叫邴(今山东费县东南),他的后代以封邑为姓,也称邴氏,也有去邑成姓,称丙氏。
216、糜Mí:最早始于夏代,是以谷物名称命名的姓。
217、松Sōng:起源于秦朝。
218、井Jǐng:源自姜姓。
219、段Duàn:春秋时,老子李聃的孙子李宗在晋国为官,封于段干,他的后代一支姓段。
220、富Fù:周襄王时有姬姓大夫名富辰,直言敢谏,不避贵胄,为人称道,他的后代有的以其名字为姓,称富氏。
221、巫Wū:担任巫官后人有的以巫字为姓。
222、乌Wū:出自金天氏。
223、焦Jiāo:神农氏的后人,以国为姓。
224、巴Bā:战国中期,巴国被秦国攻灭,巴人便以国名为姓。
225、弓Gōng:来源为职官名。
226、牧Mù:力牧助黄帝治理天下,立有大功,他的后代便以祖上名字为姓,一支姓力,一支姓牧。
227、隗Kuí和Wěi:汤灭夏桀后,封其后人于隗,建大隗国,春秋时为楚国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姓,称隗氏。春秋时晋国大举进攻赤狄诸部落,赤狄人后裔汉化后沿用隗姓。
228、山Shān:周朝掌管山林的官员叫山师,子孙便称为山氏。
229、谷Gǔ:源自于嬴姓。
230、车Chē:春秋时,秦国大夫子车仲的后代为车姓。
231、侯Hóu:春秋时,晋哀侯和缗侯均为晋武公所杀,哀侯和缗侯的子孙逃难他国后,便以祖上受封爵位为姓,称侯氏。
232、宓Mì:源自于伏羲氏,伏羲古时作宓羲。
233、蓬Péng:源自姬姓。
234、全Quán:泉府官的后人以职官为姓,便有了泉姓,又因“全”、“泉”同音通用,于是也便有了全姓。
235、郗Xī:苏忿生的后代受封于郗(今河南沁阳),其后人便以封邑命姓为郗姓。
236、班Bān:春秋时,楚国若敖的孙子出生后曾被母亲弃于野外,吃虎乳长大。因虎有斑纹,其后代子孙以此事件命姓,为班姓。
237、仰Yǎng:仰姓一支出自舜帝时大臣仰延之后。
238、秋Qiū:秋姓为少昊氏之后。
239、仲Zhòng:商汤王左相仲虺的后代和春秋时宋庄公之子(字子仲)的后代,也以祖上名字为姓。
240、伊Yī:相传尧出生在伊祁山,他的后代有的以伊为姓。
241、宫Gōng:周朝时有专门负责宫廷修缮和清洁事宜的官,名宫人,世袭此职的后人便以宫为姓。
242、宁Nìng:出自赢姓,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襄公的谥号为“宁”,他的后世子孙当中有的人就以先人的谥号作为姓。
243、仇Qiú:出自九吾氏。
244、栾Luán:出自姬姓,发源于河北栾城一带。
245、暴Bào:最初形成于商朝,发源地在今天河南省境内。
246、甘Gān:夏朝的诸侯国当中有一个甘国,后代以国为姓。
247、钭Tǒu:出自姜姓。齐国的君主康公就以酒器名“钭”作为自己的姓,这样就有了钭姓。
248、厉Lì:出自姜姓。
249、戎Róng:出自姜姓。在西周时期,有一个戎国,它是齐国的附庸,后来戎国灭亡了,其公族便以国名作为了姓。
250、祖Zǔ: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他的后人祖乙、祖辛、祖丁等都先后做了商王,其支庶子孙以“祖”作为姓。
251、武Wǔ:发源于今天广西省的水淳县北部。
252、符Fú:出自姬姓。
253、刘Liú:远古尧帝的子孙中,有个叫刘累的,据说他能驯化龙和驾龙飞奔,他就是刘姓始祖。
254、景Jǐng:在春秋时期景差的后世子孙便以景作为自己的姓,这样就有了景姓。
255、詹Zhān:据传说“五帝”之一的舜,曾经封黄帝后裔中得詹(受尊敬)的人为詹姓,这样就有了詹姓。
256、束Shù:战国时期齐国有一疏姓部族,后改为束姓。
257、龙Lóng:舜做部落联合首领,他的手下有一大臣名纳,为龙氏,他的后世子孙都姓龙。
258、叶Yè:发源于今天河南省的叶县。
259、幸Xìng:起源据与幸臣有关。
260、司Sī:部落首领神农氏的属下当中,有专门负责占卜的大臣名司怪,他的后世子孙便以“司”作为姓。
267、韶Sháo:乐官的后世子孙以其祖上所作乐曲的曲名作为自己的姓,这样就有了韶姓。
268、郜Gào:出自姬姓。
269、黎Lí:发源于今天河南省的浚县。
270、蓟Jì:发源于今天的北京市西南。
271、薄Bó:薄国君主的族人,便以封国之名作为自己的姓。
272、印Yìn:源自于姬姓。春秋时期,郑穆公之子字子印,子印的孙子名段,在郑国为卿大夫,以其祖父的字中的“印”为姓,称为印氏。
273、宿Sù:伏羲氏的后裔被封在宿国(今山东东平),其后人以国名为姓。
274、白Bái:白阜被尊为白姓始祖。
275、怀Huái:是无怀氏的后人。
276、蒲Pú:舜的后代封于蒲(今山西永济),舜的后代因此以地名为姓。
277、邰Tái:帝尧任命弃大司农,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其子孙以地名“邰”为姓。
278、从Cóng:从姓源自于姬姓。
279、鄂è:春秋时,晋国大夫顷父之子嘉父叛晋,奔至鄂,称为鄂侯,他们的后代以鄂为姓。
280、索Suǒ:索姓是汤王的后裔。
281、咸Xián:帝喾为部落首领时,有个大臣叫咸邱黑,是咸姓的始祖。
282、赖Lài:是炎帝的后裔。
283、卓Zhuó:是春秋时楚国王族的后裔。
284、蔺Lìn:是春秋时晋国王族的后裔。
285、屠Tú:古人有以屠宰为业者,他们的后代以屠为姓。
286、蒙Méng:颛顼的后裔。
287、池Chí:池姓源于嬴姓。
288、乔Qiáo:黄帝后代以山名取为桥姓,后来有的简化为乔姓。
289、阴Yīn:周朝有阴邑,其大夫的后裔以食邑为姓,称阴氏。
290、郁Yù:相传大禹的老师叫郁华,他便是郁姓的始祖,其后裔以祖字为姓,称郁氏。
291、胥Xū:胥是以祖辈的名字命名的姓,起源于华胥、赫胥二氏。
292、能Nài:周成王时,大臣熊绎因功受封为男爵,他的后代将熊姓去四点改为能姓。
293、苍Cāng: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个叫苍林,他的后代以祖辈名字为
姓,称苍氏。黄帝的孙子颛顼有八个儿子,都是治世能臣,世称“八恺”,其中长子名苍舒,他的后代也以祖字为姓,形成苍姓一支。大约汉代以后,苍姓改为仓姓。
294、双Shuāng:双姓与蒙姓同出一宗,是颛顼的后裔。夏朝建立后,封颛顼之后于蒙双,有子孙以地名为姓,成为蒙姓和双姓两支。
295、闻Wén:出自复姓闻人氏。
296、莘Shēn:莘姓一族是古帝祝融的后代。
297、党Dǎng:党姓出自夏朝,居住在党项的王族多姓党。
298、翟Zhái:翟姓出自隗姓。
299、谭Tán:谭姓是颛顼的后代。
300、贡Gòng:源于端木氏。
301、劳Láo:劳姓起源于西汉时期。
302、逄Páng:逄姓出自姜姓。
303、姬Jī:相传黄帝的降生地有一条叫做“姬”的河,于是便以“姬”作为姓。
申Shēn:申姓发源于今天河南省的南阳。
304、扶Fú:大禹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其属下有扶登氏,他就是扶姓的始祖。
堵Dǔ:堵姓出自姬姓。
305、冉Rǎn:帝喾为炎帝部落首领时,属下的八个部落当中就有冉姓,其后人世代姓冉。
306、宰Zǎi:宰姓源于姬姓,春秋时期,周公孔曾经在周朝任太宰,人称宰孔,其后世子孙就以“宰”作为了姓。
307、郦Lì:郦姓出自轩辕氏。
308、雍Yōng:雍姓出自轩辕氏,发源于今天河南省的内黄。
309、郤Xì: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子弟叔虎建立郤国,后世子孙以封地名作为姓。
310、璩Qú:古时候有一个叫蘧邑的地方,那里的人最初是以地名“蘧”作为姓的,后来蘧姓改成了璩姓。
311、桑Sāng:桑姓出自金天氏。
312、桂Guì:桂姓出自姬姓。
313、濮Pú:舜任部落首领时,其子孙散封于濮地,这些人的后代便以地名作为姓。
牛Niú:周朝牛父的子孙以他的字“牛”作为自己的姓。
314、寿Shòu:是彭祖的后裔。
315、通Tōng:春秋时,巴国有大夫受封于通川,其后世子孙以封地名“通”作为姓。
316、边Biān:商代有诸侯国边国,国君为伯爵,被称为边伯,其后代称为边氏。
扈Hù:扈姓为大禹的后代。
317、燕Yān:南燕灭国后,伯倏的后人以国名为姓。
318、冀Jì:相传唐尧的后代被周武王分封在冀(今山西河津),其国人便以冀为姓。
郏Jiá:周朝时,有地名称为郏鄏(今河南洛阳西)。居住在这里的人以地名为姓。
319、浦Pǔ:出自于姜姓。
320、尚Shàng:尚姓一支为姜太公的后裔。
321、农Nóng:农姓出自神农氏,是炎帝的后裔。
322、温Wēn:周武王的儿子叔虞的后代被封于温(今河南温县),其后以封地为姓。
323、别Bié:《姓苑》记载 “别氏,京兆人,望出天水、京兆”等。
324、庄Zhuāng:春秋时宋戴公名武庄,他的后人以其名字中的“庄”为姓。
晏Yàn:黄帝后裔颛顼的孙子名陆终,他的儿子为晏安,其后代遂为晏姓。
柴Chái:柴姓出自姜姓。
325、瞿Qú:瞿姓一支源于人名,商代有一大夫,因封地在瞿上而得名瞿父,他的子孙以祖先名为姓。
326、阎Yán: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武王封一位王族仲奕于阎乡,仲奕的后代以祖上封邑为姓,称阎氏。
327、充Chōng:充人后代以职官名为姓。
328、慕Mù:慕姓出自慕容氏。
329、连Lián:黄帝孙子颛顼的曾孙陆终有子名惠连,他的后代以祖先名中的字为姓。
330、茹Rú:茹茹以族名为姓。
331、习Xí:古代有诸侯国习国,其国君后世子孙以习为姓。
332、宦Huàn:宦姓非常罕见。
333、艾ài:艾姓源于夏代,是禹王的后代。
334、鱼Yú:子鱼孙辈嫡传一支以祖父名字为姓,称鱼氏,支庶孙以“鱼孙”为姓。
335、容Róng:黄帝有史臣容成,其后代以容字为姓。
336、向Xiàng:炎帝有一个名叫向的裔孙被封为诸侯,其后代子孙便以先人的名为姓。
337、古Gǔ:古姓起源于殷商时期。
338、易Yì:易姓形成于春秋时期。
339、慎Shèn:慎姓发源于今天安徽省的颖上县西北。
340、戈Gē:夏代东夷有寒国的儿子在戈国,其后代子孙就以国名作姓。
341、廖Liào:廖姓起源于今天的河南省唐河县西。
342、庾Yǔ:相传在远古帝尧时代,有掌庾大夫。以官名作为姓,这样就有了庾姓。
343、终Zhōng:终姓是黄帝的后裔。
345、暨Jì:暨姓是颛顼的后人。
346、居Jū:居姓出自杜姓。
347、衡Héng:出自伊姓。
348、步Bù:步姓发源于今天山西省的临汾市南。
349、都Dū:春秋初年,郑国有个公族大夫叫子都,他的子孙以其字“都”作为姓。
350、耿Gěng:出自姬姓。
351、满Mǎn:西周胡公满的支庶子孙当中有人以先祖名字中的“满”字作为姓。
352、弘Hóng:在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大夫叫弘演,他的后世子孙就以其名字中的“弘”字作为自己的姓。
353、匡Kuāng:春秋时期,鲁国大夫施孝权的家臣句须任匡邑宰,后来他的孙子就以祖父做官地的名称作为自己的姓。
354、国Guó:大禹为首领时,有一个专门掌管车马的人名叫国哀,后世子孙都随之以国为姓。
355、文Wén:周武王追谥父亲西伯姬昌为周文王,子孙以其谥号“文”作为了姓。
356、寇Kòu:春秋时期卫灵公的孙子在卫国任司寇,他的后世子孙就以官名“司寇”作为自己的姓,后来简称寇氏。
357、广guǎng:上古广成子的后代以广成为姓。
358、禄Lù:出自子姓,是殷商最后一个帝王纣王的后代。
359、阙Quē:阙姓起源于春秋之时。
360、东Dōng:东姓源于远古之时。
361、欧ōu:春秋时,越王无疆将次子封于乌程(今浙江吴兴)欧余山的南面,古代称山南为阳,所以他被称为欧阳亭侯。
362、殳Shū:出于有虞氏。
363、沃Wò:沃丁的子孙有的以他的名字为姓,称沃氏。
364、利Lì:出于理姓,与理、李、里同宗。
365、蔚Wèi:北周时设有蔚(yù)州,居住在这里的人以地名为姓。
366、越Yuè:越国公族支庶子孙有的以原国名为姓,形成越姓。
367、夔Kuí:远古时,尧和舜的乐官名叫夔,此姓的起源就在尧舜帝时代。夔原指龙形动物。
368、隆Lóng:隆姓源于地名。春秋时,鲁国境内有隆邑(今山东泰安西南),居住在这里的人以其地名为姓,形成隆姓。
369、师Shī:源于技艺和职官名。
370、巩Gǒng:周敬王时有同族卿士简公,受封于巩(今河南巩县),称为巩简公。巩简公的子孙以封邑为姓,称巩氏。
371、厍Shè:厍姓源于北周厍狄氏所改姓。
372、聂Niè:春秋时,齐丁公封其支庶子孙于聂邑(今山东茌平西),建聂国,为齐国附庸。其后世子孙以国名为姓,形成聂姓。
373、晁Cháo:源于姬姓。古代“朝”与“晁”相通,都有早晨之意,所以在姓中“朝”也写作“晁”。周朝时,景王之子王子朝的子孙以朝为姓,又称“晁”氏。
374、勾Gōu:又写作“句”。其姓最早见于《山海经》:“困民之国,勾姓”。
375、敖áo: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老师叫做大敖,有的写做太敖,他的后代以祖上名字为姓,形成敖姓。
376、融Róng:融姓起源于上古,是颛顼高阳氏后裔。
377、冷Lěng:冷姓系泠姓所改。
378、訾Zǐ:周朝时有訾邑(今河南巩县西南),居住在这里的人有的以地名为姓。
379、辛Xīn:辛姓源于姒姓。
380、阚Kàn:阚姓源自姜姓。
381、那Nā:商朝君王武丁的裔孙到那地(今湖北荆门东南)定居,形成那姓。
382、简Jiǎn:春秋时,晋国大夫狐鞫居为周文王的后裔,他被封于续,死后谥号为简。
383、饶Ráo:饶姓一支源于姜姓。
384、空Kōng:空姓为复姓空同、空桑、空相等省文改成。
385、曾Zēng:曾参是春秋时的鲁国人,而且是孔子的得意弟子。
386、毋Wú:毋姓起源于上古,尧属下毋句制造出乐器罄,他就是毋姓的始祖。
387、沙Shā:炎帝做部落首领时,他的属下有夙沙氏,其后世子孙省文为沙氏。
388、乜Niè:产生于春秋时期,卫国有大夫的采邑在乜城,其后人就把采邑名作为了姓。
389、养Yǎng: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掩余、烛庸逃到楚国,楚王把养地(今河南境内)封给了他们,后来其子孙后代就以祖上的封地名“养”作为姓。
390、鞠Jū:鞠姓出自姬姓,周始祖弃有支孙名叫陶,他出生时手心有纹似“鞠”字形,所以取名鞠陶,他的后世子孙便以鞠作为自己的姓。
391、须Xū:须姓源自风姓,是太昊伏羲氏的后代,春秋时期有风姓国叫须句国,该国的国民则称须句氏,后来改为须氏。
392、丰Fēng:春秋时期,郑穆公的儿子丰,在郑僖公时任大夫,他的孙子便以其名“丰”作为姓,而称为丰施、丰卷,后来他们的子孙也随之姓丰。
393、巢Cháo:尧为帝时,有大臣巢父常居于山中,以树为巢,故称有巢氏。禹帝时曾封有巢氏之后建立巢国(今安徽境内)。在夏、商、周三代,巢国世代为诸侯国,春秋时期,楚国灭掉巢国,巢国后代公族便以原国名作为姓。
394、关Guān:夏朝时,夏桀是一个荒淫的暴君,有个叫关龙逢的贤臣曾去劝谏他,结果被处死,关龙逢的后代便姓关。
395、蒯Kuǎi:商朝时有蒯国(在今天河南省洛阳市一带),其国人后来以国名作为姓。
396、相Xiàng:夏朝有一个帝王叫相,他的后裔支庶子孙,有的就以祖上的名字作为姓。
397、查Zhā:查姓出自姜姓,是炎帝后裔。
398、後Hòu:後姓出自太昊氏,是上古东夷部族首领太昊的孙子後照的后代。
399、荆Jīng:西周初年,荆君有庶出子孙则以原国号作为姓。
400、红Hóng:红姓出自熊姓。
401、游Yóu: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之子名偃,字子游,他的孙子以祖父的字作为姓。
402、竺Zhú:汉代,有枞阳人竹晏改“竹”为“竺”,其后世子孙即沿用竺姓。
403、权Quán:商武帝武丁的后人被封于权地(今湖北境内),其后代以国为姓。
404、逯Lù:秦国公族大夫有人受封于逯邑(今陕西境内),其后世子孙以地位姓。
405、盖Gě:春秋时期公族大夫受封于盖邑(今山东沂水县西北),后代子孙就以地位姓。
406、益Yì:伯益是秦国的始祖,其支庶子孙中有人以祖上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
407、桓Huán:源于上古,黄帝时有大臣桓常,他是桓姓的始祖。
408、公Gōng:出自姬姓。
409、万俟Mò qí:东晋时,鲜卑族的万俟部落随拓跋氏其部落族人以“万俟”为姓。
410、司马Sī mǎ:相传帝少昊始设司马一职,掌管军政。
411、上官Shàng guān:春秋时期,楚庄王幼子名子兰,担任上官大夫。子兰的子孙便以地名命姓。
412、欧阳ōu yáng:蹄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面,被称为欧阳亭侯,他的支庶子孙以封地命姓。
413、夏侯Xià hóu:杞简公的弟弟被称为夏侯,他的子孙于是以“夏侯”为姓。
414、诸葛Zhū gě:商朝时,伯夷的后裔。
415、闻人Wén rén:春秋时少正卯声誉高被称做“闻人”。他的支庶子孙有的便以“闻人”为姓。
416、东方Dōng fāng:伏羲氏创八卦,八卦以东方为尊,其后代支庶子孙便以东方为姓。
417、赫连Hè lián:是西汉时匈奴族的姓,始祖为匈奴右贤王刘去卑。
418、皇甫Huáng fǔ: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他的孙子以祖父之字为姓。
419、尉迟Yù chí:为鲜卑族姓。
420、公羊Gōng yáng:春秋时鲁国人公孙羊孺颇有才华,他的支庶子孙以祖上名字中的两个字命姓,形成公羊姓。公羊姓今已融入公姓。
421、澹台Tán tái:春秋时期,孔子有个弟子名叫澹台灭明,字子羽。
422、公冶Gōng yě:春秋时鲁国季氏有族人叫季冶,字公冶,他的子孙便以公冶为姓。
423、宗政Gōng yě:也作“宗正”。宗正是秦汉时期的官名,专管皇帝亲属的有关事宜,自秦始皇时开始设置。汉朝时。高祖刘邦有个本家亲戚担任宗正这一官职,后改姓为宗正。
424、濮阳Pú yáng:濮阳为地名,在今河南濮阳县,当地人有以地名为姓的,称为濮阳氏。
425、淳于Chún yú:春秋时期有淳于国,淳于国的人后来称为淳于氏。
426、单于Chán yú:历史上匈奴族的最高首领称为“单于”,他们的后代中有以“单于”为姓的。
427、太叔Tài shū:春秋时,卫文公有儿子名叫太叔仪,他的后代就是太叔氏。
428、申屠Shēn tú:为上古舜帝的后代。
429、公孙Gōng sūn:周朝国君一般立正妻所生的长子为太子,其他儿子就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被称为公孙。有公孙的后代就以公孙为自己的姓。
430、仲孙Zhōng sūn:出自姬姓。
431、轩辕Xuān yuán:相传黄帝号轩辕氏,他的后代中有以轩辕为姓的。
432、令狐Líng hú:魏颗被晋君别封于令狐,“以邑为氏”而姓的令狐。
433、钟离Zhōng lí:源出于嬴姓。
434、宇文Yǔ wén:鲜卑族有个部落首领自称“字文氏”。
435、长孙Zhǎng sūn:北魏建立后,拓跋硅认为大伯沙莫雄的大儿子嵩是曾祖父的长孙,就赐嵩为“长孙”氏。嵩的后代也就一直以长孙为自己的姓。
436、慕容Mù róng:三国时期,鲜卑族首领莫护跋在棘城以北建立国家,其后代以国为姓。
437、鲜于Xiān yú:源出子姓。
438、闾丘Lǘ qiū:春秋时齐国有大夫名叫闾丘婴,他的后代称为闾丘氏。
439、司徒Sī tú:先秦设司徒这一官职。有的司徒后代就把官职作为自己的姓,称为司徒氏。
440、司空Sī kōng: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以官职名为姓。
441、佟Tóng:源于妫姓,出自夏王朝末期太史终古的后代。
442、第五Dì wǔ:源于妫姓,出自汉高祖刘邦强迁原战国时期齐国的田氏公族时封的编序,属帝王赐姓。
443、言Yán:出自春秋时言偃之后,以祖名为姓。
444、福Fú:出自春秋时齐国大夫福子丹之后,以祖名为姓。
来源:微信公众号“诗评万象”
编辑:苗苗、姜雯婷(实习)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千文九一七 嵇
嵇 jī:左右结构,左收右展。
左部“禾”斜势抗肩,不要写宽。首撇起笔落笔向右,然后转锋向左撇出,勿长;横画起笔左探,大抗肩,略呈俯势,稍重,右边要收敛;竖笔下撇腹下面起笔,向下从横画右部穿过,略左斜,中间稍细,下面稍长,劲挺有力,收笔起小钩;撇笔在横竖交叉出起笔,靠竖笔稍多一些,注意角度,收笔不可超出横画起笔的垂直线;点笔在撇竖分离处的右侧起笔,从竖笔中引出,勿长。
右部上展下收,上下紧凑。上面“尤”取斜势,稍宽:横画注意起笔位置,抗肩要大,略呈仰势,收笔稍圆;撇笔高起,注意行笔的角度、弯度和轻重,以及从横画穿过的位置,做到长而不失力度;竖弯钩虚接起笔,注意与撇笔的距离,然后向左下方弯行,勿重,拐弯要活,拐弯后稍给力写横,稍呈弧形,到位后向右上方挑笔,要内圆外方;点笔高扬,不要写重。下面“山”要上靠,不要写大:中竖在上面笔画的空档间起笔,向下略轻,勿长;竖折露锋入笔,与上面横画的左侧基本对齐,竖身勿重,略右斜,到位后笔锋向左稍带,然后顿笔写横,稍抗肩,略呈俯势,过中竖后右边略长;最后短竖起笔稍高,稍重,稍左斜,收笔挡住横画。
说文解字
临习参考
隋 · 智永 · 真草千字文
唐 · 欧阳询 · 千字文
宋 · 赵构 · 养生论卷
元 · 赵孟頫 · 六体千字文
现代 · 田蕴章 · 千字文
根据人口普查成果统计表,专门查对了各户统计表16万多张,加上查阅县公安局户政科的身份证档案,得出现有姓氏450个。另外,查考历代方志、人名辞典、各种档案、统计资料,查出昔有今无的姓氏120多个。1994年,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了邱常松20万字的专著《宁都姓氏人口综观》。该书将现有450个姓氏和人口分布统计到村委会,并运用家谱资料对一百多个客家姓氏的来龙去脉作了较细致的探究。这是宁都有史以来第一本较翔实的姓氏人口著作。
姓氏按人口分类:
李59013人、曾49699人、黄41212人、陈34788人、廖33038人、温29951人、刘29574人、谢24379人、赖23507人、郭22592人、张21898人、何17154人、罗14584人、肖14111人、胡13972人、宋13722人、杨12645人、邓12631人、邱10849人、王9801人、彭9767人、崔6555人、.6231人、吴5631人、宁3972人、黎3903人、。丁3778人、严3667人、林3222人、钟3061人、郑3006人、孙3003人、邹2892人、潘2891人、熊2811人、徐2661人、袁2495人、魏2280人、柯2237人、管2204人、曹2118人、揭2104人、周2070人、符2059人、蔡2042人、傅2015人、叶1957人、余1893人、饶1800人、龚1771人、万1563人、许1501人、朱.1484.人、伍1431人、谭1418人、赵1407人、上官1400人、冯1394人、苏1341人、雷1325人、欧阳1323人、连1272人、江 1269人、孔1101人、姜1025人、鄢1001人。
马、毛、方、尹、甘、古、 艾、包、白、过、华、伊、汤、阮、杜、巫、辛、汪、沈、沙、 应、幸、范、武、易、项、封、俞、侯、段、姚、聂、夏、凌、 涂、唐、高、梅、谌、梁、康、章、董、蒋、蒙、葛、程、鲁、童、游、蓝、詹、阙、戴。
刁、于、仇、文、龙、左、 石、田、申、乐、邝、兰、皮、尧、匡、吉、吕、危、乔、邬、 全、任、池、祁、阳、纪、邵、陆、莓、明、尚、金、庞、官、 宗、孟、查、柳、洪、施、祝、骆、胥、贺、敖、桂、顾、贾、 柴、晏、殷、翁、钱、席、陶、盛、戚、阎、辜、韩、喻、嵇、 稂、释、舒、湛、简、僧、缪、樊、颜、薛。
卜、力、了、上、义、习、戈、区、韦、尤、元、丰、天、中、牛、仓、仉、心、斗、平、冉、由、史、占、代、付、印、丛、立、尼、司、司徒、毕、邢、百、成、老、有、西、曲、师、年、向、米、优、衣、农、亦、兴、庄、闭、齐、关、庆、羊、安、观、寻、志、励、来、声、杏、芳、花、吾、运、轩、坚、旷、时、狄、利、犹、季、作、但、佟、伴、佘、闵、闰、况、萄、灶、谷、良、序、邰、驴、杰、表、松、软、若、茅、英、苑、欧、固、忠、卓、图、岳、竺、依、牧、委、油、学、宓、宜、泮、房、拍、单、居、屈、练、驼、珍、南、郝、栋、柏、相、荣、带、威、贵、哑、思、科、保、修、禹、胜、郗、音、美、总、宫、宪、将、闻、祖、院、秦、竣、校、哲、耿、恭、莫、党、畔、圆、奚、倪、宾、家、衷、诸、悟、桑、副、梦、检、赦、球、常、笪、祭、悠、犁、梨、彩、淋、麻、密、商、逯、隋、隆、绪、堪、堡、琴、落、敬、超、景、焦、道、渴、湖、寒、强、靳、甄、蒿、蓉、楼、路、解、鲍、廉、谬、满、新、模、嫩、裴、漆、察、瘦、滕、德、潜、潭、懂、霍、操、翰、儒、穆、鞠、藏、濮、瞿。
还有“身份证底卡档案”中的:见、世、玉、东、边、仝、对、伟、仲、牟、均、声、迟、玖、郎、矿、降、炉、政、诗、树、荷、费、超、屠、庾、期、渣、鹰。
昔有今无姓氏124个:乜、习、广、卫、弓、云、五、仆、 风、从、乌、水、予、卞、矛、司马、帅、壮、吁、达、行、 诉、汗、巩、考、老、西门、光、夙、束、甫、岑、怀、沃、闲、贡、麦、劳、希、我、冷、君、岩、旺、国、鱼、庚、空、隶、其、直、苗、苦、郁、京、线、哉、茹、故、荆、咪、娄、染、津、洛、闯、桥、桃、逐、晓、容、悦、姬、雪、重、冠、络、桓、班、晁、留、焉、诸葛、堵、曼、逻、盖、颇、鹿、斜、渠、惠、裘、戢、芮、遇、鸿、淮、宿、续、绿、博、覃、晨、番、虞、窦、雒、僮、漂、慕、臧、阚、端、翟、冀、攀、囊、粘合、囊吉、札忽儿。
三、按照客家民系形成的四个共同要素为标志,根据宁都各姓迁徙源流历史,并对照宁化石壁和梅州的客家姓氏研究资料,宁都大约有130多个姓氏属于客家。这些姓包括了上述百人以上的120个姓和百人以下的刁、左、石、吕、邬、池、官、柳、洪、翁、韩、缪、薛等。而今客家姓人口达68.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8%。这些姓氏,唐宋徙入的“老客”繁衍的人口达48万多人,约占全县人口的’70%。明清徙人的“新客”(主要来自广东、福建客家聚居地)衍传人口约2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8%。还有大约2%的人口是不属客家人,其中有清咸丰、同治间太平军与清军多次鏖战宁都,留下了参战士卒,还有抗战时期和1949年之后因避乱、经商、做手艺和随军南下、工作调动迁入的。
宁都县自明代嘉靖起设上三乡、下三乡。上三乡地势较高,属山区,下三乡丘陵盆地,水陆交通便利。相对来说,上三乡是避乱安居的“乐土”,下三乡是兵家争夺的多事之地,故客家先民南迁多择居上三乡,这也体现了“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在如今五千人以上的24个客家大姓中,有18个姓(李曾陈廖温刘谢赖罗肖胡杨邓邱王彭卢吴)是先聚居上三乡生息繁衍的。因此,上三乡可谓是宁都及赣南客家形成的早期聚居地。
客家民系的主体是中原南迁汉人,从现有姓氏的族谱和迁入的始祖茔墓考证,宁都客家主要姓氏基本上是唐宋时期迁入的,今万人以上的只有赖姓是于晋代迁入的,宋姓是明成化时迁入的。现在学术界有人提出:客家先民不是中原移民,其主体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古百越族的后裔。纵观宁都的客家姓氏人口状况,此一论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赣州市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劲峰先生在《赣南宁都县洛口乡古夏村的民俗文化》①中,对古夏李姓的配偶姓氏作了翔实的调查,这对客家民系主体问题是颇有说服力的。古夏李姓始祖为唐代西平王李晟,世居陕西高陵。唐末之乱,六世叔信南迁抚州赤南门。五代初年,七世德辅避战乱,游教虔化古夏漕顿,开族衍传至今43代,6000多人。刘劲峰先生根据族谱对一世李德辅至二十一世的婚姻配偶作了详细排列,计479个婚配,姻亲对象涉及58姓,基本上是古夏村周围的客家人氏,区域范围不超过15公里。其中可能有少数民族或土著人氏,但为数是极少的。不过,从宁都的历史来看,古代为扬州域,依次属吴越楚,先秦时是古越人生息之地。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建县,到唐代前期,大约经历了四百年的时间,这期间,有文字记载的只有赖姓是西晋时从河南颍川迁入肖田桴源村的汉人。那么,一个建县于三国时的县级域地,唐代之前,还有哪些姓氏在此居住过?原先的土著以后又移居何地?查考了许多资料也无结果。有的学者认为,形成客家民系的主体是西晋以后中原南迁汉人,西晋之前,纵使有中原汉人迁入赣闽粤地区,为数也不可能多。而且到目前为止,仍未在族谱中记载现在客家的直接始祖是秦汉时迁来的中原汉人。至于唐代之前的南迁汉人是否被古百越族同化,尚无根据。古今中外都存在民族民系之间的同化与融合,且有一定的规律,那就是多数同化少数,先进融合落后。华东师大客研中心王东副主任在《论客家民系形成之我见》说:“秦汉以前,闽、粤、赣三省均是'百越’的居住地。秦汉统一全国后,先后在这些省区设郡县统治,汉人也随之陆续迁入,与'越人杂处’。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发展,到了隋唐时期,'百越,一词始不见于史籍。这一事实说明,最晚至隋唐之时,'百越,之大部分已为汉人所同化,其中也有一部分迁徙到南方或西南的边远地区。”①据史载,闽粤赣三省隋唐时居住着畲、瑶、壮、黎等少数民族,而在三省边区则主要是畲、瑶族,故称为“畲瑶之地”。但查考赣南的姓氏人口资料,畲族(主要是雷、蓝二姓),其族谱记载基本上于明、清代陆续从福建、广东迁入的,至今人数并不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赣南18个县、市畲族共5391人,瑶族仅351人,只占全区总人口的0.8%。宁都县畲族共1882人,均是于1987年经县政府批准恢复为畲族的(瑶族为零),仅占全县总人口的0.28%,大部分聚居在下三乡。雷姓在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有1300多人,是县内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族姓。雷姓人数较多的是田埠乡,有402人,'是明嘉靖间从宁化桃源池迁入的;其次是固村镇,有338人,是清康熙间从宁化水西庙前迁入的。蓝姓在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有700多人,是少数民族中人数居第二位的族姓,人数较多的竹笮乡,有147人,是明万历间从宁化石壁经瑞金转徙来的;长胜镇,有140人,是清乾隆间从上杭永地迁入的。现在这两个姓的语言、衣着、生产、生活习俗均与当地“新客”各姓相同。
第二节 宁都客家姓氏源流轨迹
从许多古墓和大量谱牒中,收集到各姓的源流历史及播迁轨迹,现将宁都客家姓氏的迁徙来龙去脉摘录如下:
李:陇西郡。据琳池大四郎墓碑及《宁都陇西李氏九修族谱》载,基祖大四郎公,号子鱼,先世熙煦避世乱,由中原南徙抚州赤南门,子鱼敕封御史大夫,于唐朝后期从抚州赤南门迁宁都清泰乡琳池定居,已传40多代。长子孟威后裔第十三世海郎迁石上湖圳口。次子孟烈于唐末移居东山坝。《古下仕登伯彬隆侃房谱》载,德辅(生于北宋乾德二年甲子岁)从抚州赤南门游教虔宁,遂成家焉,为古下始祖。其后四世孙兴公析居县衙后孝友坊(现名李家巷)。《东龙李氏翊俊翁墓》载,子鱼公后裔由琳池徙石城半迳,传至翊俊翁于北宋乾德五年从半迳迁田埠东龙开基。《新田李氏十二修族谱》载,十五郎于北宋天圣丙寅年从吉州砂罗缸谷村迁新田定居。宁都李氏人口为全县之冠,1991年有5.9万多人,遍布各乡、镇、村。俗称“无李不成村”。据福建、广东李氏族谱载,后裔于宋代迁往汀州、宁化、永定、武平、始兴、连平、平远、大埔、兴宁、蕉岭、南雄等地。
曾:东鲁、鲁国、武城郡。《宁都城南曾氏十二修族谱》载,巫公为曾氏鲁国、东鲁郡远始祖,世居山东,至十九世据公避王莽乱南迁豫章,复徙永丰睦陂。四十三世虹公于唐天宝间从乐安云盖乡徙宁都镐源即东韶,为鲁国族基祖。四十三世蟾公于唐天宝间从永丰睦陂徙宁都衙前西街,四十九世泰公于北宋元丰八年任宁都县令,遂居,为宁都曾氏东鲁族基祖。《宁都城东武城曾氏仲廉祖二十修族谱》载,原公为南宋景定五年进士,于咸淳初授宁都县令人籍,为宁都曾氏武城族始祖。曾氏人口居全县第二位,已达4.9万多人。后裔于北宋迁往宁化石壁、汀州、揭阳、兴宁、平远、增城、泉州、广州、韶州、福州、香港、台湾等地。
黄:江夏郡。《江夏璜山十二修族谱》载,先辈南北朝由光州迁邵武和平乡。峭山讳实,宋登祥符元年进士,任江夏太守,娶三妻生二十一子。第十八子诚公始居石城河麓。八十五世日光居河麓,子二:宣举、定举。日耀,分居虔化(宁都)城北,生子三:贡举、良举、善举,贡举居城北,良举于南宋建炎年间迁居九塘,善举徙居田坑。据璜山日辉公墓碑载:日辉于北宋宣和年问由河麓迁山灌,复徙璜山,生子三:时举、唐举、原举。时举居璜山;唐举于南宋绍熙五年徙赖村印山(今名永山),后分居水西、东塘;原举幼年出继黄柏塘母舅曾氏。《田溪黄氏九修族谱》载,陆倡于唐元和年间从福建邵武迁黄石乡田坑,这是宁都县黄姓迁入最早的。还有一支是迁入较晚的,《高虔黄氏七修族谱》载,晓明于明正统年间由建宁高岭徙小布高田定居。宁都黄姓为第三大姓,人口4.1万多。后裔于明代迁往瑞金、于都、兴国、广东和台湾等定居。
陈:颍川郡。《同口陈氏七修族谱》载,汝南陈氏唐开元陈旺良迹匡庐,遂定居义门(在九江德安县车轿乡)。三八祖名显.官授两淮制置,子习颜为临川县尹,继调虔化县令,北宋仁宗随’’居雕峰(今名钓峰)。据双溪陈氏始祖钦公墓碑载:五世钦由雕峰迁居东山坝双溪,二十一世希进名勉登明永乐丙戌进士,官至都察院长官左都御史。三八祖第十七世智发元明间由双溪迁同口定居,后裔谷英、谷荣两房分别为腰田、同口房。《西关陈fj∈五修族谱》载,吾宗出义门,宁都西关之世祖五桂,字略,官至礼部尚书,生子五,二日朴美,三日朴夫,其后分迁宁都各乡,人口3.4万多。宁化《客家魂》载,“河婆风土志”:南宋间,陈氏至宁都、石城入福建宁化,经上杭人广东,迁揭阳。后迁往龙岩、汀州、梅州、平远、兴宁、大埔、香港、台湾等地。
廖:清河、太原、武威郡。《宁都璜溪中坝清河廖氏族谱》载,远世子璋西晋时以武*****封镇国将军,居洛阳,为中原著姓。后代迁浙江处州松阳,据黄泥排崇德公墓碑载:七十九世崇德唐贞观庚子任虔化(即宁都)令,遂家于虔,五代后唐同光二年立籍肖田黄泥排,七传至銮公任武昌太守,肇基璜陂中坝。《璜溪下坝廖氏族谱》载,崇德嫡传兰阶、兰芝、兰德三子,分任武威、清河、太原太守,由系分三郡。兰德至四传二子:昌盛、昌隆,唐德宗时兄弟封工部、户部尚书。由此可见,廖氏古代可谓英才辈出,人文蔚起。《平溪清河廖氏族谱》载,崇一祖于北宋嘉桔时由肖田迁东山坝坪田建村。《王田营廖氏七修族谱》载,子金、子西于宋淳熙年间由肖田迁石上王田营定居。《早禾田廖氏五修族谱》载,兴宗于明成化年间从安福迁居对坊下珠,全县人口3.3万多。梅州《客家姓氏渊源》、长汀《客家风情》、《宁化客家研究》中记载,四十一郎于宋代避乱迁汀州、宁化石壁,遂迁往莆田、安溪、五华、泉州、陆丰、增城、建宁、清流、嘉应州、沙县、长乐、程乡、顺昌、兴宁、大埔、龙川、南靖、香港、台湾等地。
温:太原郡。乾隆《宁都县志》:“县令,温俐,浙江永嘉人。”这是宁都温姓始祖。据温氏俐公墓碑、《宁都太原温氏族谱》载,俐祖原籍永嘉(今温州),唐开元癸丑虔化令,遂居万斛里万田村(今刘坑乡背村),相传43代。生四子:长子如璋,后裔迁田埠奖溪;次子(二房)如圭于唐天宝甲午年徙雩都赖村虎井。三房如玉后裔十一世八郎徙大富村(竹笮乡)。四房如金裔孙真祖于唐天复间由县城迁居田头璜坊,人丁蕃衍盛旺。现有2.9万多人。长汀《客家风情》及梅州《客家姓氏渊源》载,温讳J、石城温铜宝后裔于唐末迁宁化石壁及平和、兴宁、大埔、莆田、五华、陆丰、泉州、建宁、梅州、长乐、南靖、香港、台湾等地。
刘:彭城郡。据马迹刘宗臣公墓碑及《宁都彭城刘氏族谱》载,宗臣祖,讳韶,唐贞元丙子岁诰封银青光禄大夫。赐虔州判事,复诏入朝,敕号宗臣,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司农兼侍讲大学士,后解组游金精胜地,旋至安福乡,见山水环秀,遂留居马迹营立户,奉赐王礼癸葬,号日铁墓。宁都及邻县刘氏基本上为宗臣后裔,全县有2.9万多人。《石城客家姓氏》载,刘宗臣后裔讳潮名大三,官任汀州上杭县令,子孙分居闽、粤、台等地。刘姓是客家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族姓之一。
谢:东山郡。五胡乱华,申伯三十六世衡公由河南迁居浙江绍兴会稽,始为会稽郡。其孙谢安,隐居东山(在绍兴东),后官至宰相,后裔尊为东山郡祖。《珍溪东山谢氏十修族谱》载,十一居士于唐贞元间从抚州迁虔化安福乡,小郎于唐元和间从抚州赤栏门迁蔡江双溪,幼四郎迁青塘枣岭下,韩稠(会稽派二十一世)于唐文宗时迁洛口罗坊,邦衡(生于元至正丙申)迁洛口谢坊,三十二世思颜(生于宋绍熙三年)为珍溪(王尔)即今黄陂杨依,谱载为始祖(先世从抚州迁兴国),至今已传二十四代。《琚溪东山谢氏八修族谱》载,韩福(会稽派二十一世)于唐文宗时迁安福里,二十七世元龙登宋景定壬戍特科状元及第,谱载为琚溪即今黄陂朱源始祖,二世三秀才居十九都谢源、九郎居黄陂层源,八世回郎迁本邑县城西关。现有人口2.4万多。据台湾《百家姓考》载:《崇正同人系谱》中记载,宋末景炎年间,宁都谢新,随文天祥勤王收复梅州,任令尉,其长子天右定居梅州福乡,成为谢姓在南方的开基始祖。
赖:松阳郡。据桴源忠诚公墓碑及《松阳赖氏重修族谱》载,西晋“永嘉之乱”,赖*****行之子赖忠诚从浙江处州迁高山丛林的肖田桴源,是宁都有文字可查的最早南迁中原汉民。其玄孙光公由桴源官任浙江松阳,遇公为江东太守,赖姓始改松阳郡。硕公字仲方,官任太常少卿,于东晋末又避乱辞官归隐桴源。南朝元嘉初因遭水患,仲方漂流至雪竹坪(今梅江镇)定居。这是宁都县城最早的开基姓氏,距今1500多年(《宁都直隶州志》有记载)。元嘉末,本鼎翁从雪竹坪移居竹笮新街。《雩邑大溪赖氏四修族谱》载,自耀于唐贞观十三年从雪竹坪迁赖村羊子岭营。宁都赖姓是客家氏系中具有代表性之一。人口今有2.3万多。据长汀《客家风情》、梅州《客家姓氏渊源》载:唐末避乱,赖得由从宁都迁长汀,后分居上杭古田、清流、宁化、永定、连城及广东大埔、梅州、兴宁、连平。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深圳“大鹏所城”中的清代一品振武将军赖恩爵府第(由道光皇帝亲笔御书“将军第”),此赖氏一门五将军的先祖就是雪竹坪的赖仲方,其后裔于明代徙上杭,辗转长乐、陆丰、紫金县,清乾隆间定居深圳大亚湾畔大鹏(今属龙岗区),子孙徙海内外。
郭:汾阳郡。据璜村廷瑞公墓碑及《汾阳璜村郭氏族谱》载,北宋初,河南开封郭氏徙永丰石马层坑,绍定间廷瑞由层坑徙居宁都璜村(今属黄石乡)。全县有2.2万多人,大部分居住在黄石乡。后裔于南宋迁往宁化、清流、潮州、蕉岭、台湾等地。
邱:河南郡。姜子牙*****封山东营丘,三子穆公裔以地得姓丘。后徙河南洛阳,成为望族。清雍正时,为尊孔,诏令加B改为邱。据灵村文仲公、温氏太婆墓碑及《宁都灵溪邱氏大宗祠宗谱》载,二居士后裔崇公于唐乾封二年,由河南迁虔州,其孙文仲于唐开元间定居宁都灵溪(今洛口乡灵村),生四子:齐、鲁、晋、楚,子孙蕃衍,散居江南数省百余县及海外,衍传子孙百余万人。成为客家著姓之一,赣闽粤台各地族谱均有详载。另一支据《象牙湾邱氏五修族谱》载,西竹公于明万历间由永丰古县迁宁都黄石观,再徙对坊象牙湾。这一支虽不是文仲裔系,但同属二居士后裔。宁都邱姓是客家民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族姓之一,今全县有万余人。唐代之后播迁邵武、建宁、石壁、上杭、梅县、兴宁、蕉岭、大埔、饶平、莆田、韶安、永定及湖南、四川、广西、浙江、台湾、湖北、安徽等省,远徙海外。
张:清河郡。《宁都清河大洲塘张氏族谱》载,唐初由韶州迁吴县。鼻祖公直原居姑苏吴县张家巷,登宋嘉定进士,丁丑任虔化县令,《宁都直隶州志》“秩官志”有载。二世罗、安、智、慧,安迁宁化石壁,慧居雩都银坑。四世兴泰于元大德已亥年徙居黄石大洲塘,现宁都有2.1万多人。
何:庐江郡。据青溪何氏始祖循辙公墓碑及《雩邑庐江清溪何氏族谱》载,系出庐州。循辙于唐末由广东嘉应州兴宁迁兴国何家段,再复徙清溪,即今宁都青塘镇,成为当地著姓,全县有1.7万人,青塘占75.6%。
罗:豫章郡。《江西罗氏大成谱》载,罗族出豫章西山祖。黄巢作乱,仪贞致仕隐吉,因家吉丰,长子景新,唐昭宗时徙宁都州,历数十年,又迁闽省汀州府宁化石壁立业。据前门始祖权公墓碑及《豫章富溪前门罗氏族谱》,权公手北宋熙宁间从永丰水东徙宁都富溪(今东山坝大布)定居,现宁都有1.4万多人。宁化《客家魂》、长汀《客家风情》、梅州《客家姓氏渊源》等均记载,罗景新后裔于北宋之后散居石壁、宁化、长汀、兴宁、大埔、揭阳、长乐、万县、梅县、丰县、蕉岭、深圳。在深圳龙岗区罗瑞合村,有一座清嘉庆间建的客家大围屋“鹤湖新居”(建筑面积达14530平方米),曾聚居罗氏一千余人。据“新居简介”,罗小九公(生于南宋景定二年),从宁都迁宁化,遂徙广东兴宁,乾隆二十三年瑞凤公从兴宁移居龙岗马祖头立业,始建“鹤湖新居”,其子孙蕃衍,遍及海内外。据1997年“梅州罗氏族谱编委会”编纂启事:唐末,盐铁史仪真公昭宗时为翰林学士,因避黄巢乱,迁虔化县。数十年后,再迁福建宁化石壁,南宋末,蒙古入侵,由闽入粤,分居梅州各地。
胡:安定郡。《宁都安定胡氏族谱》载,陈郎于唐晚期避黄巢之乱,由中原徙永丰藤田,遂迁宁都小布,继分居山堂、呖霁、蔡江等地,时称东派、西派。人口有1.4万。据长汀《客家风情》载,万九郎后裔于南宋迁宁化、汀州、上杭、兴宁、龙川、五华等地。
宋:京兆郡。据赖溪才备公墓碑及《赖溪宋氏族谱》载,才备(文高)于明成化元年携五子由庐陵樟溪徙居赖村,第四子忠公遂迁广东。500多年来,赖村宋姓人口发展到万余人,是县内冬丁蕃衍最旺的一个姓。另一支是湛田的宋姓,《宁都三品事梅衡公墓碑》载,唐天宝元年梅衡由河南开封徙湛田,今聚居1200多人。
肖:兰陵郡。《兰陵肖三一公九修族谱》载,晋咸和问,避逆贼乱,济阴太守裔公孙百余人徙豫章建昌。据肖坊继龙公墓碑载,继龙(北宋太平兴国三年生),由乐安山湾徙居肖田肖坊。今全县有1.4万多人,聚居赖村、田埠、肖田、会同等地。南宋之后迁汀州、宁化、兴宁、南雄等县。
杨:弘农郡。据芒东坑杨氏始祖七郎公墓碑及《宁都弘农杨氏首届大成族谱》载,原居山东,先祖南唐时因钱塘乱遂家吉水中鹄,后转徙乐安招携杨家洲,七郎于北宋末迁宁都县北部芒东坑,宗周于宋绍兴十六年迁东韶,良祯于宋端平二年迁城东,郁公次子重二避金人之乱,于宋绍熙元年迁城南,千八郎于元至元间迁居彩溪(即斫柴岗),千六郎于南宋末迁桃枝。今宁都杨氏有1.2万多人。明末清初分徙宁化、平和、揭阳、大埔、仁化等地。
崔:博陵、清河郡。据阳都营底朴斋公墓碑及《博陵白鹿江崔氏族谱》载,崔氏原居河北,朴斋于唐会昌间经石城迁白鹿江营底(今宁都黄石阳都村)定居。南宋力辞右丞相的抗金名将、工部侍郎崔与之系营底人。宁都崔氏6500多人,黄石占一半。
彭:淮阳、陇西郡。《淮阳彭氏十四修族谱》载,宁都彭氏始自邗公子赞公因五季之乱,从江苏迁永丰沙溪再徙宁都廖源(今蔡江山梨迳),赞子瑁从廖源迁城北,其后迁雩都、赣县、兴宁。明前期,郁峰迁同口开基建祠。在县城亦有北祠、西祠之分。今全县有近万人。宋代迁宁化、兴宁等地。
邓:南阳、宣城郡。《宁都城南南阳邓氏族谱》载,原化从河南新野徙抚州赤栏,裔孙迪哲迁乐安招携,肆与于宋乾德元年从招携迁虔化毕家塘,其后裔分徙县城西门、南门和瑞金、宁化、清流等地。另外,上三乡邓氏是南宋——明代从乐安严塘徙入(大部分属新邓,即南唐后主李煜第八弟邓王之后)。T--乡邓氏I余毕家塘之外,大多是明代从石城、瑞金、宁化等县徙居的(老邓)。今全县有1.2万多人。
孙:富春郡。据马架坑东平侯孙讳J墓碑及《宁都城南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载,始祖俐(音chum蝉),原籍河南陈留,唐中和四年因黄巢之乱,领兵进驻虔化县,*****封百将东平侯,遂定居。裔孙以公侯伯子男编立五房,名贤辈出,著名者有被誉为“孙氏五贤”的孙长孺、孙立节、孙勰、孙励、孙登龙。伯房支孙移居长汀河田,辗转徙往广东紫金、增城、翠亨。31年中山大学罗香林教授撰《国父家世源流考》,对孙氏迁粤历史作了翔实考证。1986年1 1月省政府拨专款在宁都马架坑原址修复“祖先东平侯孙谛J墓”。全县现有3000多人。宁都孙姓是客家民系中具代表性的族姓之一。据长汀《客家风情》、台湾《百家姓考》、宁化《客家魂》、广东《香山县左步头孙氏源流考》记载,宋、明代孙讳J后裔迁居长汀、永安、紫金、增城、兴宁、中山、蕉岭、五华、花县及赣南和海外等地。
卢:范阳郡。据麻田卢氏始祖宗泰公墓碑及《宁都麻田卢氏族谱》载,唐开元癸丑宗泰偕三子公明、公达、公显因安禄山造反由幽州(河北范阳)经湖南桃源抵虔化县洛口清音里韶坊,公明居南岭、公达居麻田、公显居下沽(后裔迁南康唐江)。四世允立,讳卓,生子九,长光睦任御史中丞,次光稠任百胜军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升太尉封开国侯,梁太祖封汝舟王。后裔于五代之后迁赣州、南康、上犹、南丰、永丰、上杭、永定、宁化、嘉应州、莆田、兴宁、潮州、始兴、南靖、龙川、漳州、从化等地。据长汀《客家风情》、梅州《客家姓氏渊源》载,卢宗泰后裔处信自虔化迁居宁化石壁(宋嘉定十二年举人),其曾孙千四郎又自石壁迁梅县田背村开基。宁都卢姓有6000多人。
黎:京兆郡。《江西通志稿》载,唐宝历二年,黎度以孝廉任虔化令,遂留居清泰乡东韶村。宁化《客家风情》、《梅州黎氏族谱》载,黎侨子日献,梁大将军,加封太尉。献生达,唐镇国将军。度,即侨十二世孙,举孝廉,授江西虔化县令,以官为家,在东韶立籍。后裔于唐末宋初避乱迁宁化石壁,继而徙居各地有:汀州、上杭、梅州(程乡)、五华、平远、西阳、蕉岭、丰顺、揭阳、大埔、陆丰、海丰、惠阳、兴宁、梅县及江西长宁、寻乌、安远、会昌等地。全县今有近4000人。
郑:荥阳郡。据蔚背岭状元及第郑獬墓碑及《宁都郑氏三修族谱》载,西晋因“怀帝变”郑鹰从山东莱州迁豫章西山,其后迁宜黄候坑、石城南桥岭。玉付于唐大中九年由南桥岭迁宁都西关,为宁都始祖。五世义郎于五代后汉商居湖北安陆。七世讳獬,字毅夫,宋皇{;占五年高中状元及第。八世三郎(宣义)宋元祜问领全家返徙宁都,并扶三代灵梓归葬宁都蔚背岭“美人献花”形,据此,獬应定为宁都籍,亦为赣南第一个状元。北宋天圣间清之徙竹笮郑屋定居。明景泰后期德仁移居会同桃枝。宁都现有3000多人。
丁:济阳郡。据皂角丁氏一世祖济公墓碑及《济阳宁都丁氏九修大乘宗谱》载,宁都一世巨济公,名雕,以武略迁任昭信将军,守虔州,唐咸亨年因剿虔化县密石寨土寇,遂卜居清泰乡光化里皂角树下,即今宁都员布。宣义于宋景炎二年徙居琳池田营。三世元弼于唐开元徙宁都州西门,北宋后迁梅州、潮州、建宁、湖广安乡、宜黄、贵阳、云南、赣州等地。(T~/L修族谱》载,孟春于顺治从瑞金黄安迁长胜丁屋。另一支也先于元至元从山东昌邑迁刘坑三百排。全县今有3700多人。
古:新安郡。《新安兴邑古氏七修族谱》载,鼻祖二十五庑君本河东人,唐中任洪州通判,子七府君(生于唐元和二年)任虔化令,遂居。全规(生于唐光化二年)移居固厚。宋代后迁江夏、惠州、程乡、长宁、大埔、增城、潮州、梅县、香港等地。
王:太原郡。《太原龙门王氏十修谱》载,天文、天保兄弟俩于后唐年间从吉水东罗仕明里徙钓峰上下排定居,德光于南宋庆元年间从东罗迁小布富江坪。《宁都平阳六修族谱》载,在位于明嘉靖从乐安太湖坪徙居对坊上干。《影树王氏六修族谱》载,应麟、应明于嘉靖从宁化迁刘坑王石坑。《太原王氏至荣公家谱》载,大绵从宁化凤凰山徙居固村王坊,已传十八代。《城西王氏十一修族谱》载,文广从明万历从福建迁对坊松树下。宁都全县有王姓近万人。宁化《客家魂》中的“宁化淮土王氏族谱”载,玄郎后裔于南宋迁往宁化及漳州、广东等地。
管:平昌郡。据带源管氏大连公墓碑及《平昌管氏首基公十三修族谱》载,始祖石码公(生于唐武德戊寅岁),第十二世大连从浙江龙泉县徙肖田带源开族,一度成为望族,后逐渐外迁。全县有2000多人。据宁化《客家魂》载,北宋之后迁宁化水茜张坊村及闽粤等地。
戴:谯国郡。据坪湖岭戴天赋墓碑及《谯国宁都戴氏十二修宗谱》载,天赋于唐末从金陵赴任虔化令,遂定居肖田坪湖岭。其后裔徙居戴坊(今名对坊)。南宋迁外省石壁、漳浦、南安、蕉岭、大埔、始兴等地。
朱:沛国郡。《沛国朱氏六修族谱》载,原籍河南,一郎于唐乾元二年从抚州赤栏门徙龙口坝(今洛口),六一郎(生于唐元和已丑年)移居会同兔子寮。盛吾从福建黄柏源徙黄陂观音排,已传十四代。宋代迁往建宁、宁化、浦城、永安、长汀等地。
蒙:安定郡。据蒙坊唐始祖富一公墓碑及《蒙氏三修族谱》载,富一于唐贞观五年从山东东蒙山迁虔化县,世仁遂由虔化女冠(今在老嵊场村),继迁赖村陂田,三徙蒙坊。至今已1300多年,现仅百余人,是县内发展最缓慢的一个姓氏。后裔迁往广信、玉山、于都盘古山、泰和、永丰、瑞金等地。
谭:齐郡。《雩都澄溪谭氏族谱》载,寅郎于唐元和年间从抚州徙石上斫柴岗,文公于北宋仁宗徙雩都澄江,志英再徙赖村大岭背廖排,已传二十代。东韶高岭谭氏从乐安招溪迁居,已二十一代。
宁:齐郡。《宁氏六修族谱》载,原居山东,显凝于唐开元从建宁县宁家源徙小布梨树排。福郎于明嘉靖从上杭迁固村腊树窝。世俦于明嘉靖从建宁徙固村老屋坑。念三于明永乐从建宁迁固厚梨园下。全县有近4000人。
钟:颍川郡。据湖兴钟氏天庆公墓碑及《湖兴钟氏八修族谱》载,钟氏原籍河南,后因王莽作乱,散逸四方。天庆于南宋绍兴间因避痢疾从石城小松徙田埠湖溪(今湖坑)。《钟氏贵和堂四修族谱》载,永玉于明隆庆迁刘坑雪竹。县内今有2800多人。
魏:钜鹿郡。《宁都魏氏思荣初修房谱》载,魏氏因避乱自山东南迁,祥卿于宋末从广昌株溪徙居宁都县城,已传二十五代。“宁都三魏”即叔子、伯子、季子为祥卿第十三世。必怀于清雍正从县城迁黄陂中雷坑。
包:上党郡。据吊岭包济渠墓碑及《南丰包氏七修族谱》载,庐州合肥籍包氏于宋祥符间徙居南城,济渠于南宋绍定间从南丰河田迁肖田吊岭。
曹:谯国郡。《宁都东关曹氏七修族谱》载,肇宽于元中季自乐安荆山初居宁都北门桥背,长子九郎徙对坊土地垄(曹屋),次子十郎徙长胜鸭婆塘。
康:京兆郡。《京兆宁都康氏八修宗谱》载,贵瑞于南宋咸淳间从乐安山砀徙黄陂草陂。
毛:西河郡。《毛氏三修族谱》载,伯生(生于宋咸平)从永丰建布徙小布坪上。继文于明代从宁化中沙迁长胜山塘尾。已二十二代。《宁化客家研究》载,毛槐于明正统七年由宁都东山坝迁宁化禾口。
叶:南阳郡。据文坊叶华泰墓碑及《宁都南阳叶氏九修族 谱》载,南宋高宗时虔州刺史叶华泰(程公)慕金精胜景山翠水 秀,叹日此沃壤,遂携子居焉。文福于元至元间从广东迁会同复 徙刘坑文坊定居。宗裕于清乾隆从永丰迁居长胜柳水塘。《安远官溪叶氏重修族谱》载,焯富于清顺治从安远小陂迁对坊罗石 下。明代之后遂迁清流等地。
艾:天水郡。《艾氏五修谱》载,国太于北宋从抚州东乡徙青塘艾屋坝定居,已传三十三代。湛田钓鱼湾艾氏从抚州德里寨迁入,已十三代。《雩阳古溪艾氏六修谱》载,立奇从雩都古溪迁赖村邮村坪,已十四代。
赵:天水郡。《城南赵氏八、九修族谱》载,伯珍于南宋末从宁波迁宁都县城,志坚于明建文四年移居田埠金坑。
揭:豫章郡。《豫章揭氏十修族谱》载,子元于南宋景定年间从广东潮州徙宁都县城。万仪于明嘉靖从福建宁化迁固村下小 坑。明代从建宁徙会同桐树坪,已传二十代。
池:西平郡。《宁化治平池氏族谱》载,裕郎自河南经浙江迁居虔化西门鹅鸭塘,宋开禧元年继迁宁化,《梅州池氏宗谱》载,揭阳、大埔、饶平、梅州等地池氏皆来自宁化石壁。
鲁:扶风郡。据武溪鲁和斋墓碑及《宁都武里鲁氏九修族谱》载,遗志公原籍浙江金华,明初任虔化县正堂,遂落户县城。和斋(明弘治元年十月生)分居田埠武里。
袁:汝南郡。《宁都汝南袁氏七修族谱》载,新田于北宋建隆二年从乐安迁长胜上布。绍弥于南宋绍定从乐安八都迁固村程 地。伯荣于明初从永丰鹿岗迁田头樟布。
雷:冯翊郡。《兴国明春公雷氏四修族谱》载,帝锡于元至 元间从福建宁化县迁对坊上焦。《宁化雷氏家谱》载,世珍于明嘉靖从宁化桃源池迁仁义乡上团香村(今田埠龙下)。《冯翊雷氏重修族谱》载,祥公于清康熙从宁化水西庙前迁固村杨梅树下。雷姓于1987年经县政府批准恢复为畲族,今有1325人,主要分布在田埠、固村、对坊、黄陂等乡。
蓝:汝南、东莞郡。《蓝氏五届联修通谱》载,志瑚于明万历由宁化石壁经长汀、瑞金智乡徙宁都钓洲曲尺坪(竹笮新街蓝屋)。新怀于清乾隆间从上杭永地迁长胜大岭背。蓝姓于1987年经县政府批准为畲族,今有721人,分布在竹笮、大沽、长胜等乡。
左:济阳郡。《宁都丘田左氏重修族谱》载,复华于北宋乾兴间从瑞金岗面徙对坊杨屋排。
符:琅琊、京兆郡。《举林、横田、池富符氏合修族谱》载,原籍河南,北宋初彦卿迁广昌,良仲于南宋初从广昌横田迁石上池富(今名池布)已居住800多年,传26代。
姜:天水郡。《天水姜氏十一修族谱》载,汉代姜维世居天水,后徙抚州赤栏门。少二郎自北宋景韦占间从永丰君溪随父千九郎迁洛口姜坊立基。伯伦于北宋嘉{右五年迁黄陂坪溪开基。
杜:京兆、南阳郡。《杜氏重修族谱》载,平俊于明正德从石城小松迁田埠里背坑。杜氏英置公墓碑载,清顺治间英置从福建徙蔡江桐木坑。
冯:始平郡。《始平冯氏三修族谱》载,宗万于明正德迁固村杉毛。《宁兴雩永冯氏初族谱》载,龙福(生于康熙已巳年)从兴国高坑迁大沽内横龙,已十二代。天极从邵武迁大沽丘坊,已传十九代。《冯氏七修族谱》载,庭郎从福建坑子宝迁黄陂大田,已二十四代。
游:广平郡。《游氏六修族谱》载,茂彩从建宁迁固厚江子上,已十一代。《梅水游氏九修族谱》载,正松于明崇祯间从广昌头陂迁田头中心段。会同陂头游氏从福建迁居,已九代。《福建游氏十修族谱》载,本信于清雍正间从厦门迁黄陂高家地。
许:高阳郡。《石城潭溪许氏八修族谱》载,智谋于清康熙从石城桐江迁田埠老虎胆,贤作从桐江迁湛田桐子坑,代。世樟从石城峰山迁长胜大排底,已十七代。《高阳许氏重修族谱》载,滕坊从上坑迁大沽北坑。
周:荣州、汝南郡。《兴邑荣州周氏重修族谱》载,周氏原居河南,唐代南迁。和厚于清康熙从兴国迁固厚小洋文。北宋从吉水迁会同下村,已三十三代。《库溪周氏十修族谱》载,天禄于明万历从乐安库溪迁大沽曲坑。传义从雩都银坑迁东韶下石油,已九代。黄陂深坑周姓于光绪间从兴国迁入。
谌:豫章郡。《宁都城东谌氏初修族谱》载,聚珍于清康熙从宁化迁田埠官齐坑。《谌氏七修族谱》载,大盛于顺治间从长汀迁黄陂段心。
熊:江陵郡。《江陵熊氏七修族谱》载,纯吾于明成化从石城塘上徙小布徐会。《宁化安远祠熊氏重修族谱》载,润野于明崇祯从宁化安远迁固村坳背。《绥安均口熊氏九修族谱》载,尚辕于清康熙间从建宁均口迁黄陂横垄背。《江陵熊氏上百昌五修族谱》载,居所于明正德间从石城上百昌迁钓峰罗坑。
潘:荥阳郡。《石城羊谷潘氏五修族谱》载,潘氏世居河南荥阳,四五公于南宋绍定从永丰迁长胜。学资于清康熙从石城木马斜迁固村首段。斯恒于清康熙间从福建河田迁固村老禾。
林:西河郡。《雩瑞林氏六修族谱》载,继州于明万历间从广东平远大柘迁赖村石前。显清于清初从建宁其村迁小布山下。《宁都西河林氏九修族谱》载,先余于明嘉靖从福建莆田迁高坑闪庄。文聚于明天启间从广东迁青塘山尾。元代从广东平远迁对
涂:豫章郡。《宜黄南山涂氏重修谱》载,银相于明天启从宜黄徙肖田观门前。《南昌涂氏五修族谱》载,善信于万历从福建涂坑迁黄陂龟庄。。
徐:东海郡。《东海徐氏九修族谱》载,徐氏为山东东海望族,为避秦始皇因徐福行为遭迫害报复,徐福弟徐该潜居洪州。仁清从广昌大堵迁洛口古山,已传十三代。真世于明成化从广昌大堵迁钓峰竹口。必良于明正德年间从福建龙湾迁固厚凤凰。《阳都徐氏四修族谱》载,盛魁于明天启从建宁迁蜀田。据长汀《客家风情·客家姓氏渊源》:宋末元初,一郎避乱由宁都迁宁化、上杭;二郎迁连城、永定,后裔迁惠州、揭阳;三五郎迁梅州,念五郎迁五华,万七郎迁博罗,徐云迁蕉岭。徐氏遍及广东梅江、东江一带。
夏:会稽郡。《长家山夏氏族谱》载,祥化从福建板山迁大沽赤谷嵊,已十三代。《宁都夏氏四修族谱》载,警祥于明永乐从建宁胜交山迁固村檀香山。《兴国夏氏重修族谱》载,继山从兴国里西塘迁大沽罕虎脑,已八代。善卿因明末兵变从建宁上查迁大沽曾家地。
应:汝南郡。《阴都坑应氏族谱》载,世良从永丰上固迁大沽横坑,已十二代。《汝南应氏八修族谱》载,尚群于明嘉靖从福建恩家柯迁小布布头。
段:京兆郡。《宁都段氏三修族谱》载,山西京兆段氏克明于宋代徙吉水,遂迁闽龙岩,含信于清康熙间至宁都贸易而定居。《段氏田新九修族谱》载,显讫于明万历从南丰石咀田新迁蔡江中池。
余:新安、下邳郡。《广邑尖峰余氏六修族谱》载,大礼于清乾隆年间从广昌尖峰迁大沽霞布。重如从宁化迁固村小砾,已二十代。伍锡从宁化迁田埠花树下,已十四代。
马:扶风郡。《马氏重修族谱》载,盛崇于明崇祯间从宁化 迁固村老禾村背坑。兴元于明末清初从建宁迁大沽游屋,已十六 代。《黎丰马氏七修族谱》载,世顺于清康熙间从宁化迁钓峰狮形排。
甘:长安、渤海郡。《渤海甘家隘甘氏六修川谱》载,永坚于明隆庆间从南丰甘家隘迁黄陂中迳。德值从永丰竹山下迁大沽沙木帐,已十二代。小沽上村甘姓从福建迁居,已十二代。《丹阳南丰甘氏族谱》载,文胜于明万历从南丰甘家隘迁刘坑雪竹。
饶:平阳郡。《历山饶氏六修族谱》载,逊先于明永乐问从建宁历山迁黄陂菜子垄。大养于清康熙庚子年从历山迁长胜油屋。玉祖从建昌迁固厚九砾。
邹:范阳郡。《范阳邹氏九修族谱》载,世忠于清康熙间从丰城迁黄陂塘源。《宁都邹氏五修族谱》载,集茂于明洪武从乐安鹏湖迁固村丘田。
辛:陇西郡。《辛氏重修族谱》载,石峰于明万历从广昌新安迁安福谢陂。
龚:武陵郡。《龚氏罗溪六修族谱》载,对山于明嘉靖从建宁迁蔡江坦子坑。《龚氏十一修族谱》载,寿义于清康熙从乐安下坨迁对坊河背。
吴:延陵郡。《延陵吴氏九修族谱》载,正权于明嘉靖从兴国南坑迁蔡江伏元。《阮令小布吴氏二修房谱》载,新川于清康熙间从兴国江口坑尾迁小布螺蛳排。《广东东圆吴氏重修族谱》载,家太于乾隆间从石城烟坊迁大沽人形排。《宁都吴氏七修族谱》载,华彬于明崇祯从乐安迁固村赞口。轮三从宁化迁固村禾仓背,已十一代。纶经从南丰冷斗窝迁固村墙背,已十三代。国桂于康熙间从宜黄杭英迁固厚安角排。全县今有5600多人。
范:高平郡。《高平范氏重修族谱》载,少直于明万历从福建上杭迁刘坑上枝坊,子茂从宁化迁固村土伦排,已十九代。兰英从永丰石榴坑迁黄陂砾子下。
伍:安定郡。《安定伍氏重修族谱》载,文重于明成化从宁化迁刘坑赖坑。《安定福建伍氏三修族谱》载,子胜于明天启从宁化伍家坊迁长胜龙窝底。田埠牛牯岽伍氏从石城高车迁入,已十一代。
伊:陈留郡。《绿水伊氏九修族谱》载,明天启间家财从福建迁刘坑赖源,远有从石城横江迁固村田背,已十代。远进从宁化迁固村园坑,已十七代。
唐:晋阳郡。《建宁唐氏族谱》载,如胜于明崇祯从建宁通溪迁田埠罗家斜。《鲁国唐氏重修族谱》载,有卿于明崇祯从广昌塘坊迁黄陂枧田。
过:高平郡。《高平过氏八修族谱》载,良吉于明弘治间从新城迁固厚东坑。兴邦于清顺治从南丰汉口迁田埠龙吉坑,后裔分居长胜果子园。
高:渤海郡。《渤海宁都东关高氏四修族谱》载,尔财于明天启从建宁迁固厚里屋,蔚牙于雍正间迁固厚老洋坑。
鄢:范阳、太原郡。《梅江鄢氏六修族谱》载,朝达从乐安云盖乡上舍迁宁都仁义乡马头(今属田埠乡)已传二十一代,英杰从上舍迁宁都清泰乡四都上坪(今属东韶乡芒冬坑村)。长胜通天鄢大三先辈由闽会同东坑迁入,于明崇祯间遂转徙通天定居。
阙:下邳郡。《阙氏三孟公族谱》载,继池于明洪武从峡原五金岭迁固厚铁树坳。
董:陇西、济阴郡。《董氏重修族谱》载,彬初于明天启从福建郡武迁固厚段上。据《宁都直隶州志》载,明成化五年探花及第董越,官至南京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其子董天锡,明弘治九年进士,累官南京太理寺卿。董氏乃田头王坊人,后居县城董屋巷,迄今后裔徙居何地待考。《永宁董氏重修族谱》载,太纬于雍正间从枯桐坝迁青塘北风洞。明正统年间董姓从乐安云盖流坊迁洛口金竹上庵。
柯:济阳郡。《宁都下西关柯氏七修族谱》载,绍峰于明嘉靖从建宁三都隘迁长胜塘尾。《济阳柯氏七修族谱》载,思潭从三都隘笔架地迁固厚东排,已十三代。《何氏元寿公墓碑》载,元寿于清乾隆间从福建迁兴继迁会同松山背。
侯:上谷郡。《宜黄侯氏九修宗谱》载,就习于清康熙间从宜黄侯坊迁固厚下湖田。
梅:汝南郡。《建宁梅氏重修家谱》载,上寿从建宁白沙塘迁固厚大坑(生于明万历戊午)。
詹:河间郡。《詹氏三修族谱》载,文富于清康熙间从瑞金九堡迁固厚珊瑚岭。有仁从广昌茶林窠迁洛口老虎段,已八代。
湛:豫章郡。《宁化湛氏重修族谱》载,华庭于清雍正间从宁化桂花迁田头樟坑。
欧阳:渤海郡。《欧阳氏十四修族谱》载,叔行从崇仁欧阳坊迁长胜枫树岭,已二十代。《渤海宁都半迳欧阳三修族谱》载,南乔(生于明正德壬申年)从宁化清流迁长胜半迳定居。
江:济阳郡。《宁都七修族谱》载,而美于明正统从宁化迁长胜水南。广昌罗家地江姓于清代迁湛田东家排。国宪从兴国江口迁青塘大坝,已十一代。
上官:天水郡。《宁都上官氏四修族谱》载,文崇于明万历十二年从宁化泉上里迁平阳乡五十四都上门(即固村上曼),庭近于明天启二年从瑞金瑞林寨迁长胜新安。天彩于清顺治间从汀州迁固厚庵背垄。
童:雁门郡。《雁门童氏五修族谱》载,童姓早期居中原,因金兵犯境,南宋初避祸逃闽、粤,敬如(生于明天启丙寅年) 从兴宁围志坝迁长胜竹马寮。
万:扶风郡。《宁都怀德涟溪万氏七修族谱》载,文绍于明成化从福建迁固村白泉排。《抚乐万坊十修大成谱》载,大伦从乐安万坊迁东韶坑头及钓峰、小布,已二十一代。迹三从乐安下坊迁员布谢坊,已十二代。德祥从永丰迁小布田罗砾,已二十二代。
巫:平阳郡。《巫氏十一修族谱》载,志班于明崇祯间从宁化昆岗迁固村上杨梅坪。千四郎从广东大埔迁固村九田,已十一代。子祥从宁化坤江迁长胜跃子排,已十代。宜潜于清康熙间从广东程坊迁固村上黄。
俞:河间郡。《俞氏五修族谱》载,万英从上杭桃源坑迁固村新屋里,已十七代。
苏:武*****郡。《竹山下武*****苏氏三修族谱》载,新豪从福建焦坑迁黄陂樟坊,已十六代。《阳都苏氏九修族谱》载,始祖百二郎系苏东坡后裔,宋末由永丰苏家巷迁宁都东关,已十七代。二世依德居长汀任知县。
连:上党郡。《连公捷翁墓碑》载,公捷从宁化案湖迁田埠寨下,已二十代。子昌从福建山潭坪下迁固村坳子上,已十一代。
吕:河东郡。《吕氏重修族谱》载,联魁于清康熙间从兴国燕子窝迁洛口三砾其。
沈:吴兴郡。《吴兴沈氏五修族谱》载,先世居上杭沈家坊,《连城吴兴沈氏族谱》载,宋末湖州吴兴沈氏隐居清流丰山,复迁连城,明崇祯年问,仲仁、道仁因避乱迁居宁都。十三郎于宋嘉定十年由兴国三寮迁宁都会同里迎坑。
傅:清河郡。《宁都衙背傅氏初修族谱》载,少一郎官居中书舍人,后避寇居宁化招贤里。应培于明万历从福建白沙岭迁对坊凤排。瑞州从宁化迁刘坑湖底,已传十代。
章:河间郡。《章氏重修族谱》载,先祖发源河间,后迁闽南安,再迁浦城,转徙抚州栅栏门。三十一世福星(殁于明万历间),从乐安与兄福明徙湛田平步岭。
孔:东鲁郡。《宁都孔氏十一修族谱》载,宋高宗初传从开封迁临川,复徙建宁。贞通于明弘治从建宁西源迁宁都县城,遂复徙会同朱庄塘背岭。
蔡:济阳郡。《宁瑞济阳蔡氏十二修族谱》载,五代时九承事浚济由长安调任虔州教授,后迁居石城,迁葬虔化松上里。后裔恭公次子襄公迁闽仙游,宋天顺八年登进士第,官至端明殿大学士。襄公之子旬公迁居虔化北郭蔡。
项:辽西郡。《雩邑项氏十一修谱》载,项孔明于南宋从湖南迁吉水带源,再徙龙泉县,继迁宁都县田头南龙,又从田头迁雩都西坑。项一忠(生于明嘉靖戊戌年)从雩都汾坑(西坑)转徙宁都葛藤坳,项自采于清初定居对坊丘田。
严:天水郡。《天水严氏十三修族谱》载,天明于唐景云年间从浙江桐庐县徙洛口厚田。《对坊严氏五修族谱》载,严安与弟严卯于明万历间从广东长宁中和(今寻乌晨光乡)迁宁都平阳乡刘屋增高山(今属对坊乡)定居丘田。龙邦于清初从石城河斜迁居对坊上坪山。
尹:天水郡。《尹氏赣东南联修谱》载,尹明于元至正迁居固村下河。
柳:河东郡。《河东郡柳氏族谱》载,柳益信于明朝万历间因迁居固村湖坊。
白:南阳郡。《南阳郡白氏族谱》载,自从(生于二十六年)从石城桐坪下砾随母迁入田埠金钱坝。
封:渤海郡。《渤海封氏八修族谱》载,封原佑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因做手艺迁长胜街上。
武:太原郡。《太原武氏六修族谱》载,武大盛于元至正十七年因做手艺从乐安迁长胜街上定居。
聂:河东郡。《河东聂氏宗谱》载,友伟于十八年随母迁赖村新民。
姚:吴兴郡。《吴兴姚氏源充世系》:姚应逵于清康熙甲午年因经商从广东梅州迁入对坊王坑。
乐:南阳郡。《南阳乐氏族谱》载,乐国庆于清雍正元年因经商迁居赖村乡邮村。
程:安定郡。《安定程氏续修族谱》载,庭刚于清乾隆间随母改嫁从宁化迁入黄陂高圳。
翁:盐官郡。《翁氏八、九联修族谱》载,翁显俊于清道光二十九年迁居黄陂乡大湖。
凌:河间郡。《河间凌氏家谱》载,启祥于清康熙庚申年迁居黄陂鹅公。
沙:汝南郡。《宁都沙氏四修族谱》载,伯祥于元泰定三年从钱塘江因官职迁调定居刘坑七里。
易:太原郡。易德荣于1928年因战乱迁居黄陂乡龟庄村。
太史公·司马迁言:禹为姒姓,其後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襃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今之姓氏,均以封国为代称其家族姓氏,繁衍生息之今。古有三族九亲之事。三族九亲通俗之言:指父族、母族、妻族。
一·嵇姓历史起源
嵇姓夏后氏的一支族系:嵇姓出自姒姓,姒姓源出姬姓。黄帝姬姓。黄帝之子昌意,昌意之子帝颛顼.高阳,高阳之子鲧,鲧之子禹,禹之子启,启之子中康,中康之子相,相之子少康,少康之庶子,庶子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后二十余世,至于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相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其后裔称会稽氏,遂以稽为姓。
二·解:
吴越春秋:禹周行天下,还归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封有功,爵有德,崩而葬焉。至少康,恐禹迹宗庙祭祀之绝,乃封其庶子於越,号曰无馀。
舆地志:越侯传国三十馀叶,历殷至周敬王时,有越侯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春秋贬为子,号为於越。
子——爵位。《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爵。
三·嵇姓始祖
①.夏书: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②.越书:越王句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後二十馀世,至於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允常卒,子句践立,是为越王。
扩:越与楚同祖
楚书: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
四·会稽
会稽,古邑名,今绍兴之别名,故古越国地,禹周行天下,还归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故名会稽。禹会诸侯之后病故而葬于此地,为纪念禹之功绩,诸侯更茅山名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禹之曾孙庶子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建都于此,是为越国。
五·稽姓始祖地
稽姓准确来说应发源于今浙江绍兴之地,即古会稽,稽姓发源于此。然稽姓发源于“安徽宿州”是不正确的,故应分清前后历史事件,及地域行政区划。
六·稽氏图腾(简体嵇字即繁体稽字)
稽氏图腾释义
【释义】稽,上古之茅山。帝禹会诸侯于此,封有功之臣,赐爵有德之人,故此诸侯为纪念帝禹神圣之德,将茅山为稽山。稽字的分解解释应为:龙指天子,天子即帝,帝即圣人,圣人班诏宣旨封功赐爵之意。
七·稽姓得姓始祖:夏后帝少康之“庶子”
八·郡望:会稽郡、河南郡、谯郡
秦始皇二十五年置,治所在吴县。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上海市,浙江天台山、大盘山、仙霞岭以北及皖南一角。西汉时南扩至浙江、福建全省。东汉永建四年徙治山阴县。东汉末属扬州。南朝宋属东扬州。齐属扬州,梁复属东扬州。隋开皇九年废。大业三年复置。唐武德四年改为越州,天宝元年复改会稽郡。辖境缩小至相当今浙江浦阳江、甬江、曹娥江流域。乾元元年复改为越州。
前会稽郡府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后会稽郡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
九·堂号:忠穆堂
宋朝百家姓排序为:三百位余,当今百家姓排序为:三百六十六位,当今家曲人口约十万九千人。
十·家曲祖谱:现存十部
十一·稽姓历史人物
①.嵇康
三国魏谯郡铚人,字叔夜。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迁徙。妻魏长乐亭主,为曹操曾孙女。齐王芳正始间,迁郎中,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与阮籍等交游,为竹林七贤之一。崇尚老庄,声言“非汤武而薄周孔”,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拒绝山涛推荐,自谓不堪做官。精音律,善鼓琴。友人吕安被诬,康为之辩,遭钟会构陷,为司马昭所杀。善文,工诗,风格清峻。有《嵇康集》(鲁迅辑本)。
②.嵇绍
西晋谯郡铚县人,字延祖。嵇康子。山涛以“父子罪不相及”荐于武帝,征为秘书丞。迁给事黄门侍郎,封弋阳子。赵王伦执政,署为侍中。河间王顒、成都王颖讨长沙王乂,绍率众拒之。乂败,废为庶人。后复位。惠帝永安元年,东海王越挟惠帝攻邺。颖将石超破之于荡阴,获惠帝。绍以身捍帝,中流矢死,血溅帝衣。后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浣。”谥忠穆。
③.嵇含
西晋谯郡铚县人,字君道。嵇绍从子。好学能属文。家居巩县亳丘,自号亳丘子。楚王玮辟为掾。举秀才。除郎中。齐王同辟为征西将军。同被杀,暴尸三日,莫敢收葬。含与同故吏荀闿、李述请葬,论者称之。后奔襄阳,依镇南将军刘弘,弘待以上宾之礼。表为广州刺史。含素与弘司马郭劢有隙,为劢掩杀。谥简。有《南方草木状》,为我国现存最早植物学文献之一。
④.嵇拔
南北朝纥奚氏,世为部帅。父附魏,娶什翼犍女,生拔。拔娶华阴公主,生敬。位至尚书令,封任城公。明元帝以华阴公主有拥立功,超授敬大司马、大将军,封长乐王。
⑤.嵇颖
宋朝应天府宋城人,字公实。嵇適子。仁宗天圣五年进士。授蔡州团练判官。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尚书兵部员外郎等职。皇祐二年,召入为翰林学士,未及拜而卒。谨厚笃学,有操守。张尧封尝从学文,后尧封女入禁中,甚被宠幸,求编次其父稿,并请为序,颖置之不理。
⑥.嵇璜
清朝江苏无锡人,字尚佐,一字黼廷,晚号拙修。嵇曾筠子。雍正八年进士。少时从父视察河工,熟悉情况。乾隆间历南河、东河河道总督。四十六年,观察河情,谓必改归山东入海,请乘决河之势,挽全河北之流,时不能用。晚年加太子太保,为上书房总师傅。卒谥文恭。
⑦.嵇承志
清朝江苏江宁人。大学士嵇璜之子。举人。历官长芦盐运使,河东河道总督,大理寺少卿。乾隆、嘉庆中,先后参加海河、永定河、黄河封丘衡家楼等治理工程。后升任顺天府尹。
⑧.嵇璜
清朝江苏无锡人,字尚佐。河道总督嵇曾筠之子。雍正进士,历官左佥都御史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乾隆十八年始参与河工,先后任南河副总河、河东河道总督。屡上疏论治理河、运,主张裁弯取直,移远为近,浚浅变深。建议黄河北流复山东故道。每巡视河工,皆身先属吏,不避艰险,多次亲督工程,颇得乾隆帝重用。乾隆五十九年七月卒。谥文恭。
⑨.嵇元夫
明朝浙江吴兴人,字长卿。少以官宦子弟,放纵不羁,偶失规,为乡里仇家所中,坐法,下狱。得释,乃深自濯励,勤学苦读。善诗,有《白鹤园集》。
⑩.嵇曾筠
清朝江苏无锡人,字松友,号礼斋。嵇永仁子。康熙四十五年进士。雍正间署河南巡抚,迁兵部侍郎,督筑黄河中牟决口。以条上河工机宜,授河南副总河,升任河道总督。善用引河杀险之法。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仍督河道。乾隆初,授浙江巡抚,旋改总督。在海宁筑尖咀坝,又修乐清海堤。卒谥文敏。晚年刻意为诗。有《防河奏议》、《师善堂集》。
此文由作者通过史籍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