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双子座

王姓的始祖是谁(王姓第一位先祖)

时间:2024-01-01 06:20:50 作者:追梦抓梦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青未了•王占魁专栏114」王姓由来与始祖

【青未了•王占魁专栏114】王姓由来与始祖

文/王占魁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主要标志。其中,按姓氏人口多寡排序而言,全国范围内,李、王、刘、陈排在前列。就王姓来说,位列第二。那么,王姓的朋友们,您知道王姓的始祖是谁吗?其发源地又在哪里呢?又有哪些杰出代表人物?

首先,王氏作为华夏主要姓氏之一,至2014年。王姓人数达9500万人,仅次于李姓,为全国第二。在中国古代史上,存在着王姓起源于姬姓、子姓、妫姓等三个观点。但一般认为,起源于人文始祖黄帝的姬姓较多。另外,早在2500年前,周灵王之子太子晋(又称王子晋或姬晋),因犯颜直谏,被废为平民。但其子宗敬,仍在朝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周王族后代,便称为“王家”,于是这支族人遂以王为姓氏。

其次,姫晋因被奉为王氏之祖,后世多称其为王子乔或王乔。值得注意的是,姬晋这位王姓之祖,博学多才,才华横溢,尤精音律,并创造了一套玉笙独奏乐谱,且演奏的惟妙惟肖,传遍天下诸候。从王姓的地缘之根来说,其活动区域多在伊水与洛水之畔,安居于当时的东周国都附近,即今日的河南洛阳,当地至今还有太子晋墓葬及国都遗址。

另外,在王姓的历史演变中,有琅琊、太原、开闽、三槐等四大分支,即天下王氏,主要起源于上述四个地区,且以琅琊和太原王氏的影响为最大。其中琅琊王氏,奠基于西汉时期的琅琊临沂(即今山东临沂市),鼎盛于魏晋时期。史载:从东汉至明清的1700多年间,琅琊王氏培养出以王吉、王导、王羲之、王元吉、王安石为代表的35个宰相,36个皇后,36位驸马,186名文人雅士。

还有,王氏族人,在华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名人贤达,络绎不绝,略举几例:东周列国时期的王诩(号称鬼谷子)学贯古今,通天彻地,诸子百家,无所不精,弟子中的孙膑、苏秦、张仪、商鞅,皆叱咤风云的旷世奇才。盛唐时期,王姓多诗人,如:王翰、王之涣、王维、王昌龄等,最为著名。宋元时期的王喆,号重阳真人,创立全真教,手下七位高徒,号称全真七子,皆文武兼备,功在当代,名垂后世。至明代有心学大师王守仁(自号阳明子),龙场悟道,脱胎换骨,不仅开宗立派,而且统兵御敌,平定叛乱,建功立业。

(王占魁据历史资料整理)

作者简介: 王占魁,1945年生山东省曹县,1969年入伍,1971年入党,历任政治部干事、营教导员、政工科长等职。转业菏泽检察院后,历任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和高级检察。自幼酷爱文学,先后在省以上报刋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两千篇,二十八篇获各种级别奖励,被六家省以上报刊聘为记者、特约记者和特约通讯员,被国家人事部收入《当代中国人才库》,被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教育委员会收入《中华骄子.专业人才卷》,被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被多家诗词刊物聘为特约诗人和古诗词顾问等职。

编辑:马学民

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你姓王吗?你知道王姓的始祖是谁吗?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其中,按照人口数量,就全国范围内,李、王、张、刘、陈是前五大姓氏。其中,就王姓来说,为全国第一大姓氏。那么,对于王姓的朋友们,你们知道王姓的始祖是谁吗?王姓的发源地在哪里呢?

首先,王姓,中华姓氏之一,截至2019年初,王姓人口数量达到1.015亿,超过李姓,为全国第一大姓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针对王姓的起源,存在起源姬姓、起源自子姓、起源自妫姓等观点。当然,从认同度上来说,一般认为王姓起源自黄帝的姬姓。早在2500多年前的周朝时期,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或者姬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由此,姬晋因被奉为王氏始祖,所以后世又称他为太子晋、王子乔或王乔。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姬晋这位王姓得姓始祖,才华横溢,喜音律,吹玉笙,游于伊水和洛水之间。博学多识,对音律造诣颇深,创造了一套吹笙独奏乐谱,并能演奏的惟妙惟肖,传遍诸侯。针对王姓的起源来说,王姓地缘之根则在太子晋(姬晋)当年生活的东周国都或其附近,亦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市一带,当地至今还有太子晋墓葬及其当年居住的国都遗址。

太子晋又称王子晋、王子乔,或者叫王乔。下面我们来讲讲这位太子晋。

在谷、洛二水泛滥的前一年,即公元前551年,当时的诸侯国鲁国诞生了一个伟大的人物,这就是孔子。后世的杜甫用“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诗句来赞美孔子的诞生。这位儒学的创始人,在他长大之后,有一次批阅诗书,当批到《逸周书·太子晋》篇时,投笔叹道:“惜夫,杀吾君也”。那意思是:太子晋如果不被灵王所废,那么他将是我孔子时代的东周帝王呀。

在太子晋之后过了两百多年,诗人兼政治家屈原被楚怀王放逐到汨罗江。这时,他在《远游》中写道:“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这句话的意思是,轩辕黄帝的道德标准太高了,我攀登不上;那么我将跟随王乔,一起到天国幻境中去畅游嬉戏。

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在政时积极辅佐楚怀王变法图强,由此与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遭到上官大夫等人的嫉恨,在谗言中,屈原被疏远而两次流放。在屈原第二次流放时期,秦将白起攻破郢都,楚国破灭,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楚。

王乔就是太子晋。屈原为什么要跟随太子晋去畅游嬉戏呢?很明显,他的被逐与太子晋的被废,有着命运上的相同感。太子晋追求的是道德理想,在两百多年后的屈原看来,这个人就是道德、正义的化身,所以,他才要跟随王子乔而去。

大概从这篇《远游》之后,人们开始神化太子晋,以致演绎出“王子登仙”的传说。太子晋喜欢吹笙,声音酷似凤凰鸣唱,游历于伊、洛之间,仙人浮丘生将他带往嵩山修炼。三十余年之后,一个名叫桓良的人遇见太子晋,太子晋对他说:“请你转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与我在缑氏山相会。”到了那一天,太子晋乘坐白鹤出现在缑氏山之颠,可望而不可及。几天之后,太子晋挥手与世人作别,升天而去。

神话虽然荒诞不经,但传递的是后世人对一个历史人物的崇敬。一代女皇武则天在嵩山封禅时,曾封太子晋为“升仙太子”,并为他单独立庙。多年之后,她再次来到嵩山,立制了御书《升仙太子碑》。据说,现在河南偃师县缑氏山上仍有别名仙君观的升仙太子庙。

升仙太子碑碑高7米,上宽1.58米,下宽1.73米。盘龙首,龟趺。唐武周圣历二年(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从东都洛阳去登封封禅,途中留宿缑山,游览刚竣工的升仙太子庙,撰写此碑文。碑文记述周灵王太子晋(字子乔)升仙故事,以此附自身。

到了盛唐,漫游天下的李白信手写下了“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的诗句。这完全是一种脱胎于神话传说的诗歌意境,不过,对于那位远古的忧郁王子来说,盛唐气象和豪放李白赋予了他一种全新的明丽浪漫的色调。当灰暗的原色洗去,太子晋的后裔就会光鲜明艳。

在唐代这个恢弘大气的时代,王子乔成仙的传说成为浪漫主义色彩挥发最好载体和路径,不仅有各种艺术品与之有关,还有亲手立制的升仙太子碑,诗仙李白的豪吟,也有宋之问脍炙人口的《相和歌辞·王子乔》:王子乔,爱神仙,七月七日上宾天。白虎摇瑟凤吹笙,乘骑云气吸日精。吸日精,长不归,遗庙今在而人非。空望山头草,草露湿君衣。

太子晋有亲子吗?

在太子晋死后的第四年,其父周灵王去世,灵王次子姬贵即位,这就是周景王。周景王任用太子晋的嗣子宗敬担任“司徒”的官职。但宗敬感于当时战乱频仍,王政失坠,决定毅然引退,避乱隐居“平阳”。因是周王室后裔,时人称其为“王家”,从此就“以王为氏”了。

但历来有人怀疑,太子晋是否有亲生儿子?

持怀疑论者的观点是:第一,太子晋早逝,不太可能有儿子;第二,从他患的病“色赤白,火色”来看,这是一种肾衰竭的病,几乎不可能生得下儿子;第三,宗敬是其“嗣子”,嗣子是指无子者以近祠兄弟或他人之子为嗣,称“嗣子”,可见,宗敬并非太子晋的亲生子。

而持肯定态度的一方则认为太子晋有子,理由是:第一,古人多早婚,太子晋在十七岁前完全可以有子;类似的例子,远的不说,清朝顺治帝二十四岁身亡,但那时他的儿子玄烨、即康熙已经有八岁,可见顺治在其十六岁时既已得子。第二,包括《王氏通谱》在内的大多数王氏宗谱称宗敬是太子晋的亲子。第三,即使有部分家谱说宗敬是太子晋的嗣子,那也不影响其有后;虽然亲子与嗣子的血缘有区别,但在世系传承关系中有相同的资格,就算宗敬是太子晋的嗣子,但他已从亲生父亲中“出嗣”,就应该是太子晋的合法传承人;对于已故先人的世系传承,必须按宗法关系来确认。

自东汉以来,太子晋就是多数王氏宗族一致公认的始祖,这一支系中的太原王氏、琅耶王氏,以及由这两个郡望分化出来的开闽王氏、三槐王氏,都曾在历史上熠熠生辉。隋唐以后,太原、琅耶两个分支陆续迁往全国各地,明清时期开始走向世界,目前已遍布海内外。所以,有几个基本事实是需要肯定的,那就是:第一,太子晋有没有亲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肯定有后;第二,现今海内外大多数王姓人都尊奉太子晋为系姓始祖;第三,历代圣贤对太子晋道德形象的颂扬,使当今王姓人一提起自己的先祖就倍感荣耀。死时不到十七岁的少年在家谱成了长须冉冉的老者,这是后裔们对先祖的尊敬,也是对家族的一种寄望,一个家族只有在厚重中才能长久发展,王姓之所以成为今世第一大姓,也就在于这个族群追求的是一种沉稳心态和世态。

回看各支王氏的得姓始祖,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王位失去之后,脸上多少有一种失落,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怀旧才改以王姓。这其中,应该以太子晋的失意程度最深,惟其如此,他的道德理想和执着精神才愈加突显出来。不能说这种道德理想和执着精神没有注入他的后代子孙们的血液里,从而支持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一页又一页的辉煌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