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怎么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点击右上角“关注”即可。
家中老人去世后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轻则会折损亲情,重则会折损家运。
一、不要因为遗嘱发生争端
老人去世后,如若留下遗嘱,应该按照遗嘱分配遗产,即使不同意,也需要尊重老人生前的意愿,倘若发生争端,既会让兄弟姐妹变得不再团结,又会让外人看热闹或者瞧笑话,哪怕是打官司,法院照样会把遗嘱当成重中之重的证据,为此兄弟姐妹要该忍时就忍,该让时就让。
网友留言:我们这有一户人家去世后,兄弟姐妹就为了遗嘱撕扯,即使遗嘱白纸黑字写明分配的方案,个别兄弟姐妹也不依不饶,后来听说是打了官司,个别不依不饶的兄弟姐妹既没有赢了官司,又输了亲情。
点评:只要确定遗嘱的真实性,继承人就需要接受现实,不要做无谓的争斗,否则家运就会折损,后续持续不断的内耗会出现家道中落的悲剧。
二、办理完老人的后事不要翻旧账
老人的后事怎么办,怎么好,既然没有统一的规定,也就出现一方埋怨另一方的情形,或者相互抱怨的情形,家里老人安息,除了入土为安以外,家里人就不要围绕后事翻旧账,无论谁出力多,还是谁出力少,只要尽了心都是好样的。
网友留言:我记得参加过一次葬礼,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不是参加葬礼期间发生的闹剧,而是葬礼过后,这家人就开启了相互挑理的模式,原本已经办完的后事,却硝烟四起,这家人的心思以及精力几乎全都用在争辩后事方面,其余的生活方面自然而然顾此失彼,家运出现明显折损的迹象。
点评:后事终归要有一个头,后事倘若纠缠不清,后事就会尾大不掉,家庭就会遭受后事的困扰,不是会降低家庭的发展速度,就是会牵制家庭的发展,让家庭走下坡路。
三、分家要慢慢来
如若在老人离世前没有分家,在老人离世的当口建议不要分家,本来全家人处在悲痛的时期,立马分家容易出现阴差阳错的情形,与其仓促分家,反倒不如提前梳理家产,等到情绪更加稳定了,再分家也不迟。
网友留言:我的一个远房亲戚去世了,活了九十多岁,算是寿终正寝,在老人生前一直没有分家,或许是活的岁数大的原因,数十年的家产盘根错节,分家是一个大工程,仓促分家极有可能会出乱子。因此我的远房亲戚家人就达成共识,等到以后再考虑分家。
点评:老人与世长辞,没分的家早晚有可能会分,如若在老人去世的当口就分家,既显得不近人情,又会因为分家出现差池让亲情遭受重创,亲情是大家庭的核心,家庭会元气大伤。
喜欢文章请点个赞、收藏或者转发,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观点,多谢支持!
图片源自网络,图文无关。
老人在临终前后的八条秘方
长篇小说《夕阳流光》
长篇小说《夕阳流光》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家征帆创作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夕阳流光》阐述了老人在临终前后的八条要件秘方,亲人们务必要牢记,尤其是第八条最为重要。
一、 老人在临终前有一段返光反照的过渡期,表现为语无伦次的兴奋期,话语多,常常答非所问;时而交替郁郁寡欢,伴有幻觉和恐惧感,做晚辈的一定要耐心呵护,伴随老人左右,尽量寸步不离。
二、 老人临终前,常常是心理先“死亡”,内心世界极为痛苦和复杂,所以拯救老人的心理“死亡”极为重要,要让老人从独孤、恐惧的阴影中走出,或许能延续老人的生命。
三、 老人在临终昏睡时,意识尚存,能听到亲人们的对话,只是他无力抬眼言语,此时亲人一要在他耳边细语宽慰话语,让老人带着愉悦之情不留遗憾走到生命终点。
四、 老人在生命弥留之际,惟一的希望就是亲人能守护在身边,亲情比什么都管用,胜似一副良药,因为临终者即使有短暂的浮想联翩,最终只能用眼神传递微弱的情感,像哑语,也许只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才能理解对方无望的眼神。
五、 一旦老人失去知觉,亲朋好友千万不要急于扔掉他的随身无用的东西,因为老人所有秘密,或许要交待的东西就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并塞在某一个不起眼的地方。
六、 作为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你也许身无分文,但不能失位良知和德行,更不能罔顾亲情为财产而纷争,甚至因得不到财产而遗弃老人。
七、 关爱老人,帮助老人,护送老人最后一站路,做到不离不弃,这是当今社会现代文明的标志,更是每一个健康活着人的神圣使命!
八、 百善孝为先,让临终者有尊严地走向生命的终点,道德伦理永远是我们每位家庭成员必须坚守的底线,也是对养育之恩的报答和对其生命的尊重。
以上八个要件是作家征帆创作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夕阳流光》中的部分精髓内容。这是一部关注老人终极前的心路历程为题材的小说,探索临终关怀背后的社会问题,聚焦道德伦理,意在唤起社会对老人临终前的内心世界的关注,并在精神层面上,呼吁每一个家庭坚守道德伦理一方净土。小说极具有人文关怀和现实意义,拯救老人的心理死亡,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以此倡导敬老爱幼的中国传统文化美德,让人性的烛光永远照耀着每一位生命终极者的归途。
征帆:当代作家、诗人
征帆简历
征帆:当代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现已出版有诗集《人性的呼唤》《人性的爱魂》《人性的笛音》《征帆诗选》《点亮飞雪的光芒》《荒芜的吊影》和长篇小说《燃烧的生命》《弱势群体》《夕阳流光》及散文集、报告(纪实)文学短篇小说集《成功之梦》《征帆文选》等文学专著十余部,另有合集文学作品书籍近二十种。并主编《汉诗百家诗选》。曾十八次获得《小说选刊》《散文选刊》《中国作家》《文学报》等省市级文学官方媒体和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小说、散文、诗歌、话剧剧本等各类文学创作奖项。近期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夕阳流光》,以人文关怀、聚焦道德伦理、拯救老人临终前的心理死亡为题材引起社会关注。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丧葬习俗,因此,各地葬礼上花费的金钱也不一样。实行土葬的地区,不买墓地的话,葬礼花费比较少。实行火葬的地区,除了火化全程的费用,还有购买墓地的费用等,这样算下来火葬稍微贵一些。接下来笔者以土葬、火葬、生态葬为例,给大家谈一下现在办白事一般需要多少钱?
土葬
这里所说的一般葬礼费用,既不包括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费用,也不包括一切从简、草草安葬的费,而是在正常情况下办一场葬礼需要花去的费用。
中国实行土葬的地方一般在农村,大城市也可以实行土葬,但需要当地民政部门的审批,审批通过、颁发土葬证后才能以土葬的形式安葬逝者(而且是在指定区域内安葬)。
传统农村土葬费用,主要有三大部分构成,分别是寿衣费用、寿棺费用以及接待亲朋的费用,其他诸如纸扎、唢呐、瓦盆、孝布等费用相对比较少,这里暂且将其列为其他费用。
寿衣:农村人办丧事攀比心比较重,就拿给老人买寿衣来说吧,一套寿衣少说也得2000元左右。有的子女为了在亲戚面前挣面子,花3000-5000元买套寿衣的人大有人在。
棺材:除了寿衣一项开支外,给老人买一口上好的棺材,也是子女在亲属面前炫耀的一大资本。给老人买一口好一点棺材,差不多需要5000-10000元。为老人买一口上好的棺材,既表达了子女对逝者的敬重,又表达了子女的孝心,更为关键的是为子女挣足了颜面(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子女彰显实力的一种方式)。
宴请亲朋:除了寿衣和寿材的开支外,农村办葬礼最大的开支是宴请亲朋。亲戚少的丧家还好一些,花的钱不是太多,一般5000元-10000元就能搞定。亲戚多的丧家,尤其娘家人多的丧家,单宴请亲朋一项,少说也得20000元左右。
以上是农村办葬礼的一般费用,三大项开支加起来,一般在20000元至30000元之间。亲戚朋友多的丧家,在农村办一场土葬葬礼,少说也得30000-50000元。
火葬
火葬一般在城市实行,尤其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老人去世后基本上都是火葬。那么,在城市办一场火葬葬礼需要多少钱呢?
城市火葬葬礼的费用,主要有四大部分构成,分别是寿衣、寿盒、火化全过程及墓地费用。在火葬的四大费用中,寿盒和墓地的费用最贵,差不多占整场葬礼费用的三分之二。
寿衣:现在的寿衣花样丰富、款式多样,除了传统的古装寿衣外,还有休闲装、西服、中山装等。有的殡仪服务公司还可以根据老人的喜好,为其做一整套“私人订制”款的寿衣,以彰显逝者身份和地位。城市居民为逝者买寿衣,价格多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比这昂贵的寿衣也有,但一般购买者不多。
寿盒:寿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骨灰盒,现在市面上卖的骨灰盒,大多数由黑紫檀、紫檀木、大叶桢楠、黄金樟木做成,售卖价格多数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也有售价更贵的骨灰盒,像金丝楠阴沉木做成的骨灰盒,市面上售价多在8万至10万元之间。
火化全过程:提起火化全过程,不得不提一下时下流行的殡葬一条龙。丧家为了省去部分丧事开支,大多数会通过殡葬一条龙服务为逝者办一场体面的葬礼,以让逝者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一般整套的一条龙服务,费用差不多在10000元左右,当然服务内容不同,一条龙价格也不一样,多数家属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条龙服务套餐。
除了上述三项开支外,火葬最费钱的地方,就是为逝者买一块满意的墓地了。最近,不断有新闻报道,说现在的墓地价格偏高,大有高出房价的趋势。其实,就全国范围而言,三、四线城市的墓地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一般10000-20000元就能买到一块墓地。墓地贵的地方,基本上都在一、二线城市,尤其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花10万元买一块墓地基本上算正常。部分好一些的陵园公墓,价格基本上都在20万上下,而且家属还要排号才能买得到。
生态葬
除了传统的土葬、火葬,时下最为流行的安葬方式,就是以树葬、海葬、草坪葬、壁葬、花坛葬为主的生态节地葬。生态节地葬不但节省土地资源,还有效地改善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人们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葬式。除了节约土地、改善环境外,生态葬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一个生态葬福位,售价基本上在1万元左右,二、三线城市的生态葬,家属花5000元就能买到一个福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切实减轻了丧属的负担,因此,被国家大力在全国推广。(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虽然说谈钱伤感情,但是银行和支付宝是没感情的,所以就人没了,欠的钱该还还是要还的。主要的问题是谁来还,怎么还。
由于接下来解释会比较复杂,先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人没了,社会关系还在,替;钱没了,资产还在,抵。
不管钱和债,都带不走。
这个问题其实跟另外一个问题,特别像,详见我回答的:如果一个人临去世前把信用卡全部套现,银行会怎么办?
(p.s:支付宝的情形和这个比较类似,银行贷款也差不多,只是会牵连到担保人。)
首先,银行会进行资产评定,没什么资产的人借不到多少钱。最后哪怕真的还不起,银行的损失也能降到最低。
其次,社会关系还在。(不管是去世,还是什么情况)还不起,银行会先找担保人,共同债务人,比如夫妻。而信用卡、支付宝这类,你想想,如果里面有钱能取出来,那里面有债能跑得了吗?资产继承人也需要继承相关的债务。
最后,孤家寡人咋办?抵。其实,拿资产抵和别人替还是不分先后的。可是,让别人替还快啊,会欠钱的一般没什么好资产。实在没办法,就没收相关资产,当抵债了。
这里你可能要问了,支付宝不是金融机构啊,又不是大型国有银行有国家背书,会不会好欺负?
完全不会好欺负,如果欠的钱多,走完流程把该背的债分清楚。不还?基本上跟阿里有关的业务都会受到限制。
(p.s:现在可以说正在努力建成信用体系的过程中,虽然没那么完备,欠点小钱根本不知道走上又臭又长的法律诉讼道路。但未来呢?自己的家人儿女要买房、买车,贷款总是比较划算吧。要是有信用污点,这些福利可能就享受不到了。)
本文系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ID:xiaobaiducaijing)原创文章。欢迎订阅交流!
我们不追求高大上,只用普通老百姓都听得懂的大白话,让你学财经,懂理财,跟着小白读财经,财经从此so 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