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节日”,从这年生日开始,就是男女青年最适宜的婚嫁年龄了。
“及笄之年”,就是女子年满十五岁,即十五周岁。“及冠之年”,就是男子年满二十岁,即二十周岁。《红楼梦》也有具体实例如:北静郡王世荣“年未弱冠”,贾珠“不到二十岁”,孙绍祖“未满三十”,这些说法都是指周岁。
及笄之年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十有五年而笄49363,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
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则又指出嫁的年龄。《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氏,业牛医者,有女,小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
笄:指的的女子头上的发簪。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在现在应该是18-20岁的女子,到了法定结婚年龄的女子就叫做及笄之年!
何为成人?在现代,法律意义上的成人是18岁之后,生理意义上的成人是有独自生活能力甚至能够赡养父母的人。而成人礼,就是少男少女达到成人年龄时举行的象征着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世界各个国家都有不同样式的成人礼,西方的成人礼大多是在特定年龄的生日办一场聚会或者舞会来庆祝他们告别童年,现在中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许多家庭会在孩子十八岁那年为他们举办一个成人聚会,有些学校也会一起组织学生组织成人仪式以完成相应的纪念。
可是这毕竟算是一种“舶来文化”,那么中国有没有自己的成人礼呢?答案是肯定的。然而在中国古代,十八岁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年纪,成人礼的形式也和现在完全不同。
在尚未进入文明时代的氏族社会,成人礼就已经出现,通常将它称作“成丁礼”,主要的内容就是检测其体能与技能以确定他能否取得氏族正式成员的资格。在进入文明时代后,“成丁礼”在大多数地方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儒家改造之下的正式礼仪,但是这种礼仪是为了维持儒家推崇的差序而存在的,因为地位地下的奴隶是没有这种成人礼的,而地位越高的人这种礼仪的规模也会越大。所以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处在平民和贵族之间的士阶层的成人礼。
古语有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不同的年岁有不同的称呼也该有不同的作为和思想,其中“二十弱冠”就是指男子的成人之年,这时要行冠礼,带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而女子成年为十五岁,称为“及笄之年”,这一年举行及笄礼以示成年可以出嫁。这样的仪式起源于周代直到满清入关后才被废止。那么这样的仪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仪礼·士冠礼》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在正式举行冠礼之前,有许多的准备工作要做。首先是“筮日”为的是求一个好日子来举行人生仪式中重要的成人仪式——“求其永吉”,在日子定下来之后,主人(将冠者的父亲)就要“戒宾”,也就是他要提前三日通知自己的同僚、朋友并且邀请他们去观看自己儿子的成人礼,当冠礼仪式的嘉宾。
“戒宾”之后还要“筮宾”,通过再次占筮的方式,从刚刚通报的同僚朋友中选出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加冠的正宾称为“赞者”,一旦确定,正宾就必须要到场,因为正宾在仪式进行过程中承担着很多重要的作用,例如为将冠者整理衣冠、表字等工作。把日期、宾客都确定下来之后就是期待着正式加冠的日子。
到了正式举行仪式的那一天,加冠者早早地要进行沐浴和特定梳洗,家中要“陈服器”,父母负责迎赞者入庙。等客人和主人都各就各位之后,加冠就正式开始了。加冠有“三加之礼”,就是说要加三次冠。
第一次加冠称为“始加”,将淄布冠加在将冠者之首,缁布冠就是块黑布,据说远古时人以白布为冠,逢祭祀就把冠染成黑色。意在缅怀祖先,不忘先辈创业艰辛。“始加”的祝词是“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提醒加冠者已经成年,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也祝福他一直到寿考之年都有福气,后面两次加冠的祝词意义也大部分相似;
第二次加冠称为“再加”,将皮弁加于将冠者之首,皮弁是用白色鹿皮缝制,用于军礼、田狩礼的场合,意味着将冠者可以保家卫国。“再加”的祝词为“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叔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服”;
第三次加冠称为“三加”,将爵弁加于将冠者之首。“爵”通“雀”,爵弁质料之色与雀头之色都是赤而微红故称。爵弁使用于协助国君祭祀等重要场合,因此完成这一层的加冠就意味着被所在阶层的正式接纳。“三加”的祝词为“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福。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次所加的冠越来越尊贵,被冠者所将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因此这三次加冠之义在于“三加弥尊,加有成也。”通过这三冠连加来激励冠者由卑而尊地不断进取,向真正的成人成长。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加冠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取字”,正宾为加冠者赐本名之外的寻常称谓,这个称谓就是“字”,用“字”来代替“名”,此后只有父母国君可以直呼其名,意在崇敬父母为冠者所取的名字。在完成这一系列的程序之后,加冠者就可以以成人之礼拜见尊长,宣告自己已经成人,拜见的顺序大致是母亲、亲戚、姑姑姐姐、国君、卿大夫乡先生等人。
以上就是“士冠礼”的主要过程,“及笄礼”在《仪礼》中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在宋代的史书中也有所描写,它大部分的过程都和“士冠礼”相似,只不过女子所加不是帽子而是笄,类似于簪子的饰品。
成人礼结束后,就意味着在社会上已经认同你成年人的身份了。那么作为成年人自身又该怎么认识自己的身份呢?这就要求我们去理解冠礼之义,也就是成年的意义。
在《礼记·冠义》中有这样一段话:“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这句话的大义就是强调作为人之根本的礼仪,其基本要求在于容貌体态端正,态度端庄,言辞谦逊,这些做到了之后才能使君君、臣臣、夫夫、子子。所以男子在二十岁之后的成人礼,戴上标志成人的帽子和穿上完备的服装,才能够更好地做到容貌体态端正,态度端庄,言辞谦逊,礼行而成人。也就是说“加冠”实际上是在赋予使命,赋予为人为臣为君的使命,正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一个小小的成人仪式,看起来繁琐复杂但实际上每一步都有其中的道理,它不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种教育,一种孩童时期成长的总结和成人之后使命的赋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些看起来新奇的现象,事实上都存在于中华文化中,只是被我们遗忘了。
历史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敬亭
文字由历史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国是一个礼仪大国,而且很多礼仪代表事物不同,有礼仪已经淡化,有的则带有封建色彩。在我国传统中,不同年龄的人,都不同的专用称谓,像我们常说的“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都是指不同年龄的人。这些称谓并不是无缘无故而来,其中包含了我国古代传统哲学。
在古代,人到了一定年龄段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社会上都有一个约定成俗的说法。这是千百年来老祖宗的经验结晶。一个小孩到成人,每个身份界定,都是通过所处年龄礼仪来确定的。那么我们常说的“弱冠”和“及笄”分别是指什么,现在为什么不倡导这些礼仪呢?
弱冠礼前文我们已经说了“二十曰弱冠”,也就是说二十岁的男子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这与我们现在流行的成人礼仪式差不多。
为什么古代二十岁才举行弱冠礼,据有些资料记载,古代二十多岁的男子体格尚未发育完全,还不强壮,唐朝《孔颖达》记载:“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这是“弱”的来由。
《说文》中这样解释:“冠,弁冕之总名也”,是指戴上成人的帽子,而弱冠的“冠”是指“行冠礼”。
还是《孝经》说法到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就是古人从小就开始蓄发,男孩子到二十岁的时候,就要束起头发,然后戴上帽子,表示自己成人了。
我国古代对弱冠礼都很重视,《礼记·冠义》记载:“冠者,礼之始也。”是说冠礼是一切礼仪开初。男人弱冠前有名无字,但《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男子二十行过冠礼后,才能给自己取“字”,这也标志着该男子进入成人行列。
弱冠是男子成人礼,所以在我国古代重男轻女的社会中,冠礼也是很讲究的礼仪。据《礼记》中记载,男子到二十岁的时候,先挑选黄道吉日,通告嘉宾,然后准备祭天地和祖先的物品。在父亲的主持下(如果没父亲可以让长兄主持),带着行礼的人进入太庙,完成祭告天地祖先的礼仪,然后再由嘉宾加冠3次:第一次用黑麻布材质缁布冠,这种冠是指进入朝廷当官。第二次用白鹿皮军帽,代表当兵保卫国家;第三次用红中带黑的素冠,这是古代通用的帽子,戴上这种帽子可以参加祭祀典礼。
加冠礼完成后,主人设宴款来宾,也就是所谓的“礼宾”,然后再拜见母亲,再由宾客取“字”,代表着此后自己在社会上就是一个有尊严的人。然后再拜见兄弟姐妹。当然,身份不同,程序不同,身份高还会拜见皇帝或者大臣。
弱冠礼从周朝一直到清朝都有这方面礼仪的记载,但到了清末后,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弱冠礼在社会上已经没有了。
及笄礼我们所说的及笄礼是指女子15岁的成人礼仪,据《礼仪·内则》记载:“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也就是女孩子15岁以后就可嫁人成为妇了。
这里所说的“笄”是指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女孩子到15岁就要将头发盘起来,用簪子束好。此后女子随时可以出嫁。
女子的及笄礼并不像男子的弱冠礼那样隆重,主要与我国社会重男轻女有关。但也有一定礼仪程序,并不能随随便便的成人,也算是一个见证。北宋的司马光《书仪》和朱熹的《家礼》对女子的及笄礼都有相关的记载。
但女子的成人礼一般在世家大族里才会有,像司马光这样的家庭,普通家庭很少有,贫困家庭更不用说了。《宋史》有专门公主的笈礼记载。
古代女子必须经过笈礼才能让男子迎娶。没有举行过笈礼的女孩子,是不能嫁人的。不过并不是15岁就要举行笈礼的,二十岁也可以。
谈传承现在关于弱冠礼和笈礼大都在汉服爱好者还举行,社会上很少见到这种古代的礼仪。不过这种礼仪之所以无法继承和推广下去主要原因以下几点:
一是礼仪繁琐。从古代礼仪来看,太过繁琐,就目前城市与农村的条件来看,很难实施。我们所看到一些汉服爱好者通过挖掘而组织起来实施的礼仪,有些却民间推广遇到瓶颈。
二是造成误解。如果推广弱冠礼可以理解,但笈礼与弱冠礼分开举行,就会给人造成重男轻女的之闲。
三是中间断层。清末民初,一些倡导新潮的人,认为外国一切都是好的,否定我国传统礼仪,再加之战乱贫困,弱冠与及笄礼消失了,也被人淡忘了。
现在学校组织的成人礼,既有西方式的,也有中式的。即使中式的,也是一种简化程序,只是穿穿汉服,而且男生女生同时参加。年龄也与古代年龄不同,现在的成人礼都定格在18岁。
如果汉服深入推广下去,继续按照史料记载,挖掘这两种礼仪,相信也会继续在民间推广,让所有国人通过这种繁琐的仪式感,找到民族自豪感。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参考资料:《汉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予君书》这首歌,在这首歌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从那儿时哭啼,嬉笑也要并蒂,一同摇曳的纸鸢落地,而后佳人及笄,少年行加冠之礼”。在这句歌词中提到了“佳人及笄”与“少年加冠之礼”,这里的及笄与加冠之礼指的是我国古代男子与女子的成年礼,女子成年要举行及笄礼,男子成年举行的是冠礼,对古人而言,成年礼绝对算得上是他们一生中极为重要的礼。今天来为大家介绍男子的成年礼-冠礼。
冠礼,也称弱冠,在唐《孙颖达▪.正义》中有:
“二十成人,初加冠,体犹未壮,故曰弱也。”
指的是古人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但是身体还不够强壮,因此称为弱冠,后来人们也用“弱冠”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冠礼,除了弱冠之外还有成丁礼这个称呼。我国在氏族时代就有成丁礼,氏族用各种方式测试成年男子的体质和生产、战斗的技能,以确定能否成为氏族的正式成员,这种仪式流传到周代经过儒家的改造成了冠礼。
在周朝制定礼法后,规定汉族男子十五岁就开始束发,将头发扎成一束,但是不戴冠。如果披发会被认为是一种不文明的表现,只有夷狄等少数民族才会出现散发或者编辫子的情况,我国只有在南北朝时期,才会出现半束发,但是出现的时间很短。而在男子成年之后就会举行冠礼,束发表示成年。
冠礼起源于周朝后延续至清末民初,在我国古代男子二十岁正式成年,要行冠礼。而冠礼不只被官家子弟与普通百姓重视,在皇家也极为重要,皇子只有冠礼之后,才能早日执掌朝政,在电视剧《鹤唳华亭》中就有皇太子萧定权行个加冠礼的情景。
举行冠礼的仪式是非常讲究和慎重的,在行冠礼之前冠者父亲要通过占卜挑选良辰吉日,邀请其同事、亲朋好友来参加冠礼。在冠礼前三天冠者父亲需要再次进行占卜选定加冠的正宾,并祭告天地祖先,皇家的冠礼一般选择在宗庙进行。
冠礼进行时,头发需要绾髻,全束起来加上发冠,冠礼的主持者并不是冠者的父亲,而是由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辈为即将成年的男子进行三次加冠,第一次授予缁布冠,缁布冠为冠礼专用,以后并不佩戴,加缁布冠是为了教育青年人不忘先辈创业的艰辛,意为男子有参与国家政事的权利。
第二次授予皮弁(bian,四声),皮弁用白色鹿皮缝制,搭配朝服使用,地位比缁布冠尊贵,意为具备武技,主要用于征伐、狩猎,所以加皮冠时,往往佩剑。第三次授予爵弁,爵弁颜色与赤而微红的雀头相似,因而得名,爵弁是协助国君祭祀等庄严场合使用,因此地位最尊贵,加爵弁意味着拥有祭祀权,将家族振兴的义务交到了年轻男子的手上。
古语“三加弥尊,加有成也”,指的就是冠礼的三次加冠,暗喻冠者的德行与日俱增。加冠礼寓意着从此成年,开始担负起社会责任,可以参政、从军、代表家族,具有深刻的人生教育意义。
不过举行冠礼不一定必须在二十岁,很多时候是可以提前的,尤其是在皇家。前面提到举行冠礼对于皇室子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举行冠礼皇子才有参与政事的权利。皇室权力斗争屡见不鲜,因此为了争夺,很多情况下都会提前举办冠礼。
例如汉武帝刘彻在十五岁就行冠礼,后元三年(即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刘启病倒,将不久于人世,因此他为十五岁的太子刘彻提前举办冠礼,为的是让刘彻能够即位亲政。除汉武帝刘彻之外还有鲁襄公十三岁加冠,万历帝长子朱常洛十五岁加冠,宋高宗赵构十六岁加冠。冠礼意义在于男子就此成年,可以担负责任,因此提前举行冠礼也是常有的。
冠礼除了加冠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仪式,就是取字,一般由师长,长辈起取字。在现代,别人询问名字,指的是人的姓氏和人名,而在古代,名字指的是姓名与表字。
在我国古代社会,名是个人符号,古人称呼自己用名,外面的人称呼用字。字一般是“名”解释与补充,与名是相互表里的,因此字也称“表字”。
古人认为在成年之后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因此取一个字方便别人称呼自己。古人取字一般是在成年礼上,在《礼记▪曲礼》中就有记载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指的是在古代不论男女都会在成年礼上取字,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人称呼他。
古人特别重视礼仪,在人的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称呼不同辈分的人时,称呼也不同。受尊卑思想的影响,对同辈或者下属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称其名,否则就是大不敬。因此在古代指名道姓、直呼其名是一种很不礼貌,甚至是一种让人觉得冒犯的行为。
那么为什么现代人都不再区分名和字了呢?因为冠礼取字一般是古代有身份的人才有的仪式,普通的百姓是不注重这些的,因此冠礼取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代封建社会的阶级划分。在辛亥革命之后,一些思想先进的人打破阶级壁垒,倡导人人平等,因此人们就渐渐不再取字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冠礼已经慢慢淡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但并不是就此消失了,在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冠礼习俗。在潮汕有些地区就保留着“出花园”的习俗,即表示孩子十五岁,已经长大成人了。
虽然冠礼的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简化,但是举办成人礼依旧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大事,在现在冠礼的含义有所改变但是不变的是都意味着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将会慢慢步入社会,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冠礼不只是一个仪式更是包含着家人对孩子未来的期许。
最近追剧,《知否》里祖母对明兰说“明年你就及笄了,到了议亲的年纪”,小编很好奇,及笄到底是指多大呢?
原来,及笄,亦作“既笄”。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是古代中国女子用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
在古代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就是男子的“冠礼”和女子的“笄礼”。可谓是成年礼。男子以二十岁举行“冠礼”,即加冠,可从业、从事、为官等。女子十五岁举行“笄礼”指到了结婚的年龄。
因为这些表示年龄的词语经常出现在公考的题目中,小编又对其他形容年龄的词语做了总结。
先来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花甲 七十古稀
接下来是重点哦:
未满周岁的儿童――襁褓
2-3岁――孩提
童年——总角,垂髫
8岁(男)——龆年
10岁以下――黄口
10岁(女)——髻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豆蔻年华
13—15岁——舞勺之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 ------- 志学之年,束发
16岁(女)――碧玉年华
15—20岁——舞象之年
20岁(男)――弱冠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蓓(信)年华
出嫁——标梅之年
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半百
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
77岁——喜寿
80岁――杖朝之年
88岁——米寿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台,骀)背之年
99岁——白寿
100岁――期頣 ,人瑞
108岁——茶寿
一起来学习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