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翔(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秘书长、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主任)
嫦娥奔月的故事家喻户晓,小学语文教材也多有收录。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收录李商隐《嫦娥》诗,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千里梦圆在今朝》提到“嫦娥奔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在“奔”bēn的义项①“奔走;急跑:~驰|狂~”后新增了“嫦娥~月”例。不少人认为,“嫦娥奔月”中的“月”是嫦娥的目的地,“奔”对应于《现代汉语词典》“奔”bèn的义项①“直向目的地走去”,应读bèn,据此断定《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处理有误,质疑声不断。笔者对“奔”的语义以及“奔月”“奔梦”的读音进行了考辨。
“奔”的语义发展
“奔”bēn的基本义为“奔走;急跑”。“奔”的字形从三止,即三只脚板,身体前倾,大步腾空奔跑。《诗·小雅·小弁》“鹿斯之奔,维足伎伎”,“伎伎”是行步舒展的样子,“奔”就是普通意义上的奔走。因发生变故、躲避危险而奔走就是“逃跑”,逃走流亡到别的地方就是“逃亡”。如《左传》“师噪而从之,三国奔,楚师大奔。”(昭公二十三年);“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隐公元年)
上面前一例说的是吴军擂鼓呐喊追杀上去,三国的军队逃跑,楚国的军队拼命逃跑。这里的“奔”是“逃跑”义。后一例中的叔段因为图谋造反,被哥哥郑庄公打败,从封地京城出亡到共国,这里的“奔”是“逃亡”义。
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的“私奔”,如:“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地官·媒氏》)
根据不同的语境和施事者而形成“奔”的这些特指义,仍读bēn。
由本义引申出“朝着确定的人、地点急走”,其语义重点放在动作的趋向和所奔的对象,这时“奔”的动作本身被忽视。为了在读音上区分语义,声调读为去声,这种现象属于变调构词。《汉语大词典》立了这个义项,释为“直趋;投向”,并举《史记》的例子:“吴粮绝,卒饥,数挑战,遂夜奔条侯壁,惊东南。”(《史记·吴王濞列传》)
北京大学孙玉文教授指出,“奔”的去声读音较早就有著录,唐代《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一》逋闷反:“奔,急赴。”元代文献中去声“奔”已经运用得很普遍,如“方信将军不下马,也须各自奔前程。”(《元曲选·正报恩》楔子)
上述用例“奔”的宾语目的地语义很明确,“奔”均应读bèn。
“奔月”的读音考辨
“奔月”的“奔”争论的焦点是现代汉语中当“奔”后接处所词时是否都必须读bèn。我们先来分析《现代汉语词典》“奔”bèn音项下的义项为:
奔①(动)直向目的地走去:投~|直~工地|他顺着小道直~那山头◇~向小康。②(介)朝;向:~这边看|渔轮~渔场开去。③(动)年纪接近(四十岁、五十岁等):他是~六十的人了。④(动)为某事奔走:~球票|你们生产上还缺什么材料,我去~。
“奔”bèn义项①举例中“工地、山头”是“奔”的目的地,“小康”是“奔”的目的,语义发生虚化,因此,在该例前面加上“◇”提示这是比喻用法。当“奔+目的地”的组合后面另有动词时,引申为义项②;当“奔”后接的是年龄段时,引申为义项③;当“奔”后接的是某项要去做的事情时,引申为义项④。所有这4个义项,均含有指向目的这一核心语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奔”bèn组成的词语有:“逃奔”“投奔”“奔命”“各奔东西”“奔头儿”。“逃奔、投奔”后面必须接目的地,“奔命、各奔东西”中的“奔”后接的“命、东西”就是“奔”的目的,“奔头儿”是“奔”的转指义,即所指的对象。与单字“奔”bèn相同,上述词语也均含指向目的这一语义。
下面接着看《现代汉语词典》“奔”bēn组成的后面能接处所的词语:“奔赴”“奔逃”“出奔”。以上“奔赴”的“向(一定目的地)”义源自“赴”的语义,“奔”仍为“奔走”义。“奔逃、出奔”包含着“奔走”义,后面不一定接目的地。由于“奔”bēn也可以接处所词,因此,单纯用“奔”接处所词来判断读bèn是片面的。
嫦娥奔月的传说虽有不同版本,但嫦娥吃不死药后离家出奔,飘然飞到月宫的情节是一致的。“奔月”的“奔”侧重在动作本身,嫦娥吞食不死药前并非把月亮作为目的地,因此“奔”宜读bēn。《汉语大词典》收录了“奔月”条,“奔”读bēn。另外,从唐诗平仄情况来看,“奔月”的“奔”应为平声。如崔备《中秋夜听歌联句》:“此夕来奔月,何时去上天。”对应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奔梦”的读音歧异
党的以来,随着中国梦的提出,“奔梦”成为热词,如“朝夕奔梦”“奔梦路上,不畏艰难”。“梦”为中国梦,是“奔”的目的。根据上文分析,“奔”的两个音项均可接处所词,但是音项bèn还可接抽象名词作为行动的目的。与“奔小康、奔向好日子”等“奔”后接抽象名词的情况相类似,“奔梦”的“奔”应读bèn。
“奔”bēn和bèn两个音项反映了语义引申脉络,bèn音项是为特殊语义用变调方式专立的。“望”与“奔”有相同的语义引申脉络,《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观看义(含目的义)、介词义和年龄接近义:
望①(动)向远处看:登山远~|一~无际的稻田。……⑨(介)对着;朝着:~我点点头|~他笑了笑。⑩〈书〉(年龄)接近:~六之年(指年近六十)。
语义引申是一个连续统,“望”在语义引申中未做变调区分,而“奔”划为两个音项,中间状态下难以截然划开,存在读音两可的情况。以“奔向”为例,与“奔赴”一样,“奔向”后接目的地是由“赴、向”的语义决定的,“奔”的读音仍应由自身语义情况来判断,如:
“南来北往的货船通过长江,奔向大海,驶向世界。”(《光明日报》2014年8月20日2版)
“黄河水从我面前汩汩东泻,奔向大海。”(《光明日报》2018年1月12日14版)
前一例“奔”与“驶”对举,动作义很明显,无疑应读bēn;后一例“奔”的语义侧重动作还是目的难于判断,如不特别强调指向目的地的语义,仍可读bēn。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7日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今天,小徐老师带着孩子学习了二年级下册第五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本来以为这课内容好理解,字词积累也不难,就不用细说,但真正学起来,却发现漏洞百出。
小学生学东西,非常有意思,就是第一次如果没学对,写错了,理解错了,以会再想改,简直太难了,因此,小徐老师在教孩子时,一定会将孩子们易错的地方整理出来,在教的过程中,一再强调正确的写法和意思,这样孩子们第一次学对了,才能真正学会,不再出错。
一、易错读音:”曾“:曾经的”曾“,大家基本读不错,但是写拼音时,要注意声母是平舌音”c“,不要写成”ch“。”曾“是多音字,还有一个音是”zeng”,一声,表姓时,组词:姓曾;表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时,组词:曾祖父、曾孙。
”曾和蒙“的韵母,都是”eng“,不要写成”en“
”泞“:注意读四声,降调。多读几遍。
”泞、荆、莹“三字的韵母,都是”ing“,不要忘了加”g“。
”顺“:声母是敲翘舌音”sh“,韵母是前鼻韵母”un“。
“踏”:在课文中读四声,意思是“踩”,组词:踩踏、踏步、脚踏实地;还有亲自去现场(查看)的意思,组词:踏访,踏青。另一个音读一声,表不浮躁,安稳,可组词:踏实。
“觅”:声母是“m”,区分“n”。组词:寻觅,和”寻找“是近义词。
“背”:在课文中读一声,当动词讲,组词:背东西、背书包、背负、背锅。另一读音是四声,多当名词用,组词:背景、背影、后背、手背等,还有离开的意思:“背井离乡”;或者不顺利的意思,组词“背运”等。
二、易写错写:”冒“:此字实则是会意字,上半部分不是”日“,而是像人戴的帽子一样的东西,盖在眼睛以上,因此上半部分,中音两横均不靠边,这个字老师不说,十个有八个学生将上半部分写成”日“,一定要告诉孩子们别写错。
”弯“:共9笔,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暖“:左右结构,左半边是”日“,右半边千万不要写成”爱“,有一部分孩子会将”日“写成”目“,还有很多孩子右半部分写成”爱“,都是错误的。
“留”:共10笔,前三笔要写对,分别是:撇、竖提、点“。
三、形近字和同音字:昨和作、洒和酒、弯和变、锋和峰、留和流、冒和帽等,要会辨析组词。
四、重点词语及词语搭配:寻找、足迹、叔叔、哪里、迷路、泥泞、昨天、温暖、爱心;
长长的小溪、迷路的孩子、蒙蒙的细雨、年迈的大娘、晶莹的露珠、温暖的春风。
五、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寻找-寻觅 足迹-脚印
反义词:温暖-寒冷
六、课文解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全诗一遍遍呼唤、咏叹,让我们找到了助人为东的雷锋叔叔,启迪我们做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继承雷锋精神为人民服务。
1、读文章1-4小节,思考问题:
A、我们到哪里寻找雷锋叔叔?
B、雷锋叔叔做了什么事?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总结:沿着长长的小溪,小溪告诉我们,雷锋叔叔在帮助迷路的孩子;顺着弯弯的小路,小路看到雷锋叔叔帮助年迈的大娘,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雷锋叔叔是一个有爱心的,助人为乐的人。
2、读最后一小节,思考问题:
我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他在哪里?
”我们“找到了雷锋叔叔,哪里有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意指:每一个献出爱心,乐于助人的人都是有雷锋精神的人,都是活雷锋。号召我们也要向雷锋学习,做一个有爱心的,助人为乐的人。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怎样做?我们身边有没有乐于助人的人?我们来寻找一个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吧。
在引导孩子学习这篇文章时,一定不要忘了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去感受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有高度社会责任心,助人为乐的人。俗话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不仅可以得到他人更多的帮助,还会收获快乐的人生。
4、收集雷锋的名言和小故事,给爸爸妈妈讲一讲。
小朋友们,这一课中的易错知识点,你会不会也出错呢?学习需要认真的态度,只有第一次学对,才能真正学会知识,加油!
今天,小徐老师带着孩子学习了二年级下册第五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本来以为这课内容好理解,字词积累也不难,就不用细说,但真正学起来,却发现漏洞百出。
小学生学东西,非常有意思,就是第一次如果没学对,写错了,理解错了,以会再想改,简直太难了,因此,小徐老师在教孩子时,一定会将孩子们易错的地方整理出来,在教的过程中,一再强调正确的写法和意思,这样孩子们第一次学对了,才能真正学会,不再出错。
一、易错读音:”曾“:曾经的”曾“,大家基本读不错,但是写拼音时,要注意声母是平舌音”c“,不要写成”ch“。”曾“是多音字,还有一个音是”zeng”,一声,表姓时,组词:姓曾;表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时,组词:曾祖父、曾孙。
”曾和蒙“的韵母,都是”eng“,不要写成”en“
”泞“:注意读四声,降调。多读几遍。
”泞、荆、莹“三字的韵母,都是”ing“,不要忘了加”g“。
”顺“:声母是敲翘舌音”sh“,韵母是前鼻韵母”un“。
“踏”:在课文中读四声,意思是“踩”,组词:踩踏、踏步、脚踏实地;还有亲自去现场(查看)的意思,组词:踏访,踏青。另一个音读一声,表不浮躁,安稳,可组词:踏实。
“觅”:声母是“m”,区分“n”。组词:寻觅,和”寻找“是近义词。
“背”:在课文中读一声,当动词讲,组词:背东西、背书包、背负、背锅。另一读音是四声,多当名词用,组词:背景、背影、后背、手背等,还有离开的意思:“背井离乡”;或者不顺利的意思,组词“背运”等。
二、易写错写:”冒“:此字实则是会意字,上半部分不是”日“,而是像人戴的帽子一样的东西,盖在眼睛以上,因此上半部分,中音两横均不靠边,这个字老师不说,十个有八个学生将上半部分写成”日“,一定要告诉孩子们别写错。
”弯“:共9笔,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
”暖“:左右结构,左半边是”日“,右半边千万不要写成”爱“,有一部分孩子会将”日“写成”目“,还有很多孩子右半部分写成”爱“,都是错误的。
“留”:共10笔,前三笔要写对,分别是:撇、竖提、点“。
三、形近字和同音字:昨和作、洒和酒、弯和变、锋和峰、留和流、冒和帽等,要会辨析组词。
四、重点词语及词语搭配:寻找、足迹、叔叔、哪里、迷路、泥泞、昨天、温暖、爱心;
长长的小溪、迷路的孩子、蒙蒙的细雨、年迈的大娘、晶莹的露珠、温暖的春风。
五、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寻找-寻觅 足迹-脚印
反义词:温暖-寒冷
六、课文解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全诗一遍遍呼唤、咏叹,让我们找到了助人为东的雷锋叔叔,启迪我们做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继承雷锋精神为人民服务。
1、读文章1-4小节,思考问题:
A、我们到哪里寻找雷锋叔叔?
B、雷锋叔叔做了什么事?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总结:沿着长长的小溪,小溪告诉我们,雷锋叔叔在帮助迷路的孩子;顺着弯弯的小路,小路看到雷锋叔叔帮助年迈的大娘,从这两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雷锋叔叔是一个有爱心的,助人为乐的人。
2、读最后一小节,思考问题:
我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他在哪里?
”我们“找到了雷锋叔叔,哪里有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意指:每一个献出爱心,乐于助人的人都是有雷锋精神的人,都是活雷锋。号召我们也要向雷锋学习,做一个有爱心的,助人为乐的人。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怎样做?我们身边有没有乐于助人的人?我们来寻找一个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吧。
在引导孩子学习这篇文章时,一定不要忘了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去感受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有高度社会责任心,助人为乐的人。俗话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不仅可以得到他人更多的帮助,还会收获快乐的人生。
4、收集雷锋的名言和小故事,给爸爸妈妈讲一讲。
小朋友们,这一课中的易错知识点,你会不会也出错呢?学习需要认真的态度,只有第一次学对,才能真正学会知识,加油!